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中国教师报

《中国教师报》,我的指路明灯

文/苏潘云

回首往昔,我的生活、工作、学习、写作历程,《中国教师报》对我的影响非常之大,特别是在我开始热衷于撰写教育教学方面的文章后,《中国教师报》恰如指路明灯,给我指明了方向,适时指点了我的迷津。

学生时代起,就有写日记的习惯,自从我把教师这一行当定位为我的终身事业,我开始写教育日记,每天每时每刻,在校园,在我们身边,都在发生着各种各种的事情,这些事情有的是突发的,有的是预见的,有的是清晰的,有的是模糊的,有的是令人高兴的,有的是让人伤心的……但,无一例外,这些事情是活生生的,个性化的,独特的,它们组成了教师和学生的整个学校生活。另外,我还布置学生每天记日记,通过阅读学生的日记,我走进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我的情感和学生水乳交融,我会不由自主地或感动、或感慨、或舒心、或伤感,有时高兴和鼓舞,有时矛盾和焦虑,我习惯性地将之记录下来,并加以剖解、分析、反思,以见证教育的生命轨迹和个人的心路历程。

本世纪初,我有幸接触到《中国教师报》,我如获至宝,仔细研读,对特别感兴趣的文章不仅做了剪贴,甚至熟读成诵。彼时,我并没有想到要给她投稿,我觉得她太遥远,像天上的太阳,

照耀我,温暖我,足矣,我没有奢望过,我也可以成为太阳,去照耀、温暖别人。

经常拜读《中国教师报》上的文章,我更加勤勉更加积极地撰写教育日记,并且开始自觉地将日记体转向笔记体。虽然只是一字之差,教育日记显得随意而闲散,而教育笔记,则带着有意识的探究和思考,应该是教育日记的提炼、归纳和总结。

教育日记其实就是教师记录教育的一种最普遍最生动最有效的方式,是一种个人的随笔式的记录。它很随意,不讲究格式和字数,三言两语或万语千言,全在自己心情。也没有内容限制,写读书感悟、课堂实录、教学反思、师生对话、家访实录都行,甚至与家长与同事沟通,校长和同行的赞誉或是批评,乃至于刮风下雨天气变化,凡所见所思所闻所感,统统可以记录在案,留待日后细细品味。

我认为,写教育日记是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和必由之路,有助于集中思想,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每天都写教育日记,他说“把一天的辛劳甘苦记在纸上。做着平凡的事情,尽着平凡的责任,享受着平凡的快乐和幸福”。特级教师李镇西也说:“对教育的爱大家都是一样的,对教育的执着大家也是一样的,如果说我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仅仅是对这份爱与执着多了一点思考并用笔将其记录下来了。仅此而

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写作为我的教育事业插上了翅膀。”

教师的工作辛苦而繁琐,困难而复杂。一个称职的教师要真正把教育当作生活的部分或全部,当成事业,当作精神寄托,并从中体会教育的快乐,那么写教育日记便是一条最好的途径。在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在教育不断呼唤回归的今天,在人们越来越期望人文关怀的今天,守住心灵的平静,享受平凡的幸福,对于教师,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十分重要的,写教育日记就能达到如此功效。

一边写着教育日记或笔记,一边读着《中国教师报》,有一种强烈的共鸣,使得我忍不住将我单独成篇的教育故事试着向我心仪的报纸或杂志上的栏目投稿,投着投着,还真的在省内外教育类报刊上开一朵朵小花。如,《从民师到名师》、《天使的倾诉》、《我写教育日记》、《孩子,天堂里热不热》、《有一种情感叫做相依为命》、《站在老师的肩膀上》、《乡村里的比喻句》、《我做老师第一天》、《我用我的眼泪赔你的眼泪》、《打造名师课堂》……

我关注我身边的学生,饱蘸师者之爱深情写下《守望的小孩》、《借读的小孩》、《爱睡觉的小孩》、《孩子,那是天籁》、《老师,抱抱我》、《我捐一个梦想》、《爷爷,你为什么哭》《老师,你什么时候去开会》、《为什么要多生一个哥哥出来》、《送栀子花的男孩》、《想做神仙》、《抱着公鸡上学的男孩》……

我钻研教科书,但并不迷信教科书,带着质疑和研讨写下《大禹为什么不回家》、《丑菊到底何时开》、《祁黄羊为什么不直接举荐祁午》、《一分钱是钱吗》、《公仪休拒礼》、《温暖而感人的细节》《夸父逐日相当于画蛇添足吗》、《机会如刘备》……

很欣慰,我的坚持有丰硕的回报,数十年来,《中国教师报》、《中国教育报》、《新民晚报》、《联谊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扬子晚报》、《教师博览》、《特别文摘》、《特别关注》、《第二课堂》、《课堂内外》……都有我的教育教学类文章发表。

特别值得一提且令我无限自豪和骄傲的是,我在《中国教师报》上发表过三篇文章,其中两篇还是该版头条。 2010年2月10日发表《你是我的小程》;2010年2月24日发表《老师,您的教鞭呢》;2011年9月1日发表《满街皆“孟母”》。多年来,对于社会教育现状的积极思考终于化为有形的文字,得到当代教育权威报刊——《中国教师报》的肯定,我非常激动。某种意义上说,能在《中国教师报》上发表文章,让我收获到真正与《中国教师报》共成长的欣喜与欣慰……

现在的我,每周都会在第一时间拿到《中国教师报》,教育教学之余,我一边贪婪地阅读,寻找着来自内心深处的碰撞与共鸣,一边密切关注社会现实以及教育现状,思索着如何撰写教育

日记、教育笔记、教育故事,坚持记录每天的生活和思考,镌刻教育与教学的足迹,把玩事业的珍宝,体验生活的韵律。

《中国教师报》,犹如指路明灯,照亮我工作、生活、学习、写作的前程。感谢《中国教师报》,我感觉我每一天都不曾虚度,每一天都很精彩。

每个工作日,走进这片校园已成为一种习惯,就和去菜市场买菜,卷起袖子洗碗一样寻常。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显不出特别的分量。记得小溪两边的垂柳扬起漫天的飞絮,在校园里飘了五回。工作五个年头了,今年是第六年,不知从何时起,我的工作如柳絮那般轻,没了方向,只随风起风落。轻到连倦怠的沉重都没有。梦如柳絮,轻而失去方向。 推车步入校门,电子屏上闪烁着时间和校务通知。像往常那样瞥一眼,匆匆赶去上课。今天没有不同。两节课下来,习惯地梳理下课堂,总体还令人满意。今天一样是个阳光和煦的日子。阳光下的柳絮带着体温,落在发上衣上拂过脸颊。

款步进入阅览室,久违的地方。随手抽出一沓报纸,拣了临窗的位子坐定。没有方向的柳絮居然也落满了窗台,此地与别处不同吧。信手翻阅报纸,没有阅卷的审视,没有打开教材的思索,只是踏进一方不太熟悉的小园,带着些许的好奇与轻松。

报不为看新闻,互联网完全可以满足我对天下大事小事好奇。生活常识也不能吸引我,它们的来源可能和我之前获得的常识来自同一本书、同一个网页。我带着几分失望在搜寻能给我惊喜的意外。这一沓报纸,种类还真不少,省内的省外的专业的综合的,没有分类的摞在了一起。没有目的的搜寻有点像漫天的柳絮,不知道会在哪里落脚停下。 总会停留,就像飞絮没了风或许是倦了也可能是喜欢上某个地方,收住脚,安顿下来。我停了下来。意外的的确确来临了,会有这样的报纸!我想我这簇柳絮是发现了一处绝妙的所在而不愿挪窝了!《中国教师报》赫然进入我的眼帘!我有种莫名的亲切,将她从众多的报纸中拉出来,细细地打量。我是老师,从教近六年的老师,却不知道一份属于自己的报纸存在!很是羞愧!一簇总是飘忽不定没有方向的柳絮,是悲哀的。遨游空中的乐趣是短暂的,短视的。飞的再高再远,那是风的力量,风的恩赐。而你的归宿呢?遗落窗台终究不能亲近泥土的芬芳,自我感觉良好也只是欺人之谈。我突然感觉自己就是那窗台的柳絮。好在冥冥中我有了一个亲切的归属。

“教师生活周刊”“课改研究周刊”“民办教育周刊”等等板块,仿佛一扇扇窗次第打开。专家的建言,名师的启迪,进取者的心声„„这是片充满活力的热土,每天都有或令人深思或让人感动的事情发生。这份报纸让一颗颗散落在各个校园里的心有了说话的平台,让一个个身居斗室的人师有了切磋的舞台,让无数如我一样没了目标没了梦想的游魂觅到前进的方向。

高效课堂是什么样子,课改的精神体现在哪里,民办教育光明的前景,公办体制具有的局限„„我捧起这份报纸,一个个熟悉而又疏远的话题变得清晰而生动。

我曾经是有梦的。大学毕业时踌躇满志,怀揣塑造灵魂的壮志加入教师队伍。我潜心钻研课堂,用心走进学生心灵,真诚面对一张张稚气的面孔。我是枝头绽放的杨花吧,不美丽不芬芳,可也准备新的行程。生活什么时候悄悄改变了我,给了我飞翔的本领,却抹去了我追寻的欲望。面对手头的这份厚厚的报纸,品读名家的谆谆心语,我有了归属。梦的火熄灭了,还可以重燃;飞翔的有意义在于它的方向。 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有个梦,让中国教育因你而改变。 走出校园,在漫天的柳絮中回望电子屏,显示着高考倒计时的时钟和校鼓乐队载誉归来的消息。这方校园是梦燃烧的地方。

读我所爱 爱我所读

——记我的《中国教师报》情结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意味着我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我从事高中英语教学快三年了,虽在教学上小有心得和成绩,但农村英语教学缺乏氛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加上对教育教学掌握并不十分熟练,不能做到每堂课都生动有趣。教学,应该是向前行驶的单行车,每一天都是一个新起点。回顾,是反思走过的路,既不

能沉浸一段美景,回味咀嚼,百般缠绵,也不能空想一段坦途,驻足遐思。只有不懈追求,才有教学新感受;只有努力前行,才有教学真感觉。 作为一名扎根基层的年轻女教师,我尽量多研读教材,多听有经验的老师上课,课前多做好准备工作,但仍觉得有很多东西做不全面,也不知如何才能尽善尽美。这些问题总困扰着我,幸好,同办公室一位老教师向我推荐《中国教师报》,让我多看看。这是一份“全国教师自己的报纸”,在随后的日子里,通过一期期的阅读,我渐渐地喜欢上它。 教学中,我们需要知识,需要教学经验,更需要《中国教师报》给我们带来的启迪。一旦你有了这种认识,你就会发现它是一座高山,让你感受高远;它是一片大海,让你领悟宽广;它是一座冰川,让你体会雄壮;它是一条长河,让你领会源远。

《中国教师报》零距离的贴近教师。里面的文章全面而且充实,可谓是精品云集,反映当前教育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客观的报道教育新闻,关注学生们的课业负担,深入剖析教育教学案例,记录着基层一线教师对生活、工作、教学等方面的反思。在日常报道中,它注意挖掘我们身边的先进和典型。如主动留在乡村任教并在教学研究中卓有成效的农村教师黄行福;学科教学上成绩突出、教学方法先进的基层教师薛瑞萍;通过深入接触一线教师,采写了《在新课改中成长》的综合报道,展现了我们基层教师在新课改中的思考和成长经历。它是那么的有向心力,让我对它如此亲近,每一次和它的交流都让我在教学的道路上获益匪浅。汤沟中学70%以上的学生都是留守学生,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孟子云: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一种推己及人的思想。因此,我经常反思的是,我对自己学习、生活的关心有没有同样放到学生身上?我对学生提出的许多要求自己能否做到?教学工作中,我只鼓励学生超越自我,而不是超越别人。让同学们像兄弟姐妹一样互相帮助,共同成长。因为成绩差虽不是一种罪过,也绝不是一种荣耀,没有哪个学生愿意以一个弱势群体的形象出现。当一个班级洋溢着浓郁的亲情时,真诚与分享就取代了激烈的竞争。

更重要的是,《中国教师报》能全心全意为教师服务。它经常刊登有关课堂教学的文章,如崔其升校长的专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李超群老师《浅谈英语游戏教学》等让我能活学活用。同时它关注农村教师及教育,反映农村课改的实践经验和实际情况。它是那么的有支撑力,让我对它如此执着,每一次和它的接触都让我在教坛的生涯中成长。让我深刻体会到,充满活力的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农村学校的学生几乎对英语不感兴趣,认为知识点零碎难记。因此在教学中,我力求让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让严肃的课堂富于情感。比如我用汉字的偏旁部首解释英语单词的前缀后缀;用初中物理的简化电路图解释如何简化句子,分析句型;用火车头带领火车车厢解释定语从句的引导词与从句的关系等,有时也会把我的所见所闻所想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你知道吗?学生们有多高兴,他们听的时候多么专心,既调动了情绪,也集中了精力。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必然会学有所成。

有人说,教学生活是沉重与乏味的,既使偶有轻松也稍纵即逝。《中国教师报》给了我全新的理念,让我深切感受到教学生活是值得称颂的,是富有情趣的;让我了解到全国各地优秀教师们的教育教学动态,看到他们踏实的工作态度,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从中获得更多宝贵的教学经验,进而反思自身教学能力,不断积累与提升自我。

《中国教师报》,您是我们教师的精神家园,正所谓读我所爱,爱我所读,犹如一首交响乐,彼此交融,领悟激越。《中国教师报》,您让我们这些基层教育工作者更加坚定自己信念,永远牢记自己身上光荣的使命!

遇上你是我的缘——《中国教师报》征文获奖作品 遇上你是我的缘

――致《中国教师报》

通联:赣州市信丰县志和中学 谌心忠

邮编:341622

最初相识她纯属是一个偶然的机会,然而就在那次不经意一瞥――我便被你深深地吸引住了:丰富的栏目,多彩的内容,全新的视角,精辟的文章。我不禁责备起自己来——怎么没有早些结识这位朋友呢?

在随后与她相伴日子里,我更是深深被他上面刊登的每一篇文章所吸引,尤其是她那贴近一线教师生活那一篇篇教学心得、随笔感悟,曾记得那一次次的忘我读报,仿佛看到了自己教育生活中的一幕幕教学情景,让我一次次的找到了做教师的幸福和做班主任的快乐!

当看到文章《老师最害怕的七件事》,我强烈的感受到了她“和教师零距离”的办刊理念以及对教师的生存关注,对维护教师权益关注,对与教师有关的热点焦点问题关注,还有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关注„„可以说,她是我见过所有报刊杂志中对教师弱势群体最为关心关注的,该文中直言不讳的指出――老师有很多害怕:一怕考试;二怕出事; 三怕家长;四怕学生;五怕投诉;六怕评比; 七怕

耽误学生。但最害怕的还是教不好学生!大千世界,人如沧海一粟,有时自感一个乡下教师是那么的卑微!但看到“中国教师报”能采用此文,如此大胆地老师们的痛处。可见她敢于设身处地为老师着想,能为广大一线教师代言!也让教师们深感慰藉!而《行走在乡村教育道路上》一文,则动情的叙述了作为农村教育第一线的教师生活和待遇是怎样的艰苦,面对的是怎样的困惑,需要如何的精神安慰!“这才是我们教师自己的报纸啊。”正如我那位在这乡下中学摸爬滚打了三十多年的老前辈所说: 与其他教育类报刊相比,《中国教师报》更关注每一位教师的成长,更关注教师个体的发展,她有如一位温文睿智的长者,关注着蹒跚于中国教育最基层的一线教师,让人感受到了默默的温情和殷切的期待„„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在这报喜不报忧蔚然成风的年代,《中国教师报》还能如此执着而坚定为一线教师吐露心声,实在让人从内心深处感到钦偑啊!

阅读《中国教师报》,不仅提高了我教育教学能力,而且让我更加理智地处理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心灵有如接受了洗礼,学会了理解,学会了宽容,学会了正确对待生活。她的“阅读” 、“健康人生”、“对话”、“新课程”、“校长峰会”等栏目上的一篇篇教师心得体会与经验之谈,让我受益匪浅,一个个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案例,让我豁然开朗,一则则充满人问关怀的新闻报道,观点,让我不不禁凝眸沉思。教育工作者的真切经历,班级管理心得体会、学生管理智慧精选等短小精悍文章深深的吸引着我,一次次与坛友对话,与编辑交流,每次都仿佛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由此,我也渐渐喜欢上了写作,这不仅促使自己知识、能力的尽快实践内化,更让我专业水平速度提升。通过坚持不断学习、实践、研训、反思,结合自身的实际,以经验为凭借,积极撰写“教育日记”,捕捉教育瞬间;涂鸦“教育故事”,放大教育细节;记录“听课手记”,评点教学行为;探索“案例分析”,提升教学经验;教学反思,让我更好的自我剖析;心得体会,记录我的偶发偶感偶思。一篇篇随笔、体会、日记,或体验成功,或反思失败,清新自然,凝练生成。因此自己也敢想敢写乐写了,我觉得这一过程是一种深度学习,为自己的专业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一线教师的时候,我就明白了“站在学生的立场,是老师对学生的悉心的呵护、睿智的宽容、真诚期待”。

不知不觉中,《中国教师报》陪伴我又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有你在身边我总觉得日子过得飞快过得充实. 你那如阳光般的温暖仍在温暖着我一颗年轻灼热的心,你那甘露般的雨露仍在滋润着我一颗求知若渴的心.拿什么来形容你呢?我的《中国教师报》,你像一座大海的航灯,在我迷茫困惑的时候照亮我前进的方向,你像是我的慈父,教诲我的同时又给予我莫大的鼓励,你更像是我的一位老师,在我最需要的时候你总是给我最新的知识.你是我最好的朋友因为你和我是如此的亲近.你是我的家,是一个温馨的港湾,因为在这里述说的都是自己的故事.每一次你都不会让我的期盼失望.闻着你散发的清香总是可以让我激情满怀,飞舞教鞭走向那三尺讲台.有你,总是可以让我信心十足,让我在这最平凡而又最光辉的路上走下去.我还年轻手持粉笔才十二载,相信有你的陪伴,我一定会更出色!一定可以走得更远更稳健!!

正如那首歌中所唱的那样:遇上你是我的缘,守望你是我的歌,亲爱的亲爱的《中国教师报

《中国教师报》,我的指路明灯

文/苏潘云

回首往昔,我的生活、工作、学习、写作历程,《中国教师报》对我的影响非常之大,特别是在我开始热衷于撰写教育教学方面的文章后,《中国教师报》恰如指路明灯,给我指明了方向,适时指点了我的迷津。

学生时代起,就有写日记的习惯,自从我把教师这一行当定位为我的终身事业,我开始写教育日记,每天每时每刻,在校园,在我们身边,都在发生着各种各种的事情,这些事情有的是突发的,有的是预见的,有的是清晰的,有的是模糊的,有的是令人高兴的,有的是让人伤心的……但,无一例外,这些事情是活生生的,个性化的,独特的,它们组成了教师和学生的整个学校生活。另外,我还布置学生每天记日记,通过阅读学生的日记,我走进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我的情感和学生水乳交融,我会不由自主地或感动、或感慨、或舒心、或伤感,有时高兴和鼓舞,有时矛盾和焦虑,我习惯性地将之记录下来,并加以剖解、分析、反思,以见证教育的生命轨迹和个人的心路历程。

本世纪初,我有幸接触到《中国教师报》,我如获至宝,仔细研读,对特别感兴趣的文章不仅做了剪贴,甚至熟读成诵。彼时,我并没有想到要给她投稿,我觉得她太遥远,像天上的太阳,

照耀我,温暖我,足矣,我没有奢望过,我也可以成为太阳,去照耀、温暖别人。

经常拜读《中国教师报》上的文章,我更加勤勉更加积极地撰写教育日记,并且开始自觉地将日记体转向笔记体。虽然只是一字之差,教育日记显得随意而闲散,而教育笔记,则带着有意识的探究和思考,应该是教育日记的提炼、归纳和总结。

教育日记其实就是教师记录教育的一种最普遍最生动最有效的方式,是一种个人的随笔式的记录。它很随意,不讲究格式和字数,三言两语或万语千言,全在自己心情。也没有内容限制,写读书感悟、课堂实录、教学反思、师生对话、家访实录都行,甚至与家长与同事沟通,校长和同行的赞誉或是批评,乃至于刮风下雨天气变化,凡所见所思所闻所感,统统可以记录在案,留待日后细细品味。

我认为,写教育日记是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和必由之路,有助于集中思想,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每天都写教育日记,他说“把一天的辛劳甘苦记在纸上。做着平凡的事情,尽着平凡的责任,享受着平凡的快乐和幸福”。特级教师李镇西也说:“对教育的爱大家都是一样的,对教育的执着大家也是一样的,如果说我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仅仅是对这份爱与执着多了一点思考并用笔将其记录下来了。仅此而

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写作为我的教育事业插上了翅膀。”

教师的工作辛苦而繁琐,困难而复杂。一个称职的教师要真正把教育当作生活的部分或全部,当成事业,当作精神寄托,并从中体会教育的快乐,那么写教育日记便是一条最好的途径。在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在教育不断呼唤回归的今天,在人们越来越期望人文关怀的今天,守住心灵的平静,享受平凡的幸福,对于教师,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十分重要的,写教育日记就能达到如此功效。

一边写着教育日记或笔记,一边读着《中国教师报》,有一种强烈的共鸣,使得我忍不住将我单独成篇的教育故事试着向我心仪的报纸或杂志上的栏目投稿,投着投着,还真的在省内外教育类报刊上开一朵朵小花。如,《从民师到名师》、《天使的倾诉》、《我写教育日记》、《孩子,天堂里热不热》、《有一种情感叫做相依为命》、《站在老师的肩膀上》、《乡村里的比喻句》、《我做老师第一天》、《我用我的眼泪赔你的眼泪》、《打造名师课堂》……

我关注我身边的学生,饱蘸师者之爱深情写下《守望的小孩》、《借读的小孩》、《爱睡觉的小孩》、《孩子,那是天籁》、《老师,抱抱我》、《我捐一个梦想》、《爷爷,你为什么哭》《老师,你什么时候去开会》、《为什么要多生一个哥哥出来》、《送栀子花的男孩》、《想做神仙》、《抱着公鸡上学的男孩》……

我钻研教科书,但并不迷信教科书,带着质疑和研讨写下《大禹为什么不回家》、《丑菊到底何时开》、《祁黄羊为什么不直接举荐祁午》、《一分钱是钱吗》、《公仪休拒礼》、《温暖而感人的细节》《夸父逐日相当于画蛇添足吗》、《机会如刘备》……

很欣慰,我的坚持有丰硕的回报,数十年来,《中国教师报》、《中国教育报》、《新民晚报》、《联谊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扬子晚报》、《教师博览》、《特别文摘》、《特别关注》、《第二课堂》、《课堂内外》……都有我的教育教学类文章发表。

特别值得一提且令我无限自豪和骄傲的是,我在《中国教师报》上发表过三篇文章,其中两篇还是该版头条。 2010年2月10日发表《你是我的小程》;2010年2月24日发表《老师,您的教鞭呢》;2011年9月1日发表《满街皆“孟母”》。多年来,对于社会教育现状的积极思考终于化为有形的文字,得到当代教育权威报刊——《中国教师报》的肯定,我非常激动。某种意义上说,能在《中国教师报》上发表文章,让我收获到真正与《中国教师报》共成长的欣喜与欣慰……

现在的我,每周都会在第一时间拿到《中国教师报》,教育教学之余,我一边贪婪地阅读,寻找着来自内心深处的碰撞与共鸣,一边密切关注社会现实以及教育现状,思索着如何撰写教育

日记、教育笔记、教育故事,坚持记录每天的生活和思考,镌刻教育与教学的足迹,把玩事业的珍宝,体验生活的韵律。

《中国教师报》,犹如指路明灯,照亮我工作、生活、学习、写作的前程。感谢《中国教师报》,我感觉我每一天都不曾虚度,每一天都很精彩。

每个工作日,走进这片校园已成为一种习惯,就和去菜市场买菜,卷起袖子洗碗一样寻常。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显不出特别的分量。记得小溪两边的垂柳扬起漫天的飞絮,在校园里飘了五回。工作五个年头了,今年是第六年,不知从何时起,我的工作如柳絮那般轻,没了方向,只随风起风落。轻到连倦怠的沉重都没有。梦如柳絮,轻而失去方向。 推车步入校门,电子屏上闪烁着时间和校务通知。像往常那样瞥一眼,匆匆赶去上课。今天没有不同。两节课下来,习惯地梳理下课堂,总体还令人满意。今天一样是个阳光和煦的日子。阳光下的柳絮带着体温,落在发上衣上拂过脸颊。

款步进入阅览室,久违的地方。随手抽出一沓报纸,拣了临窗的位子坐定。没有方向的柳絮居然也落满了窗台,此地与别处不同吧。信手翻阅报纸,没有阅卷的审视,没有打开教材的思索,只是踏进一方不太熟悉的小园,带着些许的好奇与轻松。

报不为看新闻,互联网完全可以满足我对天下大事小事好奇。生活常识也不能吸引我,它们的来源可能和我之前获得的常识来自同一本书、同一个网页。我带着几分失望在搜寻能给我惊喜的意外。这一沓报纸,种类还真不少,省内的省外的专业的综合的,没有分类的摞在了一起。没有目的的搜寻有点像漫天的柳絮,不知道会在哪里落脚停下。 总会停留,就像飞絮没了风或许是倦了也可能是喜欢上某个地方,收住脚,安顿下来。我停了下来。意外的的确确来临了,会有这样的报纸!我想我这簇柳絮是发现了一处绝妙的所在而不愿挪窝了!《中国教师报》赫然进入我的眼帘!我有种莫名的亲切,将她从众多的报纸中拉出来,细细地打量。我是老师,从教近六年的老师,却不知道一份属于自己的报纸存在!很是羞愧!一簇总是飘忽不定没有方向的柳絮,是悲哀的。遨游空中的乐趣是短暂的,短视的。飞的再高再远,那是风的力量,风的恩赐。而你的归宿呢?遗落窗台终究不能亲近泥土的芬芳,自我感觉良好也只是欺人之谈。我突然感觉自己就是那窗台的柳絮。好在冥冥中我有了一个亲切的归属。

“教师生活周刊”“课改研究周刊”“民办教育周刊”等等板块,仿佛一扇扇窗次第打开。专家的建言,名师的启迪,进取者的心声„„这是片充满活力的热土,每天都有或令人深思或让人感动的事情发生。这份报纸让一颗颗散落在各个校园里的心有了说话的平台,让一个个身居斗室的人师有了切磋的舞台,让无数如我一样没了目标没了梦想的游魂觅到前进的方向。

高效课堂是什么样子,课改的精神体现在哪里,民办教育光明的前景,公办体制具有的局限„„我捧起这份报纸,一个个熟悉而又疏远的话题变得清晰而生动。

我曾经是有梦的。大学毕业时踌躇满志,怀揣塑造灵魂的壮志加入教师队伍。我潜心钻研课堂,用心走进学生心灵,真诚面对一张张稚气的面孔。我是枝头绽放的杨花吧,不美丽不芬芳,可也准备新的行程。生活什么时候悄悄改变了我,给了我飞翔的本领,却抹去了我追寻的欲望。面对手头的这份厚厚的报纸,品读名家的谆谆心语,我有了归属。梦的火熄灭了,还可以重燃;飞翔的有意义在于它的方向。 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有个梦,让中国教育因你而改变。 走出校园,在漫天的柳絮中回望电子屏,显示着高考倒计时的时钟和校鼓乐队载誉归来的消息。这方校园是梦燃烧的地方。

读我所爱 爱我所读

——记我的《中国教师报》情结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意味着我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我从事高中英语教学快三年了,虽在教学上小有心得和成绩,但农村英语教学缺乏氛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加上对教育教学掌握并不十分熟练,不能做到每堂课都生动有趣。教学,应该是向前行驶的单行车,每一天都是一个新起点。回顾,是反思走过的路,既不

能沉浸一段美景,回味咀嚼,百般缠绵,也不能空想一段坦途,驻足遐思。只有不懈追求,才有教学新感受;只有努力前行,才有教学真感觉。 作为一名扎根基层的年轻女教师,我尽量多研读教材,多听有经验的老师上课,课前多做好准备工作,但仍觉得有很多东西做不全面,也不知如何才能尽善尽美。这些问题总困扰着我,幸好,同办公室一位老教师向我推荐《中国教师报》,让我多看看。这是一份“全国教师自己的报纸”,在随后的日子里,通过一期期的阅读,我渐渐地喜欢上它。 教学中,我们需要知识,需要教学经验,更需要《中国教师报》给我们带来的启迪。一旦你有了这种认识,你就会发现它是一座高山,让你感受高远;它是一片大海,让你领悟宽广;它是一座冰川,让你体会雄壮;它是一条长河,让你领会源远。

《中国教师报》零距离的贴近教师。里面的文章全面而且充实,可谓是精品云集,反映当前教育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客观的报道教育新闻,关注学生们的课业负担,深入剖析教育教学案例,记录着基层一线教师对生活、工作、教学等方面的反思。在日常报道中,它注意挖掘我们身边的先进和典型。如主动留在乡村任教并在教学研究中卓有成效的农村教师黄行福;学科教学上成绩突出、教学方法先进的基层教师薛瑞萍;通过深入接触一线教师,采写了《在新课改中成长》的综合报道,展现了我们基层教师在新课改中的思考和成长经历。它是那么的有向心力,让我对它如此亲近,每一次和它的交流都让我在教学的道路上获益匪浅。汤沟中学70%以上的学生都是留守学生,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孟子云: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一种推己及人的思想。因此,我经常反思的是,我对自己学习、生活的关心有没有同样放到学生身上?我对学生提出的许多要求自己能否做到?教学工作中,我只鼓励学生超越自我,而不是超越别人。让同学们像兄弟姐妹一样互相帮助,共同成长。因为成绩差虽不是一种罪过,也绝不是一种荣耀,没有哪个学生愿意以一个弱势群体的形象出现。当一个班级洋溢着浓郁的亲情时,真诚与分享就取代了激烈的竞争。

更重要的是,《中国教师报》能全心全意为教师服务。它经常刊登有关课堂教学的文章,如崔其升校长的专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李超群老师《浅谈英语游戏教学》等让我能活学活用。同时它关注农村教师及教育,反映农村课改的实践经验和实际情况。它是那么的有支撑力,让我对它如此执着,每一次和它的接触都让我在教坛的生涯中成长。让我深刻体会到,充满活力的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农村学校的学生几乎对英语不感兴趣,认为知识点零碎难记。因此在教学中,我力求让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让严肃的课堂富于情感。比如我用汉字的偏旁部首解释英语单词的前缀后缀;用初中物理的简化电路图解释如何简化句子,分析句型;用火车头带领火车车厢解释定语从句的引导词与从句的关系等,有时也会把我的所见所闻所想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你知道吗?学生们有多高兴,他们听的时候多么专心,既调动了情绪,也集中了精力。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必然会学有所成。

有人说,教学生活是沉重与乏味的,既使偶有轻松也稍纵即逝。《中国教师报》给了我全新的理念,让我深切感受到教学生活是值得称颂的,是富有情趣的;让我了解到全国各地优秀教师们的教育教学动态,看到他们踏实的工作态度,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从中获得更多宝贵的教学经验,进而反思自身教学能力,不断积累与提升自我。

《中国教师报》,您是我们教师的精神家园,正所谓读我所爱,爱我所读,犹如一首交响乐,彼此交融,领悟激越。《中国教师报》,您让我们这些基层教育工作者更加坚定自己信念,永远牢记自己身上光荣的使命!

遇上你是我的缘——《中国教师报》征文获奖作品 遇上你是我的缘

――致《中国教师报》

通联:赣州市信丰县志和中学 谌心忠

邮编:341622

最初相识她纯属是一个偶然的机会,然而就在那次不经意一瞥――我便被你深深地吸引住了:丰富的栏目,多彩的内容,全新的视角,精辟的文章。我不禁责备起自己来——怎么没有早些结识这位朋友呢?

在随后与她相伴日子里,我更是深深被他上面刊登的每一篇文章所吸引,尤其是她那贴近一线教师生活那一篇篇教学心得、随笔感悟,曾记得那一次次的忘我读报,仿佛看到了自己教育生活中的一幕幕教学情景,让我一次次的找到了做教师的幸福和做班主任的快乐!

当看到文章《老师最害怕的七件事》,我强烈的感受到了她“和教师零距离”的办刊理念以及对教师的生存关注,对维护教师权益关注,对与教师有关的热点焦点问题关注,还有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关注„„可以说,她是我见过所有报刊杂志中对教师弱势群体最为关心关注的,该文中直言不讳的指出――老师有很多害怕:一怕考试;二怕出事; 三怕家长;四怕学生;五怕投诉;六怕评比; 七怕

耽误学生。但最害怕的还是教不好学生!大千世界,人如沧海一粟,有时自感一个乡下教师是那么的卑微!但看到“中国教师报”能采用此文,如此大胆地老师们的痛处。可见她敢于设身处地为老师着想,能为广大一线教师代言!也让教师们深感慰藉!而《行走在乡村教育道路上》一文,则动情的叙述了作为农村教育第一线的教师生活和待遇是怎样的艰苦,面对的是怎样的困惑,需要如何的精神安慰!“这才是我们教师自己的报纸啊。”正如我那位在这乡下中学摸爬滚打了三十多年的老前辈所说: 与其他教育类报刊相比,《中国教师报》更关注每一位教师的成长,更关注教师个体的发展,她有如一位温文睿智的长者,关注着蹒跚于中国教育最基层的一线教师,让人感受到了默默的温情和殷切的期待„„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在这报喜不报忧蔚然成风的年代,《中国教师报》还能如此执着而坚定为一线教师吐露心声,实在让人从内心深处感到钦偑啊!

阅读《中国教师报》,不仅提高了我教育教学能力,而且让我更加理智地处理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心灵有如接受了洗礼,学会了理解,学会了宽容,学会了正确对待生活。她的“阅读” 、“健康人生”、“对话”、“新课程”、“校长峰会”等栏目上的一篇篇教师心得体会与经验之谈,让我受益匪浅,一个个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案例,让我豁然开朗,一则则充满人问关怀的新闻报道,观点,让我不不禁凝眸沉思。教育工作者的真切经历,班级管理心得体会、学生管理智慧精选等短小精悍文章深深的吸引着我,一次次与坛友对话,与编辑交流,每次都仿佛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由此,我也渐渐喜欢上了写作,这不仅促使自己知识、能力的尽快实践内化,更让我专业水平速度提升。通过坚持不断学习、实践、研训、反思,结合自身的实际,以经验为凭借,积极撰写“教育日记”,捕捉教育瞬间;涂鸦“教育故事”,放大教育细节;记录“听课手记”,评点教学行为;探索“案例分析”,提升教学经验;教学反思,让我更好的自我剖析;心得体会,记录我的偶发偶感偶思。一篇篇随笔、体会、日记,或体验成功,或反思失败,清新自然,凝练生成。因此自己也敢想敢写乐写了,我觉得这一过程是一种深度学习,为自己的专业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一线教师的时候,我就明白了“站在学生的立场,是老师对学生的悉心的呵护、睿智的宽容、真诚期待”。

不知不觉中,《中国教师报》陪伴我又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有你在身边我总觉得日子过得飞快过得充实. 你那如阳光般的温暖仍在温暖着我一颗年轻灼热的心,你那甘露般的雨露仍在滋润着我一颗求知若渴的心.拿什么来形容你呢?我的《中国教师报》,你像一座大海的航灯,在我迷茫困惑的时候照亮我前进的方向,你像是我的慈父,教诲我的同时又给予我莫大的鼓励,你更像是我的一位老师,在我最需要的时候你总是给我最新的知识.你是我最好的朋友因为你和我是如此的亲近.你是我的家,是一个温馨的港湾,因为在这里述说的都是自己的故事.每一次你都不会让我的期盼失望.闻着你散发的清香总是可以让我激情满怀,飞舞教鞭走向那三尺讲台.有你,总是可以让我信心十足,让我在这最平凡而又最光辉的路上走下去.我还年轻手持粉笔才十二载,相信有你的陪伴,我一定会更出色!一定可以走得更远更稳健!!

正如那首歌中所唱的那样:遇上你是我的缘,守望你是我的歌,亲爱的亲爱的《中国教师报


相关文章

  • 02241工业用微型计算机201210
  • 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工业用微型计算机 试卷 课程代码: 02241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 本卷所有试卷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的无效. 2. 第一部分 ...查看


  • 科学大众和最后的姿势读后感
  • 我本来不喜欢看科学之类的书,可是有一次爸爸帮我定了一本[科学大众],可拿到书的时候,我觉得没什么好看的就把书放到了书桌里不去看它,不去管它.可是,到了阅读课老师让我们看自己的书,不去图书馆看书,因为下雨所以不去图书馆了,我硬着头皮的拿去书看 ...查看


  • 口服固体制剂溶出度试验技术指导原则(201210)
  • 普通口服固体制剂溶出度试验 技术指导原则 (初稿) 药品审评中心 2012年10月 目 录 一.前言„„„„„„„„„„„„„„„„„„„„„„„„„„„„„„„1 二.背景„„„„„„„„„„„„„„„„„„„„„„„„„„„„„„„1 ...查看


  • 迎新年亲子运动会学生代表发言稿
  •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家长.老师们.小朋友们好! 在这充满着冬日暖阳的季节里,我们迎来盼望已久的亲子运动会.我是大(3)班小朋友杨程的家长,今天作为家长代表站在这里,我深感荣幸.现在请允许我代表所有家长朋友对园领导及所有老师对本届" ...查看


  • 星点设计_效应面法优化穿心莲提取工艺_杨涛
  •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穿心莲提取工艺 杨涛 1,2 ,盛欢欢,李岩,董贤伟,王长虹 3311,2* ,王峥涛 1,2 (1.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中药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药 新资源与质量标准综合评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上海 ...查看


  • 初中语文读书笔记
  • 初中语文读书笔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是一本让人读后觉得荡气回肠的书,这是一首英雄的颂歌.本书所描写的是以俄-国十月革命为背景的一个传奇人物--保尔·柯察金.所描述的事件发生于1915年直到30年代初那一段历史时期.保尔·柯察 ...查看


  • 自动三坐标测量仪
  • 自动三坐标测量仪 自动三坐标测量仪主要分为CMF系列和CLF系列.CMF系列的自动三坐标测量仪主要分为CMF654.CMF866.CMF1086.CMF1286 CMF12108.CMF10158.CMF151210.CMF201210这几 ...查看


  • 内部审核检查表
  • 1. 文件控制 外来文件管理:"文件管理台账".77份文件 2. 管理手册 文件评审表:大友建安管理办法,规章制度汇编2012.5.10. 管理手册.2012.5.9 3. 职责和权限 文件发放登记表.2012.6.1发 ...查看


  • 湖南法检两院考试面试历年真题
  •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湖南法检两院考试面试历年真题 报名时间: 4月15日-21日 准考证打印: 4月30日-5月2日 笔试时间: 5月4日 笔试成绩查询: 5月22日左右 面试资格复审: 5月22-28日左右 面试时间: 5月底或6月初 2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