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县十一五文物保护利用与旅游资源开发的实施方案

柳林县“十一五”文物保护利用与

旅游资源开发的实施方案

一、基本概况

柳林位于黄河晋陕峡谷中部的南北通道上,是沟通陕北与山西的东西桥梁;同时,柳林还处于承东启西的战略位置上,是连接晋、陕、宁、蒙的枢纽,交通区位优势日益明显,为区域资源开发、城镇发展、经济发展,特别是商贸流通业、交通运输业和文化旅游业带来了良好发展机遇。

柳林县属西北黄土高原地带,黄土丘陵沟壑区,整个地势东高西低,三川河横贯全境,由于流水切割,黄土丘陵地形破碎,沟谷走向多由东向西,南北羽毛状排列。县东北王老婆山海拔1525米,为该县最高点;西南部三交黄河滩海拔607米,为全县最低点。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境内河流主要有黄河、三川河、屈产河,均属黄河流域。三川河俗称“清水河”,上游有上青龙、寨东村群泉注入,泉水温度18-20。C之间,每当隆冬季节,河面上热气蒸腾且流域长度达40华里,所以又称“四十里抖气河”。

柳林县系1971年始建的新县,因县址驻柳林镇而得名。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8.99亿元增加到43.38亿元,财政总收入由1.43亿元增加到8.58亿元,人均GDP达到14000元。柳林县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铝等,其中煤炭资源储量最为丰富,分布最广,且质量特优,堪称“国宝”。但近几年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阻碍了柳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的矛盾十分突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从产业结构看,主要以第二产业煤炭资源产业的增长为主,而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较慢,尤其是在三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旅游业,发展几乎为空白。

柳林自古人杰地灵,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自汉代起,这里就是封建帝王们封候置县的地方。汉武帝元朔3年,代共王九子并封候国,本县今所辖孟门镇和穆村镇附近各有一国,分别称“蔺”和“隰城”;晋西重镇柳林镇唐初建香

严寺;贞观元年,德宗帝李适敕赐“香严”匾额,至今高悬寺门,香严寺也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柳林三镇(即:贺昌村、青龙村、锄沟村)在明清时代就已是手工业兴盛、商贾云集,是当时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之一,赢得“小北京”之誉,至今仍保存着古色古香的明清街和唐窑。

柳林人民在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以黄河文化和黄土文化交相晖映融合的独特的柳林文化。较有代表性的:其一是“盘子文化” 可称为“华夏一绝”,集建筑、雕刻、绘画、宗教于一体,被称为是“浓缩了的庙宇,扩大的神龛”,构思奇巧,雕工精细,同时围绕“盘子”还举行一系列的各种活动,如旺火、赏灯、扭蹈场秧歌、转九曲等,是一种地域色彩鲜明独特的民俗文化活动;其二是红枣文化,柳林县红枣资源丰富,有“中国红枣之乡”的称谓,三交镇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红枣第一镇”;其三是秧歌文化,秧歌是春节期间众多民间社火活动中的一种,寓观赏性、娱乐性、文化性为一体的艺术节庆活动,体现了地方文化特色,由于不同的区域历史文化的差异性,延承了不同的秧歌形式,主要有蹈场秧歌、伞头秧歌、鼓子秧歌、艄公秧歌等类型。唢呐吹奏、三弦鼓书、剪纸版画等都显示出柳林传统文化的多元并存。

二、文物旅游资源状况

(一)柳林文物旅游资源的特色

1、以黄河晋陕峡谷风光为主的自然景观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黄河流经柳林县57Km,受地质地形影响,河床下切,两岸奇峰突兀,形成秀美壮观的黄河大峡谷;黄河岸边众多的古渡口为整条黄河所独有,如孟门,军度,三交;黄河峡谷深处掩藏着的古村落,如上冯家沟,下冯家沟,上塌村等;黄河母亲峰具有特殊的人文内涵;黄河最大的险滩土金碛;沿黄漫长的枣林带;这些都为本县发展科考旅游,探险旅游,修学旅游,自然观光旅游和休闲游憩旅游提供了基础条件。

2、风情浓郁的黄土民俗民风

黄河文明孕育的民风民俗,构成了极具柳林色彩的黄河文化旅游资源;“柳林盘子”集建筑、雕刻、绘画、宗教于一体,被称为是“浓缩了的庙宇,扩大的

神龛”,同时围绕“盘子”还举行一系列的各种活动,如旺火、赏灯、扭蹈场秧歌、转九曲等,是一种地域色彩鲜明独特的民俗文化活动。柳林县红枣资源丰富,有“中国红枣之乡”的称谓,三交镇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红枣第一镇”,当地传统上就有围绕红枣开展的一系列民俗活动和民间艺术,形成了红枣文化、。柳林县还有多种独特的民间表演艺术,如黄河旋鼓、面塑、剪纸春联、民间弹唱等。还有极具地方风味的小吃,如乔面碗团,荞面灌肠,莜面旗则,山药丸等。

3、丰富独特的黄土古文化遗址和革命遗址。柳林集中了柳林黄河龙、吴城遗址、杨家坪新石器文化遗址、八亩垣仰韶文化遗址、隰城遗址、大禹治水遗迹、杨家将火塘寨遗址、锄沟唐窑等文物古迹,香严寺和南山寺等古寺,刘志丹烈士殉难处,红军东征渡口,三交镇周恩来、毛泽民旧居,贺昌烈士故居等革命遗址,如此众多的文化古迹是不可多见的特殊区域。

4、极具区域特色的黄土高原地貌。柳林地处黄土高原,黄土沟壑密布,黄土塬、黄土柱、黄土墚等黄土地貌都有分布,并且各种类型表现得较为充分,主要表现在塬、沟、壑等黄土地貌和谷中谷地貌景观突出,具有较大的科学考察价值,适合大学生实习、地貌考察和科学考察。

从资源的类型,本县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兼备,八大类型都有分布,在县城、三交、孟门等重点旅游区也表现出良好的旅游资源类型匹配特征。从等级匹配看,本县不具备世界级旅游资源,但分布着晋陕黄河峡谷景观、四十里抖气河、香严寺、盘子艺术等高优良级旅游资源,表现出在每一个优良级旅游资源周围有多个普通旅游资源与之想匹配,并与其他资源单体之间的组合关系较为理想。从资源的空间及环境要素匹配看,不仅表现出与周边自然环境比较协调,具有良好的依存环境,而且本县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已经有部分民间资金可以投入到旅游景区开发,交通环境得到根本的改善,太卫铁路、青卫高速正在规划之中,各景区可进入性环境也得到一定的改善。

从柳林旅游区所处的区位看,柳林市邻近壶口景区、延安和临县碛口景区,存在争夺共同客源市场的可能,但也会从邻近景区得到分流的游客,这就需要柳林旅游开发发挥本地旅游资源特色,形成与周边旅游资源优势互补。

(二)柳林县文物旅游资源单体空间分布及特征

三、文物旅游资源的保护

(一)、文物史迹资源保护

悠久的历史造就了柳林灿烂的文化,众多风景名胜文化古迹经过时间长河的淘洗积淀保存下来,它们的兴盛、辉煌和衰败,蕴含着柳林历史传统的文化信息,这是地域文化精神的内核,是柳林旅游资源的重点,从整体上加强对柳林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县域内的各级文物和有价值的历史遗迹周围,应该划出一定的范围与空间作为保护区,可以安置必要的、少量的步行游览和安全防护设施,严禁机动车辆交通及其设施进入。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文物保护意识。如收集体现地方特色的诗歌文词、戏剧曲艺、风味饮食、土特产品、传统工艺、风俗民情等,它们有的延存至今,有的已湮没无闻,要以保护和挖掘,建设一些供市民进行传统文化活动的场所。

(2)对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元以前早期木构建筑及其附属壁画、塑像,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文物建筑,革命遗址,要做为重点,进行修缮保护。完善香严寺修缮的扫尾工程,与配套的山顶公园相呼应,尽快向游人开放。完善孟门南山寺修缮工程,启动薛村清泉山观音庙、刘志丹将军殉难处维修工程,整缮恢复城区明清旧街。

文物古迹的修复严格遵守“修旧如旧”的原则,保持原有的建筑形式、结构、材料和工艺,展现其原有的历史风貌。如明清一条街、南山古寺等。防止把真古懂修成假古懂,造成保护性破坏。对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要建立文

物保护单位日常保护、养护工作制度,保护、养护经费由县财政资助解决

(3)要划定文物保护区,确定单体重点保护单位及其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在保护区的工矿企业和居民生活区要坚决迁出,防止企业和居民生活污染对文物古迹造成破坏。保护单位划定范围内不得进行违反规定的建设,已有的不符合规定的建设逐步予以拆除、迁移或改造,被不合理占用的,应限制退出。单体重点保护对象包括香严寺、南山寺、明清一条街等。要加强文物古迹周边环境的整治和整体保护,特别是配合县政府城市环境整治工程,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4)健全法制,大力宣传《文物保护法》、《城市规划法》等法规,对于破坏文物古迹的行为要依法惩罚。在文物古迹周围不能搞破坏性建设,避免现代化建设对文物古迹和环境风貌的人为破坏。

(5)重点保护与系统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二)、风景资源保护与培育

对于县内的自然旅游资源,如果是需要严格限制开发的特殊自然旅游资源,应该划出一定范围与空间作为资源保育区,可以配置必要的步行游览和安全防护措施,不得安排其它无关的人为设施。如果是需要恢复、抚育、涵养、保持的森林与植被、水源水土、珍稀濒危生物等,宜划出一定的范围作为生态恢复区,采用必要的技术措施与设施,分别限制游人和居民活动,严禁建设对其不利的项目设施等。旅游资源的保护还可采用分等定级的方法,确定不同级别的保护区,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四、开发与利用

(一)旅游产品开发

1、文化修学旅游产品系列

(1)民俗风情游:盘子艺术、秧歌艺术、弹唱艺术、黄土高原婚嫁风俗、古镇集会、剪纸;

(2)爱情之旅:黄河漂流、情人谷、同心石、黄河祭母台、串枣林;

(3)古文化遗址考察游:黄河龙遗址、高红仰韶文化遗址、吴城遗址、隰

城遗址、杨家坪新石器文化遗址、宝宁山明代古城墙、大禹治水遗址;

(4)红色之旅:贺昌烈士纪念碑、贺昌故居、红军东征纪念馆、周恩来毛泽东旧居、刘志丹烈士殉难处、龙花垣烈士陵园、山西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旧址;

(5)宗教文化游:南山寺、香严寺、双塔寺、玉虚宫、薛村清泉寺;

(6)黄河祭拜游:黄河母亲像、祭母台、同心石、大禹石;

(7)黄河古渡口考察游:三交古渡口、孟门古渡口、军渡古坪上东征渡口。

2、游憩休闲旅游产品系列

当科技发展与经济增长到一定阶段,人们会逐步摆脱简单的生存与生理需要,向受人尊重、自我价值实现和生活品位提高的方向发展。休闲是人们崇尚自然、崇尚健康、崇尚生活品味和自我价值的高层次的主动需求。结合柳林休闲型旅游载体,可推出:

(1)县城休闲游:清河广场、南山公园、明清一条街、燎原商厦、商业网点、体育馆;

(2)黄土高原:瑟琶古村、乡土民情休闲游:、下塌古村落、后冯家沟生态古村、刘家圪塔民俗村、佐主村民居;

(3)水上休闲娱乐游:黄河探险漂流游、清河湖、清河九道湾、清河漂流;

(4)三交枣林休闲游:三交枣林。

3、自然生态旅游产品系列

(1)王老婆山森林生态考察游;

(2)仙童山森林生态考察游。

4、观光旅游产品系列

(1)黄河三交段观光游;

(2)黄河孟门段观光游;

(3)黄河军渡段观光游;

(4)黄土十八沟观光游;

(5)产业观光游:贺昌煤矿。

5、修学科考系列

(1)黄土高原科考游;

(2)黄河峡谷生态环境变迁科考游;

(3)民俗文化科考游。

6、旅游节庆

(1)盘子艺术节:时间拟定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二日至二十六日期间,时间15天,把群众文化活动和旅游产业开发结合起来,培养成为柳林的文化艺术节,柳林的狂欢节。

(2)红枣艺术节:时间拟定为每年国庆节前后,农历九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期间,时间30天,开展游枣林,摘鲜果,尝红枣,并与“秦晋之好”婚庆旅游产品结合,吸引情侣市场。

7、其它

(1)沿黄徒步探险游;

(2)煤矿产业旅游。

(二)旅游线路构建

1、外联旅游线路

(1)秦晋旅游线路

太原(省域旅游中心城市)——离石(区域旅游中心城市)——柳林(黄河晋陕峡谷景区依托城市)——三交“风雨同舟”漂流——陕北延安——黄陵——西安

(2)晋西黄土高原风貌旅游线路

太原——离石——北武当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方山县)——碛口古镇(临县)——柳林(黄河晋陕峡谷景区依托城市)——太原

2、内联旅游线路与游程安排

(1)一日游旅游线路

①县城(香严寺、盘子艺术馆、清河休闲广场)——黄河晋陕峡谷景区漂流观光(三交镇)——县城

②县城——孟门古镇——军渡古镇——县城

③县城——后大成清河竹排漂流——清河九道湾——石西民俗文化村、农家乐——瑟琶古村——县城

④县城——佐主村民居——黄土十八沟——王老婆山生态林——县城

⑤县城一日游:清河广场——明清一条街——香严寺——锄沟唐窑

(2)二日游旅游线路

①县城——黄河峡谷漂流、红枣生态园采摘、品尝及参加红枣艺术节、特色风味小吃品尝——情人谷——下塌民俗文化村(晚上宿下塌)——县城

②县城——清河九道湾——后大成清河竹排漂流——石西民俗文化村、农家乐——黄河峡谷漂流、红枣生态园采摘、品尝及参加红枣艺术节、特色风味小吃品尝(晚上宿三交)——县城

③县城——孟门古镇——南山寺——刘家圪塔(住)——县城

④县城——孟门古镇——三交——下塔古村(住)——县城

(3)三日游旅游线路

县城——孟门——军渡——两河口(石西民俗文化村、农家乐宿一晚)——黄河峡谷漂流、红枣生态园采摘、品尝及参加红枣艺术节、特色风味小吃品尝(宿三交)——县城

(三)旅游营销

1、全员营销

从发展大旅游的角度,旅游市场的开发和营销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也不全是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景区景点的事,而是柳林全社会的事情。因此,要充分运用报纸、电视、宣传册等各种媒体,向大家宣传柳林旅游,提高大家的旅游市场意识,创造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的旅游市场氛围环境。

2、区域内合作营销

合作营销有以下四个层面:一是政府各部门以文物旅游局为主体的合作营销;二是旅游企业之间合作促销;三是政府有关部门与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促销;四是以政府为主体或以旅游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参加的大型促销活动。

3、区域联合营销

区域联合营销指与省内外有关城市建立旅游市场营销合作伙伴关系,形成层次分明的客源关系网系统。目前,柳林的旅游业刚刚起步,在旅游发展方面,不仅要考虑自己的资源情况,还要考虑周围地域内的旅游产品开发方向,以便和周围小圈层和大圈层的旅游产品形成产品互补,联合形成整体的大旅游产品,以便

柳林旅游借船出海;在对外宣传上同周围区域联合起来,统一行径,以产生旅游宣传冲击效应,提高宣传效果。

3、互联网营销

互联网营销战略指利用旅游电子信息系统向外界广泛宣传和不断介绍柳林旅游情况和动态,扩大影响,招徕顾客。

4、旅游资源整合营销

围绕柳林旅游资源的特征,依据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对柳林的各类旅游资源要素根据市场需求特点,进行整合优化,设计出科学合理,有鲜明特色的旅游线路,经过精心包装,推向目标旅游市场。

5、节庆营销

利用柳林重大节庆活动开展营销。如柳林的“盘子艺术节”、“孟门年俗文化节”。把活动和旅游结合起来,造成轰动效应,扩大柳林影响,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吸引广大的潜在旅游者。

6、价格营销

柳林旅游目前的情况是,旅游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客人较少,旅游的环境气氛不浓,为促进柳林旅游的滚动发展,急需提高柳林旅游的人气。为此,可以采取合理的低价,在保证安全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吸引一定数量的旅游者,以便把柳林的旅游人气先拉动起来,通过旅游者的口碑宣传,扩大自己的影响。

(四)重点旅游景区的开发

县城综合性旅游区

1、发展目标

本区域旅游产业要做好旅游集散、城市休闲娱乐和文化旅游三篇文章。总体目标是发展为全县旅游的运营中心、产业服务中心和城市休闲基地,同时也将成

为重要的黄土高原旅游新城和晋西旅游网络集散中心。

2.重点产品项目

(1)明清一条街的整修,展示晋商文化,重现“小北京”风采。近期主要恢复两个过街楼、街北部分的五六个大院和整体保存较为完好的街段。

(2)建立“盘子”博物馆,展示体现盘子艺术、弹唱、秧歌等民俗文化。

(3)贺昌故居等革命故地的开发利用。

(4)挖掘、展现和活化清河文化。恢复、重建“清河十八寺”、“清河十八磨”、商代遗址等部分文化古迹。

(5)以贺昌煤矿为载体,建设采煤文化博物馆。

(6)以昌盛农业生态园为龙头,在县城周边建设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 三交黄河峡谷风情旅游区

1、发展目标

以黄河文化和红枣文化为主核,通过策划峡谷之旅、生态之旅、民俗文化之旅等旅游产品,打造成为柳林龙头景区。

2、重点产品项目

本区域应重点打造黄河漂流、红色旅游、红枣活动为主体,以休闲旅游为主要支撑的旅游产品体系。

(1)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区项目

建设千亩红枣园,供游客“串枣林”,摘红枣,尝红枣,体验枣农生活;建设各种支持辅助型的果园蔬菜区供游客赏花、采摘、品尝。

(2)晋陕峡谷地貌观赏区项目

修建沿黄河两岸游览道路,建设景点游览平台,完善安全设施设备。

(3)情人谷峡谷地貌观赏区项目

建设情人谷内游览道路、桥梁,修建游客休息停留亭阁,完善安全及服务设施。

(4)龙潭飞瀑游览区项目

修建安全防护栏,建设潭前广场,完善服务设备。

(5)闯王寨观赏区项目

修复古寨原貌,收集原始器具,组织进行闯王历史活动的表演,并使游客参与。中远期进行山寨索道建设。

(6)三交古镇景区项目:黄河奇石展览馆、红军东征纪念馆、黄土高原民俗展览馆

(7)石西景区项目:完善漂流和瑟琶古村旅游项目

孟门南山寺大禹文化旅游区

1、发展目标

南山寺景区是以南山寺的佛教文化旅游为核心,以此为龙头,带动其它景区项目的开发。恢复古寺原貌,尽可能对原建筑遗留的石柱、石板料等进行有效利用,以增强建筑物的原真性,提高其历史性价值;对孟门烟雨、黄河晚渡、翠柏云屏、东流环碧、灵泉吐玉、钟绽神文、深林玉带、秋鸟归山、柏抱莲盆、端阳花信的灵泉十景进行尽可能的恢复还原;把刘家圪塌民俗文化村建设成为旅游渡假村;对孟门古街进行修缮。

2、重点产品项目

本区域应重点打造宗教旅游、古街古巷文化旅游、红枣活动为主体的旅游产

品体系。

(1)大禹文化区项目:主要建设反映大禹及其父亲治水的纪念性建筑,包括蛟龙壁(东)纪念台、蛟龙壁(西)标字、大禹治水停螺处、禹王石围栏、观涛亭、禹王雕像、禹王宫、禹王冠、螺庙、两座牌楼、四座石牌坊。

(2)佛教文化区项目:恢复南山寺古建筑群,除按原貌修复大雄宝殿,天王殿、钟楼、鼓楼、圣旨楼塔陵等外,新建反映唐太宗下圣旨令尉迟公监建南山寺的监建亭、灵泉瀑布、尉迟山庄。

(3)古街古巷古院文化区项目:修建反映孟门古郡县的郡县文化建筑,包括古县衙馆,保护和修复孟门的旧街区遗址,即古街、古巷、古院、古庙等,建设咏孟楹联馆、孟门戏院。

(4)观光休闲区项目:在南山寺南坡区新建体现农耕文化的民俗博物馆,红枣博物馆,在刘家圪挞建全国劳动模范陈步亮事迹展览馆,建设枣园区、九曲黄河景区。

(5)小垣则滩涂枣林景观区项目:开发蛟龙壁以下黄河古渡,黄河峡谷漂流,天然浴场。并展示黄河入柳(林)第一村风貌。

(6)后冯家沟原始桑皮纸工艺展示区项目:让游客参观生产工艺制作过程。 黄土十八沟自然生态旅游区

1、发展目标

进入黄土高原世界地质公园组成部分,吸引世界市场

2、重点产品项目

本区域应重点做好黄土高原科考游策划,以科考旅游和生态旅游为主要支撑的旅游产品体系。

(1)体现黄土高原村落文化;

(2)对黄土十八沟进行策划,给每一个黄土沟赋以人文故事;

(3)挖掘革命故事,增加景区人文内涵。

(五)产业要素建设思路

旅行社建设

1、坚持市场导向原则,积极推介本地旅游产品和开拓客源市场。旅行社是联结游客、景区(景点)、饭店的纽带,是旅游产品的销售者和客源市场的开拓者、组织者。旅行社企业的发展,应紧密依托本地旅游产品资源,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积极引导、刺激消费者的消费兴趣,不断开发本地、周边地区乃至省内外的客源市场,提高本地旅游产品的知名度。

2、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积极开发旅行社企业的人力资源,促进旅行社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培训、进修等多种途径,培养高素质的导游人才和管理人才,将旅行社塑造成具有竞争活力的学习型组织,进而提高旅行社的服务质量,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3、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旅行社。

4、加强县域内外旅行社的协作,共同开拓市场。

宾馆饭店建设

柳林县的住宿设施在规划期内包括饭店(宾馆)、度假村、旅社(家庭旅馆)等类型,其中以饭店(宾馆)、家庭旅馆为主。饭店的结构根据旅游中等发达地区的经验,并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初步定为:近期按高、中、低1:4:5的比例确定,中远期调整到1:5:4。其中,高档指三星级及以上饭店;中档指二星、一星饭店;低档指未评星的饭店、宾馆、旅社(家庭旅馆)、青年旅舍和农家旅馆。饭店(宾馆)规模以中小型为主。

1、现状分析

据柳林县有关部门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柳林饭店总体数量能满足要求,全县已有一家三星级宾馆、一家二星。中低档饭店数量偏小,饭店结构不甚合理。

2、旅游饭店总体发展战略

调整柳林县饭店结构,大力发展中档宾馆,适当发展高、低档饭店,做到总量满足要求与结构均衡;其次,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设施的配套性,饭店空间布

局的合理性;改善旅游饭店的管理、经营模式,提高旅游饭店的自生能力。

3、布局规划

根据本规划关于柳林县旅游发展总体布局的设想,构建以城区为住宿中心、旅游风景区为住宿副中心的格局,规划建设旅游饭店:

表10.1 2020年饭店空间布局规划表

4、建设措施

(1)近期建设重点是:对现有宾馆、饭店、招待所、家庭旅馆等住宿设施进行改扩建,盘活现有的住宿设施存量,完善软、硬件设施,如对香严寺窑洞宾馆修缮,建成特色的窑洞宾馆。

(2)饭店(宾馆)设施的布局与建设,应统筹规划,坚持游、住分离和集中建造的布局原则,选择建设条件好的地带进行规模性建设,以形成优质高效的服务产品。

(3)饭店(宾馆)等住宿设施的投资主体和所有制结构应力求多元化,坚持国营、民营、集体、个人一起上的原则。

(4)饭店(宾馆)等住宿设施的建设应注重经济效益,并随游人总量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变化而逐步扩大规模。高、中档饭店的建设应立项,报主管部门批准,避免出现饭店过剩、发展失衡的局面。

(5)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窑洞民居旅馆、家庭旅馆、农家旅馆、青年旅舍之类的经济等级饭店,促进饭店服务的多元化、大众化,以及饭店供求之间的动态平衡,但要加强管理,防止宰客现象发生。

(6)各种住宿设施(含家庭旅馆)的室内装饰和家具陈设,应体现天然质朴的风格,以营造良好的生态旅游氛围,给游客回归自然的美妙享受。例如,利用下塌村、佐主村、刘家圪瘩村、后冯家沟村等窑洞民居。

(7)应以国家旅游局规定的饭店岗位规范为依据,对现有饭店管理进行全面改进,加强服务培训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以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

要。

(8)注重饭店(宾馆)的宣传促销工作,注重各旅游接待区饭店企业之是的战略联盟,加强饭店企业之间的协作。

旅游餐饮建设

1、推出地方特色名菜、名点。柳林县历史悠久,有着许多流传下来的特色餐饮,其风味独特,有红枣、碗脱、芝麻饼、黄河鱼、孟门熬、南瓜钱钱粥、豆腐醮浆、枣窝窝、柳林油糕等。但由于缺乏整理,不少特色菜已经失传,应当挖掘地方餐饮文化,编制形成柳林菜谱,并配合举办旅游餐饮活动。

2、餐饮服务网点的布局应力求合理,把明清街开发建设风味餐饮一条街或风味小吃一条街,在三交、孟门景区内或附近开发建设小型餐饮网点,以当地特色菜肴、风味小吃吸引游客。

3、餐饮服务网点的服务质量应符合国家关于食品卫生的有关规定。

4、餐饮服务网点所提供的名食佳肴,既要保持原有的地方特色,使特色风味食肴形成系列化产品,又要适应绿色消费、保健消费的趋势,大力开发绿色食品,以便多方位地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

旅游交通建设

1、旅游交通存在问题

(1)道路等级偏低。柳林县是晋陕通衢的门户,但目前对外交通主要依靠307国道、离临柳石公路;县域主要以公路运输为主,运输量占90%以上,道路等级低,路况差;孝柳铁路只为地方铁路,运输能力差。

(2)景点景区通达性较差,没有形成环路的网络,不能满足将各个景区(点)纳入到一个便捷的交通网络之中。

(3)道路管护差,缺少交通标识。通往景区道路的不少路段坑洼失修,所经乡镇路段被占严重,特别是遇到集市,车辆难以通行。

2、规划原则

(1)道路网络化原则

依托现有的交通线路与设施,形成进入依托城镇和各旅游景区的快速便捷的交通道路网络,改变交通盲端,打通“断头路”。

(2)路景协调,适度超前原则

旅游交通建设与旅游景区景点开发相配套,配合旅游景区发展的步骤,适度超前。

(3)因地制宜原则

综合考虑各景区的客源流向,科学合理布局道路交通路线,将各景区紧密结合起来,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便利、畅通、多样的交通网络。

3、旅游交通体系规划

(1)对外交通规划

重点搞好307国道、离临柳石公路、沿黄公路组成的“干”字型交通骨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建设太原—中卫铁路,青银(太—汾—柳)高速建设,在三川河谷北新建火车站一座。近、中期应加大柳林长途汽车站的建设力度,扩大规模,与太原、离石、延安、榆林等周边地区联合,规范长途公交运营服务。同时配合县内旅游公路交通的发展及旅游线路的开发,使旅游者能在柳林车站停留,并可方便地通往县域内各景点。在交通干道沿线及重要出入口设立旅游标识标牌,逐步完善旅游形象标识系统,提升柳林旅游形象。

(2)对内交通规划

景区内由主干道、次干道、游步道三组道路组成。

主干道——连接各景区的交通干道。主要利用现有的307国道、离临柳石柳林段一级公路、沿黄、杨家港至孟门二级公路,形成“干”字形网络,构建孟门—军渡—三交—柳林形成西部三角形环线。

次干道——连接城镇到各景区主要景点的旅游专线。乡镇道路达到二级标准,柳林到三交、孟门各景点交通至少达到四级公路标准;开辟孟门、军渡、石西、三交、宋家寨沿黄新航线。

游步道——连接较近景点、景物的人行小路,平地为块石、条石材质路面,宽1~2m;低洼地垒高埂为碎石砂路面,宽1.5~2m;坡地砌石梯级路面,宽1~

1.5m。在三交古镇、孟门古镇选择特色街区建设石质游步道;建设黄河风景河段沿黄游步道;刘家圪塔村建设特色游步道。

车站、码头——新建柳林、穆村、薛村、三交、孟门、王家沟、成家庄、留誉、金家庄9个二级汽车站;修复孟门、军渡、石西、三交、宋家寨5个沿黄古渡口码头。

停车场规划——三交黄河景区入口处、南山寺山脚下新建2000m2停车场。 城市旅游公交——逐步完善旅游公交体系,建成几条成熟的旅游路线(一日游);注意沿线的绿化和交通标识,注意景区的支路与主路的衔接通畅程度;旅游车辆舒适化,车辆内外一新,车内配有录音解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车数和班次,以满足日益增多的散客的交通需求。

(3)景区内交通

在景区内,根据地形地貌和游客需求,并在融合于景区环境的条件下,充分利用索道、马车、驴车、牛车、人力车、滑杆、轿子等交通方式,丰富旅游形式,增添游览乐趣。

旅游商品与购物

1、旅游商品建设要点

旅游商品是当代旅游业的重头戏,旅游购物收入是旅游目的地创收创汇的重要来源。此外,旅游商品还是加强对外宣传、扩大影响的重要物质载体。因此,为了提高柳林县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应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以及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加快柳林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特别是要重点开发或完善特色旅游商品。

2、旅游购物网点建设要点

随着规划期内游客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特色商品的深度开发,为了更好地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和扩大旅游商品销售收入,规划近期在旅游接待城镇和重点旅游小区新建或改建若干个骨干旅游商品一条街。

旅游娱乐

发展丰富和高品位的城市娱乐设施,注意开发游客对文化娱乐活动的需求市场。在娱乐设施建设中,要注意对时尚的康体娱乐设施的建设。同时要结合旅游

产品特点和当地风俗,适当注意特色。建立综合文娱设施集中区、景区配套文娱设施和宾馆的配套娱乐设施。

旅游信息化

旅游业对信息的高度依赖和国际互联网络在信息传播方面的特性决定了旅游业实施网络营销是必然的,旅游网络营销有其独特的优势,即高速即时,互动,全球性,全天候,私人性。柳林目前还没有建立自己的旅游网站,应坚持“科技兴旅”的方针,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组建柳林旅游网站,全面介绍柳林县“食、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的情况,各主要旅游景区、饭店、宾馆、旅行社等,都要建立自己的网站,并力争进入各主要网络搜索引擎和一些热门站点的友情链接;建立网上预定服务系统;通过旅游网站进行广告宣传和信息传递,提供旅游咨询服务。

(六)旅游项目建设时序

- 21 -

二OO六年十二月

- 22 -

柳林县“十一五”文物保护利用与

旅游资源开发的实施方案

一、基本概况

柳林位于黄河晋陕峡谷中部的南北通道上,是沟通陕北与山西的东西桥梁;同时,柳林还处于承东启西的战略位置上,是连接晋、陕、宁、蒙的枢纽,交通区位优势日益明显,为区域资源开发、城镇发展、经济发展,特别是商贸流通业、交通运输业和文化旅游业带来了良好发展机遇。

柳林县属西北黄土高原地带,黄土丘陵沟壑区,整个地势东高西低,三川河横贯全境,由于流水切割,黄土丘陵地形破碎,沟谷走向多由东向西,南北羽毛状排列。县东北王老婆山海拔1525米,为该县最高点;西南部三交黄河滩海拔607米,为全县最低点。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境内河流主要有黄河、三川河、屈产河,均属黄河流域。三川河俗称“清水河”,上游有上青龙、寨东村群泉注入,泉水温度18-20。C之间,每当隆冬季节,河面上热气蒸腾且流域长度达40华里,所以又称“四十里抖气河”。

柳林县系1971年始建的新县,因县址驻柳林镇而得名。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8.99亿元增加到43.38亿元,财政总收入由1.43亿元增加到8.58亿元,人均GDP达到14000元。柳林县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铝等,其中煤炭资源储量最为丰富,分布最广,且质量特优,堪称“国宝”。但近几年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阻碍了柳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的矛盾十分突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从产业结构看,主要以第二产业煤炭资源产业的增长为主,而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较慢,尤其是在三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旅游业,发展几乎为空白。

柳林自古人杰地灵,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自汉代起,这里就是封建帝王们封候置县的地方。汉武帝元朔3年,代共王九子并封候国,本县今所辖孟门镇和穆村镇附近各有一国,分别称“蔺”和“隰城”;晋西重镇柳林镇唐初建香

严寺;贞观元年,德宗帝李适敕赐“香严”匾额,至今高悬寺门,香严寺也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柳林三镇(即:贺昌村、青龙村、锄沟村)在明清时代就已是手工业兴盛、商贾云集,是当时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之一,赢得“小北京”之誉,至今仍保存着古色古香的明清街和唐窑。

柳林人民在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以黄河文化和黄土文化交相晖映融合的独特的柳林文化。较有代表性的:其一是“盘子文化” 可称为“华夏一绝”,集建筑、雕刻、绘画、宗教于一体,被称为是“浓缩了的庙宇,扩大的神龛”,构思奇巧,雕工精细,同时围绕“盘子”还举行一系列的各种活动,如旺火、赏灯、扭蹈场秧歌、转九曲等,是一种地域色彩鲜明独特的民俗文化活动;其二是红枣文化,柳林县红枣资源丰富,有“中国红枣之乡”的称谓,三交镇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红枣第一镇”;其三是秧歌文化,秧歌是春节期间众多民间社火活动中的一种,寓观赏性、娱乐性、文化性为一体的艺术节庆活动,体现了地方文化特色,由于不同的区域历史文化的差异性,延承了不同的秧歌形式,主要有蹈场秧歌、伞头秧歌、鼓子秧歌、艄公秧歌等类型。唢呐吹奏、三弦鼓书、剪纸版画等都显示出柳林传统文化的多元并存。

二、文物旅游资源状况

(一)柳林文物旅游资源的特色

1、以黄河晋陕峡谷风光为主的自然景观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黄河流经柳林县57Km,受地质地形影响,河床下切,两岸奇峰突兀,形成秀美壮观的黄河大峡谷;黄河岸边众多的古渡口为整条黄河所独有,如孟门,军度,三交;黄河峡谷深处掩藏着的古村落,如上冯家沟,下冯家沟,上塌村等;黄河母亲峰具有特殊的人文内涵;黄河最大的险滩土金碛;沿黄漫长的枣林带;这些都为本县发展科考旅游,探险旅游,修学旅游,自然观光旅游和休闲游憩旅游提供了基础条件。

2、风情浓郁的黄土民俗民风

黄河文明孕育的民风民俗,构成了极具柳林色彩的黄河文化旅游资源;“柳林盘子”集建筑、雕刻、绘画、宗教于一体,被称为是“浓缩了的庙宇,扩大的

神龛”,同时围绕“盘子”还举行一系列的各种活动,如旺火、赏灯、扭蹈场秧歌、转九曲等,是一种地域色彩鲜明独特的民俗文化活动。柳林县红枣资源丰富,有“中国红枣之乡”的称谓,三交镇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红枣第一镇”,当地传统上就有围绕红枣开展的一系列民俗活动和民间艺术,形成了红枣文化、。柳林县还有多种独特的民间表演艺术,如黄河旋鼓、面塑、剪纸春联、民间弹唱等。还有极具地方风味的小吃,如乔面碗团,荞面灌肠,莜面旗则,山药丸等。

3、丰富独特的黄土古文化遗址和革命遗址。柳林集中了柳林黄河龙、吴城遗址、杨家坪新石器文化遗址、八亩垣仰韶文化遗址、隰城遗址、大禹治水遗迹、杨家将火塘寨遗址、锄沟唐窑等文物古迹,香严寺和南山寺等古寺,刘志丹烈士殉难处,红军东征渡口,三交镇周恩来、毛泽民旧居,贺昌烈士故居等革命遗址,如此众多的文化古迹是不可多见的特殊区域。

4、极具区域特色的黄土高原地貌。柳林地处黄土高原,黄土沟壑密布,黄土塬、黄土柱、黄土墚等黄土地貌都有分布,并且各种类型表现得较为充分,主要表现在塬、沟、壑等黄土地貌和谷中谷地貌景观突出,具有较大的科学考察价值,适合大学生实习、地貌考察和科学考察。

从资源的类型,本县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兼备,八大类型都有分布,在县城、三交、孟门等重点旅游区也表现出良好的旅游资源类型匹配特征。从等级匹配看,本县不具备世界级旅游资源,但分布着晋陕黄河峡谷景观、四十里抖气河、香严寺、盘子艺术等高优良级旅游资源,表现出在每一个优良级旅游资源周围有多个普通旅游资源与之想匹配,并与其他资源单体之间的组合关系较为理想。从资源的空间及环境要素匹配看,不仅表现出与周边自然环境比较协调,具有良好的依存环境,而且本县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已经有部分民间资金可以投入到旅游景区开发,交通环境得到根本的改善,太卫铁路、青卫高速正在规划之中,各景区可进入性环境也得到一定的改善。

从柳林旅游区所处的区位看,柳林市邻近壶口景区、延安和临县碛口景区,存在争夺共同客源市场的可能,但也会从邻近景区得到分流的游客,这就需要柳林旅游开发发挥本地旅游资源特色,形成与周边旅游资源优势互补。

(二)柳林县文物旅游资源单体空间分布及特征

三、文物旅游资源的保护

(一)、文物史迹资源保护

悠久的历史造就了柳林灿烂的文化,众多风景名胜文化古迹经过时间长河的淘洗积淀保存下来,它们的兴盛、辉煌和衰败,蕴含着柳林历史传统的文化信息,这是地域文化精神的内核,是柳林旅游资源的重点,从整体上加强对柳林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县域内的各级文物和有价值的历史遗迹周围,应该划出一定的范围与空间作为保护区,可以安置必要的、少量的步行游览和安全防护设施,严禁机动车辆交通及其设施进入。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文物保护意识。如收集体现地方特色的诗歌文词、戏剧曲艺、风味饮食、土特产品、传统工艺、风俗民情等,它们有的延存至今,有的已湮没无闻,要以保护和挖掘,建设一些供市民进行传统文化活动的场所。

(2)对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元以前早期木构建筑及其附属壁画、塑像,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文物建筑,革命遗址,要做为重点,进行修缮保护。完善香严寺修缮的扫尾工程,与配套的山顶公园相呼应,尽快向游人开放。完善孟门南山寺修缮工程,启动薛村清泉山观音庙、刘志丹将军殉难处维修工程,整缮恢复城区明清旧街。

文物古迹的修复严格遵守“修旧如旧”的原则,保持原有的建筑形式、结构、材料和工艺,展现其原有的历史风貌。如明清一条街、南山古寺等。防止把真古懂修成假古懂,造成保护性破坏。对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要建立文

物保护单位日常保护、养护工作制度,保护、养护经费由县财政资助解决

(3)要划定文物保护区,确定单体重点保护单位及其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在保护区的工矿企业和居民生活区要坚决迁出,防止企业和居民生活污染对文物古迹造成破坏。保护单位划定范围内不得进行违反规定的建设,已有的不符合规定的建设逐步予以拆除、迁移或改造,被不合理占用的,应限制退出。单体重点保护对象包括香严寺、南山寺、明清一条街等。要加强文物古迹周边环境的整治和整体保护,特别是配合县政府城市环境整治工程,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4)健全法制,大力宣传《文物保护法》、《城市规划法》等法规,对于破坏文物古迹的行为要依法惩罚。在文物古迹周围不能搞破坏性建设,避免现代化建设对文物古迹和环境风貌的人为破坏。

(5)重点保护与系统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二)、风景资源保护与培育

对于县内的自然旅游资源,如果是需要严格限制开发的特殊自然旅游资源,应该划出一定范围与空间作为资源保育区,可以配置必要的步行游览和安全防护措施,不得安排其它无关的人为设施。如果是需要恢复、抚育、涵养、保持的森林与植被、水源水土、珍稀濒危生物等,宜划出一定的范围作为生态恢复区,采用必要的技术措施与设施,分别限制游人和居民活动,严禁建设对其不利的项目设施等。旅游资源的保护还可采用分等定级的方法,确定不同级别的保护区,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四、开发与利用

(一)旅游产品开发

1、文化修学旅游产品系列

(1)民俗风情游:盘子艺术、秧歌艺术、弹唱艺术、黄土高原婚嫁风俗、古镇集会、剪纸;

(2)爱情之旅:黄河漂流、情人谷、同心石、黄河祭母台、串枣林;

(3)古文化遗址考察游:黄河龙遗址、高红仰韶文化遗址、吴城遗址、隰

城遗址、杨家坪新石器文化遗址、宝宁山明代古城墙、大禹治水遗址;

(4)红色之旅:贺昌烈士纪念碑、贺昌故居、红军东征纪念馆、周恩来毛泽东旧居、刘志丹烈士殉难处、龙花垣烈士陵园、山西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旧址;

(5)宗教文化游:南山寺、香严寺、双塔寺、玉虚宫、薛村清泉寺;

(6)黄河祭拜游:黄河母亲像、祭母台、同心石、大禹石;

(7)黄河古渡口考察游:三交古渡口、孟门古渡口、军渡古坪上东征渡口。

2、游憩休闲旅游产品系列

当科技发展与经济增长到一定阶段,人们会逐步摆脱简单的生存与生理需要,向受人尊重、自我价值实现和生活品位提高的方向发展。休闲是人们崇尚自然、崇尚健康、崇尚生活品味和自我价值的高层次的主动需求。结合柳林休闲型旅游载体,可推出:

(1)县城休闲游:清河广场、南山公园、明清一条街、燎原商厦、商业网点、体育馆;

(2)黄土高原:瑟琶古村、乡土民情休闲游:、下塌古村落、后冯家沟生态古村、刘家圪塔民俗村、佐主村民居;

(3)水上休闲娱乐游:黄河探险漂流游、清河湖、清河九道湾、清河漂流;

(4)三交枣林休闲游:三交枣林。

3、自然生态旅游产品系列

(1)王老婆山森林生态考察游;

(2)仙童山森林生态考察游。

4、观光旅游产品系列

(1)黄河三交段观光游;

(2)黄河孟门段观光游;

(3)黄河军渡段观光游;

(4)黄土十八沟观光游;

(5)产业观光游:贺昌煤矿。

5、修学科考系列

(1)黄土高原科考游;

(2)黄河峡谷生态环境变迁科考游;

(3)民俗文化科考游。

6、旅游节庆

(1)盘子艺术节:时间拟定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二日至二十六日期间,时间15天,把群众文化活动和旅游产业开发结合起来,培养成为柳林的文化艺术节,柳林的狂欢节。

(2)红枣艺术节:时间拟定为每年国庆节前后,农历九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期间,时间30天,开展游枣林,摘鲜果,尝红枣,并与“秦晋之好”婚庆旅游产品结合,吸引情侣市场。

7、其它

(1)沿黄徒步探险游;

(2)煤矿产业旅游。

(二)旅游线路构建

1、外联旅游线路

(1)秦晋旅游线路

太原(省域旅游中心城市)——离石(区域旅游中心城市)——柳林(黄河晋陕峡谷景区依托城市)——三交“风雨同舟”漂流——陕北延安——黄陵——西安

(2)晋西黄土高原风貌旅游线路

太原——离石——北武当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方山县)——碛口古镇(临县)——柳林(黄河晋陕峡谷景区依托城市)——太原

2、内联旅游线路与游程安排

(1)一日游旅游线路

①县城(香严寺、盘子艺术馆、清河休闲广场)——黄河晋陕峡谷景区漂流观光(三交镇)——县城

②县城——孟门古镇——军渡古镇——县城

③县城——后大成清河竹排漂流——清河九道湾——石西民俗文化村、农家乐——瑟琶古村——县城

④县城——佐主村民居——黄土十八沟——王老婆山生态林——县城

⑤县城一日游:清河广场——明清一条街——香严寺——锄沟唐窑

(2)二日游旅游线路

①县城——黄河峡谷漂流、红枣生态园采摘、品尝及参加红枣艺术节、特色风味小吃品尝——情人谷——下塌民俗文化村(晚上宿下塌)——县城

②县城——清河九道湾——后大成清河竹排漂流——石西民俗文化村、农家乐——黄河峡谷漂流、红枣生态园采摘、品尝及参加红枣艺术节、特色风味小吃品尝(晚上宿三交)——县城

③县城——孟门古镇——南山寺——刘家圪塔(住)——县城

④县城——孟门古镇——三交——下塔古村(住)——县城

(3)三日游旅游线路

县城——孟门——军渡——两河口(石西民俗文化村、农家乐宿一晚)——黄河峡谷漂流、红枣生态园采摘、品尝及参加红枣艺术节、特色风味小吃品尝(宿三交)——县城

(三)旅游营销

1、全员营销

从发展大旅游的角度,旅游市场的开发和营销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也不全是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景区景点的事,而是柳林全社会的事情。因此,要充分运用报纸、电视、宣传册等各种媒体,向大家宣传柳林旅游,提高大家的旅游市场意识,创造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的旅游市场氛围环境。

2、区域内合作营销

合作营销有以下四个层面:一是政府各部门以文物旅游局为主体的合作营销;二是旅游企业之间合作促销;三是政府有关部门与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促销;四是以政府为主体或以旅游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参加的大型促销活动。

3、区域联合营销

区域联合营销指与省内外有关城市建立旅游市场营销合作伙伴关系,形成层次分明的客源关系网系统。目前,柳林的旅游业刚刚起步,在旅游发展方面,不仅要考虑自己的资源情况,还要考虑周围地域内的旅游产品开发方向,以便和周围小圈层和大圈层的旅游产品形成产品互补,联合形成整体的大旅游产品,以便

柳林旅游借船出海;在对外宣传上同周围区域联合起来,统一行径,以产生旅游宣传冲击效应,提高宣传效果。

3、互联网营销

互联网营销战略指利用旅游电子信息系统向外界广泛宣传和不断介绍柳林旅游情况和动态,扩大影响,招徕顾客。

4、旅游资源整合营销

围绕柳林旅游资源的特征,依据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对柳林的各类旅游资源要素根据市场需求特点,进行整合优化,设计出科学合理,有鲜明特色的旅游线路,经过精心包装,推向目标旅游市场。

5、节庆营销

利用柳林重大节庆活动开展营销。如柳林的“盘子艺术节”、“孟门年俗文化节”。把活动和旅游结合起来,造成轰动效应,扩大柳林影响,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吸引广大的潜在旅游者。

6、价格营销

柳林旅游目前的情况是,旅游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客人较少,旅游的环境气氛不浓,为促进柳林旅游的滚动发展,急需提高柳林旅游的人气。为此,可以采取合理的低价,在保证安全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吸引一定数量的旅游者,以便把柳林的旅游人气先拉动起来,通过旅游者的口碑宣传,扩大自己的影响。

(四)重点旅游景区的开发

县城综合性旅游区

1、发展目标

本区域旅游产业要做好旅游集散、城市休闲娱乐和文化旅游三篇文章。总体目标是发展为全县旅游的运营中心、产业服务中心和城市休闲基地,同时也将成

为重要的黄土高原旅游新城和晋西旅游网络集散中心。

2.重点产品项目

(1)明清一条街的整修,展示晋商文化,重现“小北京”风采。近期主要恢复两个过街楼、街北部分的五六个大院和整体保存较为完好的街段。

(2)建立“盘子”博物馆,展示体现盘子艺术、弹唱、秧歌等民俗文化。

(3)贺昌故居等革命故地的开发利用。

(4)挖掘、展现和活化清河文化。恢复、重建“清河十八寺”、“清河十八磨”、商代遗址等部分文化古迹。

(5)以贺昌煤矿为载体,建设采煤文化博物馆。

(6)以昌盛农业生态园为龙头,在县城周边建设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 三交黄河峡谷风情旅游区

1、发展目标

以黄河文化和红枣文化为主核,通过策划峡谷之旅、生态之旅、民俗文化之旅等旅游产品,打造成为柳林龙头景区。

2、重点产品项目

本区域应重点打造黄河漂流、红色旅游、红枣活动为主体,以休闲旅游为主要支撑的旅游产品体系。

(1)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区项目

建设千亩红枣园,供游客“串枣林”,摘红枣,尝红枣,体验枣农生活;建设各种支持辅助型的果园蔬菜区供游客赏花、采摘、品尝。

(2)晋陕峡谷地貌观赏区项目

修建沿黄河两岸游览道路,建设景点游览平台,完善安全设施设备。

(3)情人谷峡谷地貌观赏区项目

建设情人谷内游览道路、桥梁,修建游客休息停留亭阁,完善安全及服务设施。

(4)龙潭飞瀑游览区项目

修建安全防护栏,建设潭前广场,完善服务设备。

(5)闯王寨观赏区项目

修复古寨原貌,收集原始器具,组织进行闯王历史活动的表演,并使游客参与。中远期进行山寨索道建设。

(6)三交古镇景区项目:黄河奇石展览馆、红军东征纪念馆、黄土高原民俗展览馆

(7)石西景区项目:完善漂流和瑟琶古村旅游项目

孟门南山寺大禹文化旅游区

1、发展目标

南山寺景区是以南山寺的佛教文化旅游为核心,以此为龙头,带动其它景区项目的开发。恢复古寺原貌,尽可能对原建筑遗留的石柱、石板料等进行有效利用,以增强建筑物的原真性,提高其历史性价值;对孟门烟雨、黄河晚渡、翠柏云屏、东流环碧、灵泉吐玉、钟绽神文、深林玉带、秋鸟归山、柏抱莲盆、端阳花信的灵泉十景进行尽可能的恢复还原;把刘家圪塌民俗文化村建设成为旅游渡假村;对孟门古街进行修缮。

2、重点产品项目

本区域应重点打造宗教旅游、古街古巷文化旅游、红枣活动为主体的旅游产

品体系。

(1)大禹文化区项目:主要建设反映大禹及其父亲治水的纪念性建筑,包括蛟龙壁(东)纪念台、蛟龙壁(西)标字、大禹治水停螺处、禹王石围栏、观涛亭、禹王雕像、禹王宫、禹王冠、螺庙、两座牌楼、四座石牌坊。

(2)佛教文化区项目:恢复南山寺古建筑群,除按原貌修复大雄宝殿,天王殿、钟楼、鼓楼、圣旨楼塔陵等外,新建反映唐太宗下圣旨令尉迟公监建南山寺的监建亭、灵泉瀑布、尉迟山庄。

(3)古街古巷古院文化区项目:修建反映孟门古郡县的郡县文化建筑,包括古县衙馆,保护和修复孟门的旧街区遗址,即古街、古巷、古院、古庙等,建设咏孟楹联馆、孟门戏院。

(4)观光休闲区项目:在南山寺南坡区新建体现农耕文化的民俗博物馆,红枣博物馆,在刘家圪挞建全国劳动模范陈步亮事迹展览馆,建设枣园区、九曲黄河景区。

(5)小垣则滩涂枣林景观区项目:开发蛟龙壁以下黄河古渡,黄河峡谷漂流,天然浴场。并展示黄河入柳(林)第一村风貌。

(6)后冯家沟原始桑皮纸工艺展示区项目:让游客参观生产工艺制作过程。 黄土十八沟自然生态旅游区

1、发展目标

进入黄土高原世界地质公园组成部分,吸引世界市场

2、重点产品项目

本区域应重点做好黄土高原科考游策划,以科考旅游和生态旅游为主要支撑的旅游产品体系。

(1)体现黄土高原村落文化;

(2)对黄土十八沟进行策划,给每一个黄土沟赋以人文故事;

(3)挖掘革命故事,增加景区人文内涵。

(五)产业要素建设思路

旅行社建设

1、坚持市场导向原则,积极推介本地旅游产品和开拓客源市场。旅行社是联结游客、景区(景点)、饭店的纽带,是旅游产品的销售者和客源市场的开拓者、组织者。旅行社企业的发展,应紧密依托本地旅游产品资源,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积极引导、刺激消费者的消费兴趣,不断开发本地、周边地区乃至省内外的客源市场,提高本地旅游产品的知名度。

2、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积极开发旅行社企业的人力资源,促进旅行社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培训、进修等多种途径,培养高素质的导游人才和管理人才,将旅行社塑造成具有竞争活力的学习型组织,进而提高旅行社的服务质量,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3、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旅行社。

4、加强县域内外旅行社的协作,共同开拓市场。

宾馆饭店建设

柳林县的住宿设施在规划期内包括饭店(宾馆)、度假村、旅社(家庭旅馆)等类型,其中以饭店(宾馆)、家庭旅馆为主。饭店的结构根据旅游中等发达地区的经验,并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初步定为:近期按高、中、低1:4:5的比例确定,中远期调整到1:5:4。其中,高档指三星级及以上饭店;中档指二星、一星饭店;低档指未评星的饭店、宾馆、旅社(家庭旅馆)、青年旅舍和农家旅馆。饭店(宾馆)规模以中小型为主。

1、现状分析

据柳林县有关部门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柳林饭店总体数量能满足要求,全县已有一家三星级宾馆、一家二星。中低档饭店数量偏小,饭店结构不甚合理。

2、旅游饭店总体发展战略

调整柳林县饭店结构,大力发展中档宾馆,适当发展高、低档饭店,做到总量满足要求与结构均衡;其次,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设施的配套性,饭店空间布

局的合理性;改善旅游饭店的管理、经营模式,提高旅游饭店的自生能力。

3、布局规划

根据本规划关于柳林县旅游发展总体布局的设想,构建以城区为住宿中心、旅游风景区为住宿副中心的格局,规划建设旅游饭店:

表10.1 2020年饭店空间布局规划表

4、建设措施

(1)近期建设重点是:对现有宾馆、饭店、招待所、家庭旅馆等住宿设施进行改扩建,盘活现有的住宿设施存量,完善软、硬件设施,如对香严寺窑洞宾馆修缮,建成特色的窑洞宾馆。

(2)饭店(宾馆)设施的布局与建设,应统筹规划,坚持游、住分离和集中建造的布局原则,选择建设条件好的地带进行规模性建设,以形成优质高效的服务产品。

(3)饭店(宾馆)等住宿设施的投资主体和所有制结构应力求多元化,坚持国营、民营、集体、个人一起上的原则。

(4)饭店(宾馆)等住宿设施的建设应注重经济效益,并随游人总量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变化而逐步扩大规模。高、中档饭店的建设应立项,报主管部门批准,避免出现饭店过剩、发展失衡的局面。

(5)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窑洞民居旅馆、家庭旅馆、农家旅馆、青年旅舍之类的经济等级饭店,促进饭店服务的多元化、大众化,以及饭店供求之间的动态平衡,但要加强管理,防止宰客现象发生。

(6)各种住宿设施(含家庭旅馆)的室内装饰和家具陈设,应体现天然质朴的风格,以营造良好的生态旅游氛围,给游客回归自然的美妙享受。例如,利用下塌村、佐主村、刘家圪瘩村、后冯家沟村等窑洞民居。

(7)应以国家旅游局规定的饭店岗位规范为依据,对现有饭店管理进行全面改进,加强服务培训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以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

要。

(8)注重饭店(宾馆)的宣传促销工作,注重各旅游接待区饭店企业之是的战略联盟,加强饭店企业之间的协作。

旅游餐饮建设

1、推出地方特色名菜、名点。柳林县历史悠久,有着许多流传下来的特色餐饮,其风味独特,有红枣、碗脱、芝麻饼、黄河鱼、孟门熬、南瓜钱钱粥、豆腐醮浆、枣窝窝、柳林油糕等。但由于缺乏整理,不少特色菜已经失传,应当挖掘地方餐饮文化,编制形成柳林菜谱,并配合举办旅游餐饮活动。

2、餐饮服务网点的布局应力求合理,把明清街开发建设风味餐饮一条街或风味小吃一条街,在三交、孟门景区内或附近开发建设小型餐饮网点,以当地特色菜肴、风味小吃吸引游客。

3、餐饮服务网点的服务质量应符合国家关于食品卫生的有关规定。

4、餐饮服务网点所提供的名食佳肴,既要保持原有的地方特色,使特色风味食肴形成系列化产品,又要适应绿色消费、保健消费的趋势,大力开发绿色食品,以便多方位地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

旅游交通建设

1、旅游交通存在问题

(1)道路等级偏低。柳林县是晋陕通衢的门户,但目前对外交通主要依靠307国道、离临柳石公路;县域主要以公路运输为主,运输量占90%以上,道路等级低,路况差;孝柳铁路只为地方铁路,运输能力差。

(2)景点景区通达性较差,没有形成环路的网络,不能满足将各个景区(点)纳入到一个便捷的交通网络之中。

(3)道路管护差,缺少交通标识。通往景区道路的不少路段坑洼失修,所经乡镇路段被占严重,特别是遇到集市,车辆难以通行。

2、规划原则

(1)道路网络化原则

依托现有的交通线路与设施,形成进入依托城镇和各旅游景区的快速便捷的交通道路网络,改变交通盲端,打通“断头路”。

(2)路景协调,适度超前原则

旅游交通建设与旅游景区景点开发相配套,配合旅游景区发展的步骤,适度超前。

(3)因地制宜原则

综合考虑各景区的客源流向,科学合理布局道路交通路线,将各景区紧密结合起来,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便利、畅通、多样的交通网络。

3、旅游交通体系规划

(1)对外交通规划

重点搞好307国道、离临柳石公路、沿黄公路组成的“干”字型交通骨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建设太原—中卫铁路,青银(太—汾—柳)高速建设,在三川河谷北新建火车站一座。近、中期应加大柳林长途汽车站的建设力度,扩大规模,与太原、离石、延安、榆林等周边地区联合,规范长途公交运营服务。同时配合县内旅游公路交通的发展及旅游线路的开发,使旅游者能在柳林车站停留,并可方便地通往县域内各景点。在交通干道沿线及重要出入口设立旅游标识标牌,逐步完善旅游形象标识系统,提升柳林旅游形象。

(2)对内交通规划

景区内由主干道、次干道、游步道三组道路组成。

主干道——连接各景区的交通干道。主要利用现有的307国道、离临柳石柳林段一级公路、沿黄、杨家港至孟门二级公路,形成“干”字形网络,构建孟门—军渡—三交—柳林形成西部三角形环线。

次干道——连接城镇到各景区主要景点的旅游专线。乡镇道路达到二级标准,柳林到三交、孟门各景点交通至少达到四级公路标准;开辟孟门、军渡、石西、三交、宋家寨沿黄新航线。

游步道——连接较近景点、景物的人行小路,平地为块石、条石材质路面,宽1~2m;低洼地垒高埂为碎石砂路面,宽1.5~2m;坡地砌石梯级路面,宽1~

1.5m。在三交古镇、孟门古镇选择特色街区建设石质游步道;建设黄河风景河段沿黄游步道;刘家圪塔村建设特色游步道。

车站、码头——新建柳林、穆村、薛村、三交、孟门、王家沟、成家庄、留誉、金家庄9个二级汽车站;修复孟门、军渡、石西、三交、宋家寨5个沿黄古渡口码头。

停车场规划——三交黄河景区入口处、南山寺山脚下新建2000m2停车场。 城市旅游公交——逐步完善旅游公交体系,建成几条成熟的旅游路线(一日游);注意沿线的绿化和交通标识,注意景区的支路与主路的衔接通畅程度;旅游车辆舒适化,车辆内外一新,车内配有录音解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车数和班次,以满足日益增多的散客的交通需求。

(3)景区内交通

在景区内,根据地形地貌和游客需求,并在融合于景区环境的条件下,充分利用索道、马车、驴车、牛车、人力车、滑杆、轿子等交通方式,丰富旅游形式,增添游览乐趣。

旅游商品与购物

1、旅游商品建设要点

旅游商品是当代旅游业的重头戏,旅游购物收入是旅游目的地创收创汇的重要来源。此外,旅游商品还是加强对外宣传、扩大影响的重要物质载体。因此,为了提高柳林县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应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以及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加快柳林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特别是要重点开发或完善特色旅游商品。

2、旅游购物网点建设要点

随着规划期内游客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特色商品的深度开发,为了更好地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和扩大旅游商品销售收入,规划近期在旅游接待城镇和重点旅游小区新建或改建若干个骨干旅游商品一条街。

旅游娱乐

发展丰富和高品位的城市娱乐设施,注意开发游客对文化娱乐活动的需求市场。在娱乐设施建设中,要注意对时尚的康体娱乐设施的建设。同时要结合旅游

产品特点和当地风俗,适当注意特色。建立综合文娱设施集中区、景区配套文娱设施和宾馆的配套娱乐设施。

旅游信息化

旅游业对信息的高度依赖和国际互联网络在信息传播方面的特性决定了旅游业实施网络营销是必然的,旅游网络营销有其独特的优势,即高速即时,互动,全球性,全天候,私人性。柳林目前还没有建立自己的旅游网站,应坚持“科技兴旅”的方针,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组建柳林旅游网站,全面介绍柳林县“食、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的情况,各主要旅游景区、饭店、宾馆、旅行社等,都要建立自己的网站,并力争进入各主要网络搜索引擎和一些热门站点的友情链接;建立网上预定服务系统;通过旅游网站进行广告宣传和信息传递,提供旅游咨询服务。

(六)旅游项目建设时序

- 21 -

二OO六年十二月

- 22 -


相关文章

  • 游乐园建设项目申请报告
  • 目 录 第一章 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一. 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二. 项目概况 1.塘栖嬉水乐园 2.旅游观光长廊 3.高山峡谷漂流 第二章 战略规划.产业政策及行业准入 一. 项目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二. 项目与相关产业政策的关系 三. 项目与 ...查看


  • 河东煤田中段煤炭开采对柳林泉的影响
  • 第2期 2002年4月 西 山 科 技Xishan Science &Techno logy N o. 2 Apr. 2002 问题探讨 河东煤田中段煤炭开采对柳林泉的影响 杨银宝 王海生 李金庄 ① (148地质勘探队) (山西地 ...查看


  • 石林彝族自治县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 石林彝族自治县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中共石林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李福军 (2006年10月28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在全省上下积极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之际,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试点县考核工作组到 ...查看


  • 集控中心实施方案
  • 下索子沟流域集中控制中心 实施方案 康定县吉能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年六月 1.下索子沟流域项目简介 1.1 流域及电站概况 下索子沟又名座棚沟,为康定县境内大渡河右岸一级支流.下索子沟发源于康定以北的滑山(主峰海拔约5518m ) ...查看


  • 某小流域综合治理报告
  • 前 言 shuigong.com小流域位于西林县城北面,距县城6km,地理坐标为:东经105°06′25″-105°01′36″,北纬 24°30′39″-24°35′57″.小流域土地总面积32.885 km2.近年来,由于森林植被遭受严 ...查看


  • 民营企业参与产业扶贫开发座谈会交流材料
  • 柳林县位于吕梁山西麓,黄河东岸,1971年建县,国土面积1288平方公里,全县辖8镇7乡257个行政村,总人口34.2万,其中农村人口21万:贫困人口4.98万,占农村人口的17.6%.柳林是全国优质主焦煤生产基地,境内储煤面积800多平方 ...查看


  • 山西省泉域水资源保护条例
  • 山西省泉域水资源保护条例 [有 效 性]有效 [法规名称]山西省泉域水资源保护条例 [颁布部门]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颁布日期]1997年09月28日 [实施日期]1998年01月01日 [正 文] (1997年9月28日山西省第 ...查看


  • 南宁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 南宁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文本) 南宁市旅游局 广西大学旅游科学研究院 广西农大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 - 1 - 项目名称:南宁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编制单位:广西大学旅游科学研究院 广西农大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规划设计资质 ...查看


  • 黄河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 黄河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自然形态和景观要素的应用往往是城市特色的所在,我们对黄河湿地景观的规划正是将原有的自然形态和景观要素作为湿地的特色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整个规划设计在恢复.利用.保护这些景观要素的基础上,以不破坏原有生态系统为出发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