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碳酸钠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碳酸钠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实验前准备工作:

1、网上搜索碳酸钠制备的方法及含量测定的具体操作;

2、图书馆查阅资料确定具体实施制备及含量测定方案;

3、小组讨论、计算实验药品的用量及操作中需要注意的细节。

本实验以NaCl和NH4HCO3为原料制备Na2CO3,反应方程式为:

NaCl+NH4HCO3=NaHCO3+NH4Cl

2NaHCO3Na2CO3+CO2↑+H2

O

沙浴、电热炉

含量测定:

1、采用双指示剂法:

第一步加入酚酞指示剂,逐滴加入标准盐酸溶液,待溶液至近乎无色(极浅的粉红色)时,达到第一个滴定终点,此时测定的是中和其中的Na2CO3至NaHCO3,之后加入甲基橙指示剂,滴定至橙色时,达到第二个滴定终点,此时为将全部NaHCO3(原始的NaHCO3与Na2CO3转化来的NaHCO3)滴定至H2CO3。

2、电导滴定法:

含量测定:

1、采用双指示剂法:

第一步加入酚酞指示剂,逐滴加入标准盐酸溶液,待

溶液至近乎无色(极浅的粉红色)时,达到第一个滴定

终点,此时测定的是中和其中的Na2CO3至NaHCO3,之后加

入甲基橙指示剂,滴定至橙色时,达到第二个滴定终点,

此时为将全部NaHCO3(原始的NaHCO3与Na2CO3转化来的

NaHCO3)滴定至H2CO3。

2、电导滴定法:

电导滴定原理

在滴定过程中,离子浓度不断变化,电导率也不断变化,利用电导变化的转折点,确定滴定终点。

电导滴定具体操作

采用电导滴定,称取0.2650g自己制备的

精确配置100ml后,取两次25ml

溶液于150ml的锥形瓶中(或烧杯中)每加入1.00ml

HCl溶液测定一次电导率计入到下列表格中,作

k(电导率)—图象,图中的拐点处即为

滴定为NaHCO3时所用HCl的体积,计算的含量。

实验时具体的注意事项:

1、碳酸钠的制备装置的选取和搭建;

2、加热装置的选取,和具体的操作;

3、酸式滴定管的使用(快滴、慢滴、半

滴)操作;

4、移液管的使用方法;

5、滴定终点颜色的判断和数据处理。

移液管及滴定管的使用:

1、使用前;

2、吸液;加液;

3、调节液面;

4、放出溶液(滴定)。

①调节。

②测量。

③测量结束后。

制表:

组别

K(电导率)*10μs/cm1280

1.00

12

250

12.0022752.001324913.0032723.001424814.0042684.001524715.0052655.001624616.0062626.001724517.0072607.001824618.0082578.001924619.0092559.002024520.001025310.001125111.00VHCl组别K(电导率)*10μs/cm2124321.002224722.00VHCl

作图:

分析:

1、拐点之前为:

Na2CO3HClNaHCO3NaCl

2、拐点之后为:

NaHCO3HClH2OCO2NaCl注意:理论上,还应该有第二个拐点即碳

酸钠与盐酸完全反应之后只加入盐酸时。

对比:

双指示剂法就是为了分界盐酸滴定碳酸钠的两个化学计量点,这也是含量测定的最为重要的一步,采用电导滴定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简化了实验步骤。

计算:

VHCL9.20ml

Na2CO3HClNaHCO3NaCl

nNa2CO39.20ml100.1155L1.062610mo

CNa2CO3nNa2CO3VnNa2CO31.062610mol0.02125L0.05L

m制备的Na2CO3100%333Na2CO3%CNa2CO3V总MNa2CO3

0.02125L0.1L106gmol100%85.6%0.2650g

碳酸钠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实验前准备工作:

1、网上搜索碳酸钠制备的方法及含量测定的具体操作;

2、图书馆查阅资料确定具体实施制备及含量测定方案;

3、小组讨论、计算实验药品的用量及操作中需要注意的细节。

本实验以NaCl和NH4HCO3为原料制备Na2CO3,反应方程式为:

NaCl+NH4HCO3=NaHCO3+NH4Cl

2NaHCO3Na2CO3+CO2↑+H2

O

沙浴、电热炉

含量测定:

1、采用双指示剂法:

第一步加入酚酞指示剂,逐滴加入标准盐酸溶液,待溶液至近乎无色(极浅的粉红色)时,达到第一个滴定终点,此时测定的是中和其中的Na2CO3至NaHCO3,之后加入甲基橙指示剂,滴定至橙色时,达到第二个滴定终点,此时为将全部NaHCO3(原始的NaHCO3与Na2CO3转化来的NaHCO3)滴定至H2CO3。

2、电导滴定法:

含量测定:

1、采用双指示剂法:

第一步加入酚酞指示剂,逐滴加入标准盐酸溶液,待

溶液至近乎无色(极浅的粉红色)时,达到第一个滴定

终点,此时测定的是中和其中的Na2CO3至NaHCO3,之后加

入甲基橙指示剂,滴定至橙色时,达到第二个滴定终点,

此时为将全部NaHCO3(原始的NaHCO3与Na2CO3转化来的

NaHCO3)滴定至H2CO3。

2、电导滴定法:

电导滴定原理

在滴定过程中,离子浓度不断变化,电导率也不断变化,利用电导变化的转折点,确定滴定终点。

电导滴定具体操作

采用电导滴定,称取0.2650g自己制备的

精确配置100ml后,取两次25ml

溶液于150ml的锥形瓶中(或烧杯中)每加入1.00ml

HCl溶液测定一次电导率计入到下列表格中,作

k(电导率)—图象,图中的拐点处即为

滴定为NaHCO3时所用HCl的体积,计算的含量。

实验时具体的注意事项:

1、碳酸钠的制备装置的选取和搭建;

2、加热装置的选取,和具体的操作;

3、酸式滴定管的使用(快滴、慢滴、半

滴)操作;

4、移液管的使用方法;

5、滴定终点颜色的判断和数据处理。

移液管及滴定管的使用:

1、使用前;

2、吸液;加液;

3、调节液面;

4、放出溶液(滴定)。

①调节。

②测量。

③测量结束后。

制表:

组别

K(电导率)*10μs/cm1280

1.00

12

250

12.0022752.001324913.0032723.001424814.0042684.001524715.0052655.001624616.0062626.001724517.0072607.001824618.0082578.001924619.0092559.002024520.001025310.001125111.00VHCl组别K(电导率)*10μs/cm2124321.002224722.00VHCl

作图:

分析:

1、拐点之前为:

Na2CO3HClNaHCO3NaCl

2、拐点之后为:

NaHCO3HClH2OCO2NaCl注意:理论上,还应该有第二个拐点即碳

酸钠与盐酸完全反应之后只加入盐酸时。

对比:

双指示剂法就是为了分界盐酸滴定碳酸钠的两个化学计量点,这也是含量测定的最为重要的一步,采用电导滴定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简化了实验步骤。

计算:

VHCL9.20ml

Na2CO3HClNaHCO3NaCl

nNa2CO39.20ml100.1155L1.062610mo

CNa2CO3nNa2CO3VnNa2CO31.062610mol0.02125L0.05L

m制备的Na2CO3100%333Na2CO3%CNa2CO3V总MNa2CO3

0.02125L0.1L106gmol100%85.6%0.2650g


相关文章

  • 碱式碳酸铜的制备 1
  • 摇第27卷第5期2012年10月摇UNIVERSITYCHEMISTRY摇大学化学Vol.27No.5摇Oct.2012 碱式碳酸铜的制备 陈静摇石晓波摇龚丽维摇潘荣楷 (湛江师范学院化学科学与技术学院摇广东湛江524048) 摇摇摘要摇以 ...查看


  • 槐花药材的含量测定及方法学验证实验报告
  • 槐花药材的含量测定及方法学验证 姓名:廖卓* 学号:11071105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比色法测定槐花药材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及原理. 2.熟悉槐花药材的含量测定的方法学验证. 二.实验原理 槐花为豆科植物SophorajaponicaL ...查看


  • 阿司匹林的质量标准
  • 石河子大学小学期制实验结课论文 . 姓名:王义西 班级:药学(3)班 学号:2010515073 指导老师:李乐 日期:2013年9月3日 阿司匹林的质量标准 乙酰水杨酸抗炎药物的分析 王义西 石河子大学药学院小学期药学第三组第三实验组 摘 ...查看


  • 工业氯化铁
  • 工业氯化铁 标 准 号: GB/T1621-93 替代标准号: GBl618-79 发布单位: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起草单位: 化学工业部天津化工研究院.长寿化工总厂.福州第一化工厂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 ...查看


  • 盐化工生产技术大纲
  • <盐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终稿)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盐化工生产技术>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专科)的一门统设选修课,4学分,72学时,其中实验20学时,开设一学期 ...查看


  • 模块8 氧化淀粉
  • 模块7 氧化淀粉 项目1次氯酸钠氧化淀粉 学习目标 终极目标 能够根据次氯酸钠氧化淀粉的氧化机理,制备满足需要的次氯酸钠氧化淀粉. 促成目标 1. 制备氧化淀粉的过程中,按照介质要求,所需的氧化剂种类. 2. 了解次氯酸钠氧化淀粉的概念. ...查看


  • 不同方法对黄柏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比较
  • 第27卷第1期 Vol.27 No.1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StudiesofTraceElementsandHealth 2010年 1月Jan. 2010 不同方法对黄柏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比较 李定芬,陈新华,戴剑锋 (贵阳中医学院药学 ...查看


  • 过氧化氢分析方法
  • 过氧化氢的分析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过氧化氢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过氧化氢(俗名双氧水) .该产品可用作氧化剂.漂白剂和清洗剂等.它广泛用于纺织.化工.造纸.电子.环保.采矿.医 ...查看


  • 水溶性酚醛树脂及其层压板的制备
  • 水溶性酚醛树脂及其层压板的制备 摘 要 传统的酚醛树脂与改性后的酚醛树脂大多为传统的醇溶性,虽然工艺技术成熟,但 也有非常明显的缺点:传统的水溶性酚醛树脂多采用单一的氨水化和物作为催化剂,而且多仅应用于木材行业和矿业,多作为胶粘剂使用,如果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