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十大热门话题
2010年已经过去,我们评论版组在盘点这一年的时候,用了评论再度点评的形式。
经过认真和细致的统计,我们选择了十大平面媒体的社论或者评论作为样本,包括新华社、《人民日报》、《环球时报》、《新闻晨报》、《法制晚报》、《成都商报》、《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新京报》。 本报统计10大媒体2010年全年的评论头条及社论,共计2627篇。总结出了平媒评论最关注的十大焦点话题和十大热点事件,并进行名词和动词的高频词统计,分别进行再度点评。
平媒年度焦点话题热度排行TOP10
焦点话题 媒体数 评论篇数 热度
房地产新政、楼市调控、房价 10 105 100
教育改革(教育公平、教育投入、教育去行政化)8 45 75.84
拆迁 7 19 65.29
保障性住房建设 5 17 63.2
稳定物价 4 16 62.29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7 11 62.24
通货膨胀 7 10 61.86
房地产税 5 11 61.00
食品安全 5 11 61.00
医改 5 10 60.24
说明:热度为媒体数及评论篇数加权计算得出的统计指标,以此指标来判定媒体对话题的关注度。
楼市调控
TOP1
房价、楼市调控成为十大媒体评论头条的最大焦点,以105篇评论的篇数位居年度焦点话题之首。
原声回放
《人民日报》 稳定房价,有决心就一定能办到
楼市治理是个系统工程。要从轻车熟路转轨到一个新的体系,开拓新的经济增
长点,困难是免不了的。但“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如果不能办一点难事、解一点难题,又怎么对得起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托付?房价统计不是很难吗?土地闲置治理不是很难吗?公租房、限价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不是也很难吗?但事实证明,只要真下决心真落实,办法总是比困难多。
《新京报》 房地产再出新政,成败在于执行力
只要每一项政策真正落实到位,房价的回落应在情理之中,而2008年之前房地产调控的失败,根子就在于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根本不执行,而不是政策本身所致。
《环球时报》 抑房价重拳考验中国调控力
中国不可能任由房价成为少数人致富的专利,也不能让房价成为国家发展的众矢之的。能否成功调控房价将关系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本报再度点评
“羊羊们”在等待
那部效仿《蓝精灵》的烂动画片中,羊羊们总是能莫名其妙地打败灰太狼,貌似幸福地过着自己的小康生活。而灰太狼则有一句名言:我一定会回来的!
羊羊们的最高追求无非就是能吃上“草饼”,在“羊村”有个遮风挡雨的窝;而灰太狼则是住在“独栋别墅”,天天谋划着如何吃到羊肉,但它能做到的是经常把羊羊放在锅里煮一煮,或者偷吃掉羊羊们的“草饼”。
灰太狼永远吃不到羊肉,如果是纪录片就是“这骨碌儿掐了”。但这是动画片,情节可以随意安排,而灰太狼也无力绑架导演。
房价走势如何,“导演”是有能力决定的。问题是一些地方政府与开发商的关系远非动画片导演与灰太狼那么简单,开发商也用不着高喊“我一定会回来的”,因为他们至今从未被“羊羊们”打败过。
教育改革
TOP2
评论焦点话题榜中排在第二位的是教育改革类。《教育规划纲要》的公布,让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讨论的又一焦点话题。教育大计,关乎国运。
原声回放
《人民日报》 中国教育“再出发”
要让人民“看到教育的希望”,必须对“教改”全面审视,重树一些基本原则与发展立场。
在高等教育经费负担机制中,政府依然应该承担核心责任,从法规和制度层面健全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保障高等教育的“基本公平”,促进高等教育体系的协调发展。
新华社 教育改革要有“中药治病”的耐心和智慧
财力有限、制度不活、人才缺乏„„这些都是教育事业面临的现实,却不能成为延缓改革的借口。加快教育改革,首先要认清问题、理清思路、达成共识、鼓足勇气。
《新闻晨报》 大学“去官化”应有明确时间表
要推进这一改革,其实有现成的路径,若排除既得利益因素,并非一筹莫展,也不必长时间探索。在笔者看来,取消大学的行政级别,这是整个教改中最应设立时间表的地方。
本报再度点评
自我感触最真实
估计很多人记得曾经有个口号,叫做“再穷不能穷了教育,再苦不能苦了孩子”。曾经远大的目标实现起来竟然如此简单,当教育变得唯利是图,可以轻松日进斗金;当孩子的前程成了家庭的重中之重,父辈、祖辈自然披肝沥胆。穷与苦,家长风雨一肩挑。
教育不像阿波罗登月,无论真假我们都是围观者。咱爹咱妈接受过教育,咱自己接受过教育,咱孩子(无论是现有的还是将来的)也正在或必将接受教育,每个人自身感触都足够真实。
多年来教改的效果不好说,但近日发布的 《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足以证明教育需要继续改革——“虽然我不能完全看懂《通知》,但我期待改变”。
当美国一位教育界的大腕嘲讽“孔孟之乡竟然充斥着一批不敢有理想的学者,令人失望”的时候,不知道孔老夫子双手合十在想些什么。
拆迁
TOP3
2010年一系列拆迁冲突事件的发生,使媒体对拆迁评论的热度不减。
原声回放
《人民日报》 遏制“拆托”离不开阳光市场
“阳光拆迁”的思路无疑值得肯定,因为这些信息不仅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还应在法律要求的公开之列。
更重要的是,只有信息的公开才能确保公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行使,这不仅是权力制约的需要,也是市场化机制下公平博弈的前提。
新华社 征地拆迁不能拆了“民心”
至于在征地拆迁中确保补偿达标到位,严禁野蛮逼迫搬迁,严禁违法强制拆迁和滥用警力,确保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确保文明和谐拆迁,这既是依法行政的体现,也是在征地拆迁工作中对各级干部和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 《南方都市报》政府组织律师介入拆迁是变味的法律援助
拆迁困局正在等待包括立法在内的破解之道。
不论最后等来的是法律,还是行政法规,也不论其中细节有多大变化,包括被拆迁户在内的公众对政府的要求从来都是一以贯之:划定行政权力的边界,谨守自己的本分。
如果越位,一旦引发诉讼,就应该静候法庭的审理,并严格执行判决,这才是真正的法律介入。政府出面组织律师的所谓法律援助,劳民伤财,还不好看,不要也罢。
本报再度点评
“新拆迁条例”实施了
拆迁,无非就是土地资源整合。纵观世界,英国可算经典,我们绝不会重蹈覆辙。千呼万唤,翘首以盼,1月21日《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公布施行。《人民日报》评论说:改“拆迁”为“征收”,取消“行政强拆”,界定“公共利益”„„
在 《物权法》出台3年的语境中,在拆迁矛盾纠纷增多的背景下,面对一些人 “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的思维,《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废止和新条例的
施行,是对发展理念的一次认真梳理,对我们正确认识所处的发展阶段、彰显政府的公共性、重申司法的中立性,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不久前,有人提出大学应该设立“拆迁专业”,争议一片。很多拆迁,是为了地方的经济发展。可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值得研究。
保障性住房建设
TOP4
飞涨的房价让更多的百姓为住房而担忧。此时,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就显得格外重要。在2010年各大媒体的评论中,保障性住房成为热点话题之一。
原声回放
新华社 保障房建设当去“蜗牛化”
大规模推进保障房建设大势所趋。对于一些地方政府而言,保障房建设当去“蜗牛化”,更多困难群众住房才能告别“蜗居”。
《人民日报》 保障房监管应与建设同行
既然保障性住房市场供给机制中,存在寻租腐败的可能性,那就应该实施最全面的信息透明公开制度。
《新闻晨报》 “宠幸”公租房,也莫冷落廉租房
大力发展公租房,不仅能解决本地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难题,而且还能关照外来务工群体、青年职工、外来人才等,从而最大限度减少各种“夹心层”的住房困难。至于在很多环节难以有效监管的经济适用房,不宜过度追求建设规模。未来一个时期,不妨就让公租房成为住房保障产品中的“大户”和“明星”。
本报再度点评
70年有多久?
不久前,一篇《沪土地出让惊现“期满出让人无偿收回”》的报道很是轰动,然后又有记者“调查发现”:应该属于一起新闻“乌龙”,这并非上海的“地方新规”,而是国家普遍施行的。规定的实质也非“70年一满就收回”这么简单一刀切。 但不管怎么说,“70年”之忧确实导致一些有“恒产”者也无恒心。
“70年”,其实是个天才的时间段,且不谈建筑寿命能不能到的问题。卖房的
人,多数不能再活70年了,少数能活到的,多半也老年痴呆了。对于急于有个窝的人来说,70年足够漫长,足够诱惑,之后的事情,只有之后才知道。
为什么有钱人钟情独栋别墅或者“四合院”,这里面还是有玄机的,尽管土地一样的国有。新年伊始,甭管风大还是雨点大,“保障性住房”在各地都是高频词。“70年”之后,“保障性住房”的需求更会是海量的,早点高度重视,还有个缓冲。 稳定物价
TOP5
物价上涨如今已经成为老百姓天天挂在嘴边的事情,从“蒜你狠”到“糖高宗”,和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东西无一不在涨价。稳定物价,势在必行。
原声回放
《人民日报》 遏制“涨价”须修正通胀预期
要想抑制物价上涨的严峻态势,单纯依靠产业政策鼓励增加生产供给规模仍显不足,未来的调控政策需要努力修正市场通货膨胀的预期。
《新闻晨报》 物价“闯关”莫走回头路
在承认市场的基础性地位的情况下,必须对市场的基本定价原则给予足够的敬畏,如果说通胀是一只损害人民福利的田鼠,那么政府的价格管制则有可能是一头更可怕的狼。违背市场的价格管制也许可以带来一时的好处,但长远来看,恐怕会是赶走了田鼠,却引来了狼。
《成都商报》 “一毛不涨”是致命的自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要清楚自己的角色、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尤其是在“特殊时期”,更应该保持头脑的清醒,绝不能干那种帮不了忙反而添乱的蠢事。
本报再度点评
墙里开花墙外香
《经济参考报》1月24日援引未具名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称,中国正考虑取消或降低更多大宗商品以及能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退税;《中国日报》1月25日援引商
务部一名未具名官员的话称,中国不太可能在今年上半年降低出口退税,除非全球经济出现明显的复苏迹象。
都是“援引”,都“未具名 ”,不知道谁是大忽悠。而不争的事实是很多“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卖个练摊儿的价,在中国内地市场却让老百姓嘬牙花子。比如最近闹哄哄的茅台酒,纽约的价格大概是内地的一半。虽说茅台这东西貌似跟普通老百姓没多大关系,但也是人民汗水浇灌出的一片知秋的叶子。
在这个问题上有这样一个观点:“中国的产品之所以要出口到国外,首先是因为中国人自己买不起、买不完所有‘MadeinChina’的产品。”于是,为了让外国人买得起中国产品,中国企业之间必需恶狠狠竞相压低价格;为了让中国人买不起中国产品,内地的价格必须节节攀升„„尽管人家以此为借口动辄制裁中国企业倾销。 这当然是句玩笑话。不过当世界人民都在享受中国的廉价产品之时,不应该把我们自己排除在外。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TOP6
随着收入差距的不断加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如何使收入分配始终处于公平正义的阳光之下,是媒体评论的又一焦点。
原声回放
《21世纪经济报道》收入分配改革需过三关
中国财富主要向政府、垄断企业和资方集中,而资方在政绩导向下也被置于政府保护的行列,在没有利益群体参与博弈的情况下,仅靠政府安排能否调整利益分配,是要过的第一关。能否改变稳定、就业与低工资之间的传统逻辑,是推进改革要过的第二大关。
只有大规模减少供给 (就如去年下半年强制淘汰落后产能),提高部分竞争力强的企业利润,即以大量失业为代价,才可能提高工资水平。但这必然带来通胀与失业,这是收入分配改革要过的第三关。
《南方都市报》冲破现行利益格局,收入分配改革才有希望
收入分配制度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这已经是并不新鲜的社会共识。但具体怎么改,从哪一点着手最有效果,却需要慎思明辨。
从前几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适当提高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到现
在针对垄断行业高工资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发放无序等问题“动刀”,改革的思路已经呼之欲出,即先从最难的改起。
本报再度点评
2011年突破?
统计局说2010年大家的工资要涨,而多数人最终的实际感觉却是“被增长”。国家统计局人口就业司司长冯乃林在做客新华网时坦率表示,“工资被增长”这一说法确实反映了统计制度的缺陷。
进 入2011年,媒体预测,今年很可能是收入分配改革有突破性进展的一年。新年总要有新希望,必须的!
“我国收入分配现状应该说已经到了极不公平的边缘,必须狠下决心,坚决调整。”1月12日的“2011中国投资年会”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如是说。的确是边缘,如果用人单位不肯作出调整,那么只能由工人自己调整。所谓的“民工荒”,大概如此。
其实收入分配的问题,还不仅仅是给中低收入者涨点工资就能解决的,或许还有个“收入分配之再分配”的问题,比如个税。
收入来源单一的工薪阶层缴税较多,而收入来源多元化的高收入阶层缴税较少(中国税务学会理事、中山大学税收研究中心主任杨卫华语),更为极端的情况是造成个人所得税的逆调节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语)。
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潜规则”,就是有钱有权的人未必处处需要钱 (出国疯狂购物除外),而中低收入者到处是窟窿。电影《百万英镑》并不仅仅是个故事。 需要解决的问题似乎太多,但不管怎么说,“工资倍增计划”还是值得期待的。 通货膨胀
TOP7
2010年CPI逐步攀升,通货膨胀问题受到各方各面的关注,媒体评论也不例外。
原声回放
《南方都市报》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政策方向值得商榷
如今,从务实角度出发,以执政为民的标准衡量,管理通胀预期的政策实宜修正,以解决困扰居民数十年的烦恼。笔者建议:或者大方承认通胀苗头,对工业品、消费品价格上扬做出及时回应,解决居民存款负利率的切肤之痛;或者干脆管理乱发票子的始作俑者,明确货币投放纪律,维护好人民币单位货币购买力水平。 无论是哪个选项,居民的通胀预期都是错误政策的副产品,绝不该是被管理的行政对象。
《成都商报》 承认通胀方能遏制通胀
承认通胀才能遏制通胀。周小川公开承认“通货膨胀已经显现”,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表现了调控部门的底气。
能够公开承认,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相关方面开始重视,更说明了形势的变化是在相关方面的掌握之中的,相关方面达成共识,已经有了长期手段安排。而这,显然给民众带来了战胜通胀的信心。
本报再度点评
“通则不胀胀则不通”
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的上涨现象,其实质是“供远小于求”。
通货膨胀在中文中其实是有歧义的,有学者倾向于“物价膨胀”。
看看眼巴前儿的生产能力,多少有些不懂。如果从内部找原因,黑手或许只有一个——大家不愿提到的房地产;如果往外看,当然还能看到哗哗印出的美元以及华尔街的“桥牌”。
通货膨胀,简称“通胀”。这词蛮有意思。对于人体而言,“通则不胀,胀则不通”。胀大发了,一定是消化系统出了问题,貌似大腹便便很富态,可存货未必都是好东西。而我们肚子里的纠结,有多少美元情结?
物价、收入分配、通胀,可谓三位一体,而房地产则是 “超级外挂”。
没有“外挂”,成长就会变得很艰苦,这大概就是很多游戏打击“外挂”和遏制房价一样艰难的缘故吧!
房地产税
TOP8
房产税作为房价调控的一项举措,自提出后,对于实施与否、如何实施这一系列的讨论声音源源不断。
原声回放
《新闻晨报》 房产税短期或能抑房价,长期别奢望
房产税短期或许有利于抑制房价,长期效果不能奢求。当然,地方政府倒是增加了一个重要税源。
《南方都市报》房产税征收应明确政策目标
要完善税收体制,就要在征收房产税的同时,大幅度地取消其他的税费,而要抑制高房价,就不应该针对居民个人,而应该对那些拥有三套以上住宅的,还有别墅等豪宅的人征税,或者对炒房者直接征收暴利税。
在以上种种疑问得不到制度回应的情况下,强行推行房地产试点,甚至对个人拥有的所有住房征收房产税,不仅无法抑制房价,反而会引发更多的不公平。 本报再度点评
有利于地方税收
1月30日上午10点,重庆首笔个人住房房产税申报入库,征收个人住房房产税6154.83元。房产税从此不再是纸上谈兵。
房产税能调节社会财富不均、房产税对高房价难“一剑封喉”、房产税落地租金上涨„„观点繁荣,百家争鸣。
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说,房产税资源税有望成地方政府税收支柱„„这话最靠谱,有利于地方政府推行房产税的积极性;房地产大鳄任志强说,没有一个国家房价因房产税出台下跌„„尽管很多人不喜欢任志强,但还是喜欢他敢于“放炮”的个性。
对于高房价,人们或许对房产税给予了太多的内涵。
房子到底是用来住的还是用来炒的?这是个核心问题。其实对于遏制房价,不妨借鉴一下北京的控制机动车的摇号举措。
如果政府手里每年都有稳定数量的公租房 (不包括廉租房)推出,不设太多的门槛 (门槛越多暗箱操作钻空子机会越多),只要一家人名下都无房 (或者有房而过于狭小),不必过问收入就可以参加摇号„„给所有人以另外的希望,中国式
商品房还能挺得住吗?
食品安全
TOP9
当毒油,毒豆角纷纷出现,“毒奶粉”风波不断,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又一次遭到重创。食品安全问题带来的食品安全标准、企业监管问责等问题成为媒体评论的焦点。
原声回放
新华社 食品安全检测,令人心痛的“被动”与“缺位”
食品安全大于天。惨痛的教训一再表明,只要在某一环节出现问题,监管出现任何形式的疏漏和懈怠,有安全隐患的问题食品就有可能大摇大摆地走上餐桌,威胁人们身体健康。如何编织起严密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人民日报》 食品安全,监测应走在前面
临时检测可以起到事后灭火之效,但是不能成为监测常态。假如我们的监测空白区太广,就表明在食品卫生安全领域可能还有许多暗礁潜伏在市场之中。
这时,公众的健康就成了试水试航的“探险船”,这显然是难以承受之重。民以食为天,在检测评估结果未出之时,你是放心吃呢,还是悠着点呢?
《南方都市报》重典维护食品安全,渎职官员不可轻饶
经验告诉人们,一项政令能否收到预期的效果必须放诸实践之中予以观察。假如此番重典整治也难解制度沉疴,最严厉的刑罚也制止不了某些官员的懈怠,食品安全又将伊于胡底?但愿这是多余的追问。
本报再度点评
监管部门不该站错队
新华社1月30日报道,“2010年全年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形势总体保持平稳。”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近日通报食品安全整
顿工作阶段性进展时说。
这总结应该是宏观层面的,它跟百姓的置身感受并不完全吻合。因为新华社2010年12月也曾报道:回顾2010年发生在食品安全领域的新闻事件,消费者感受最深刻的莫过于“旧账”很多,包括卷土重来的 “三聚氰胺”、阴魂不散的“地沟油”,而毒豇豆、伪紫砂、植物奶油、漂白蘑菇等事件,也折射出食品领域问题花样不断翻新。站在2010年岁末回望,百姓期待随着国家法制不断完善,监管力度持续加大,食品安全这个复杂的问题能逐步得到解决。
“摁下葫芦浮起瓢”,似乎防不胜防。可事实上这项工程要比“嫦娥奔月”容易得多,关键问题还是监管部门跟谁是一头的,特别是那些较有影响的食品安全事件。一些地方的监管部门试图保护一个企业,其结果可能砸掉一个行业。 监管部门若能时刻意识到自己是受雇于纳税人的,这事就好办多了。 医改
TOP10
看病难问题的长期存在,使人们对于医疗改革充满了期待。各大媒体对于医疗改革中,医疗服务方式、新医疗机构的建设,社会化办医等一系列问题争相评论。
原声回放
新华社 世界性难题的“中国处方”须直击趋利靶心
解决世界性难题,要有 “中国处方”。在处方中,国家投入是“补药”:保护现有服务体系,并为深层次变革打下底子。这味“补药”,如今正更多地投向医疗保障体系,用于农村和社区的基层医疗机构建设。
《环球时报》 没有全民医保,稳定缺少根基
我们的社会不能只追求经济发展,我们必须保护每一个公民追求健康的权利,为他们的个人幸福创造尽可能多的社会条件。中国的医疗能力将在这种不断的改革中进步。而没有这种进步,中国社会的稳定将缺少根基。
《新京报》北京医改体制破局令人期待
“社会化办医”提倡了很多年,大部分地方仍停留在口号阶段,主要原因就在于主管部门倾向于 “缓慢放权”,审批把关过严,因此,北京能否打破这一僵局,率先在全国树立 “开门办医”的典范,令人期待。
本报再度点评
医疗或许最先突围
2011年,中国新医改收官之年。
美国医改法案之争打的跟热窑似的,而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建立60多年来规模最大、争议最多的改革也于1月19日全面铺开。
从这儿看,教育、住房我们都无法跟人家相比,医改倒貌似领先。虽然最终结果未必能超越人家,但医疗改革曾经勇于承认失败 (医疗改革基本不成功),这是最能让人看到希望的地方。
事实上,全国人民看到了陕西神木这个“样板”,而咱北京人民也亲身感受到就医报销之类的比以前方便许多,家庭经济负担也有所减轻。2010年最热话题排名,也可以证实这种进步,尽管它还在前10名。
医疗、教育、高房价这三„„甭管什么东西了,医疗或许最先突围。至少目前看是这样的。
2010十大热门话题
2010年已经过去,我们评论版组在盘点这一年的时候,用了评论再度点评的形式。
经过认真和细致的统计,我们选择了十大平面媒体的社论或者评论作为样本,包括新华社、《人民日报》、《环球时报》、《新闻晨报》、《法制晚报》、《成都商报》、《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新京报》。 本报统计10大媒体2010年全年的评论头条及社论,共计2627篇。总结出了平媒评论最关注的十大焦点话题和十大热点事件,并进行名词和动词的高频词统计,分别进行再度点评。
平媒年度焦点话题热度排行TOP10
焦点话题 媒体数 评论篇数 热度
房地产新政、楼市调控、房价 10 105 100
教育改革(教育公平、教育投入、教育去行政化)8 45 75.84
拆迁 7 19 65.29
保障性住房建设 5 17 63.2
稳定物价 4 16 62.29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7 11 62.24
通货膨胀 7 10 61.86
房地产税 5 11 61.00
食品安全 5 11 61.00
医改 5 10 60.24
说明:热度为媒体数及评论篇数加权计算得出的统计指标,以此指标来判定媒体对话题的关注度。
楼市调控
TOP1
房价、楼市调控成为十大媒体评论头条的最大焦点,以105篇评论的篇数位居年度焦点话题之首。
原声回放
《人民日报》 稳定房价,有决心就一定能办到
楼市治理是个系统工程。要从轻车熟路转轨到一个新的体系,开拓新的经济增
长点,困难是免不了的。但“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如果不能办一点难事、解一点难题,又怎么对得起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托付?房价统计不是很难吗?土地闲置治理不是很难吗?公租房、限价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不是也很难吗?但事实证明,只要真下决心真落实,办法总是比困难多。
《新京报》 房地产再出新政,成败在于执行力
只要每一项政策真正落实到位,房价的回落应在情理之中,而2008年之前房地产调控的失败,根子就在于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根本不执行,而不是政策本身所致。
《环球时报》 抑房价重拳考验中国调控力
中国不可能任由房价成为少数人致富的专利,也不能让房价成为国家发展的众矢之的。能否成功调控房价将关系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本报再度点评
“羊羊们”在等待
那部效仿《蓝精灵》的烂动画片中,羊羊们总是能莫名其妙地打败灰太狼,貌似幸福地过着自己的小康生活。而灰太狼则有一句名言:我一定会回来的!
羊羊们的最高追求无非就是能吃上“草饼”,在“羊村”有个遮风挡雨的窝;而灰太狼则是住在“独栋别墅”,天天谋划着如何吃到羊肉,但它能做到的是经常把羊羊放在锅里煮一煮,或者偷吃掉羊羊们的“草饼”。
灰太狼永远吃不到羊肉,如果是纪录片就是“这骨碌儿掐了”。但这是动画片,情节可以随意安排,而灰太狼也无力绑架导演。
房价走势如何,“导演”是有能力决定的。问题是一些地方政府与开发商的关系远非动画片导演与灰太狼那么简单,开发商也用不着高喊“我一定会回来的”,因为他们至今从未被“羊羊们”打败过。
教育改革
TOP2
评论焦点话题榜中排在第二位的是教育改革类。《教育规划纲要》的公布,让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讨论的又一焦点话题。教育大计,关乎国运。
原声回放
《人民日报》 中国教育“再出发”
要让人民“看到教育的希望”,必须对“教改”全面审视,重树一些基本原则与发展立场。
在高等教育经费负担机制中,政府依然应该承担核心责任,从法规和制度层面健全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保障高等教育的“基本公平”,促进高等教育体系的协调发展。
新华社 教育改革要有“中药治病”的耐心和智慧
财力有限、制度不活、人才缺乏„„这些都是教育事业面临的现实,却不能成为延缓改革的借口。加快教育改革,首先要认清问题、理清思路、达成共识、鼓足勇气。
《新闻晨报》 大学“去官化”应有明确时间表
要推进这一改革,其实有现成的路径,若排除既得利益因素,并非一筹莫展,也不必长时间探索。在笔者看来,取消大学的行政级别,这是整个教改中最应设立时间表的地方。
本报再度点评
自我感触最真实
估计很多人记得曾经有个口号,叫做“再穷不能穷了教育,再苦不能苦了孩子”。曾经远大的目标实现起来竟然如此简单,当教育变得唯利是图,可以轻松日进斗金;当孩子的前程成了家庭的重中之重,父辈、祖辈自然披肝沥胆。穷与苦,家长风雨一肩挑。
教育不像阿波罗登月,无论真假我们都是围观者。咱爹咱妈接受过教育,咱自己接受过教育,咱孩子(无论是现有的还是将来的)也正在或必将接受教育,每个人自身感触都足够真实。
多年来教改的效果不好说,但近日发布的 《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足以证明教育需要继续改革——“虽然我不能完全看懂《通知》,但我期待改变”。
当美国一位教育界的大腕嘲讽“孔孟之乡竟然充斥着一批不敢有理想的学者,令人失望”的时候,不知道孔老夫子双手合十在想些什么。
拆迁
TOP3
2010年一系列拆迁冲突事件的发生,使媒体对拆迁评论的热度不减。
原声回放
《人民日报》 遏制“拆托”离不开阳光市场
“阳光拆迁”的思路无疑值得肯定,因为这些信息不仅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还应在法律要求的公开之列。
更重要的是,只有信息的公开才能确保公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行使,这不仅是权力制约的需要,也是市场化机制下公平博弈的前提。
新华社 征地拆迁不能拆了“民心”
至于在征地拆迁中确保补偿达标到位,严禁野蛮逼迫搬迁,严禁违法强制拆迁和滥用警力,确保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确保文明和谐拆迁,这既是依法行政的体现,也是在征地拆迁工作中对各级干部和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 《南方都市报》政府组织律师介入拆迁是变味的法律援助
拆迁困局正在等待包括立法在内的破解之道。
不论最后等来的是法律,还是行政法规,也不论其中细节有多大变化,包括被拆迁户在内的公众对政府的要求从来都是一以贯之:划定行政权力的边界,谨守自己的本分。
如果越位,一旦引发诉讼,就应该静候法庭的审理,并严格执行判决,这才是真正的法律介入。政府出面组织律师的所谓法律援助,劳民伤财,还不好看,不要也罢。
本报再度点评
“新拆迁条例”实施了
拆迁,无非就是土地资源整合。纵观世界,英国可算经典,我们绝不会重蹈覆辙。千呼万唤,翘首以盼,1月21日《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公布施行。《人民日报》评论说:改“拆迁”为“征收”,取消“行政强拆”,界定“公共利益”„„
在 《物权法》出台3年的语境中,在拆迁矛盾纠纷增多的背景下,面对一些人 “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的思维,《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废止和新条例的
施行,是对发展理念的一次认真梳理,对我们正确认识所处的发展阶段、彰显政府的公共性、重申司法的中立性,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不久前,有人提出大学应该设立“拆迁专业”,争议一片。很多拆迁,是为了地方的经济发展。可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值得研究。
保障性住房建设
TOP4
飞涨的房价让更多的百姓为住房而担忧。此时,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就显得格外重要。在2010年各大媒体的评论中,保障性住房成为热点话题之一。
原声回放
新华社 保障房建设当去“蜗牛化”
大规模推进保障房建设大势所趋。对于一些地方政府而言,保障房建设当去“蜗牛化”,更多困难群众住房才能告别“蜗居”。
《人民日报》 保障房监管应与建设同行
既然保障性住房市场供给机制中,存在寻租腐败的可能性,那就应该实施最全面的信息透明公开制度。
《新闻晨报》 “宠幸”公租房,也莫冷落廉租房
大力发展公租房,不仅能解决本地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难题,而且还能关照外来务工群体、青年职工、外来人才等,从而最大限度减少各种“夹心层”的住房困难。至于在很多环节难以有效监管的经济适用房,不宜过度追求建设规模。未来一个时期,不妨就让公租房成为住房保障产品中的“大户”和“明星”。
本报再度点评
70年有多久?
不久前,一篇《沪土地出让惊现“期满出让人无偿收回”》的报道很是轰动,然后又有记者“调查发现”:应该属于一起新闻“乌龙”,这并非上海的“地方新规”,而是国家普遍施行的。规定的实质也非“70年一满就收回”这么简单一刀切。 但不管怎么说,“70年”之忧确实导致一些有“恒产”者也无恒心。
“70年”,其实是个天才的时间段,且不谈建筑寿命能不能到的问题。卖房的
人,多数不能再活70年了,少数能活到的,多半也老年痴呆了。对于急于有个窝的人来说,70年足够漫长,足够诱惑,之后的事情,只有之后才知道。
为什么有钱人钟情独栋别墅或者“四合院”,这里面还是有玄机的,尽管土地一样的国有。新年伊始,甭管风大还是雨点大,“保障性住房”在各地都是高频词。“70年”之后,“保障性住房”的需求更会是海量的,早点高度重视,还有个缓冲。 稳定物价
TOP5
物价上涨如今已经成为老百姓天天挂在嘴边的事情,从“蒜你狠”到“糖高宗”,和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东西无一不在涨价。稳定物价,势在必行。
原声回放
《人民日报》 遏制“涨价”须修正通胀预期
要想抑制物价上涨的严峻态势,单纯依靠产业政策鼓励增加生产供给规模仍显不足,未来的调控政策需要努力修正市场通货膨胀的预期。
《新闻晨报》 物价“闯关”莫走回头路
在承认市场的基础性地位的情况下,必须对市场的基本定价原则给予足够的敬畏,如果说通胀是一只损害人民福利的田鼠,那么政府的价格管制则有可能是一头更可怕的狼。违背市场的价格管制也许可以带来一时的好处,但长远来看,恐怕会是赶走了田鼠,却引来了狼。
《成都商报》 “一毛不涨”是致命的自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要清楚自己的角色、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尤其是在“特殊时期”,更应该保持头脑的清醒,绝不能干那种帮不了忙反而添乱的蠢事。
本报再度点评
墙里开花墙外香
《经济参考报》1月24日援引未具名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称,中国正考虑取消或降低更多大宗商品以及能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退税;《中国日报》1月25日援引商
务部一名未具名官员的话称,中国不太可能在今年上半年降低出口退税,除非全球经济出现明显的复苏迹象。
都是“援引”,都“未具名 ”,不知道谁是大忽悠。而不争的事实是很多“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卖个练摊儿的价,在中国内地市场却让老百姓嘬牙花子。比如最近闹哄哄的茅台酒,纽约的价格大概是内地的一半。虽说茅台这东西貌似跟普通老百姓没多大关系,但也是人民汗水浇灌出的一片知秋的叶子。
在这个问题上有这样一个观点:“中国的产品之所以要出口到国外,首先是因为中国人自己买不起、买不完所有‘MadeinChina’的产品。”于是,为了让外国人买得起中国产品,中国企业之间必需恶狠狠竞相压低价格;为了让中国人买不起中国产品,内地的价格必须节节攀升„„尽管人家以此为借口动辄制裁中国企业倾销。 这当然是句玩笑话。不过当世界人民都在享受中国的廉价产品之时,不应该把我们自己排除在外。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TOP6
随着收入差距的不断加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如何使收入分配始终处于公平正义的阳光之下,是媒体评论的又一焦点。
原声回放
《21世纪经济报道》收入分配改革需过三关
中国财富主要向政府、垄断企业和资方集中,而资方在政绩导向下也被置于政府保护的行列,在没有利益群体参与博弈的情况下,仅靠政府安排能否调整利益分配,是要过的第一关。能否改变稳定、就业与低工资之间的传统逻辑,是推进改革要过的第二大关。
只有大规模减少供给 (就如去年下半年强制淘汰落后产能),提高部分竞争力强的企业利润,即以大量失业为代价,才可能提高工资水平。但这必然带来通胀与失业,这是收入分配改革要过的第三关。
《南方都市报》冲破现行利益格局,收入分配改革才有希望
收入分配制度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这已经是并不新鲜的社会共识。但具体怎么改,从哪一点着手最有效果,却需要慎思明辨。
从前几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适当提高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到现
在针对垄断行业高工资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发放无序等问题“动刀”,改革的思路已经呼之欲出,即先从最难的改起。
本报再度点评
2011年突破?
统计局说2010年大家的工资要涨,而多数人最终的实际感觉却是“被增长”。国家统计局人口就业司司长冯乃林在做客新华网时坦率表示,“工资被增长”这一说法确实反映了统计制度的缺陷。
进 入2011年,媒体预测,今年很可能是收入分配改革有突破性进展的一年。新年总要有新希望,必须的!
“我国收入分配现状应该说已经到了极不公平的边缘,必须狠下决心,坚决调整。”1月12日的“2011中国投资年会”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如是说。的确是边缘,如果用人单位不肯作出调整,那么只能由工人自己调整。所谓的“民工荒”,大概如此。
其实收入分配的问题,还不仅仅是给中低收入者涨点工资就能解决的,或许还有个“收入分配之再分配”的问题,比如个税。
收入来源单一的工薪阶层缴税较多,而收入来源多元化的高收入阶层缴税较少(中国税务学会理事、中山大学税收研究中心主任杨卫华语),更为极端的情况是造成个人所得税的逆调节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语)。
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潜规则”,就是有钱有权的人未必处处需要钱 (出国疯狂购物除外),而中低收入者到处是窟窿。电影《百万英镑》并不仅仅是个故事。 需要解决的问题似乎太多,但不管怎么说,“工资倍增计划”还是值得期待的。 通货膨胀
TOP7
2010年CPI逐步攀升,通货膨胀问题受到各方各面的关注,媒体评论也不例外。
原声回放
《南方都市报》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政策方向值得商榷
如今,从务实角度出发,以执政为民的标准衡量,管理通胀预期的政策实宜修正,以解决困扰居民数十年的烦恼。笔者建议:或者大方承认通胀苗头,对工业品、消费品价格上扬做出及时回应,解决居民存款负利率的切肤之痛;或者干脆管理乱发票子的始作俑者,明确货币投放纪律,维护好人民币单位货币购买力水平。 无论是哪个选项,居民的通胀预期都是错误政策的副产品,绝不该是被管理的行政对象。
《成都商报》 承认通胀方能遏制通胀
承认通胀才能遏制通胀。周小川公开承认“通货膨胀已经显现”,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表现了调控部门的底气。
能够公开承认,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相关方面开始重视,更说明了形势的变化是在相关方面的掌握之中的,相关方面达成共识,已经有了长期手段安排。而这,显然给民众带来了战胜通胀的信心。
本报再度点评
“通则不胀胀则不通”
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的上涨现象,其实质是“供远小于求”。
通货膨胀在中文中其实是有歧义的,有学者倾向于“物价膨胀”。
看看眼巴前儿的生产能力,多少有些不懂。如果从内部找原因,黑手或许只有一个——大家不愿提到的房地产;如果往外看,当然还能看到哗哗印出的美元以及华尔街的“桥牌”。
通货膨胀,简称“通胀”。这词蛮有意思。对于人体而言,“通则不胀,胀则不通”。胀大发了,一定是消化系统出了问题,貌似大腹便便很富态,可存货未必都是好东西。而我们肚子里的纠结,有多少美元情结?
物价、收入分配、通胀,可谓三位一体,而房地产则是 “超级外挂”。
没有“外挂”,成长就会变得很艰苦,这大概就是很多游戏打击“外挂”和遏制房价一样艰难的缘故吧!
房地产税
TOP8
房产税作为房价调控的一项举措,自提出后,对于实施与否、如何实施这一系列的讨论声音源源不断。
原声回放
《新闻晨报》 房产税短期或能抑房价,长期别奢望
房产税短期或许有利于抑制房价,长期效果不能奢求。当然,地方政府倒是增加了一个重要税源。
《南方都市报》房产税征收应明确政策目标
要完善税收体制,就要在征收房产税的同时,大幅度地取消其他的税费,而要抑制高房价,就不应该针对居民个人,而应该对那些拥有三套以上住宅的,还有别墅等豪宅的人征税,或者对炒房者直接征收暴利税。
在以上种种疑问得不到制度回应的情况下,强行推行房地产试点,甚至对个人拥有的所有住房征收房产税,不仅无法抑制房价,反而会引发更多的不公平。 本报再度点评
有利于地方税收
1月30日上午10点,重庆首笔个人住房房产税申报入库,征收个人住房房产税6154.83元。房产税从此不再是纸上谈兵。
房产税能调节社会财富不均、房产税对高房价难“一剑封喉”、房产税落地租金上涨„„观点繁荣,百家争鸣。
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说,房产税资源税有望成地方政府税收支柱„„这话最靠谱,有利于地方政府推行房产税的积极性;房地产大鳄任志强说,没有一个国家房价因房产税出台下跌„„尽管很多人不喜欢任志强,但还是喜欢他敢于“放炮”的个性。
对于高房价,人们或许对房产税给予了太多的内涵。
房子到底是用来住的还是用来炒的?这是个核心问题。其实对于遏制房价,不妨借鉴一下北京的控制机动车的摇号举措。
如果政府手里每年都有稳定数量的公租房 (不包括廉租房)推出,不设太多的门槛 (门槛越多暗箱操作钻空子机会越多),只要一家人名下都无房 (或者有房而过于狭小),不必过问收入就可以参加摇号„„给所有人以另外的希望,中国式
商品房还能挺得住吗?
食品安全
TOP9
当毒油,毒豆角纷纷出现,“毒奶粉”风波不断,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又一次遭到重创。食品安全问题带来的食品安全标准、企业监管问责等问题成为媒体评论的焦点。
原声回放
新华社 食品安全检测,令人心痛的“被动”与“缺位”
食品安全大于天。惨痛的教训一再表明,只要在某一环节出现问题,监管出现任何形式的疏漏和懈怠,有安全隐患的问题食品就有可能大摇大摆地走上餐桌,威胁人们身体健康。如何编织起严密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人民日报》 食品安全,监测应走在前面
临时检测可以起到事后灭火之效,但是不能成为监测常态。假如我们的监测空白区太广,就表明在食品卫生安全领域可能还有许多暗礁潜伏在市场之中。
这时,公众的健康就成了试水试航的“探险船”,这显然是难以承受之重。民以食为天,在检测评估结果未出之时,你是放心吃呢,还是悠着点呢?
《南方都市报》重典维护食品安全,渎职官员不可轻饶
经验告诉人们,一项政令能否收到预期的效果必须放诸实践之中予以观察。假如此番重典整治也难解制度沉疴,最严厉的刑罚也制止不了某些官员的懈怠,食品安全又将伊于胡底?但愿这是多余的追问。
本报再度点评
监管部门不该站错队
新华社1月30日报道,“2010年全年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形势总体保持平稳。”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近日通报食品安全整
顿工作阶段性进展时说。
这总结应该是宏观层面的,它跟百姓的置身感受并不完全吻合。因为新华社2010年12月也曾报道:回顾2010年发生在食品安全领域的新闻事件,消费者感受最深刻的莫过于“旧账”很多,包括卷土重来的 “三聚氰胺”、阴魂不散的“地沟油”,而毒豇豆、伪紫砂、植物奶油、漂白蘑菇等事件,也折射出食品领域问题花样不断翻新。站在2010年岁末回望,百姓期待随着国家法制不断完善,监管力度持续加大,食品安全这个复杂的问题能逐步得到解决。
“摁下葫芦浮起瓢”,似乎防不胜防。可事实上这项工程要比“嫦娥奔月”容易得多,关键问题还是监管部门跟谁是一头的,特别是那些较有影响的食品安全事件。一些地方的监管部门试图保护一个企业,其结果可能砸掉一个行业。 监管部门若能时刻意识到自己是受雇于纳税人的,这事就好办多了。 医改
TOP10
看病难问题的长期存在,使人们对于医疗改革充满了期待。各大媒体对于医疗改革中,医疗服务方式、新医疗机构的建设,社会化办医等一系列问题争相评论。
原声回放
新华社 世界性难题的“中国处方”须直击趋利靶心
解决世界性难题,要有 “中国处方”。在处方中,国家投入是“补药”:保护现有服务体系,并为深层次变革打下底子。这味“补药”,如今正更多地投向医疗保障体系,用于农村和社区的基层医疗机构建设。
《环球时报》 没有全民医保,稳定缺少根基
我们的社会不能只追求经济发展,我们必须保护每一个公民追求健康的权利,为他们的个人幸福创造尽可能多的社会条件。中国的医疗能力将在这种不断的改革中进步。而没有这种进步,中国社会的稳定将缺少根基。
《新京报》北京医改体制破局令人期待
“社会化办医”提倡了很多年,大部分地方仍停留在口号阶段,主要原因就在于主管部门倾向于 “缓慢放权”,审批把关过严,因此,北京能否打破这一僵局,率先在全国树立 “开门办医”的典范,令人期待。
本报再度点评
医疗或许最先突围
2011年,中国新医改收官之年。
美国医改法案之争打的跟热窑似的,而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建立60多年来规模最大、争议最多的改革也于1月19日全面铺开。
从这儿看,教育、住房我们都无法跟人家相比,医改倒貌似领先。虽然最终结果未必能超越人家,但医疗改革曾经勇于承认失败 (医疗改革基本不成功),这是最能让人看到希望的地方。
事实上,全国人民看到了陕西神木这个“样板”,而咱北京人民也亲身感受到就医报销之类的比以前方便许多,家庭经济负担也有所减轻。2010年最热话题排名,也可以证实这种进步,尽管它还在前10名。
医疗、教育、高房价这三„„甭管什么东西了,医疗或许最先突围。至少目前看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