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观察和治疗项目内涵
观察病人有无幻觉、妄想、病理性情感、病态行为,如自杀、自伤、伤人毁物、强迫、刻板、模仿行为等精神症状;症状有无周期性变化等。
1、存在自杀、自伤风险则要告知医护人员患者目前存在自杀风险级别,移除周围环境中危险物品,保证患者24小时在视线内及关注自杀先兆,按医嘱给镇静药物或保护性约束,提高患者参加治疗性活动的积极性,协助患者提高应对技巧,协助患者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2、有外走风险要设置防外走标志,告知医护人员患者目前存在外走风险,检查和维护病区设施,严格执行外出检查制度,告知家属患者有外走风险,鼓励家属配合劝导患者安心住院。
3、伤人毁物时应立即呼叫其他工作人员协助,稳定病人情绪,疏散围观病人;如果病人手中有危险物品,应与其他工作人员协助巧妙夺取;遵医嘱隔离,必要时给予约束,或用药控制病人情绪,同时做好病人的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
4、观察病人饮食情况,是否有抢食、暴饮暴食行为,是否因幻觉、妄想而出现拒食行为,在病人进餐时工作人员应加强巡视和观察,以便及时发现病人拒食、噎食等现象,防止病人用餐具伤人或自伤。对抢食、暴食的病人应安置单独进餐,适当限制进食量,谨防意外发生。对不愿进食、拒食病人,针对不同原因,想办法使之进食。
5、每天观察病人排泄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对三天无大便者,适当处理,遵医嘱可给予适宜的缓泻剂或灌肠,并鼓励病人多饮
水、多活动、多吃蔬菜水果,预防便秘。发现病人尿潴留时,应明确排除躯体疾患后给予诱导排尿,让病人听流水声,用温水冲洗会阴,下腹部放热水袋、按摩膀胱等,无效时可按医嘱施行导尿。
6、观察病人睡眠情况,对睡眠障碍的病人要分析其失眠的原因,然后采取对症处理。对易早醒者,晚餐后要鼓励参与一些适宜的活动;对入睡困难者睡前忌服用引起兴奋的药物、饮料或浓茶,避免参加激动、兴奋的娱乐或谈心活动,临睡前解清小便,必要时按医嘱予以药物辅助入睡,观察病人服药后入睡时间、睡眠程度,巡视中如发现病人蒙头睡觉要轻轻将被子揭开,防病人伪装入睡及意外发生。
行为观察和治疗项目内涵
观察病人有无幻觉、妄想、病理性情感、病态行为,如自杀、自伤、伤人毁物、强迫、刻板、模仿行为等精神症状;症状有无周期性变化等。
1、存在自杀、自伤风险则要告知医护人员患者目前存在自杀风险级别,移除周围环境中危险物品,保证患者24小时在视线内及关注自杀先兆,按医嘱给镇静药物或保护性约束,提高患者参加治疗性活动的积极性,协助患者提高应对技巧,协助患者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2、有外走风险要设置防外走标志,告知医护人员患者目前存在外走风险,检查和维护病区设施,严格执行外出检查制度,告知家属患者有外走风险,鼓励家属配合劝导患者安心住院。
3、伤人毁物时应立即呼叫其他工作人员协助,稳定病人情绪,疏散围观病人;如果病人手中有危险物品,应与其他工作人员协助巧妙夺取;遵医嘱隔离,必要时给予约束,或用药控制病人情绪,同时做好病人的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
4、观察病人饮食情况,是否有抢食、暴饮暴食行为,是否因幻觉、妄想而出现拒食行为,在病人进餐时工作人员应加强巡视和观察,以便及时发现病人拒食、噎食等现象,防止病人用餐具伤人或自伤。对抢食、暴食的病人应安置单独进餐,适当限制进食量,谨防意外发生。对不愿进食、拒食病人,针对不同原因,想办法使之进食。
5、每天观察病人排泄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对三天无大便者,适当处理,遵医嘱可给予适宜的缓泻剂或灌肠,并鼓励病人多饮
水、多活动、多吃蔬菜水果,预防便秘。发现病人尿潴留时,应明确排除躯体疾患后给予诱导排尿,让病人听流水声,用温水冲洗会阴,下腹部放热水袋、按摩膀胱等,无效时可按医嘱施行导尿。
6、观察病人睡眠情况,对睡眠障碍的病人要分析其失眠的原因,然后采取对症处理。对易早醒者,晚餐后要鼓励参与一些适宜的活动;对入睡困难者睡前忌服用引起兴奋的药物、饮料或浓茶,避免参加激动、兴奋的娱乐或谈心活动,临睡前解清小便,必要时按医嘱予以药物辅助入睡,观察病人服药后入睡时间、睡眠程度,巡视中如发现病人蒙头睡觉要轻轻将被子揭开,防病人伪装入睡及意外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