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2

圆的认识(一)

2005年7月18日 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未知 字体:[大 中 小]

教案点评:

采用游戏引入的形式,寓教于乐,即感知了圆的形成过程,渗透了集合思想,初步领悟了画圆的要领,同时密切了师生情感。根据几何知识的特点和儿童的认知规律,通过看、想、说、画、议等形式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实践活动。不但从感性到理性认识了圆,同时还发展了空间想像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一)教师用投影出示下面的图形

1.教师提问: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平面图形?这些图形都是由什么围成的? 2.教师指出: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平面上的直线图形. (二)教师演示

一个小球,小球上还系着一段绳子,老师用手拽着绳子的一端,将小球甩起来. 1.教师提问:你们看小球画出了一个什么图形?(小球画出了一个圆) 2.小结引入:(出示铁丝围成的圆)这就是一个圆.圆也是一种平面图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的认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一)教师让学生举例说明周围哪些物体上有圆. (二)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1.学生拿出圆的学具.

2.教师:你们摸一摸圆的边缘,是直的还是弯的?(弯曲的) 教师说明: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3.通过具体操作,来认识一下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1)先把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这样反复折几次. 教师提问:折过若干次后,你发现了什么?(在圆内出现了许多折痕) 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折痕总在圆的什么地方相交?(圆的中心一点) 教师指出: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 表示. 教师板书:圆心

(2)用尺子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看一看,可以发现什么? (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教师指出:我们把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 表

示.(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半径,并板书:半径 )

教师提问:根据半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半径应具备哪些条件?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 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3)同学继续观察:刚才把圆对折时,每条折痕都从圆的什么地方通过?两端都在圆的什么地方?

教师指出:我们把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表示.(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直径,并板书:直径

教师提问:根据直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直径应具备什么条件?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出多少条直径?

自己用尺子量一量同一个圆里的几条直径,看一看,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4)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 长度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

(5)讨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与半径的长度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何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

反过来,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几分之几?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三)反馈练习.

1.用彩色笔标出下面各圆的半径和直径.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2.填表.

(四)圆的画法.

根据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这一特征,我们可以用圆规来画圆. 1.学生自学

2.教师示范画圆.

3.教师归纳板书:1.定半径;2.定圆心;3.旋转一周.

教师强调: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能改变,有针尖的一脚不能移动,旋转时要把重心放在有针尖的一脚. 4.学生练习 (五)教师提问

为什么同学们画的圆不一样呢?什么决定圆的大小?什么决定圆的位置? 教师板书: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六)思考:体育课上,老师想在操场画一个大圆圈做游戏,没有这么大的圆规怎么办?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堂练习 (一)判断

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半径的长度.( ) 2.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 3.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 4.半径2厘米的圆比直径3厘米的圆大.( ) 5.所有圆的半径都相等.( )

6.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是直径的 .( )

7.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

8.两条半径可以组成一条直径.( ) 五、课后作业

(一)按下面的要求,用圆规画圆. 1.半径2厘米. 2.半径2.5厘米. 3.直径8厘米.

(二)怎样测量没有圆心的圆的直径?

六、板书设计

本文章共2页,

圆的认识(一)

2005年7月18日 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未知 字体:[大 中 小]

教案点评:

采用游戏引入的形式,寓教于乐,即感知了圆的形成过程,渗透了集合思想,初步领悟了画圆的要领,同时密切了师生情感。根据几何知识的特点和儿童的认知规律,通过看、想、说、画、议等形式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实践活动。不但从感性到理性认识了圆,同时还发展了空间想像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一)教师用投影出示下面的图形

1.教师提问: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平面图形?这些图形都是由什么围成的? 2.教师指出: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平面上的直线图形. (二)教师演示

一个小球,小球上还系着一段绳子,老师用手拽着绳子的一端,将小球甩起来. 1.教师提问:你们看小球画出了一个什么图形?(小球画出了一个圆) 2.小结引入:(出示铁丝围成的圆)这就是一个圆.圆也是一种平面图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的认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一)教师让学生举例说明周围哪些物体上有圆. (二)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1.学生拿出圆的学具.

2.教师:你们摸一摸圆的边缘,是直的还是弯的?(弯曲的) 教师说明: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3.通过具体操作,来认识一下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1)先把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这样反复折几次. 教师提问:折过若干次后,你发现了什么?(在圆内出现了许多折痕) 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折痕总在圆的什么地方相交?(圆的中心一点) 教师指出: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 表示. 教师板书:圆心

(2)用尺子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看一看,可以发现什么? (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教师指出:我们把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 表

示.(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半径,并板书:半径 )

教师提问:根据半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半径应具备哪些条件?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 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3)同学继续观察:刚才把圆对折时,每条折痕都从圆的什么地方通过?两端都在圆的什么地方?

教师指出:我们把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表示.(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直径,并板书:直径

教师提问:根据直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直径应具备什么条件?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出多少条直径?

自己用尺子量一量同一个圆里的几条直径,看一看,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4)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 长度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

(5)讨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与半径的长度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何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

反过来,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几分之几?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三)反馈练习.

1.用彩色笔标出下面各圆的半径和直径.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2.填表.

(四)圆的画法.

根据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这一特征,我们可以用圆规来画圆. 1.学生自学

2.教师示范画圆.

3.教师归纳板书:1.定半径;2.定圆心;3.旋转一周.

教师强调: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能改变,有针尖的一脚不能移动,旋转时要把重心放在有针尖的一脚. 4.学生练习 (五)教师提问

为什么同学们画的圆不一样呢?什么决定圆的大小?什么决定圆的位置? 教师板书: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六)思考:体育课上,老师想在操场画一个大圆圈做游戏,没有这么大的圆规怎么办?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堂练习 (一)判断

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半径的长度.( ) 2.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 3.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 4.半径2厘米的圆比直径3厘米的圆大.( ) 5.所有圆的半径都相等.( )

6.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是直径的 .( )

7.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

8.两条半径可以组成一条直径.( ) 五、课后作业

(一)按下面的要求,用圆规画圆. 1.半径2厘米. 2.半径2.5厘米. 3.直径8厘米.

(二)怎样测量没有圆心的圆的直径?

六、板书设计

本文章共2页,


相关文章

  •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原理
  • 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认识的来源.本质及其规律的学说.坚持反映论的观点,认为客观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世界是认识的对象和源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反映不是对客观世 ...查看


  •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本章引言: 认识是人类的一种求知活动,认识论就是把人类认识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理论.人类的认识既包括求知的过程.也包括求知的结果,即知识.从古到今,存在着各式各样关于认识的理论,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第一次科学 ...查看


  • 创造认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 创造认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作 者]胡敏中 [作者简介]胡敏中(1959-),湖南湘乡市人,北京师范大学文科学报编辑部副教授,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北京师范大学文科学报编辑部,北京 100875 [内容提要]具有大 ...查看


  • 超前认识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形式
  • 近年来,超前认识问题一直是国内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中的一个理论热点.但是,迄 今为止,学术界对超前认识的概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人们对超前认识的理解相互之间 还有很大分歧.而要对超前认识进行研究,我们就必须首先明确超前认识的概念,弄清它的 ...查看


  • 2017考研政治马原认识论必备知识点整合
  • 2017考研政治马原:认识论必背知识点整合 认识论是考研政治重要的考察点,冲刺复习阶段,大家要注意整 来源:智阅网 合专题进行背诵,下面我们为大家整理出来,17考生抓紧背背. 专题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 ...查看


  • 认识论2.透过现象看本质
  • <透过现象看本质>教学案 盐城市田家炳中学 万荣斌 [高考考点] 1.现象与本质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3.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4.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 ...查看


  • 关于认识客体之我见
  • 作者:李校利 理论学刊 1996年12期 [内容提要]给客体范畴下定义,应严格控制在认识论意义上,这是一个基本的前提,也是一个起码的要求.超越这个界限,对客体范畴的规定就会出现偏差,就很难保证它的全面性.科学性和辩证性.根据这个要求和标准, ...查看


  •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小插曲: 东郭先生救狼 小提问:东郭先生的行为是否正确? 感性:佛法有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郭先生无私救人的精神值得赞赏 理性:东郭先生的行为近乎愚蠢 名词解释: 感性:狭义的感性当指感官经验之具体表现,广义的感性甚 ...查看


  •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1
  • 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一节 认识的产生及本质 一.认识的产生 (单选)哲学本体论是一切哲学的根基,它制约着哲学的认识论. (单选)认识论的对象是人类认识,它的任务是揭示人类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二.(多选)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单选) ...查看


  • 实践认识真理
  • 第四章 实践 认识 真理 一.本章目录 第一节.认识的发生.发展.目的和本质 一.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二.认识的本质 第二节.认识的辩证过程 一.主体认识的要素和结构 二.认识的辩证过程 第三节.认识的结果及检验 一.真理和谬误 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