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抄写写"的境界

  提到抄课文,可能许多人首先会联想到“苦差”,联想到“变相体罚”,等等。但我对抄书,却有着特别的感受。   那时候在乡下教书,偶尔了解到明代文学家张博以“七抄七焚”之法读书:即每读一篇佳作,必抄录之;录完,默读一遍便烧掉;如此反复七次,永志不忘。于是,自己也尝试着以抄录法助读书。把整张大白纸裁成条幅状,将所学的每首诗文,都用钢笔工工整整默下来。学校背靠一个三五人家的荒村,宿舍后面是一湾溪水,一片竹林。常常是在夜阑人静的时候,一盏孤灯下,伴着若有若无的溪声和沙沙的竹叶响动,那些古人的诗词佳句、华彩辞章自胸中汩汩流出,一边口中微喃,一边付诸笔端。随着古诗文的意境各异,笔下也或缓或急,摇曳生姿。婉约处落笔轻盈,如灵猫潜行;明媚时下笔流畅,如行云流水;激昂处奋笔疾书,意绪难平;悲愤时一字一顿,力透纸背。真正从心底里体会到汉字与经典文学结合的妙处。写到手臂酸疼时,搁笔静坐,窗外风声也无,头脑却异常活跃,犹自视通万里,思接千载,仿佛在时空隧道里奔驰,恍不知今夕何夕。这样密密麻麻手书的条幅,却舍不得像张博那样付之一炬,遂整整齐齐地张贴于卧室四壁。有风拂过时,满墙条幅飒飒作响,一如古之贤相、重臣、隐士、才女争相欲语。课余回来,在斗室内行走坐卧,与四壁诗文作伴,心中的成就感也油然而生。直到那些条幅一如枯叶般陈旧、泛黄、打卷了,才叹息一声,扯下焚掉,又手抄新的诗文续上去。   但是,俱往矣!抄书,或者说,抄写,眼下已经沦落到被认为是“体罚”的手段之一了。我不否认某些教师在激怒之下动辄责令学生抄写课文若干遍,确实已经脱离了抄写的“趣味”性,甚至已经沦为变相的体罚。但语文教师日常布置的抄写作业竟也有人去撰文抨击,这就令人费解了。汉字笔画结构的繁简、疏密、呼应、对称之美,汉语辞句的工巧、韵味,除了一边熟读、一边恭录,还有比这更好的学习方式吗?   “不幸”的事情还不止于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抄写的兴味也在不断下降。笔者曾经尝试过布置“弹性”抄写作业,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课堂掌握情况,在作业时自主决定抄写量,感兴趣的可以适当多抄一些。学生作业交上来后,却发现大多数都只是完成了作业要求的“下限”。究其原因,恐怕与时下社会人心的浮躁、功利思想的泛滥是分不开的。在书本之外的各种精彩诱惑之下,对于抄写这项需要凝神、耐心等素质的作业,学生已经很难沉浸其中,用心体味了。   偶然看到一则短文――《三个抄写员》,文中说,黎锦熙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民国头十年,他在湖南办报,当时帮他誊写文稿的有三个人。第一个抄写员沉默寡言,只是老老实实地照抄文稿,错字、别字、病句也照抄不误。后来,这个人一直默默无闻。第二个抄写员则非常认真,对每份文稿都先进行仔细地检查,然后才抄写,遇到错别字病句的都要改正过来。后来,这个抄写员写了一首歌词,经过聂耳谱曲后命名为《义勇军进行曲》。他就是田汉。第三个抄写员则与众不同,他也仔细地看每份文稿,但他只抄与自己意见相符的文稿,对那些意见不同的文稿则随手扔掉,一句话也不抄。后来,这个人建立了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他就是毛泽东主席。   什么时候,我们的学生,以及我们对于抄写的理解认识,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呢?若是,那真是语文之幸、中文之幸、中国之幸!

  提到抄课文,可能许多人首先会联想到“苦差”,联想到“变相体罚”,等等。但我对抄书,却有着特别的感受。   那时候在乡下教书,偶尔了解到明代文学家张博以“七抄七焚”之法读书:即每读一篇佳作,必抄录之;录完,默读一遍便烧掉;如此反复七次,永志不忘。于是,自己也尝试着以抄录法助读书。把整张大白纸裁成条幅状,将所学的每首诗文,都用钢笔工工整整默下来。学校背靠一个三五人家的荒村,宿舍后面是一湾溪水,一片竹林。常常是在夜阑人静的时候,一盏孤灯下,伴着若有若无的溪声和沙沙的竹叶响动,那些古人的诗词佳句、华彩辞章自胸中汩汩流出,一边口中微喃,一边付诸笔端。随着古诗文的意境各异,笔下也或缓或急,摇曳生姿。婉约处落笔轻盈,如灵猫潜行;明媚时下笔流畅,如行云流水;激昂处奋笔疾书,意绪难平;悲愤时一字一顿,力透纸背。真正从心底里体会到汉字与经典文学结合的妙处。写到手臂酸疼时,搁笔静坐,窗外风声也无,头脑却异常活跃,犹自视通万里,思接千载,仿佛在时空隧道里奔驰,恍不知今夕何夕。这样密密麻麻手书的条幅,却舍不得像张博那样付之一炬,遂整整齐齐地张贴于卧室四壁。有风拂过时,满墙条幅飒飒作响,一如古之贤相、重臣、隐士、才女争相欲语。课余回来,在斗室内行走坐卧,与四壁诗文作伴,心中的成就感也油然而生。直到那些条幅一如枯叶般陈旧、泛黄、打卷了,才叹息一声,扯下焚掉,又手抄新的诗文续上去。   但是,俱往矣!抄书,或者说,抄写,眼下已经沦落到被认为是“体罚”的手段之一了。我不否认某些教师在激怒之下动辄责令学生抄写课文若干遍,确实已经脱离了抄写的“趣味”性,甚至已经沦为变相的体罚。但语文教师日常布置的抄写作业竟也有人去撰文抨击,这就令人费解了。汉字笔画结构的繁简、疏密、呼应、对称之美,汉语辞句的工巧、韵味,除了一边熟读、一边恭录,还有比这更好的学习方式吗?   “不幸”的事情还不止于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抄写的兴味也在不断下降。笔者曾经尝试过布置“弹性”抄写作业,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课堂掌握情况,在作业时自主决定抄写量,感兴趣的可以适当多抄一些。学生作业交上来后,却发现大多数都只是完成了作业要求的“下限”。究其原因,恐怕与时下社会人心的浮躁、功利思想的泛滥是分不开的。在书本之外的各种精彩诱惑之下,对于抄写这项需要凝神、耐心等素质的作业,学生已经很难沉浸其中,用心体味了。   偶然看到一则短文――《三个抄写员》,文中说,黎锦熙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民国头十年,他在湖南办报,当时帮他誊写文稿的有三个人。第一个抄写员沉默寡言,只是老老实实地照抄文稿,错字、别字、病句也照抄不误。后来,这个人一直默默无闻。第二个抄写员则非常认真,对每份文稿都先进行仔细地检查,然后才抄写,遇到错别字病句的都要改正过来。后来,这个抄写员写了一首歌词,经过聂耳谱曲后命名为《义勇军进行曲》。他就是田汉。第三个抄写员则与众不同,他也仔细地看每份文稿,但他只抄与自己意见相符的文稿,对那些意见不同的文稿则随手扔掉,一句话也不抄。后来,这个人建立了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他就是毛泽东主席。   什么时候,我们的学生,以及我们对于抄写的理解认识,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呢?若是,那真是语文之幸、中文之幸、中国之幸!


相关文章

  •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
  •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中的音乐美. 能力目标:从表达技巧.炼字方面鉴赏全诗,体会诗人描写音乐手法的妙处. 情感目标:有感情的诵读诗歌,在诵读中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 [学法指导] 课前预习.讨论交流.质 ...查看


  • 历年北京中考作文题目一览
  • 历年北京中考作文题目一览 2015年北京中考作文 (一)根据情境,按照要求写作.(1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题目一:班上准备召开名著阅读经验交流会,分享同学们阅读名著的经验.请以你读过的一部名著为例,写一段话,简要介 ...查看


  • [小抄写员]教学设计
  • <小抄写员>教学设计 谯东镇中心小学 张晓杏 教学目标: 1.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 感受叙利奥对父母的体贴.对父母的爱. 3. 领悟作者通过心理活动展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 感受叙利奥对父母的关 ...查看


  • 人生的开关(教学设计)
  • 39 人生的开关 (第十册) 关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读准"差事.差错.门槛.蛊惑"中带点字的读音,联系课文理.... 解"开关.蛊惑.昧心.顺畅"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 ...查看


  • 全国第四届优秀教案评选小学语文[草原]
  •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小学 2,学科:语文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1).进行课外阅读,搜集了解有关草原的知识: (2).通过电 ...查看


  • 小学语文同义词汇总
  • 习帮助 小学语文同义词汇总 悬赏分:20 | 解决时间:2010-11-16 21:39 | 提问者:风飘絮8259 最好按字母表顺序排列! 最佳答案 A 爱慕-喜爱 安然-安稳 遨游-游览奥秘-神秘 懊悔-后悔B 报酬-酬劳 悲哀-悲伤 ...查看


  • 暑期文言文资料
  • 一.荷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荷梗直立.荷叶形圆.茎横泥中,其名 曰藕.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读读写写: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青阳渡 (晋• ...查看


  • 教书的三重境界
  • 有这样一个故事:哥仨都是渔民,分别有三个儿子.老大很爱儿子,怕儿子受苦,即使带儿子出去打渔,也什么都不让他干,只是让他把打上来的鱼收在一起而已.老二呢,认为老大溺爱孩子是不对的,他总是边打渔边传授儿子打渔的技巧,儿子也很听话,每当饭后谈起打 ...查看


  • 四年级上册词语盘点
  • 四年级上册词语盘点 第一单元读读记记 颤动 霎时 反差 花卉 涨潮 榕树 镇静 梨黄 紫檀色 百合色 葡萄灰 茄子紫 金灿灿 笑盈盈 人声鼎沸 山崩地裂 不容置疑 神秘莫测 神来之笔 千姿百态 人迹罕至 应接不暇 涓涓细流 帘帘飞瀑 滔滔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