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 专题三
第一节“顺乎世界之潮流”
一轮复习学案
崇州市崇庆中学历史组 杨佳
1.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2. 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1.了解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2.认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3.通过对不同阶级派别的新思想的学习,体会先进的中国人挽救民族危机的迫切心情、民主共和国方案的提出和实践的艰难性。
整体把握 方向明确(见第4页框架结构图表)
“近代化”释义:,经济上的工业化、机械化
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
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
夯实基础 回归教材
1. 背景
(1)清朝国势渐衰,社会矛盾尖锐。 (2)读书人埋头读经,远离现实。
(3)读书人与统治者沉迷“天朝上国”不能自拔。
战争中国战败,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2.代表人物
(1)林则徐 :①地位: .
②著作:《四洲志》、《华事夷言》。
(2)魏源 :①著作:《 》
②思想:“ ”,成为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口号。
(3)洋务派:① 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
②指导思想:
,
学法点睛 本知识点归纳为“一、一、二、二”
地主阶级的“良方”
资产阶级的“良方”
1. 维新变法——维新派
(1)背景①洋务运动的开展,民族资本主义兴起。
②学习西方问题上突破了“器物”限制。 ③19世纪90年代,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2)目的:挽救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3)理论武器:、西方社会政治学说。
(4)核心主张: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纲常伦理,主张变法建立 (5)主要人物及主张
①康有为:1898年出版《 》,借用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还借用进化论观点论证了君主立宪制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
②梁启超:指出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的出路。
③谭嗣同:是维新派中的激进派,对 和纲常名教进行了大胆的批判,号召人们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
④严复:1898年翻译出版《天演论》,提倡进化论思想,成为人们要求变法图强的理论武器。 (6)影响
②通过变法以挽救民族危机,充满着爱国主义激情。 ③要求建立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具有进步意义。
④传播了西方社会政治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具有 。 2.走向共和——革命派 (1)背景
①改良道路在中国受挫
②《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③一些知识分子认识到推翻清朝统治的必要性。 ④ 思想兴起。 (2)过程
1894年兴中会誓词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主张。
②1903年章太炎《 ③1905年 的政治纲领将“建立民国”确立为奋斗目标。
④1905—1907年围绕要不要革命、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政体的论战,为民主革命做了舆论准备,使许多知识分子投身到革命事业。
⑤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民主共和方案初步实现。
学法点睛 本知识点归纳为“一、二、一”
1.“睁眼看世界”的核心内容、目的及影响是什么? ⑴核心内容: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⑵目的:维护清王朝统治,抵抗外来侵略。
⑶影响:“睁眼看世界”表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抛弃虚骄自大的陈腐观念,放眼世界,探索新知,开近代学习西方之先河,其思想逐渐发展成为一股社会思潮。从此,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富强而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
2.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形成原因及其评价 ⑴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
①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起来。 ②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运动,最终推动戊戌变法的实现。
③康梁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代表,他们的思想是封建社会急剧崩溃和民族危机极端严重的现实反映,表达了这个阶层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但同时也反映出其软弱性、妥协性的一面。
⑵这一特征产生的原因
①客观原因:当时中国资本主义还很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
②主观原因: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分子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他们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分子的代表,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较密切的联系,其思想认识是有局限性的,幻想“中西结合”。
⑶进步性与局限性
①维新变法思想的进步性在于变法图存和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深刻地触及反帝反封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社会主题,反映了正在发展中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政治要求,也代表了当时一些爱国者的心声,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封建主义思想,也动摇了封建顽固势力反对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②维新变法思想的局限性在于反对封建制度但又从维护封建制度的传统思想中寻找根据,没有完全抛弃传统的儒家理论,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而这就必然导致维新变法运动走向失败。
3.归纳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⑴政治上:维新变法思想在政治上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 ⑵经济上:使资产阶级大受鼓舞,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⑶思想文化上:促使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敢于放眼世界,追求新思想,特别是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民权平等学说的理论进一步传播开来,起到了巨大的启蒙作用。
4.归纳19世纪至20世纪初中国主流思想的演进。
⑴“睁眼看世界”: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开了向西方学习的先河,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驱。
⑵早期维新思想: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早期维新思想应运而生,但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
⑶康梁维新思想:19世纪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的传播,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积极宣传维新思想的同时,与顽固派进行了激烈的思想论战,使维新思想冲破重重阻挠,顽强地传播开来,形成了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⑷民主共和思想:1905年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将“建立民国”确立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共同奋斗的目标,经过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大大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顺乎世界之潮流”———探寻救亡图存的良方
复习巩固练习
命题探究 如何再考
命题思想一 隐含社会热点 【题点】思想解放和与时俱进
1、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部出现了“体用之争”,它的焦点是() A. 是否要采用西方的先进政治制度 B. 是否要维护清政府 C. 是否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D. 是否要抵抗列强入侵 命题思想二 紧扣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 【题点】主干知识—近代前期学习西方的层面
2、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晚清时期翻译西学书籍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学习“西学” 的趋势是()
A. 从侧重科技到侧重人文 B. 从持续高涨到趋于停滞 C.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追求 D. 从全盘西化到中西结合 【题点】核心概念—资产阶级的民权
3、“西人治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提出这
一主张的是中国近代()
A. 地主阶级革命派 B. 地主阶级洋务派 C. 资产阶级维新派 D. 资产阶级革命派 命题思想三 凸显新史观、新价值观 【题点】运用现代化史观理解不同派别的思想
4、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A. 实现工业化 B. 实行民主政治 C. 推动中国近代化 D. 启蒙与救亡并重 【题点】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心
5、林则徐、魏源的思想尽管还是传统变革思想的延续,但却成为近代中国解放思想的开端,他们的主张在当时起到的作用是()
A. 抵御了外来侵略 B. 使政府开始学习西方
C. 启迪了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 D. 使人们意识到了清政府的落后 命题思想四 运用新材料 创设新情境 【题点】运用近代前期的思想潮流解读新材料
6、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巨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
战争,”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 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B. 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产生 C. 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 D. 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材料分析:
(2012年山东文综,28,20分)在历史发展中,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严复(1854—1921)一生的经历和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严复早期经历简表
材料二 第由是而观之,则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被溃败;不为其本,
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标者何?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
——严复《原强》(1895年) ⑴据材料一,说明严复早期经历的时代背景。(6分)
⑵据材料二,指出在对“自强”问题的认识上,严复与洋务派相比有何进步之处。(6分) ⑶分析严复的“自强”主张在当时没有实现的客观原因。(8分)
必修三 专题三
第一节“顺乎世界之潮流”
一轮复习学案
崇州市崇庆中学历史组 杨佳
1.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2. 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1.了解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2.认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3.通过对不同阶级派别的新思想的学习,体会先进的中国人挽救民族危机的迫切心情、民主共和国方案的提出和实践的艰难性。
整体把握 方向明确(见第4页框架结构图表)
“近代化”释义:,经济上的工业化、机械化
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
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
夯实基础 回归教材
1. 背景
(1)清朝国势渐衰,社会矛盾尖锐。 (2)读书人埋头读经,远离现实。
(3)读书人与统治者沉迷“天朝上国”不能自拔。
战争中国战败,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2.代表人物
(1)林则徐 :①地位: .
②著作:《四洲志》、《华事夷言》。
(2)魏源 :①著作:《 》
②思想:“ ”,成为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口号。
(3)洋务派:① 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
②指导思想:
,
学法点睛 本知识点归纳为“一、一、二、二”
地主阶级的“良方”
资产阶级的“良方”
1. 维新变法——维新派
(1)背景①洋务运动的开展,民族资本主义兴起。
②学习西方问题上突破了“器物”限制。 ③19世纪90年代,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2)目的:挽救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3)理论武器:、西方社会政治学说。
(4)核心主张: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纲常伦理,主张变法建立 (5)主要人物及主张
①康有为:1898年出版《 》,借用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还借用进化论观点论证了君主立宪制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
②梁启超:指出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的出路。
③谭嗣同:是维新派中的激进派,对 和纲常名教进行了大胆的批判,号召人们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
④严复:1898年翻译出版《天演论》,提倡进化论思想,成为人们要求变法图强的理论武器。 (6)影响
②通过变法以挽救民族危机,充满着爱国主义激情。 ③要求建立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具有进步意义。
④传播了西方社会政治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具有 。 2.走向共和——革命派 (1)背景
①改良道路在中国受挫
②《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③一些知识分子认识到推翻清朝统治的必要性。 ④ 思想兴起。 (2)过程
1894年兴中会誓词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主张。
②1903年章太炎《 ③1905年 的政治纲领将“建立民国”确立为奋斗目标。
④1905—1907年围绕要不要革命、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政体的论战,为民主革命做了舆论准备,使许多知识分子投身到革命事业。
⑤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民主共和方案初步实现。
学法点睛 本知识点归纳为“一、二、一”
1.“睁眼看世界”的核心内容、目的及影响是什么? ⑴核心内容: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⑵目的:维护清王朝统治,抵抗外来侵略。
⑶影响:“睁眼看世界”表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抛弃虚骄自大的陈腐观念,放眼世界,探索新知,开近代学习西方之先河,其思想逐渐发展成为一股社会思潮。从此,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富强而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
2.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形成原因及其评价 ⑴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
①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起来。 ②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运动,最终推动戊戌变法的实现。
③康梁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代表,他们的思想是封建社会急剧崩溃和民族危机极端严重的现实反映,表达了这个阶层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但同时也反映出其软弱性、妥协性的一面。
⑵这一特征产生的原因
①客观原因:当时中国资本主义还很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
②主观原因: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分子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他们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分子的代表,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较密切的联系,其思想认识是有局限性的,幻想“中西结合”。
⑶进步性与局限性
①维新变法思想的进步性在于变法图存和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深刻地触及反帝反封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社会主题,反映了正在发展中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政治要求,也代表了当时一些爱国者的心声,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封建主义思想,也动摇了封建顽固势力反对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②维新变法思想的局限性在于反对封建制度但又从维护封建制度的传统思想中寻找根据,没有完全抛弃传统的儒家理论,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而这就必然导致维新变法运动走向失败。
3.归纳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⑴政治上:维新变法思想在政治上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 ⑵经济上:使资产阶级大受鼓舞,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⑶思想文化上:促使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敢于放眼世界,追求新思想,特别是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民权平等学说的理论进一步传播开来,起到了巨大的启蒙作用。
4.归纳19世纪至20世纪初中国主流思想的演进。
⑴“睁眼看世界”: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开了向西方学习的先河,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驱。
⑵早期维新思想: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早期维新思想应运而生,但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
⑶康梁维新思想:19世纪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的传播,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积极宣传维新思想的同时,与顽固派进行了激烈的思想论战,使维新思想冲破重重阻挠,顽强地传播开来,形成了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⑷民主共和思想:1905年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将“建立民国”确立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共同奋斗的目标,经过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大大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顺乎世界之潮流”———探寻救亡图存的良方
复习巩固练习
命题探究 如何再考
命题思想一 隐含社会热点 【题点】思想解放和与时俱进
1、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部出现了“体用之争”,它的焦点是() A. 是否要采用西方的先进政治制度 B. 是否要维护清政府 C. 是否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D. 是否要抵抗列强入侵 命题思想二 紧扣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 【题点】主干知识—近代前期学习西方的层面
2、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晚清时期翻译西学书籍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学习“西学” 的趋势是()
A. 从侧重科技到侧重人文 B. 从持续高涨到趋于停滞 C.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追求 D. 从全盘西化到中西结合 【题点】核心概念—资产阶级的民权
3、“西人治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提出这
一主张的是中国近代()
A. 地主阶级革命派 B. 地主阶级洋务派 C. 资产阶级维新派 D. 资产阶级革命派 命题思想三 凸显新史观、新价值观 【题点】运用现代化史观理解不同派别的思想
4、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A. 实现工业化 B. 实行民主政治 C. 推动中国近代化 D. 启蒙与救亡并重 【题点】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心
5、林则徐、魏源的思想尽管还是传统变革思想的延续,但却成为近代中国解放思想的开端,他们的主张在当时起到的作用是()
A. 抵御了外来侵略 B. 使政府开始学习西方
C. 启迪了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 D. 使人们意识到了清政府的落后 命题思想四 运用新材料 创设新情境 【题点】运用近代前期的思想潮流解读新材料
6、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巨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
战争,”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 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B. 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产生 C. 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 D. 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材料分析:
(2012年山东文综,28,20分)在历史发展中,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严复(1854—1921)一生的经历和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严复早期经历简表
材料二 第由是而观之,则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被溃败;不为其本,
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标者何?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
——严复《原强》(1895年) ⑴据材料一,说明严复早期经历的时代背景。(6分)
⑵据材料二,指出在对“自强”问题的认识上,严复与洋务派相比有何进步之处。(6分) ⑶分析严复的“自强”主张在当时没有实现的客观原因。(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