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能这样上吗?

  一

  

  我有幸参加了香港举行的“第五届两岸四地小学语文交流活动”,在此次活动上,我听到的第一节课是来自台湾的吴淑芬老师执教的《两兄弟》(托尔斯泰),教学流程如下:

  (一)导入故事。

  吴老师给孩子们讲了一个自己的故事,梗概如下:小时候,吴老师想留长发,可是妈妈非要她剪掉,她不想剪,却不知如何说服妈妈,最终成了“西瓜头”。

  (二)学会关联词。

  1.吴老师出示了一段话(与课文无关),里面没有关联词,让学生读了以后,又出示加入关联词后的这段话,让学生比较异同。

  2.吴老师又出示了一段话(依然与课文无关),让学生试着填一填关联词。

  3.吴老师出示用上关联词的四种好处。

  4.吴老师出示了常用关联词:可是、也许、幸亏、然后、却、而且、并、于是、就算、还有、因此、但是、首先、果然、再说、虽然。

  (三)老师讲故事。

  吴老师并未给学生出示完整的课文,而是开始给学生讲《两兄弟》的故事,讲到兄弟俩对话的背景后,问学生:“如果是你,你会去寻找幸福吗?”

  学生各自表达自己的观点。

  吴老师接着讲故事。

  (四)把事情说清楚。

  1.吴老师把文章分句切割,让学生两人一组讨论,并把切割成一句一句的文章片段重组起来,贴好。

  2.全班一起讨论,让各组读出他们所排列的文章,体会关联词的用法。

  (五)总结。

  吴老师引导学生说说故事给自己的启发。

  

  二

  

  这节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目标简单明确。吴老师确立的目标是“面对不同意见时,能举证事实,说明理由,有条理地与人理性沟通。能把握关联词的特性,并加以练习及运用。能应用顺序,因果的阅读策略重组一个段落”。而课堂教学也的确较扎实地落实了这个目标。

  但这种与众不同的教授法却带我给深深的思考: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体现在哪里?面对这样的课例,我们有必要对“工具性”的“度”老生常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如果说这一句话是《语文课程标准》所有思想的统领,那么,把握好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也理所当然地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

  我们一直在强调,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因为语言不是独立于人而存在的一种工具。但这节课上如此地侧重于工具性,行吗?当我们站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天平上,如何衡量两者的“度”呢?

  (一)中不偏,庸不易。

  新课改以来,“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的关系一直让我们争论不休。《两兄弟》这篇文章出自大文豪托尔斯泰之手,故事短小但寓意深刻,对于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有很大的好处,而吴老师的课堂教学过于强调“工具性”,注重词、句的训练,将文章分析得支离破碎,失去了应有的美感。

  我们清楚地知道,如果片面强调“人文性”,忽略语文的工具作用,语文知识点不能落到实处,必然又削弱语文的工具性。宗祺教授说:“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提法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展开和实施。”因此,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应该“中庸”一点。如果吴老师让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的把握,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充分的感悟,再把关联词的训练巧妙地放到课文片段教学之中去,相应学生的收获就会更多了。

  语文学科要以学生为主体,在进行语言的积累、语感的训练和听、说、读、写方面的实际运用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思想修养,不偏不倚,巧妙结合。

  (二)善其事,利其器。

  吴老师的课给我的直接感受就是对于关联词的用法非常讲究,对于我们这些成年人来说,这是一节不错的指导课,但这样的上法是否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呢?我们一再强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工具性”,是否可以“现炒现卖”呢?

  从课堂氛围来看,学生一直在跟着老师出示的题目跑,更多的是填空式地回答问题。对于孩子们来说,不停地“磨刀”,却不知磨了想干嘛,或者说磨了半天的牛刀,最后宰了只鸡,都是很扫兴的事。我们为什么不能让学生先进入文本,让他们先感知内容,自主探究,必要的时候,再引导学生如何“利其器”呢?

  在走过一段“侧重人文性”的教学摸索后,我们的天平又“失衡”了,开始了所谓的“语言游戏”。或者在教学中放大工具性的作用,字字词词落实,或者脱离文本进行无效对话,无中生有的曲解,抓住枝叶加以无限扩大的肆意歪曲,用解剖刀对文章进行肢解,留下一些鸡零狗碎的符号等。结果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闪光的启迪智慧的思想不见了,吸引人、凝聚人、感人肺腑的情感也就消失得无踪影了。

  语文教学追求“训练的无痕”,也无非是想让人文性与工具性相得益彰,让学生的情感伴随整个学习过程。我们是否可以在“善其事”时“利其器”呢?

  (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已经成为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的重要理念。但透过吴老师的这节课,我们不难看出,她已经授予学生以“渔”,但学生并未真正咀嚼出“鱼”是什么味道。

  语文是“渔”,它是表情达意、思维和交际的工具,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工具,是传达社会价值观念的工具。但也不能忽视,语文本身是“鱼”,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沉淀着无数灿烂的人文思想与人文精神。所以,语文课既要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又要充分发挥语文的情感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本节课的教学,吴老师独具匠心地找到了语言训练的基点,通过抓关联词的训练,以语言文字为凭借,引导学生了解关联词的作用,体会它的用法,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基本达到了这一目标。可是学生对于两兄弟的情感呢?课文隐藏的深刻含义如果深入学生的心呢?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表与里的关系应该得到有效的交融、彰显。只有让学生对文章有整体把握,先品尝到“鱼”的美味,才能激发他们想“渔”的冲动,而有了这样的冲动,再授之,学生才能真正利用“渔”获得“鱼”。

  感谢吴老师带给我们的启示,也让我们重新审视了一次自己的课堂,在这容易失衡的两端,只有不断地权衡,才能让语文课堂演奏出和谐而美妙的音符。

  一

  

  我有幸参加了香港举行的“第五届两岸四地小学语文交流活动”,在此次活动上,我听到的第一节课是来自台湾的吴淑芬老师执教的《两兄弟》(托尔斯泰),教学流程如下:

  (一)导入故事。

  吴老师给孩子们讲了一个自己的故事,梗概如下:小时候,吴老师想留长发,可是妈妈非要她剪掉,她不想剪,却不知如何说服妈妈,最终成了“西瓜头”。

  (二)学会关联词。

  1.吴老师出示了一段话(与课文无关),里面没有关联词,让学生读了以后,又出示加入关联词后的这段话,让学生比较异同。

  2.吴老师又出示了一段话(依然与课文无关),让学生试着填一填关联词。

  3.吴老师出示用上关联词的四种好处。

  4.吴老师出示了常用关联词:可是、也许、幸亏、然后、却、而且、并、于是、就算、还有、因此、但是、首先、果然、再说、虽然。

  (三)老师讲故事。

  吴老师并未给学生出示完整的课文,而是开始给学生讲《两兄弟》的故事,讲到兄弟俩对话的背景后,问学生:“如果是你,你会去寻找幸福吗?”

  学生各自表达自己的观点。

  吴老师接着讲故事。

  (四)把事情说清楚。

  1.吴老师把文章分句切割,让学生两人一组讨论,并把切割成一句一句的文章片段重组起来,贴好。

  2.全班一起讨论,让各组读出他们所排列的文章,体会关联词的用法。

  (五)总结。

  吴老师引导学生说说故事给自己的启发。

  

  二

  

  这节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目标简单明确。吴老师确立的目标是“面对不同意见时,能举证事实,说明理由,有条理地与人理性沟通。能把握关联词的特性,并加以练习及运用。能应用顺序,因果的阅读策略重组一个段落”。而课堂教学也的确较扎实地落实了这个目标。

  但这种与众不同的教授法却带我给深深的思考: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体现在哪里?面对这样的课例,我们有必要对“工具性”的“度”老生常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如果说这一句话是《语文课程标准》所有思想的统领,那么,把握好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也理所当然地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

  我们一直在强调,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因为语言不是独立于人而存在的一种工具。但这节课上如此地侧重于工具性,行吗?当我们站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天平上,如何衡量两者的“度”呢?

  (一)中不偏,庸不易。

  新课改以来,“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的关系一直让我们争论不休。《两兄弟》这篇文章出自大文豪托尔斯泰之手,故事短小但寓意深刻,对于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有很大的好处,而吴老师的课堂教学过于强调“工具性”,注重词、句的训练,将文章分析得支离破碎,失去了应有的美感。

  我们清楚地知道,如果片面强调“人文性”,忽略语文的工具作用,语文知识点不能落到实处,必然又削弱语文的工具性。宗祺教授说:“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提法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展开和实施。”因此,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应该“中庸”一点。如果吴老师让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的把握,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充分的感悟,再把关联词的训练巧妙地放到课文片段教学之中去,相应学生的收获就会更多了。

  语文学科要以学生为主体,在进行语言的积累、语感的训练和听、说、读、写方面的实际运用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思想修养,不偏不倚,巧妙结合。

  (二)善其事,利其器。

  吴老师的课给我的直接感受就是对于关联词的用法非常讲究,对于我们这些成年人来说,这是一节不错的指导课,但这样的上法是否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呢?我们一再强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工具性”,是否可以“现炒现卖”呢?

  从课堂氛围来看,学生一直在跟着老师出示的题目跑,更多的是填空式地回答问题。对于孩子们来说,不停地“磨刀”,却不知磨了想干嘛,或者说磨了半天的牛刀,最后宰了只鸡,都是很扫兴的事。我们为什么不能让学生先进入文本,让他们先感知内容,自主探究,必要的时候,再引导学生如何“利其器”呢?

  在走过一段“侧重人文性”的教学摸索后,我们的天平又“失衡”了,开始了所谓的“语言游戏”。或者在教学中放大工具性的作用,字字词词落实,或者脱离文本进行无效对话,无中生有的曲解,抓住枝叶加以无限扩大的肆意歪曲,用解剖刀对文章进行肢解,留下一些鸡零狗碎的符号等。结果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闪光的启迪智慧的思想不见了,吸引人、凝聚人、感人肺腑的情感也就消失得无踪影了。

  语文教学追求“训练的无痕”,也无非是想让人文性与工具性相得益彰,让学生的情感伴随整个学习过程。我们是否可以在“善其事”时“利其器”呢?

  (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已经成为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的重要理念。但透过吴老师的这节课,我们不难看出,她已经授予学生以“渔”,但学生并未真正咀嚼出“鱼”是什么味道。

  语文是“渔”,它是表情达意、思维和交际的工具,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工具,是传达社会价值观念的工具。但也不能忽视,语文本身是“鱼”,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沉淀着无数灿烂的人文思想与人文精神。所以,语文课既要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又要充分发挥语文的情感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本节课的教学,吴老师独具匠心地找到了语言训练的基点,通过抓关联词的训练,以语言文字为凭借,引导学生了解关联词的作用,体会它的用法,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基本达到了这一目标。可是学生对于两兄弟的情感呢?课文隐藏的深刻含义如果深入学生的心呢?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表与里的关系应该得到有效的交融、彰显。只有让学生对文章有整体把握,先品尝到“鱼”的美味,才能激发他们想“渔”的冲动,而有了这样的冲动,再授之,学生才能真正利用“渔”获得“鱼”。

  感谢吴老师带给我们的启示,也让我们重新审视了一次自己的课堂,在这容易失衡的两端,只有不断地权衡,才能让语文课堂演奏出和谐而美妙的音符。


相关文章

  • 我心目中的好语文课
  • 我心目中的好语文课 作者:周丽芳 来源:<学周刊·上旬刊>2014年第09期 摘要:什么样的语文课是好课?笔者在整理听课记录时,发现这样三种课堂是有魅力的:一是灵动而有效的课:二是扎实而广博的课:三是"双管" ...查看


  • "学生喜欢我的语文课"
  • 作者:李节 语文建设 2013年01期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的课为什么会吸引学生?您的公开课与日常课有区别吗? 李镇西(以下简称"李"):曾经有学生毕业后给我来信,这样评价我的课:"自 ...查看


  • 语文课堂教学问题面面观(教学论文)
  • 经过这些年的课改,我们的课堂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好的方面,一是师生关系已经得到改善.课标中强调的"人文素养""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 ...查看


  • 李卫东语文人生3
  • 语文人生3:师从靳家彦先生学习语文教育 文/李卫东 靳家彦先生是我国当代小学语文四大名师之一,在语文教学上有自己独到的思想和风格.他教学四十多年,在课堂教学领域进行开创性的探索,创立并倡导"小学语文导读法".他的语文课体 ...查看


  • 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 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浅谈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 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浅谈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 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语文学习更是追求美的过程.柏拉图认为协调就是美,反之就是不美.在语文课堂教学里,应创设和谐的美的环境,让 ...查看


  • 语文课程的性质与语文教学的再思索
  • 对语文教师来说,确定语文教学的内容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过去,我们将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义为工具性,认为语文教学是为了掌握语言这一实用工具.因此,我们分析.我们讲解,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习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后来,我们发现,我们的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学 ...查看


  • 语文课就该这样上
  • 语文课就该这样上 上周末,我有幸聆听了著名教育家.新语文创始人韩军博士的一堂语文课及一场专题报告,它在我长久以来对语文教学忧虑.迷惘.困惑的心头上点亮了一盏指路明灯.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也曾多次慨叹我们的课堂"少慢差费" ...查看


  • 语文应该这样学
  • 语文应该这样学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一直有块心病难除:一届届高中学生辛辛苦苦地学语文,语文老师也辛辛苦苦地教课文.出练习.编试卷.作批改.搞讲评,苦口婆心地反复指导,结果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却越来越小. 其实一代代的教育家,特别是语文教育家 ...查看


  • 一堂好语文课的特征2
  • 上好一堂好语文课 遵义县第八中学 陈瑜 语文教学工作是系统而科学的,像阅读习惯的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些工作都需要有计划系统地开展的.对于一个语文老师来说,每一天最重要的事情是上好每一堂课,因为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 ...查看


  • 如何上好中职语文课
  • 摘要:近年来,中职学校的语文教育形式不容乐观.一方面,中职学校生源质量普遍不高,文化课基础薄弱:另一方面,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对文化课热情度不高,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兴趣,认为文化课可有可无.无足轻重.但语文课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中职学生即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