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到底是什么样子,人类是怎样认识它的

地球到底是什么样子,人类是怎样认识它的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类对自己居住的地球面貌已愈来愈清楚明白。但是,人们对地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认识,是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过程的。 古代,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对地球的样子曾流传过许各传说和神话,人类只能通过简单的观察和想象来认识地球。例如,中国的古人观察到“天似穹窿”,就提出了“天圆地方”的说法。西方的古人按照自己所居住的陆地为大海所包围,就认为“地如盘状,浮于无垠海洋之上”。大约从公元前8世纪开始,希腊学者们试图通过自然哲学来认识地球。到公元前6世纪后半叶,毕达哥拉斯提出了地为圆球的说法。又过了两个世纪之后,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等自然现象也认识到大地是球形,并接受其老师柏拉图的观点,发表了“地球”的概念,但都没有得到可靠的证明。

直到公元前3世纪,亚历山大学者埃拉托色尼首创子午圈弧度测量法,实际测量纬度差来估测地圆半径,最早证实了“地圆说”。稍后,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在《浑仪图注》中对“浑天说”作了完整的阐述,也认识到大地是一个球体。但在其天文著作《灵宪》中又说天圆地平。这些都说明当时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还是很不明晰的。

从公元 6世纪开始,西方在宗教桎梏之下,人们不但不继续沿着认识物质世界的道路迈步前进,反而倒退了。相反,中国的科学技术这时却在迅速发展。公元8世纪的20年代,唐朝高僧一行派太史监南宫说在河南平原进行了弧度测量,其距离和纬差都是实地测量的,这在世界尚属首次。并由此得出地球子午线1度弧长为132.3公里,比现代精确值大21公里。之后,阿拉伯也于9世纪进行了富有成果的弧度测量。由此确认大地是球形的。但由于那时人类的活动范围很有限,其真实形状都没有得到实践检验。直到400多年前的1522年,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一直向西航行,经过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最后又回到了西班牙,才得以事实证明,地球确确实实是一个球体。

但是,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并未就此结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大地测量学科的形成与丰富,人们观测和认识地球形状的方法和手段越来越多。三角测量、重力测量、天文测量等等都是重要手段。近代科学家牛顿曾仔细研究了地

球的自转,得出地球是赤道凸起,两极扁平的椭球体,形状像个桔子。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通过卫星观测发现,南北两个半球是不对称的。南极离地心的距离比北极短40米。因此,又有人把地球描绘成梨形。

以上,对地球的认识,仍是根据局部资料和间接手段得来的。如果人们能远远地站在地球之外看地球那该多好!1969年7月20日,美国登月宇宙飞船“阿波罗”11号的宇航员登上月球的时候,就看到了带蓝色的浑圆的地球,有如在地球上观月亮一样。科学家们根据以往资料和宇航员拍下的像片,认为最好把地球看作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至此,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否完成了呢?还没有。这是因为地球实在太大了!而且无时无刻都在不停地运转着、变化着。

地球到底是什么样子,人类是怎样认识它的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类对自己居住的地球面貌已愈来愈清楚明白。但是,人们对地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认识,是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过程的。 古代,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对地球的样子曾流传过许各传说和神话,人类只能通过简单的观察和想象来认识地球。例如,中国的古人观察到“天似穹窿”,就提出了“天圆地方”的说法。西方的古人按照自己所居住的陆地为大海所包围,就认为“地如盘状,浮于无垠海洋之上”。大约从公元前8世纪开始,希腊学者们试图通过自然哲学来认识地球。到公元前6世纪后半叶,毕达哥拉斯提出了地为圆球的说法。又过了两个世纪之后,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等自然现象也认识到大地是球形,并接受其老师柏拉图的观点,发表了“地球”的概念,但都没有得到可靠的证明。

直到公元前3世纪,亚历山大学者埃拉托色尼首创子午圈弧度测量法,实际测量纬度差来估测地圆半径,最早证实了“地圆说”。稍后,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在《浑仪图注》中对“浑天说”作了完整的阐述,也认识到大地是一个球体。但在其天文著作《灵宪》中又说天圆地平。这些都说明当时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还是很不明晰的。

从公元 6世纪开始,西方在宗教桎梏之下,人们不但不继续沿着认识物质世界的道路迈步前进,反而倒退了。相反,中国的科学技术这时却在迅速发展。公元8世纪的20年代,唐朝高僧一行派太史监南宫说在河南平原进行了弧度测量,其距离和纬差都是实地测量的,这在世界尚属首次。并由此得出地球子午线1度弧长为132.3公里,比现代精确值大21公里。之后,阿拉伯也于9世纪进行了富有成果的弧度测量。由此确认大地是球形的。但由于那时人类的活动范围很有限,其真实形状都没有得到实践检验。直到400多年前的1522年,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一直向西航行,经过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最后又回到了西班牙,才得以事实证明,地球确确实实是一个球体。

但是,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并未就此结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大地测量学科的形成与丰富,人们观测和认识地球形状的方法和手段越来越多。三角测量、重力测量、天文测量等等都是重要手段。近代科学家牛顿曾仔细研究了地

球的自转,得出地球是赤道凸起,两极扁平的椭球体,形状像个桔子。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通过卫星观测发现,南北两个半球是不对称的。南极离地心的距离比北极短40米。因此,又有人把地球描绘成梨形。

以上,对地球的认识,仍是根据局部资料和间接手段得来的。如果人们能远远地站在地球之外看地球那该多好!1969年7月20日,美国登月宇宙飞船“阿波罗”11号的宇航员登上月球的时候,就看到了带蓝色的浑圆的地球,有如在地球上观月亮一样。科学家们根据以往资料和宇航员拍下的像片,认为最好把地球看作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至此,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否完成了呢?还没有。这是因为地球实在太大了!而且无时无刻都在不停地运转着、变化着。


相关文章

  • 科学史纲要论文
  • 对科学技术与人类未来的关系的认识和遐想 在学习<科学技术史纲要>这门课之前,我对科学技术的理解仅仅局限于航天技术.克隆技术.工业制造等这些听起来高深莫测的领域,只是觉得科学技术离我们很远,非常人能及,却从未想过,在现代生活中,我 ...查看


  • _从"天圆地方"说起
  • 第五单元 地球在变脸 1 从"天圆地方"说起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的形状. 2.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 3.通过小组合作,能制造出简单的地球模型. 教学重点:认识地球形状及地球内部的构 ...查看


  • 外星人到底是什么样子
  • "异类"从科幻诞生的最初就相伴而生,并不断发展壮大.第一部现代意义的科幻小说<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讲述的是人类科技自己创造的"异类".而第一部科幻电影<月球旅行记 ...查看


  • 北京笔记,地球变暖.气候异常等许多不良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的行为所致
  • 地球变暖.气候异常等许多不良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的行为所致,这是肯定的,我的论据如下: 1,我认为,地球变暖.气候异常等许多不良环境现象与问题肯定与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不良现象有着密切关联,因为这些不利的地球变暖.气候异常等环境现象与问题不仅 ...查看


  • 探索宇宙教学设计
  •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四课 <探索宇宙>教学设计 山西省临汾市古县北平中心小学 邮编: 姓名: 电话: 邮箱: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 1.了解人类观测太空的历史和观测工具的发展. 2.介绍运载火箭. 3 ...查看


  •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 第六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组围绕"神奇的科技世界"这个专题编排,由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组成.其中<太阳><月球之谜>写的是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我家跨上了" ...查看


  • 思想道德教育珍惜每一滴水计划方案
  • 二年级思想道德教育<珍惜每一滴水>实施方案 白杨沟镇中心学 赵冀平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为统领,通过形式多样的节水宣传活动,大力宣传节水型社会建设重大意义,宣 ...查看


  • 六年级教学设计
  • 活动主题二 大自然的诉说 教学目标: 了解由于地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温室效应挑战着人类,使学生感受到保护环境已刻不容缓. 让学生了解当前环境状况,并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前准备:查找有关地球变暖的资料,以便课中交流 ...查看


  • 六年级科学上册(江苏版)
  •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1.水滴里的生物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显微镜这种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 2.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 3.能够用图表现出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