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哲学系教授:中国人对科学的误读

“给我一杯咖啡的时间, 我想用思维Dao图跟你聊聊这个世界。”

导读:中国人对科学的误读及其根源

为什么中国人很少出诺贝尔科学家?为什么中国人在近代科技落后,挨打受辱?为什么中国向西方学习了两百多年依然科学水平不如人?为什么中国现在还出现这么多反智主义?

1

中国人对科学的三个误读

1、错把科学和技术对等起来,看作是一回事。

2、实用主义的中国人,认为只有可以被利用的才是科学,在生活生产方面没有作用的就不算科学。

3、把科学误读为分科之学,认为科学是有分不同学科的,忽略了它衍生出来的知识论传统。

2中国人为什么对科学有这样的误解

那么,中国人为什么对科学有这样的误解呢?

科学是一种有确定性的知识,是一种探究事物内在本质的精神。

中国的文化追求不确定性。

比如说儒家和道家,认为变化是绝对的,追求的是如何在变化中达到中庸,找到最恰当的应对方法,而没有把问题的本质弄清楚。

所以由此形成了中国人不重视对变化背后确定性追求的文化,比如说,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中国人只要测量一下得出结论就可以了,如果测量一个不行,就多测量几个。

而西方文化追求的是确定性。

希腊哲学认为:最重要的是认识自己,然而通过别人对你的定位来认识自己是不可靠的,所以必须找到你自身不变的东西,这才能真正代表你。

因此,西方文化认为无论世间万物怎么变化,背后一定有一种不变的本质,这就是一种确定性,科学知识的存在必须依赖于这种确定性。

比如,对于“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一结论,西方人会追问,为什么一定是180度呢?有什么保证这个规律对所有三角形都成立?于是就产生了演绎,产生了证明科学。

正是因为东西方对不确定性和确定性的态度,决定了他们对科学的态度。而因为科学是一种确定性的知识,追求变化中的不变规律,以求探索探究事物的内在本质,因此西方人对科学理解更深刻。

3促成了东西方对待不确定性的态度

那么,是什么促成了东西方对待不确定性的态度的呢?

西方人由于地理环境特殊,人们需要经常迁移,因此不能靠血缘来维系社会秩序,于是发育出了契约文化。

而契约精神使得他们在面对紧急事件、需要作出决策时,就会组织投票,这就要求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些个体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自由。

这种对自由的追求才会让人们思考什么是自己这个问题,才会考虑追求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什么,也就是探求不确定性背后的确定性,进而孕育出追求确定性的科学。

而中国人的农耕社会中,人口流动性非常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基于血缘,因此亲情、宗族成了核心。

当面对紧急事件时,大家都希望出现德高望重的人来引导大家,而不是去看每个人的想法是什么。

这也就束缚了中国人对于自由、对于事物本质的追求,并且更加注重在不确定性中追求中庸,用恰当方法解决问题即可,进而形成了实用主义的精神。

科学、误解、确定性、不确定性、文化、规律

总而严之出品

总而严之将自己看到的、有趣的、总结的,都跟你唠唠。这是一颗成长的种子,需要更多的关爱,感谢您的陪伴。

精进自己 分享他人

感谢您的打赏小费激励更好的服务

“给我一杯咖啡的时间, 我想用思维Dao图跟你聊聊这个世界。”

导读:中国人对科学的误读及其根源

为什么中国人很少出诺贝尔科学家?为什么中国人在近代科技落后,挨打受辱?为什么中国向西方学习了两百多年依然科学水平不如人?为什么中国现在还出现这么多反智主义?

1

中国人对科学的三个误读

1、错把科学和技术对等起来,看作是一回事。

2、实用主义的中国人,认为只有可以被利用的才是科学,在生活生产方面没有作用的就不算科学。

3、把科学误读为分科之学,认为科学是有分不同学科的,忽略了它衍生出来的知识论传统。

2中国人为什么对科学有这样的误解

那么,中国人为什么对科学有这样的误解呢?

科学是一种有确定性的知识,是一种探究事物内在本质的精神。

中国的文化追求不确定性。

比如说儒家和道家,认为变化是绝对的,追求的是如何在变化中达到中庸,找到最恰当的应对方法,而没有把问题的本质弄清楚。

所以由此形成了中国人不重视对变化背后确定性追求的文化,比如说,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中国人只要测量一下得出结论就可以了,如果测量一个不行,就多测量几个。

而西方文化追求的是确定性。

希腊哲学认为:最重要的是认识自己,然而通过别人对你的定位来认识自己是不可靠的,所以必须找到你自身不变的东西,这才能真正代表你。

因此,西方文化认为无论世间万物怎么变化,背后一定有一种不变的本质,这就是一种确定性,科学知识的存在必须依赖于这种确定性。

比如,对于“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一结论,西方人会追问,为什么一定是180度呢?有什么保证这个规律对所有三角形都成立?于是就产生了演绎,产生了证明科学。

正是因为东西方对不确定性和确定性的态度,决定了他们对科学的态度。而因为科学是一种确定性的知识,追求变化中的不变规律,以求探索探究事物的内在本质,因此西方人对科学理解更深刻。

3促成了东西方对待不确定性的态度

那么,是什么促成了东西方对待不确定性的态度的呢?

西方人由于地理环境特殊,人们需要经常迁移,因此不能靠血缘来维系社会秩序,于是发育出了契约文化。

而契约精神使得他们在面对紧急事件、需要作出决策时,就会组织投票,这就要求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些个体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自由。

这种对自由的追求才会让人们思考什么是自己这个问题,才会考虑追求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什么,也就是探求不确定性背后的确定性,进而孕育出追求确定性的科学。

而中国人的农耕社会中,人口流动性非常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基于血缘,因此亲情、宗族成了核心。

当面对紧急事件时,大家都希望出现德高望重的人来引导大家,而不是去看每个人的想法是什么。

这也就束缚了中国人对于自由、对于事物本质的追求,并且更加注重在不确定性中追求中庸,用恰当方法解决问题即可,进而形成了实用主义的精神。

科学、误解、确定性、不确定性、文化、规律

总而严之出品

总而严之将自己看到的、有趣的、总结的,都跟你唠唠。这是一颗成长的种子,需要更多的关爱,感谢您的陪伴。

精进自己 分享他人

感谢您的打赏小费激励更好的服务


相关文章

  • _梁启超力荐陈寅恪_的误读
  • 嘤嘤其鸣 据传"梁启超力荐没有学位.没有著述的陈寅恪"到清华国学研究院任导师,并以自己作比,弄得清华校长曹云祥没办法.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吗? "梁启超力荐陈寅恪"的误读 □ 陈明远 1925年陈寅恪35 ...查看


  • 北大清华教授推荐书目
  • 156名北大教授,每人推荐"对我最有影响的几本书",经过3年的搜集和整理,这些书目昨天首次和同学们见面.<毛泽东选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等富有时代特色的著作,成了北大教授 ...查看


  • 北京大学杰出校友名录
  • 胡启立 全国政协副主席,前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1946年至1951年在北 京大学物理系.机械系学习.1951年至1956年任北京大学团委书记 任建新 全国政协副主席,前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法委书记,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1946 ...查看


  • 案例刘燕文诉北京大学不授予博士学位案
  • 案例:刘燕文诉北京大学不授予博士学位案 原告:刘燕文 被告:北京大学 一审受理法院: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案例内容: 原告:刘燕文,男,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92级博士生. 委托代理人:何海波.何兵,北大法学院行政法学博士生 被告:北京大学 ...查看


  • 北京大学杰出校友
  • 北京大学杰出校友 胡启立 全国政协副主席,前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1946年至1951年在北京 大学物理系.机械系学习.1951年至1956年任北京大学团委书记 任建新 全国政协副主席,前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法委书记,最高人民法 ...查看


  • "文革"第一张大字报七位作者的下落
  • "文革"第一张大字报七位作者的下落 作者:石早 来源:凯迪网络 来源日期:2005-10-24 本站发布时间:2005-10-24 9:15:53 阅读量:1264次 一般认为,"文革"的开端是196 ...查看


  • 北大教授推荐书目汇总
  • 张岱年:我最喜爱的书 <周易大传>.<孟子>.<庄子>.<史记>.<通鉴>.<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自然辩证法>.<哲学笔记>.&l ...查看


  • [大师]蔡元培
  • 蔡 元 培 他来自于封建王朝,却是民主革命的开拓者:他出身于科举制度,却成为现代教育的奠基人. 在四十多年中,他建立了一个新的教育理念,塑造了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北京大学,而继承他理想的那一代知识分子,为中国走向现代书写了开篇. 蔡元培(上集) ...查看


  • 西方哲学家
  • 北京大学哲学系 历史概况 新闻报道 机构人员 课程教学 科研学术 哲学资源 招生信息 同学系友 站内检索>> 新闻报道教师信息同学系友课程教学哲学资源PhilSearch 哲学资源 ->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 Socrate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