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心理,走进学生心灵

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下面我就简单讲讲自己关注过的学生心理问题和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不当之处希望各位老师多多批评指正。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  学习类问题

由于高中生的升学压力比较大,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高中生心理问题的主要方面,其问题有1. 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反应迟缓等。

针对学生这种心理问题,我的采用了几种手段:

(1):班会课。通过班会让学生明白压力无所不在,不是只有自己才会紧张、不是只有自己才有压力,所有的人都会有这种情绪,我们的目的是如何调整自己的紧张情绪。

(2):帮助学生分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走出学习的误区。

(3):运用各种手段刺激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发掘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闪光点。让学生找到成功的快乐。

如我们班学生付钰,是一个心思细密的敏感的女孩子。给人感觉闷闷的,话不多,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给人感觉学习很吃力。每次考完试以后,都会大哭一场,不知道该怎么学习。于是我找到她,帮她分析试卷。其实这类学生有一个通病,就是学习效率低下,学习发展方式是粗放型的,不擅于与同学和老师交流。我的做法是,首先帮她树立起信心,人肯定是不笨的,我和她一起回忆从前成功的点点滴滴,从过去的成功中培养自信心。再次,分析了现在的学习方法,结论是学习方法是一定要改进的。其实,这类学生之所以学习成效不高,就在于精神集中度不高,时间花了没有效果,常常是坐了半天结果什么也没有完成。所以我觉得当务之急是确定每月的学习任务,每周的学习任务,每天的学习任务。制定完任务以后,在一个月的时间内不能增加和删除,确保必须完成各项任务。这样就做到了有的放矢,自己也从盲目学习到有计划有目的的学习。第三;针对其薄弱科目,加强与教师的沟通和交流。每次考试完毕后,必须到薄弱学科教师处把试卷错的地方重新做一遍。就这样让她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成绩在不断上升中,对学习充满了信心。成绩体处于上升趋势,也能够较正确的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2. 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

针对这种情况,利用班会活动做好前期动员工作。其次,在班级设立各种小职务,如家电委员专管家电,秘书专门记录班级的琐碎事情,联络委员专门负责每天到政教处和教务处和油印室交东西或者是复印东西,植物委员专管我们班级的花花草草,通过这些小职务,帮助这些后进生树立起参与班级管理的意识,从而感觉到自己在班级的存在价值,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可以把消极作用转化为积极作用。再结合学校的小组活动,开展小组内评比,利用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意识,帮助他们进步。

(二)  青春期心理问题

1. 青春期闭锁心理。中学生若在消极情绪控制之下,会封闭与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将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征兆。

如我们班的学生白桂秀由于家庭条件的原因,父亲是个残疾人,对自己极不自信,导致高二上期成绩一般都在班级十五名。其实在高一的时候成绩还不错,就是在自卑中成绩一落千丈。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在班级大肆表扬白桂秀,其次再找她谈心,激发她的斗志,让她知道家庭是我们的温暖的港湾,父母赐予我们生命,全心全意为我们付出,他是我们心中最平凡的英雄,我们要让父母在自己的成功中收获喜悦,要让父母以我们为荣,改变他们的生活,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再次,让她担任班级的语文课代表,每天早上领读,锻炼胆量。通过这些一系列的措施,现在该生在我们班进入了前五名,信心也大增,发展势头较好。

2. 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激荡。这种动荡的情感时隐时露。一个微笑可以使情绪飞扬,彻夜兴奋,然而他们内心里激动、高兴或苦恼、消沉而表面上似乎很平静;他们有话有秘密想与别人倾吐,但碰到父母或老师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理解,便会出现压抑心理,出现焦虑与抑郁。

针对这种情况,我的做法是一周找1到2个同学到操场或者是其他地方与学生分享成功或者是失败,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3. 早恋。中学时代,特别是高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中学生由于受认知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限制,特别是在教育引导不及时不得力的情况下,使得中学生的性心理的发展表现出相对的幼稚性,所以朦胧状态下的恋爱出现了,尽管这种恋爱带有好奇和模仿成份,但却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

处理早恋每个老师有不同的方法。我的方法是针对学生的逆反心理,与其“堵不如疏”。针对不同的“小情侣”,使用不同的手段,最终的目的是要让他们找到比恋爱更好的事情。但是,我认为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去否定那种青春期最美妙的事情,不管二者相不相配,绝不要用成年人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情感。也不要操之过急,能分就分,实在不行不要硬来。

(三)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也是高中生反映较多的问题。其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与父母的关系问题。高中生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会经常与父母产生冲突,同时,部分家庭出现种种伤痕如夫妻关系不和、单亲家庭等,会给孩子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

2. 与同学间的关系问题。高中生都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

3. 与老师的关系问题。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如果这时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缺乏理解、耐心与关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产生对老师的不理解、不信任以至产生对抗心理。这种情况下,学生会有一种压抑感并产生消极情绪。

二、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疏导策略

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有责任和义务去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要与任课教师与家长一道共同去做好这项工作。一方面要做好预防学生心理失衡的"超前干预",另一方面要注重做好疏导工作。下面,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谈谈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疏导。

(一)引导学生客观评价现实,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

高中生受认识水平的局限,还不能正确、客观地评价客观现实,往往由于自我估计过高或过低,造成主客观不协调,无法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于是有可能出现以上一系列心理问题,所以我们班主任有必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社会及自我,学会情绪调节,发挥自身潜能,面对现实,迎难而上。如能对学生做出恰如其分的分析与评价,可增进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另外,班主任可通过家长会向家长阐述,使家长正确对待考试成绩、孩子早恋等问题,从而减轻学生来自家长的压力。

(二)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学业压力无疑是高中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进入高中以后,学习负担加重,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高。特别是我们这些普通班,他并不是智力的差异,关键是学习方法和技巧较差,学习往往是眼高手低。一些学生从一开始没有很好地加以调整,掌握高中阶段正确的学习方法,以适应这一转变过程,就会感到学习压力大,学习效果差,成绩跟不上。所以,班主任要注重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合理利用时间,注重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使学生不会感到学业压力过大,减轻学生的焦虑情绪。

(三)积极开展文体活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不少班主任感受到,良好班集体是一个巨大的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功效,对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有着重大的意义。我们要注意利用多种渠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鼓励各类型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文艺、体育、制作等兴趣小组和校园文化活动,使大部分学生在各类型的群体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这样,既为学生创造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保持愉快、积极的情绪,又可促进建立团结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有利于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做好疏导工作。

(四)强化心理素质的训练,增强竞争意识和自信心。

大部分能够进入高中的学生都是小学、初中的优秀生,经常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和奖励,但很容易使他们只能表扬不能批评,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一味追求奖赏和追逐名利。进入高中以后,一旦失去了以往的优势,就容易引起个体欲求上的冲突、失衡而引起心理障碍。所以,在做心理障碍的预防和疏导工作时,从长远来说,还要强化心理素质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德,增强竞争意识和自信心,使学生在遭受挫折时不至于茫然无措,心理失衡。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减少对优秀生的过分呵护,让他们正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另一方面,我们不妨有意设置困难和挫折,培养学生不怕失败,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五)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做到学校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的人际关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些甚至是家庭总体的表现和延续。无论是了解学生心理与行为异常的原因,还是咨询、矫治计划的制订和实施,都需取得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共同作好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我们有条件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举办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帮助学生和学生家长共同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等心理调节手段。

总之,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同志注意加强学习和研究,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学生,就能够预防学生心理障碍的出现,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做好心理辅导和疏导工作。

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下面我就简单讲讲自己关注过的学生心理问题和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不当之处希望各位老师多多批评指正。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  学习类问题

由于高中生的升学压力比较大,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高中生心理问题的主要方面,其问题有1. 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反应迟缓等。

针对学生这种心理问题,我的采用了几种手段:

(1):班会课。通过班会让学生明白压力无所不在,不是只有自己才会紧张、不是只有自己才有压力,所有的人都会有这种情绪,我们的目的是如何调整自己的紧张情绪。

(2):帮助学生分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走出学习的误区。

(3):运用各种手段刺激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发掘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闪光点。让学生找到成功的快乐。

如我们班学生付钰,是一个心思细密的敏感的女孩子。给人感觉闷闷的,话不多,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给人感觉学习很吃力。每次考完试以后,都会大哭一场,不知道该怎么学习。于是我找到她,帮她分析试卷。其实这类学生有一个通病,就是学习效率低下,学习发展方式是粗放型的,不擅于与同学和老师交流。我的做法是,首先帮她树立起信心,人肯定是不笨的,我和她一起回忆从前成功的点点滴滴,从过去的成功中培养自信心。再次,分析了现在的学习方法,结论是学习方法是一定要改进的。其实,这类学生之所以学习成效不高,就在于精神集中度不高,时间花了没有效果,常常是坐了半天结果什么也没有完成。所以我觉得当务之急是确定每月的学习任务,每周的学习任务,每天的学习任务。制定完任务以后,在一个月的时间内不能增加和删除,确保必须完成各项任务。这样就做到了有的放矢,自己也从盲目学习到有计划有目的的学习。第三;针对其薄弱科目,加强与教师的沟通和交流。每次考试完毕后,必须到薄弱学科教师处把试卷错的地方重新做一遍。就这样让她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成绩在不断上升中,对学习充满了信心。成绩体处于上升趋势,也能够较正确的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2. 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

针对这种情况,利用班会活动做好前期动员工作。其次,在班级设立各种小职务,如家电委员专管家电,秘书专门记录班级的琐碎事情,联络委员专门负责每天到政教处和教务处和油印室交东西或者是复印东西,植物委员专管我们班级的花花草草,通过这些小职务,帮助这些后进生树立起参与班级管理的意识,从而感觉到自己在班级的存在价值,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可以把消极作用转化为积极作用。再结合学校的小组活动,开展小组内评比,利用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意识,帮助他们进步。

(二)  青春期心理问题

1. 青春期闭锁心理。中学生若在消极情绪控制之下,会封闭与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将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征兆。

如我们班的学生白桂秀由于家庭条件的原因,父亲是个残疾人,对自己极不自信,导致高二上期成绩一般都在班级十五名。其实在高一的时候成绩还不错,就是在自卑中成绩一落千丈。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在班级大肆表扬白桂秀,其次再找她谈心,激发她的斗志,让她知道家庭是我们的温暖的港湾,父母赐予我们生命,全心全意为我们付出,他是我们心中最平凡的英雄,我们要让父母在自己的成功中收获喜悦,要让父母以我们为荣,改变他们的生活,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再次,让她担任班级的语文课代表,每天早上领读,锻炼胆量。通过这些一系列的措施,现在该生在我们班进入了前五名,信心也大增,发展势头较好。

2. 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激荡。这种动荡的情感时隐时露。一个微笑可以使情绪飞扬,彻夜兴奋,然而他们内心里激动、高兴或苦恼、消沉而表面上似乎很平静;他们有话有秘密想与别人倾吐,但碰到父母或老师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理解,便会出现压抑心理,出现焦虑与抑郁。

针对这种情况,我的做法是一周找1到2个同学到操场或者是其他地方与学生分享成功或者是失败,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3. 早恋。中学时代,特别是高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中学生由于受认知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限制,特别是在教育引导不及时不得力的情况下,使得中学生的性心理的发展表现出相对的幼稚性,所以朦胧状态下的恋爱出现了,尽管这种恋爱带有好奇和模仿成份,但却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

处理早恋每个老师有不同的方法。我的方法是针对学生的逆反心理,与其“堵不如疏”。针对不同的“小情侣”,使用不同的手段,最终的目的是要让他们找到比恋爱更好的事情。但是,我认为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去否定那种青春期最美妙的事情,不管二者相不相配,绝不要用成年人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情感。也不要操之过急,能分就分,实在不行不要硬来。

(三)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也是高中生反映较多的问题。其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与父母的关系问题。高中生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会经常与父母产生冲突,同时,部分家庭出现种种伤痕如夫妻关系不和、单亲家庭等,会给孩子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

2. 与同学间的关系问题。高中生都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

3. 与老师的关系问题。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如果这时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缺乏理解、耐心与关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产生对老师的不理解、不信任以至产生对抗心理。这种情况下,学生会有一种压抑感并产生消极情绪。

二、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疏导策略

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有责任和义务去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要与任课教师与家长一道共同去做好这项工作。一方面要做好预防学生心理失衡的"超前干预",另一方面要注重做好疏导工作。下面,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谈谈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疏导。

(一)引导学生客观评价现实,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

高中生受认识水平的局限,还不能正确、客观地评价客观现实,往往由于自我估计过高或过低,造成主客观不协调,无法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于是有可能出现以上一系列心理问题,所以我们班主任有必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社会及自我,学会情绪调节,发挥自身潜能,面对现实,迎难而上。如能对学生做出恰如其分的分析与评价,可增进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另外,班主任可通过家长会向家长阐述,使家长正确对待考试成绩、孩子早恋等问题,从而减轻学生来自家长的压力。

(二)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学业压力无疑是高中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进入高中以后,学习负担加重,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高。特别是我们这些普通班,他并不是智力的差异,关键是学习方法和技巧较差,学习往往是眼高手低。一些学生从一开始没有很好地加以调整,掌握高中阶段正确的学习方法,以适应这一转变过程,就会感到学习压力大,学习效果差,成绩跟不上。所以,班主任要注重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合理利用时间,注重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使学生不会感到学业压力过大,减轻学生的焦虑情绪。

(三)积极开展文体活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不少班主任感受到,良好班集体是一个巨大的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功效,对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有着重大的意义。我们要注意利用多种渠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鼓励各类型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文艺、体育、制作等兴趣小组和校园文化活动,使大部分学生在各类型的群体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这样,既为学生创造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保持愉快、积极的情绪,又可促进建立团结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有利于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做好疏导工作。

(四)强化心理素质的训练,增强竞争意识和自信心。

大部分能够进入高中的学生都是小学、初中的优秀生,经常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和奖励,但很容易使他们只能表扬不能批评,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一味追求奖赏和追逐名利。进入高中以后,一旦失去了以往的优势,就容易引起个体欲求上的冲突、失衡而引起心理障碍。所以,在做心理障碍的预防和疏导工作时,从长远来说,还要强化心理素质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德,增强竞争意识和自信心,使学生在遭受挫折时不至于茫然无措,心理失衡。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减少对优秀生的过分呵护,让他们正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另一方面,我们不妨有意设置困难和挫折,培养学生不怕失败,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五)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做到学校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的人际关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些甚至是家庭总体的表现和延续。无论是了解学生心理与行为异常的原因,还是咨询、矫治计划的制订和实施,都需取得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共同作好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我们有条件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举办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帮助学生和学生家长共同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等心理调节手段。

总之,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同志注意加强学习和研究,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学生,就能够预防学生心理障碍的出现,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做好心理辅导和疏导工作。


相关文章

  • 做孩子心灵的守护者
  • 做孩子心灵的守护者 作者:柯琼林 来源:<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2013年第02期 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教育赋予生命的应该是健康,是幸福,是温暖,是向上的力量.尤其是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多,有个性,有思想,视野开阔,如果不用 ...查看


  • "我爱我,走出心灵孤岛"第二届心理电影节计划书
  • 临床医学系心理保健部 二〇一〇年五月十二日 春潮带雨晚来急,夏风聆听赣江水,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临床医学系学生会心理保健部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充分发挥在学生会的职能作用,积极配合学院中心工作,并结合理论立足于我系实践,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心理 ...查看


  •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心灵成长
  •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促进学生心灵成长 姓 名: 高川 考试时间:2013年10月10日 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在坚持"德育领先,五育并举& ...查看


  • 第四届读书节宣传语
  • "经典与我同行,书香溢满校园" 南京理工大学第四届读书节系列活动之--读书讲座(开幕式) 大学里的读书,其主要目的是在于教会我们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作为中国未来希望的新一代,我们身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读书为学做研究, ...查看


  • 家庭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方面的措施-中国教育
  • 家庭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用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父母应为自己的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学会用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亲情之爱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春阳. 父母之爱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如果说家是心灵的 ...查看


  • 刘占锋德育创新案例
  • 附件: 秦皇岛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申 报 表 申 报 单 位 青龙县大巫岚总校 项 目 名 称 关注生活,让小学生的生活本位回归 项目带头人 刘 占 锋 2010年9月 填表说明: 1.请详细填写表中所列各项内容,项目带头人为1人,主 ...查看


  • 我的人生因学生而美丽
  • 摘要:班主任工作要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充满凝聚力的班集体,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 关键词:班主任 和谐 疏导 宽容 心理健康 当家乡的田野绿得正浓,山坡的野菊花开得正艳时,我独自一人背起行囊,沿着山间的小路,开始从一名学 ...查看


  •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育人贵在育心,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更是当前学校教育的新任务和新要求.一年来,我校本着全员参与.面向全体.矫正预防与全面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以让 ...查看


  • 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 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摘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走近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扑面而来,它比过去的教育教学更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更关注人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