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的富士康【一个富士康离职员工的感慨】
这篇文章其实自从离开富士康(FOXCONN)第二天就大概写好的,只是没有来得及整理,刚好这两天货卖完了,新的还没到,比较闲,所以今天就把这篇富士康的见闻写完整。
06年的时候就听到过富士康,刚听到时候以为这个公司是搞水果的了,因为很早就听过红富士苹果,那时听老师说富士康将要在淮安建十万人的大厂,感觉难以想象,一晃两三年过去,机缘巧合我们十多个人竟然一起来到了这,刚到富士康厂门口我就知道这个厂还真有这能耐,那气势简直真的把我给雷到了,说起为啥去富士康,可能跟很多人都不一样,以前自己做点过小生意,请过几个人,看似很少的人都被弄的比较吃力,所以我对富士康能够发展的这么大非常好奇,非常想知道他的管理方面的奥秘或者说特色..,本打算在里面只呆些十多天就出来的,继续我以前做的事,但由于好多方面原因一直呆了三四个月.
09年一月九日,上午刚忙完最后一门试,下午就接近十几人一起推拉肩扛的把行李拿到富士康。对我来说怀着的是满腔好奇和激动的心情抵达了淮安富士康。在我们一群人的努力下我们找到了各自的宿舍。宿舍环境很好,寝室里有空调电扇,每层楼都有饮水机,在之后我们还知道富士康还有阅览室和台球厅供员工学习和娱乐。更不错的是富士康有专门的洗衣公司免费为员工清洗衣物。
第二天,我们就被带到医院体检,然后培训,一连培训了接近十多天,这期间是我认识的富士康最多的时期
从一开始,每天都是坐在教室里看光盘,不停的接受宣导,被公司爱心、信心、决心的经营理念及胸怀千万里、心思细如丝的成长秘诀所灌输,所接受的培训说白了就是规章制度外加公司的自吹,但也让我感受到要感受到要管理一个公司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是万万不行的,更无法想象的是,富士康接近军事化的管理模式虽然我有些抵触,但我想在培训和军事化的管理上下功夫正是富士康如此快速发展如此强盛的奥秘之一吧。
…说实在的,虽然富士康在人才培养方面确实做得很到位,其他公司的确难以与其相比,但这样恭维富士康还是让我心理很不安。我也才知道我并不是那么坚强不屈。 在接受了,接近十多天的培训后,我们被分入产线,刚进去就我真的是被雷倒了,看似不起眼的建筑物里,密密麻麻的全是人,太惊叹了,进去有种中暑之感觉,很热,但慢慢就适应了,我们所在部门叫DSC,主要从事连接线生产,具体产线叫NANAO,反正刚开始很不适应第一天有种死的感觉,几天后一起来的每个人就只有一个念头离开富士康,还好我们都扛住了,渐渐的适应了不少。有关产线的方面真是一言难尽,也许讲个一天一夜能讲完。
我更想讲讲我所发现的富士康奥秘。
因为除了吃住和娱乐还算不错以外,富士康其他方面真的让人难以忍受,而这些在外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甚至是想象不到的。比如,富士康的薪资制度及其不灵活,这一点严重打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比如,富士康的管理存在严重的漏洞,许多事情基本无法得到解决,尽管这些事情在实际上是很简单的问题。比如,富士康的某些作业流程极其复杂,因而其效率极其低下,我的感觉富士康如果给普通流线工人工资高些的话他的利润会提高的,很多都是被作业工人不仔细造成的浪费,我的感觉这点所造成的浪费比他所创造的利润还要大的多。
再比如富士康内部有很严格的层级,照组长—课长—专理—副理—经理—协理依次往上走。一般一个大学毕业生工作1~2年后会升为组长,若干年后成为课长。大陆的员工做到课长就基本到头了,能做到副理的寥寥无几。我们的组长在里面做了五年了才当上的,而我们的课长更是干了九年了可惜的是,很多问题高层看不到,或者说高层视而不见,而中下层只能看着高层的脸色行事,所以,所以,谁有办法呢?富士康内部有很严格的层级
以上是我的最初体会也可以说是最初感慨吧
令我感到更深的体会是富士康的精明:富士康的招聘机器
记得去年底富士康还在裁员4万,短短3个月之后,富士康又开始大规模招聘,很短的时间内富士康又招了接近四五万。我真的对富士康人力资源的收放自如感到十分的佩服,也十分的感慨
富士康的主营业务是为全球各大IT品牌厂家如苹果、戴尔等代工产品,拥有着庞大的生产线。富士康的这种业务模式决定了它要保持跟订单相匹配的普工人力配备:当订单量开始减少时,富士康会设法减少普工数量;而当订单数量增加时,富士康就要迅速组织普工完成订单。
富士康被普通打工者所仰慕,但富士康订单一旦下滑,首先采取的措施就是裁员、减薪,以节约成本,首当其冲的是普通的操作工。当富士康订单下滑时富士康人力资源部门就会开始拿最没有价值的操作工和青干班实习生开刀。裁掉操作工和新干班的实习生,对于他们富士康来说损失较小。
其次,拿高薪干活不多的人成为第二批裁撤的对象。
虽然做的是同样的工作,但富士康在招聘的时候,资历老的人会获得比较高的基本工资。福兮祸所倚。当富士康要裁员时会首先考虑这部分人。
听有些老员工说去年下半年,富士康为了应对订单减少的挑战,将普通员工分为三组实行三班倒的工作方式,每周只工作三天,少了加班费,待遇也随之降低。一些操作工甚至还享受到了特殊的“休假”待遇:富士康如果有需要就联系他们回厂,每个月只付给他们几百元基本生活保障金。这又让一些员工自动离开了富士康。几乎很少有基层员工能在富士康祭
出以上杀招后还能忍气吞声留下。
当富士康订单增加时,富士康不愁没人来,富士康与内地的一些大中专院校形成了合作关系,每年这些学校都会派出一些学生到富士康实习,而富士康方面也仅须为他们支付低廉的实习工资,每月500到1000元左右。此外富士康大部分普工都是通过中介的方式招聘进来。当然,也有部分普工是富士康通过跟内地的一些劳务输出部门合作,以扶持内地的名义,一次性地帮当地政府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所开的工资都很低廉的淮安是700 最高的深圳也就960,还要扣除113+4元的社保基金,还剩多少自己算吧,先告诉你在淮安富士康如果没有加班的话每月只能拿到583元,哈哈 吓人吧。
以下是我的第三个体会,也是我所认为的富士康的核心:富士康经理级的人员保持稳定 记得每个月是12号发工资,在淮安富士康厂区呆了几个月了,每到12号,除了ATM取款机前长龙外,第二印象是自动离职的人拖着大包小包离开富士康。每当看到这个情形我内心就高兴,想到富士康不得人心,但我现在觉得中低层员工如何频繁地流进流出为什么不会对富士康业务造成实质的影响了?
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好长时间,在跟很多同事和干部交谈中我慢慢得知
其中的奥秘原来这都源于富士康有一批死忠于郭台铭的中高级经理人所保持的稳定。 我说听说的是“富士康一个台湾籍的经理,手下管着100多人,年薪会达到200多万元。” 而郭台铭为了笼住其核心经理团队,除了给丰厚的年薪外,每个入职的经理级管理人员都有相应的股权。2008年经济形势不好,富士康利润直线下降,但在富士康1月份公司年会上,据说郭台铭还是拿出400张鸿海股票、市值近两三千万元新台币,总奖额近3亿元新台币(约合6000万元人民币)的大红包来犒赏那些核心员工。
真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除了感慨之外,还能让我有什么说了?
我又想起了一个感慨那就是:富士康的人力资源部门
富士康采取“头重脚轻”的人力资本策略,归根结底是为了最大可能地节约人力成本,为富士康代工业务实现最大的弹性人力服务。为了保证富士康中低层员工频繁流进流出的有序,富士康建立了庞大的人力资源部门。
光淮安富士康人力资源部的员工有几十个,而富士康方面也一直比较重视人力资源部的工作。曾经听在富士康人力资源部门工作多年的一位同仁说,富士康人力部门虽然人多,但富士康的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并不清闲。
富士康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就是研究如何为企业节约用工成本,规避用工风险(如只操作工用工合同,甚至只签订3个月的短期合同),富士康也经常会有一些相应的政策。 富士康的人力资源部还与工业工程(IE)部门合作,为富士康精打细算,最大程度实现人力成本倒逼。在富士康,IE部门是一个非常核心的成本核算部门。 虽说这个IE是成本核算部门,但我感觉这个淮安的IE都可以被开除,以为刚干了几个月的操作工角度看,富士康内部的浪费非常严重,偷报瞒报,这些政府部门的专利,富士康也普遍存在 当然我
说的是夸张了些,如果没有这个IE 富士康也不可能那么强大 “头重脚轻”的人力资本策略跟IE部门的结合已经让富士康将人力成本压缩潜力挖掘殆尽。甚至把普通操作工们逼到了极限。
以上就是我所在富士康实习的宏观体会,当然还有微观的了哦,具体由于篇幅有限这就不说要说实在是太多了,我现在刚离开从富士康辞职,因为我去富士康就是为了学习他的特殊之处现在只是学到了皮毛,也许我过几天将会去做我以前做的生意了,也许会招人,如果的话富士康的经历也许会有很大用处的,在富士康虽然很累但真的是学到不少,直至现在我都对富士康感慨万千,虽然很多不是,但也很感谢富士康!!!!!
我看到的富士康【一个富士康离职员工的感慨】
这篇文章其实自从离开富士康(FOXCONN)第二天就大概写好的,只是没有来得及整理,刚好这两天货卖完了,新的还没到,比较闲,所以今天就把这篇富士康的见闻写完整。
06年的时候就听到过富士康,刚听到时候以为这个公司是搞水果的了,因为很早就听过红富士苹果,那时听老师说富士康将要在淮安建十万人的大厂,感觉难以想象,一晃两三年过去,机缘巧合我们十多个人竟然一起来到了这,刚到富士康厂门口我就知道这个厂还真有这能耐,那气势简直真的把我给雷到了,说起为啥去富士康,可能跟很多人都不一样,以前自己做点过小生意,请过几个人,看似很少的人都被弄的比较吃力,所以我对富士康能够发展的这么大非常好奇,非常想知道他的管理方面的奥秘或者说特色..,本打算在里面只呆些十多天就出来的,继续我以前做的事,但由于好多方面原因一直呆了三四个月.
09年一月九日,上午刚忙完最后一门试,下午就接近十几人一起推拉肩扛的把行李拿到富士康。对我来说怀着的是满腔好奇和激动的心情抵达了淮安富士康。在我们一群人的努力下我们找到了各自的宿舍。宿舍环境很好,寝室里有空调电扇,每层楼都有饮水机,在之后我们还知道富士康还有阅览室和台球厅供员工学习和娱乐。更不错的是富士康有专门的洗衣公司免费为员工清洗衣物。
第二天,我们就被带到医院体检,然后培训,一连培训了接近十多天,这期间是我认识的富士康最多的时期
从一开始,每天都是坐在教室里看光盘,不停的接受宣导,被公司爱心、信心、决心的经营理念及胸怀千万里、心思细如丝的成长秘诀所灌输,所接受的培训说白了就是规章制度外加公司的自吹,但也让我感受到要感受到要管理一个公司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是万万不行的,更无法想象的是,富士康接近军事化的管理模式虽然我有些抵触,但我想在培训和军事化的管理上下功夫正是富士康如此快速发展如此强盛的奥秘之一吧。
…说实在的,虽然富士康在人才培养方面确实做得很到位,其他公司的确难以与其相比,但这样恭维富士康还是让我心理很不安。我也才知道我并不是那么坚强不屈。 在接受了,接近十多天的培训后,我们被分入产线,刚进去就我真的是被雷倒了,看似不起眼的建筑物里,密密麻麻的全是人,太惊叹了,进去有种中暑之感觉,很热,但慢慢就适应了,我们所在部门叫DSC,主要从事连接线生产,具体产线叫NANAO,反正刚开始很不适应第一天有种死的感觉,几天后一起来的每个人就只有一个念头离开富士康,还好我们都扛住了,渐渐的适应了不少。有关产线的方面真是一言难尽,也许讲个一天一夜能讲完。
我更想讲讲我所发现的富士康奥秘。
因为除了吃住和娱乐还算不错以外,富士康其他方面真的让人难以忍受,而这些在外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甚至是想象不到的。比如,富士康的薪资制度及其不灵活,这一点严重打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比如,富士康的管理存在严重的漏洞,许多事情基本无法得到解决,尽管这些事情在实际上是很简单的问题。比如,富士康的某些作业流程极其复杂,因而其效率极其低下,我的感觉富士康如果给普通流线工人工资高些的话他的利润会提高的,很多都是被作业工人不仔细造成的浪费,我的感觉这点所造成的浪费比他所创造的利润还要大的多。
再比如富士康内部有很严格的层级,照组长—课长—专理—副理—经理—协理依次往上走。一般一个大学毕业生工作1~2年后会升为组长,若干年后成为课长。大陆的员工做到课长就基本到头了,能做到副理的寥寥无几。我们的组长在里面做了五年了才当上的,而我们的课长更是干了九年了可惜的是,很多问题高层看不到,或者说高层视而不见,而中下层只能看着高层的脸色行事,所以,所以,谁有办法呢?富士康内部有很严格的层级
以上是我的最初体会也可以说是最初感慨吧
令我感到更深的体会是富士康的精明:富士康的招聘机器
记得去年底富士康还在裁员4万,短短3个月之后,富士康又开始大规模招聘,很短的时间内富士康又招了接近四五万。我真的对富士康人力资源的收放自如感到十分的佩服,也十分的感慨
富士康的主营业务是为全球各大IT品牌厂家如苹果、戴尔等代工产品,拥有着庞大的生产线。富士康的这种业务模式决定了它要保持跟订单相匹配的普工人力配备:当订单量开始减少时,富士康会设法减少普工数量;而当订单数量增加时,富士康就要迅速组织普工完成订单。
富士康被普通打工者所仰慕,但富士康订单一旦下滑,首先采取的措施就是裁员、减薪,以节约成本,首当其冲的是普通的操作工。当富士康订单下滑时富士康人力资源部门就会开始拿最没有价值的操作工和青干班实习生开刀。裁掉操作工和新干班的实习生,对于他们富士康来说损失较小。
其次,拿高薪干活不多的人成为第二批裁撤的对象。
虽然做的是同样的工作,但富士康在招聘的时候,资历老的人会获得比较高的基本工资。福兮祸所倚。当富士康要裁员时会首先考虑这部分人。
听有些老员工说去年下半年,富士康为了应对订单减少的挑战,将普通员工分为三组实行三班倒的工作方式,每周只工作三天,少了加班费,待遇也随之降低。一些操作工甚至还享受到了特殊的“休假”待遇:富士康如果有需要就联系他们回厂,每个月只付给他们几百元基本生活保障金。这又让一些员工自动离开了富士康。几乎很少有基层员工能在富士康祭
出以上杀招后还能忍气吞声留下。
当富士康订单增加时,富士康不愁没人来,富士康与内地的一些大中专院校形成了合作关系,每年这些学校都会派出一些学生到富士康实习,而富士康方面也仅须为他们支付低廉的实习工资,每月500到1000元左右。此外富士康大部分普工都是通过中介的方式招聘进来。当然,也有部分普工是富士康通过跟内地的一些劳务输出部门合作,以扶持内地的名义,一次性地帮当地政府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所开的工资都很低廉的淮安是700 最高的深圳也就960,还要扣除113+4元的社保基金,还剩多少自己算吧,先告诉你在淮安富士康如果没有加班的话每月只能拿到583元,哈哈 吓人吧。
以下是我的第三个体会,也是我所认为的富士康的核心:富士康经理级的人员保持稳定 记得每个月是12号发工资,在淮安富士康厂区呆了几个月了,每到12号,除了ATM取款机前长龙外,第二印象是自动离职的人拖着大包小包离开富士康。每当看到这个情形我内心就高兴,想到富士康不得人心,但我现在觉得中低层员工如何频繁地流进流出为什么不会对富士康业务造成实质的影响了?
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好长时间,在跟很多同事和干部交谈中我慢慢得知
其中的奥秘原来这都源于富士康有一批死忠于郭台铭的中高级经理人所保持的稳定。 我说听说的是“富士康一个台湾籍的经理,手下管着100多人,年薪会达到200多万元。” 而郭台铭为了笼住其核心经理团队,除了给丰厚的年薪外,每个入职的经理级管理人员都有相应的股权。2008年经济形势不好,富士康利润直线下降,但在富士康1月份公司年会上,据说郭台铭还是拿出400张鸿海股票、市值近两三千万元新台币,总奖额近3亿元新台币(约合6000万元人民币)的大红包来犒赏那些核心员工。
真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除了感慨之外,还能让我有什么说了?
我又想起了一个感慨那就是:富士康的人力资源部门
富士康采取“头重脚轻”的人力资本策略,归根结底是为了最大可能地节约人力成本,为富士康代工业务实现最大的弹性人力服务。为了保证富士康中低层员工频繁流进流出的有序,富士康建立了庞大的人力资源部门。
光淮安富士康人力资源部的员工有几十个,而富士康方面也一直比较重视人力资源部的工作。曾经听在富士康人力资源部门工作多年的一位同仁说,富士康人力部门虽然人多,但富士康的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并不清闲。
富士康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就是研究如何为企业节约用工成本,规避用工风险(如只操作工用工合同,甚至只签订3个月的短期合同),富士康也经常会有一些相应的政策。 富士康的人力资源部还与工业工程(IE)部门合作,为富士康精打细算,最大程度实现人力成本倒逼。在富士康,IE部门是一个非常核心的成本核算部门。 虽说这个IE是成本核算部门,但我感觉这个淮安的IE都可以被开除,以为刚干了几个月的操作工角度看,富士康内部的浪费非常严重,偷报瞒报,这些政府部门的专利,富士康也普遍存在 当然我
说的是夸张了些,如果没有这个IE 富士康也不可能那么强大 “头重脚轻”的人力资本策略跟IE部门的结合已经让富士康将人力成本压缩潜力挖掘殆尽。甚至把普通操作工们逼到了极限。
以上就是我所在富士康实习的宏观体会,当然还有微观的了哦,具体由于篇幅有限这就不说要说实在是太多了,我现在刚离开从富士康辞职,因为我去富士康就是为了学习他的特殊之处现在只是学到了皮毛,也许我过几天将会去做我以前做的生意了,也许会招人,如果的话富士康的经历也许会有很大用处的,在富士康虽然很累但真的是学到不少,直至现在我都对富士康感慨万千,虽然很多不是,但也很感谢富士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