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如何提高历史成绩
吉林省桦甸市第八中学 杨树彬
桦甸八中,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普通高中。多年来,桦甸八中以文科教学和体育、艺术特色教学而立于桦甸高中之中。
近年来随着高中教育布局的调整,八中由乡下迁入桦甸市内,但也因此使学校面临更大的挑战。面对两大重点高中(桦甸四中、桦甸一中)的招生选拔竞争,使得八中(做为普通高中)生源素质下滑,学生总数下降,尖子生几乎没有。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相对薄弱,尖子生不尖,后进生所占比重较大,是真正的“三茬苗”“四茬苗”乃至“五茬苗”,面对这样的困境,八中人没有抱怨与气馁,没有放弃与退缩,而是勇往直前、奋起拼搏,在近几年高考中我们都用骄人的成绩和无可争辩的事实续写了八中辉煌,向金城百姓递交一份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但就在这第三茬苗中,如何提高学生高考成绩,问题严重而迫切,我们高三教师更是绞尽脑汁。一年的教学,使我真正认识到,任重而道远。
普通高中的高三教师,不只是“教学”,首先应是“教人”, 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不去播种,秋天就更不会有收获了。”我们的学生,学情特殊,他们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好的思维品质,更没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学生的起点低,后续发展
的力量更是欠缺。为此,我校以刘乃明校长亲自挂帅主讲,进行高三入学教育,使学生刚入高三就有一个明确的心理准备,增强其信心,明确其学习目标。从学生的思想和心理上做好准备,同时会同教务处多次组织高三教师会议,让教师认识到,重点高中首先是教学工作,而我们普通高中首先是教人的工作。每一堂课,不只是如何教,怎样教,更是琢磨如何让学生喜欢你,喜欢历史课,喜欢去学历史。我们所要做的不只是教学的吸引,更是如何用教师的人格、语言的魅力,摄住学生的心境。重点高中研究的是教学,而我们所研究的更多的是学生的思想。在历史教学中,我把每一节课都做为表演的舞台,用老师语言的魅力、人格的魅力,给学生以信心和力量。让他们懂得:我行,我能行,我一定能行,我并不比重点高中的学生差。一年来,我觉得在这舞台上的表演得很累,但我却很充实,从他们身上,也使我认识到,身为普通高中的老师,我并不比某些老师差,而且我能做的更好。
我们虽不是什么名师,但要让学生信任你、崇拜你,只有做到心与心的沟通,才能达到真正的共鸣,才能洞悉其所思所想。让他们知道,我们虽不是什么天才,但我们一定会成为有用之才。我们虽然起跑慢了些,但我们一定会赶上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教好学生,让学生崇拜你、信服你,必须首先从专业知识上提高自己,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一年来,我通过各种途径来充实完善自己。新课标之下的高考,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新材料、新情境、新设问,会使教师感觉力不从心,尤其是普
通高中的学生普通缺少阅读的好习惯,更没有广阔的知识面,一年的时间,要想达到高考的阅读要求,是不可能的,只能由教师帮助其速成。一年来,我阅读了《石油战争:石油政治决定世界轶序》、《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文明的冲突与世界轶序的重建》、余英时:《李约想问题》、《五四运动与中国传统》。《全球通史》、《冲突与变数》、《变化社会中的政治轶序》、《国际政治轶序与世界霸权》、《展望21世纪》、《西方的没落》、《历史研究》、《白银资本》……这些书籍,拓宽了我的知识面,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在和学生交流与教学中,我和学生一起研究与探讨,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丰富了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更是让他们信服我、崇拜我,使我的教学要求更好地执行贯彻下去,更让他们深信我一定会把他们教好。事实上,我所做的,虽然在短期内不一定能使他们提高多少分,但对他们的后续发展却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历史教学的时代性,人文性,首先应来源于教师自身。试问,教师本身都不知道“钓鱼岛问题”,怎么去给学生讲授;你都不知道中国古代官名的由来,怎么能理解官制演变?所以,我们应不断的充实自己,丰富自己,提高自己。为什么很多学生佩服这个老师,那个老师,其一就是他有着丰厚的知识底蕴,有着广阔的知识面。当我们在教学中,不知不觉地把这些知识应用进来,学生既佩服你,又愿意学历史,自然而然的历史成绩也 就高了。不知各位同仁发现没有,历史成绩好的学生,一定是愿意看课外书和关注时事和社会的人,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我们的事业,为了学生,多看点书吧。
当我做到了真正能与学生产生共鸣时,我的教学计划就会顺利进行下去。教学工作中我感觉到以下几方面很重要。
首先,老师必须精心地组织每一堂课,每一单元,每一本书,每一个专题的复习。在复习中,我先给学生讲清楚由哪些内容构成,必修三本书的整体思想是什么,他们之间的联系是什么,每一单元的主题是什么,由几节课组成,他们之间的联系是什么,这样就建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以必修一为例,学生拿到教材,我们首先应该让其阅读
相互联系思考问题的习惯,并在思考中不断丰富创新自己的知识链。
其次,要利用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考试能力。
多年来,在高考中,总会遇到一些同学,平时成绩很好,而到真正临场时,却发挥不出来。为此,我在平时训练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考试能力。我在组题过程中,按五十分钟出题,按高考模式出题,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训练,并且考完后,要做到及时反馈,重点学生做到面批面改,并针对其存在问题,对症下药。这样,就能为学生营造高考氛围,消除心理压力,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同时,针对学生不会知识迁移、不会审题、缺乏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进行辅导。我把高考历史卷评分细则发给学生,仔细研读,这样就使学生注意答题的规范性,应该怎样抓分,把学生共性的问题试卷拿出来做实例,把答的很规范的卷子拿出来做实例,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会,对号入座。
再次,学会与历史对话,做到与历史共鸣。
我们的学情特殊,学生缺少学习的主动性、趣味性。为此,我在教学中,把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不让其死记硬背,注重的是理解,让学生感觉到我是在给他们减负。所以,我所要求的,他也就会欣然接受了。在学习具体的史实时,我让其融入历史之中,穿越到当时的情境之中,充分体会当事人,当时的历史事件,真实所感,身临其境,真正做到与历史的对话。融入不是最终目的,还要让学生从历史的梦境中走出来,站在更高的角度用最新的史观去俯瞰历史、审视历史。这样的历史课,学生自然感觉轻松,由愿意去学到乐意去
学,也就会使我们的目标,得到很好的落实。
最后要给学生最新,最有实效的信息。
在这一年中,新闻联播,我每天必看。通过电视、网络,使我了解到最新最快的时事。把一些重点热点的事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介绍给学生,以开阔其知识面,培养学生处理事件的能力。同时我还特别注重各地的最新模拟题。由于都是各地老师、教研员精心所组的题,自然也最具有实效性。我把这些题,有目的的重新组合,发给学生去训练,这样学生就会存储最新的信息,始终都是处在模拟训练的前沿。几届高三,我觉得,我最有益的方法,就是这一点。
总而言之,非重点校的学生,有其特殊的地方,要求我们教师应该用特殊地方法去教,不只是教学,更重要的是“教人”。因时而宜、因地而宜、因人而宜,不断地完善自我,充实自我,用老师特有的魅力去征服学生,让其依赖你,喜欢你,再辅之以有效的课堂教学,我们一定会在非重点校中有所作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不去播种,不去管理,怎么会有喜人的收成呢?
普通高中如何提高历史成绩
吉林省桦甸市第八中学 杨树彬
桦甸八中,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普通高中。多年来,桦甸八中以文科教学和体育、艺术特色教学而立于桦甸高中之中。
近年来随着高中教育布局的调整,八中由乡下迁入桦甸市内,但也因此使学校面临更大的挑战。面对两大重点高中(桦甸四中、桦甸一中)的招生选拔竞争,使得八中(做为普通高中)生源素质下滑,学生总数下降,尖子生几乎没有。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相对薄弱,尖子生不尖,后进生所占比重较大,是真正的“三茬苗”“四茬苗”乃至“五茬苗”,面对这样的困境,八中人没有抱怨与气馁,没有放弃与退缩,而是勇往直前、奋起拼搏,在近几年高考中我们都用骄人的成绩和无可争辩的事实续写了八中辉煌,向金城百姓递交一份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但就在这第三茬苗中,如何提高学生高考成绩,问题严重而迫切,我们高三教师更是绞尽脑汁。一年的教学,使我真正认识到,任重而道远。
普通高中的高三教师,不只是“教学”,首先应是“教人”, 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不去播种,秋天就更不会有收获了。”我们的学生,学情特殊,他们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好的思维品质,更没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学生的起点低,后续发展
的力量更是欠缺。为此,我校以刘乃明校长亲自挂帅主讲,进行高三入学教育,使学生刚入高三就有一个明确的心理准备,增强其信心,明确其学习目标。从学生的思想和心理上做好准备,同时会同教务处多次组织高三教师会议,让教师认识到,重点高中首先是教学工作,而我们普通高中首先是教人的工作。每一堂课,不只是如何教,怎样教,更是琢磨如何让学生喜欢你,喜欢历史课,喜欢去学历史。我们所要做的不只是教学的吸引,更是如何用教师的人格、语言的魅力,摄住学生的心境。重点高中研究的是教学,而我们所研究的更多的是学生的思想。在历史教学中,我把每一节课都做为表演的舞台,用老师语言的魅力、人格的魅力,给学生以信心和力量。让他们懂得:我行,我能行,我一定能行,我并不比重点高中的学生差。一年来,我觉得在这舞台上的表演得很累,但我却很充实,从他们身上,也使我认识到,身为普通高中的老师,我并不比某些老师差,而且我能做的更好。
我们虽不是什么名师,但要让学生信任你、崇拜你,只有做到心与心的沟通,才能达到真正的共鸣,才能洞悉其所思所想。让他们知道,我们虽不是什么天才,但我们一定会成为有用之才。我们虽然起跑慢了些,但我们一定会赶上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教好学生,让学生崇拜你、信服你,必须首先从专业知识上提高自己,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一年来,我通过各种途径来充实完善自己。新课标之下的高考,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新材料、新情境、新设问,会使教师感觉力不从心,尤其是普
通高中的学生普通缺少阅读的好习惯,更没有广阔的知识面,一年的时间,要想达到高考的阅读要求,是不可能的,只能由教师帮助其速成。一年来,我阅读了《石油战争:石油政治决定世界轶序》、《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文明的冲突与世界轶序的重建》、余英时:《李约想问题》、《五四运动与中国传统》。《全球通史》、《冲突与变数》、《变化社会中的政治轶序》、《国际政治轶序与世界霸权》、《展望21世纪》、《西方的没落》、《历史研究》、《白银资本》……这些书籍,拓宽了我的知识面,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在和学生交流与教学中,我和学生一起研究与探讨,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丰富了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更是让他们信服我、崇拜我,使我的教学要求更好地执行贯彻下去,更让他们深信我一定会把他们教好。事实上,我所做的,虽然在短期内不一定能使他们提高多少分,但对他们的后续发展却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历史教学的时代性,人文性,首先应来源于教师自身。试问,教师本身都不知道“钓鱼岛问题”,怎么去给学生讲授;你都不知道中国古代官名的由来,怎么能理解官制演变?所以,我们应不断的充实自己,丰富自己,提高自己。为什么很多学生佩服这个老师,那个老师,其一就是他有着丰厚的知识底蕴,有着广阔的知识面。当我们在教学中,不知不觉地把这些知识应用进来,学生既佩服你,又愿意学历史,自然而然的历史成绩也 就高了。不知各位同仁发现没有,历史成绩好的学生,一定是愿意看课外书和关注时事和社会的人,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我们的事业,为了学生,多看点书吧。
当我做到了真正能与学生产生共鸣时,我的教学计划就会顺利进行下去。教学工作中我感觉到以下几方面很重要。
首先,老师必须精心地组织每一堂课,每一单元,每一本书,每一个专题的复习。在复习中,我先给学生讲清楚由哪些内容构成,必修三本书的整体思想是什么,他们之间的联系是什么,每一单元的主题是什么,由几节课组成,他们之间的联系是什么,这样就建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以必修一为例,学生拿到教材,我们首先应该让其阅读
相互联系思考问题的习惯,并在思考中不断丰富创新自己的知识链。
其次,要利用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考试能力。
多年来,在高考中,总会遇到一些同学,平时成绩很好,而到真正临场时,却发挥不出来。为此,我在平时训练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考试能力。我在组题过程中,按五十分钟出题,按高考模式出题,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训练,并且考完后,要做到及时反馈,重点学生做到面批面改,并针对其存在问题,对症下药。这样,就能为学生营造高考氛围,消除心理压力,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同时,针对学生不会知识迁移、不会审题、缺乏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进行辅导。我把高考历史卷评分细则发给学生,仔细研读,这样就使学生注意答题的规范性,应该怎样抓分,把学生共性的问题试卷拿出来做实例,把答的很规范的卷子拿出来做实例,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会,对号入座。
再次,学会与历史对话,做到与历史共鸣。
我们的学情特殊,学生缺少学习的主动性、趣味性。为此,我在教学中,把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不让其死记硬背,注重的是理解,让学生感觉到我是在给他们减负。所以,我所要求的,他也就会欣然接受了。在学习具体的史实时,我让其融入历史之中,穿越到当时的情境之中,充分体会当事人,当时的历史事件,真实所感,身临其境,真正做到与历史的对话。融入不是最终目的,还要让学生从历史的梦境中走出来,站在更高的角度用最新的史观去俯瞰历史、审视历史。这样的历史课,学生自然感觉轻松,由愿意去学到乐意去
学,也就会使我们的目标,得到很好的落实。
最后要给学生最新,最有实效的信息。
在这一年中,新闻联播,我每天必看。通过电视、网络,使我了解到最新最快的时事。把一些重点热点的事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介绍给学生,以开阔其知识面,培养学生处理事件的能力。同时我还特别注重各地的最新模拟题。由于都是各地老师、教研员精心所组的题,自然也最具有实效性。我把这些题,有目的的重新组合,发给学生去训练,这样学生就会存储最新的信息,始终都是处在模拟训练的前沿。几届高三,我觉得,我最有益的方法,就是这一点。
总而言之,非重点校的学生,有其特殊的地方,要求我们教师应该用特殊地方法去教,不只是教学,更重要的是“教人”。因时而宜、因地而宜、因人而宜,不断地完善自我,充实自我,用老师特有的魅力去征服学生,让其依赖你,喜欢你,再辅之以有效的课堂教学,我们一定会在非重点校中有所作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不去播种,不去管理,怎么会有喜人的收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