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风险防控体系的建设与应用
文/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车勇 杨亚丽
建
立企业风险防控体系,通过辨识、评估企业各项风险,把国家法律法规和
加大了企业管理的法律风险。
企业制度标准固化到每个工作流程,形成闭环有效的辨识机制、评估机制和防控机制,贯穿各层级、各业务、各岗位,实现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对策措施
建立企业风险防控体系,通过辨识、评估企业各项风险,把“三全五依”(全员守法、全面覆盖、全程管控,依法治理、依法决策、依法运营、依法监督、依法维权)全面融入企业经营管理,贯穿各层级、各业务、各岗位,形成闭环有效的辨识机制、评估机制和防控机制,构建科学规范、合理有效、重点防控的风险防控体系,保障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建立风险防控模式
建立企业风险辨识、评估模式。全面梳理岗位流程、职责,收集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产生的风险信息,包括在电网规划、设计、评审、技经、建管、监理等业务管理环节中,涉及的风险点,建立岗位风险台帐,并把风险点信息按照岗位职责落实到各职能部门、专业机构,有效辨识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大风险,建立风险辨识、评估机制。
实行四级风险防控管理模式。落实重要岗位、业务部门、监督部门、领导机构四级防控责任,将领导干部、重点岗位和一线人员作为重点对象,将人财物、项目设计评审、技经、工程建设管理、监理等作为重点领域,深化风险排查和防控长效机制建设。将重要风险防控作为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量化防控目标,落实防控责任。
突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风险防控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领域。在实际风险防控中,结合排查出的问题和风险,按照“紧急风险点紧急处置、突出风险点重点解决、复杂问题风险点系统解决”的原则,分级分类地逐项制定整改措施,加快本部门、本机构自身以及相关联
背景
应对行业发展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电网企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和能源安全的基础产业、公用服务企业、国有大型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诸多的法律风险,如何对风险进行辨识、评估、防控已成为企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企业现行的内控体系存在局限性。法律风险防控难度增加。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的深入推进,新疆能源和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在加快疆内电网建设,推进“疆电外送”过程中,经研院作为新疆电力公司的技术支撑机构,准确把握国家、自治区以及新疆电力公司发展态势,承担电网规划、项目可研、设计、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设计评审、造价咨询、质量监督、工程监理等业务。同时,在电网规划、设计、评审、技经、建管、监理等业务管理环节中,涉及风险种类繁多。工程建设方面,项目建设加速与核准程序复杂、滞后的矛盾,加大了项目前期的法律风险。监理履职、项目签证管理不到位,虚列工程成本,工程决算不规范。项目单位规避招标、线下委托,违规分包、转包、直接发包,未批先建等情况,加大项目建设中的法律风险;招标采购方面,项目规模和招投标范围扩大,加大了合同履约的法律风险;管理运营方面,职能部门与专业机构并存,分公司与子公司并存,
的跨部门、跨专业突出风险防控,完善制度流程,以点带面形成全面风险防控机制。
加强内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工作
健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组织架构。成立企业风险防控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所属机构相关人员分工负责的内控工作机制。完善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委员会议事规则和工作机制,强化专业主导作用,积极发挥专业部门风险管理职能。
制定风险防控制度。在工作职责、流程、制度标准体系梳理建设的基础上,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强化国家电网公司通用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梳理、识别、建立国网新疆经研院“规章制度执行、适用清单”,确立风险防控制度管控机制。打造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国网新疆经研院“三个层级”制度标准数据库,实现制度标准数据共享。编制《国网新疆经研院通用制度建设60问》。
全面组织内控实施。将风险防控制度要求全部纳入到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中,形成“以岗位职责为核心,多方管控”的全员参与体系。加强风险自查及联合检查,加强责任追究和管理规范。建立岗位风险台账,并按照“岗位定措施、部门机构定流程、经研院定制度”的要求,依据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工作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
培育全员本质守法风险防控文化。坚持“教育为先、预防为主”的原则,开展“三学三有”主题教育实践系列活动。即学法律有成效,确保各层级员工依法办事,不发生违法行为;学党章有落实,确保党员的先进性,不发生违纪行为;学制度有提升,确保全员履责到位,不发生违章行为。编制《“三学三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800问》。将企业经营管理全面融入到企业文化理念中,创新法治文化宣传载体,应用“三个课堂”概念,充分利用环境、时机,随时随地教育、感化员工。启动“固定课堂”。以经研院“每周大课堂”、“坐而论道”为依托,开展多种形式的规章制度建设宣讲、法治宣传、依法依规、普法教育等相关法制培训。启动“自主课堂”。开设门户专栏,将法制宣传内容上传至内网服务器,由员工自主安排时间,定时定质定量完成法治教育内容学习。充分发挥院微信、QQ群等新媒体作用,拓展法制教育形式和载体。畅通员工学法渠道,营造浓郁的法治氛围。启动“互动课堂”。实施“法律四进”(法律进决策、进部室、进机构、进现场),开展“送法到基层”工作,将依法治企理念融入到安全生产工作中确保全体员工熟
知并掌握相关法律常识与各项制度内容、自觉执行制度到位、提升管理能力和效率。强化员工风险意识,营造风险防控文化氛围。
健全风险防控保障机制
创新内控评价体制机制,提升经研院经营管理水平。组织跨部门、多主体的内控专题评价,开展对各专业、各风险领域内控评价,及时查找经营管理缺陷,及时提示风险隐患,协同推进内控缺陷整改,深化法律风险辨识、评估和预控工作,健全重大法律纠纷责任追究制度,杜绝违法经营引发的重大诉讼。
推进风险实时监督规则建设,完善风控信息系统功能。利用信息化建设成果,把预防的要求和理念嵌入各专业管理流程,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建立覆盖所有专业领域的风险预警系统。根据“实时预警、分层预控”的原则,对风险分别作出岗位预警、部门机构预警和综合预警,切实做到早辨识、早评估、早控制。针对安全风险、工程风险,健全安全培训机制。研究推进安全培训现场化、执行标准化。
根据“实时预警、分层预控”的原则,对风险分别作出岗位预警、部门机构预警和综合预警,切实做到早辨识、早评估、早控制
结语
经研院通过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执行风险防控的基本流程,建立健全风险防控管理体系,带动了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通过风险辨识、评估、防控等工作,风险防控机制逐渐由局部化向整体化转变。2015年,经研院未出现重大风险事件。企业综合竞争力持续提升,在国网经研体系2014年同业对标综合排名第20位,西北第2位。2015年荣获“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先进企业”609
企业风险防控体系的建设与应用
文/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车勇 杨亚丽
建
立企业风险防控体系,通过辨识、评估企业各项风险,把国家法律法规和
加大了企业管理的法律风险。
企业制度标准固化到每个工作流程,形成闭环有效的辨识机制、评估机制和防控机制,贯穿各层级、各业务、各岗位,实现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对策措施
建立企业风险防控体系,通过辨识、评估企业各项风险,把“三全五依”(全员守法、全面覆盖、全程管控,依法治理、依法决策、依法运营、依法监督、依法维权)全面融入企业经营管理,贯穿各层级、各业务、各岗位,形成闭环有效的辨识机制、评估机制和防控机制,构建科学规范、合理有效、重点防控的风险防控体系,保障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建立风险防控模式
建立企业风险辨识、评估模式。全面梳理岗位流程、职责,收集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产生的风险信息,包括在电网规划、设计、评审、技经、建管、监理等业务管理环节中,涉及的风险点,建立岗位风险台帐,并把风险点信息按照岗位职责落实到各职能部门、专业机构,有效辨识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大风险,建立风险辨识、评估机制。
实行四级风险防控管理模式。落实重要岗位、业务部门、监督部门、领导机构四级防控责任,将领导干部、重点岗位和一线人员作为重点对象,将人财物、项目设计评审、技经、工程建设管理、监理等作为重点领域,深化风险排查和防控长效机制建设。将重要风险防控作为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量化防控目标,落实防控责任。
突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风险防控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领域。在实际风险防控中,结合排查出的问题和风险,按照“紧急风险点紧急处置、突出风险点重点解决、复杂问题风险点系统解决”的原则,分级分类地逐项制定整改措施,加快本部门、本机构自身以及相关联
背景
应对行业发展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电网企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和能源安全的基础产业、公用服务企业、国有大型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诸多的法律风险,如何对风险进行辨识、评估、防控已成为企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企业现行的内控体系存在局限性。法律风险防控难度增加。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的深入推进,新疆能源和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在加快疆内电网建设,推进“疆电外送”过程中,经研院作为新疆电力公司的技术支撑机构,准确把握国家、自治区以及新疆电力公司发展态势,承担电网规划、项目可研、设计、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设计评审、造价咨询、质量监督、工程监理等业务。同时,在电网规划、设计、评审、技经、建管、监理等业务管理环节中,涉及风险种类繁多。工程建设方面,项目建设加速与核准程序复杂、滞后的矛盾,加大了项目前期的法律风险。监理履职、项目签证管理不到位,虚列工程成本,工程决算不规范。项目单位规避招标、线下委托,违规分包、转包、直接发包,未批先建等情况,加大项目建设中的法律风险;招标采购方面,项目规模和招投标范围扩大,加大了合同履约的法律风险;管理运营方面,职能部门与专业机构并存,分公司与子公司并存,
的跨部门、跨专业突出风险防控,完善制度流程,以点带面形成全面风险防控机制。
加强内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工作
健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组织架构。成立企业风险防控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所属机构相关人员分工负责的内控工作机制。完善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委员会议事规则和工作机制,强化专业主导作用,积极发挥专业部门风险管理职能。
制定风险防控制度。在工作职责、流程、制度标准体系梳理建设的基础上,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强化国家电网公司通用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梳理、识别、建立国网新疆经研院“规章制度执行、适用清单”,确立风险防控制度管控机制。打造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国网新疆经研院“三个层级”制度标准数据库,实现制度标准数据共享。编制《国网新疆经研院通用制度建设60问》。
全面组织内控实施。将风险防控制度要求全部纳入到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中,形成“以岗位职责为核心,多方管控”的全员参与体系。加强风险自查及联合检查,加强责任追究和管理规范。建立岗位风险台账,并按照“岗位定措施、部门机构定流程、经研院定制度”的要求,依据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工作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
培育全员本质守法风险防控文化。坚持“教育为先、预防为主”的原则,开展“三学三有”主题教育实践系列活动。即学法律有成效,确保各层级员工依法办事,不发生违法行为;学党章有落实,确保党员的先进性,不发生违纪行为;学制度有提升,确保全员履责到位,不发生违章行为。编制《“三学三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800问》。将企业经营管理全面融入到企业文化理念中,创新法治文化宣传载体,应用“三个课堂”概念,充分利用环境、时机,随时随地教育、感化员工。启动“固定课堂”。以经研院“每周大课堂”、“坐而论道”为依托,开展多种形式的规章制度建设宣讲、法治宣传、依法依规、普法教育等相关法制培训。启动“自主课堂”。开设门户专栏,将法制宣传内容上传至内网服务器,由员工自主安排时间,定时定质定量完成法治教育内容学习。充分发挥院微信、QQ群等新媒体作用,拓展法制教育形式和载体。畅通员工学法渠道,营造浓郁的法治氛围。启动“互动课堂”。实施“法律四进”(法律进决策、进部室、进机构、进现场),开展“送法到基层”工作,将依法治企理念融入到安全生产工作中确保全体员工熟
知并掌握相关法律常识与各项制度内容、自觉执行制度到位、提升管理能力和效率。强化员工风险意识,营造风险防控文化氛围。
健全风险防控保障机制
创新内控评价体制机制,提升经研院经营管理水平。组织跨部门、多主体的内控专题评价,开展对各专业、各风险领域内控评价,及时查找经营管理缺陷,及时提示风险隐患,协同推进内控缺陷整改,深化法律风险辨识、评估和预控工作,健全重大法律纠纷责任追究制度,杜绝违法经营引发的重大诉讼。
推进风险实时监督规则建设,完善风控信息系统功能。利用信息化建设成果,把预防的要求和理念嵌入各专业管理流程,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建立覆盖所有专业领域的风险预警系统。根据“实时预警、分层预控”的原则,对风险分别作出岗位预警、部门机构预警和综合预警,切实做到早辨识、早评估、早控制。针对安全风险、工程风险,健全安全培训机制。研究推进安全培训现场化、执行标准化。
根据“实时预警、分层预控”的原则,对风险分别作出岗位预警、部门机构预警和综合预警,切实做到早辨识、早评估、早控制
结语
经研院通过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执行风险防控的基本流程,建立健全风险防控管理体系,带动了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通过风险辨识、评估、防控等工作,风险防控机制逐渐由局部化向整体化转变。2015年,经研院未出现重大风险事件。企业综合竞争力持续提升,在国网经研体系2014年同业对标综合排名第20位,西北第2位。2015年荣获“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先进企业”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