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博,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百人计划”、四川省“千人计划”入选者,主要从事激光雷达遥感探测方向的研究。2016年,刘博课题组在面阵三维成像激光雷达研究方面取得突破,首次实现可对远距离动态目标成像,并已申请了发明专利。
目前激光雷达的发展情况如何?
激光雷达的种类繁多,可用于多种形式的探测。最早成熟的激光雷达技术是用于测试臭氧、二氧化硫等的大气探测;2016年,在天宫二号和神舟11号的交汇对接中,利用激光雷达在两个航天器对接过程中测量相对位置、角度等,保证精准对接;还有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上的高度计,在降落前90秒用来扫描下方地貌,探测障碍物,这个属于探测地形地障类的激光雷达。激光雷达技术早期就是起源于这些军用领域。近几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自动驾驶、辅助驾驶的兴起,推动了激光雷达在民用领域中的应用。
有行业人士认为,中国五年内会改写激光雷达的格局。您怎么看?
这是一个比较乐观的宣传。激光雷达最大的卖点在于它能提供距离信息。平常我们看到的照片或者视频是一个平面,这是XY二维空间,但是驾驶员最关心是距离,即Z坐标,这就属于三维。
国内已有企业正在合作研究自动驾驶激光雷达,也有一些公司推出了产品,但是实际应用效果如何,目前尚未看到成效。我国用于自动驾驶的激光雷达的研究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
自动驾驶的最大卖点在于可以把道路驾驶的事故率理论上降到零。因为自动驾驶都是由计算机控制的,如果系统不出现故障,那么他就会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会出现走神、酒驾等状况。但是一旦出现问题,例如之前的特斯拉事件,就会对自动驾驶造成很大的打击。
激光雷达的光源有三种:二氧化碳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和全固态激光器。您认为哪种激光器光源最有前途?
肯定是半导体激光器的光源。因为半导体激光器尺寸可以做到很小,符合作为汽车配置的需求。现在我们看到的安装在车顶那些庞大的激光雷达,例如谷歌、百度,最早并不是为自动驾驶而设计的,只不过自动驾驶正好用到了其中的一些功能,例如360?扫描。
百度无人驾驶测试车使用了Velodyne的64线激光雷达
我认为,真正实用化后,这些都应该集成到汽车的内部,例如集成到车灯的位置。我相信最终成熟的样式也一定是这样的。
激光雷达技术推广到民用阶段还需要多久的时间?
应该用不了太久。根据“2016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正式公开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的规划,智能网联汽车的市占率将实现2020年驾驶辅助与部分自动驾驶市占率50%,2025年高度自动驾驶市占率15%,2030年完全自动驾驶市占率10%。我认为,5年内市场上会推出各种各样针对自动驾驶的激光雷达产品。
我现在正在做的工作之一就是从设计上入手研制激光雷达。从今年开始我们正在从事这个方向的研究,并与最终用户和一些车主进行了广泛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我们希望推出一款纯粹为了自动驾驶而设计的激光雷达。这样的话能节省的地方尽量节省,降低成本,不能节省的地方,提高指标,提升安全性。
您认为激光雷达的市场前景如何?
市场很大,大家都在做。其实激光雷达最大的市场并不是自动驾驶领域,而是用在服务类机器人的机器视觉上。
无人机、服务类机器人,还有一些娱乐项目中进行距离传感捕捉的,这些方面的激光雷达市场会更大。目前国内的一些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百度、华为等大型IT公司,产学研企都在研究。但是最终我认为还是需要研发端、用户端与市场,三方紧密结合,从最初的设计入手,这样推出的产品才能平衡各方所需,发挥它的最大价值。
刘博,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百人计划”、四川省“千人计划”入选者,主要从事激光雷达遥感探测方向的研究。2016年,刘博课题组在面阵三维成像激光雷达研究方面取得突破,首次实现可对远距离动态目标成像,并已申请了发明专利。
目前激光雷达的发展情况如何?
激光雷达的种类繁多,可用于多种形式的探测。最早成熟的激光雷达技术是用于测试臭氧、二氧化硫等的大气探测;2016年,在天宫二号和神舟11号的交汇对接中,利用激光雷达在两个航天器对接过程中测量相对位置、角度等,保证精准对接;还有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上的高度计,在降落前90秒用来扫描下方地貌,探测障碍物,这个属于探测地形地障类的激光雷达。激光雷达技术早期就是起源于这些军用领域。近几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自动驾驶、辅助驾驶的兴起,推动了激光雷达在民用领域中的应用。
有行业人士认为,中国五年内会改写激光雷达的格局。您怎么看?
这是一个比较乐观的宣传。激光雷达最大的卖点在于它能提供距离信息。平常我们看到的照片或者视频是一个平面,这是XY二维空间,但是驾驶员最关心是距离,即Z坐标,这就属于三维。
国内已有企业正在合作研究自动驾驶激光雷达,也有一些公司推出了产品,但是实际应用效果如何,目前尚未看到成效。我国用于自动驾驶的激光雷达的研究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
自动驾驶的最大卖点在于可以把道路驾驶的事故率理论上降到零。因为自动驾驶都是由计算机控制的,如果系统不出现故障,那么他就会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会出现走神、酒驾等状况。但是一旦出现问题,例如之前的特斯拉事件,就会对自动驾驶造成很大的打击。
激光雷达的光源有三种:二氧化碳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和全固态激光器。您认为哪种激光器光源最有前途?
肯定是半导体激光器的光源。因为半导体激光器尺寸可以做到很小,符合作为汽车配置的需求。现在我们看到的安装在车顶那些庞大的激光雷达,例如谷歌、百度,最早并不是为自动驾驶而设计的,只不过自动驾驶正好用到了其中的一些功能,例如360?扫描。
百度无人驾驶测试车使用了Velodyne的64线激光雷达
我认为,真正实用化后,这些都应该集成到汽车的内部,例如集成到车灯的位置。我相信最终成熟的样式也一定是这样的。
激光雷达技术推广到民用阶段还需要多久的时间?
应该用不了太久。根据“2016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正式公开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的规划,智能网联汽车的市占率将实现2020年驾驶辅助与部分自动驾驶市占率50%,2025年高度自动驾驶市占率15%,2030年完全自动驾驶市占率10%。我认为,5年内市场上会推出各种各样针对自动驾驶的激光雷达产品。
我现在正在做的工作之一就是从设计上入手研制激光雷达。从今年开始我们正在从事这个方向的研究,并与最终用户和一些车主进行了广泛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我们希望推出一款纯粹为了自动驾驶而设计的激光雷达。这样的话能节省的地方尽量节省,降低成本,不能节省的地方,提高指标,提升安全性。
您认为激光雷达的市场前景如何?
市场很大,大家都在做。其实激光雷达最大的市场并不是自动驾驶领域,而是用在服务类机器人的机器视觉上。
无人机、服务类机器人,还有一些娱乐项目中进行距离传感捕捉的,这些方面的激光雷达市场会更大。目前国内的一些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百度、华为等大型IT公司,产学研企都在研究。但是最终我认为还是需要研发端、用户端与市场,三方紧密结合,从最初的设计入手,这样推出的产品才能平衡各方所需,发挥它的最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