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国内城市化研究综述
2.3.1国内城市化研究综述
国内关于城市化的研究内容十分丰富,主要集中在对城市化水平的度量研究、关于城市化的类型研究、关于国家的城市化政策研究以及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变动、城市化与劳动力流动、城市化的今后发展趋势等。
(l)对城市化水平的判断
城市化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人口、地域空间等诸多方面的复杂过程,城市化问题是城市研究的重点,是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而城市化水平差异对地区经济发展支撑作用的研究则更加重要,因为它往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制订城市发展政策,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基础。从目前己有的研究文献来看,我国理论界对中国目前城市化水平存在三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目前的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并以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瓶颈”(耿海青,2003;赵新平、周一星,2002;李文,2001;吴子力,2001;胡序威,2000;胡鞍钢,1989)昭:第二种观点认为,从国际比较的研究角度出发,不论与一般模式(即钱纳里模式)相比、与相同收入水平国家相比,还是与亚洲国家相比,中国的城市化并没有严重滞后(李爱军,2004;葛永军、许学强、阎小培,2003;“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2002;史育龙,2001;):第三种观点认为中国目前不是城市化滞后,而是存在超隐性城市化,即乡村地区的非农业发展推动了农
业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职业转移,但这只实现了劳动力的产业转移而不是地域转移,实质上是劳动力非农化加上一定程度的聚集性的人口过剩(邓宇鹏,2002;王嗣均,1996)。
(2)对城市化水平的测定方法的研究
城市化水平的测度方法有主要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而人口比例指标则又是主要指标法中最常用的城市化测度指标。由于我国城镇人口统计口径发生了多次改变,因此,给了客观描述我国城市化水平,众多学者对原有的计算方法进行了修正。对于单一指标的修正主要有:第一,中国社会科学院马侠先生根据国际通行的城乡划分标准,按城镇聚居非农人口比重为75%,城镇合理郊区农业人口比重为25%,提出计算中国城市化实际水平的公式②为:Pu=P.*(1+25/75)/Pr。Pu指全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P:指城镇的非农业人口总数;Pr为全国总人口。第二,武汉大学辜胜阻先生针对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提出的城镇人口修正公式③:修正城镇人口=城镇居委会人口A/。式中A为理论参数,设区的市为0.65;不设区的市为0.70;镇为0.75。
还有的学者考虑到城市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它不仅体现了一个地区人口性质的变化还体现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演变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有学者认为只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这一指标来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方法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应该从城市化质量的角度出发,建立起一组指标体系,予以综合分析,力求较为全面准确地衡量城市化水平④。作为改
进城市化水平衡量方法的一种思路,对复合指标法进行的研究有其学术价值。纵观国外学者在这方面所做的研究可以发现,用该指标计算城市化水平时,其基本模式是一致的,即首先选出能反映出城镇各方面基本特征的一组指标,然后根据这些指标计算出一个综合值,作为一个地区城市化的水平。国内学者如张耕田(张耕田,1998),代合治(代合治等,1998);叶裕民等在这方面做了尝试研究。
(3)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研究
关于城市化的动力机制问题,学术界主要有下几种认识:一种观点认为,生产方式的变革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人口集中只是城市化的表面特征,生产方式的变革才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广义的生活方式(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组织、行为规范、道德准则、价值观念等)的变更则是城市化的综合结果。而城市文化则是城市全面发展的推动力(朱铁臻,2002:李树琼,2()()2)。第二种观点认为,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市场机制。他们认为城市化是其内在机制作用的结果。首先,是由分工和生产力发展形成的生长机制;其表现是受城市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的客观比例关系(即关联度)的要求所决定的城市产业的自然增长趋势;其次,城市的发展也受市场机制调节的作用(覃成林,2001;饶会林,陈福军,2001)。第三种观点认为,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由“推力”和“拉力”构成。一个是城市工业的发展和扩张产生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即推力;二是农业劳动生
产率的提高,农业走上集约经营,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在农村以外寻求出路,即拉力(杨重光,1987:吴海林,刘韶龄,2001)。
(4)如何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偏低,主要原因是城市的数目太少,应该下大力气增加我国城市的数量。而增加城市的数目,主要是发展小城市,应以我国现有的19000个建制镇为基础,积极推进农村城市化的发展步伐。另一种观点认为,要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不能单纯靠提高城市的数目,不应重蹈西方国家在上个世纪及在本世纪前期所走过的以单个城市发展为中心的城市化道路,而应根据国际、国内的现实情况,走出一条建立在区域综合协调发展基础上的城市化道路,即发展都市区,刁‘能迅速将我国的城市化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2国内城市化模式研究综述
与国外学者对城市化模式的研究相比,国内学者更加注重对中国不同时期城市化发展模式的研究,为中国的城市化做出了极大贡献。国内学者对城市化模式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的,第一是城市结构的模式,分为大城市优先发展模式、中小城市优先发展模式、小城市优先发展模式和“大、中、小”共同发展模式;第二是城市化模式的静态研究(其主要论点见表2-4)。
(l)静态城市化模式
国内学者顾朝林、甄锋、张京详①认为由于城市本身特性、规模大小以及城市所在地具体的区位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在城市空间模式层面上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针对我国城市中心区、城市化功能区和周围卫星城镇间的相关关系,可以对我国城市的静态模式作以下划分:
集中块状结构类型.城市中心区和外围功能区组成集中、用地紧凑,卫星城镇相对不发育。这类城市空间结构最为紧凑,一般是新城绕核心区呈圈层扩展而形成的,如沈阳、北京、无锡等。
连片放射状结构类型.该类城市外围的各种功能区围绕中心区呈不均等连片集结,若干方向较为发育,若干方向交不发育,总体呈放射状。这类城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自然条件或交通条件等因素的限制而在各个方向表现出不确定性所造成的,如南昌、合肥等。
连片带状结构类型.由于自然条件(如河谷、滨海地带)等的
影响,这类城市中心区和外围功能区连片向两侧拉长,卫星城镇和其他方向的外围功能区均不发育,我国兰州、青岛均属于此类。
双城或多城结构类型。此类城市分置于两个或多个独立地块,各自形成了特定的外围功能区。这主要是由于城市发展政策和工业布局等而形成的模式,如湛江、包头等。分散型模式.此类集中的城市为分散的若干核心城市所代替,各类外围功能区也分置于各自的核心城镇和卫星城镇。这类城市的空间格局最为松散,如淮南、银川、大庆等。
一城多镇结构类型。此类城市的中心区和外围功能区形成中心城区,另一部分外围配置在相应的卫星城镇中。主城区是城市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而卫星城镇则具有专业职能,如个旧、重庆等。
带卫星城的大城市结构类型。此类城市中心区和外围功能区高度集中发育,并在城市周边地区,逐渐形成较为发育的卫星城镇。这是城市规划干预和引导城市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典型的城市空间格局,如上海、南京等。与之对应,学者刘君德、王宇明等人认为由于中国城市增长的空间过程主要在于城市蔓延、郊区城市化和卫星城建设,空间模式主要有轴向扩展和外向扩展
两种形式,具体有:
圈层模式.这类城市的外向扩展过程突出地表现为呈同心圈层式扩展,具有明显的“年轮”现象。在城市的扩展过程中,一般大工厂、校园、特殊医院、集团住宅等单位起先行者的作用,
随后公共建筑和一般住宅区相继建设,由原来的城市郊区逐渐演化为城市建成区,这时又有一批工厂、学校和特殊医院等被挤到更远的地区。典型代表:上海、西安。
飞地模式。这类城市一般首先在资源点形成城市飞地,然后建成飞地与母地的快速联系通道,再沿通道两侧发展形成指状增长。如南京。
轴向镇充模式。这类城市主要沿交通线形成两条以上的指状体,当指状体增长到一定程度、指状体之间横向联系加强时,其间的三角形或梯形空间逐渐被充填。
带状扩展模式。这类城市模式的形成可划分为四个时期。一是触角期。在这一时期存在一系列城市空间扩展推动力,借助于城市对外交通路线的发展,在城市的快速交通沿线形成一些外展触角,他们由新居住区、工业区、交通枢纽等组成。二是分散组团期。一方面,由于城市边缘区保护、环境美化和建设用地紧缺,限制城市进一步外向扩展;另一方面,大型工业项目和城市基础设施的远郊建设,逐步形成分散组团空间结构。三是城市走廊期。由于分散组团间快速通道的建设,成试沿快速通道形成念珠式工业—居住城市走廊,这一走廊发展成为沿快速通道布局的一系列通勤郊区镇。四是带形城市期。随着这些通勤区的进一步建设,他们共同形成城市的部分地区,结果城市走廊演化为带形大城市区。
(2)动态城市化模式
动态的城市化模式主要与我国的城市化道路选择有紧密联系。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城市化模式形成了不同的观点。
“大、中、小”城市模式。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李梦白先生,他认为这一方针“即表述了我国城市发展的总的战略思想,又为现在的大、中、小城市规定了不同的发展原则。它是总结了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建设经验,研究了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情况后,针对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而制定的,因而是完全正确的”“。他指出,把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看成普遍规律,从而得出大城市规模不应控制的结论是错误的。
优先发展小城镇模式力。优先发展小城镇模式实际上与“大、中、小”城市模式的观点基本一致,他们可以说是“大、中、小”城市模式派生出的一派。该派的主要目标是为了解决中国乡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途径和方式问题。他们的主要论点是:我国原有的城市无力接纳如此众多的农村剩余人口,而中国的国力也很难再建那么多的新城市,因此,只能在原有乡村的集镇的基础上发展小城镇。这样可以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将大量的乡村剩余劳动力就地消化。持此派观点的学者认为,发展小城镇是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方向”和“捷径”。优先发展大城市模式.持大城市派观点的同志认为,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应以发展大城市为重点。他们的主要论点是:第一,世界城市化的发展道路证明,“发展大城市是世界共同趋势”,①“我国尚处在发展大城市阶段”。②第二,从经济、社会、环境和建设四个方面分
析城市规模效益,无论从哪一方面看,大城市的效益都高于中小城市。因此,“大城市是城市化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也是普遍规律”。
③第三,“‘大城市病’和城市规模大小并无必然联系”。④因此,“在我国城市化的阶段,必然选择以大城市为主体的城市化模式”。⑤随着城市化时间的发展和理论探讨的深入,重视大城市的发展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人也越来越多。其中相当一部分人的观点演化成大城市圈或大都市圈⑧。总之,该派认为,无论从理论上考察,还是从实践上探索,中国的大城市经济都要继续发展。大城市继续发展不仅是以为大城市的经济还比较落后,而且是因为国家的经济实力,特别是科技水平和力量主要在大城市。没有大城市的支撑,国家就不能迅速稳步发展,国家就不能迅速增强综合国力。同时,特别应该值得强调的是,主张发展大城市的学者,一般来说既不回避大城市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不完全否定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优先发展中等城市模式.持此观点的同志认为,大城市和小城市都有其难以克服之弊端,唯有中等城市才一是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重点发展规模。因为中等城市兼有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好处,并能消除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弊端。他们认为,“应该确定以发展中等城市为中心,带动城乡建设网络结构协调发展的战略”。⑦持该观点的重要人物刘纯彬⑧认为我国中等城市明显优于小城市,与大城市比也不逊色,有些
指标甚至超过大城市。小城市的弊端是浪费耕地、浪费能源、污染环境。
因此,中国城市化要以建设中等城市为重点。
郊区城市化模式.持此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在中国存在这集中的城市化、直接转变的城市化和分散的城市化三种不同趋势,但是以分散的城市化即郊区城市化为城市化的毛要途径’。
城乡一体化模式和城乡融合模式。认同该模式的学者认为,当代社会发展趋势不卜乡村城市化而是城乡一体化。一是从理论上来说,城市化不是社会发展的
普遍规律,而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工业化规模经济所产生的特征;
二是从近代发展情况来看,城市发展己展现了城乡之间趋于融合的新态势;三是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来看,为城乡融为一体也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又,两种模式不同之处在于,城乡融合模式强调城乡融合,并不排斥实现乡村人口城镇化的演进,而把城乡融合看作是乡村人口城镇化的一条道路。
多元城市化模式、卿。这一派的学者认为,中国人口众多,地域广大,农村人口比重大,地域差异悬殊,商品经济不发达,工业化水平低,这决定了我国城市化模式是多元的、多层次的,是多目标有步骤的不平衡发展战略川。在发展目标上,要采取城、镇、乡多元布局,就地转移和易地转移相结合;在发展步骤上,分清动荡发展和稳定成熟两个相互依存的阶段,采取不同的对策逐步
推进;在地域布局上,先发达地区城市化、后落后地区城市化。
3国内城市化模式研究的评价
国内学者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以我国城市化道路为实证研究的对象,从不同层面和角度阐述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应该采取的模式,对于指导我国城市经济建设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但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第一,过于强调城市结构对城市化模式的影响。这从我国学者对城市化模式类型的划分中就可以看出。他们过多的考虑城市结构对城市化模式的影响,因此,将城市化模式划分为以集中块状结构类型为代表的静态城市化模式I和以圈层模式为代表的静态城市化模式H。这样划分虽然对于区分城市空间发展类型有益,易于提取城市因素,但这种研究方法却忽略了经济活动的流动性,将城市经济视为静态不变的。因此,忽略了城市化模式中的经济因素。
第二,过于强调城市规模对城市化模式的影响.目前国内学者过于强调城市规模对城市化模式的影响,尤其注重人口规模和城市规模对城市化模式的影响,所以才会出现关于城市化模式的八种不同观点。实际上,人口规模尽管使城市的重要特征之一,但不能将其概括为城市的本质特征的全部。城市规模被城市职能所决定,是城市职能的载体。城市职能的等级越高,城市的规模就越大,反之则越小。城市人口除了正常的自我增长以外,如果城市职能在扩大,城市的规模就不可阻挡的要扩大,所以,企图
通过控制城市规模来控制城市化模式是很难取得理想效果的。
第三,对城市化模式选择的依据和影响条件研究不够深入.我国学者大多将我国究竟应当采取什么样的城市化模式作为研究的重点,而对城市化模式选择的依据和影响城市化模式选择的条件研究的不够深入。从逻辑学来看,对城市化模式研究应当遵循“模式选择的依据—影响模式选择的条件—模式的构成—模式的选择”的逻辑顺序,才能客观的选择城市化模式。但是,我国学者在研究此问题时,跳过了模式选择的两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导致研究的基础较为薄弱,因此,在实践工作中,也就缺乏了对实际的指导意义。
2.3国内城市化研究综述
2.3.1国内城市化研究综述
国内关于城市化的研究内容十分丰富,主要集中在对城市化水平的度量研究、关于城市化的类型研究、关于国家的城市化政策研究以及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变动、城市化与劳动力流动、城市化的今后发展趋势等。
(l)对城市化水平的判断
城市化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人口、地域空间等诸多方面的复杂过程,城市化问题是城市研究的重点,是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而城市化水平差异对地区经济发展支撑作用的研究则更加重要,因为它往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制订城市发展政策,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基础。从目前己有的研究文献来看,我国理论界对中国目前城市化水平存在三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目前的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并以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瓶颈”(耿海青,2003;赵新平、周一星,2002;李文,2001;吴子力,2001;胡序威,2000;胡鞍钢,1989)昭:第二种观点认为,从国际比较的研究角度出发,不论与一般模式(即钱纳里模式)相比、与相同收入水平国家相比,还是与亚洲国家相比,中国的城市化并没有严重滞后(李爱军,2004;葛永军、许学强、阎小培,2003;“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2002;史育龙,2001;):第三种观点认为中国目前不是城市化滞后,而是存在超隐性城市化,即乡村地区的非农业发展推动了农
业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职业转移,但这只实现了劳动力的产业转移而不是地域转移,实质上是劳动力非农化加上一定程度的聚集性的人口过剩(邓宇鹏,2002;王嗣均,1996)。
(2)对城市化水平的测定方法的研究
城市化水平的测度方法有主要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而人口比例指标则又是主要指标法中最常用的城市化测度指标。由于我国城镇人口统计口径发生了多次改变,因此,给了客观描述我国城市化水平,众多学者对原有的计算方法进行了修正。对于单一指标的修正主要有:第一,中国社会科学院马侠先生根据国际通行的城乡划分标准,按城镇聚居非农人口比重为75%,城镇合理郊区农业人口比重为25%,提出计算中国城市化实际水平的公式②为:Pu=P.*(1+25/75)/Pr。Pu指全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P:指城镇的非农业人口总数;Pr为全国总人口。第二,武汉大学辜胜阻先生针对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提出的城镇人口修正公式③:修正城镇人口=城镇居委会人口A/。式中A为理论参数,设区的市为0.65;不设区的市为0.70;镇为0.75。
还有的学者考虑到城市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它不仅体现了一个地区人口性质的变化还体现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演变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有学者认为只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这一指标来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方法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应该从城市化质量的角度出发,建立起一组指标体系,予以综合分析,力求较为全面准确地衡量城市化水平④。作为改
进城市化水平衡量方法的一种思路,对复合指标法进行的研究有其学术价值。纵观国外学者在这方面所做的研究可以发现,用该指标计算城市化水平时,其基本模式是一致的,即首先选出能反映出城镇各方面基本特征的一组指标,然后根据这些指标计算出一个综合值,作为一个地区城市化的水平。国内学者如张耕田(张耕田,1998),代合治(代合治等,1998);叶裕民等在这方面做了尝试研究。
(3)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研究
关于城市化的动力机制问题,学术界主要有下几种认识:一种观点认为,生产方式的变革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人口集中只是城市化的表面特征,生产方式的变革才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广义的生活方式(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组织、行为规范、道德准则、价值观念等)的变更则是城市化的综合结果。而城市文化则是城市全面发展的推动力(朱铁臻,2002:李树琼,2()()2)。第二种观点认为,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市场机制。他们认为城市化是其内在机制作用的结果。首先,是由分工和生产力发展形成的生长机制;其表现是受城市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的客观比例关系(即关联度)的要求所决定的城市产业的自然增长趋势;其次,城市的发展也受市场机制调节的作用(覃成林,2001;饶会林,陈福军,2001)。第三种观点认为,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由“推力”和“拉力”构成。一个是城市工业的发展和扩张产生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即推力;二是农业劳动生
产率的提高,农业走上集约经营,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在农村以外寻求出路,即拉力(杨重光,1987:吴海林,刘韶龄,2001)。
(4)如何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偏低,主要原因是城市的数目太少,应该下大力气增加我国城市的数量。而增加城市的数目,主要是发展小城市,应以我国现有的19000个建制镇为基础,积极推进农村城市化的发展步伐。另一种观点认为,要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不能单纯靠提高城市的数目,不应重蹈西方国家在上个世纪及在本世纪前期所走过的以单个城市发展为中心的城市化道路,而应根据国际、国内的现实情况,走出一条建立在区域综合协调发展基础上的城市化道路,即发展都市区,刁‘能迅速将我国的城市化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2国内城市化模式研究综述
与国外学者对城市化模式的研究相比,国内学者更加注重对中国不同时期城市化发展模式的研究,为中国的城市化做出了极大贡献。国内学者对城市化模式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的,第一是城市结构的模式,分为大城市优先发展模式、中小城市优先发展模式、小城市优先发展模式和“大、中、小”共同发展模式;第二是城市化模式的静态研究(其主要论点见表2-4)。
(l)静态城市化模式
国内学者顾朝林、甄锋、张京详①认为由于城市本身特性、规模大小以及城市所在地具体的区位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在城市空间模式层面上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针对我国城市中心区、城市化功能区和周围卫星城镇间的相关关系,可以对我国城市的静态模式作以下划分:
集中块状结构类型.城市中心区和外围功能区组成集中、用地紧凑,卫星城镇相对不发育。这类城市空间结构最为紧凑,一般是新城绕核心区呈圈层扩展而形成的,如沈阳、北京、无锡等。
连片放射状结构类型.该类城市外围的各种功能区围绕中心区呈不均等连片集结,若干方向较为发育,若干方向交不发育,总体呈放射状。这类城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自然条件或交通条件等因素的限制而在各个方向表现出不确定性所造成的,如南昌、合肥等。
连片带状结构类型.由于自然条件(如河谷、滨海地带)等的
影响,这类城市中心区和外围功能区连片向两侧拉长,卫星城镇和其他方向的外围功能区均不发育,我国兰州、青岛均属于此类。
双城或多城结构类型。此类城市分置于两个或多个独立地块,各自形成了特定的外围功能区。这主要是由于城市发展政策和工业布局等而形成的模式,如湛江、包头等。分散型模式.此类集中的城市为分散的若干核心城市所代替,各类外围功能区也分置于各自的核心城镇和卫星城镇。这类城市的空间格局最为松散,如淮南、银川、大庆等。
一城多镇结构类型。此类城市的中心区和外围功能区形成中心城区,另一部分外围配置在相应的卫星城镇中。主城区是城市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而卫星城镇则具有专业职能,如个旧、重庆等。
带卫星城的大城市结构类型。此类城市中心区和外围功能区高度集中发育,并在城市周边地区,逐渐形成较为发育的卫星城镇。这是城市规划干预和引导城市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典型的城市空间格局,如上海、南京等。与之对应,学者刘君德、王宇明等人认为由于中国城市增长的空间过程主要在于城市蔓延、郊区城市化和卫星城建设,空间模式主要有轴向扩展和外向扩展
两种形式,具体有:
圈层模式.这类城市的外向扩展过程突出地表现为呈同心圈层式扩展,具有明显的“年轮”现象。在城市的扩展过程中,一般大工厂、校园、特殊医院、集团住宅等单位起先行者的作用,
随后公共建筑和一般住宅区相继建设,由原来的城市郊区逐渐演化为城市建成区,这时又有一批工厂、学校和特殊医院等被挤到更远的地区。典型代表:上海、西安。
飞地模式。这类城市一般首先在资源点形成城市飞地,然后建成飞地与母地的快速联系通道,再沿通道两侧发展形成指状增长。如南京。
轴向镇充模式。这类城市主要沿交通线形成两条以上的指状体,当指状体增长到一定程度、指状体之间横向联系加强时,其间的三角形或梯形空间逐渐被充填。
带状扩展模式。这类城市模式的形成可划分为四个时期。一是触角期。在这一时期存在一系列城市空间扩展推动力,借助于城市对外交通路线的发展,在城市的快速交通沿线形成一些外展触角,他们由新居住区、工业区、交通枢纽等组成。二是分散组团期。一方面,由于城市边缘区保护、环境美化和建设用地紧缺,限制城市进一步外向扩展;另一方面,大型工业项目和城市基础设施的远郊建设,逐步形成分散组团空间结构。三是城市走廊期。由于分散组团间快速通道的建设,成试沿快速通道形成念珠式工业—居住城市走廊,这一走廊发展成为沿快速通道布局的一系列通勤郊区镇。四是带形城市期。随着这些通勤区的进一步建设,他们共同形成城市的部分地区,结果城市走廊演化为带形大城市区。
(2)动态城市化模式
动态的城市化模式主要与我国的城市化道路选择有紧密联系。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城市化模式形成了不同的观点。
“大、中、小”城市模式。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李梦白先生,他认为这一方针“即表述了我国城市发展的总的战略思想,又为现在的大、中、小城市规定了不同的发展原则。它是总结了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建设经验,研究了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情况后,针对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而制定的,因而是完全正确的”“。他指出,把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看成普遍规律,从而得出大城市规模不应控制的结论是错误的。
优先发展小城镇模式力。优先发展小城镇模式实际上与“大、中、小”城市模式的观点基本一致,他们可以说是“大、中、小”城市模式派生出的一派。该派的主要目标是为了解决中国乡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途径和方式问题。他们的主要论点是:我国原有的城市无力接纳如此众多的农村剩余人口,而中国的国力也很难再建那么多的新城市,因此,只能在原有乡村的集镇的基础上发展小城镇。这样可以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将大量的乡村剩余劳动力就地消化。持此派观点的学者认为,发展小城镇是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方向”和“捷径”。优先发展大城市模式.持大城市派观点的同志认为,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应以发展大城市为重点。他们的主要论点是:第一,世界城市化的发展道路证明,“发展大城市是世界共同趋势”,①“我国尚处在发展大城市阶段”。②第二,从经济、社会、环境和建设四个方面分
析城市规模效益,无论从哪一方面看,大城市的效益都高于中小城市。因此,“大城市是城市化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也是普遍规律”。
③第三,“‘大城市病’和城市规模大小并无必然联系”。④因此,“在我国城市化的阶段,必然选择以大城市为主体的城市化模式”。⑤随着城市化时间的发展和理论探讨的深入,重视大城市的发展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人也越来越多。其中相当一部分人的观点演化成大城市圈或大都市圈⑧。总之,该派认为,无论从理论上考察,还是从实践上探索,中国的大城市经济都要继续发展。大城市继续发展不仅是以为大城市的经济还比较落后,而且是因为国家的经济实力,特别是科技水平和力量主要在大城市。没有大城市的支撑,国家就不能迅速稳步发展,国家就不能迅速增强综合国力。同时,特别应该值得强调的是,主张发展大城市的学者,一般来说既不回避大城市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不完全否定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优先发展中等城市模式.持此观点的同志认为,大城市和小城市都有其难以克服之弊端,唯有中等城市才一是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重点发展规模。因为中等城市兼有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好处,并能消除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弊端。他们认为,“应该确定以发展中等城市为中心,带动城乡建设网络结构协调发展的战略”。⑦持该观点的重要人物刘纯彬⑧认为我国中等城市明显优于小城市,与大城市比也不逊色,有些
指标甚至超过大城市。小城市的弊端是浪费耕地、浪费能源、污染环境。
因此,中国城市化要以建设中等城市为重点。
郊区城市化模式.持此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在中国存在这集中的城市化、直接转变的城市化和分散的城市化三种不同趋势,但是以分散的城市化即郊区城市化为城市化的毛要途径’。
城乡一体化模式和城乡融合模式。认同该模式的学者认为,当代社会发展趋势不卜乡村城市化而是城乡一体化。一是从理论上来说,城市化不是社会发展的
普遍规律,而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工业化规模经济所产生的特征;
二是从近代发展情况来看,城市发展己展现了城乡之间趋于融合的新态势;三是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来看,为城乡融为一体也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又,两种模式不同之处在于,城乡融合模式强调城乡融合,并不排斥实现乡村人口城镇化的演进,而把城乡融合看作是乡村人口城镇化的一条道路。
多元城市化模式、卿。这一派的学者认为,中国人口众多,地域广大,农村人口比重大,地域差异悬殊,商品经济不发达,工业化水平低,这决定了我国城市化模式是多元的、多层次的,是多目标有步骤的不平衡发展战略川。在发展目标上,要采取城、镇、乡多元布局,就地转移和易地转移相结合;在发展步骤上,分清动荡发展和稳定成熟两个相互依存的阶段,采取不同的对策逐步
推进;在地域布局上,先发达地区城市化、后落后地区城市化。
3国内城市化模式研究的评价
国内学者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以我国城市化道路为实证研究的对象,从不同层面和角度阐述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应该采取的模式,对于指导我国城市经济建设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但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第一,过于强调城市结构对城市化模式的影响。这从我国学者对城市化模式类型的划分中就可以看出。他们过多的考虑城市结构对城市化模式的影响,因此,将城市化模式划分为以集中块状结构类型为代表的静态城市化模式I和以圈层模式为代表的静态城市化模式H。这样划分虽然对于区分城市空间发展类型有益,易于提取城市因素,但这种研究方法却忽略了经济活动的流动性,将城市经济视为静态不变的。因此,忽略了城市化模式中的经济因素。
第二,过于强调城市规模对城市化模式的影响.目前国内学者过于强调城市规模对城市化模式的影响,尤其注重人口规模和城市规模对城市化模式的影响,所以才会出现关于城市化模式的八种不同观点。实际上,人口规模尽管使城市的重要特征之一,但不能将其概括为城市的本质特征的全部。城市规模被城市职能所决定,是城市职能的载体。城市职能的等级越高,城市的规模就越大,反之则越小。城市人口除了正常的自我增长以外,如果城市职能在扩大,城市的规模就不可阻挡的要扩大,所以,企图
通过控制城市规模来控制城市化模式是很难取得理想效果的。
第三,对城市化模式选择的依据和影响条件研究不够深入.我国学者大多将我国究竟应当采取什么样的城市化模式作为研究的重点,而对城市化模式选择的依据和影响城市化模式选择的条件研究的不够深入。从逻辑学来看,对城市化模式研究应当遵循“模式选择的依据—影响模式选择的条件—模式的构成—模式的选择”的逻辑顺序,才能客观的选择城市化模式。但是,我国学者在研究此问题时,跳过了模式选择的两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导致研究的基础较为薄弱,因此,在实践工作中,也就缺乏了对实际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