20150506施工管理全部计算公式

# P53 人工费

公式一:人工费=∑(工日消耗量×日工资单价) 日工资单价=

生产工人平均月工资(计时、计件)+平均月(奖金+津贴补贴+特殊情况下支付工资)

年平均每月法定工作日

注:主要适用于施工企业投标报价时自主确立人工费,也是工程造价管理机构编制计价定额确定定额人工单价或发布人工成本信息的参考依据 公式二:人工费=∑(工程工日消耗量×日工资单价)

这里的日工资单价是指施工企业平均技术熟练程度的生产工人在每工作日(法定工作时间内)按规定从事施工作业应得的日工资总额,由工程造价管理机构确立日工资单价不得低于工程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普工1.3倍,一般技工2倍,高级技工3倍。

注:主要适用于工程造价管理机构编制计价定额时确定定额人工费,也是企业投标报价的参考依据。

# P54 材料费

材料费=∑(材料消耗量×材料单价)

材料单价={(材料原价+运杂费)×[1+运输损耗率(%)]}×[1+采购保管费率(%)]

# P54 工程设备费

工程设备费=∑(工程设备量×工程设备单价)

工程设备单价=(设备原价+运杂费)×[1+采购保管费率(%)]

# P54 施工机具使用费(机械和仪器仪表)

施工机械使用费=∑(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机械台班单价)

机械台班单价=台班折旧费+台班大修费+台班经常修理费+台班安拆及场外运费+台班人工费+台班燃料动力费+台班车船税费 1、折旧费计算公式为: 台班折旧费=

机械预算价格×(1−残值率)

耐用总台班数

耐用总台班数=折旧年限×年工作台班 残值率=

现有价值购入时价格

×100%

2、大修理费为: 台班大修理费=

一次性大修理费×大修次数

耐用总台班数

注;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在确立计价定额中的施工机械使用费时,应根据《建筑施工机械台班费用计算规则》结合市场调查编制施工机械台班单价。施工企业可参考其发布的台班单价,自主确定施工机械使用费的报价,如租赁施工机械:

公式为:施工机械使用费=∑(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机械台班租赁单价) 2、仪器、仪表使用费=工程使用的仪器仪表摊销费+维修费

# P55 企业管理费费率

1、 以分部分项工程费为计算基础

企业管理费费率(%)=

生产工人年平均管理费年有效施工天数×人工单价

×人工费占分部分项工程费比例(%)

2、以人工费和机械费合计为计算基础

企业管理费费率(%)=3、以人工费为计算基础

企业管理费费率(%)=

生产工人年平均管理费年有效施工天数×人工单价

生产工人年平均管理费

年有效施工天数×(人工单价+每一工日机械使用费)

×100%

×100%

注:以上公式适用于施工企业投标报价时自主确立管理费,也是机构编制计价定额确定企业管理费的参考依据。

# P55 利润: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在确立计价定额中的利润时,应以定额人工费或定额人工费和定额机械费之和为计算基础。利润在税前工程费的比重5-7%的费率计算,应列入分部分项工程费和措施项目费中。

# P55 规费:

五险一金=∑(工程定额人工费×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费率) 式中的五险一金费率可按每万元发承包价的生产工人人工费、管理人员工资含量与工程所在地规定的缴纳标准综合分析取定

#P56 税金=税前造价×综合税率 % 1、综合税率(%)=

1

1−3%− 3%×7% − 3%×3% − 3%×2%

1

1=3.48% 在市区的企业

2、综合税率(%)=1−3%− 3%×5% − 3%×3% − 3%×2% −1=3.41% 在县、镇的企业 3、综合税率(%)=1−3%− 3%×1% − 3%×3% − 3%×2% −1=3.28% 不在市、县、镇的企业 4、实行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按纳税地点现行税率计算

# P56 建筑安装工程计价公式

1、分部分项工程费=∑(分部分项工程量×综合单价)

综合单价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和利润和一定范围的风险费用 2、 措施项目费(应计量的措施项目)=∑(措施项目工程量×综合单价) 3、 不宜计量的措施项目

(1) 安全文明施工费=计算基数×安全文明施工费费率(%)

计算基数为定额基价(定额分部分项工程费+定额中可以计量的措施项目费)、定额人工费或(定额人工费+定额机械费)

(2) 夜间施工增加费=计算基数×夜间施工增加费费率 % (3) 二次搬运费=计算基数×二次搬运费费率 %

(4) 冬雨期施工增加费=计算基数×冬雨期施工增加费费率 %

(5) 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计算基数×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费率 % 以上的计算基数应为定额人工费或定额人工费和机械费之和

# P59 工程造价的计算(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方法) 1、 工料单价(法)=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

2、 综合单价(法)=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管理费+利润

3、 全费用综合单价(法)=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管理费+利润+规费+税金

1

注: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应采用综合单价计价。需分项计算再汇总工程总造价 1、分部分项工程量=∑分部分项工程量×分部分项工程综合单价

2、措施项目费=∑措施项目工程量×措施项目综合单价+∑单项措施费 3、其他项目费=暂列金额+暂估价+计日工+总承包服务费+其他

4、单位工程报价=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税金 5、单项工程报价=∑单位工程报价 总造价=∑单项工程报价

# P62 综合单价 综合单价=

(人、料、机+管理费+利润)

清单工程量

清单项目的人、料、机费=∑计价工程量×(∑人工消耗量×人工单价+∑材料消耗量×材料单价+∑台班消耗量×台班单价)

# P64 措施项目费计算

1、 综合单价法:与分部分项工程综合单价计算方法一样

2、 参数法计价:按一定的基数乘系数的方法或自定义公式进行计算

3、 分包法计价:在分包价格的基础上增加投标人的管理费及风险费进行计价的方法

# P73 时间定额: 单位产品时间定额(工日)=单位产品时间定额(工日)=

# P73 产量定额 每工产量=

1

单位产品时间定额

1每工产量

小组成员工日数总和机械台班产量

时间定额×产量定额=1(互为倒数)

# P73 综合时间定额=∑各单项(工序)时间定额

综合产量定额=

1

综合时间定额(工日)

(互为倒数)

# 74 材料消耗定额:理论计算法 确定净用量例子略

# P75 材料消耗量计算公式 损耗率=

损耗量净用量

×100%

总消耗量=净用量+损耗量=净用量×(1+损耗率)

# P76 单位产品机械时间定额(台班)=

1台班产量

(台班为1台机械工作8小时)

单位产品人工时间定额(台班)=机械台班产量定额=

# P77 机械利用系数=

工作班净工作时间机械工作班时间

1

小组成员人数台班产量

机械时间定额 台班

互为倒数

# P78 施工机械台班产量定额=机械净工作生产率×工作班延续时间×机械利用系数

施工机械时间定额=

1

施工机械台班生产量定额

# P78 工人小组定额时间=施工机械时间定额×工人小组的人数

# P83 物价变化

1、 价格指数调整法:

P=P0[A+(B 1×F t1+B 2×F t2+B 3×F t3……+B n ×F tn )-1]

01

02

03

on

F F F F

P 需调整的价格差额

P 0约定的付款证书中承包人应得到的已完成工程量的金额 A 不调整价格部分的权重 B 各可调因子的权重

F t 各可调因子的现行价格指数 F 0各可调因子的基本价格指数

# p88 分部分项工程费的调整(无适用和类似于变更工程时)

招标工程:承包人报价浮动率 L=(1-

中标价

招标控制价

)×100% )×100%

非招标工程:承包人报价浮动率L=(1-

报价值

施工图预算

# P90 索赔与现场签证中索赔中企业管理费

1、按照投标书中总部管理费的比例(3-8%)计算

总部管理费=合同中总部管理费比率(%)×(直接费索赔款额+现场管理索赔款额) 2、按照公司总部统一规定的管理费比率计算

总部管理费=公司管理费比率(%)×(直接费索赔款额+现场管理索赔款额) 3、以工程延期的总天数为基础,计算总部管理费的索赔额,步骤如下: 对某一工程提取的管理费=同期内公司的总管理费×该工程的每日管理费=

该工程向企业上缴的管理费

合同实施天数

该工程的合同额同期内公司的总合同额

索赔的企业管理费=该工程的每日管理费×工程延期的天数

# P91

1、费用索赔计算方法中的总费用法公式: 索赔金额=实际总费用-投标报价估算费用 2、按修正后的总费用计算索赔金额的公式:

索赔金额=某项工作调整后的实际总费用-该项工作的报价费用

# P94 预付款的中,常用的扣回方式的第二种

从未完施工工程尚需的主要材料及构件的价值相当于工程预付款数额时起扣,从每次中间结算工程价款中,按材料及构件比重抵扣工程预付款至竣工之前全部扣清。其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1、起扣点的计算公式:T=P-

N M

公式中 T ——起扣点,即工程预付款开始扣回的累计已完工程价值 P ——承包工程合同总额 M ——工程预付款数额

N ——主要材料及构件所占比重

2、第一次扣还工程预付款数额的计算公式:

a 1= ( T i −T) ×N

i=1

n

式中a 1—— 第一次扣还工程预付款数额

n

i —累计已完工程价值

i=1

3、第二次及以后各项扣还工程预付款数额的计算公式

T

a =T ×N

i

i

公式中:i ——第i 次扣还工程预付款数额(i>1)

T i ——第i 次扣还工程预付款时,当期结算的已完工程价值。

# P102

施工成本管理任务中的施工成本计划中的三类指标

1、成本计划质量指标,如施工项目总成本降低率,可采用 (1)设计预算成本计划降低率=(2)责任目标成本计划降低率=

设计预算总成本计划降低额

设计预算总成本

a

责任目标总成本计划降低额

责任目标总成本

2、成本计划效益指标,如工程项目成本降低额,可采用 (1)设计预算成本计划降低额=设计预算总成本-设计总成本

(2)责任目标成本计划降低额=责任目标总成本-计划总成本

# P110 按工程进度编制施工成本计划方法中

时间——成本累积曲线绘制中,计算规定时间+计划累计支出的成本额 公式: t

Q t= × n n=1

公式中Q t =某时间t 计划累计支出成本额

q n =单位时间n 的计划支出成本额 t =某规定计划时刻

# P135 双代号网络图/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 (1)工作持续时间:D i-j

i 表示工作开始 j 表示工作的完成 (2)工期:T

(3)计算工期 T c 要求工期T R 计划工期T p

1、当T R 规定时,T P ≤T R 2、T R 无规定时,T P=T c

(4)最早开始时间:ES i-j =max{EFh-i }max{ESh-i + Dh-i } (5)最早完成时间:EF i-j = ESi-j + Di-j (6)最迟开始时间:LS i-j =LFi-j – Di-j (7)最迟完成时间:LF i-j = LSi-j + Di-j LF i-j =min{ LSj-k }

LF i-j =min{ LFj-k – Dj-k }

(8)总时差: TF i-j = LSi-j – ESi-j 或 TF i-j = LFi-j – EFi-j (9)自由时差:FF i-j =ESj-k –EF i-j 或 ES j-k –ES i-j – Di-j 3、最早开始时间:ES i-j = 0(i=1)

4、最早完成时间=最早开始时间+持续时间 EF i-j = ESi-j + Di-j 5、最早开始时间=最大值{紧前最早完成} ES i-j =max{ EFh-i }

最早开始时间=最大值{紧前最早开始时间+紧前工作持续时间} ES i-j =max{ ESh-i +Dh-i }

6、计算工期=最大值{最早完成时间} T c =max{EFi-n }

当无要求工期的限制时,取计划工期=计算工期 T p = Tc 7、(j=n) 最迟完成时间=计算工期 LF i-n =Tp

8、最迟开始=(最迟完成时间-持续时间) LS i-j =LFi-j -D i-j 推断出LF i-j = LSi-j +Di-j

最迟完成时间=最小值{紧后工作最迟开始时间} LF i-j =min{LSj-k }

最迟完成时间=最小值{紧后工作最迟完成时间-紧后工作持续时间} LF i-j =min{LFj-k -D j-k }

9、工作总时差=最迟开始时间-最早开始时间 TF i-j =LSi-j -ES i-j

工作总时差=最迟完成时间-最早完成时间 TF i-j =LFi-j -EF i-j 10、紧后工作j-k

自由时差=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 FF i-j =ESj-k -EF i-j

自由时差=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本工作最早开始时间-本工作持续时间

q

FF i-j =ESj-k -ES i-j -D i-j

11、终点节点(j=n)

自由时差=计划工期-最早完成时间 FF i-n =Tp -EF i-n

×××××× ∑∑∑∑∑∑∑∑----+++++

# P53 人工费

公式一:人工费=∑(工日消耗量×日工资单价) 日工资单价=

生产工人平均月工资(计时、计件)+平均月(奖金+津贴补贴+特殊情况下支付工资)

年平均每月法定工作日

注:主要适用于施工企业投标报价时自主确立人工费,也是工程造价管理机构编制计价定额确定定额人工单价或发布人工成本信息的参考依据 公式二:人工费=∑(工程工日消耗量×日工资单价)

这里的日工资单价是指施工企业平均技术熟练程度的生产工人在每工作日(法定工作时间内)按规定从事施工作业应得的日工资总额,由工程造价管理机构确立日工资单价不得低于工程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普工1.3倍,一般技工2倍,高级技工3倍。

注:主要适用于工程造价管理机构编制计价定额时确定定额人工费,也是企业投标报价的参考依据。

# P54 材料费

材料费=∑(材料消耗量×材料单价)

材料单价={(材料原价+运杂费)×[1+运输损耗率(%)]}×[1+采购保管费率(%)]

# P54 工程设备费

工程设备费=∑(工程设备量×工程设备单价)

工程设备单价=(设备原价+运杂费)×[1+采购保管费率(%)]

# P54 施工机具使用费(机械和仪器仪表)

施工机械使用费=∑(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机械台班单价)

机械台班单价=台班折旧费+台班大修费+台班经常修理费+台班安拆及场外运费+台班人工费+台班燃料动力费+台班车船税费 1、折旧费计算公式为: 台班折旧费=

机械预算价格×(1−残值率)

耐用总台班数

耐用总台班数=折旧年限×年工作台班 残值率=

现有价值购入时价格

×100%

2、大修理费为: 台班大修理费=

一次性大修理费×大修次数

耐用总台班数

注;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在确立计价定额中的施工机械使用费时,应根据《建筑施工机械台班费用计算规则》结合市场调查编制施工机械台班单价。施工企业可参考其发布的台班单价,自主确定施工机械使用费的报价,如租赁施工机械:

公式为:施工机械使用费=∑(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机械台班租赁单价) 2、仪器、仪表使用费=工程使用的仪器仪表摊销费+维修费

# P55 企业管理费费率

1、 以分部分项工程费为计算基础

企业管理费费率(%)=

生产工人年平均管理费年有效施工天数×人工单价

×人工费占分部分项工程费比例(%)

2、以人工费和机械费合计为计算基础

企业管理费费率(%)=3、以人工费为计算基础

企业管理费费率(%)=

生产工人年平均管理费年有效施工天数×人工单价

生产工人年平均管理费

年有效施工天数×(人工单价+每一工日机械使用费)

×100%

×100%

注:以上公式适用于施工企业投标报价时自主确立管理费,也是机构编制计价定额确定企业管理费的参考依据。

# P55 利润: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在确立计价定额中的利润时,应以定额人工费或定额人工费和定额机械费之和为计算基础。利润在税前工程费的比重5-7%的费率计算,应列入分部分项工程费和措施项目费中。

# P55 规费:

五险一金=∑(工程定额人工费×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费率) 式中的五险一金费率可按每万元发承包价的生产工人人工费、管理人员工资含量与工程所在地规定的缴纳标准综合分析取定

#P56 税金=税前造价×综合税率 % 1、综合税率(%)=

1

1−3%− 3%×7% − 3%×3% − 3%×2%

1

1=3.48% 在市区的企业

2、综合税率(%)=1−3%− 3%×5% − 3%×3% − 3%×2% −1=3.41% 在县、镇的企业 3、综合税率(%)=1−3%− 3%×1% − 3%×3% − 3%×2% −1=3.28% 不在市、县、镇的企业 4、实行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按纳税地点现行税率计算

# P56 建筑安装工程计价公式

1、分部分项工程费=∑(分部分项工程量×综合单价)

综合单价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和利润和一定范围的风险费用 2、 措施项目费(应计量的措施项目)=∑(措施项目工程量×综合单价) 3、 不宜计量的措施项目

(1) 安全文明施工费=计算基数×安全文明施工费费率(%)

计算基数为定额基价(定额分部分项工程费+定额中可以计量的措施项目费)、定额人工费或(定额人工费+定额机械费)

(2) 夜间施工增加费=计算基数×夜间施工增加费费率 % (3) 二次搬运费=计算基数×二次搬运费费率 %

(4) 冬雨期施工增加费=计算基数×冬雨期施工增加费费率 %

(5) 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计算基数×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费率 % 以上的计算基数应为定额人工费或定额人工费和机械费之和

# P59 工程造价的计算(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方法) 1、 工料单价(法)=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

2、 综合单价(法)=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管理费+利润

3、 全费用综合单价(法)=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管理费+利润+规费+税金

1

注: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应采用综合单价计价。需分项计算再汇总工程总造价 1、分部分项工程量=∑分部分项工程量×分部分项工程综合单价

2、措施项目费=∑措施项目工程量×措施项目综合单价+∑单项措施费 3、其他项目费=暂列金额+暂估价+计日工+总承包服务费+其他

4、单位工程报价=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税金 5、单项工程报价=∑单位工程报价 总造价=∑单项工程报价

# P62 综合单价 综合单价=

(人、料、机+管理费+利润)

清单工程量

清单项目的人、料、机费=∑计价工程量×(∑人工消耗量×人工单价+∑材料消耗量×材料单价+∑台班消耗量×台班单价)

# P64 措施项目费计算

1、 综合单价法:与分部分项工程综合单价计算方法一样

2、 参数法计价:按一定的基数乘系数的方法或自定义公式进行计算

3、 分包法计价:在分包价格的基础上增加投标人的管理费及风险费进行计价的方法

# P73 时间定额: 单位产品时间定额(工日)=单位产品时间定额(工日)=

# P73 产量定额 每工产量=

1

单位产品时间定额

1每工产量

小组成员工日数总和机械台班产量

时间定额×产量定额=1(互为倒数)

# P73 综合时间定额=∑各单项(工序)时间定额

综合产量定额=

1

综合时间定额(工日)

(互为倒数)

# 74 材料消耗定额:理论计算法 确定净用量例子略

# P75 材料消耗量计算公式 损耗率=

损耗量净用量

×100%

总消耗量=净用量+损耗量=净用量×(1+损耗率)

# P76 单位产品机械时间定额(台班)=

1台班产量

(台班为1台机械工作8小时)

单位产品人工时间定额(台班)=机械台班产量定额=

# P77 机械利用系数=

工作班净工作时间机械工作班时间

1

小组成员人数台班产量

机械时间定额 台班

互为倒数

# P78 施工机械台班产量定额=机械净工作生产率×工作班延续时间×机械利用系数

施工机械时间定额=

1

施工机械台班生产量定额

# P78 工人小组定额时间=施工机械时间定额×工人小组的人数

# P83 物价变化

1、 价格指数调整法:

P=P0[A+(B 1×F t1+B 2×F t2+B 3×F t3……+B n ×F tn )-1]

01

02

03

on

F F F F

P 需调整的价格差额

P 0约定的付款证书中承包人应得到的已完成工程量的金额 A 不调整价格部分的权重 B 各可调因子的权重

F t 各可调因子的现行价格指数 F 0各可调因子的基本价格指数

# p88 分部分项工程费的调整(无适用和类似于变更工程时)

招标工程:承包人报价浮动率 L=(1-

中标价

招标控制价

)×100% )×100%

非招标工程:承包人报价浮动率L=(1-

报价值

施工图预算

# P90 索赔与现场签证中索赔中企业管理费

1、按照投标书中总部管理费的比例(3-8%)计算

总部管理费=合同中总部管理费比率(%)×(直接费索赔款额+现场管理索赔款额) 2、按照公司总部统一规定的管理费比率计算

总部管理费=公司管理费比率(%)×(直接费索赔款额+现场管理索赔款额) 3、以工程延期的总天数为基础,计算总部管理费的索赔额,步骤如下: 对某一工程提取的管理费=同期内公司的总管理费×该工程的每日管理费=

该工程向企业上缴的管理费

合同实施天数

该工程的合同额同期内公司的总合同额

索赔的企业管理费=该工程的每日管理费×工程延期的天数

# P91

1、费用索赔计算方法中的总费用法公式: 索赔金额=实际总费用-投标报价估算费用 2、按修正后的总费用计算索赔金额的公式:

索赔金额=某项工作调整后的实际总费用-该项工作的报价费用

# P94 预付款的中,常用的扣回方式的第二种

从未完施工工程尚需的主要材料及构件的价值相当于工程预付款数额时起扣,从每次中间结算工程价款中,按材料及构件比重抵扣工程预付款至竣工之前全部扣清。其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1、起扣点的计算公式:T=P-

N M

公式中 T ——起扣点,即工程预付款开始扣回的累计已完工程价值 P ——承包工程合同总额 M ——工程预付款数额

N ——主要材料及构件所占比重

2、第一次扣还工程预付款数额的计算公式:

a 1= ( T i −T) ×N

i=1

n

式中a 1—— 第一次扣还工程预付款数额

n

i —累计已完工程价值

i=1

3、第二次及以后各项扣还工程预付款数额的计算公式

T

a =T ×N

i

i

公式中:i ——第i 次扣还工程预付款数额(i>1)

T i ——第i 次扣还工程预付款时,当期结算的已完工程价值。

# P102

施工成本管理任务中的施工成本计划中的三类指标

1、成本计划质量指标,如施工项目总成本降低率,可采用 (1)设计预算成本计划降低率=(2)责任目标成本计划降低率=

设计预算总成本计划降低额

设计预算总成本

a

责任目标总成本计划降低额

责任目标总成本

2、成本计划效益指标,如工程项目成本降低额,可采用 (1)设计预算成本计划降低额=设计预算总成本-设计总成本

(2)责任目标成本计划降低额=责任目标总成本-计划总成本

# P110 按工程进度编制施工成本计划方法中

时间——成本累积曲线绘制中,计算规定时间+计划累计支出的成本额 公式: t

Q t= × n n=1

公式中Q t =某时间t 计划累计支出成本额

q n =单位时间n 的计划支出成本额 t =某规定计划时刻

# P135 双代号网络图/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 (1)工作持续时间:D i-j

i 表示工作开始 j 表示工作的完成 (2)工期:T

(3)计算工期 T c 要求工期T R 计划工期T p

1、当T R 规定时,T P ≤T R 2、T R 无规定时,T P=T c

(4)最早开始时间:ES i-j =max{EFh-i }max{ESh-i + Dh-i } (5)最早完成时间:EF i-j = ESi-j + Di-j (6)最迟开始时间:LS i-j =LFi-j – Di-j (7)最迟完成时间:LF i-j = LSi-j + Di-j LF i-j =min{ LSj-k }

LF i-j =min{ LFj-k – Dj-k }

(8)总时差: TF i-j = LSi-j – ESi-j 或 TF i-j = LFi-j – EFi-j (9)自由时差:FF i-j =ESj-k –EF i-j 或 ES j-k –ES i-j – Di-j 3、最早开始时间:ES i-j = 0(i=1)

4、最早完成时间=最早开始时间+持续时间 EF i-j = ESi-j + Di-j 5、最早开始时间=最大值{紧前最早完成} ES i-j =max{ EFh-i }

最早开始时间=最大值{紧前最早开始时间+紧前工作持续时间} ES i-j =max{ ESh-i +Dh-i }

6、计算工期=最大值{最早完成时间} T c =max{EFi-n }

当无要求工期的限制时,取计划工期=计算工期 T p = Tc 7、(j=n) 最迟完成时间=计算工期 LF i-n =Tp

8、最迟开始=(最迟完成时间-持续时间) LS i-j =LFi-j -D i-j 推断出LF i-j = LSi-j +Di-j

最迟完成时间=最小值{紧后工作最迟开始时间} LF i-j =min{LSj-k }

最迟完成时间=最小值{紧后工作最迟完成时间-紧后工作持续时间} LF i-j =min{LFj-k -D j-k }

9、工作总时差=最迟开始时间-最早开始时间 TF i-j =LSi-j -ES i-j

工作总时差=最迟完成时间-最早完成时间 TF i-j =LFi-j -EF i-j 10、紧后工作j-k

自由时差=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 FF i-j =ESj-k -EF i-j

自由时差=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本工作最早开始时间-本工作持续时间

q

FF i-j =ESj-k -ES i-j -D i-j

11、终点节点(j=n)

自由时差=计划工期-最早完成时间 FF i-n =Tp -EF i-n

×××××× ∑∑∑∑∑∑∑∑----+++++


相关文章

  • 实验七差热分析
  • 实验七:差热分析 一.实验目的:(参照书) 二.实验原理:(参照书) 三.实验步聚: 1.仪器清单: ZCR-Ⅱ差热分析实验装置 1套 电脑 1台 高纯氧化铝小坩埚 2只 试样匙Ф3 1个(公用) 钟表镊子135mm 1个 (公用) 研钵 ...查看


  • 会计报表分析 1
  • 会计报表分析是以会计报表为根据,对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获利能力所作出的分析.会计报表分析中最基本的指标有: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存货周转率.应付账款周转率.资金利润率.成本利润率和销售利润率. 一.会计报表分析的作用 1) 评 ...查看


  • 关于PPP项目政府运营补贴支出计算过程的分析
  • 关于PPP项目政府运营补贴支出计算过程的分析 郭真 (甘肃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000) 中图分类号:F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5)1004-734428-0248-02 任. 随着建设领域融资体制.建设模式 ...查看


  • 2012年造价工程师考试科目[案例分析]复习笔记
  • 2012年造价工程师考试科目<案例分析>复习笔记 一.工程寿命周期成本 (一)工程寿命周期 工程寿命周期是指工程产品从研究开发.设计.建造.使用直到报废所经历的全部时间.影响工程寿命周期的因素比较多,一般可归纳为:物理磨损,经济 ...查看


  • 现金平衡点和投资回收期计算公式
  • 盈亏平衡点 盈亏平衡点 损益点,也叫盈亏平衡点. 比如某家女鞋店的月盈亏平衡点是15万,那么,你的生意额超过15万,就开始赚钱,低于15万就开始亏钱,正好做到15万的话,则是既不亏也不赚. 盈亏平衡点的计算公式是:固定费用/1-变动费率 固 ...查看


  • 财务管理公式汇总
  • 中级财管全书公式总结 第二章 财管基础 一. 复利现值和终值 (三)二.年金有关的公式: 1. 预付年金 终值-- 具体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预付年金终值=普通年金终值×(1+i ). 方法二:F =A[(F/A,i ,n +1)-1] 现 ...查看


  • 企业经营指标分析
  • 企业经营分析主要指标 几年经营下来,大家一定很关心自己的业绩,我们可以通过市场角度.财务角度和综合绩效评价等方面对企业的经营进行分析,从而揭示企业经营中的问题,以及提供创造价值途径. 利用学习过的财务管理知识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分析可 ...查看


  • 管理会计公式大全
  • 管理会计公式 一.成本基本公式 y = a + b ·x 总成本 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 (总额) (总额) 第二章 变动成本法 b 单位变动成本 x 业务量 二.混合成本的分解:高低点法 计算顺序:先算b ,再求 a=y 高 - bx 高 或 ...查看


  • 税收收入质量考评监督指标
  • 附件1: 税收收入质量考评监督指标 一.户籍管理环节 1.临时户占税务登记总户数比重 (1)设臵目的:税务登记是税收工作的源头环节,为有效加强临时户税务登记管理,引导和促进税务机关税务登记工作的开展. (2)计算公式: 临时户占税务登记总户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