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世纪中国阶级论文学史观是特定历史情景下的产物,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有着较大影响。它可以溯源于五四新文学思潮,在与其他非主流文学史观的竞争中,因其革命性与政治性特征,流行于50年代,在60年代达到顶峰,最终走向瓦解。80年代之后,在检讨并反思阶级论文学史观的基础上,多元文学史观的格局逐渐形成。
【关键词】阶级论文学史观 溯源 兴起 反思 多元文学史观
文学史观是随着文学史的发展而产生的,1904年林传甲印行的《中国文学史》讲义是标志着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诞生,20世纪中国文学史观也开始形成。20世纪的主流文学史观主要有进化论文学史观、阶级论文学史观、多元文学史观,阶级论文学史观主要存在于50至60年代。每一个时期的主流文学史观并非单独存在,不可避免要混杂一些非主流的文学史观,如以胡适为代表的进化论文学史观、梁实秋的“共时”文学史观、周作人的偏于循环论文学史观等,它们对后来的文学史写作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阶级论文学史观的产生、发展以及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阶级论文学史观溯源
20世纪50年代,新民主主义革命刚刚取得胜利,面对国民党的残余势力和复杂的国际环境,巩固新生的政权迫在眉睫,国家的政治、文化充满着浓郁的阶级斗争气息,在这种氛围中,文艺工作的重心转向了无产阶级。实际上,文艺工作的阶级性和政治倾向直接来源于1942年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当时虽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但国民党屡屡挑起事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较为突出,因此,毛泽东提出:文艺属于政治,文艺首先要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这种观点的提出适应了时代要求和特殊的政治环境。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革命仍在继续,消灭盘踞在大陆的国民党残余势力及土匪后,又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强调“文艺要为政治服务,为无产阶级服务”的阶级论观点重新弥漫在文学界,文学研究者处在这样的政治氛围,自觉地产生了阶级论文学史观。政治身份及态度决定了文学批判的方向,阶级论文学史观过分强调人民与统治阶级之间的斗争史,高度评价文学作品的人民性,文学史研究的视野也会变得狭窄,使得文学批判很容易失真,文学价值的判断标准受到歪曲。阶级论文学史观对于这一时期的文学史的编撰及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阶级论文学史观流行于20世纪50年代,除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还受五四新文学思潮的影响。阶级论文学史观萌生于五四时期。五四新文学借鉴世界先进文学经验,采用现代白话,反叛封建礼教,彰显了文学作品的文学性,从而确立了新文学的人道主义传统。新文学思潮来源于西方进化论文学史观,以解放个性、追求思想自由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态武装自己,致力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随着革命深入,五四文学受左翼文学影响,文学史观开始革命化,不断丧失其文学性,文学开始走入革命,走入解放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革命文学,阶级论文学史观也初步形成。解放之前,这种文学史观的存在只限于革命较为激进的解放区,新中国成立后,适应时代需求,文学史重新注重“史”的功用,被贴上了革命的标签。阶级论文学史观在此时开始畅行。
阶级论文学史观的兴起
20世纪的中国阶级论文学史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孕育下不断发展,50年代后成为文学史观的主流形态。“文学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观点虽然不是在50年代才提出的,但此时却被扩大化,阶级分析法被运用于各个领域,也包括文学领域,文学史的研究开始运用阶级分析的“新观点,新方法”。受思想斗争影响,这一时期在阶级论文学史观的指导与影响下,文学史研究者不断向阶级论靠拢,如王瑶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史稿》在出版之后曾受到各方质疑与批评,重版后将政治性、阶级性植入其中,文学界便对这种史观进行盲目吹捧和狂热追求。章培恒、骆玉明《关于中国文学史的思考》一文认为:在50年代,强调文学的政治标准第一,强调文学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这一时期在阶级论文学史观的指引下,许多学者开始集体编撰文学史,甚至开始反思五四文学以来文学史的成就,过分强调文学作为阶级工具的实用性。文学史观发挥到极致的结果之一便是,许多文学史的研究带有明显的阶级分析的烙印,如刘大杰1957年版的《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962年版的《中国文学史》、1963年由游国恩、王起、萧涤非、季镇淮、费振刚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以政治标准来判断文学作品,无疑歪曲了文学史本身的价值判断,失去了文学本应具有的生命力,随着阶级斗争的渐趋弱化,这种阶级论文学史观必将失去往日的光彩,也会在完成它的使命后退出历史的舞台。
60年代文化革命将阶级论文学史观推至制高点,文学史的研究失去了文学性的本身特色,以政治为导向,但革命文学史观下文学史取得的成就是值得肯定的。“文学要为人民服务,要为革命服务”的鲜明旗帜召示着阶级论文学史观,其他文学史观不可能成为主流,文学史观也难免成为政治的附庸。这一时期阶级文学的嬗变表现出两种方向,第一是五四文学的回归,进而对革命文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治化倾向更加明朗,但这只是一种短暂的反思而已,接着又大力宣扬革命文学,尤其是在60年代的文化革命中,文艺界对阶级论文学史观更加爱不释手,非主流文学史观在阶级论文学史观的夹缝中“苟延残喘”。但文学发展的规律不会使文学史观单一化,政治控制文学史观不可能长久持续,文学的繁荣与发展在于充分发挥文学史的社会价值及其与生俱来的文学性,这一阶段的主流文学观是社会政治环境造就的,但随着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这种单一的阶级论文学史观必将被多元化文学史观代替。
阶级论文学史观的检讨与反思
中国阶级论文学史观从主流的历史舞台退出后,中国文学史观面临着重新的选择,这种选择的动因部分源于对阶级论文学史观的检讨,也可以说是这样的主流文学史观影响的结果。新民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期间也伴随着文学史的发展,各个时期的文学史观功不可没,因为它从思想解放与人性开放入手,在文艺手段辅助下,将革命理论贯穿始终,将区分敌我的阶级分析法深入人的灵魂。80年代开始,中国文学界开始反思阶级论文学史观统摄文学史研究的合理性,并提出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①的概念。在宽松的政治环境中,文学界开始对以往文学史的观念和研究方法进行重新评估,阶级论文学史观的政治局限性受到质疑,从而兴起了一股重写文学史的热潮。文学史讲求艺术欣赏的审美态势开始蔓延,多元文学史观初露端倪,如王钟陵先生的《中国中古诗歌史》和《文学史新方法论》以审美的艺术分析来进行文学的解构,从而彰显了文学史观的价值标准。80年代开始,中国阶级论文学史观终于崩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多元文学史观初步形成。这一时期的文学史观主要包括美学文学史观、心理文学史观、人性文学史观、进化论文学史观、体式文学史观等等。
“文学史的构成包括作家作品、文学运动、文学现象、理论思潮几个板场,它们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始终处于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时空交错的状态之中。”②文学史的研究也会聚焦于这几部分。在阶级论文学史观的统摄下,作家作品失去了价值判断标准,文学运动则围绕革命进行,文学现象和理论思潮呈现出单一的政治性。多元文学史观对文学史构成内容进行检视,在这个阶段主要有三种主流意识倾向:一是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审美欣赏价值;二是文学的人性特征;三是批判文学的合理性。这些理论上的建树将使得传统文学史在社会政治背景和阶级冲突中产生的成果被冷落。一个更具开放性的、非阶级性的文学阵营扎根于当代文学的土壤中,传统文学史观蜕变成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多元史观,它将指引着文学史研究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总之,这些变化是在反思阶级论文学史观基础上产生的。阶级论文学史观使其他非主流文学史观无法拓展,而在政治环境急剧变化的时代下,随着阶级论文学史观的彻底瓦解,其他非主流文学史观积极寻找自己的舞台,最终形成百花齐放的多元格局。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20世纪中国阶级论文学史观在特殊的政治背景下,以其革命性、政治性的社会功用在50~60年代占据主流,但它的发展可追溯至五四文学时代,经过新民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后,深入到文学史研究的各个领域。而在它即将要退出主流的历史舞台时,回归到五四文学进行反思,也是它嬗变的特点之一,80年代以来,在检讨阶级论文学史观的基础上,多元文学史观的格局逐渐形成。
(作者单位分别为: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西北师范大学)
注释
①②马立新:“论文学史的构成方式与文学史观”,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第36页~37页。“中国二十世纪文学”最早是由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三位学者提出的,这是一个包含着许多新见解的文学史观,它突破了新民主主义文学史观的时限划分与政治文学史观范畴,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视为一个完整的过程,如谢冕主编的《百年中国文学总系》。
【摘要】20世纪中国阶级论文学史观是特定历史情景下的产物,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有着较大影响。它可以溯源于五四新文学思潮,在与其他非主流文学史观的竞争中,因其革命性与政治性特征,流行于50年代,在60年代达到顶峰,最终走向瓦解。80年代之后,在检讨并反思阶级论文学史观的基础上,多元文学史观的格局逐渐形成。
【关键词】阶级论文学史观 溯源 兴起 反思 多元文学史观
文学史观是随着文学史的发展而产生的,1904年林传甲印行的《中国文学史》讲义是标志着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诞生,20世纪中国文学史观也开始形成。20世纪的主流文学史观主要有进化论文学史观、阶级论文学史观、多元文学史观,阶级论文学史观主要存在于50至60年代。每一个时期的主流文学史观并非单独存在,不可避免要混杂一些非主流的文学史观,如以胡适为代表的进化论文学史观、梁实秋的“共时”文学史观、周作人的偏于循环论文学史观等,它们对后来的文学史写作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阶级论文学史观的产生、发展以及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阶级论文学史观溯源
20世纪50年代,新民主主义革命刚刚取得胜利,面对国民党的残余势力和复杂的国际环境,巩固新生的政权迫在眉睫,国家的政治、文化充满着浓郁的阶级斗争气息,在这种氛围中,文艺工作的重心转向了无产阶级。实际上,文艺工作的阶级性和政治倾向直接来源于1942年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当时虽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但国民党屡屡挑起事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较为突出,因此,毛泽东提出:文艺属于政治,文艺首先要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这种观点的提出适应了时代要求和特殊的政治环境。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革命仍在继续,消灭盘踞在大陆的国民党残余势力及土匪后,又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强调“文艺要为政治服务,为无产阶级服务”的阶级论观点重新弥漫在文学界,文学研究者处在这样的政治氛围,自觉地产生了阶级论文学史观。政治身份及态度决定了文学批判的方向,阶级论文学史观过分强调人民与统治阶级之间的斗争史,高度评价文学作品的人民性,文学史研究的视野也会变得狭窄,使得文学批判很容易失真,文学价值的判断标准受到歪曲。阶级论文学史观对于这一时期的文学史的编撰及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阶级论文学史观流行于20世纪50年代,除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还受五四新文学思潮的影响。阶级论文学史观萌生于五四时期。五四新文学借鉴世界先进文学经验,采用现代白话,反叛封建礼教,彰显了文学作品的文学性,从而确立了新文学的人道主义传统。新文学思潮来源于西方进化论文学史观,以解放个性、追求思想自由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态武装自己,致力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随着革命深入,五四文学受左翼文学影响,文学史观开始革命化,不断丧失其文学性,文学开始走入革命,走入解放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革命文学,阶级论文学史观也初步形成。解放之前,这种文学史观的存在只限于革命较为激进的解放区,新中国成立后,适应时代需求,文学史重新注重“史”的功用,被贴上了革命的标签。阶级论文学史观在此时开始畅行。
阶级论文学史观的兴起
20世纪的中国阶级论文学史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孕育下不断发展,50年代后成为文学史观的主流形态。“文学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观点虽然不是在50年代才提出的,但此时却被扩大化,阶级分析法被运用于各个领域,也包括文学领域,文学史的研究开始运用阶级分析的“新观点,新方法”。受思想斗争影响,这一时期在阶级论文学史观的指导与影响下,文学史研究者不断向阶级论靠拢,如王瑶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史稿》在出版之后曾受到各方质疑与批评,重版后将政治性、阶级性植入其中,文学界便对这种史观进行盲目吹捧和狂热追求。章培恒、骆玉明《关于中国文学史的思考》一文认为:在50年代,强调文学的政治标准第一,强调文学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这一时期在阶级论文学史观的指引下,许多学者开始集体编撰文学史,甚至开始反思五四文学以来文学史的成就,过分强调文学作为阶级工具的实用性。文学史观发挥到极致的结果之一便是,许多文学史的研究带有明显的阶级分析的烙印,如刘大杰1957年版的《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962年版的《中国文学史》、1963年由游国恩、王起、萧涤非、季镇淮、费振刚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以政治标准来判断文学作品,无疑歪曲了文学史本身的价值判断,失去了文学本应具有的生命力,随着阶级斗争的渐趋弱化,这种阶级论文学史观必将失去往日的光彩,也会在完成它的使命后退出历史的舞台。
60年代文化革命将阶级论文学史观推至制高点,文学史的研究失去了文学性的本身特色,以政治为导向,但革命文学史观下文学史取得的成就是值得肯定的。“文学要为人民服务,要为革命服务”的鲜明旗帜召示着阶级论文学史观,其他文学史观不可能成为主流,文学史观也难免成为政治的附庸。这一时期阶级文学的嬗变表现出两种方向,第一是五四文学的回归,进而对革命文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治化倾向更加明朗,但这只是一种短暂的反思而已,接着又大力宣扬革命文学,尤其是在60年代的文化革命中,文艺界对阶级论文学史观更加爱不释手,非主流文学史观在阶级论文学史观的夹缝中“苟延残喘”。但文学发展的规律不会使文学史观单一化,政治控制文学史观不可能长久持续,文学的繁荣与发展在于充分发挥文学史的社会价值及其与生俱来的文学性,这一阶段的主流文学观是社会政治环境造就的,但随着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这种单一的阶级论文学史观必将被多元化文学史观代替。
阶级论文学史观的检讨与反思
中国阶级论文学史观从主流的历史舞台退出后,中国文学史观面临着重新的选择,这种选择的动因部分源于对阶级论文学史观的检讨,也可以说是这样的主流文学史观影响的结果。新民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期间也伴随着文学史的发展,各个时期的文学史观功不可没,因为它从思想解放与人性开放入手,在文艺手段辅助下,将革命理论贯穿始终,将区分敌我的阶级分析法深入人的灵魂。80年代开始,中国文学界开始反思阶级论文学史观统摄文学史研究的合理性,并提出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①的概念。在宽松的政治环境中,文学界开始对以往文学史的观念和研究方法进行重新评估,阶级论文学史观的政治局限性受到质疑,从而兴起了一股重写文学史的热潮。文学史讲求艺术欣赏的审美态势开始蔓延,多元文学史观初露端倪,如王钟陵先生的《中国中古诗歌史》和《文学史新方法论》以审美的艺术分析来进行文学的解构,从而彰显了文学史观的价值标准。80年代开始,中国阶级论文学史观终于崩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多元文学史观初步形成。这一时期的文学史观主要包括美学文学史观、心理文学史观、人性文学史观、进化论文学史观、体式文学史观等等。
“文学史的构成包括作家作品、文学运动、文学现象、理论思潮几个板场,它们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始终处于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时空交错的状态之中。”②文学史的研究也会聚焦于这几部分。在阶级论文学史观的统摄下,作家作品失去了价值判断标准,文学运动则围绕革命进行,文学现象和理论思潮呈现出单一的政治性。多元文学史观对文学史构成内容进行检视,在这个阶段主要有三种主流意识倾向:一是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审美欣赏价值;二是文学的人性特征;三是批判文学的合理性。这些理论上的建树将使得传统文学史在社会政治背景和阶级冲突中产生的成果被冷落。一个更具开放性的、非阶级性的文学阵营扎根于当代文学的土壤中,传统文学史观蜕变成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多元史观,它将指引着文学史研究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总之,这些变化是在反思阶级论文学史观基础上产生的。阶级论文学史观使其他非主流文学史观无法拓展,而在政治环境急剧变化的时代下,随着阶级论文学史观的彻底瓦解,其他非主流文学史观积极寻找自己的舞台,最终形成百花齐放的多元格局。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20世纪中国阶级论文学史观在特殊的政治背景下,以其革命性、政治性的社会功用在50~60年代占据主流,但它的发展可追溯至五四文学时代,经过新民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后,深入到文学史研究的各个领域。而在它即将要退出主流的历史舞台时,回归到五四文学进行反思,也是它嬗变的特点之一,80年代以来,在检讨阶级论文学史观的基础上,多元文学史观的格局逐渐形成。
(作者单位分别为: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西北师范大学)
注释
①②马立新:“论文学史的构成方式与文学史观”,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第36页~37页。“中国二十世纪文学”最早是由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三位学者提出的,这是一个包含着许多新见解的文学史观,它突破了新民主主义文学史观的时限划分与政治文学史观范畴,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视为一个完整的过程,如谢冕主编的《百年中国文学总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