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子湖第三小学"戏曲进校园"方案

龙子湖第三小学“戏曲进校园”活动

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中发[2015]27号)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15]52号) 大力弘扬传统文化艺术,推动民族经典文化传承,拓宽学生学习艺术空间,打造校园文化教育特色,让传统文化经典在我校发扬光大。现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戏曲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目标,紧紧围绕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积极打造我校艺术教育特色,不断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营造浓厚的豫剧艺术氛围,为金水区文化强区战略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实施原则

1、教育性原则。坚持育人宗旨,遵循教育规律、技能形成规律和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将教学内容化繁为简、由易而难,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寓教于练,引领学生接受优秀民族文化熏陶、培养,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

2、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原则。在普及戏剧曲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特

长学生和有浓厚兴趣学生的培养和训练,努力提高学生戏剧曲艺表演水平。

4、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原则。戏剧曲艺的知识普及要以校内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特长学生的培养和训练,实施“校团(剧团)挂钩”等模式,通过学生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活动、广播学习、专题讲座、示范观摩等多种形式,有效地推进豫剧艺术教学和欣赏活动的开展

三、目标任务

通过戏曲进校园活动,培养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了解戏曲艺术的相关知识,进一步传承、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通过逐步推进的方式,使全校师生人人能够会唱规定的豫剧曲目,人人知道一些与豫剧相关的基本知识,在全校范围内形成比较浓厚的豫剧艺术教育氛围。

1、戏曲文化学习课程化。开设戏曲学习课程,将戏曲文化融入学校艺术课堂教学中,把戏曲文化作为学校艺术教育课程资源。

2、戏曲文化学习普及化。营建校园戏曲学习氛围,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校园戏曲文化知识推广和宣传,让戏曲文化深入师生心中。

3、戏曲文化学习常态化:戏曲文化推广与学校日常教学活动相结合,融入学生校园生活中。

4、戏曲文化学习特色化:将“戏曲进校园”活动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成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办学品牌的特色。

四、主要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迫切需要,也是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青少年儿童艺术修养的有效载体,是探索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有益尝试。为此,学校成立“戏曲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加强活动的指导,并由朱凤妮校长专门负责。学校提供经费支持,为此项活动创设必备的条件。

(二)大力宣传,营造氛围。高度重视舆论宣传工作,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校园广播、网络、黑板报、橱窗及晨会、班会、家长会等形式,大力宣传戏剧曲艺艺术,让全体教师、学生及家长充分认识开展这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戏曲进校园”活动的良好氛围。以学校艺术教育活动为载体,广泛宣传实施成果,鼓励学生学习戏剧曲艺艺术和有关知识,提高演艺水平。

(三)结合实际,特色立校。根据本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考察、结合、利用好本地的戏剧曲艺资源,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年龄、个人爱好与擅长,以班为单位进行学习。利用音乐课、大课间、活动课等时间进行学练,积极引导学生收看中央综艺和戏剧频道。寻求上级有关部门支持,构建大一统的戏剧曲艺特色及培训、普及模式。

(四)加强指导,促进特色创建。学校将组织专门人员,定期不定期对各班级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与指导,同时,学校聘请河南广播电视大学音乐系骨干教师为校外辅导员,并计划组织一次成果展示活动,同时把“戏曲进校园”活动列入学校文明校园创建范畴,为促进艺术特色学校的创建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六、实施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2016年9月。成立学校“戏曲进校园”活动领导

小组,认真制定实施方案,结合日常工作,重点做好宣传发动、氛围营建和培训等工作。

2、2016年10月底,戏曲进校园启动仪式(开幕式)。

3、组织实施阶段(2016年11月—2017年6月):学校组织开展戏剧曲艺专业指导与教师教学相结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4、阶段成果展示阶段:(2017年9月—2018年1月)。根据本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对学校“戏曲进校园”阶段工作进行总结并展示成果。

龙子湖第三小学“戏曲进校园”活动

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中发[2015]27号)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15]52号) 大力弘扬传统文化艺术,推动民族经典文化传承,拓宽学生学习艺术空间,打造校园文化教育特色,让传统文化经典在我校发扬光大。现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戏曲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目标,紧紧围绕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积极打造我校艺术教育特色,不断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营造浓厚的豫剧艺术氛围,为金水区文化强区战略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实施原则

1、教育性原则。坚持育人宗旨,遵循教育规律、技能形成规律和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将教学内容化繁为简、由易而难,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寓教于练,引领学生接受优秀民族文化熏陶、培养,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

2、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原则。在普及戏剧曲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特

长学生和有浓厚兴趣学生的培养和训练,努力提高学生戏剧曲艺表演水平。

4、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原则。戏剧曲艺的知识普及要以校内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特长学生的培养和训练,实施“校团(剧团)挂钩”等模式,通过学生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活动、广播学习、专题讲座、示范观摩等多种形式,有效地推进豫剧艺术教学和欣赏活动的开展

三、目标任务

通过戏曲进校园活动,培养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了解戏曲艺术的相关知识,进一步传承、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通过逐步推进的方式,使全校师生人人能够会唱规定的豫剧曲目,人人知道一些与豫剧相关的基本知识,在全校范围内形成比较浓厚的豫剧艺术教育氛围。

1、戏曲文化学习课程化。开设戏曲学习课程,将戏曲文化融入学校艺术课堂教学中,把戏曲文化作为学校艺术教育课程资源。

2、戏曲文化学习普及化。营建校园戏曲学习氛围,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校园戏曲文化知识推广和宣传,让戏曲文化深入师生心中。

3、戏曲文化学习常态化:戏曲文化推广与学校日常教学活动相结合,融入学生校园生活中。

4、戏曲文化学习特色化:将“戏曲进校园”活动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成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办学品牌的特色。

四、主要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迫切需要,也是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青少年儿童艺术修养的有效载体,是探索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有益尝试。为此,学校成立“戏曲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加强活动的指导,并由朱凤妮校长专门负责。学校提供经费支持,为此项活动创设必备的条件。

(二)大力宣传,营造氛围。高度重视舆论宣传工作,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校园广播、网络、黑板报、橱窗及晨会、班会、家长会等形式,大力宣传戏剧曲艺艺术,让全体教师、学生及家长充分认识开展这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戏曲进校园”活动的良好氛围。以学校艺术教育活动为载体,广泛宣传实施成果,鼓励学生学习戏剧曲艺艺术和有关知识,提高演艺水平。

(三)结合实际,特色立校。根据本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考察、结合、利用好本地的戏剧曲艺资源,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年龄、个人爱好与擅长,以班为单位进行学习。利用音乐课、大课间、活动课等时间进行学练,积极引导学生收看中央综艺和戏剧频道。寻求上级有关部门支持,构建大一统的戏剧曲艺特色及培训、普及模式。

(四)加强指导,促进特色创建。学校将组织专门人员,定期不定期对各班级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与指导,同时,学校聘请河南广播电视大学音乐系骨干教师为校外辅导员,并计划组织一次成果展示活动,同时把“戏曲进校园”活动列入学校文明校园创建范畴,为促进艺术特色学校的创建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六、实施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2016年9月。成立学校“戏曲进校园”活动领导

小组,认真制定实施方案,结合日常工作,重点做好宣传发动、氛围营建和培训等工作。

2、2016年10月底,戏曲进校园启动仪式(开幕式)。

3、组织实施阶段(2016年11月—2017年6月):学校组织开展戏剧曲艺专业指导与教师教学相结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4、阶段成果展示阶段:(2017年9月—2018年1月)。根据本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对学校“戏曲进校园”阶段工作进行总结并展示成果。


相关文章

  • 朔里实验小学传统"戏曲进校园"活动方案
  • 传统"戏曲进校园"活动方案 朔里实验小学 2016/9 朔里实验小学"戏曲进校园"活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等<关于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的指导意见>,以及淮北市市"戏曲 ...查看


  • 兰台中学关于开展"戏剧曲艺进校园"活动的实施方案
  • 钟祥市兰台中学 关于开展"戏剧曲艺进校园"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落实<荆门市关于在全县中小学开展"戏剧曲艺进校园"活动的实施意见>,丰富学校文化生活,提高我校学生的艺术素养与文化修养,推动地方 ...查看


  • "振兴戏曲"误区探析――兼谈戏曲进校园
  • 由于异域文化的渗透,文艺市场化带来的冲击等原因,中国传统艺术――戏曲的衰落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在兴盛与衰落之间,还存在着宽阔的弹性地带,目前戏曲的境况有喜有忧.本文旨在针对当代社会"振兴戏曲"所存在的误区发表一点浅见,并结 ...查看


  • 中华小戏曲兴趣小组活动方案
  • "中华小戏曲"兴趣小组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艺术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戏曲事业,学校成立了"中华小戏曲兴趣 ...查看


  • 少先队简报格式
  • 少先队简报以龙子湖小学格式为例进行说明:标题一:(总结性标题,华文楷体,二号,加黑):标题二:(活动标题,宋体,三号,加黑):正文部分宋体,四号.段落要求两端对齐,首行缩进,字体前后缩进0.5字符,段落前后缩进0.5行,行距最小值0磅.照片 ...查看


  • 校园艺术节活动方案
  • 校园艺术节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的意见>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11-2020年)>精神,启动中小学课外文体&q ...查看


  • 课题结题报告重要材料
  • 淮海戏代表着的地方文化特色,它反映着民众的现实生活.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是淮海戏活跃和辉煌时期,自20世纪90年代伊始,由于电视网络现代等现代媒体的普及,以及外来文化的踊跃冲击,民众对淮海戏的兴致逐渐淡化,特别是在年轻一代中的表现 ...查看


  • 戏剧曲艺进校园方案
  • ××中学开展"戏剧曲艺进校园" 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精神,以育德艺双馨学子为培养目标,进一步丰富学校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与文化修养,推动本地戏剧曲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大力弘扬传统文化艺术, ...查看


  • 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申报材料 1
  •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规划 课题申报书 重庆市荣昌区大成小学--朱昌茂 一.课题名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课题研究 二.课题负责人:朱昌茂 三.课题主要成员:大成教育研究院 德育组长 教科室主任 语文学科组 四.本课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