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当代诠释_韩丹丹

Ethnology 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 民族学与文化人类学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当代诠释

韩丹丹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摘要】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是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依托,是民族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根本所在。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夯实中华民族文化基础,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进行当代诠释: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建构和谐网络文化;培育科学的信仰体系。【关键词】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价值核心;文化主导【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内容和文化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在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价值多元化、社会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民族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根本所在,也是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依托。

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1]

(二)包容性

中华文化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积极借鉴融合中外各民族精神文化精华,儒家的“仁、爱、礼、智、信”,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以及近代西方先进的民主文化都蕴含其中,最终构建了博大精深、兼容并包的中国文化体系。可见,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是中华民族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现代文化思想和外来积极有益文化的结合物,所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其文化心理上的开放性以及高度的包容性体现于此。

(三)时代性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历史的存在,也是现实的存在,是历史与现实的凝结。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这一时代性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优良的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这种传统和精神对当代的我们不断地发生作用,形成我们置身其中的家园。另一方面,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当代所呈现的新的实践需求,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断前行的动力,催生着中华文化新的变迁。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形成过程与当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联系密切,是民族当时的生存状态,与时代发展的进程保持同步,这就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一、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

关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概念界定,学界说法不一,“要素说”、“功能说”、“交集说”等均有存在。本文提到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实践中自觉形成的各族儿女共同依托、 共同传承、共同发扬的价值观念、情感态度和文化精神的总和。其实质是中华儿女坚信不疑的,将其视为生存之根本、生命意义之所向的,以理想、信念、信仰为核心的精神文化体系。它在精神层面将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彻底区别开来。

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特定内涵来看,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民族性

民族性是指一个民族在其共同的地域上进行经济、文化生活以及共同心理素质基础上形成的,本民族所特有的情感、习俗、行为和思维方式。它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全球化时代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思想源泉。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丰富的文化,建构了我们世代生存的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是13亿中华儿女成长和发展的基础,是56个民族普遍认同的价值理念。如若失去它,民族成员之间就失去了 共识和认同的根据。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民族,一

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当代诠释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当代诠释”问题即为“如何构建”问题。当代社会,人类精神家园的建设远比物质家园

Chinese national Expo

1

中国民族博览 Chinese national Expo

的建设复杂、艰巨。我们在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中要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在满足人民群众迫切需要提高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新期待的基础上,来建设丰富多彩、昂扬向上、幸福美满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一)价值目标: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个民族的延续和发展、一个国家的社会系统正常运转以及社会秩序的正常维护都需要共同的价值目标。共同的价值目标不仅可以照亮中华民族前进的道路,也能点燃中华民族奋斗的希望。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四个方面”以及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三个倡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个方面”以及“三个倡导”均明确表明了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公民的价值准则。

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保持民族性, 体现时代性。”[2]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事实表明,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重要阶段, 都有新的民族精神孕育。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这面大旗的指导下,产生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只有以二者为指导纲领,才可以与时俱进,生生不息,中华民族才能有未来。

(二)文化根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必须要依托自身已有的文化传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几千年不断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长期社会实践中,我国各民族形成了56种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以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为主要内容的中华民族精神。二者凝聚了每一个民族的情感和生存智慧,承载了其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轨迹。中华各民族培育的56种风格迥异的物质文化与独特的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团结提供了共有的文化根基和精神纽带。党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需要弘扬中华文化。各民族之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格局,是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前提。

当代社会,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紧紧依托中华民族文化, 认真挖掘各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并将其发扬光大。在遵循中华民族文化发展规律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合理引导,科学保护,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重点凸显有利于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相关内容,如伦理文化、审美文化、家庭观念、国家观念等。在保护中提升,在提升中

凝聚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不断延续。

(三) 文化主导:构建和谐网络文化

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了国际互联网,自此之后,我国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人们的生存方式、组织方式、交往方式也日益得到改变,随之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文化性形态—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是一种精神文化,它具有自身特有的语言体系、规范制度和价值观念,具有开放性、世界性、平等性等独特性质,可以快速、广泛地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和外国优秀文化之间的整合、交融,它应当且必须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检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成效的重要试金石。网络文化所具有的综合性、世界性和超前性的特点决定其发展现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精神文化发展的最新成果, 但是它的缺陷也反映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存在的问题,例如,我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动摇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根基。

为了使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发挥其应有的“强大力量”,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加强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一方面,明确网络文化发展目标。我国网络文化发展必须要以维护和弘扬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目标,以提高个人的民族认同感、责任感为根本出发点,坚持网络文化的发展必须要为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加强网络监管机制建设。充分利用网络自身优势, 坚持内部行业自律与外部社会监管相结合,上层政府监管与下层公众监督相结合,构建立体化的网络监管机制,在具体实践中能够切实践行 “内外”监管与“上下”监管的统一,[3]从而巩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存在和发展的社会根基。

(四)灵魂之钙:培育科学的信仰体系

当代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说:“现代主义的真正问题

[4]

是信仰的问题,用不时兴的语言来说,它就是一种精神危机。”

信仰是人类的灵魂,是人类最基本、最深刻的精神活动。信仰决定和支配着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在根本上影响着人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作用于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程。“信仰是个人心灵的寄托和行为的支柱;对社会心理而言, 它是人们精神生活的核心;对民族心理而言, 它是凝聚国民心智的民族精神。”没有信仰的文化是不可信的,没有民族是没有灵魂的民族。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如果我们抽掉信仰因素的作用,就很难想象共产党能够打败国民党。可见,信仰是一个民族聚合的核心,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只有培育科学的信仰体系,才能够抓住中华民族现代精神家园的思想灵魂。

然而,伴随着整个社会的日益开放和物质,人们精神生活的理想境界逐渐变得日益世俗,外在性的物质需要与内在性的精神追求、价值追求与真理探索开始出现矛盾,此时信

(下转第5页)

2 Chinese national Expo

Ethnology 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 民族学与文化人类学

觉参与家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家庭文化建设社会目标的实现。一是政策导向激励。设计符合时代特色和家庭需求的社会政策对于促进家庭文化建设的整体发展、提升家庭文化建设的质量、实现家庭文化建设的良性运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政策体系包括政治保障政策、法制保障政策、物质投入保障政策等。二是社会舆论的精神激励。在实践中,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家庭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提供了多层次、多类型的精神激励平台。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道德模范”、“五好家庭”、“平安家庭”、“寻找最美家庭”的评选表彰活动,一些电视台开设的家庭类栏目等都是利用舆论载体推进家庭文化建设的生动实例,通过对榜样的宣传传递正能量。三是物质激励。在进行精神鼓励的同时,通过提高物质待遇、设立奖金等方式给予物质奖励,形成家庭文化建设的物质激励机制。

第三,评价机制。家庭文化建设的评价机制是指家庭文化建设的评价主体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原则,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家庭文化建设的整体或某一方面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对被评价的对象即某一地区或单位的家庭文化建设状况进行判断,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奖励或惩罚。建立健全家庭文化建设评价机制,可以约束各级组织、各级领导干部重视家庭文化建设。同时考评的过程也是对广大公众进行教育和引导的过程,使人们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引导人们追求高尚的生活方式,改正不健康的生

活方式。有效的评价机制依赖于科学的评估方法,为此,评估体系要讲求科学性、实用性、全面性,尽量将家庭发展指标、文化发展指标、社会发展指标整合在评估指标体系之中;评估方法应当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评估内容应当包括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的评估,包括对项目方案、执行过程、活动效果的评估。参考文献:

[1]解丽霞.广东家庭文化建设的发展战略[J].岭南学刊,2012(2):

120-124.

[2]朱东辉, 王束旭. 家庭文化建设浅论[J].学术交流,1993(5):

105-108.

[3]解丽霞. 广东家庭文化建设的发展战略[J].岭南学刊,2012(2):

120-124.

[4]张纲. 论廉洁家庭文化的作用及建设途径[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

2012(1):11-15.

[5]毛福民. 关于家庭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J].社会科学论坛,1998

(1):33-36.

[6]易银珍,文宁. 和谐家庭文化建设的制度创新研究[J].湘潭大学

学报,2013(7):154-158.

作者简介:倪芬(1964-),女,福建省福清市人,中共福州市委党校副教授,主要从事公共管理研究。

(上接第2页)

仰被世俗弱化,对人生所起的引导和制约作用变得苍白乏力。放弃崇高只能用不崇高来代替,于是,迷信、邪教被当作信仰理所当然地出现。恩格斯说过:“即使是最荒谬的迷信,其根基也是反映了人类的本质的永恒本性,尽管反映得很不完备,有些歪曲。”但是这种不完备的甚至歪曲颠倒的导航,会使人们失去道德规范的约束。人们就会在歪曲的精神信仰中失去共有的精神家园。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的、开放型的社会,中华民族的信仰应该是一个多元开放的体系。这个体系具体表现为:从信仰的客体角度来说有,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坚持的信仰、部分人持有的信仰、对某种社会性价值的信仰以及对人生终极意义的信仰。就信仰的主体来看,存在宗教信仰者、无神论信仰者、非信仰者和无信仰者。多元开放的信仰体系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为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我们需要尊重这种客观事实,也需要培育这种具有包容性的科学的信仰体系。中国当下的信仰主要有宗教信仰、道德信仰、法律信仰、共产主义信仰等,其中,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信仰以科学真理为基础,信奉能被实证的科学命题,主张将之内化为自己的信仰后可以用来指导自己的行动。[5]它鼓励人们提高自我价值,丰富自我本质,它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理想性和超越性的统一,是值得我们坚持的科学信仰。所以,

作者简介:韩丹丹(1986-),女,河南商丘人,讲师,法学硕士,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参考文献:

[1]江泽民. 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

出版社,1999:139.

[2]贾白帆. 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视阈下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建

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04(4).

[3]刘建霞.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几点认识[J].前进,

2009(4):40.

[4]赵惜群,蒋娟. 网络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东疆

学刊[J].2011,04(28,2).

[5]美. 丹尼尔﹒贝尔.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

1989:74.

[6]刘建军. 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9.

我们应该以涵盖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信仰为主导信仰,在建设该信仰的基础注重其他信仰的引导和培养,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在科学信仰层面的多元建构。

Chinese national Expo

5

Ethnology 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 民族学与文化人类学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当代诠释

韩丹丹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摘要】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是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依托,是民族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根本所在。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夯实中华民族文化基础,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进行当代诠释: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建构和谐网络文化;培育科学的信仰体系。【关键词】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价值核心;文化主导【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内容和文化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在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价值多元化、社会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民族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根本所在,也是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依托。

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1]

(二)包容性

中华文化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积极借鉴融合中外各民族精神文化精华,儒家的“仁、爱、礼、智、信”,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以及近代西方先进的民主文化都蕴含其中,最终构建了博大精深、兼容并包的中国文化体系。可见,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是中华民族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现代文化思想和外来积极有益文化的结合物,所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其文化心理上的开放性以及高度的包容性体现于此。

(三)时代性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历史的存在,也是现实的存在,是历史与现实的凝结。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这一时代性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优良的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这种传统和精神对当代的我们不断地发生作用,形成我们置身其中的家园。另一方面,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当代所呈现的新的实践需求,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断前行的动力,催生着中华文化新的变迁。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形成过程与当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联系密切,是民族当时的生存状态,与时代发展的进程保持同步,这就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一、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

关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概念界定,学界说法不一,“要素说”、“功能说”、“交集说”等均有存在。本文提到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实践中自觉形成的各族儿女共同依托、 共同传承、共同发扬的价值观念、情感态度和文化精神的总和。其实质是中华儿女坚信不疑的,将其视为生存之根本、生命意义之所向的,以理想、信念、信仰为核心的精神文化体系。它在精神层面将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彻底区别开来。

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特定内涵来看,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民族性

民族性是指一个民族在其共同的地域上进行经济、文化生活以及共同心理素质基础上形成的,本民族所特有的情感、习俗、行为和思维方式。它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全球化时代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思想源泉。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丰富的文化,建构了我们世代生存的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是13亿中华儿女成长和发展的基础,是56个民族普遍认同的价值理念。如若失去它,民族成员之间就失去了 共识和认同的根据。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民族,一

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当代诠释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当代诠释”问题即为“如何构建”问题。当代社会,人类精神家园的建设远比物质家园

Chinese national Expo

1

中国民族博览 Chinese national Expo

的建设复杂、艰巨。我们在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中要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在满足人民群众迫切需要提高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新期待的基础上,来建设丰富多彩、昂扬向上、幸福美满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一)价值目标: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个民族的延续和发展、一个国家的社会系统正常运转以及社会秩序的正常维护都需要共同的价值目标。共同的价值目标不仅可以照亮中华民族前进的道路,也能点燃中华民族奋斗的希望。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四个方面”以及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三个倡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个方面”以及“三个倡导”均明确表明了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公民的价值准则。

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保持民族性, 体现时代性。”[2]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事实表明,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重要阶段, 都有新的民族精神孕育。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这面大旗的指导下,产生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只有以二者为指导纲领,才可以与时俱进,生生不息,中华民族才能有未来。

(二)文化根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必须要依托自身已有的文化传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几千年不断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长期社会实践中,我国各民族形成了56种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以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为主要内容的中华民族精神。二者凝聚了每一个民族的情感和生存智慧,承载了其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轨迹。中华各民族培育的56种风格迥异的物质文化与独特的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团结提供了共有的文化根基和精神纽带。党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需要弘扬中华文化。各民族之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格局,是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前提。

当代社会,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紧紧依托中华民族文化, 认真挖掘各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并将其发扬光大。在遵循中华民族文化发展规律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合理引导,科学保护,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重点凸显有利于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相关内容,如伦理文化、审美文化、家庭观念、国家观念等。在保护中提升,在提升中

凝聚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不断延续。

(三) 文化主导:构建和谐网络文化

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了国际互联网,自此之后,我国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人们的生存方式、组织方式、交往方式也日益得到改变,随之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文化性形态—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是一种精神文化,它具有自身特有的语言体系、规范制度和价值观念,具有开放性、世界性、平等性等独特性质,可以快速、广泛地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和外国优秀文化之间的整合、交融,它应当且必须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检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成效的重要试金石。网络文化所具有的综合性、世界性和超前性的特点决定其发展现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精神文化发展的最新成果, 但是它的缺陷也反映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存在的问题,例如,我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动摇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根基。

为了使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发挥其应有的“强大力量”,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加强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一方面,明确网络文化发展目标。我国网络文化发展必须要以维护和弘扬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目标,以提高个人的民族认同感、责任感为根本出发点,坚持网络文化的发展必须要为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加强网络监管机制建设。充分利用网络自身优势, 坚持内部行业自律与外部社会监管相结合,上层政府监管与下层公众监督相结合,构建立体化的网络监管机制,在具体实践中能够切实践行 “内外”监管与“上下”监管的统一,[3]从而巩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存在和发展的社会根基。

(四)灵魂之钙:培育科学的信仰体系

当代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说:“现代主义的真正问题

[4]

是信仰的问题,用不时兴的语言来说,它就是一种精神危机。”

信仰是人类的灵魂,是人类最基本、最深刻的精神活动。信仰决定和支配着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在根本上影响着人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作用于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程。“信仰是个人心灵的寄托和行为的支柱;对社会心理而言, 它是人们精神生活的核心;对民族心理而言, 它是凝聚国民心智的民族精神。”没有信仰的文化是不可信的,没有民族是没有灵魂的民族。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如果我们抽掉信仰因素的作用,就很难想象共产党能够打败国民党。可见,信仰是一个民族聚合的核心,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只有培育科学的信仰体系,才能够抓住中华民族现代精神家园的思想灵魂。

然而,伴随着整个社会的日益开放和物质,人们精神生活的理想境界逐渐变得日益世俗,外在性的物质需要与内在性的精神追求、价值追求与真理探索开始出现矛盾,此时信

(下转第5页)

2 Chinese national Expo

Ethnology 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 民族学与文化人类学

觉参与家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家庭文化建设社会目标的实现。一是政策导向激励。设计符合时代特色和家庭需求的社会政策对于促进家庭文化建设的整体发展、提升家庭文化建设的质量、实现家庭文化建设的良性运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政策体系包括政治保障政策、法制保障政策、物质投入保障政策等。二是社会舆论的精神激励。在实践中,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家庭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提供了多层次、多类型的精神激励平台。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道德模范”、“五好家庭”、“平安家庭”、“寻找最美家庭”的评选表彰活动,一些电视台开设的家庭类栏目等都是利用舆论载体推进家庭文化建设的生动实例,通过对榜样的宣传传递正能量。三是物质激励。在进行精神鼓励的同时,通过提高物质待遇、设立奖金等方式给予物质奖励,形成家庭文化建设的物质激励机制。

第三,评价机制。家庭文化建设的评价机制是指家庭文化建设的评价主体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原则,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家庭文化建设的整体或某一方面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对被评价的对象即某一地区或单位的家庭文化建设状况进行判断,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奖励或惩罚。建立健全家庭文化建设评价机制,可以约束各级组织、各级领导干部重视家庭文化建设。同时考评的过程也是对广大公众进行教育和引导的过程,使人们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引导人们追求高尚的生活方式,改正不健康的生

活方式。有效的评价机制依赖于科学的评估方法,为此,评估体系要讲求科学性、实用性、全面性,尽量将家庭发展指标、文化发展指标、社会发展指标整合在评估指标体系之中;评估方法应当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评估内容应当包括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的评估,包括对项目方案、执行过程、活动效果的评估。参考文献:

[1]解丽霞.广东家庭文化建设的发展战略[J].岭南学刊,2012(2):

120-124.

[2]朱东辉, 王束旭. 家庭文化建设浅论[J].学术交流,1993(5):

105-108.

[3]解丽霞. 广东家庭文化建设的发展战略[J].岭南学刊,2012(2):

120-124.

[4]张纲. 论廉洁家庭文化的作用及建设途径[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

2012(1):11-15.

[5]毛福民. 关于家庭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J].社会科学论坛,1998

(1):33-36.

[6]易银珍,文宁. 和谐家庭文化建设的制度创新研究[J].湘潭大学

学报,2013(7):154-158.

作者简介:倪芬(1964-),女,福建省福清市人,中共福州市委党校副教授,主要从事公共管理研究。

(上接第2页)

仰被世俗弱化,对人生所起的引导和制约作用变得苍白乏力。放弃崇高只能用不崇高来代替,于是,迷信、邪教被当作信仰理所当然地出现。恩格斯说过:“即使是最荒谬的迷信,其根基也是反映了人类的本质的永恒本性,尽管反映得很不完备,有些歪曲。”但是这种不完备的甚至歪曲颠倒的导航,会使人们失去道德规范的约束。人们就会在歪曲的精神信仰中失去共有的精神家园。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的、开放型的社会,中华民族的信仰应该是一个多元开放的体系。这个体系具体表现为:从信仰的客体角度来说有,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坚持的信仰、部分人持有的信仰、对某种社会性价值的信仰以及对人生终极意义的信仰。就信仰的主体来看,存在宗教信仰者、无神论信仰者、非信仰者和无信仰者。多元开放的信仰体系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为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我们需要尊重这种客观事实,也需要培育这种具有包容性的科学的信仰体系。中国当下的信仰主要有宗教信仰、道德信仰、法律信仰、共产主义信仰等,其中,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信仰以科学真理为基础,信奉能被实证的科学命题,主张将之内化为自己的信仰后可以用来指导自己的行动。[5]它鼓励人们提高自我价值,丰富自我本质,它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理想性和超越性的统一,是值得我们坚持的科学信仰。所以,

作者简介:韩丹丹(1986-),女,河南商丘人,讲师,法学硕士,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参考文献:

[1]江泽民. 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

出版社,1999:139.

[2]贾白帆. 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视阈下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建

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04(4).

[3]刘建霞.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几点认识[J].前进,

2009(4):40.

[4]赵惜群,蒋娟. 网络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东疆

学刊[J].2011,04(28,2).

[5]美. 丹尼尔﹒贝尔.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

1989:74.

[6]刘建军. 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9.

我们应该以涵盖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信仰为主导信仰,在建设该信仰的基础注重其他信仰的引导和培养,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在科学信仰层面的多元建构。

Chinese national Expo

5


相关文章

  • 当代雷锋精神最好的诠释
  • 当代雷锋精神最好的诠释--志愿服务 发表时间:2012-04-16 来源:中国文明网 弹指间,雷锋离开我们已经半个世纪.作为时代文明的坐标,雷锋身上所体现的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所体现的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 ...查看


  • 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一个民族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 ...查看


  • 中国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及发展趋势
  • 中国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及发展趋势 2005-4-7 景海峰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的中国哲学研究,有三件大事最可注意:一是新出土材料的发现,特别是郭店竹简和上博楚简的问世,激起一阵阵上古思想研究的热潮:二是经典诠释的新开展和"中 ...查看


  • 经典诠释与"立德"
  • 关键词: 文本与经典;教化;中国诠释学;立德 摘要: 文本诠释是诠释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在现代诠释学形成之前,诠释的重心是对作为"经典"的文本之理解.在现代诠释学中,诠释重心移向了一般意义上的文本.当代诠释视野中,有人甚而 ...查看


  • _差序格局_的理论诠释及现代内涵
  • 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1期 "差序格局"的理论诠释及现代内涵 卜 长 莉 Abstract:FeiXiao2Tongputsforwardthestructureofgradetoillustratinginterper ...查看


  • 社会主义特色文化从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毛概作业
  • 从"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 --浅谈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解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qu ...查看


  • 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儒家思想的发展脉络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主干,自孔子确立以来,迄今两千多年,一直被看作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主要代表和集大成者.从先秦到清代,儒学先后形成四种理论形态. 第一个理论形态是先秦时期的古典儒学.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孟子和荀子进一步 ...查看


  • 邱学华尝试教学法--一."尝试"的重要意义
  • 一. "尝试"的重要意义 "尝试"两字似乎是很普通的字眼,但它却蕴含着博大精深.不可估量的内涵和价值.客观存在蕴含着极为丰富深刻的哲理,透发出无穷无尽的教育价值. 解读尝试教学理论,应该先从" ...查看


  • 论中国哲学典籍英译方法
  • 摘要: 中国哲学典籍的英译方法可以细分为诠释的方法和转换的方法两个部分.诠释的方法以朱熹对儒家经典的诠释为例,借助黄俊杰先生提出的"概念史的研究方法"和"思想史的研究方法",主要探讨了中国哲学典籍英译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