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位因素
补充:(一)农业生产活动
1.概念: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 2.生产对象:动物、植物。
3.农业生产活动的特点和农业生产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①地域性 原则:因地制宜。 ②季节性、周期性 原则:不违农时 4.农业生产的投入和产出 (1)投入:
自然条件 (热量、水分、地形、土壤、光照等 )、劳动力、
生产资料(动植物或种子、农具、化肥、农药等)、科技(培育良种、改进灌溉技术等) (2)产出:农产品 2、农业生产的分类
按生产对象分:种植业、畜牧业、混合农业 按投入状况分:集约型(密集型)、粗放型 按产品用途分:商品农业、自给农业
知识清单
一、农业区位
1、农业生产区的
2、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 二、农业三大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
3、农业技术经济因素:
体验高考
高考中农业区位试题类型 (一)判断影响农业区位的主导因素
如图所示四幅图分别表示我国南疆的棉花、松嫩平原的甜菜、山西五台山一带的垂直农业、美国的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 .①棉花 ②甜菜 ③垂直农业 ④区域专业化 B .①甜菜 ②棉花 ③区域专业化 ④垂直农业 C .①棉花 ②甜菜 ③区域专业化 ④垂直农业 D .①甜菜 ②垂直农业 ③棉花 ④区域专业化
(二)农业区位的有利条件或限制性因素 1、农业区位的有利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图11和材料回答问题。
(2)A开放地区大量出口农产品,简答该地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2、农业区位的限制因素
(2008年北京)读图9,回答下列问题。
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是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糖生产基地。
(4)指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因素,并说明进行改造的方式及可能引发的问题。
(三) 农业主要区位因素的评价 1、农业区位选择的合理性
右图是某城镇附近农业规划用图,读图回答问题:
(2)计划在甲地发展花卉种植,从区位选择的角度,分析农场在P 农田种植花卉的合理性。
2、综合评价(分析)某一区域农业区位条件
(2006重庆文宗)根据图5和材料回答问题。 (2)简要分析C 商品棉基地发展的区位优势。
(四)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1、人类对自然环境改造
南昌市郊区某村,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并同时开办了养猪场,如图。据此完成(1)-(2)题 (1)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 ( ) A.光照条件 B.热量条件 C. 降水条件 D.土壤条件
(2)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的环境与自然状态相比 ( ) A .光照太强 B.热量不足 C .日温差较小 D.年温差较大
(2)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2008年全国Ⅰ)张某承包了O.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图。当地1月平均气温3℃。完成12~13题。
12.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
A .珠江三角洲 B.太湖平原 C .华北平原 D.松嫩平原 13.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市场需求 B.生产经验 C .自然条件 D.国家政策
图4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4,完成8~10题。
图4
9.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① 热带丰富 ② 光照充足 ③ 地形平坦 ④ 水源丰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与乙国相比,甲国维持其在世界鲜切花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条件是 A.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鲜切花价格较低
B .土地丰富,天然花卉品种较多 C.培植历史久,劳动力成本较低 D.技术含量高,鲜切花质量较优
分析某区域的农业区位条件
陕西是我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2002年某果业公司与当地农民签订了生产收购300吨符合欧洲人口味的“粉红女士”优质苹果的合同,出口欧洲市场,但由于当地农民在生产管理中因苹果套袋、疏果、喷施高毒农药、大量施用氮肥等原因导致苹果着色、果体大小、农药残留量超标、酸度不够,致使合同只完成了20吨的出口订单。据此回答5~7题。 5.该果业公司生产收购“粉红女士? 苹果的主要原因是
①市场需求 ②消费习惯 ③环境条件优越 ④劳动力成本低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陕西苹果出口到欧洲市场,主要得益于(
①欧洲市场需要陕西苹果 ②交通技术的进步 ③保鲜技术的发展 ④苹果生产成本低、品质优良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上述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果业公司要加强产前、产中的技术指导 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③发展交通和冷藏、保鲜技术 ④寻找新的出口对象,扩大贸易范围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海南岛蔬菜生产的“旺季”出现在冬季,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导因素是
A .交通、水分 B.市场、水分 c.交通、热量 D.市场、热量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下图是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据图完成18—20题。
18.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 地形平坦 B. 气候优越 C. 距城区近 D. 水源充足 19.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主要因素是因为
A. 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B. 城市人口的增加 C. 交通的便利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D. 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 20.若甲城市在河北省,乙城市在广东省,则阶段Ⅱ运输量最大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图为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结合此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区域中平原地区优势农产品的差异。
(2)从自然角度考虑,图乙区域C 、D 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优势和制约因素分别是什么?
(3)图中甲区域农业基地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有哪些?
农业区位因素
补充:(一)农业生产活动
1.概念: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 2.生产对象:动物、植物。
3.农业生产活动的特点和农业生产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①地域性 原则:因地制宜。 ②季节性、周期性 原则:不违农时 4.农业生产的投入和产出 (1)投入:
自然条件 (热量、水分、地形、土壤、光照等 )、劳动力、
生产资料(动植物或种子、农具、化肥、农药等)、科技(培育良种、改进灌溉技术等) (2)产出:农产品 2、农业生产的分类
按生产对象分:种植业、畜牧业、混合农业 按投入状况分:集约型(密集型)、粗放型 按产品用途分:商品农业、自给农业
知识清单
一、农业区位
1、农业生产区的
2、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 二、农业三大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
3、农业技术经济因素:
体验高考
高考中农业区位试题类型 (一)判断影响农业区位的主导因素
如图所示四幅图分别表示我国南疆的棉花、松嫩平原的甜菜、山西五台山一带的垂直农业、美国的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 .①棉花 ②甜菜 ③垂直农业 ④区域专业化 B .①甜菜 ②棉花 ③区域专业化 ④垂直农业 C .①棉花 ②甜菜 ③区域专业化 ④垂直农业 D .①甜菜 ②垂直农业 ③棉花 ④区域专业化
(二)农业区位的有利条件或限制性因素 1、农业区位的有利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图11和材料回答问题。
(2)A开放地区大量出口农产品,简答该地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2、农业区位的限制因素
(2008年北京)读图9,回答下列问题。
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是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糖生产基地。
(4)指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因素,并说明进行改造的方式及可能引发的问题。
(三) 农业主要区位因素的评价 1、农业区位选择的合理性
右图是某城镇附近农业规划用图,读图回答问题:
(2)计划在甲地发展花卉种植,从区位选择的角度,分析农场在P 农田种植花卉的合理性。
2、综合评价(分析)某一区域农业区位条件
(2006重庆文宗)根据图5和材料回答问题。 (2)简要分析C 商品棉基地发展的区位优势。
(四)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1、人类对自然环境改造
南昌市郊区某村,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并同时开办了养猪场,如图。据此完成(1)-(2)题 (1)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 ( ) A.光照条件 B.热量条件 C. 降水条件 D.土壤条件
(2)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的环境与自然状态相比 ( ) A .光照太强 B.热量不足 C .日温差较小 D.年温差较大
(2)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2008年全国Ⅰ)张某承包了O.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图。当地1月平均气温3℃。完成12~13题。
12.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
A .珠江三角洲 B.太湖平原 C .华北平原 D.松嫩平原 13.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市场需求 B.生产经验 C .自然条件 D.国家政策
图4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4,完成8~10题。
图4
9.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① 热带丰富 ② 光照充足 ③ 地形平坦 ④ 水源丰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与乙国相比,甲国维持其在世界鲜切花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条件是 A.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鲜切花价格较低
B .土地丰富,天然花卉品种较多 C.培植历史久,劳动力成本较低 D.技术含量高,鲜切花质量较优
分析某区域的农业区位条件
陕西是我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2002年某果业公司与当地农民签订了生产收购300吨符合欧洲人口味的“粉红女士”优质苹果的合同,出口欧洲市场,但由于当地农民在生产管理中因苹果套袋、疏果、喷施高毒农药、大量施用氮肥等原因导致苹果着色、果体大小、农药残留量超标、酸度不够,致使合同只完成了20吨的出口订单。据此回答5~7题。 5.该果业公司生产收购“粉红女士? 苹果的主要原因是
①市场需求 ②消费习惯 ③环境条件优越 ④劳动力成本低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陕西苹果出口到欧洲市场,主要得益于(
①欧洲市场需要陕西苹果 ②交通技术的进步 ③保鲜技术的发展 ④苹果生产成本低、品质优良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上述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果业公司要加强产前、产中的技术指导 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③发展交通和冷藏、保鲜技术 ④寻找新的出口对象,扩大贸易范围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海南岛蔬菜生产的“旺季”出现在冬季,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导因素是
A .交通、水分 B.市场、水分 c.交通、热量 D.市场、热量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下图是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据图完成18—20题。
18.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 地形平坦 B. 气候优越 C. 距城区近 D. 水源充足 19.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主要因素是因为
A. 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B. 城市人口的增加 C. 交通的便利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D. 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 20.若甲城市在河北省,乙城市在广东省,则阶段Ⅱ运输量最大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图为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结合此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区域中平原地区优势农产品的差异。
(2)从自然角度考虑,图乙区域C 、D 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优势和制约因素分别是什么?
(3)图中甲区域农业基地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