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有灵魂的教育

打造有灵魂的教育

——郑金荣同志在罗田县首届中小学校长论坛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罗田县首届中小学校长论坛在这里隆重举行,我代表县教育局表示热烈的祝贺!长期以来,各位校长坚持教育方针,倾注智慧和心血,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为我县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艰辛的努力,在此,我向大家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这里,就教育的现状和未来,我想谈一个观点与大家共勉,那就是,我们的校长,要运用智慧,付出真情,精心打造有灵魂的教育。

一、让教育回归本质

让教育回归本质是当前社会广泛舆论的一个沉重话题。泱泱千年的文明古国、教育大国,为什么诞生不了一个诺贝尔奖得主?我们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作出反思。

从大环境来看,教育的现状是全社会逼教育,教育工作者在戴着镣铐跳舞,教育已经不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而是变为以功利为本。教育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再是对人心灵的改善,对善和爱、责任和诚信的追求,而仅仅是一种职业和谋生的手段。从小环境来看,在当今的中小学校园,教学的目的被简单的定位为考试升学,升学率被作为社会评价学校的最高标准!教师和学生已成为绑在高考战车上高速运转的教练和斗士,分数如同兴奋剂,强烈地刺激着人们的神经!谁的成绩好,谁就是好学生,谁就抓住了命运宝马的缰绳。至于有多少学生帮助了别人,尊敬了师长,做了好事,却无人关注。

德国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说过,“教育是人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到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可见,当我们满腔热情、义无返顾地带领学生去冲锋陷阵、奔向试场时,我们忽略了教育原生态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忽略了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教书只是过程,育人才是最终目的和结果。

所以,我认为理想的教育应该是有灵魂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教师育人意识,充满高尚人生追求和丰富精神生活的过程。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该面对现实,坚持理想,努力追求有灵魂的教育,培养有文化、有教养、有底气的现代人。

1、“人”的教育是落脚点

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有生命有思想有感情的“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具有健康身心的“人”。 学校是什么地方呢?是增长人的智慧的地方;是诞生理想和希望的地方;是焕发生命中最美情感的地方;是净化人的心灵的地方;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地方。

我们要明白,有灵魂的教育意味着追求无限广阔的精神生活,追求人类永恒的价值:智慧、真、善、美、公正、自由、希望和爱,它的使命是引导并塑造学生成为有灵魂有信仰的人,而不只是热爱学习和具有特长的准职业者。

如今的教育并不缺少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备,也不缺少教育思想和教育著作,更不缺少教授和博导,惟独缺少“灵魂”。那种饱含对生命的关怀,对自由、公正和尊严的追求的教育已经远离我们,被淹没在利已主义、机械主义和实利主义的冰水之中。可以预见,未来浮出水面的将是一群有知识无智慧、有目标无信仰、有规范无道德、有欲望无理想的人,是一群冷漠无礼、平淡庸俗、浮躁冲动、不求上进、奢侈浪费、责任感差的人,这些没有灵魂的人将组成我们的民族,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所以,育人已经成为教育的当务之急和最终落脚点了。

我们要培育学生的七种意识:

一是生命意识。要教育学生把生命放在第一位,有了生命,才有一切,才会拥有受教育的机会。在拥有生命的前提下,不断丰厚生命的质量,升华生命的意义,生命才有了真正的价值。蝼蚁尚且懂得惜生拒死,我们人类更应该珍惜生命,学会活着,好好地活着。更高层次上,还应该不断升华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争取在精神上永恒地活着。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汶川地震:

地震发生时,四川桑枣中学2200多名学生用时1分36秒全部安全撤离。有调查显示,凡是进行过逃生训练的学校,伤亡人数明显就少。注重了生命教育,增强了求生意识和求生能力,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生命;相反,缺乏这种教育,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不知如何处理,慌乱之中会进一步造成灾难的扩大。所以,首先要学会如何活着。

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共度难关。逝者已矣,生者从中学会了坚强,懂得了珍惜亲情,关爱他人,承担社会责任。多难兴邦,多难立人,这属于第二个层次。

地震是无情的,但人性的光辉足以照亮灾难中的黑暗。为了保护怀中的幼儿,一位母亲选择跪着的方式死去;为了保护自己的学生,一位老师放弃了求生的机会;为了抢救废墟中的幸存者,无数人顾不上自己的妻儿老小。那些在灾难前舍己为人的人,为挽救他人奋不顾身的人,用自己的行动使短暂的生命拥有了永恒的意义,从而引导更多的人去追求这种永恒,接近这种永恒,实现这种永恒,这就是生命教育的最高层次。

二是亲情意识。“百善孝为先”,可以说,缺乏亲情意识的学生很难有社会责任感。一个连养育自己多年的父母都不爱的人,怎么能奢望他去爱同学、爱人民、爱祖国呢?

三是责任意识。每一个人生活在家庭、集体、社会中,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学生只有养成对自己的事情负责的良好习惯,才有可能逐步学会对家长、朋友、老师和其他事情负责。有了责任感,才会自觉,才会振奋,才会不断进取,在日后的工作中,在社会上才能敢于担当,有所作为。

四是挫折意识。“自古英雄多磨难”。在物质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学生们一遇困难,稍有挫折,便丧气失望,手足无措。因此,挫折教育成为时代必需。要通过挫折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受打击,接受磨炼,学会应对,学会坚强,笑对挫折,不言放弃。

五是创新意识。创新是超越自我、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要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式,开阔学生思路,允许学生标新立异、大胆质疑,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六是协作意识。单打独斗,成就不了巨大的繁复工程,未来的竞争必须依靠全民族的牵手协作和共同参与。忽视协作教育,可能会造成学生心胸狭窄,性格孤僻,产生猜疑、妒忌和仇视心理,养成极端个人主义。因此,必须处理好竞争与协作的关系。

七是自控意识。没有自制力的人习惯于我行我素,任性自私,贪图安逸,追求享受。一个自制力强的人,才能善于律己,在任何时候处变不惊,沉着镇定,游刃有余,只有这样,才能成就大事。

2、“爱”的教育是出发点

既然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人”,那么,就要把学生当“人”来教育。古今中外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离开了爱,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以一种宽容、理解和接纳的态度来认识和看待学生,从人性化的角度去理解、教育学生,以心换心,开启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学生才有了腾飞的希望。

一要俯下身子,做学生倾诉心声的听众。在生活中,有些学生将自己的见闻感受、学习烦恼、成长困惑都憋在心里,久而久之,积郁成疾。我们教师应该处处留心,给学生提供倾诉的机会,俯下身子,耐心倾听。快乐要分享,困难要分担。很多时候,学生并不是一定要老师帮他解决多少问题,给他多少帮助,老师也不是万能的,很多问题也无法解决,关键是理解万岁,沟通无价。它让师生的心贴得更近、更紧。这样,“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二要放下架子,当学生快乐学习的朋友。在过分强调知识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不知不觉成为仅仅具有“知识传递功能”的人,而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知识的接收容器,成为无个性、无思想的“复印机”。这样的师生关系是纯粹的“教”与“学”的关系,是缺乏理解和沟通的关系。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放开学生的手脚,放飞学生的思想,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使课堂成为师生心灵相通、融洽对话的平台,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的快乐活泼的过程,学习才可能有所收获。

三要摘下镜子,成学生幸福成长的导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教师应该用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对于“后进生”,教师一定要摘下有色镜子,用发展的眼光,倾注更多的时间和耐心来对待他们。“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们并非“朽木不可雕”,早晚会有变化有进步的。另一方面,“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教师是育人,不是打造升学机器。人的一生很长,学生的发展也不可限量,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教师就不应该小题大做。

作为校长,同样要充满爱心,要关爱教职员工。要与教职工经常沟通,善于沟通,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都要力所能及的给予关怀。教师是一个学校的主体,是教育的主力军。“得民心者得天下”,激活了教师队伍,工作才能一呼百应。

一句话,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无论是教师还是校长,只有珍爱学生,珍爱学校,真爱教育,这样的教育才可能是成功的教育。

3、文化教育是着力点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是塑造灵魂的殿堂。这里应该拥有浓厚的文化气息,让徜徉其中的学生感受高尚的道德熏陶,聆听伟人的谆谆教诲,吹拂满面的文化春风,触摸时代的脉搏,滋补精神的营养,吸收进取的动力。

今天,一个学校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上,更体现在富有特色和个性的校园文化建设上,可以说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内涵式品牌。提起百年名校,清华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师大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北大的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等等校训,正反映了这些名校发展的历史渊源,独特的理念以及办学特色。

校园文化以其独特魅力贯穿于一个学校的发展始终,体现着一个学校特定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和品味格调,特别是对提高全体师生的凝聚力,营造优良的校风学风,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文化育人,既是教育最有效的载体和途径,也是把握教育本质和功能的根本措施。

校园文化具有知识性、艺术性和观赏性。蕴含文化意义的艺术形象,要有观赏价值,体现出高品位,既要意境深远,又要能引起人的联想和想象,从而达到睹物知意,触景生情的效果。同时,又具有独有性和系统性。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校园文化内容和形式具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有自己的根和魂,才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之源,才有存在的价值。另外,文化不是孤立单一存在的,一鳞片爪不是文化,文化是一个体系和序列。不要搞得支离破碎,形不成深刻印象,起不到教育的效果。校园文化内涵丰富。隐性显性,有形无形;动态静态,古今中外;人文自然,科学艺术;世界的,民族的;国家的,地方的。只要契合实际,都可以为我所用,发扬光大。

校园文化重在建设,建设就是实践,建设就是要让全体师生都参与进来,让师生亲自动手,学习文化,理解文化,掌握文化,运用文化,在体验文化中接受熏陶,在运用文化中开拓创新,实现文化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它在学校发展中的原动力作用。

二、让校长回归本性

校长“去行政化”,是社会的强烈反响,是师生的强烈呼唤,是党和政府的高度共识。校长就是办教育办学校的,要让懂教育的人来办。更新人才观念,改变教育方式,回归教育本质,打造有灵魂的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教育的理想愿景。这个理想的实现,更需要我们的校长放下包袱,解放思想,挑起重担。校长是一个学校的领袖和舵手,从根本上说,打造有灵魂的教育,需要校长独具慧眼,才华超群,审时度势,身体力行。

1、当有思想的校长

全新的思想是学校兴旺的基石。校长是教育者,是领导者,是管理者,也是学校目标任务的执行者,是学校发展的设计师,是学校工作的总策划,是一所学校的灵魂。要办好一所学校,最根本的是校长要有独特清晰的办学思想和理念,要明确自己的办学思路,要有自己的主张和价值观、人才观、教育观,要站在历史的、宏观的、永恒的高度办学育人。

有价值的办学思想,不但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方向,而且为学校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科学的思想和先进的理念,不是天生具备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校长与时俱进,加强学习,所以校长们首先要热爱学习,学会学习。社会

在飞速发展,要求学校尽快驶入均衡教育、和谐发展的快车道,要求培养更多的建设人才。人民群众期盼自己的子女能得到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老师们希望自己的专业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学生们盼望学校成为他们一生幸福快乐的精神家园。这一切,都压在校长肩上,不学习就难以担当重任;不学习就只能是盲目前进;不学习注定学校是低档次低水平;不学习注定教育要失败。

2、当善管理的校长

学校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校长不可能事必躬亲,到边到角。作为一个学校的领导人,就要善于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既要以自己的思想、行动为他们作出表率,又要发挥所有领导的才干和主动性,用整体的优势来弥补个体不足。要能扬人之长,容人之短,团结好一班人马,集众人智慧于一身,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促进事业进步。

科学规范的制度是校长依法治教的重要保证。校长要致力于健全和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要有先进的有效地管理机制,用制度来管理人。当然,制度是冷冰冰的,管理是人性化的。一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学校的向心力、吸引力。二要科学高效,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三要注重方法,统筹兼顾,分清轻重缓急,善抓主要矛盾,确保重点工作和中心任务的圆满完成。

3、当负责任的校长

发展教育,振兴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要完成这个使命,校长责无旁贷,因此,校长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一刻也不能松懈。站在育人的角度来说,校长更要有强烈的责任心。世上任何事物都可复制,唯独人一旦培养失败,一生就难以改变。

校长要对学生负责,一切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可持续发展服务;要对教师负责,从培养教师与师德修养入手,要求教师人格魅力与学识修养并重,让每个教师做幸福的教师,让每个教师爱业、乐业、敬业、创业;要对社会负责,教学生三年,想学生今后三十年。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整体发展、终身发展。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

校长要强化质量意识。教育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这里所说的质量,并不单单是指考试成绩,而是指一个学校办学特色、办学品位、教师素质、教学实绩、社会认可度等方面的综合反映。作为校长,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理清教育质量是核心、其它工作是保障的工作思路,全心全意抓质量,聚精会神谋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4、当有追求的校长

北大,是中国的最高学府,驰名中外。那里拥有一批饱学之士,拥有众多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有了这些专家学者的毕生追求与奉献,北大才积聚了深厚的内涵,成为人才荟萃,莘莘学子梦想向往的地方。我们的校长就应该追求这种崇高的办学境界,殚精竭虑,不断推进教育事业向顶峰迈进。

一要追求个人的成长。要争做“三种学者”:一做乐学好问,知识渊博的智者。知识就是力量,尤其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校长要拥有渊博的学识,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决策和指挥,才能使群众信服。二做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能者。创新是不竭动力,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探索永无止境。校长要有创造性的思维和

能力,要能科学地分析、正确地选择、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三做胸怀大志、永不服输的强者。无数事实证明,一个校风正、学风浓、管理好、质量高的学校必定有一个胸怀大志、永不服输的校长。要有锲而不舍、勇于攀登的“钻”劲,开拓进取、敢于创新的“冲”劲,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傻”劲,为教育事业的辉煌贡献自己的力量。

要谱写“成长三部曲”。即先成长——成为高素质校长;后成名——跻身名校长之列;再成家——成为教育家型的校长。只有更多的校长不断成长成名成家,才会有更多的学校出特色、上档次、有品位,才会培养出更多的健康、创新、优秀的人才。

二要追求学校的卓越。好校长有两种境界:一种是“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第二种是“一个好校长走了,学校还是好学校”。我们的校长就是要把自己的学校办成永恒的好学校。

要认认真真办学。就是要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认真对待日常工作,做好每一件小事琐事,不管是不是上级领导的工作重点;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和教师面临的问题,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不管这个学生和教师能否给学校和自己带来荣誉;认真对待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比如学生课业负担问题、学生受各种思想文化影响问题,甚至家庭影响问题,都要分析研究,尽力而为地采取措施,不管主要原因在不在学校,采取的措施能不能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要安安静静办学。就是要克服浮躁和虚荣,排除各种干扰。要有安静的心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校长工作至高无上的追求,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自己主要的精神和情感寄托,不刻意地为自己争名声和荣誉;要有安静的状态,坚定教育理想和信念,严格依照法律法规,有序、规范地办学,同时还要潜心地研究当代学生的新特点,高度关注社会文化环境特别是信息时代的新变化,深入钻研当代教育教学管理,积极进取,站稳脚跟,不故步自封,也不随意跟风,更不可媚俗。

要扎扎实实办学。就是要着眼于学校建设和发展所要求的一切工作的落实。扎实做好工作规划,完善体现先进教育理念的发展思路,探索符合学校实际的独特的办学模式,认真分析学校工作的实情,查找薄弱环节,确定推动工作发展的重点和突破口,避免工作的随意性;扎实做好工作管理,完善学校现代管理制度,明确工作目标责任,重视组织、开发、实施、指导、检测、评价等各个环节,层层落实,环环相扣,避免工作的杂乱无章;扎扎实实做好人的工作,团结学校领导班子,凝聚全体教职员工,努力把学校建成和谐之家,以正确的思想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熏陶人,以科学的制度规范人,以实干的精神带动人,相信人,激励人,成就人,给教师创造充分发展的空间,让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避免人心涣散和内耗。

三要追求事业的成功。教育是一项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为国家明天奠基的事业。作为校长,可以让你有更多的机会建功立业,可以让你尽情地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可以让你的人生篇章更加辉煌亮丽,但你的出发点如果是利己的,谋划决策时,你可能急功近利;遇到了困难,你可能心浮气躁;待遇不满足,你可能心理失衡。只有始终以学校大局为重,推动你的人生境界上升,你才会清楚地认识到,作为校长,你的所思所想,你为学校所付出的一切,为学生付出的一切,为教师付出的一切,必须符合社会的要求,顺应时代的发展,实现人生的价值!

上海建平中学校长冯恩洪曾讲过,“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校长有两种当法,一种是作为谋生方式,一种是作为事业追求。仅仅作为谋生方式,尽心尽职,不早退不迟到,不折不扣完成规定任务,从职业角度看也无可指责,但从事业角度看,却不能这样。事业无止境,校长把教育作为事业来对待,他有追求,他有理想,他要奉献。为了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淡泊名利,默默奉献,全身心付出,却无怨无悔,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学生,这才是校长崇高的人生价值观!

5、当有魅力的校长

校长要有道德魅力。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校长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受到师生的关注效仿,因而,校长要率先垂范,勇挑重担,克己奉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克己奉公,两袖清风。管住自己的手和脚,公私分明,无私奉献。“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要公正无私,光明磊落。以理以德服人,处事公道。不以亲疏论贵贱,不以好恶评优劣,不以点带面,不单纯以学生成绩定成败。多激励,少贬低;多褒扬,少批评。要发扬民主,形成合力。倾听班子成员的意见,倾听师生的呼声。“一言堂”的工作作风,只能使自己陷入孤家寡人的境地。

校长要有学识魅力。校长处于治校育人的核心地位,必须具备渊博的学识,要“新而精、博而专”。校长要坚持学习教育理论,翻阅报纸报刊,坚持网络学习,充实自己。同时,更要精通教学,坚持深入教学第一线,充当教学的行家里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校长渊博的学识,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必将对教师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具有渊博学识的校长身边工作,教师们不自觉的形成一种压力。“强将手下无弱兵”,一个知识渊博的校长,教师更容易接受他的观点,从而带出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校长要有领导魅力。领导是一门艺术,掌握了这门艺术,校长才能八面逢源,处变不惊。一要善于沟通与协调。办好教育,办好学校不能光靠我们教育一个部门单打独斗,要协调学校与政府、与社区、与周边、与家长的关系,为学校健康发展创造优良环境。二要善于决策与组织。决策果断,就能抓住机遇,促进发展。校长必须具有战略头脑,高瞻远瞩,善于展望未来、预测未知,善于等待时机、随机应变,善于创造条件、顺势而行,善于做出决断。组织要周密。校长缺乏组织能力,班子成员或是袖手旁观,或是退避三舍,工作推之则动,不推不动。校长要善于激发中层干部的内部活力,各负其责,组织周密,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三要讲究用人艺术。要用好干部,具有爱才之心,识才之能,用才之法,容才之量,育才之职。通过培养和锻炼,使学校形成年龄梯度适当、优势互补的后备干部队伍。要用好教师。“得民心者得天下”,教师是学校建设的主力军。在工作上、学习培训上、生活上能关怀的尽量关怀,用自己的真心换来教师的真情。

校长要有亲和力。今年6月23日上午,华中科大光谷体育馆,校长李培根院士一篇名为《记忆》的毕业致辞赢得了30余次热烈掌声,不少学子泪雨纷飞。当致辞结束,全场学子自发起立,“根叔”的喊声和掌声久久响起。听着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和掌声,相信李培根校长这一刻是最幸福的。作为一名深受爱戴的校长、一名博学多识的院士,一名充满慈爱的长者,还有什么比这更高的赞誉?一个好校长,应该富有亲和力,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有学者风度、长者胸怀、智者眼光。既是学校的管理者,又是老师的知音;既是学生的良师,又是学生的朋友。这样的校长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师生的欢迎和爱戴。亲和力,是不以自

己的职务和资历而凌驾于别人之上;与人相处时平易近人,温和如春;与人交谈时平心静气,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心换心,与人为善。要经常与教师接触和交流,主动地参教师的各种活动,多接触教师,与教师打成一片。多关心教师,在工作上、学习上、生活上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与关照。使校长与教师之间,思想上“不断流”,情感上“不断裂”,关系上“不断线”,使校长领导行为“不断航”。

校长要有创新魅力。校长是学校的精神领袖。校长在办学过程中,保持高昂的情绪、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与时俱进的创新观念十分重要。一要有敢为人先的志气,这是校长建功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二要有标新立异的勇气,校长标新立异取得显著成效才具有感人服人的力量;三要有与时俱进的锐气,现代社会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的社会,“机不可失与时进,时不再来争朝夕。”

三、让校园回归本色

抛弃一切功利和浮躁,让教育回归本质,让校长回归本性;办“人”的教育,办“爱”的教育,办文化教育,让校园回归本色。教育的未来必定春光无限,教育的蓝图必定壮丽无比。我希望而且相信,未来的教育应该是这样的:

1、学生富有灵气

理想的学生应该是:健康的,品行端正,热爱生活,富有理想,朝气蓬勃;创新的,积极进取,敢于创新,富有个性,见解独特;坚强的,自信自强,永不放弃,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充满旺盛的斗志和乐观精神;有特长,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和广泛的兴趣爱好;善于协作,善于沟通,有着和谐的人际关系,受人欢迎;勤于思考,想像丰富,基础知识扎实,学习方法科学,用最少的时间赢得最大的成功。

2、教师充满生气

未来的教师将会是:有激情,胸怀理想,充满诗意;坚强的,自信坚韧,百折不弯,敢于挑战;宽容的,充满爱心,宽容大度,善于理解,受人尊敬;创新的,追求卓越,敢于创新;好学的,勤于学习,充实自我,知识渊博,阅历丰富;博爱的,关注人类命运,关注世事动态,具有社会责任感。

3、校长拥有才气

真正的校长一定是:能奉献,清晰认识自己的价值与使命,具有奉献精神和人文关怀;重名誉,珍惜学校的名誉,提升学校的品味;有个性,不断追求人生理想和办学理念,具有独特的办学风格;善指挥,具有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4、学校洋溢文气

未来的学校一定要:有特色,有独特的办学理念,富有个性的办学风格;有品位,内涵丰富,品味超群,溢满书香,富含人文,传输知识,塑造人品;有魅力,有一个富有人格魅力和远大理想的校长,有一支创新型的、有活力、讲奉献的教师队伍,有一批善于探索、人格健全、具有良好习惯的学生;有目标,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生活。

5、教育奠定底气

认真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透露出未来10年中国教育的10大亮点:

教育经费占GDP的4%——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达到4%。

高考不再是“独木桥”——2020年,考本科,可以参加全国统一高考,也可以到高水平大学去参加自主招生;考专科,经过专业技能的加试,可以凭高中成绩直接注册入学;考高校,可能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可考多次,用最好的成绩去申请。

学前入园率提高到95%——2020年,政府将担负起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学前一年幼儿毛入园率将提高到95%,学前三年幼儿毛入园率将提高到75%。

学生可以走班上课——学科分层教学,学生走班上课。到2020年,走班上课、学分制、导师制都将建立起来,学习困难的学生有帮助机制,优秀学生跳级、转学、转换专业、选修学段课程将更加容易,高中、高校将建立适合拔尖学生的培养模式。

教师资格打破“终身制”——国家制定教师资格标准,明确教师任职学历标准和品行要求。建立教师资格证书定期登记制度。继续加强师德建设。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政府预算。

“减负”成为硬指标——2020年,建立课业负担的监测制度并适时公告。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各种考级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

“择校”变得没必要——2020年,义务教育将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臵各项资源,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实行县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各地将不再设臵重点学校和重点班。

高中成为义务教育——高中生需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各门课程。逐步适当减少必修课的内容,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2020年,将普及高中教育,全面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

大学建立“退出机制”——未来十年,高校将建立“退出机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将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

高校逐步“去行政化”——今后十年,高校将“去行政化”,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逐步取消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让教育者来办教育。

同志们,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职业,我们就应该把它当作事业来追求。当我们真正追求有灵魂的教育时,我们就是在享受着教育的幸福,这是教育的一种境界。在我看来,教育的幸福即人的幸福,当学生感到幸福的时候,教师将感到幸福;当教师感受到幸福的时候,校长将感到幸福;当全体师生和老百姓都感到幸福的时候,教育就成就了幸福。这种教育的幸福,将随着人生走向生命的尽头而愈显灿烂辉煌。

同志们,为了我们的教育理想,为了实现我们的育人目标,让我们把平凡的事情做得更精彩,把简单的事情做得更彻底,把平淡的事情做得更经典。归根到

底,就是把教育当作育人事业来追求,当作培育灵魂的工程来建设,使我们自己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质量更高一些,更使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因有灵魂的教育而精彩!

打造有灵魂的教育

——郑金荣同志在罗田县首届中小学校长论坛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罗田县首届中小学校长论坛在这里隆重举行,我代表县教育局表示热烈的祝贺!长期以来,各位校长坚持教育方针,倾注智慧和心血,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为我县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艰辛的努力,在此,我向大家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这里,就教育的现状和未来,我想谈一个观点与大家共勉,那就是,我们的校长,要运用智慧,付出真情,精心打造有灵魂的教育。

一、让教育回归本质

让教育回归本质是当前社会广泛舆论的一个沉重话题。泱泱千年的文明古国、教育大国,为什么诞生不了一个诺贝尔奖得主?我们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作出反思。

从大环境来看,教育的现状是全社会逼教育,教育工作者在戴着镣铐跳舞,教育已经不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而是变为以功利为本。教育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再是对人心灵的改善,对善和爱、责任和诚信的追求,而仅仅是一种职业和谋生的手段。从小环境来看,在当今的中小学校园,教学的目的被简单的定位为考试升学,升学率被作为社会评价学校的最高标准!教师和学生已成为绑在高考战车上高速运转的教练和斗士,分数如同兴奋剂,强烈地刺激着人们的神经!谁的成绩好,谁就是好学生,谁就抓住了命运宝马的缰绳。至于有多少学生帮助了别人,尊敬了师长,做了好事,却无人关注。

德国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说过,“教育是人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到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可见,当我们满腔热情、义无返顾地带领学生去冲锋陷阵、奔向试场时,我们忽略了教育原生态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忽略了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教书只是过程,育人才是最终目的和结果。

所以,我认为理想的教育应该是有灵魂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教师育人意识,充满高尚人生追求和丰富精神生活的过程。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该面对现实,坚持理想,努力追求有灵魂的教育,培养有文化、有教养、有底气的现代人。

1、“人”的教育是落脚点

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有生命有思想有感情的“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具有健康身心的“人”。 学校是什么地方呢?是增长人的智慧的地方;是诞生理想和希望的地方;是焕发生命中最美情感的地方;是净化人的心灵的地方;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地方。

我们要明白,有灵魂的教育意味着追求无限广阔的精神生活,追求人类永恒的价值:智慧、真、善、美、公正、自由、希望和爱,它的使命是引导并塑造学生成为有灵魂有信仰的人,而不只是热爱学习和具有特长的准职业者。

如今的教育并不缺少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备,也不缺少教育思想和教育著作,更不缺少教授和博导,惟独缺少“灵魂”。那种饱含对生命的关怀,对自由、公正和尊严的追求的教育已经远离我们,被淹没在利已主义、机械主义和实利主义的冰水之中。可以预见,未来浮出水面的将是一群有知识无智慧、有目标无信仰、有规范无道德、有欲望无理想的人,是一群冷漠无礼、平淡庸俗、浮躁冲动、不求上进、奢侈浪费、责任感差的人,这些没有灵魂的人将组成我们的民族,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所以,育人已经成为教育的当务之急和最终落脚点了。

我们要培育学生的七种意识:

一是生命意识。要教育学生把生命放在第一位,有了生命,才有一切,才会拥有受教育的机会。在拥有生命的前提下,不断丰厚生命的质量,升华生命的意义,生命才有了真正的价值。蝼蚁尚且懂得惜生拒死,我们人类更应该珍惜生命,学会活着,好好地活着。更高层次上,还应该不断升华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争取在精神上永恒地活着。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汶川地震:

地震发生时,四川桑枣中学2200多名学生用时1分36秒全部安全撤离。有调查显示,凡是进行过逃生训练的学校,伤亡人数明显就少。注重了生命教育,增强了求生意识和求生能力,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生命;相反,缺乏这种教育,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不知如何处理,慌乱之中会进一步造成灾难的扩大。所以,首先要学会如何活着。

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共度难关。逝者已矣,生者从中学会了坚强,懂得了珍惜亲情,关爱他人,承担社会责任。多难兴邦,多难立人,这属于第二个层次。

地震是无情的,但人性的光辉足以照亮灾难中的黑暗。为了保护怀中的幼儿,一位母亲选择跪着的方式死去;为了保护自己的学生,一位老师放弃了求生的机会;为了抢救废墟中的幸存者,无数人顾不上自己的妻儿老小。那些在灾难前舍己为人的人,为挽救他人奋不顾身的人,用自己的行动使短暂的生命拥有了永恒的意义,从而引导更多的人去追求这种永恒,接近这种永恒,实现这种永恒,这就是生命教育的最高层次。

二是亲情意识。“百善孝为先”,可以说,缺乏亲情意识的学生很难有社会责任感。一个连养育自己多年的父母都不爱的人,怎么能奢望他去爱同学、爱人民、爱祖国呢?

三是责任意识。每一个人生活在家庭、集体、社会中,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学生只有养成对自己的事情负责的良好习惯,才有可能逐步学会对家长、朋友、老师和其他事情负责。有了责任感,才会自觉,才会振奋,才会不断进取,在日后的工作中,在社会上才能敢于担当,有所作为。

四是挫折意识。“自古英雄多磨难”。在物质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学生们一遇困难,稍有挫折,便丧气失望,手足无措。因此,挫折教育成为时代必需。要通过挫折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受打击,接受磨炼,学会应对,学会坚强,笑对挫折,不言放弃。

五是创新意识。创新是超越自我、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要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式,开阔学生思路,允许学生标新立异、大胆质疑,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六是协作意识。单打独斗,成就不了巨大的繁复工程,未来的竞争必须依靠全民族的牵手协作和共同参与。忽视协作教育,可能会造成学生心胸狭窄,性格孤僻,产生猜疑、妒忌和仇视心理,养成极端个人主义。因此,必须处理好竞争与协作的关系。

七是自控意识。没有自制力的人习惯于我行我素,任性自私,贪图安逸,追求享受。一个自制力强的人,才能善于律己,在任何时候处变不惊,沉着镇定,游刃有余,只有这样,才能成就大事。

2、“爱”的教育是出发点

既然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人”,那么,就要把学生当“人”来教育。古今中外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离开了爱,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以一种宽容、理解和接纳的态度来认识和看待学生,从人性化的角度去理解、教育学生,以心换心,开启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学生才有了腾飞的希望。

一要俯下身子,做学生倾诉心声的听众。在生活中,有些学生将自己的见闻感受、学习烦恼、成长困惑都憋在心里,久而久之,积郁成疾。我们教师应该处处留心,给学生提供倾诉的机会,俯下身子,耐心倾听。快乐要分享,困难要分担。很多时候,学生并不是一定要老师帮他解决多少问题,给他多少帮助,老师也不是万能的,很多问题也无法解决,关键是理解万岁,沟通无价。它让师生的心贴得更近、更紧。这样,“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二要放下架子,当学生快乐学习的朋友。在过分强调知识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不知不觉成为仅仅具有“知识传递功能”的人,而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知识的接收容器,成为无个性、无思想的“复印机”。这样的师生关系是纯粹的“教”与“学”的关系,是缺乏理解和沟通的关系。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放开学生的手脚,放飞学生的思想,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使课堂成为师生心灵相通、融洽对话的平台,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的快乐活泼的过程,学习才可能有所收获。

三要摘下镜子,成学生幸福成长的导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教师应该用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对于“后进生”,教师一定要摘下有色镜子,用发展的眼光,倾注更多的时间和耐心来对待他们。“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们并非“朽木不可雕”,早晚会有变化有进步的。另一方面,“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教师是育人,不是打造升学机器。人的一生很长,学生的发展也不可限量,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教师就不应该小题大做。

作为校长,同样要充满爱心,要关爱教职员工。要与教职工经常沟通,善于沟通,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都要力所能及的给予关怀。教师是一个学校的主体,是教育的主力军。“得民心者得天下”,激活了教师队伍,工作才能一呼百应。

一句话,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无论是教师还是校长,只有珍爱学生,珍爱学校,真爱教育,这样的教育才可能是成功的教育。

3、文化教育是着力点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是塑造灵魂的殿堂。这里应该拥有浓厚的文化气息,让徜徉其中的学生感受高尚的道德熏陶,聆听伟人的谆谆教诲,吹拂满面的文化春风,触摸时代的脉搏,滋补精神的营养,吸收进取的动力。

今天,一个学校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上,更体现在富有特色和个性的校园文化建设上,可以说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内涵式品牌。提起百年名校,清华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师大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北大的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等等校训,正反映了这些名校发展的历史渊源,独特的理念以及办学特色。

校园文化以其独特魅力贯穿于一个学校的发展始终,体现着一个学校特定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和品味格调,特别是对提高全体师生的凝聚力,营造优良的校风学风,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文化育人,既是教育最有效的载体和途径,也是把握教育本质和功能的根本措施。

校园文化具有知识性、艺术性和观赏性。蕴含文化意义的艺术形象,要有观赏价值,体现出高品位,既要意境深远,又要能引起人的联想和想象,从而达到睹物知意,触景生情的效果。同时,又具有独有性和系统性。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校园文化内容和形式具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有自己的根和魂,才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之源,才有存在的价值。另外,文化不是孤立单一存在的,一鳞片爪不是文化,文化是一个体系和序列。不要搞得支离破碎,形不成深刻印象,起不到教育的效果。校园文化内涵丰富。隐性显性,有形无形;动态静态,古今中外;人文自然,科学艺术;世界的,民族的;国家的,地方的。只要契合实际,都可以为我所用,发扬光大。

校园文化重在建设,建设就是实践,建设就是要让全体师生都参与进来,让师生亲自动手,学习文化,理解文化,掌握文化,运用文化,在体验文化中接受熏陶,在运用文化中开拓创新,实现文化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它在学校发展中的原动力作用。

二、让校长回归本性

校长“去行政化”,是社会的强烈反响,是师生的强烈呼唤,是党和政府的高度共识。校长就是办教育办学校的,要让懂教育的人来办。更新人才观念,改变教育方式,回归教育本质,打造有灵魂的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教育的理想愿景。这个理想的实现,更需要我们的校长放下包袱,解放思想,挑起重担。校长是一个学校的领袖和舵手,从根本上说,打造有灵魂的教育,需要校长独具慧眼,才华超群,审时度势,身体力行。

1、当有思想的校长

全新的思想是学校兴旺的基石。校长是教育者,是领导者,是管理者,也是学校目标任务的执行者,是学校发展的设计师,是学校工作的总策划,是一所学校的灵魂。要办好一所学校,最根本的是校长要有独特清晰的办学思想和理念,要明确自己的办学思路,要有自己的主张和价值观、人才观、教育观,要站在历史的、宏观的、永恒的高度办学育人。

有价值的办学思想,不但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方向,而且为学校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科学的思想和先进的理念,不是天生具备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校长与时俱进,加强学习,所以校长们首先要热爱学习,学会学习。社会

在飞速发展,要求学校尽快驶入均衡教育、和谐发展的快车道,要求培养更多的建设人才。人民群众期盼自己的子女能得到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老师们希望自己的专业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学生们盼望学校成为他们一生幸福快乐的精神家园。这一切,都压在校长肩上,不学习就难以担当重任;不学习就只能是盲目前进;不学习注定学校是低档次低水平;不学习注定教育要失败。

2、当善管理的校长

学校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校长不可能事必躬亲,到边到角。作为一个学校的领导人,就要善于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既要以自己的思想、行动为他们作出表率,又要发挥所有领导的才干和主动性,用整体的优势来弥补个体不足。要能扬人之长,容人之短,团结好一班人马,集众人智慧于一身,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促进事业进步。

科学规范的制度是校长依法治教的重要保证。校长要致力于健全和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要有先进的有效地管理机制,用制度来管理人。当然,制度是冷冰冰的,管理是人性化的。一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学校的向心力、吸引力。二要科学高效,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三要注重方法,统筹兼顾,分清轻重缓急,善抓主要矛盾,确保重点工作和中心任务的圆满完成。

3、当负责任的校长

发展教育,振兴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要完成这个使命,校长责无旁贷,因此,校长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一刻也不能松懈。站在育人的角度来说,校长更要有强烈的责任心。世上任何事物都可复制,唯独人一旦培养失败,一生就难以改变。

校长要对学生负责,一切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可持续发展服务;要对教师负责,从培养教师与师德修养入手,要求教师人格魅力与学识修养并重,让每个教师做幸福的教师,让每个教师爱业、乐业、敬业、创业;要对社会负责,教学生三年,想学生今后三十年。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整体发展、终身发展。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

校长要强化质量意识。教育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这里所说的质量,并不单单是指考试成绩,而是指一个学校办学特色、办学品位、教师素质、教学实绩、社会认可度等方面的综合反映。作为校长,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理清教育质量是核心、其它工作是保障的工作思路,全心全意抓质量,聚精会神谋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4、当有追求的校长

北大,是中国的最高学府,驰名中外。那里拥有一批饱学之士,拥有众多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有了这些专家学者的毕生追求与奉献,北大才积聚了深厚的内涵,成为人才荟萃,莘莘学子梦想向往的地方。我们的校长就应该追求这种崇高的办学境界,殚精竭虑,不断推进教育事业向顶峰迈进。

一要追求个人的成长。要争做“三种学者”:一做乐学好问,知识渊博的智者。知识就是力量,尤其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校长要拥有渊博的学识,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决策和指挥,才能使群众信服。二做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能者。创新是不竭动力,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探索永无止境。校长要有创造性的思维和

能力,要能科学地分析、正确地选择、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三做胸怀大志、永不服输的强者。无数事实证明,一个校风正、学风浓、管理好、质量高的学校必定有一个胸怀大志、永不服输的校长。要有锲而不舍、勇于攀登的“钻”劲,开拓进取、敢于创新的“冲”劲,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傻”劲,为教育事业的辉煌贡献自己的力量。

要谱写“成长三部曲”。即先成长——成为高素质校长;后成名——跻身名校长之列;再成家——成为教育家型的校长。只有更多的校长不断成长成名成家,才会有更多的学校出特色、上档次、有品位,才会培养出更多的健康、创新、优秀的人才。

二要追求学校的卓越。好校长有两种境界:一种是“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第二种是“一个好校长走了,学校还是好学校”。我们的校长就是要把自己的学校办成永恒的好学校。

要认认真真办学。就是要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认真对待日常工作,做好每一件小事琐事,不管是不是上级领导的工作重点;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和教师面临的问题,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不管这个学生和教师能否给学校和自己带来荣誉;认真对待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比如学生课业负担问题、学生受各种思想文化影响问题,甚至家庭影响问题,都要分析研究,尽力而为地采取措施,不管主要原因在不在学校,采取的措施能不能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要安安静静办学。就是要克服浮躁和虚荣,排除各种干扰。要有安静的心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校长工作至高无上的追求,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自己主要的精神和情感寄托,不刻意地为自己争名声和荣誉;要有安静的状态,坚定教育理想和信念,严格依照法律法规,有序、规范地办学,同时还要潜心地研究当代学生的新特点,高度关注社会文化环境特别是信息时代的新变化,深入钻研当代教育教学管理,积极进取,站稳脚跟,不故步自封,也不随意跟风,更不可媚俗。

要扎扎实实办学。就是要着眼于学校建设和发展所要求的一切工作的落实。扎实做好工作规划,完善体现先进教育理念的发展思路,探索符合学校实际的独特的办学模式,认真分析学校工作的实情,查找薄弱环节,确定推动工作发展的重点和突破口,避免工作的随意性;扎实做好工作管理,完善学校现代管理制度,明确工作目标责任,重视组织、开发、实施、指导、检测、评价等各个环节,层层落实,环环相扣,避免工作的杂乱无章;扎扎实实做好人的工作,团结学校领导班子,凝聚全体教职员工,努力把学校建成和谐之家,以正确的思想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熏陶人,以科学的制度规范人,以实干的精神带动人,相信人,激励人,成就人,给教师创造充分发展的空间,让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避免人心涣散和内耗。

三要追求事业的成功。教育是一项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为国家明天奠基的事业。作为校长,可以让你有更多的机会建功立业,可以让你尽情地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可以让你的人生篇章更加辉煌亮丽,但你的出发点如果是利己的,谋划决策时,你可能急功近利;遇到了困难,你可能心浮气躁;待遇不满足,你可能心理失衡。只有始终以学校大局为重,推动你的人生境界上升,你才会清楚地认识到,作为校长,你的所思所想,你为学校所付出的一切,为学生付出的一切,为教师付出的一切,必须符合社会的要求,顺应时代的发展,实现人生的价值!

上海建平中学校长冯恩洪曾讲过,“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校长有两种当法,一种是作为谋生方式,一种是作为事业追求。仅仅作为谋生方式,尽心尽职,不早退不迟到,不折不扣完成规定任务,从职业角度看也无可指责,但从事业角度看,却不能这样。事业无止境,校长把教育作为事业来对待,他有追求,他有理想,他要奉献。为了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淡泊名利,默默奉献,全身心付出,却无怨无悔,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学生,这才是校长崇高的人生价值观!

5、当有魅力的校长

校长要有道德魅力。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校长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受到师生的关注效仿,因而,校长要率先垂范,勇挑重担,克己奉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克己奉公,两袖清风。管住自己的手和脚,公私分明,无私奉献。“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要公正无私,光明磊落。以理以德服人,处事公道。不以亲疏论贵贱,不以好恶评优劣,不以点带面,不单纯以学生成绩定成败。多激励,少贬低;多褒扬,少批评。要发扬民主,形成合力。倾听班子成员的意见,倾听师生的呼声。“一言堂”的工作作风,只能使自己陷入孤家寡人的境地。

校长要有学识魅力。校长处于治校育人的核心地位,必须具备渊博的学识,要“新而精、博而专”。校长要坚持学习教育理论,翻阅报纸报刊,坚持网络学习,充实自己。同时,更要精通教学,坚持深入教学第一线,充当教学的行家里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校长渊博的学识,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必将对教师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具有渊博学识的校长身边工作,教师们不自觉的形成一种压力。“强将手下无弱兵”,一个知识渊博的校长,教师更容易接受他的观点,从而带出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校长要有领导魅力。领导是一门艺术,掌握了这门艺术,校长才能八面逢源,处变不惊。一要善于沟通与协调。办好教育,办好学校不能光靠我们教育一个部门单打独斗,要协调学校与政府、与社区、与周边、与家长的关系,为学校健康发展创造优良环境。二要善于决策与组织。决策果断,就能抓住机遇,促进发展。校长必须具有战略头脑,高瞻远瞩,善于展望未来、预测未知,善于等待时机、随机应变,善于创造条件、顺势而行,善于做出决断。组织要周密。校长缺乏组织能力,班子成员或是袖手旁观,或是退避三舍,工作推之则动,不推不动。校长要善于激发中层干部的内部活力,各负其责,组织周密,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三要讲究用人艺术。要用好干部,具有爱才之心,识才之能,用才之法,容才之量,育才之职。通过培养和锻炼,使学校形成年龄梯度适当、优势互补的后备干部队伍。要用好教师。“得民心者得天下”,教师是学校建设的主力军。在工作上、学习培训上、生活上能关怀的尽量关怀,用自己的真心换来教师的真情。

校长要有亲和力。今年6月23日上午,华中科大光谷体育馆,校长李培根院士一篇名为《记忆》的毕业致辞赢得了30余次热烈掌声,不少学子泪雨纷飞。当致辞结束,全场学子自发起立,“根叔”的喊声和掌声久久响起。听着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和掌声,相信李培根校长这一刻是最幸福的。作为一名深受爱戴的校长、一名博学多识的院士,一名充满慈爱的长者,还有什么比这更高的赞誉?一个好校长,应该富有亲和力,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有学者风度、长者胸怀、智者眼光。既是学校的管理者,又是老师的知音;既是学生的良师,又是学生的朋友。这样的校长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师生的欢迎和爱戴。亲和力,是不以自

己的职务和资历而凌驾于别人之上;与人相处时平易近人,温和如春;与人交谈时平心静气,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心换心,与人为善。要经常与教师接触和交流,主动地参教师的各种活动,多接触教师,与教师打成一片。多关心教师,在工作上、学习上、生活上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与关照。使校长与教师之间,思想上“不断流”,情感上“不断裂”,关系上“不断线”,使校长领导行为“不断航”。

校长要有创新魅力。校长是学校的精神领袖。校长在办学过程中,保持高昂的情绪、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与时俱进的创新观念十分重要。一要有敢为人先的志气,这是校长建功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二要有标新立异的勇气,校长标新立异取得显著成效才具有感人服人的力量;三要有与时俱进的锐气,现代社会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的社会,“机不可失与时进,时不再来争朝夕。”

三、让校园回归本色

抛弃一切功利和浮躁,让教育回归本质,让校长回归本性;办“人”的教育,办“爱”的教育,办文化教育,让校园回归本色。教育的未来必定春光无限,教育的蓝图必定壮丽无比。我希望而且相信,未来的教育应该是这样的:

1、学生富有灵气

理想的学生应该是:健康的,品行端正,热爱生活,富有理想,朝气蓬勃;创新的,积极进取,敢于创新,富有个性,见解独特;坚强的,自信自强,永不放弃,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充满旺盛的斗志和乐观精神;有特长,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和广泛的兴趣爱好;善于协作,善于沟通,有着和谐的人际关系,受人欢迎;勤于思考,想像丰富,基础知识扎实,学习方法科学,用最少的时间赢得最大的成功。

2、教师充满生气

未来的教师将会是:有激情,胸怀理想,充满诗意;坚强的,自信坚韧,百折不弯,敢于挑战;宽容的,充满爱心,宽容大度,善于理解,受人尊敬;创新的,追求卓越,敢于创新;好学的,勤于学习,充实自我,知识渊博,阅历丰富;博爱的,关注人类命运,关注世事动态,具有社会责任感。

3、校长拥有才气

真正的校长一定是:能奉献,清晰认识自己的价值与使命,具有奉献精神和人文关怀;重名誉,珍惜学校的名誉,提升学校的品味;有个性,不断追求人生理想和办学理念,具有独特的办学风格;善指挥,具有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4、学校洋溢文气

未来的学校一定要:有特色,有独特的办学理念,富有个性的办学风格;有品位,内涵丰富,品味超群,溢满书香,富含人文,传输知识,塑造人品;有魅力,有一个富有人格魅力和远大理想的校长,有一支创新型的、有活力、讲奉献的教师队伍,有一批善于探索、人格健全、具有良好习惯的学生;有目标,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生活。

5、教育奠定底气

认真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透露出未来10年中国教育的10大亮点:

教育经费占GDP的4%——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达到4%。

高考不再是“独木桥”——2020年,考本科,可以参加全国统一高考,也可以到高水平大学去参加自主招生;考专科,经过专业技能的加试,可以凭高中成绩直接注册入学;考高校,可能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可考多次,用最好的成绩去申请。

学前入园率提高到95%——2020年,政府将担负起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学前一年幼儿毛入园率将提高到95%,学前三年幼儿毛入园率将提高到75%。

学生可以走班上课——学科分层教学,学生走班上课。到2020年,走班上课、学分制、导师制都将建立起来,学习困难的学生有帮助机制,优秀学生跳级、转学、转换专业、选修学段课程将更加容易,高中、高校将建立适合拔尖学生的培养模式。

教师资格打破“终身制”——国家制定教师资格标准,明确教师任职学历标准和品行要求。建立教师资格证书定期登记制度。继续加强师德建设。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政府预算。

“减负”成为硬指标——2020年,建立课业负担的监测制度并适时公告。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各种考级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

“择校”变得没必要——2020年,义务教育将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臵各项资源,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实行县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各地将不再设臵重点学校和重点班。

高中成为义务教育——高中生需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各门课程。逐步适当减少必修课的内容,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2020年,将普及高中教育,全面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

大学建立“退出机制”——未来十年,高校将建立“退出机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将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

高校逐步“去行政化”——今后十年,高校将“去行政化”,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逐步取消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让教育者来办教育。

同志们,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职业,我们就应该把它当作事业来追求。当我们真正追求有灵魂的教育时,我们就是在享受着教育的幸福,这是教育的一种境界。在我看来,教育的幸福即人的幸福,当学生感到幸福的时候,教师将感到幸福;当教师感受到幸福的时候,校长将感到幸福;当全体师生和老百姓都感到幸福的时候,教育就成就了幸福。这种教育的幸福,将随着人生走向生命的尽头而愈显灿烂辉煌。

同志们,为了我们的教育理想,为了实现我们的育人目标,让我们把平凡的事情做得更精彩,把简单的事情做得更彻底,把平淡的事情做得更经典。归根到

底,就是把教育当作育人事业来追求,当作培育灵魂的工程来建设,使我们自己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质量更高一些,更使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因有灵魂的教育而精彩!


相关文章

  •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1
  • 立德树人,打造新型教师团队形象 --常熟幼儿园师德素养培训计划 一. 研修背景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相比十七大报告所说的"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种论述是对德育的进 ...查看


  •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名片
  •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名片,也是一个城市气质和内涵的重要表现形式.我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有着很好的基础和条件.近几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在全省"率先建成经济文化强市"的目标,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保护 ...查看


  • 传递正能量静听好声音
  • 郑州教育的价值追求,就是"做有灵魂的教育",要求每一位校长做有灵魂的校长,办有灵魂的学校:每一位教师做有灵魂的教师,推进有灵魂的教学:每一位班主任做有灵魂的班主任,建设有灵魂的班级,培育有灵魂的学生.去年以来,郑州市以此 ...查看


  • 打造大学文化特色的途径探析
  • 2008年第1期(总第49期)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双月刊)No.1,2008GeneralNo.49 JOURNALOFHUNANADMINISTRATIONINSTITUTE 文章编号:1009-3605(2008)01-0102-03 ...查看


  •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藻生机的源泉.我们党是一贯重视理论指导和勇于进行理论创新的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作出新的理论贡献,不断产生新的 ...查看


  • 创建和谐校园演讲稿
  • 创建和谐校园演讲稿 九年一班 贺彤 "和谐"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形态,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而创建和谐校园应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一个学校如何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人才,离不开好的学风,好的 ...查看


  • 墨韵书香润泽童心
  • 墨韵书香 润泽童心 --兴泉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汇报材料 兴泉小学始建于1915年,九十多年来,兴泉小学曾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批人才,也锻炼出一大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传承着与时俱进的校风,多次获得市.县级表彰.在教育教学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校园文化 ...查看


  • 北京精神手抄报:说创新
  •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更是一个城市积极进取.追求进步的精神状态和保持发展活力的重要源泉. 历史的北京,是创新融入血脉.化为基因的文明之城.50万年前,北京周口店的古人类群落点燃了象征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星火,蕴 ...查看


  • 杭州检察:建设"过硬队伍" 打造"品质检察"·杭州日报
  • 杭州检察:建设"过硬队伍" 打造"品质检察" 2014-02-10 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曹建明亲切接见许航(右二)等" 最美检察官" 杭州检察官许航荣膺"最美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