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周庄看年俗品年味,去千灯老街漫步于幽幽古巷,在淀山湖赏一方江南水乡美景……连日来,各地游客或自驾或跟团奔向昆山市各个美丽村镇,在明丽的春光中寻找那份乡野之趣,昆山乡村旅游迎来好开局,与游客共享“乡伴好时光”。
上下齐推动,乡村旅游成业态“新星”
近年来,昆山市牢固树立“乡村让城市更休闲”的发展理念,从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美丽昆山”的目标出发,大力建设集水乡观光、文化体验、农业旅游、生态休闲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度假胜地。通过提升拓展水乡古村镇旅游,发展都市观光农业旅游,打造极具江南特色的亲水型休闲旅游,引进台湾特色乡村旅游精品等举措立足资源优势,做大乡村旅游“蛋糕”。同时,以新农村建设为背景,加大美丽乡村建设;以水乡文化为底蕴,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内涵;以深度体验为亮点,展示乡村旅游的田园风情;以土特产开发为抓手,提升乡村旅游附加值。
昆山市还积极推动乡村旅游环境品质化、服务规范化、形象品牌化。目前,主要乡村旅游点公交通达率达100%,开通了两条旅游专线,城乡公共自行车实现全覆盖。主要乡村旅游点新建了一批停车场、公共绿地、休闲广场,并增加了游憩座椅、垃圾桶等设施。同时,以建设一个服务中心、发行一张旅游年票、上线一个网络、举办一系列活动为重点,实施了“四个一”服务体系建设。这些都为昆山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让游客有更舒适的体验,让乡村旅游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乡村旅游“国字牌”,昆山市入选数量全省领先
昆山市乡村旅游将以“六个一”工程为抓手,全面实施乡村旅游“54321”战略。“六个一”工程,即建设、运营一个完善的乡村旅游公众服务平台,策划推出一批市场认可的昆山乡村特色旅游商品,培训一批乡村旅游职业化农户队伍,打造一批精品农家乐项目,形成一套符合昆山水乡特色的乡村旅游规范和标准,培育一个具有长三角广泛知名度的乡村旅游品牌。“54321”战略,即到2020年,创建50个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点),新增4000个旅游住宿床位,实现农户乡村旅游直接收入3亿元,培训乡村旅游农民从业者2000人次,培育1000户经营乡村旅游农户。“我们希望通过《昆山市乡村旅游发展六年行动纲要》,推进昆山乡村旅游更好、更快发展,把昆山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的特色乡村休闲度假目的地。”昆山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昆山市改变传统的乡村旅游模式,努力打造乡村旅游新业态,一批乡村旅游品牌脱颖而出。在去年全国首批乡村旅游“千千万万”品牌名单中,花桥天福社区入选“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星期九农庄、巴城镇蟹舫苑、周庄花间堂精品民宿酒店等3家单位入选“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千灯镇金谷农庄、千灯镇鳄鱼谷农庄等17家农家乐上榜“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还有29位乡村旅游点负责人(经营户)入选“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此次评选昆山入选数量居全省前列。
“乡伴好时光”,让更多游客享受乡村美景
“水、田、文、村”是昆山旅游发展独特的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必须保护和依托自身的资源特点,留住乡愁、乡音、乡貌,唤醒乡村的田园野趣,彰显文化遗存,努力把“沉睡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发展优势。去年,在上海举行的昆山乡村旅游推介会上,昆山市进一步打响了“乡伴好时光”这一乡村旅游新品牌。
“2016年,旅游局将做好‘完善规划、培育精品、强化推广’三篇文章。”在昆山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看来,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够极大地优化昆山旅游产品的结构。该负责人表示,首先要把握民宿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指导金华村、天福生态园等做好专项规划,注重将村庄整体规划与公共服务配套、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凸显江南水乡特色和农村田园风貌,突出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特色。其次是鼓励乡村旅游点引入公司化运营模式和品牌化战略,推出一批乡村旅游精品,重点推动花桥天福生态园创建江苏省五星级乡村旅游点,完成全市乡村旅游点、星级农家乐评定性复核,指导淀山湖创建江苏省生态旅游示范区。还要围绕“乡伴好时光”核心品牌,依托“宿盟昆山”,积极拓展客源市场,让更多游客享受现代生活的农家乡村游。(马萍)
到周庄看年俗品年味,去千灯老街漫步于幽幽古巷,在淀山湖赏一方江南水乡美景……连日来,各地游客或自驾或跟团奔向昆山市各个美丽村镇,在明丽的春光中寻找那份乡野之趣,昆山乡村旅游迎来好开局,与游客共享“乡伴好时光”。
上下齐推动,乡村旅游成业态“新星”
近年来,昆山市牢固树立“乡村让城市更休闲”的发展理念,从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美丽昆山”的目标出发,大力建设集水乡观光、文化体验、农业旅游、生态休闲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度假胜地。通过提升拓展水乡古村镇旅游,发展都市观光农业旅游,打造极具江南特色的亲水型休闲旅游,引进台湾特色乡村旅游精品等举措立足资源优势,做大乡村旅游“蛋糕”。同时,以新农村建设为背景,加大美丽乡村建设;以水乡文化为底蕴,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内涵;以深度体验为亮点,展示乡村旅游的田园风情;以土特产开发为抓手,提升乡村旅游附加值。
昆山市还积极推动乡村旅游环境品质化、服务规范化、形象品牌化。目前,主要乡村旅游点公交通达率达100%,开通了两条旅游专线,城乡公共自行车实现全覆盖。主要乡村旅游点新建了一批停车场、公共绿地、休闲广场,并增加了游憩座椅、垃圾桶等设施。同时,以建设一个服务中心、发行一张旅游年票、上线一个网络、举办一系列活动为重点,实施了“四个一”服务体系建设。这些都为昆山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让游客有更舒适的体验,让乡村旅游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乡村旅游“国字牌”,昆山市入选数量全省领先
昆山市乡村旅游将以“六个一”工程为抓手,全面实施乡村旅游“54321”战略。“六个一”工程,即建设、运营一个完善的乡村旅游公众服务平台,策划推出一批市场认可的昆山乡村特色旅游商品,培训一批乡村旅游职业化农户队伍,打造一批精品农家乐项目,形成一套符合昆山水乡特色的乡村旅游规范和标准,培育一个具有长三角广泛知名度的乡村旅游品牌。“54321”战略,即到2020年,创建50个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点),新增4000个旅游住宿床位,实现农户乡村旅游直接收入3亿元,培训乡村旅游农民从业者2000人次,培育1000户经营乡村旅游农户。“我们希望通过《昆山市乡村旅游发展六年行动纲要》,推进昆山乡村旅游更好、更快发展,把昆山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的特色乡村休闲度假目的地。”昆山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昆山市改变传统的乡村旅游模式,努力打造乡村旅游新业态,一批乡村旅游品牌脱颖而出。在去年全国首批乡村旅游“千千万万”品牌名单中,花桥天福社区入选“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星期九农庄、巴城镇蟹舫苑、周庄花间堂精品民宿酒店等3家单位入选“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千灯镇金谷农庄、千灯镇鳄鱼谷农庄等17家农家乐上榜“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还有29位乡村旅游点负责人(经营户)入选“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此次评选昆山入选数量居全省前列。
“乡伴好时光”,让更多游客享受乡村美景
“水、田、文、村”是昆山旅游发展独特的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必须保护和依托自身的资源特点,留住乡愁、乡音、乡貌,唤醒乡村的田园野趣,彰显文化遗存,努力把“沉睡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发展优势。去年,在上海举行的昆山乡村旅游推介会上,昆山市进一步打响了“乡伴好时光”这一乡村旅游新品牌。
“2016年,旅游局将做好‘完善规划、培育精品、强化推广’三篇文章。”在昆山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看来,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够极大地优化昆山旅游产品的结构。该负责人表示,首先要把握民宿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指导金华村、天福生态园等做好专项规划,注重将村庄整体规划与公共服务配套、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凸显江南水乡特色和农村田园风貌,突出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特色。其次是鼓励乡村旅游点引入公司化运营模式和品牌化战略,推出一批乡村旅游精品,重点推动花桥天福生态园创建江苏省五星级乡村旅游点,完成全市乡村旅游点、星级农家乐评定性复核,指导淀山湖创建江苏省生态旅游示范区。还要围绕“乡伴好时光”核心品牌,依托“宿盟昆山”,积极拓展客源市场,让更多游客享受现代生活的农家乡村游。(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