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这就是芬兰教育”中国媒体系列报道活动,是由中芬联合学习创新研究院中芬教育研究中心、芬兰坦佩雷市政府教育局和北京明远教育书院联合策划和组织,联合芬兰多所大学的教育学院、教育专家和从业者、以及中国教育专业媒体,面向中国全面和深度解读芬兰教育的系列活动。
“如果你想了解芬兰的幼儿园,就必须去看看他们最有特色的森林活动”。这是我到芬兰访学之初,指导老师告诉我的一句话。芬兰幼儿园“森林活动”为什么这么普遍?它的内容和组织形式如何?能确保孩子的安全吗?随着多次跟踪观察森林活动以及和访谈园长、老师,这些问题的答案渐渐变得清晰起来。
芬兰拥有高达75%的森林覆盖率,位居欧洲首位和世界前列;芬兰人极其崇尚自然,一直秉承和发展着与自然同在的生活方式。这两种因素为幼儿园开展森林活动提供了物质前提条件和心理支持氛围。一般来说,芬兰幼儿园离森林都不是太远,步行多则20分钟,少的甚至不足10分钟。同时,无论是幼儿园的教育者、孩子还是家长,都将去森林看作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情,就像进餐、睡眠一样自然和不可缺少。
■ ■■■■
幼儿园紧挨着森林
在长期的实践中,芬兰幼儿园探索出如下三种较为常见的森林活动形式:
森林幼儿园。这种幼儿园没有任何室内活动,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全部在森林和户外进行,类似于“野外俱乐部”的运行方式。由于颠覆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和地点,带有极大的冒险性,因此其数量并不多。根据专家的介绍,整个芬兰大概也就有6-8所左右,主要分布在赫尔辛基、奥卢等地。Morritupa就是这样的一所森林幼儿园。它位于赫尔辛基的最古老的城区内,仅有一座木屋供全园28个孩子从森林里回来后短暂休息,真正的“课堂”则散布在附近的森林、自然风景区、沙滩和原野之中。对于这个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森林就是教室,大自然就是教师,树木、泥土、风沙雨雪、蚂蚁运粮、花朵摇曳等万事万物就是学习内容。可以说,这类幼儿园和德国、日本、美国的森林幼儿园具有相同的价值取向,即自然为家的理念、朴素自然的学习环境、自由整合的教学方式和勇敢坚强的个性追求。但在天气恶劣、地面湿滑、极夜出现的日子里,孩子们的探究兴趣会有所降低,活动范围也会大受影响。
每周不定期去几次森林。这是芬兰幼儿园森林活动最普遍的一种存在形态。在这种形式中,幼儿园会在一周的活动中安排几次森林活动,时间和频次会根据孩子的年龄、天气、课程计划而定。比如,5月份,芬兰天气刚刚转暖,Muolantie幼儿园就马上增加了森林活动的次数:1-3岁班、3-6岁班、6-7岁班每周都安排1-3次森林活动,还有1-3次社区活动(也在森林附近,有一些简单的游乐设备),每次活动时间都是半天。森林活动前一天,教师会告知孩子,以提前做好准备。到了预定时间,孩子就会自己背着大大小小的书包和老师一起步行到森林。如果在半路上遇到了感兴趣的事物,全体可以停下来驻足欣赏和探究。到了森林后,孩子就可以在教师指定的区域里自由活动了,爬上爬下、采摘浆果、研究动物植物都是常见的活动。有时,教师也会设计一些游戏情节,比如把一个小玩具藏起来,让孩子去寻找,共同感受发现的快乐。
■ ■■■■
幼儿园的孩子在去森林的途中
半日在森林,半日在幼儿园。这种森林活动是前两者的一种折衷,既能让孩子充分接触大自然,又能适当降低天气变化给孩子带来过大的身心考验。Vuoreksen幼儿园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将近2年的探索。经过申请,他们获得了坦佩雷市政府的允许,在幼儿园附近的森林里建立了3个固定的活动区域,同时也搭建了简易棚子供孩子避雨,还可以在器皿中生火取暖。6-7岁的学前班孩子每天都要在森林里呆上3小时,有时候是上午,有时是下午。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两大类:自由活动和学科学习(如语言、数学、唱歌、绘画等)。因为要为即将升入小学做准备,森林里进行的学科学习占据了一半以上的时间。不过,在这个幼儿园中,0-3岁和3-6岁的孩子不是每天都来,来多少次、多长时间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这种改革效果如何?园长告诉我们,最明显的改变一是孩子疾病抵抗能力增强,“6-7岁的孩子很少生病”;二是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他们在森林里遇到很多困难,总是你帮我,我帮你。这是我们进行森林活动最想得到的”。
■ ■■■■
气温在12度左右,下着雨,刮着风,Vuoreksen幼儿园的孩子们仍在森林里学习、活动
森林活动身处天然、开放的环境中,时刻面临着各种挑战,如陡峭的道路、滚动的石头、纵横交错的树根、突然出现的风雨等等。怎么保障孩子的安全?芬兰老师也特别重视这个问题。他们到森林去的时候会增加人手,会划定一些平坦敞亮的场地,会叮嘱孩子安全注意事项,会留意某些特殊孩子,但他们从不因为可能发生危险就取消森林活动,因为他们坚信“孩子可以自我保护”,“危险让他们更坚强”。令我吃惊的是,孩子们还真像他们所说的,可以欢快地在森林里穿来穿去却没有发生任何危险。芬兰的家长则高度信任幼儿园(相互信任是芬兰社会的一个特质),这就完全解除了芬兰幼儿园在开展森林活动时的后顾之忧。
尽管在我们的城市中没有大片的森林,但芬兰幼儿园不断引领孩子走入大自然,和自然亲密共处的做法仍然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借鉴。因为,“人与自然间有意义的联系对人性、对人类都是必要的--无论作为个人还是作为一个种群,它对我们的生存和精神需要都必不可少”(美国儿童权益倡导者,理查德×洛夫)。
(作者简介:王芳,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芬兰坦佩雷大学访问学者)
导语
“这就是芬兰教育”中国媒体系列报道活动,是由中芬联合学习创新研究院中芬教育研究中心、芬兰坦佩雷市政府教育局和北京明远教育书院联合策划和组织,联合芬兰多所大学的教育学院、教育专家和从业者、以及中国教育专业媒体,面向中国全面和深度解读芬兰教育的系列活动。
“如果你想了解芬兰的幼儿园,就必须去看看他们最有特色的森林活动”。这是我到芬兰访学之初,指导老师告诉我的一句话。芬兰幼儿园“森林活动”为什么这么普遍?它的内容和组织形式如何?能确保孩子的安全吗?随着多次跟踪观察森林活动以及和访谈园长、老师,这些问题的答案渐渐变得清晰起来。
芬兰拥有高达75%的森林覆盖率,位居欧洲首位和世界前列;芬兰人极其崇尚自然,一直秉承和发展着与自然同在的生活方式。这两种因素为幼儿园开展森林活动提供了物质前提条件和心理支持氛围。一般来说,芬兰幼儿园离森林都不是太远,步行多则20分钟,少的甚至不足10分钟。同时,无论是幼儿园的教育者、孩子还是家长,都将去森林看作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情,就像进餐、睡眠一样自然和不可缺少。
■ ■■■■
幼儿园紧挨着森林
在长期的实践中,芬兰幼儿园探索出如下三种较为常见的森林活动形式:
森林幼儿园。这种幼儿园没有任何室内活动,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全部在森林和户外进行,类似于“野外俱乐部”的运行方式。由于颠覆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和地点,带有极大的冒险性,因此其数量并不多。根据专家的介绍,整个芬兰大概也就有6-8所左右,主要分布在赫尔辛基、奥卢等地。Morritupa就是这样的一所森林幼儿园。它位于赫尔辛基的最古老的城区内,仅有一座木屋供全园28个孩子从森林里回来后短暂休息,真正的“课堂”则散布在附近的森林、自然风景区、沙滩和原野之中。对于这个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森林就是教室,大自然就是教师,树木、泥土、风沙雨雪、蚂蚁运粮、花朵摇曳等万事万物就是学习内容。可以说,这类幼儿园和德国、日本、美国的森林幼儿园具有相同的价值取向,即自然为家的理念、朴素自然的学习环境、自由整合的教学方式和勇敢坚强的个性追求。但在天气恶劣、地面湿滑、极夜出现的日子里,孩子们的探究兴趣会有所降低,活动范围也会大受影响。
每周不定期去几次森林。这是芬兰幼儿园森林活动最普遍的一种存在形态。在这种形式中,幼儿园会在一周的活动中安排几次森林活动,时间和频次会根据孩子的年龄、天气、课程计划而定。比如,5月份,芬兰天气刚刚转暖,Muolantie幼儿园就马上增加了森林活动的次数:1-3岁班、3-6岁班、6-7岁班每周都安排1-3次森林活动,还有1-3次社区活动(也在森林附近,有一些简单的游乐设备),每次活动时间都是半天。森林活动前一天,教师会告知孩子,以提前做好准备。到了预定时间,孩子就会自己背着大大小小的书包和老师一起步行到森林。如果在半路上遇到了感兴趣的事物,全体可以停下来驻足欣赏和探究。到了森林后,孩子就可以在教师指定的区域里自由活动了,爬上爬下、采摘浆果、研究动物植物都是常见的活动。有时,教师也会设计一些游戏情节,比如把一个小玩具藏起来,让孩子去寻找,共同感受发现的快乐。
■ ■■■■
幼儿园的孩子在去森林的途中
半日在森林,半日在幼儿园。这种森林活动是前两者的一种折衷,既能让孩子充分接触大自然,又能适当降低天气变化给孩子带来过大的身心考验。Vuoreksen幼儿园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将近2年的探索。经过申请,他们获得了坦佩雷市政府的允许,在幼儿园附近的森林里建立了3个固定的活动区域,同时也搭建了简易棚子供孩子避雨,还可以在器皿中生火取暖。6-7岁的学前班孩子每天都要在森林里呆上3小时,有时候是上午,有时是下午。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两大类:自由活动和学科学习(如语言、数学、唱歌、绘画等)。因为要为即将升入小学做准备,森林里进行的学科学习占据了一半以上的时间。不过,在这个幼儿园中,0-3岁和3-6岁的孩子不是每天都来,来多少次、多长时间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这种改革效果如何?园长告诉我们,最明显的改变一是孩子疾病抵抗能力增强,“6-7岁的孩子很少生病”;二是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他们在森林里遇到很多困难,总是你帮我,我帮你。这是我们进行森林活动最想得到的”。
■ ■■■■
气温在12度左右,下着雨,刮着风,Vuoreksen幼儿园的孩子们仍在森林里学习、活动
森林活动身处天然、开放的环境中,时刻面临着各种挑战,如陡峭的道路、滚动的石头、纵横交错的树根、突然出现的风雨等等。怎么保障孩子的安全?芬兰老师也特别重视这个问题。他们到森林去的时候会增加人手,会划定一些平坦敞亮的场地,会叮嘱孩子安全注意事项,会留意某些特殊孩子,但他们从不因为可能发生危险就取消森林活动,因为他们坚信“孩子可以自我保护”,“危险让他们更坚强”。令我吃惊的是,孩子们还真像他们所说的,可以欢快地在森林里穿来穿去却没有发生任何危险。芬兰的家长则高度信任幼儿园(相互信任是芬兰社会的一个特质),这就完全解除了芬兰幼儿园在开展森林活动时的后顾之忧。
尽管在我们的城市中没有大片的森林,但芬兰幼儿园不断引领孩子走入大自然,和自然亲密共处的做法仍然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借鉴。因为,“人与自然间有意义的联系对人性、对人类都是必要的--无论作为个人还是作为一个种群,它对我们的生存和精神需要都必不可少”(美国儿童权益倡导者,理查德×洛夫)。
(作者简介:王芳,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芬兰坦佩雷大学访问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