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青春期性烦恼要怎么化解

孩子青春期性烦恼要怎么化解(组图)

科技馆一角

小女生的秘密

□首席记者张可丹文记者白周峰图

一方面,性教育课没有及时在小学课堂开设;另一方面,早熟的孩子在发育过程中由于缺乏正确获取知识的渠道而陷入身体及感情的双重困惑。是否该为小学生开设性教育课及情感课,成了家长迫切关注的问题。

青春期的烦恼

11岁女生“被感情”担任班上的学习委员,长相漂亮,11岁的小姑娘小玲是老师和同学都喜欢的学生。然而,最近小玲却不愿去学校。她说,班里有个男孩公开表示喜欢她,这让她很尴尬。“我一进教室,同学们就会喊,你老公等你呢……”

这让小玲很烦恼,她说,自己并不喜欢这名男生,甚至有些讨厌他。更让她烦恼的是,这名男生还经常到她面前故意捣乱,有时候夺走小玲的东西,有时候故意拽她的辫子。“怎么吵他都不行,真讨厌。”

小玲说,她不愿把这事告诉妈妈,如果妈妈找到老师,所有老师都会知道自己的这件“丑事”,她觉得“很丢人”。

没有别的处理办法,她只好选择逃避。

小学里的“小情侣”

12岁的男生小航最近“喜欢”上了自己的同桌。“她长长的头发,高高的、瘦瘦的,学习成绩特别好,我们还住在一个院子里。”

小航对自己所谓的“小女友”很满意,每逢集体活动时,就会替“女友”拿东西。

小航说,他们班上的“小情侣”不少,“有五六对吧,基本上都是位置比较靠近的。同学们一看到谁对谁好了,就会说他们好了……”

青春期烦恼引出问题一串

“学生发育情况明显比前些年早,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也多。性教育课跟不上,学生从小学阶段就出现的各种青春期引发的烦恼也越来越多。”郑州一名小学校长说,学校曾出现过这样的现象:一名女生因胸部发育较早,被班上女生嘲笑。于是,夏天,女孩穿着厚衣服把自己裹起来。由于热,几次在学校晕倒。

一名小学班主任说:“一年级的小学生,见面互称帅哥、靓妹,小男孩上课摸小女孩的辫子,说要娶她。类似这些现象,足以令教育工作者重视,青春期的性知识该早些让孩子从正确的渠道获知。”

“现在在小学高年级,男孩、女孩间互称老公、老婆几乎成了公开的秘密。”一名学生家长说,“我每次送孩子去上学,总能听到同学们喊:‘某某某,你老公来了’。成人听起来觉得好笑,孩子们却觉得没有什么,其实老公、老婆是什么意思,他们并不大明白。”

小学性教育课仍是空白

2008年12月26日,国家教育部公布了新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其中要求从小学五年级起,学生将学习有关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知识,包括男女在青春期发育的差异、女生月经初潮及意义、男生首次遗精及意义等内容。初中生将学习青春期心理发育的特点和变化规律等知识,高中生则将学习避免婚前性行为等知识。一时间,关于青春期性知识这一敏感话题再次成为关注焦点。但随后,郑州市一些做出简单尝试的学校又将这一课程搁置起来。

“没有专业老师,也没有专业教材,这样的课,不知道怎么开。”一名小学校长介绍,目前郑州市一些小学开设有健康教育课,但内容涉及的仅是一些个人卫生常识、心理健康及常见病预防等科普小常识。

郑州市中原区秦岭路小学校长曹建平说,如果参照新纲要指导的内容为学生上课,需要安排专业教师或是对担任课程的教师进行培训。而事实上,小学教师多是20多岁的未婚青年,他们在课堂上能不能张开口也是个未知数。

而对于高中生将学习避免婚前性行为等内容,郑州中学生物教师余洁说,目前学校的生理卫生课也没有涉及这一内容,这些内容在课堂上确实不好教。“孩子现在小学四年级了,整天追着大人问她是怎么被生出来的,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这还是应该让老师来给学生讲吧。”一名家长说。

一名中学生物老师说,学生在成长发育过程中因身体发育产生的情感上的变化属正常现象,但因为家长及老师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性教育,在面对孩子的性教育问题时,也不知道怎么开口、如何正确引导学生。

孩子坦然接受性教育

“传统的教育方式早已跟不上孩子们成长的步伐。”一名中学老师说,在高中,学生们似乎对早恋相当认同。“他们对这种情况习以为常,而且互相包庇。”

除此之外,学校还发现,有些男生会在宿舍拿望远镜偷看女生在宿舍换衣服。“这种行为是生理变化引起的心理变化,对异性好奇很正常,如果老师或家长对此加以批评,往往会产生负面效果。”

同样,在小学,一些低年级学生也会明显对异性产生好感。让大人们都不好“说”的性教育,如何教给孩子们?

常受邀到郑州市各类学校进行青春期性教育知识讲座的河南省性教育促进会会长何峰说,目前,从小学到高校,青春期性教育的接受程度仍是喜忧参半:有些学校愿意更早让学生获取相关知识,有些学校则仍是谈性色变。“学校不敢给学生讲那些看起来很敏感的内容,担心家长有意见。事实上,学生并非如老师和家长想象的那样,什么都不懂。”

针对如何向青少年讲“性”这一难题,2007年2月,郑州市科技馆推出生命科学展区,展区内的“基因之门”由子宫、性爱剖面雕塑模型、一至十月不同大小的胚胎标本等组成。“推出这一展区的目的就是想将家长羞于启齿告诉孩子的问题,通过展板、照片、音像等资料,从遗传和发育、人生之旅、旅途终点、无尽的生命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郑州市科技馆科技活动部唐观红部长说。

2008年起,一些中学陆续将性教育课开到郑州市科技馆,由科技馆工作人员协助讲专业知识。2009年,一些小学也将学生带到这里,上性教育课。

鲁文文是郑州市科技馆专门为学校配备的一名青春期性教育老师,2009年,一些尝试为小学生开设性教育课的学校带领学生到科技馆上性教育课时,几乎全部由她担任主讲。“特殊课堂”上,学生并不像老师想象中那样羞涩,反而发言大胆且“懂”得很多。“很多学生对性知识的信息来自百科全书,更多是从网上获知。”鲁文文说,她很想把这门课程用正确的方法告诉学生,让他们正确理解青春期的发育过程以及感情的变化过程。“方法得当了,学生才会少走弯路。”

一名小学老师说:“在学校课堂上给学生讲解这些内容,有些‘说不出口’。学生在科技馆上课接受很快,发言也很踊跃,和这里的模型教学设备有关。”

性教育亟待搬上台面

今年2月,在郑州市科技馆三楼展厅,男、女生“私密小屋”悄然开张。

“私密小屋”分别是两间隐蔽的房屋状空间,每次只能容纳一个人进入。小屋里有一台电脑显示屏,屏幕上有可选择的青春期各种问题的解答。“这主要是为了方便一些不好启齿的问题的查询。”郑州市科技馆有关负责人说,目前来上课的中学生不少,但小学生仍旧不多。一方面是由于学校对这方面不够重视,另一方面也和学生出行不便有关。

“需要改变的不仅是学生所学的内容,还有老师和家长的观念。”何峰说,从如今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来看,小学五年级开设性教育课程都有点晚。女生的生理发育比男生早,心理与行为也会发生变化,男生也会因不解而产生好奇心理。双方逐步会进入朦胧感情期。“老师和家长如果没有相关的知识,不懂得如何在这个时期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就可能使学生的性格、心理等各方面发生明显变化,不利于成长。学校越早将青春期性知识正确地教给学生,对学生的发展越有利。”

正确引导很重要

据了解,一些中小学生出现青春期问题时,家长和老师所采用的方式多是责骂。一些小学生出现“早恋”倾向后,家长则多认为孩子还小,不用管;也有些家长则会走另一个极端,不允许孩子和“绯闻”同学再来往。

一位教育工作者说,孩子处于青春期的过程中,最需要的是正确引导。家长谈之色变或强行干预,只会带来负面效果。“现在孩子身体发育得早,接触到的信息量大,从小学起就对异性产生好感是正常现象,家长和老师应该教育孩子正确对待这种心理变化。”她说,心理学家认为,小孩子的性游戏大都没有逻辑判断观念,缺乏健全的认识思考能力,即使他告诉你他爱谁谁,他想和她结婚,充其量也只代表他喜欢谁谁。家长要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的“谈情说爱”,让孩子了解人的生理发育过程,明白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学知识、长本领,结婚是长大以后的事。“当然,更需要的还是学校开设系统的青春期性教育课程,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开展不同的教育内容,及早为学生拥有一个无烦恼的青春期铺好路。”

链接

国外青春期性教育如何开展

瑞典:瑞典的性教育亦称“避孕教育”,是世界性教育的典范。从1942年开始对7岁以上的少年儿童进行教育,教师采用启发式、参与式和游戏式的教学方法,在小学传授妊娠与生育知识,中学讲授生理与身体机能知识,大学则把重点放在恋爱、避孕与人际关系处理上。1966年,瑞典又通过电视节目实施性教育,打破了家长难以启齿谈性的局面。

美国:从小学一年级起传授生育、两性差异、个人卫生、性道德等知识。初中讲生育过程、性成熟、性约束等知识。高中时期讲婚姻、家庭、性魅力、同性恋、性变态等知识,并向学生发放避孕套。综合性大学都开设有性教育的社会学系。最近10年里,1/3的学校增加了禁欲教育,提倡将性行为推迟到婚后,并告诉学生安全性行为的做法。目前已在全美14个城市32所公立学校建立性咨询室。在咨询室里,主持回答咨询的也是孩子。其内容对教师和父母都保密。

英国:英国政府通过法律规定,必须对5岁的儿童开始进行性教育。所有公立中小学,按不同年龄层划分为4个阶段进行不同内容的性教育。

孩子青春期性烦恼要怎么化解(组图)

科技馆一角

小女生的秘密

□首席记者张可丹文记者白周峰图

一方面,性教育课没有及时在小学课堂开设;另一方面,早熟的孩子在发育过程中由于缺乏正确获取知识的渠道而陷入身体及感情的双重困惑。是否该为小学生开设性教育课及情感课,成了家长迫切关注的问题。

青春期的烦恼

11岁女生“被感情”担任班上的学习委员,长相漂亮,11岁的小姑娘小玲是老师和同学都喜欢的学生。然而,最近小玲却不愿去学校。她说,班里有个男孩公开表示喜欢她,这让她很尴尬。“我一进教室,同学们就会喊,你老公等你呢……”

这让小玲很烦恼,她说,自己并不喜欢这名男生,甚至有些讨厌他。更让她烦恼的是,这名男生还经常到她面前故意捣乱,有时候夺走小玲的东西,有时候故意拽她的辫子。“怎么吵他都不行,真讨厌。”

小玲说,她不愿把这事告诉妈妈,如果妈妈找到老师,所有老师都会知道自己的这件“丑事”,她觉得“很丢人”。

没有别的处理办法,她只好选择逃避。

小学里的“小情侣”

12岁的男生小航最近“喜欢”上了自己的同桌。“她长长的头发,高高的、瘦瘦的,学习成绩特别好,我们还住在一个院子里。”

小航对自己所谓的“小女友”很满意,每逢集体活动时,就会替“女友”拿东西。

小航说,他们班上的“小情侣”不少,“有五六对吧,基本上都是位置比较靠近的。同学们一看到谁对谁好了,就会说他们好了……”

青春期烦恼引出问题一串

“学生发育情况明显比前些年早,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也多。性教育课跟不上,学生从小学阶段就出现的各种青春期引发的烦恼也越来越多。”郑州一名小学校长说,学校曾出现过这样的现象:一名女生因胸部发育较早,被班上女生嘲笑。于是,夏天,女孩穿着厚衣服把自己裹起来。由于热,几次在学校晕倒。

一名小学班主任说:“一年级的小学生,见面互称帅哥、靓妹,小男孩上课摸小女孩的辫子,说要娶她。类似这些现象,足以令教育工作者重视,青春期的性知识该早些让孩子从正确的渠道获知。”

“现在在小学高年级,男孩、女孩间互称老公、老婆几乎成了公开的秘密。”一名学生家长说,“我每次送孩子去上学,总能听到同学们喊:‘某某某,你老公来了’。成人听起来觉得好笑,孩子们却觉得没有什么,其实老公、老婆是什么意思,他们并不大明白。”

小学性教育课仍是空白

2008年12月26日,国家教育部公布了新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其中要求从小学五年级起,学生将学习有关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知识,包括男女在青春期发育的差异、女生月经初潮及意义、男生首次遗精及意义等内容。初中生将学习青春期心理发育的特点和变化规律等知识,高中生则将学习避免婚前性行为等知识。一时间,关于青春期性知识这一敏感话题再次成为关注焦点。但随后,郑州市一些做出简单尝试的学校又将这一课程搁置起来。

“没有专业老师,也没有专业教材,这样的课,不知道怎么开。”一名小学校长介绍,目前郑州市一些小学开设有健康教育课,但内容涉及的仅是一些个人卫生常识、心理健康及常见病预防等科普小常识。

郑州市中原区秦岭路小学校长曹建平说,如果参照新纲要指导的内容为学生上课,需要安排专业教师或是对担任课程的教师进行培训。而事实上,小学教师多是20多岁的未婚青年,他们在课堂上能不能张开口也是个未知数。

而对于高中生将学习避免婚前性行为等内容,郑州中学生物教师余洁说,目前学校的生理卫生课也没有涉及这一内容,这些内容在课堂上确实不好教。“孩子现在小学四年级了,整天追着大人问她是怎么被生出来的,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这还是应该让老师来给学生讲吧。”一名家长说。

一名中学生物老师说,学生在成长发育过程中因身体发育产生的情感上的变化属正常现象,但因为家长及老师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性教育,在面对孩子的性教育问题时,也不知道怎么开口、如何正确引导学生。

孩子坦然接受性教育

“传统的教育方式早已跟不上孩子们成长的步伐。”一名中学老师说,在高中,学生们似乎对早恋相当认同。“他们对这种情况习以为常,而且互相包庇。”

除此之外,学校还发现,有些男生会在宿舍拿望远镜偷看女生在宿舍换衣服。“这种行为是生理变化引起的心理变化,对异性好奇很正常,如果老师或家长对此加以批评,往往会产生负面效果。”

同样,在小学,一些低年级学生也会明显对异性产生好感。让大人们都不好“说”的性教育,如何教给孩子们?

常受邀到郑州市各类学校进行青春期性教育知识讲座的河南省性教育促进会会长何峰说,目前,从小学到高校,青春期性教育的接受程度仍是喜忧参半:有些学校愿意更早让学生获取相关知识,有些学校则仍是谈性色变。“学校不敢给学生讲那些看起来很敏感的内容,担心家长有意见。事实上,学生并非如老师和家长想象的那样,什么都不懂。”

针对如何向青少年讲“性”这一难题,2007年2月,郑州市科技馆推出生命科学展区,展区内的“基因之门”由子宫、性爱剖面雕塑模型、一至十月不同大小的胚胎标本等组成。“推出这一展区的目的就是想将家长羞于启齿告诉孩子的问题,通过展板、照片、音像等资料,从遗传和发育、人生之旅、旅途终点、无尽的生命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郑州市科技馆科技活动部唐观红部长说。

2008年起,一些中学陆续将性教育课开到郑州市科技馆,由科技馆工作人员协助讲专业知识。2009年,一些小学也将学生带到这里,上性教育课。

鲁文文是郑州市科技馆专门为学校配备的一名青春期性教育老师,2009年,一些尝试为小学生开设性教育课的学校带领学生到科技馆上性教育课时,几乎全部由她担任主讲。“特殊课堂”上,学生并不像老师想象中那样羞涩,反而发言大胆且“懂”得很多。“很多学生对性知识的信息来自百科全书,更多是从网上获知。”鲁文文说,她很想把这门课程用正确的方法告诉学生,让他们正确理解青春期的发育过程以及感情的变化过程。“方法得当了,学生才会少走弯路。”

一名小学老师说:“在学校课堂上给学生讲解这些内容,有些‘说不出口’。学生在科技馆上课接受很快,发言也很踊跃,和这里的模型教学设备有关。”

性教育亟待搬上台面

今年2月,在郑州市科技馆三楼展厅,男、女生“私密小屋”悄然开张。

“私密小屋”分别是两间隐蔽的房屋状空间,每次只能容纳一个人进入。小屋里有一台电脑显示屏,屏幕上有可选择的青春期各种问题的解答。“这主要是为了方便一些不好启齿的问题的查询。”郑州市科技馆有关负责人说,目前来上课的中学生不少,但小学生仍旧不多。一方面是由于学校对这方面不够重视,另一方面也和学生出行不便有关。

“需要改变的不仅是学生所学的内容,还有老师和家长的观念。”何峰说,从如今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来看,小学五年级开设性教育课程都有点晚。女生的生理发育比男生早,心理与行为也会发生变化,男生也会因不解而产生好奇心理。双方逐步会进入朦胧感情期。“老师和家长如果没有相关的知识,不懂得如何在这个时期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就可能使学生的性格、心理等各方面发生明显变化,不利于成长。学校越早将青春期性知识正确地教给学生,对学生的发展越有利。”

正确引导很重要

据了解,一些中小学生出现青春期问题时,家长和老师所采用的方式多是责骂。一些小学生出现“早恋”倾向后,家长则多认为孩子还小,不用管;也有些家长则会走另一个极端,不允许孩子和“绯闻”同学再来往。

一位教育工作者说,孩子处于青春期的过程中,最需要的是正确引导。家长谈之色变或强行干预,只会带来负面效果。“现在孩子身体发育得早,接触到的信息量大,从小学起就对异性产生好感是正常现象,家长和老师应该教育孩子正确对待这种心理变化。”她说,心理学家认为,小孩子的性游戏大都没有逻辑判断观念,缺乏健全的认识思考能力,即使他告诉你他爱谁谁,他想和她结婚,充其量也只代表他喜欢谁谁。家长要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的“谈情说爱”,让孩子了解人的生理发育过程,明白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学知识、长本领,结婚是长大以后的事。“当然,更需要的还是学校开设系统的青春期性教育课程,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开展不同的教育内容,及早为学生拥有一个无烦恼的青春期铺好路。”

链接

国外青春期性教育如何开展

瑞典:瑞典的性教育亦称“避孕教育”,是世界性教育的典范。从1942年开始对7岁以上的少年儿童进行教育,教师采用启发式、参与式和游戏式的教学方法,在小学传授妊娠与生育知识,中学讲授生理与身体机能知识,大学则把重点放在恋爱、避孕与人际关系处理上。1966年,瑞典又通过电视节目实施性教育,打破了家长难以启齿谈性的局面。

美国:从小学一年级起传授生育、两性差异、个人卫生、性道德等知识。初中讲生育过程、性成熟、性约束等知识。高中时期讲婚姻、家庭、性魅力、同性恋、性变态等知识,并向学生发放避孕套。综合性大学都开设有性教育的社会学系。最近10年里,1/3的学校增加了禁欲教育,提倡将性行为推迟到婚后,并告诉学生安全性行为的做法。目前已在全美14个城市32所公立学校建立性咨询室。在咨询室里,主持回答咨询的也是孩子。其内容对教师和父母都保密。

英国:英国政府通过法律规定,必须对5岁的儿童开始进行性教育。所有公立中小学,按不同年龄层划分为4个阶段进行不同内容的性教育。


相关文章

  • 如何化解青春期早恋的烦恼
  • [摘 要]早恋行为是中学生成长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问题,同时也是困惑广大教师和家长的难题.教师应通过分析和研究,了解中学生早恋问题的成因,提出解决方法和应对策略,引导学生,积极避免早恋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青春期:烦恼:早恋:策略 [中图分类 ...查看


  • 第二课家庭剧场
  • 第二课 家庭剧场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原因,学会避免冲突与解决冲突的方法,学会化解与父母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理解,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进而构建和谐家庭. 教材分析: 进入青春期的学生,在生理和 ...查看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
  • 记忆中的童年是美好的.无知幼稚的我满足于五颜六色的糖果.沉浸在虚拟的幻想中.还记得那时的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奔跑在软软的草地上,累了,便背靠背地坐着,那时的风是温暖的,那时的笑容也是甜的.渐渐地,我开始羡慕那些背着书包上学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幻 ...查看


  • 家长课程教学设计
  • 小学⑤第一讲 帮孩子解除烦恼 教学目的: 人际交往对孩子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随着电视机.手机.电脑.DVD机等现代设备的普及与增多,人与人面对面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少年儿童在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生活在 ...查看


  • 初中思品案例观摩与学习[成长的烦恼](国培)
  • 案例展示一 <成长中的烦恼>(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四课) [案例信息] 案例名称:<成长中的烦恼>(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四课) 授课教师:戴涛(江苏省南京市第九中学弘光分校)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本 ...查看


  • 学会与父母沟通教案
  • <学会与父母沟通>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主动与父母沟通,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和长辈. 2.能力:学会解决与父母之间的误会和矛盾,提高与父母平等沟通的能力. 3.知识:正确认识" ...查看


  • 八上1-4课教案
  • 第一单元 相亲相爱一家人 第一课 爱在屋檐下 第一框:我知我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了解家庭的一般概况:家庭关系的确立: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了解父母的特点:家人的优秀品质. 二.能力目标:认识自己家庭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 ...查看


  • 快乐与烦恼
  • 快乐与烦恼 人的一生,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快乐和烦恼.童年,少不更事,幼稚单纯,不知道烦恼,只知道快乐.父亲一个赞许的目光,母亲一句表扬的话语,几个要好的小玩伴,都是快乐的源泉.一条美丽的蝴蝶结,一个漂亮的洋娃娃,一件式样新颖的连衣裙,都曾 ...查看


  • 对立还是沟通教学设计董秋菊
  • <对立,还是沟通>教学设计 青龙县龙王庙总校神州数码希望小学 董秋菊 [教材分析] <对立,还是沟通>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成长记录册>中的第一个主题<成长中的新问题>中的第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