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可行性报告的前提
2.1目标
A以最低的成本,在最短时间内开放出具有管理超市商品仓库各种信息的软件系统;
·C提高商品处理速度; D规范货物管理 E及时更新货物信息
2.2条件、假定和限制
A.所建议系统运行寿命的最小值,建议系统升级时间周期为2年; B.进行系统方案选择比较的时间为一个星期; C.经费来源于开发者或者企业赞助; D.硬件方面:更大超市销售柜台配有终端机,在仓库管理中心内部有自己的服务器和中心计算机、开发环境:在visual studio 2010下进行开发,选择SQL Server 2008数据库。
E.该系统投入使用的最晚时间为2013年12月底。
2.3进行可行性研究方法
团队一起研究讨论,仔细分析并讨论出现有系统的缺陷和不足,提出对未来系统的设想,针对队员的提出想法,团队针对时下的技术、经济、等诸多因素定案。
2.4决定可行性的主要因素
此软件要实现仓库管理的各功能,包括出库入库记录,货物信息查询,修改等更新操作,可以对商品的出入库信息无差错的记录,并且及时的保存到仓库管理系统的服务器上。
3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3.1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3.2工作负荷
所有商品的出库入库,货物信息的整理和统计都是由人工进行的,而仓库管理和库存管理十分多样化,复杂化,人工操作带来的错误率很高。
3.3费用开支
现有系统的人力资源浪费严重,得不到合理利用,由于在人工管理仓库过程中工作人员难免会出现纰漏,会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等等的因素,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开销,资金得不到合理应用。
3.4人员
原系统没什么科技含量,只需要出纳人员,信息管理人员,货物管理人员即可。
3.5设备
设备的科技含量比较低,几乎是人工操作,脑力和体力浪费大。 3.6局限性
原系统为人工处理系统,人工操作与计算机相比响应时间慢,数据可靠性不高,处理能力不强等,而且人工操作会使得系统复杂化,工作人员工作负荷大,系统维护及支出费用巨大,人员与设备技术含量低等等一系列缺点。因此需要该系统来代替人类劳动。
4所建议技术可行性分析
4.1对系统的简要描述
该系统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将现代的网络系统和电子商务结合起来,做成了一套连接产销供三大模块的商品货物管理系统。在仓库管理系统中,只需要少数的仓库管理人员就能实现整个仓库管理流程的实现。而且因为整个过程实现的都是自动化的,数据可信度比较高,不会出现早进货的商品迟上架的现象。
4.2数据流程
顶层数据流图
第二层入库信息管理的流程图
出库信息管理的流程图
货物信息管理流程图
客户信息管理流程图
查询流程图
客户信息
客户信息表
该货物存储量不足
4.3优越性:
与传统的超市仓库管理,该系统去掉了手工书写票据和送到机房输入的步骤,解决了库房信息陈旧滞后的弊病,有效地利用仓库空间,方便了仓库管理人员对物品的放置和调配,提高了工作效率。
4.4局限性
该系统硬件搭建花费的成本比较高,由于资金限制,如果连接中心服务器的终端计算机台数过多,可能会造成网络拥堵。
5所建议系统经济可行性分析
5.1支出
该系统需要的支出包括软件和硬件支出,还有系统维护的费用。软件支出的表现方式主要是由软件开发人员的开销,开发环境所需要的水电支出等;硬件支出主要包括售货终端机、中心服务器和网络配置等硬件设施;除此之外,系统投入使用后,由于环境、社会的不断变化,系统维护费用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
5.11基本建设投资
该系统的前期开发需要为系统开发人员提供软件开发人员提供软件开发所需要的工作环境,包括电脑设施,软件平台搭建等;在搭建系统时,连接售货终端和仓库中心服务器之间需要搭建起网络连接,由于网络设施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防备防火防静电之类的防范措施要做好,避免数据丢失的现象产生。此外,为了防止突然断电数据丢失的事情发生,最好在硬件或软件上做好掉电及时保存数据的处理。
5.12其他一次性支出
本系统需要支出的一次性费用由研究费用,数据库建立所需要的费用,开发安装人员所需要的费用以及对上岗人员的培训费用。
5.13非一次性支出
本系统所需要的非一次性支出有硬件设备的不定期维护所需要的费用,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产房的使用开支,水电各类开支等等。
5.2收益
对于所选择的方案,说明能够带来的收益,哲理所说的收益表现为开支费用的减少或避免、差错的减少、灵活性的增加、动作速度的提高和管理计划方面的改进等,包括:
5.2.1一次性收益
本系统的引入会用智能化的电脑统计代替人工的统计工作,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数据存储采用的是磁盘存取,数据存储具有持久性和安全性。本系统人工干预比较少,管理出错率低,再加上向商品供应者进货的双重审核,保证了进货单的准确性,使得超市整体产供销的环节能环环相扣。
5.2.2非一次性收益
本系统引入使用后,将会减少超市的货物统计、分类时所需要的时间、资金的投入,能及时响应向货架供货与商品生产者进货的需求。
5.2.3不可定量收益
本系统的引入将会使得超市货架管理和超市商品仓库管理处于一条流水账上,任何一点的需求变化都能得到及时的反应和解决,为企业节省了不少时间、人力和资金的开销。
5.3收益/投资比
因为超市属于资金流动比较大的场所,所以收益,投资比不好估算。
5.4投资回收周期
因为本系统颠覆了以往的人工操作,故在硬件方面的一次性投入花费比较大,再加上软件开发的费用,整个系统带来的花销还是比较大的,但是由于这次的投资的长久性,会给整个超市企业带来只能管理,让企业的货物流动更加及时,这会让企业的管理和营销更加畅通,让企业能跟随科技的脚步,不至于因为货物不足或是不及时而流失客源,造成企业利益的严重损伤。据估计,投资回收周期大概在2-3年。
6.社会因素方面的可行性
6.1法律方面的可行性
因为本系统是由团队自主开发的,故不涉及知识产权的问题。 本系统的相关开发人员都是学生,无在其他软件公司从业经历,离毕业就业也要两年时间,故不会有在开发期间带着公司机密到其他机构做软件开发的事情发生,故不涉及侵权等法律问题。
本系统的功能目的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法律规定,不涉及违法的相关问题。
6.2使用方面的可行性
该系统的操作都是鼠标、可视化界面操作,操作比较简单,上岗人员能很快熟悉系统的使用。硬件搭建现在已经比较成熟,将整个局域网体系搭建起来问题不大。
7结论
能优化超市企业的销售、配货流程,给企业带来的长期利益是不可估量的。 硬件平台搭建技术已经很成熟,技术上较容易实现不存在难以攻克的技术壁垒。 在操作方面,用户通过短期培训后能很快上手。 故此系统的开发为一可行方案,但开发团队的技术比较生涩,故开发周期可能会相应延长。
1
2可行性报告的前提
2.1目标
A以最低的成本,在最短时间内开放出具有管理超市商品仓库各种信息的软件系统;
·C提高商品处理速度; D规范货物管理 E及时更新货物信息
2.2条件、假定和限制
A.所建议系统运行寿命的最小值,建议系统升级时间周期为2年; B.进行系统方案选择比较的时间为一个星期; C.经费来源于开发者或者企业赞助; D.硬件方面:更大超市销售柜台配有终端机,在仓库管理中心内部有自己的服务器和中心计算机、开发环境:在visual studio 2010下进行开发,选择SQL Server 2008数据库。
E.该系统投入使用的最晚时间为2013年12月底。
2.3进行可行性研究方法
团队一起研究讨论,仔细分析并讨论出现有系统的缺陷和不足,提出对未来系统的设想,针对队员的提出想法,团队针对时下的技术、经济、等诸多因素定案。
2.4决定可行性的主要因素
此软件要实现仓库管理的各功能,包括出库入库记录,货物信息查询,修改等更新操作,可以对商品的出入库信息无差错的记录,并且及时的保存到仓库管理系统的服务器上。
3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3.1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3.2工作负荷
所有商品的出库入库,货物信息的整理和统计都是由人工进行的,而仓库管理和库存管理十分多样化,复杂化,人工操作带来的错误率很高。
3.3费用开支
现有系统的人力资源浪费严重,得不到合理利用,由于在人工管理仓库过程中工作人员难免会出现纰漏,会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等等的因素,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开销,资金得不到合理应用。
3.4人员
原系统没什么科技含量,只需要出纳人员,信息管理人员,货物管理人员即可。
3.5设备
设备的科技含量比较低,几乎是人工操作,脑力和体力浪费大。 3.6局限性
原系统为人工处理系统,人工操作与计算机相比响应时间慢,数据可靠性不高,处理能力不强等,而且人工操作会使得系统复杂化,工作人员工作负荷大,系统维护及支出费用巨大,人员与设备技术含量低等等一系列缺点。因此需要该系统来代替人类劳动。
4所建议技术可行性分析
4.1对系统的简要描述
该系统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将现代的网络系统和电子商务结合起来,做成了一套连接产销供三大模块的商品货物管理系统。在仓库管理系统中,只需要少数的仓库管理人员就能实现整个仓库管理流程的实现。而且因为整个过程实现的都是自动化的,数据可信度比较高,不会出现早进货的商品迟上架的现象。
4.2数据流程
顶层数据流图
第二层入库信息管理的流程图
出库信息管理的流程图
货物信息管理流程图
客户信息管理流程图
查询流程图
客户信息
客户信息表
该货物存储量不足
4.3优越性:
与传统的超市仓库管理,该系统去掉了手工书写票据和送到机房输入的步骤,解决了库房信息陈旧滞后的弊病,有效地利用仓库空间,方便了仓库管理人员对物品的放置和调配,提高了工作效率。
4.4局限性
该系统硬件搭建花费的成本比较高,由于资金限制,如果连接中心服务器的终端计算机台数过多,可能会造成网络拥堵。
5所建议系统经济可行性分析
5.1支出
该系统需要的支出包括软件和硬件支出,还有系统维护的费用。软件支出的表现方式主要是由软件开发人员的开销,开发环境所需要的水电支出等;硬件支出主要包括售货终端机、中心服务器和网络配置等硬件设施;除此之外,系统投入使用后,由于环境、社会的不断变化,系统维护费用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
5.11基本建设投资
该系统的前期开发需要为系统开发人员提供软件开发人员提供软件开发所需要的工作环境,包括电脑设施,软件平台搭建等;在搭建系统时,连接售货终端和仓库中心服务器之间需要搭建起网络连接,由于网络设施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防备防火防静电之类的防范措施要做好,避免数据丢失的现象产生。此外,为了防止突然断电数据丢失的事情发生,最好在硬件或软件上做好掉电及时保存数据的处理。
5.12其他一次性支出
本系统需要支出的一次性费用由研究费用,数据库建立所需要的费用,开发安装人员所需要的费用以及对上岗人员的培训费用。
5.13非一次性支出
本系统所需要的非一次性支出有硬件设备的不定期维护所需要的费用,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产房的使用开支,水电各类开支等等。
5.2收益
对于所选择的方案,说明能够带来的收益,哲理所说的收益表现为开支费用的减少或避免、差错的减少、灵活性的增加、动作速度的提高和管理计划方面的改进等,包括:
5.2.1一次性收益
本系统的引入会用智能化的电脑统计代替人工的统计工作,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数据存储采用的是磁盘存取,数据存储具有持久性和安全性。本系统人工干预比较少,管理出错率低,再加上向商品供应者进货的双重审核,保证了进货单的准确性,使得超市整体产供销的环节能环环相扣。
5.2.2非一次性收益
本系统引入使用后,将会减少超市的货物统计、分类时所需要的时间、资金的投入,能及时响应向货架供货与商品生产者进货的需求。
5.2.3不可定量收益
本系统的引入将会使得超市货架管理和超市商品仓库管理处于一条流水账上,任何一点的需求变化都能得到及时的反应和解决,为企业节省了不少时间、人力和资金的开销。
5.3收益/投资比
因为超市属于资金流动比较大的场所,所以收益,投资比不好估算。
5.4投资回收周期
因为本系统颠覆了以往的人工操作,故在硬件方面的一次性投入花费比较大,再加上软件开发的费用,整个系统带来的花销还是比较大的,但是由于这次的投资的长久性,会给整个超市企业带来只能管理,让企业的货物流动更加及时,这会让企业的管理和营销更加畅通,让企业能跟随科技的脚步,不至于因为货物不足或是不及时而流失客源,造成企业利益的严重损伤。据估计,投资回收周期大概在2-3年。
6.社会因素方面的可行性
6.1法律方面的可行性
因为本系统是由团队自主开发的,故不涉及知识产权的问题。 本系统的相关开发人员都是学生,无在其他软件公司从业经历,离毕业就业也要两年时间,故不会有在开发期间带着公司机密到其他机构做软件开发的事情发生,故不涉及侵权等法律问题。
本系统的功能目的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法律规定,不涉及违法的相关问题。
6.2使用方面的可行性
该系统的操作都是鼠标、可视化界面操作,操作比较简单,上岗人员能很快熟悉系统的使用。硬件搭建现在已经比较成熟,将整个局域网体系搭建起来问题不大。
7结论
能优化超市企业的销售、配货流程,给企业带来的长期利益是不可估量的。 硬件平台搭建技术已经很成熟,技术上较容易实现不存在难以攻克的技术壁垒。 在操作方面,用户通过短期培训后能很快上手。 故此系统的开发为一可行方案,但开发团队的技术比较生涩,故开发周期可能会相应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