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 习 的 策 略
阜平城厢小学 刘喜珠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我是城厢小学教师刘喜珠,今天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统考年级复习的策略,我感到很荣幸地,也很忐忑。作为一名毕业班数学老师,每年的这个时候,我们都会思考,如何做好毕业总复习,因为有效地复习,就像百米冲刺一样,提升教学质量。综合几年来我的教学经验教训,我觉得,小学阶段的复习,抓住一个字:“理”。下面就从两个方面谈谈我对复习课的认识。“理”包括两个方面:管理和整理。
一、 学生管理
学生管理,似乎不在毕业总复习的范畴,细想一下,我们教师的精心预设,是为谁而设,总复习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仔细回味,我们不难发现,我们老师把知识精心组织起来,就是为了让学生把知识掌握牢固,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说长远一点就是使学生把知识内化成能力。其实说白了,就是提高学生的成绩。我们的终极目标不仅是提高学生的成绩,还有培养学习习惯、学习行为、学习动力、学习能力等。但是如果学生上课不好好听,纪律松散,老师预设的再精彩,讲得再天花乱坠,结果也是白纸一张。因此要提高复习的效果首先要狠抓学生管理。
学生的管理的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我们城厢小学正研究的课题《超大班额条件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其中就涉及到学生管理。我们学校的数学大组教研围绕学生管理作了初步
的探索,并形成了一定成果。我们学校还组织召开了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正是我们对学生管理的研究和实践,使我认识到了学生管理是第一位的。特别是六年级的学生,快毕业了,思想有波动,有的学生惹事生非,有的学生思想复杂心思不在学习上,人们常说:毕业的学生退伍的兵,是最难管理的,因此毕业班的学生管理更显得至关重要。
只有把学生管理好了,管理到位了,才能谈到的知识整理和内化。
二、 知识整理
小学阶段的知识,细数一下,也不少,但是,复习不能一味地照搬、重讲(复习不是复制),而应该把小学阶段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下面我就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从梳理和整合两个方面,说说知识整理的方法。
1、 梳理
纵观小学阶段的知识点有基本概念、数量关系、计算公式、典型应用题、统计与概率等,光应用题的类型就有和倍、差倍、几倍多几或少几、年龄问题、植树问题、鸡兔同笼问题、盈亏问题等,林林总总,有很多,如果单纯去复制、罗列这些知识,复习就会变成重复或是再来一次新授,费时费力,效果也不好。如果我们把知识进行有效地梳理,把知识点串成串,连成片,形成知识系统,少做很多无用功,事半功倍。比如:基本性质的复习,小学阶段共讲了五个基本性质,它们是: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除法的基本性质、小数的基本性质、比例的基本性质。把它们一对比,不难发现前四个基本性
质实质是一样的,只有比例的性质不一样。这样一对比,记起来就容易多了。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除法、分数、比之间存在“相当”的关系,(投影出示关系表)
它们都可以叙述成()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
不变。因为小数的实质是十进分数。其实与前三个基本性质的本质是一样的。如1.20=1.2就是12012=,一看就明白,小数的末尾去掉一10010
个0,相当于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10,因此说四个基本性质实质是一样的。剩下一个比例的基本性质,单独记住就可以了。这样经过一番梳理,学生不仅系统掌握了五个基本性质,还弄清了比、分数、除法、小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正是1+1>2
再如简便算法,梳理一下小学阶段的简便算法,有以下几个特点:
A 、 依据数的特点进行简算。
如:9+99+999+9999凑十法或凑整法
2001⨯200133⨯18+⨯82利用运算定律 200255
44×25 88×125 运用特殊数的关系
18.56-(7.8+2.56)尾数相同。
B 、 依据运算符号的特点,利用除法的性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如:800÷25÷4 8
234-- 1577
C 、 改变运算顺序
如:69.45+7.8-9.45 125÷4×8 这里一定要提醒学生改变运算顺序时,一定要带运算符号移动。
D 、 改变书写格式
如:3.14×(6÷2)2÷(3.14×52)
E 、 利用性质定律规律进行简算 如:8229⨯+⨯ 15171517
当然,一个式子可能有这个方法,也可能有那种方法,不是绝对的。
2、整合
经过这样的梳理,知识有条理了,但是学生面对的数学问题却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我们还要注意知识之间的整合,综合运用相关的知识,多角度看问题。有的题目表面看是几何类的题目,可用几何知识没法解答,需要分数或比例的知识去解,这需要整合。比如在《河北教育》上有这样一道题:两条直线把一个长方形分成了四个小长方形,条件如图(单位:平方厘米)。求出长方形M 的面积
解答这道题,如果思维停在利用公式或割补法求面积上,思维可能会陷入困境,仔细观察数据之间,有什么联系,整合比例与面积计
算方面的知识,就会柳暗花明。25和M 两个长方形的长相等,依据长相等,面积和宽成正比例。那么25:M =a:b 同理得出20:30=a:b所以25:M =20:30,从而求出M 的面积。 再如
这道题就是用比例知识来解答的。
以上都是老师方面来说的,老师对知识进行了梳理了,也整合了,是不是教学效果就好了,教学目标就实现了?不是的。教学的目的最终还是要让学生来体现的,要让学生把老师梳理、整合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还要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
到了复习阶段,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规划。我的复习计划分三步走,第一步,先把课本上的总复习按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数学思考四个领域进行基本的练习;第二步,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进行专项训练;第三步,再进行一些模拟考试之类的综合训练。
对于专项训练,可以分两部分来进行的:一是知识方面专项训练,一是教学思考方面的专项训练。
对于知识方面的专项训练,要看同学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针对
性的进行强化训练。但我始终认为复习不仅是知识的复习,更重要的是数学思想的渗透。在教学中抓住时机,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所谓数学思想,其实我们在教学中经常用到,比如画线段图,对复杂的问题先用简单的数据去思考等等。其实我们都在用,只是不自觉而已。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去渗透数学思想,学生思考问题会更有条理,更有可行的办法。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在我们现在的数学课本上每一册都有数学广角,这其实就是渗透数学思想。教材上都有专门的设计,说明数学思想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数学教学在这方面的缺失,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去渗透。常用的数学思想有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假设思想、简单化思想等等,如果学生在学习教程中掌握了一些数学思想,那么他们遇到问题时,就不会轻言放弃,就会利用数学思想思考,多角度思考,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或突破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下面用二个例子来说明数学思想的渗透和运用。
(1)数形结合思想
例一:有3堆围棋子,每堆60个,第一堆白棋子和第二堆的黑棋子同样多,第三堆有白子,这三堆围棋子一共有多少枚白子?
老师们也请想一想,这道题该如何做。
根据我们的解题策略,读题后,要分析题,从哪入手?从题的关键句入手,就像语文教学一样,抓中心词、关键句,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道题的关键句是“第一堆白棋子和第二堆的黑棋子同样多”,13
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如果我们画线段图或画示意图看看,是不是能帮助理解。
也可以: 这样是不是就能看出问题的解决方法了。
所以利用线段图或示意图,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也就是数学
上的数形结合思想,就能化难为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转化思想 再如:六年级一班的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女生有18人,男
生有多少人?
25
学生会有多种做法:(1)、18÷(1-)×
(2)解:设全班有X 人。 X-X=18
再求男生有多少人。
如果学会转化,问题还可以这样做:
女生的份数:5-3=2
男生占女生:2÷3=
18×=12(人) 把男生占全班的转化成男生占女生的,减少了解题的难度,拓宽了解题的思路。学会了转化,再去解决一些有变化量的难题,就容易的多了。
在小学阶段有好多思考问题的方法,渗透着许多数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不简单地就题论题,而是引导学生去思考,学生会终身受益。正如有位名人说过的:学过的知识过一年、二年或十年以后,可能会忘记,但学到的思想、方法将伴随我们终身,永远不会忘记。
那么怎么上好复习课呢?下面以我在城厢小学上的一节复习公
开课为例,与大家探讨一下,复习课的上法。这节课是一节专项训练课,主要复习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知识。
(以我的这节课为例讲述)
1、易拉罐的表皮大小。( )
2、易拉罐装啤酒的多少。( )
3、易拉罐占空间的大小。 ( )
[1**********]523
4、装箱时用的纸箱表皮。
( )
5、箱子能装多少啤酒。
( )
6、箱子占空间的大小。(
● 7、油漆柱子的面积(
● 8、长方体的水池四周和地面抹水泥
( )
● 9、制作圆柱形的水桶用铁皮多少
( )
● 10、电线杆的占地面积(
)
)
11
做题时学生常常会不认真审题,通过对比练习,让学生亲身体会,感悟怎样辨析题,
12
后就成为了一道计算题。这里面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一种计算的方法,其实前面也提到过,就是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行计算,也就是3.14×(5÷2)2×10×36÷[3.14×(6÷2)2×10]可以这样算
后一种方法比前一种要简单得多。
不是
说求圆锥的体积就用体积公式的
作为老师,摸准学生的脉搏,让学生掌握一些数学思想,会用数学方法去思考,即能提升学生的近期成绩,也能为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复习有法,但无定法,在痤的各位同行有的年富力强、年轻有为,有的老当益壮、经验丰富,我的这些做法和想法,或许能给你以启迪。希望在今后的这段时光里,我们共同探讨复习的策略,群策群力,提高复习的效果,为提升阜平镇的教育质量保架护航。
感谢你的倾听!
谢谢大家!
14
复 习 的 策 略
阜平城厢小学 刘喜珠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我是城厢小学教师刘喜珠,今天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统考年级复习的策略,我感到很荣幸地,也很忐忑。作为一名毕业班数学老师,每年的这个时候,我们都会思考,如何做好毕业总复习,因为有效地复习,就像百米冲刺一样,提升教学质量。综合几年来我的教学经验教训,我觉得,小学阶段的复习,抓住一个字:“理”。下面就从两个方面谈谈我对复习课的认识。“理”包括两个方面:管理和整理。
一、 学生管理
学生管理,似乎不在毕业总复习的范畴,细想一下,我们教师的精心预设,是为谁而设,总复习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仔细回味,我们不难发现,我们老师把知识精心组织起来,就是为了让学生把知识掌握牢固,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说长远一点就是使学生把知识内化成能力。其实说白了,就是提高学生的成绩。我们的终极目标不仅是提高学生的成绩,还有培养学习习惯、学习行为、学习动力、学习能力等。但是如果学生上课不好好听,纪律松散,老师预设的再精彩,讲得再天花乱坠,结果也是白纸一张。因此要提高复习的效果首先要狠抓学生管理。
学生的管理的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我们城厢小学正研究的课题《超大班额条件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其中就涉及到学生管理。我们学校的数学大组教研围绕学生管理作了初步
的探索,并形成了一定成果。我们学校还组织召开了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正是我们对学生管理的研究和实践,使我认识到了学生管理是第一位的。特别是六年级的学生,快毕业了,思想有波动,有的学生惹事生非,有的学生思想复杂心思不在学习上,人们常说:毕业的学生退伍的兵,是最难管理的,因此毕业班的学生管理更显得至关重要。
只有把学生管理好了,管理到位了,才能谈到的知识整理和内化。
二、 知识整理
小学阶段的知识,细数一下,也不少,但是,复习不能一味地照搬、重讲(复习不是复制),而应该把小学阶段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下面我就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从梳理和整合两个方面,说说知识整理的方法。
1、 梳理
纵观小学阶段的知识点有基本概念、数量关系、计算公式、典型应用题、统计与概率等,光应用题的类型就有和倍、差倍、几倍多几或少几、年龄问题、植树问题、鸡兔同笼问题、盈亏问题等,林林总总,有很多,如果单纯去复制、罗列这些知识,复习就会变成重复或是再来一次新授,费时费力,效果也不好。如果我们把知识进行有效地梳理,把知识点串成串,连成片,形成知识系统,少做很多无用功,事半功倍。比如:基本性质的复习,小学阶段共讲了五个基本性质,它们是: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除法的基本性质、小数的基本性质、比例的基本性质。把它们一对比,不难发现前四个基本性
质实质是一样的,只有比例的性质不一样。这样一对比,记起来就容易多了。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除法、分数、比之间存在“相当”的关系,(投影出示关系表)
它们都可以叙述成()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
不变。因为小数的实质是十进分数。其实与前三个基本性质的本质是一样的。如1.20=1.2就是12012=,一看就明白,小数的末尾去掉一10010
个0,相当于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10,因此说四个基本性质实质是一样的。剩下一个比例的基本性质,单独记住就可以了。这样经过一番梳理,学生不仅系统掌握了五个基本性质,还弄清了比、分数、除法、小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正是1+1>2
再如简便算法,梳理一下小学阶段的简便算法,有以下几个特点:
A 、 依据数的特点进行简算。
如:9+99+999+9999凑十法或凑整法
2001⨯200133⨯18+⨯82利用运算定律 200255
44×25 88×125 运用特殊数的关系
18.56-(7.8+2.56)尾数相同。
B 、 依据运算符号的特点,利用除法的性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如:800÷25÷4 8
234-- 1577
C 、 改变运算顺序
如:69.45+7.8-9.45 125÷4×8 这里一定要提醒学生改变运算顺序时,一定要带运算符号移动。
D 、 改变书写格式
如:3.14×(6÷2)2÷(3.14×52)
E 、 利用性质定律规律进行简算 如:8229⨯+⨯ 15171517
当然,一个式子可能有这个方法,也可能有那种方法,不是绝对的。
2、整合
经过这样的梳理,知识有条理了,但是学生面对的数学问题却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我们还要注意知识之间的整合,综合运用相关的知识,多角度看问题。有的题目表面看是几何类的题目,可用几何知识没法解答,需要分数或比例的知识去解,这需要整合。比如在《河北教育》上有这样一道题:两条直线把一个长方形分成了四个小长方形,条件如图(单位:平方厘米)。求出长方形M 的面积
解答这道题,如果思维停在利用公式或割补法求面积上,思维可能会陷入困境,仔细观察数据之间,有什么联系,整合比例与面积计
算方面的知识,就会柳暗花明。25和M 两个长方形的长相等,依据长相等,面积和宽成正比例。那么25:M =a:b 同理得出20:30=a:b所以25:M =20:30,从而求出M 的面积。 再如
这道题就是用比例知识来解答的。
以上都是老师方面来说的,老师对知识进行了梳理了,也整合了,是不是教学效果就好了,教学目标就实现了?不是的。教学的目的最终还是要让学生来体现的,要让学生把老师梳理、整合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还要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
到了复习阶段,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规划。我的复习计划分三步走,第一步,先把课本上的总复习按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数学思考四个领域进行基本的练习;第二步,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进行专项训练;第三步,再进行一些模拟考试之类的综合训练。
对于专项训练,可以分两部分来进行的:一是知识方面专项训练,一是教学思考方面的专项训练。
对于知识方面的专项训练,要看同学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针对
性的进行强化训练。但我始终认为复习不仅是知识的复习,更重要的是数学思想的渗透。在教学中抓住时机,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所谓数学思想,其实我们在教学中经常用到,比如画线段图,对复杂的问题先用简单的数据去思考等等。其实我们都在用,只是不自觉而已。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去渗透数学思想,学生思考问题会更有条理,更有可行的办法。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在我们现在的数学课本上每一册都有数学广角,这其实就是渗透数学思想。教材上都有专门的设计,说明数学思想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数学教学在这方面的缺失,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去渗透。常用的数学思想有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假设思想、简单化思想等等,如果学生在学习教程中掌握了一些数学思想,那么他们遇到问题时,就不会轻言放弃,就会利用数学思想思考,多角度思考,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或突破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下面用二个例子来说明数学思想的渗透和运用。
(1)数形结合思想
例一:有3堆围棋子,每堆60个,第一堆白棋子和第二堆的黑棋子同样多,第三堆有白子,这三堆围棋子一共有多少枚白子?
老师们也请想一想,这道题该如何做。
根据我们的解题策略,读题后,要分析题,从哪入手?从题的关键句入手,就像语文教学一样,抓中心词、关键句,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道题的关键句是“第一堆白棋子和第二堆的黑棋子同样多”,13
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如果我们画线段图或画示意图看看,是不是能帮助理解。
也可以: 这样是不是就能看出问题的解决方法了。
所以利用线段图或示意图,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也就是数学
上的数形结合思想,就能化难为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转化思想 再如:六年级一班的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女生有18人,男
生有多少人?
25
学生会有多种做法:(1)、18÷(1-)×
(2)解:设全班有X 人。 X-X=18
再求男生有多少人。
如果学会转化,问题还可以这样做:
女生的份数:5-3=2
男生占女生:2÷3=
18×=12(人) 把男生占全班的转化成男生占女生的,减少了解题的难度,拓宽了解题的思路。学会了转化,再去解决一些有变化量的难题,就容易的多了。
在小学阶段有好多思考问题的方法,渗透着许多数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不简单地就题论题,而是引导学生去思考,学生会终身受益。正如有位名人说过的:学过的知识过一年、二年或十年以后,可能会忘记,但学到的思想、方法将伴随我们终身,永远不会忘记。
那么怎么上好复习课呢?下面以我在城厢小学上的一节复习公
开课为例,与大家探讨一下,复习课的上法。这节课是一节专项训练课,主要复习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知识。
(以我的这节课为例讲述)
1、易拉罐的表皮大小。( )
2、易拉罐装啤酒的多少。( )
3、易拉罐占空间的大小。 ( )
[1**********]523
4、装箱时用的纸箱表皮。
( )
5、箱子能装多少啤酒。
( )
6、箱子占空间的大小。(
● 7、油漆柱子的面积(
● 8、长方体的水池四周和地面抹水泥
( )
● 9、制作圆柱形的水桶用铁皮多少
( )
● 10、电线杆的占地面积(
)
)
11
做题时学生常常会不认真审题,通过对比练习,让学生亲身体会,感悟怎样辨析题,
12
后就成为了一道计算题。这里面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一种计算的方法,其实前面也提到过,就是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行计算,也就是3.14×(5÷2)2×10×36÷[3.14×(6÷2)2×10]可以这样算
后一种方法比前一种要简单得多。
不是
说求圆锥的体积就用体积公式的
作为老师,摸准学生的脉搏,让学生掌握一些数学思想,会用数学方法去思考,即能提升学生的近期成绩,也能为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复习有法,但无定法,在痤的各位同行有的年富力强、年轻有为,有的老当益壮、经验丰富,我的这些做法和想法,或许能给你以启迪。希望在今后的这段时光里,我们共同探讨复习的策略,群策群力,提高复习的效果,为提升阜平镇的教育质量保架护航。
感谢你的倾听!
谢谢大家!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