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真难么?

  读书无用论抬头

  

   1999年高校规模扩招开始,2006年是扩招后入市的第四批,据国家有关方面预测,今明两年是“十一五”时期就业年龄劳动力增长最快的两年,新疆将有6.8万名应届毕业生面临就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涌进社会,呈现出就业难的现象,大学生身价一时再打折扣。大学生招聘会上甚至出现了“非传统意义”上的用人单位――菜馆、足浴、网吧……

   有些学生家庭为了子女上大学四处举债,然而盼到了毕业,面临的却是就业难,找不到工作。在乌鲁木齐电脑商城打工的王文同学介绍说,我在校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如意的工作,无奈之下便来到电脑商城做销售。公司里其他的员工才是中专、大专学历,但是销售业绩却是我的好几倍,别人一个月能拿上两三千块钱,而我一个月下来就几百块钱,大学看来都是白上了,说完便开始摇头叹气。今年应届毕业的陈勇同学大学毕业后去广东打工,也有类似感叹:自己做销售,月薪是底薪加上业务提成,自己刚过来工作,人生地不熟,一个月800块钱,在广州那个地方连吃饭都不够,更别说干其他的了,而我们这一个初中生,一个月挣上几千甚至上万块钱都不是什么难事,这边工作全靠的是工作经验,早知道上大学干什么,还不如早些在社会上闯荡几年积累工作经验,大学学费贷款现在都还没还上,如果需要学历的话,随便到哪个学校读个成人、函授什么的,也不需要花太多钱,耽误太多时间。

   读书无用论抬头,由此升温。

  

  就业难为何因?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仅115万人,200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280万,而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突破400万大关,高校在校人数达2300万人,规模跃居世界第一。有教育专家分析,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过于急于求成,只用4年时间就走过了美国27年历程。

  根据一些用人单位反映:大学应届毕业生几乎都没有什么动手能力,有些工作根本就做不了,但工资待遇要求又过高。而前来就职的学生普遍反映的是,大学四年毕业了本想找个好点的工作就业,现在的工作单位大都是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工作不稳定暂且不说,工资待遇不高,有些单位工资仅是400、600块钱,不是不愿意去,那点工资连最起码的生活都保障不了,更谈不上工作了。

  自治区团委青年就业服务中心沈宏伟介绍,用人单位大都是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有些岗位待遇看上去丰厚,比如一些企业主管、行政经理等岗位。但这些用人单位明确标出,“本科学历加三年或者是一年工作经验”的字样,有的企业则是含蓄表达,“有相关从业经验者优先”,这些职业岗位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是根本没有实际意义的。

   据了解,事业单位招聘,一般都是科研机构、医院和高等院校,需求的人才层次都比较高,比如今年自治区科技厅的9家事业单位招聘的26名科研人员,乌鲁木齐高新技术开发区7个事业单位需求的7个专业岗位,一般都要求硕士以上研究生学位,参会的144名硕士以上研究生和159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有着参与竞争的优势,而其他求职者包括本科毕业生却望尘莫及。公务员职业的稳定性也成为了众多毕业生首选的职业,2006年自治区公务员考试报名排起的长龙至今想来仍历历在目,其竞争力之大可想而知。

   高校专业设置重复,比如法律、中文、计算机等以前所谓的热门专业每个高校都在设置,这些专业毕业生供过于求,人才大量剩余,就业竞争十分激烈。而我国计划经济时期人才的分配制度到市场的竞聘以及大学的扩招历程过短,人们思想一时得不到转变。今年应届毕业的土木工程专业的一个学生反映说,2004年该专业毕业的学生目前大都在新疆各个设计院工作,工资奖金待遇相当丰厚,之后两年毕业的学生都开始陆续去了一些建筑工地,心理落差很大。

   扩招后大学生的素质能力整体有所下降,以计算机专业为例,就CAD制图一项来说,人才就比较紧缺,而我区高校每年都有大量的计算机学生毕业,但是能够胜任该工作的却寥寥无几。全区技术人才呈现中级饱和,高精尖技术人才缺失的特点。而关于大学生创业这一问题,除资金问题之外,大学生对相关政策、创办手续,可行性报告一无所知,

  

  就业难在何方?

  

   根据新疆人才市场2006年一季度统计材料显示,进场招聘用人单位共3033家(次),提供就业岗位45229个,同时进场应聘的求职人员达88245人(次),成功率为21.3%(求职人员中大中专毕业生占80%以上)。市场营销、后勤服务、技工技师是市场招聘热门,目前市场需求的营销、技工、服务人员是招聘热门,供不应求。如,市场营销专业岗位需求量为15361人,而求职者应聘该专业岗位的只有15177人;技工技师需求量为2049人,而求职者应聘该职业岗位不到1000人;后勤服务人员需求量为7168人,而求职者应聘该职业岗位的只有6184人。自治区团委就业服务中心每年也为大中专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万余个,而达成就业协议的成功率也只在百分之几。据反映,一些兵团基层团场的单位到高校招聘经常招不到学生。一些县级单位招聘中小学教师,往往都是招不满。由此可见,大学生就业并非真难。

   2005年6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基业的意见》。2003年始,团中央开展了关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几年来内地众多大学生来到新疆基层从事科、教、文、卫工作,为我区基层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而我区的高校大学生缺乏一种奉献精神,总是将眼光停留在一些外部条件上。一名同学这样介绍,去基层,条件太过于艰苦,择偶、以后子女的再教育等方面将会存在很大问题,宁愿在大城市找个工资低些的工作,也不想到南疆、到基层、到兵团团场去工作。一些高校毕业生认为到基层从事教育工作,或从事销售行业,对自己来言是屈才的,认为那是一个中专生便可胜任的职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学教育已经普及化,人才就业也是普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只有人才在社会基层的普及化,才能带动社会的整体发展,这是与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是息息相关的。作为一个本科生从事基层教育和销售行业,与一名中专生从事教育和销售,在效果上是否相同,当然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新疆人才市场派遣部部长、人力资源专家柳岿然指出,目前大学生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另一方面要学会适应社会发展、市场需要,转变就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抓住就业机遇,及时就业。

   劳动部门对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对人力资源聘用的有效监管,让其在薪金制度上严格遵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要求。关于大学生创业,大学生在校期间应当多了解相关方面知识,大学生创业贷款资金正在启动之中,不过相关人士提出,不太提倡大学毕业生合资经营。这些将都不失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

  读书无用论抬头

  

   1999年高校规模扩招开始,2006年是扩招后入市的第四批,据国家有关方面预测,今明两年是“十一五”时期就业年龄劳动力增长最快的两年,新疆将有6.8万名应届毕业生面临就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涌进社会,呈现出就业难的现象,大学生身价一时再打折扣。大学生招聘会上甚至出现了“非传统意义”上的用人单位――菜馆、足浴、网吧……

   有些学生家庭为了子女上大学四处举债,然而盼到了毕业,面临的却是就业难,找不到工作。在乌鲁木齐电脑商城打工的王文同学介绍说,我在校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如意的工作,无奈之下便来到电脑商城做销售。公司里其他的员工才是中专、大专学历,但是销售业绩却是我的好几倍,别人一个月能拿上两三千块钱,而我一个月下来就几百块钱,大学看来都是白上了,说完便开始摇头叹气。今年应届毕业的陈勇同学大学毕业后去广东打工,也有类似感叹:自己做销售,月薪是底薪加上业务提成,自己刚过来工作,人生地不熟,一个月800块钱,在广州那个地方连吃饭都不够,更别说干其他的了,而我们这一个初中生,一个月挣上几千甚至上万块钱都不是什么难事,这边工作全靠的是工作经验,早知道上大学干什么,还不如早些在社会上闯荡几年积累工作经验,大学学费贷款现在都还没还上,如果需要学历的话,随便到哪个学校读个成人、函授什么的,也不需要花太多钱,耽误太多时间。

   读书无用论抬头,由此升温。

  

  就业难为何因?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仅115万人,200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280万,而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突破400万大关,高校在校人数达2300万人,规模跃居世界第一。有教育专家分析,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过于急于求成,只用4年时间就走过了美国27年历程。

  根据一些用人单位反映:大学应届毕业生几乎都没有什么动手能力,有些工作根本就做不了,但工资待遇要求又过高。而前来就职的学生普遍反映的是,大学四年毕业了本想找个好点的工作就业,现在的工作单位大都是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工作不稳定暂且不说,工资待遇不高,有些单位工资仅是400、600块钱,不是不愿意去,那点工资连最起码的生活都保障不了,更谈不上工作了。

  自治区团委青年就业服务中心沈宏伟介绍,用人单位大都是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有些岗位待遇看上去丰厚,比如一些企业主管、行政经理等岗位。但这些用人单位明确标出,“本科学历加三年或者是一年工作经验”的字样,有的企业则是含蓄表达,“有相关从业经验者优先”,这些职业岗位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是根本没有实际意义的。

   据了解,事业单位招聘,一般都是科研机构、医院和高等院校,需求的人才层次都比较高,比如今年自治区科技厅的9家事业单位招聘的26名科研人员,乌鲁木齐高新技术开发区7个事业单位需求的7个专业岗位,一般都要求硕士以上研究生学位,参会的144名硕士以上研究生和159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有着参与竞争的优势,而其他求职者包括本科毕业生却望尘莫及。公务员职业的稳定性也成为了众多毕业生首选的职业,2006年自治区公务员考试报名排起的长龙至今想来仍历历在目,其竞争力之大可想而知。

   高校专业设置重复,比如法律、中文、计算机等以前所谓的热门专业每个高校都在设置,这些专业毕业生供过于求,人才大量剩余,就业竞争十分激烈。而我国计划经济时期人才的分配制度到市场的竞聘以及大学的扩招历程过短,人们思想一时得不到转变。今年应届毕业的土木工程专业的一个学生反映说,2004年该专业毕业的学生目前大都在新疆各个设计院工作,工资奖金待遇相当丰厚,之后两年毕业的学生都开始陆续去了一些建筑工地,心理落差很大。

   扩招后大学生的素质能力整体有所下降,以计算机专业为例,就CAD制图一项来说,人才就比较紧缺,而我区高校每年都有大量的计算机学生毕业,但是能够胜任该工作的却寥寥无几。全区技术人才呈现中级饱和,高精尖技术人才缺失的特点。而关于大学生创业这一问题,除资金问题之外,大学生对相关政策、创办手续,可行性报告一无所知,

  

  就业难在何方?

  

   根据新疆人才市场2006年一季度统计材料显示,进场招聘用人单位共3033家(次),提供就业岗位45229个,同时进场应聘的求职人员达88245人(次),成功率为21.3%(求职人员中大中专毕业生占80%以上)。市场营销、后勤服务、技工技师是市场招聘热门,目前市场需求的营销、技工、服务人员是招聘热门,供不应求。如,市场营销专业岗位需求量为15361人,而求职者应聘该专业岗位的只有15177人;技工技师需求量为2049人,而求职者应聘该职业岗位不到1000人;后勤服务人员需求量为7168人,而求职者应聘该职业岗位的只有6184人。自治区团委就业服务中心每年也为大中专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万余个,而达成就业协议的成功率也只在百分之几。据反映,一些兵团基层团场的单位到高校招聘经常招不到学生。一些县级单位招聘中小学教师,往往都是招不满。由此可见,大学生就业并非真难。

   2005年6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基业的意见》。2003年始,团中央开展了关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几年来内地众多大学生来到新疆基层从事科、教、文、卫工作,为我区基层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而我区的高校大学生缺乏一种奉献精神,总是将眼光停留在一些外部条件上。一名同学这样介绍,去基层,条件太过于艰苦,择偶、以后子女的再教育等方面将会存在很大问题,宁愿在大城市找个工资低些的工作,也不想到南疆、到基层、到兵团团场去工作。一些高校毕业生认为到基层从事教育工作,或从事销售行业,对自己来言是屈才的,认为那是一个中专生便可胜任的职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学教育已经普及化,人才就业也是普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只有人才在社会基层的普及化,才能带动社会的整体发展,这是与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是息息相关的。作为一个本科生从事基层教育和销售行业,与一名中专生从事教育和销售,在效果上是否相同,当然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新疆人才市场派遣部部长、人力资源专家柳岿然指出,目前大学生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另一方面要学会适应社会发展、市场需要,转变就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抓住就业机遇,及时就业。

   劳动部门对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对人力资源聘用的有效监管,让其在薪金制度上严格遵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要求。关于大学生创业,大学生在校期间应当多了解相关方面知识,大学生创业贷款资金正在启动之中,不过相关人士提出,不太提倡大学毕业生合资经营。这些将都不失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


相关文章

  • 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途径分析及对策建议
  • [摘 要]及时获取及有效利用就业信息是大学生实现顺利就业的基础.本研究在分析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主要途径及利用状况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就业信息传播途径及大学生就业信息利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信息有效利用率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查看


  • 大学生就业信息渠道与就业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 现代教育管理·2010年第10期 大学生就业信息渠道与就业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王大成1,张娴初2 (1.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北京100816:2.河海大学,江苏南京210098) 摘要:大学生就业问题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查看


  • 四川大学201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 目录 1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11.1就业规模和就业率.................... ...查看


  • 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就业对策
  • 38 中国林业教育 2007年第5期 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就业对策 杨素华 (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 150040) 摘 要:大学毕业生是社会人力资源中非常宝贵的一部分,.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大批农村人口涌入城市, ...查看


  • 浅谈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
  •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浅谈大学生就业问题 专 业 学习中心 姓 名 指导教师 2012 年 04 月 22 日 学 号 公共事业管理 论 文 摘 要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加之受当前美国经济低迷.欧债危机的影响,毕业 ...查看


  • 大学就业困难学生帮扶体系研究
  • 第20卷第1期 2010年2月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Journal of North Chi na Institute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Vol 120No 11 Feb 12010 大学就业困难学生帮扶体 ...查看


  • 微观经济学课程设计
  • 太原工业学院 微观经济学课程设计 调查报告 实习地点 校内 实习时间 第18周 系 部 经济与法学系 班 级 1021211 组 名 第三组 成 绩 指导老师 刘晓辉 2011年 12 月 31日 我校文科类就业观念与就业率的 调查分析报告 ...查看


  • 浅析当今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研究
  • 摘 要:大学生就业心理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情感倾向,其包含就业过程中对自我的评价.对社会的认知.对求职层次的定位.以及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就业行为.就业选择的心理定势和心理特征.解决好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对于帮助大 ...查看


  • 毕业生就业工作动员报告
  •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清形势,坚定信心, 全力以赴做好2014年毕业生就业工作 同志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召开201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总结2013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交流工作经验,分析当前形势, ...查看


  • 高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 高校学生就业指导探讨(演讲稿) 同济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NOV 16th, 2009 1 张礼军 内容 页码 A. 国内高校学生就业面临的"四重困难" B. 美国高校学生就业模式分析 C. 对国内高校学生就业中心的启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