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寻觅丝路遗珠实践报告

1、实践背景

1.1选题目的

两千年前,以长安为起点,途径河西走廊,终至欧洲大陆的古丝绸之路成为沟通中西经济、社会、文化的桥梁。2013年习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使古老的丝绸之路重新焕发出昔日的光芒。今年五月,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京胜利开幕,“一带一路”这一宏伟构想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而“一带一路”计划的红利也逐渐显现,在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面前,我们决定开展“寻觅丝路遗珠”三下乡实践活动,将美丽中国实践团与“一带一路”以及“旅游扶贫”三者相结合,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并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助理甘肃南部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及国际推广,提升丝绸之路甘肃南线的知名度及国际化程度,为今后越来越多“一带一路“国际游客的到来做铺垫,为十九大献上一份来自青年人的礼物。 遗珠,顾名思义就是被遗忘的宝藏。甘肃

1.2 行前论证

我们实践队选择前往甘肃丝绸之路的南线,这一部分也是茶马古道在甘肃的毕竟之地,少数民族众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加之海拔差异明显,拥有高山、草甸、草原、丘陵、黄土、河流等景观,自然风光丰富秀美与甘肃传统的旅游胜地敦煌、张掖有着强烈的对比,旅游开发前景巨大。经过我们实践队前期调查,我们发现该区域主要问题在于目前知名度较低、开发水平较低。

同时该地区旅游管理较为松散,旅游服务行业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尤其是旅游行业的国际化程度落后于该地旅游开发的速度,主要表现在餐饮住宿行业服务人员的英文水平较低,城市公共指示牌、景区英文标识不规范,国际水准距离承接“一带一路”国际游客的标准存在一定距离。

1.3实践目标

我们将从“发掘”与“完善”两方面入手,探寻甘肃南部知名度较低的特色旅游景观,以及寻找完善已开发景区旅游之道。

1、“发掘”我们将考察具有浓郁甘肃特色但鲜为人知的景观,将这些“不为人知的美”(桑科草原/炳林寺)推向大众,促进甘肃旅游发展。

2、“完善”,即通过实地走访甘肃知名景区(如拉卜楞寺),通过实地考察,记录当地旅游设施的双语标识情况,以及服务行业(尤其是导游、酒店)一线人员的英语水平,整理分析该地未来承接“一带一路”国际客源时需要调整与改进的方向。

2. 发掘--临夏回族自治州

2.1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石窟与黄河石林刘家峡水库同居一条水路,具有极大地开发空间。水库前往炳灵寺的水路不但经过黄河与洮河的交汇点,而且可以看得到沿岸的风蚀水蚀地貌,而路线的终点则是人文景点炳灵寺。炳灵寺石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大多数佛像为北魏,隋唐,北周时期的造像,相比较其他著名石窟具有特点,而且寺内存在北宋时期的碑文,

这很大程度上增

加了寺内文化的丰富性;而且寺内建筑风格与内地寺庙有细微的差别,对于西北地区建筑的研究有借鉴意义。

2.2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

博物馆内藏有古代西北和政地区的特有动物:和政羊;完整的底层化石分布对于古代的环境研究,原始动物生活环境的复原都有现实价值;馆内藏品具有七项世界之最;有很好的宣传基础;精品藏馆的化石形态完整,姿态各异;参观游客无不惊叹,令人震撼。

2.3临夏市彩陶博物馆

临夏市彩陶博物馆主要藏有新石器早期的各个彩陶文化作品;承接齐家文化博物馆的地质年代;对于新石器时期的彩陶发展有研究价值;对于青铜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衔接提供了实物证据。完整的展示了彩陶文化的发展历程;从原始到精致;最后回归简洁。并且承接了青铜时代,是齐家文化的早期形态。

2.4齐家文化博物馆

齐家文化承接新石器时代并开启了青铜时代;对于我国历史的完整性和历史的断代具有重大的意义;并且齐家文化大夏古城的发掘对我国夏代的史实提供了有力的证据;齐家文化分布范围广泛,对于早期的西北地区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发展水平的研究和了解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齐家文化不仅对于我国的早期历史研究有帮助,也填补了当时远离中原王朝的西北地区的历史空白。这一地区的文化的研究还有助于了解中原地区与甘肃新疆等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形势;补充中央王朝的史料空白地带。

2.5八坊十三巷

八坊十三巷是回族特色的建筑群落;相比于其他的景区有两大特色:一是八坊十三巷为当地的旧城区改造的典范地区;旧城区打造成为当地的旅游名片的经验可以向其他的符合条件的,具有开发条件的地区推广和借鉴。通过向历史向文化要发展的形式,深入的挖掘了回族的文化和建筑方式,以一种低成本且卓有成效的方式解决了城中村的老大难问题。第二,八坊十三巷体现了回族这一少数名族特色的建筑艺术,并且展现了河州砖雕这一特色的雕塑工艺,并且展示了神秘的回族生活方式和宗教习俗;通过古建筑修复复原的方式一定程度反应了独具一格的西北地区的建筑风格和建筑层级。八坊的清真寺建筑风格有别于现代的风格;反映了伊斯兰宗教建筑与本地区的融合和发展进展。八坊十三巷以时间为轴,介绍了回族的形成与发展,对于我国少数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研究价值。

3. 完善-甘南藏族自治州

3.1拉卜楞寺

交通:夏河县的大巴经营不规范,路旁有随意停车现象且超时到达。建议旅游部门策划旅游线路并向路运公司招标,将旅游线路巴士与普通客运区分。寺门口停车现象不规范,没有隔离也没有明显的入口,建议有关部门借鉴合作寺庙的做法,隔离寺庙与停车点,做出规范,设立统一入口,合理安排游客数量,加强管理。

标牌:标牌中只存在汉藏两种文字,标牌制作也不规范,竖立在寺庙内的标牌突兀且杂乱无序,英文标识缺乏和混乱现象严重。有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关的规范流程,督促标牌乱相进行整改,同时考虑寺庙的特殊性,探索标牌的样式和树立地点与方式。

服务人员:寺庙内没有正规的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解说工作也由比丘们承担,建议有关部门进行职能划分,探索游览和寺庙的融洽共行模式,制定详细的规范流程。让管理服务职能与寺庙职能分离并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基础设施:寺庙内道路残破,寺庙修葺区没有作隔离,没有安全警戒牌;建议在符合寺庙建筑风格且不损伤建筑的前提下修缮各主干支道路。隔离寺庙内修缮区和正常活动区并作出警戒牌。

3.2桑科草原

桑科草原距离拉卜楞寺较近,本来是很好的连线旅游资源;但是桑科草原已经做了牧区划片处理,且由于牧区划片,游客无法深入游览草原风光;草原驾马的吸引力因此下降,而且缺乏安全措施和有效的管理。没有明显的标识牌,服务者多为牧民私家经营;草场管理缺乏,草场的品质不高且鼠害严重。建议有关部门以改善草场的质量为出发点,治理桑科草原的各类问题,在尽可能少破坏草场的前提下,改善游览路线,划分牧区与旅游区,对旅游区的游客相关体验问题协调解决;打造原始牧场和旅游观光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3.3格尔底寺

交通:寺内道路破损严重且相对较为原始,卫生问题比较突出,道路缺乏规划,崎岖难行得小道较多,且各出入口缺乏管理。建议在符合寺院风格不破坏整体风貌的前提下修整道路,设立垃圾收集箱,改善路面卫生;对于崎岖的道路取直;对小道增加阶梯保证安全性。 标牌存在和拉卜楞寺同样的问题,建议参照解决方式制定符合格尔底寺的解决方案。 服务人员:格尔底寺的风貌相对较为原始,寺内僧众态度也相对友好,但是也缺乏正规的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解说人员;同样建议明确职能分工;尽快建设针对游客的服务职能和相关设施。

基础设施:寺内有些建筑年久失修,有些荒弃现象严重;修葺区也没有做出划分;建议有关部门加大投入,建设格尔底寺,改善观光体验,修缮相关的殿宇。

3.4纳摩大峡谷

纳摩大峡谷作为原始自然风光景区且行进道路较为困难,居民的生活也很原始;针对问题提出以下几点:第一景区内洞穴的指示牌的英文翻译问题,对于洞穴的简介牌很少见;前进的道路较为原始且卫生问题突出;针对数量不少的外国游客的接待和翻译问题;对于峡谷的环境卫生保护问题突出;鉴于峡谷的现实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在景区环境可以承载且控制投入的前提下改善路况;对于各个洞穴的神话和背景树立符合景区特点的简介牌(类似龙洞的石牌);鉴于藏族文化的博大和独特,相关的翻译应该加大专业的投入,并且对于有些词汇文化现象做专业的探讨和合适的翻译;设立环境保护监督的人员;定时的清理景区垃圾,维护景区内的环境卫生状况。

4. 建议与反馈

4.1 临夏回族自治州

4.11 交通

兰州至临夏高速公路、国道都十分便捷,每日城际大巴车频率较高。但是临夏市市区往返各个景区的公共巴士极不便利。和政古生物博物馆与齐家文化馆都位于辖区内的两个不同县城,但是县城间的交通每日有限,且每日运营时间也无法满足有人的需求,有很大一部分的客源选择私人承包的小车出行,这对乘客的安全产生一定的威胁。县际间的交通几乎公共巴士,交通依靠私人经营的小巴,且在多款地图app 上均为标注小巴乘车的集散地而是需要询问当地人才能知道路线,这对游客来说极为不便。

临夏市要开发旅游行业,提高知名度首先要完善旅游交通,优先考虑旅游专线巴士,每日定时定点在市客运中心发车,同时在全市各大酒店住宿行业内加强旅游宣传引导工作,引导游客在当地的旅行。

4.12 打造特色旅游区

临夏旅游景点众多,民族风情多彩,游客对这种特色文化抱有浓烈的兴趣,但是由于较为分散,短时间内难以全部体验,体验的深度以及广度都有待提高。当地政府可以在这方面有意识的引导特色旅游文化区的建立,将多元的民俗文化、多样的民族风情、多重的特色小吃等汇聚成一个个的特色旅游文化区,方便游客集中体验当地特色的文化,提高旅游满足感。

4.13 政府引导

从兰州到临夏的高速路上注意到路途中出现过临夏旅游的宣传牌但是数量有限。可以再临

夏境内的服务区设置旅游标识牌,安排旅游引导人员引导途经的车辆关于临夏的旅游信息。可以在休息区摆放临夏旅游的推广牌和宣传单方便经过的游客了解临夏旅游。

在临夏市区主要的客流集散地,比如三个汽车站,可以设置旅游宣传牌、宣传单、设置专门的引导人员引导游客进行换乘。同时规范载客行为,在固定的客运站乘车,规范客运司机的行为,设置专门的停靠点,抵制乱停随停的现象,提高客人的舒适程度。

4.14 总结

临夏当地特色文化资源丰富但是分布较为分散,政府在其中的引导作用更为突出。这种情况下,临夏市旅游管理部门可以同周边地方的旅游部门尤其是兰州的旅游部门进行合作,设置驻地旅游推广机构,在当地推广临夏旅游线路,与旅行社方面合作着重发展团体游。同时在临夏市区内开通旅游环线巴士,方便个人出行的游客。

4.2 甘南回族自治州

4.2.1 旅游服务行业

甘南作为国内外知名的背包客旅游目的地,同时也承接大量团体游客,旅游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旅游行业服务水平也较高,但在国际化程度方面还有进步的空间,尤其是餐饮行业,很多餐厅缺少英文标识,菜单也未注明英文名称,当地政府可以加强引导,提高餐饮服务行业的双语水平,为未来越来越多的“一带一路”国际游客做准备。

4.2.2 景区

景区周边的引导标识较为完善,但景区内部的管理仍需加强。

首先,景区内的工作人员态度一般,没有以一个服务业者的态度对待游客,在开发较好的拉卜楞寺地区,情况尤为恶劣。政府部门需要定期开展旅游行业培训提高旅游从业者的服务意识,同时定期巡查监督。

其次,景区虽都进行门票收取,但是景区内部建设仍待加强。作为背包客的旅游胜地,虽然要保持原生态的环境,但这并不意味着不作为景区内的道路、指示牌仍需要修缮完善,在相对危险的地方提前设立标识牌,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1、实践背景

1.1选题目的

两千年前,以长安为起点,途径河西走廊,终至欧洲大陆的古丝绸之路成为沟通中西经济、社会、文化的桥梁。2013年习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使古老的丝绸之路重新焕发出昔日的光芒。今年五月,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京胜利开幕,“一带一路”这一宏伟构想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而“一带一路”计划的红利也逐渐显现,在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面前,我们决定开展“寻觅丝路遗珠”三下乡实践活动,将美丽中国实践团与“一带一路”以及“旅游扶贫”三者相结合,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并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助理甘肃南部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及国际推广,提升丝绸之路甘肃南线的知名度及国际化程度,为今后越来越多“一带一路“国际游客的到来做铺垫,为十九大献上一份来自青年人的礼物。 遗珠,顾名思义就是被遗忘的宝藏。甘肃

1.2 行前论证

我们实践队选择前往甘肃丝绸之路的南线,这一部分也是茶马古道在甘肃的毕竟之地,少数民族众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加之海拔差异明显,拥有高山、草甸、草原、丘陵、黄土、河流等景观,自然风光丰富秀美与甘肃传统的旅游胜地敦煌、张掖有着强烈的对比,旅游开发前景巨大。经过我们实践队前期调查,我们发现该区域主要问题在于目前知名度较低、开发水平较低。

同时该地区旅游管理较为松散,旅游服务行业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尤其是旅游行业的国际化程度落后于该地旅游开发的速度,主要表现在餐饮住宿行业服务人员的英文水平较低,城市公共指示牌、景区英文标识不规范,国际水准距离承接“一带一路”国际游客的标准存在一定距离。

1.3实践目标

我们将从“发掘”与“完善”两方面入手,探寻甘肃南部知名度较低的特色旅游景观,以及寻找完善已开发景区旅游之道。

1、“发掘”我们将考察具有浓郁甘肃特色但鲜为人知的景观,将这些“不为人知的美”(桑科草原/炳林寺)推向大众,促进甘肃旅游发展。

2、“完善”,即通过实地走访甘肃知名景区(如拉卜楞寺),通过实地考察,记录当地旅游设施的双语标识情况,以及服务行业(尤其是导游、酒店)一线人员的英语水平,整理分析该地未来承接“一带一路”国际客源时需要调整与改进的方向。

2. 发掘--临夏回族自治州

2.1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石窟与黄河石林刘家峡水库同居一条水路,具有极大地开发空间。水库前往炳灵寺的水路不但经过黄河与洮河的交汇点,而且可以看得到沿岸的风蚀水蚀地貌,而路线的终点则是人文景点炳灵寺。炳灵寺石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大多数佛像为北魏,隋唐,北周时期的造像,相比较其他著名石窟具有特点,而且寺内存在北宋时期的碑文,

这很大程度上增

加了寺内文化的丰富性;而且寺内建筑风格与内地寺庙有细微的差别,对于西北地区建筑的研究有借鉴意义。

2.2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

博物馆内藏有古代西北和政地区的特有动物:和政羊;完整的底层化石分布对于古代的环境研究,原始动物生活环境的复原都有现实价值;馆内藏品具有七项世界之最;有很好的宣传基础;精品藏馆的化石形态完整,姿态各异;参观游客无不惊叹,令人震撼。

2.3临夏市彩陶博物馆

临夏市彩陶博物馆主要藏有新石器早期的各个彩陶文化作品;承接齐家文化博物馆的地质年代;对于新石器时期的彩陶发展有研究价值;对于青铜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衔接提供了实物证据。完整的展示了彩陶文化的发展历程;从原始到精致;最后回归简洁。并且承接了青铜时代,是齐家文化的早期形态。

2.4齐家文化博物馆

齐家文化承接新石器时代并开启了青铜时代;对于我国历史的完整性和历史的断代具有重大的意义;并且齐家文化大夏古城的发掘对我国夏代的史实提供了有力的证据;齐家文化分布范围广泛,对于早期的西北地区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发展水平的研究和了解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齐家文化不仅对于我国的早期历史研究有帮助,也填补了当时远离中原王朝的西北地区的历史空白。这一地区的文化的研究还有助于了解中原地区与甘肃新疆等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形势;补充中央王朝的史料空白地带。

2.5八坊十三巷

八坊十三巷是回族特色的建筑群落;相比于其他的景区有两大特色:一是八坊十三巷为当地的旧城区改造的典范地区;旧城区打造成为当地的旅游名片的经验可以向其他的符合条件的,具有开发条件的地区推广和借鉴。通过向历史向文化要发展的形式,深入的挖掘了回族的文化和建筑方式,以一种低成本且卓有成效的方式解决了城中村的老大难问题。第二,八坊十三巷体现了回族这一少数名族特色的建筑艺术,并且展现了河州砖雕这一特色的雕塑工艺,并且展示了神秘的回族生活方式和宗教习俗;通过古建筑修复复原的方式一定程度反应了独具一格的西北地区的建筑风格和建筑层级。八坊的清真寺建筑风格有别于现代的风格;反映了伊斯兰宗教建筑与本地区的融合和发展进展。八坊十三巷以时间为轴,介绍了回族的形成与发展,对于我国少数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研究价值。

3. 完善-甘南藏族自治州

3.1拉卜楞寺

交通:夏河县的大巴经营不规范,路旁有随意停车现象且超时到达。建议旅游部门策划旅游线路并向路运公司招标,将旅游线路巴士与普通客运区分。寺门口停车现象不规范,没有隔离也没有明显的入口,建议有关部门借鉴合作寺庙的做法,隔离寺庙与停车点,做出规范,设立统一入口,合理安排游客数量,加强管理。

标牌:标牌中只存在汉藏两种文字,标牌制作也不规范,竖立在寺庙内的标牌突兀且杂乱无序,英文标识缺乏和混乱现象严重。有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关的规范流程,督促标牌乱相进行整改,同时考虑寺庙的特殊性,探索标牌的样式和树立地点与方式。

服务人员:寺庙内没有正规的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解说工作也由比丘们承担,建议有关部门进行职能划分,探索游览和寺庙的融洽共行模式,制定详细的规范流程。让管理服务职能与寺庙职能分离并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基础设施:寺庙内道路残破,寺庙修葺区没有作隔离,没有安全警戒牌;建议在符合寺庙建筑风格且不损伤建筑的前提下修缮各主干支道路。隔离寺庙内修缮区和正常活动区并作出警戒牌。

3.2桑科草原

桑科草原距离拉卜楞寺较近,本来是很好的连线旅游资源;但是桑科草原已经做了牧区划片处理,且由于牧区划片,游客无法深入游览草原风光;草原驾马的吸引力因此下降,而且缺乏安全措施和有效的管理。没有明显的标识牌,服务者多为牧民私家经营;草场管理缺乏,草场的品质不高且鼠害严重。建议有关部门以改善草场的质量为出发点,治理桑科草原的各类问题,在尽可能少破坏草场的前提下,改善游览路线,划分牧区与旅游区,对旅游区的游客相关体验问题协调解决;打造原始牧场和旅游观光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3.3格尔底寺

交通:寺内道路破损严重且相对较为原始,卫生问题比较突出,道路缺乏规划,崎岖难行得小道较多,且各出入口缺乏管理。建议在符合寺院风格不破坏整体风貌的前提下修整道路,设立垃圾收集箱,改善路面卫生;对于崎岖的道路取直;对小道增加阶梯保证安全性。 标牌存在和拉卜楞寺同样的问题,建议参照解决方式制定符合格尔底寺的解决方案。 服务人员:格尔底寺的风貌相对较为原始,寺内僧众态度也相对友好,但是也缺乏正规的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解说人员;同样建议明确职能分工;尽快建设针对游客的服务职能和相关设施。

基础设施:寺内有些建筑年久失修,有些荒弃现象严重;修葺区也没有做出划分;建议有关部门加大投入,建设格尔底寺,改善观光体验,修缮相关的殿宇。

3.4纳摩大峡谷

纳摩大峡谷作为原始自然风光景区且行进道路较为困难,居民的生活也很原始;针对问题提出以下几点:第一景区内洞穴的指示牌的英文翻译问题,对于洞穴的简介牌很少见;前进的道路较为原始且卫生问题突出;针对数量不少的外国游客的接待和翻译问题;对于峡谷的环境卫生保护问题突出;鉴于峡谷的现实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在景区环境可以承载且控制投入的前提下改善路况;对于各个洞穴的神话和背景树立符合景区特点的简介牌(类似龙洞的石牌);鉴于藏族文化的博大和独特,相关的翻译应该加大专业的投入,并且对于有些词汇文化现象做专业的探讨和合适的翻译;设立环境保护监督的人员;定时的清理景区垃圾,维护景区内的环境卫生状况。

4. 建议与反馈

4.1 临夏回族自治州

4.11 交通

兰州至临夏高速公路、国道都十分便捷,每日城际大巴车频率较高。但是临夏市市区往返各个景区的公共巴士极不便利。和政古生物博物馆与齐家文化馆都位于辖区内的两个不同县城,但是县城间的交通每日有限,且每日运营时间也无法满足有人的需求,有很大一部分的客源选择私人承包的小车出行,这对乘客的安全产生一定的威胁。县际间的交通几乎公共巴士,交通依靠私人经营的小巴,且在多款地图app 上均为标注小巴乘车的集散地而是需要询问当地人才能知道路线,这对游客来说极为不便。

临夏市要开发旅游行业,提高知名度首先要完善旅游交通,优先考虑旅游专线巴士,每日定时定点在市客运中心发车,同时在全市各大酒店住宿行业内加强旅游宣传引导工作,引导游客在当地的旅行。

4.12 打造特色旅游区

临夏旅游景点众多,民族风情多彩,游客对这种特色文化抱有浓烈的兴趣,但是由于较为分散,短时间内难以全部体验,体验的深度以及广度都有待提高。当地政府可以在这方面有意识的引导特色旅游文化区的建立,将多元的民俗文化、多样的民族风情、多重的特色小吃等汇聚成一个个的特色旅游文化区,方便游客集中体验当地特色的文化,提高旅游满足感。

4.13 政府引导

从兰州到临夏的高速路上注意到路途中出现过临夏旅游的宣传牌但是数量有限。可以再临

夏境内的服务区设置旅游标识牌,安排旅游引导人员引导途经的车辆关于临夏的旅游信息。可以在休息区摆放临夏旅游的推广牌和宣传单方便经过的游客了解临夏旅游。

在临夏市区主要的客流集散地,比如三个汽车站,可以设置旅游宣传牌、宣传单、设置专门的引导人员引导游客进行换乘。同时规范载客行为,在固定的客运站乘车,规范客运司机的行为,设置专门的停靠点,抵制乱停随停的现象,提高客人的舒适程度。

4.14 总结

临夏当地特色文化资源丰富但是分布较为分散,政府在其中的引导作用更为突出。这种情况下,临夏市旅游管理部门可以同周边地方的旅游部门尤其是兰州的旅游部门进行合作,设置驻地旅游推广机构,在当地推广临夏旅游线路,与旅行社方面合作着重发展团体游。同时在临夏市区内开通旅游环线巴士,方便个人出行的游客。

4.2 甘南回族自治州

4.2.1 旅游服务行业

甘南作为国内外知名的背包客旅游目的地,同时也承接大量团体游客,旅游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旅游行业服务水平也较高,但在国际化程度方面还有进步的空间,尤其是餐饮行业,很多餐厅缺少英文标识,菜单也未注明英文名称,当地政府可以加强引导,提高餐饮服务行业的双语水平,为未来越来越多的“一带一路”国际游客做准备。

4.2.2 景区

景区周边的引导标识较为完善,但景区内部的管理仍需加强。

首先,景区内的工作人员态度一般,没有以一个服务业者的态度对待游客,在开发较好的拉卜楞寺地区,情况尤为恶劣。政府部门需要定期开展旅游行业培训提高旅游从业者的服务意识,同时定期巡查监督。

其次,景区虽都进行门票收取,但是景区内部建设仍待加强。作为背包客的旅游胜地,虽然要保持原生态的环境,但这并不意味着不作为景区内的道路、指示牌仍需要修缮完善,在相对危险的地方提前设立标识牌,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相关文章

  • 西安打造"一带一路"之构想
  • 西安打造"一带一路"之构想 丁 晨 (西安外事学院 商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77) 摘要: 中国的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为古丝绸之路赋予全新的时代内涵.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 ...查看


  • 简答现阶段我国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
  • 简答 现阶段我国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 答1完善社区组织 2 扩展社区服务3发展社区卫生 4繁荣社区文化5美化社区环境 6加强社区治安 社区流动人口主要指进城打工的农民及其家属 基本原则: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 同管理.同宣传. ...查看


  • 丝绸之路的历史功能与当代启示
  • 丝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标志,它的繁荣与阻绝与中华民族的兴衰息息相关.当前中华民族正迎来伟大复兴,"一带一路"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战略价值.鉴古知今,古代丝路的经验教训,为当代丝路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 一.丝路的兴衰史 ...查看


  • "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
  • "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 2014-01-05 07:48 作者:徐素琴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常磊 在秦朝以来两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海上丝绸之路发生很大的变化.总体说来,大致可划分为五个发展阶段. (一)秦汉时期-形 ...查看


  • [国际援助]孙存良.李宁:"一带一路"人文交流:重大意义.实践路径和建构机制
  • 本文转自:<国际援助>杂志,欢迎学界同仁踊跃投稿 "一带一路"人文交流:重大意义.实践路径和建构机制 文/孙存良.李宁 内容摘要:建设"一带一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 ...查看


  • "一带一路"视域下陕西在国际汉语教育中的地位
  • "一带一路"视域下陕西在中亚汉语国际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为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新形势下汉语国际教育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在"一带一路&q ...查看


  •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春节庙会)
  • 2013-2014 学年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调研报告 (论文) 题目:春节庙会民俗调查报告 学生姓名:胡文亨 学 学 专 号:[1**********]9 院:轻工与能源学院 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指导教师:马振兴 2014 年 3月 ...查看


  • 丝路贸易与北宋白银货币化
  • 在 中国 古代货币史上,举凡金银铜铁以至龟贝等等,都分别充当过货币,但是,从整个货币史 发展 的总趋势看,宋元以前铜是最主要的币材,而宋元以后,白银逐步成为主要货币,铜钱与白银相辅而行.宋元时期,成为中国货币史上白银货币化的关键时期.有鉴于 ...查看


  • 名胜西南丝绸之路
  • 保山博南古道风景名胜区位于保山市境内,由高黎贡山片区.澜 沧江中段片区.保山古城片区 二大块组成,总面积约120平方公里.跨越横断山脉,穿过莽莽苍苍的原始丛林,到达印度的古通道.它就是比我国西北著名的"丝绸之路"还要早两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