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商法三大规则背景与内容

一、《海牙规则》的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虽然延缓了制定国际统一规则的进程,但同时又给制定国际统一规则带来了生机。战后由于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货主、银行、保险界与船东的矛盾更加激化。在这种情况下,以往对限制合同自由,修正不合理免责条款问题一直不感兴趣的英国,为了和其殖民地在经济上、政治上采取妥协态度,也主动与其他航运国家和组织一起寻求对上述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法,也主张制定国际公约,以维护英国航运业的竞争能力,保持英国的世界航运大国的地位。为此,国际法协会所属海洋法委员会于1921年5月17日至20日在荷兰首都海牙召开会议,制定了一个提单规则,定名为《海牙规则》,供合同当事人自愿采纳。以此为基础,在1922年10月9日至11日在英国伦敦召开会议,对海牙规则进行若干修改,同年10月17日至26日,于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讨论海事法律的外交会议上,与会代表作出决议,建议各国政府采纳这个规则,在稍作修改后使之国内法化。1923年10月,又在布鲁塞尔召开海商法国际会议,由海商法国际会议指派委员会对这个规则继续作了一些修改,完成海牙规则的制定工作。随后,1923年11月英国帝国经济会议通过决议,一方面建议各成员国政府和议会采纳这个修订后的规则使之国内法化;另一方面率先通过国内立法,使之国内法化,由此而产生了《1924年英国海上货物运输法》。这个法律在1924年8月获英皇批准。1924年8月25日,各国政府的代表也在布鲁塞尔通过了简称《海牙规则》的《1924年统一提单若干法律规定的国际公约》。

二、《维斯比规则》的背景

《海牙规则》自1931年生效实施后,得到了国际航运界普遍接受,它的历史作用在于使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有法可依,统一了海上货物运输中的提单条款,对提单的规范化起到了积极作用,基本上缓和了当时承运方和托运方之间的矛盾,促进了国际贸易和海上运输事业的发展。但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航海、造船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使海上运输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特别是集装箱运输方式的出现和迅猛发展,《海牙规则》的内容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尤其关于承运人的大量免责条款明显偏袒船方利益,通货膨胀的现实使100英镑的赔偿限额明显过低等原因,到了50年代未,要求修改《海牙规则》的呼声日渐强烈。

基于上述这种形势,国际海事委员会于1959年在南斯拉夫的里吉卡举行第二十四届大会,会上决定成立小组委员会负责修改《海牙规则》。根据各国代表

对修改《海牙规则》的建议,1963年小组委员会草拟了修改《海牙规则》的议定书草案,提交给1967年、1968年召开的海事法会议审议,经会议审议通过后,于1968年2月23日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召开的、由53个国家或地区代表参加的第十二届海洋法外交会议上通过,定名为《修改统一提单若干法律规定的国际公约议定书》,并简称为“1968年布鲁塞尔议定书”。由于该议定书草案在斯德哥尔摩讨论期间,参加会议的成员到过哥特兰岛的维斯比城,为借用中世纪维斯比海法之名声,故将该议定书称为《维斯比规则》。经过议定书修订后的《海牙规则》称为《海牙――维斯比规则》。该议定书于1977年6月23日生效。

三、《汉堡规则》的背景

海牙规则是上世纪20年代的产物,曾发挥它应有的作用,随着国际贸易和海运的发展,要求修改海牙规则的呼声不断,对其进行修改已在所难免。如何进行修改,两种思路导致了两种不同的结果。

一种是以英国、北欧等海运发达国家的船方利益为代表,由国际海事委员负责起草修改,最终导致海牙――维斯比规则产生。它对海牙规则的一些有益修改,对维护在海牙规则基础上的船货双方利益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另一种思路来自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代表了货主的利益,提出彻底修改海牙规则的要求日益高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航运委员会于1969年4月的第三届会议上设立了国际航运立法工作组,研究提单的法律问题。

工作组在1971年2月,国际航运立法工作组召开的第二次会议上作出两项决议:第一,对海牙规则和维斯比规则进行修改,必要时制定新的国际公约;

第二,在审议修订上述规则时,应清除规则含义不明确之处,建立船货双方平等分担海运货物风险的制度。

后来,此项工作移交给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该委员会下设的国际航运立法工作组,于1976年5月完成起草工作,并提交1978年3月6日至31日在德国汉堡召开的有78个国家代表参加的联合国海上货物运输公约外交会议审议,最后通过了1978年联合国海上货物运输公约。由于这次会议是在汉堡召开的,所以这个公约又称为汉堡规则。

根据汉堡规则的生效条件规定:“本公约自第二十份批准书、接受书、认可书或加入书交存之日起满一年后的次月第一日生效。”汉堡规则自1978年3月31日获得通过,直至埃及递交了批准书后满足生效条件,于1992年11月1日起正式生效。

四、《海牙规则》《维斯比规则》《汉堡规则》、我国海商法在内容上的关联性:

关于中国海商法规定的总结:实质问题与《海牙规则》相同,形式问题同《汉堡规则》《维斯比规则》,倾向于保护承运人的利益。

一、《海牙规则》的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虽然延缓了制定国际统一规则的进程,但同时又给制定国际统一规则带来了生机。战后由于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货主、银行、保险界与船东的矛盾更加激化。在这种情况下,以往对限制合同自由,修正不合理免责条款问题一直不感兴趣的英国,为了和其殖民地在经济上、政治上采取妥协态度,也主动与其他航运国家和组织一起寻求对上述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法,也主张制定国际公约,以维护英国航运业的竞争能力,保持英国的世界航运大国的地位。为此,国际法协会所属海洋法委员会于1921年5月17日至20日在荷兰首都海牙召开会议,制定了一个提单规则,定名为《海牙规则》,供合同当事人自愿采纳。以此为基础,在1922年10月9日至11日在英国伦敦召开会议,对海牙规则进行若干修改,同年10月17日至26日,于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讨论海事法律的外交会议上,与会代表作出决议,建议各国政府采纳这个规则,在稍作修改后使之国内法化。1923年10月,又在布鲁塞尔召开海商法国际会议,由海商法国际会议指派委员会对这个规则继续作了一些修改,完成海牙规则的制定工作。随后,1923年11月英国帝国经济会议通过决议,一方面建议各成员国政府和议会采纳这个修订后的规则使之国内法化;另一方面率先通过国内立法,使之国内法化,由此而产生了《1924年英国海上货物运输法》。这个法律在1924年8月获英皇批准。1924年8月25日,各国政府的代表也在布鲁塞尔通过了简称《海牙规则》的《1924年统一提单若干法律规定的国际公约》。

二、《维斯比规则》的背景

《海牙规则》自1931年生效实施后,得到了国际航运界普遍接受,它的历史作用在于使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有法可依,统一了海上货物运输中的提单条款,对提单的规范化起到了积极作用,基本上缓和了当时承运方和托运方之间的矛盾,促进了国际贸易和海上运输事业的发展。但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航海、造船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使海上运输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特别是集装箱运输方式的出现和迅猛发展,《海牙规则》的内容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尤其关于承运人的大量免责条款明显偏袒船方利益,通货膨胀的现实使100英镑的赔偿限额明显过低等原因,到了50年代未,要求修改《海牙规则》的呼声日渐强烈。

基于上述这种形势,国际海事委员会于1959年在南斯拉夫的里吉卡举行第二十四届大会,会上决定成立小组委员会负责修改《海牙规则》。根据各国代表

对修改《海牙规则》的建议,1963年小组委员会草拟了修改《海牙规则》的议定书草案,提交给1967年、1968年召开的海事法会议审议,经会议审议通过后,于1968年2月23日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召开的、由53个国家或地区代表参加的第十二届海洋法外交会议上通过,定名为《修改统一提单若干法律规定的国际公约议定书》,并简称为“1968年布鲁塞尔议定书”。由于该议定书草案在斯德哥尔摩讨论期间,参加会议的成员到过哥特兰岛的维斯比城,为借用中世纪维斯比海法之名声,故将该议定书称为《维斯比规则》。经过议定书修订后的《海牙规则》称为《海牙――维斯比规则》。该议定书于1977年6月23日生效。

三、《汉堡规则》的背景

海牙规则是上世纪20年代的产物,曾发挥它应有的作用,随着国际贸易和海运的发展,要求修改海牙规则的呼声不断,对其进行修改已在所难免。如何进行修改,两种思路导致了两种不同的结果。

一种是以英国、北欧等海运发达国家的船方利益为代表,由国际海事委员负责起草修改,最终导致海牙――维斯比规则产生。它对海牙规则的一些有益修改,对维护在海牙规则基础上的船货双方利益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另一种思路来自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代表了货主的利益,提出彻底修改海牙规则的要求日益高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航运委员会于1969年4月的第三届会议上设立了国际航运立法工作组,研究提单的法律问题。

工作组在1971年2月,国际航运立法工作组召开的第二次会议上作出两项决议:第一,对海牙规则和维斯比规则进行修改,必要时制定新的国际公约;

第二,在审议修订上述规则时,应清除规则含义不明确之处,建立船货双方平等分担海运货物风险的制度。

后来,此项工作移交给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该委员会下设的国际航运立法工作组,于1976年5月完成起草工作,并提交1978年3月6日至31日在德国汉堡召开的有78个国家代表参加的联合国海上货物运输公约外交会议审议,最后通过了1978年联合国海上货物运输公约。由于这次会议是在汉堡召开的,所以这个公约又称为汉堡规则。

根据汉堡规则的生效条件规定:“本公约自第二十份批准书、接受书、认可书或加入书交存之日起满一年后的次月第一日生效。”汉堡规则自1978年3月31日获得通过,直至埃及递交了批准书后满足生效条件,于1992年11月1日起正式生效。

四、《海牙规则》《维斯比规则》《汉堡规则》、我国海商法在内容上的关联性:

关于中国海商法规定的总结:实质问题与《海牙规则》相同,形式问题同《汉堡规则》《维斯比规则》,倾向于保护承运人的利益。


相关文章

  • 商法知识点及其学习要求
  • 商法知识点及其学习要求 第一编 商法总论 提示:商法包括三大部分:总论.商主体法和商行为法.总论讲的是商法的概念.特征.原则等一般性问题.先总后分的做法是德国人的做法.总论有两个特点:套用德国法的理论.术语:套用民法总论的术语. 除了课本, ...查看


  • 2011年国家司法考试复习方法大全
  • 一.民法的复习方法 在司法考试中,民法占有很大的比重,除了卷三.卷四中的民法试题外,其他部门法的学习 也要以民法的基本理论为支撑,可见,掌握民法是通过司法考试的关键. 民法内容博大精深,学习民法要有窍门而不能死学.民法学科有其自身的体系,比 ...查看


  • 司法考试前的准备工作
  • 预测]2011年司法考试的趋势 对司法考试进行温故知新对于考生来说尤为重要,下面就对2010年司法考试进行整体的分析,并对2011年司法考试的趋势进行预测. 一.2010年司法考试整体分析 2010年国家司法考试的整体特点,尤其是通过主观题 ...查看


  • 试论海商法的调整对象
  • 试论海商法的调整对象 提要我国是世界十大航运国之一,远洋运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居重要 位置.1993年7月1日起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是近年来我国所 颁布的法律中与国际惯例和国际通行做法接轨最多的法律之一.明确海商法的 ...查看


  • 海商法论文
  • 试论海商法的调整对象 班级:报关091304 姓名:张艳文 学好:[1**********]6 摘 要: 我国是世界十大航运国之一,远洋运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居重要位置.1993年7月1日起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是近年 ...查看


  • 论我国商法立法模式的选择
  • 论我国商法立法模式的选择 作者:姚志昊 来源:<法制博览>2012年第06期 [摘要]对于商法立法模式的选择,我国尚未形成权威的认识,本文重在对商法的性质进行探讨,进而对各种立法模式进行分析,从而论证出适合我国的商法立法模式,以 ...查看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
  • 作者:包国庆 经济与法 1995年03期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法律体系中的法律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是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各种法律的总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主要应当包括以下几个 ...查看


  • 浅析[鹿特丹规则]
  • 摘 要 <鹿特丹规则>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贸.航运多元化发展趋势日益加深的格局下,为谋求国际贸易运输法律的统一化进行的探索.试图在与海运相关的国际运输领域确立一套统一的规范.我国作为全面参与<鹿特丹规则>确立的 ...查看


  • 国际结算海运提单案例
  • 关于国际结算中的海运提单的案例分析 --以厦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姓 名:xx 班 级:xxx 学 号:xxxxxxxxxx 2012年x 月x 日 目录 一.企业背景: .................................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