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费用预算制定和控制 摘 要:提出费用预算制定和控制的重要性,说明费用预算制定的几种方法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影响,目前费用预算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控制设想。
现代企业管理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主题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发展的内在要求。围绕这一目的企业积极发挥管理作用,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管理上的优劣关系到企业最终的强大。
现代企业管理涵盖方方面面,已经打破以往职能管理界限,围绕经济目标企业内部综合协调管理,全面推行预算管理,对经济活动进行计划控制,评价部门业绩。预算管理水平高低,对企业成本目标,利润实现,现金流量稳定都起着重要作用。
上世纪80年代初西方管理会计在我国广泛采用,推动了我国预算管理应用。我国早在十年前财政部发文明确企业资本运营和各项财务活动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同时各种预算管理办法相继出台,保证企业预算管理的顺利实施。企业在面对新的市场条件下,就如何做好费用预算制定和控制,笔者浅谈一点体会。
一. 费用预算的制定
1. 弹性费用预算。弹性预算是在静态预算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编制制造费用预算时主要为弹性预算。如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及附加、劳动保护费、折旧费、水电费、运输费等根据计划产量和预计增长比例分别制定预算额,以反映在不同产品产量的费用水平。传统的静态预算详尽地预计经营活动可能达到的某一水平,容易偏离实际经营情况。实际经营水平不一定完全与预期相同,而变动的产量和收入是随着市场需求变化而变化。它的出现使不同的财务经济指标水平或同一经济的不同业务量水平有了相应的预算额。因此,在实际业务量发生后,可将实际发生量和与之相应的预算数进行对比,有效的分析企业的经济活动与预期的目标。
2.零基费用预算。企业排除过去和现实中存在而又可以避免的种种消极因素的影响,把各项生产经营业务视为从头开始,以零点为基础而编制预算的一种方法。在编制预算时,设想一切从零开始,客观考虑费用投入能对企业将要获取收入,发生开支和实现利润的可能性,对减少企业现金流出的贡献。它的制定要从成本、效益出发并分析确定,需各级管理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企业管理人员不能只对本部门的业务比较清晰,还要了解企业整个经济活动,设备性能、保养、维修,否则就会造成费了半天劲,由终点又回到了起点。
3.滚动预算。铁路在经过几次大发展大提速之后,放慢了脚步。在许多因素不确定的情况下,滚动预算则设想在一个有效期,如一个季度、一个年度,在这个基础上向后延伸一季度或半年,并对原预算的剩余部分做适当调整和修改,以适应对未来市场情况的最新预测,对未来一年的经营活动进行持续不断地计划,而又保持相对稳定,它是以近期实施费用预算可以具体远期展望预算,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市场,较好控制费用的使用。
二.费用预算控制
1.费用预算控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费用管理控制作。但在费用控制上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对预算的组织、编制、执行等理解存在偏差,导致企业管理总体效率不高。企业费用支出标准以公司文件、报告或费用使用流程予以确定。主要表现在:各项费用在标准以内的支出可以报销,会导致各项费用的总额超支;费用支出的效果不清晰,达不到资金使用目的;有的费用支出归口管理部门不明确,不能调动各部门费用控制的积极性。企业费用预算往往超支,追加了又追加,对经营成果造成影响。
2.费用预算控制的设想
全方面控制费用支出。“成也预算,败也预算”,费用控制执行力强,会实现企业经济效益,
反之会形同虚设。全面控制是从费用支出事前申请入手,深入市场调查,确定此项费用的标准,在源头有效控制费用支出。例如提供会议申请表、招待标准及各种完备的申请手续。费用审批部门严格审批手续,确定开支范围,有效防止费用支出。企业财务部门对批准使用的费用,依照会计法规定审核后予以报销。财务部门定期做费用统计分析报告,及时反馈到各个费用管理部门,费用支出得到及时有效控制。
企业全面控制费用,应从费用要素全面控制的基础到对单笔费用地严格控制。我们往往会发现企业单笔业务符合报销程序,但费用要素预算总额超支。设想将费用管理机制引进到薪酬管理制度,建立一种模式即:每一级人员薪酬与费用挂钩。由公式计算如下:主任或负责人薪酬=基本工资+效益工资+费用考核节约数*提成或主任或负责人薪酬=基本工资+效益工资-费用考核超额数*超额考核系数,下一级人员根据不同的系数确定不同的考核标准确定薪金。它要求企业有健全的费用考核机制,薪酬管理体系。费用控制指标下发到每个人,实现由单笔费用控制到费用要素全面控制。
全面控制费用,从部门负责人到普通员工实施预算控制。在企业中树立良好企业文化、鼓励创新,建立奖惩制度,通过技术进步挖掘的潜能,充分发挥各个管理部门的作用,全员控制费用是全面控制费用的重中之重。
现代企业在新的市场条件下不断探索、寻求企业的发展道路,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强化激励制度,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管理水平,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立不败之地,最终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
浅谈企业费用预算制定和控制 摘 要:提出费用预算制定和控制的重要性,说明费用预算制定的几种方法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影响,目前费用预算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控制设想。
现代企业管理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主题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发展的内在要求。围绕这一目的企业积极发挥管理作用,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管理上的优劣关系到企业最终的强大。
现代企业管理涵盖方方面面,已经打破以往职能管理界限,围绕经济目标企业内部综合协调管理,全面推行预算管理,对经济活动进行计划控制,评价部门业绩。预算管理水平高低,对企业成本目标,利润实现,现金流量稳定都起着重要作用。
上世纪80年代初西方管理会计在我国广泛采用,推动了我国预算管理应用。我国早在十年前财政部发文明确企业资本运营和各项财务活动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同时各种预算管理办法相继出台,保证企业预算管理的顺利实施。企业在面对新的市场条件下,就如何做好费用预算制定和控制,笔者浅谈一点体会。
一. 费用预算的制定
1. 弹性费用预算。弹性预算是在静态预算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编制制造费用预算时主要为弹性预算。如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及附加、劳动保护费、折旧费、水电费、运输费等根据计划产量和预计增长比例分别制定预算额,以反映在不同产品产量的费用水平。传统的静态预算详尽地预计经营活动可能达到的某一水平,容易偏离实际经营情况。实际经营水平不一定完全与预期相同,而变动的产量和收入是随着市场需求变化而变化。它的出现使不同的财务经济指标水平或同一经济的不同业务量水平有了相应的预算额。因此,在实际业务量发生后,可将实际发生量和与之相应的预算数进行对比,有效的分析企业的经济活动与预期的目标。
2.零基费用预算。企业排除过去和现实中存在而又可以避免的种种消极因素的影响,把各项生产经营业务视为从头开始,以零点为基础而编制预算的一种方法。在编制预算时,设想一切从零开始,客观考虑费用投入能对企业将要获取收入,发生开支和实现利润的可能性,对减少企业现金流出的贡献。它的制定要从成本、效益出发并分析确定,需各级管理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企业管理人员不能只对本部门的业务比较清晰,还要了解企业整个经济活动,设备性能、保养、维修,否则就会造成费了半天劲,由终点又回到了起点。
3.滚动预算。铁路在经过几次大发展大提速之后,放慢了脚步。在许多因素不确定的情况下,滚动预算则设想在一个有效期,如一个季度、一个年度,在这个基础上向后延伸一季度或半年,并对原预算的剩余部分做适当调整和修改,以适应对未来市场情况的最新预测,对未来一年的经营活动进行持续不断地计划,而又保持相对稳定,它是以近期实施费用预算可以具体远期展望预算,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市场,较好控制费用的使用。
二.费用预算控制
1.费用预算控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费用管理控制作。但在费用控制上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对预算的组织、编制、执行等理解存在偏差,导致企业管理总体效率不高。企业费用支出标准以公司文件、报告或费用使用流程予以确定。主要表现在:各项费用在标准以内的支出可以报销,会导致各项费用的总额超支;费用支出的效果不清晰,达不到资金使用目的;有的费用支出归口管理部门不明确,不能调动各部门费用控制的积极性。企业费用预算往往超支,追加了又追加,对经营成果造成影响。
2.费用预算控制的设想
全方面控制费用支出。“成也预算,败也预算”,费用控制执行力强,会实现企业经济效益,
反之会形同虚设。全面控制是从费用支出事前申请入手,深入市场调查,确定此项费用的标准,在源头有效控制费用支出。例如提供会议申请表、招待标准及各种完备的申请手续。费用审批部门严格审批手续,确定开支范围,有效防止费用支出。企业财务部门对批准使用的费用,依照会计法规定审核后予以报销。财务部门定期做费用统计分析报告,及时反馈到各个费用管理部门,费用支出得到及时有效控制。
企业全面控制费用,应从费用要素全面控制的基础到对单笔费用地严格控制。我们往往会发现企业单笔业务符合报销程序,但费用要素预算总额超支。设想将费用管理机制引进到薪酬管理制度,建立一种模式即:每一级人员薪酬与费用挂钩。由公式计算如下:主任或负责人薪酬=基本工资+效益工资+费用考核节约数*提成或主任或负责人薪酬=基本工资+效益工资-费用考核超额数*超额考核系数,下一级人员根据不同的系数确定不同的考核标准确定薪金。它要求企业有健全的费用考核机制,薪酬管理体系。费用控制指标下发到每个人,实现由单笔费用控制到费用要素全面控制。
全面控制费用,从部门负责人到普通员工实施预算控制。在企业中树立良好企业文化、鼓励创新,建立奖惩制度,通过技术进步挖掘的潜能,充分发挥各个管理部门的作用,全员控制费用是全面控制费用的重中之重。
现代企业在新的市场条件下不断探索、寻求企业的发展道路,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强化激励制度,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管理水平,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立不败之地,最终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