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沭中南校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
初 一 语 文 《 现代诗二首》
主备:姜立英 上课人: 2014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 了解现代诗歌的一些特点,学习这两首诗以欢快的笔调,清新的风格生动的比喻,满怀激情去讴歌生活,讴歌人生。
2. 体会、感悟现代诗歌的语言美,领悟诗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 陶冶自己的情操,追求活泼清纯,追求理想,热爱生活,积极投身生活的洪流,体验人生的价值。
2. 体会、感悟现代诗歌的语言美,领悟诗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少年歌》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觉得青少年身上都有哪些特点?(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诗人朱湘的《少年歌》,了解诗人笔下的少年形象。
二、自主探究、展示
1. 简介作者、作品
2. 朗诵诗歌
① 老师范读,学生齐读。
② 学生范读、老师点评。(要求读准字音,并能够把握诗歌的节奏。)
③ 分组自由朗读,讨论每小节的朗读语气或感情并能够说说其中的理由。(生讨论并小组推选代表发言、师总结学生的要点)
3.赏析
① 读诗,并思考诗人在第一、二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少年的什么特点?哪些词语体现了这些特点?
明确: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
诗人把少年比喻成小羊,跳跃的轻快动作显出了少年们的活泼。把少年比作“山泉”,表现了少年的纯洁。
② 第三节中,两个恨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作者认为青年人应该有什么样的精神?
明确:第三节诗人直抒胸臆,表现青少年的勃勃生机。两个“恨”字,表达了青少年对包括暮气在内的“一切衰朽的东西”的恨。爱憎分明。突出了青少年的斗争精神。
③ 第四节中作者说我们新人?作为新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明确:第四节诗点明我们是新人。我们要携手奔向“灿烂的前程”。朱湘写这首诗时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心情是舒畅的。因此结尾有“我们要翻一阕新声”,语带双关,蕴含着要改造旧中国的理想。
学习《我们的生活多么广阔》
一、过渡导入
活泼清纯,追求理想,是历代青少年的共同特征。作为少年我们应该怎样地对面生活呢?接下来我们学习下一首诗《生活是多么广阔》。
齐读课题。提问: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说生活是多么广阔?„„)
同学们,你们可能想知道生活是怎样的广阔?生活是怎样的丰富多彩?我们来看看这位诗人是怎么说的 二、自主探究、展示
1. 简介作者:
2. 整体感知
① 自由朗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不认识的字可以问问同学。
② 学生以不同形式朗读展示。(学生评价,老师补充)
③ 指导朗读第二节,并讨论该用什么样的语气?为什么?
三、小组合作、讨论
1. 再读第一节。第一节写了什么?诗人为什么把生活比作“海洋”
写了诗人对生活的渴望与歌颂,诗人把生活比作“海洋”,渴望自己充满年轻人旺盛的生命力。
2. 读第二小节。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① 生活是怎样的广阔?
② 第二节诗人写了十五个排比句,前十一个排比句与后四个排比句有什么不同?
读了之后,你有什么启发?
明确:启发人们“在平凡中发现非凡,用热情发现真诚”。
3. 第三节和第一节有什么异同?“芬芳”一词怎么理解?
明确: 第三节重复第一节,但是同中有异。
“芬芳”表现了生活的温馨与幸福。
4. 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读了之后有什么感想?
四、自主拓展,展示
仿照《少年歌》中前两段,以“我们是„„”开头写一段诗歌,表现对生活的热爱,或对生命价值的体验等。
五、布置作业:背诵两首诗
板书:
少年歌
活泼 清纯 生机勃勃
生活是多么广阔
生活 海洋
开发生活宝藏
“在平凡中发现非凡,用热情发现真诚”
教学反思:
省沭中南校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
初 一 语 文 《 现代诗二首》
主备:姜立英 上课人: 2014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 了解现代诗歌的一些特点,学习这两首诗以欢快的笔调,清新的风格生动的比喻,满怀激情去讴歌生活,讴歌人生。
2. 体会、感悟现代诗歌的语言美,领悟诗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 陶冶自己的情操,追求活泼清纯,追求理想,热爱生活,积极投身生活的洪流,体验人生的价值。
2. 体会、感悟现代诗歌的语言美,领悟诗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少年歌》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觉得青少年身上都有哪些特点?(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诗人朱湘的《少年歌》,了解诗人笔下的少年形象。
二、自主探究、展示
1. 简介作者、作品
2. 朗诵诗歌
① 老师范读,学生齐读。
② 学生范读、老师点评。(要求读准字音,并能够把握诗歌的节奏。)
③ 分组自由朗读,讨论每小节的朗读语气或感情并能够说说其中的理由。(生讨论并小组推选代表发言、师总结学生的要点)
3.赏析
① 读诗,并思考诗人在第一、二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少年的什么特点?哪些词语体现了这些特点?
明确: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
诗人把少年比喻成小羊,跳跃的轻快动作显出了少年们的活泼。把少年比作“山泉”,表现了少年的纯洁。
② 第三节中,两个恨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作者认为青年人应该有什么样的精神?
明确:第三节诗人直抒胸臆,表现青少年的勃勃生机。两个“恨”字,表达了青少年对包括暮气在内的“一切衰朽的东西”的恨。爱憎分明。突出了青少年的斗争精神。
③ 第四节中作者说我们新人?作为新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明确:第四节诗点明我们是新人。我们要携手奔向“灿烂的前程”。朱湘写这首诗时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心情是舒畅的。因此结尾有“我们要翻一阕新声”,语带双关,蕴含着要改造旧中国的理想。
学习《我们的生活多么广阔》
一、过渡导入
活泼清纯,追求理想,是历代青少年的共同特征。作为少年我们应该怎样地对面生活呢?接下来我们学习下一首诗《生活是多么广阔》。
齐读课题。提问: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说生活是多么广阔?„„)
同学们,你们可能想知道生活是怎样的广阔?生活是怎样的丰富多彩?我们来看看这位诗人是怎么说的 二、自主探究、展示
1. 简介作者:
2. 整体感知
① 自由朗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不认识的字可以问问同学。
② 学生以不同形式朗读展示。(学生评价,老师补充)
③ 指导朗读第二节,并讨论该用什么样的语气?为什么?
三、小组合作、讨论
1. 再读第一节。第一节写了什么?诗人为什么把生活比作“海洋”
写了诗人对生活的渴望与歌颂,诗人把生活比作“海洋”,渴望自己充满年轻人旺盛的生命力。
2. 读第二小节。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① 生活是怎样的广阔?
② 第二节诗人写了十五个排比句,前十一个排比句与后四个排比句有什么不同?
读了之后,你有什么启发?
明确:启发人们“在平凡中发现非凡,用热情发现真诚”。
3. 第三节和第一节有什么异同?“芬芳”一词怎么理解?
明确: 第三节重复第一节,但是同中有异。
“芬芳”表现了生活的温馨与幸福。
4. 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读了之后有什么感想?
四、自主拓展,展示
仿照《少年歌》中前两段,以“我们是„„”开头写一段诗歌,表现对生活的热爱,或对生命价值的体验等。
五、布置作业:背诵两首诗
板书:
少年歌
活泼 清纯 生机勃勃
生活是多么广阔
生活 海洋
开发生活宝藏
“在平凡中发现非凡,用热情发现真诚”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