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如何用好评价语_课堂教学学生评价案例

课堂教学中如何用好评价语

———课堂教学学生评价案例

刘万平

(张掖市临泽县城关小学,甘肃张掖

734200)

新课程呼唤充满活力的新课堂,新课堂呼唤“以学

生发展为本”

的新评价。天真可爱的小学生非常看重教师的评价。因此,教师的评价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用好评价语,来打动每个孩子的心灵,产生心与心的交流,创设出一个个优化的教育、教学”氛围,从而使课堂充满勃勃生机呢?

一、评价语应简洁、准确,让学生听得明白[案例一]师:请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话。生:我一会儿看书一会儿写字。师:可以一边读一边写。反思

这是一节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上的教学片断。不难看出,本案例中学生的发言无论从语法还是逻辑上讲都可以说是正确的,稍显不足的是,“一会儿看书一

会儿写字”

的学习方法不是很科学。因此教师在给予学生肯定性评价的同时还应提醒学生:学习时可以看一会儿书再写一会儿字,但不能频繁更换,否则将什么也做不好。然而老师所给的评价却是“可以一边读一边写。”虽然这个评价也是肯定的,但它却将关联词“一边……一边……”和“一会儿……一会儿……”等同起来,显然是错误的不科学的评价。因为关联词“一边……一

边……”

表示两件事同时进行,而“一会儿……一会儿……”却表示两件事之间有间隔,这分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岂能混为一谈!这样的评价语既犯了知识性的错误,对学生又是一种误导。

教师评价语要让学生知道哪是好的,哪是不好的;哪是对的,哪是错的,错在何处。如:“你读得很正确,若声音再响一点点就更好了。”“老师、同学又没追你,你干嘛读得那么快?要注意呀!”“读得真好听,老师要感谢你的爸爸妈妈给了你一副好嗓子,不过要是加上表

情就更加能传情达意了,不信,你试一试!“”

读课文应大大方方,别缩头缩脑呀!”“这个字念得不够好,跟老师再念一遍。”

二、评价语应情真意切,让学生如临春风,如沐春雨[案例二]

教师节到了,一生满心欢喜地走上讲台送给老师一张自制的贺卡。老师微笑着收下,并且说:“真漂亮!”学生满意而归。然而,第二天,送卡的学生却在教室墙角的垃圾桶里发现了自己送给老师的那张卡,心情可想而知。于是,该生从此不再相信老师,不再喜欢老师,也不再喜欢老师教的那门课。

反思

教学是一种双边行为,是一种师生互动的行为,是

建立在师生彼此信任、

相互了解基础上的民主、协作、共同进步的行为,也是一种鱼水关系式行为。古人云:

“亲其师,信其道。”案例中老师虚假的评价语不仅严重伤害了孩子稚嫩的自尊心,纯洁的爱师情,还使教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从此,这位学生自然不愿再亲此师,再信其道。这样,教师付出的必是失去教学对象和教学主体的代价,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只有真情才能换取真情,只有真爱才能换取真爱。教师的评价语应该是发自内心深处,真诚而亲切地自然流露,就像一缕温柔的春风抚摸孩子,就像点点春雨滋润孩子一样。这样才能博得学生信任,才能赢得学生

的心。如

“××同学,我为你的进步而高兴!”“××同学,这个问题老师都还没想到,你想到了,真了起!”(师竖起大拇指)“读得真不错!”“大家听了都在佩服你念得好!”“这个句子你读得多好呀!请你再读一遍,大家仔细听听!“”老师都被你读得感动了。“”

你念得比老师还要棒!“”

到目前为止,你是念得最出色的一个!”“老师觉得,你长大肯定能当一个播音员!”……如此生动、亲切、明朗的语言,学生听后怎么会不被深深感染?怎么会不大受激励呢?学生们跃跃欲试,一个个教学的高潮正是如此形成的。可以说,生动丰富的评价语言最大

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相反,那种虚情假意,表里不一,没有用“真心”的评价语,不仅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可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之对学习失去信心。

三、评价语应以鼓励为主,让学生获得自信,体验成功的快乐

[案例三]

一位教师教学《少年闰土》。师:请这个小组说说你们是怎样研读“捡贝壳”这件事的。(生汇报)

师:其他小组的同学有补充吗?生:老师,我有很多贝壳,能拿上来给大家看看吗?师:可以,请拿上来。

(学生把一大把贝壳捧上来,通过实物投影展示给大家看)

师:你能说出这些贝壳的名字吗?生:不会。(不由自主地低下了头)师:既然叫不出这些贝壳的名字,那请你把他们全部拿下去吧!

生:(手捧贝壳,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地回到了座位上)

反思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渴望被人赏识。儿童的这

种需要更为强烈。本案例中,

那位展示贝壳的孩子有足61

够的理由得到大家的赏识。①课前收集大量的贝壳不容易,然而他做到了,说明他有责任心、有毅力。②老师布置的任务他完成得最好,说明他有上进心、热爱学习。③敢于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说明他积极乐观、个性张扬。④他的行为是其他学生的榜样,潜移默化就能起到“润物无声”之效。然而,案例中的教师却因为学生叫不出这么多贝壳的名字而让学生扫兴而归!这样的评价语对学生的打击可想而知!或许,就是教师这样一个不经意的评价,就白白葬送了这个有着诸多优秀品质的学生的美好前程;或许,中国也因此而失去了一个伟大的学者、考古学家、科学家……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实!

人人都想得到别人赏识,人人都需要他人的鼓励。《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取激励性的评价,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老师不能吝啬赏识与赞许,如及时送上充满激励的评价语能让学生增强自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如“××同学,老师相信你的实力。“你的”发言很精彩,老师为你自豪!”(面带笑容)“你说得真好,刚才不举手不就失去了一次很好的表现机会了吗?

”“你读得真让我感动!”这样充满热情、亲切相信自己。

的鼓励,学生听后怎么会不受感动?怎么会失去信心?作为学生,他们在课堂上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全正确,这时,有的老师便以“错了!请坐。“不对!”谁再来?”这些语言来否定学生的回答,并期盼其他学生的正确回答。而有经验的老师则运用自己巧妙、机智的语言来纠正、鼓励学生的回答,注意情绪导向,做到引而不发。

四、评价语应富于变化,注重价值取向,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案例四](上接第58页)要完整又要简洁。同时还要注意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得体性。

④主旨大意题,要求词数比较少,所用语言要精辟、简洁。答案应符合标题要求,能概括出文章大意或作者的意图。

⑤有的问题可以在文中找到答案及其依据,但是对于开放性问题,考生要结合自己的观点回答。

7.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可能变化较大。主观发挥题增多,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更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考查加强。开放式作文将是考查的一个趋势,更适合新课标理念,对学生文化素质的要求更高。它不像传统作文那样,直接给出写作主题和内容要点,考生只要具备扎实的语言知识,一般就能把作文写好。开放式作文只给出写作要求,让学生自己选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自己列出内容要点,这样就存在作文跑题、要点不全、甚至无话可说等情况。试题给出形式可以是图画、图表、提纲等形式,可以提供包括目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等方面的情景;选材将会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这样有利于激活考生思维,留给考生一定的自由表达空间,以利考查考生的真实的写作水平;题材会突出时代精神和实用特色。

考生必须注意开放式作文的训练,除了具备扎实的语言知识,还要训练审题、立意、选材、把握要点的能

62

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文后,教师向学生提出

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一位学生说喜欢白骨精,因为她为了吃到唐僧肉,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对此,一个教师的评价是:“你的想法很独特,有创意。”而对学生的是非观却不置可否,学生喜滋滋地坐下了。另一个教师却是这样处理的:他听完学生的发言,略顿了一下后反问:“白骨精做的是好事还是坏事?”学生想了想说:“坏事。”老师接着问:“白骨精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地做坏事,你也喜欢她么?”学生红着脸摇了摇头。

反思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语文教育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第一位教师也许正是被这一新课程理念所迷惑,因而在学生道德观、人生观、是非观明显出错(学习白骨精坚持不懈吃唐僧的精神)时,仍然给予学生激励性评价,这显然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误导。可喜的是,第二位教师并没片面理解新课程的这一理念,而是清醒地认识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应该时时重视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因此他及时抓住学生认识上的误区,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学生很快在他的启发引导下获得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了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应该说,这样的教学才是顺应少年儿童身心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也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必须做到的。

课堂是活的,充满未知的变数。但你若高明地运用好评价语,则会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迎来“柳暗

,让课堂充满勃勃生机。(责任编辑:梁媛)花明又一村”

力,这不单单是英语课上训练出来的,而是学生综合素

质的一种表现。

[备考建议]做好书面表达题需要考生在平时训练和考试时注意以下几点。

①审题。明确大范围的要求。高考的书面表达题材多,有的是文字背景材料提供要点,有的是看图作文或者图表材料作文,还有两者相结合的。各种提示材料都要仔细阅读,审题必须到位。

②立题。明确主题是什么,突出要点的主体性地位,做好内容上必要的删减。

③丰题。就提供的信息进行语言上的组织,做适当的具体的补充。运用得体的语言来补“血”补“肉”,使所要写出来的文章意思连贯,语言畅通,逻辑严密。此过程的语言加工主要是做到:主谓一致和动词的时态语态正确运用;体现连接词在复合句中的使用;递进、并列、转折等副词(短语)运用使语言连贯,表达清楚;新课标高级词汇运用给文章添彩添色;开放式作文适当展开合理联想;正确拼写,书写美观大方。

④查题。查信息点是否完整,有没有遗漏;查语法是否正确;词法方面主要检查拼写,冠词、名词单复数和词语搭配等;句法方面主要检查是否正确使用时态、语态、主谓一致、一些连接词、过渡词等。(责任编辑:符洁)

!!!!!!!!!!!!!!!!!!!!!!!!!!!!!!!!!!!!!!!!!!!!!!!!

课堂教学中如何用好评价语

———课堂教学学生评价案例

刘万平

(张掖市临泽县城关小学,甘肃张掖

734200)

新课程呼唤充满活力的新课堂,新课堂呼唤“以学

生发展为本”

的新评价。天真可爱的小学生非常看重教师的评价。因此,教师的评价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用好评价语,来打动每个孩子的心灵,产生心与心的交流,创设出一个个优化的教育、教学”氛围,从而使课堂充满勃勃生机呢?

一、评价语应简洁、准确,让学生听得明白[案例一]师:请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话。生:我一会儿看书一会儿写字。师:可以一边读一边写。反思

这是一节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上的教学片断。不难看出,本案例中学生的发言无论从语法还是逻辑上讲都可以说是正确的,稍显不足的是,“一会儿看书一

会儿写字”

的学习方法不是很科学。因此教师在给予学生肯定性评价的同时还应提醒学生:学习时可以看一会儿书再写一会儿字,但不能频繁更换,否则将什么也做不好。然而老师所给的评价却是“可以一边读一边写。”虽然这个评价也是肯定的,但它却将关联词“一边……一边……”和“一会儿……一会儿……”等同起来,显然是错误的不科学的评价。因为关联词“一边……一

边……”

表示两件事同时进行,而“一会儿……一会儿……”却表示两件事之间有间隔,这分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岂能混为一谈!这样的评价语既犯了知识性的错误,对学生又是一种误导。

教师评价语要让学生知道哪是好的,哪是不好的;哪是对的,哪是错的,错在何处。如:“你读得很正确,若声音再响一点点就更好了。”“老师、同学又没追你,你干嘛读得那么快?要注意呀!”“读得真好听,老师要感谢你的爸爸妈妈给了你一副好嗓子,不过要是加上表

情就更加能传情达意了,不信,你试一试!“”

读课文应大大方方,别缩头缩脑呀!”“这个字念得不够好,跟老师再念一遍。”

二、评价语应情真意切,让学生如临春风,如沐春雨[案例二]

教师节到了,一生满心欢喜地走上讲台送给老师一张自制的贺卡。老师微笑着收下,并且说:“真漂亮!”学生满意而归。然而,第二天,送卡的学生却在教室墙角的垃圾桶里发现了自己送给老师的那张卡,心情可想而知。于是,该生从此不再相信老师,不再喜欢老师,也不再喜欢老师教的那门课。

反思

教学是一种双边行为,是一种师生互动的行为,是

建立在师生彼此信任、

相互了解基础上的民主、协作、共同进步的行为,也是一种鱼水关系式行为。古人云:

“亲其师,信其道。”案例中老师虚假的评价语不仅严重伤害了孩子稚嫩的自尊心,纯洁的爱师情,还使教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从此,这位学生自然不愿再亲此师,再信其道。这样,教师付出的必是失去教学对象和教学主体的代价,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只有真情才能换取真情,只有真爱才能换取真爱。教师的评价语应该是发自内心深处,真诚而亲切地自然流露,就像一缕温柔的春风抚摸孩子,就像点点春雨滋润孩子一样。这样才能博得学生信任,才能赢得学生

的心。如

“××同学,我为你的进步而高兴!”“××同学,这个问题老师都还没想到,你想到了,真了起!”(师竖起大拇指)“读得真不错!”“大家听了都在佩服你念得好!”“这个句子你读得多好呀!请你再读一遍,大家仔细听听!“”老师都被你读得感动了。“”

你念得比老师还要棒!“”

到目前为止,你是念得最出色的一个!”“老师觉得,你长大肯定能当一个播音员!”……如此生动、亲切、明朗的语言,学生听后怎么会不被深深感染?怎么会不大受激励呢?学生们跃跃欲试,一个个教学的高潮正是如此形成的。可以说,生动丰富的评价语言最大

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相反,那种虚情假意,表里不一,没有用“真心”的评价语,不仅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可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之对学习失去信心。

三、评价语应以鼓励为主,让学生获得自信,体验成功的快乐

[案例三]

一位教师教学《少年闰土》。师:请这个小组说说你们是怎样研读“捡贝壳”这件事的。(生汇报)

师:其他小组的同学有补充吗?生:老师,我有很多贝壳,能拿上来给大家看看吗?师:可以,请拿上来。

(学生把一大把贝壳捧上来,通过实物投影展示给大家看)

师:你能说出这些贝壳的名字吗?生:不会。(不由自主地低下了头)师:既然叫不出这些贝壳的名字,那请你把他们全部拿下去吧!

生:(手捧贝壳,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地回到了座位上)

反思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渴望被人赏识。儿童的这

种需要更为强烈。本案例中,

那位展示贝壳的孩子有足61

够的理由得到大家的赏识。①课前收集大量的贝壳不容易,然而他做到了,说明他有责任心、有毅力。②老师布置的任务他完成得最好,说明他有上进心、热爱学习。③敢于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说明他积极乐观、个性张扬。④他的行为是其他学生的榜样,潜移默化就能起到“润物无声”之效。然而,案例中的教师却因为学生叫不出这么多贝壳的名字而让学生扫兴而归!这样的评价语对学生的打击可想而知!或许,就是教师这样一个不经意的评价,就白白葬送了这个有着诸多优秀品质的学生的美好前程;或许,中国也因此而失去了一个伟大的学者、考古学家、科学家……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实!

人人都想得到别人赏识,人人都需要他人的鼓励。《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取激励性的评价,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老师不能吝啬赏识与赞许,如及时送上充满激励的评价语能让学生增强自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如“××同学,老师相信你的实力。“你的”发言很精彩,老师为你自豪!”(面带笑容)“你说得真好,刚才不举手不就失去了一次很好的表现机会了吗?

”“你读得真让我感动!”这样充满热情、亲切相信自己。

的鼓励,学生听后怎么会不受感动?怎么会失去信心?作为学生,他们在课堂上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全正确,这时,有的老师便以“错了!请坐。“不对!”谁再来?”这些语言来否定学生的回答,并期盼其他学生的正确回答。而有经验的老师则运用自己巧妙、机智的语言来纠正、鼓励学生的回答,注意情绪导向,做到引而不发。

四、评价语应富于变化,注重价值取向,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案例四](上接第58页)要完整又要简洁。同时还要注意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得体性。

④主旨大意题,要求词数比较少,所用语言要精辟、简洁。答案应符合标题要求,能概括出文章大意或作者的意图。

⑤有的问题可以在文中找到答案及其依据,但是对于开放性问题,考生要结合自己的观点回答。

7.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可能变化较大。主观发挥题增多,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更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考查加强。开放式作文将是考查的一个趋势,更适合新课标理念,对学生文化素质的要求更高。它不像传统作文那样,直接给出写作主题和内容要点,考生只要具备扎实的语言知识,一般就能把作文写好。开放式作文只给出写作要求,让学生自己选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自己列出内容要点,这样就存在作文跑题、要点不全、甚至无话可说等情况。试题给出形式可以是图画、图表、提纲等形式,可以提供包括目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等方面的情景;选材将会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这样有利于激活考生思维,留给考生一定的自由表达空间,以利考查考生的真实的写作水平;题材会突出时代精神和实用特色。

考生必须注意开放式作文的训练,除了具备扎实的语言知识,还要训练审题、立意、选材、把握要点的能

62

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文后,教师向学生提出

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一位学生说喜欢白骨精,因为她为了吃到唐僧肉,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对此,一个教师的评价是:“你的想法很独特,有创意。”而对学生的是非观却不置可否,学生喜滋滋地坐下了。另一个教师却是这样处理的:他听完学生的发言,略顿了一下后反问:“白骨精做的是好事还是坏事?”学生想了想说:“坏事。”老师接着问:“白骨精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地做坏事,你也喜欢她么?”学生红着脸摇了摇头。

反思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语文教育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第一位教师也许正是被这一新课程理念所迷惑,因而在学生道德观、人生观、是非观明显出错(学习白骨精坚持不懈吃唐僧的精神)时,仍然给予学生激励性评价,这显然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误导。可喜的是,第二位教师并没片面理解新课程的这一理念,而是清醒地认识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应该时时重视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因此他及时抓住学生认识上的误区,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学生很快在他的启发引导下获得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了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应该说,这样的教学才是顺应少年儿童身心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也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必须做到的。

课堂是活的,充满未知的变数。但你若高明地运用好评价语,则会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迎来“柳暗

,让课堂充满勃勃生机。(责任编辑:梁媛)花明又一村”

力,这不单单是英语课上训练出来的,而是学生综合素

质的一种表现。

[备考建议]做好书面表达题需要考生在平时训练和考试时注意以下几点。

①审题。明确大范围的要求。高考的书面表达题材多,有的是文字背景材料提供要点,有的是看图作文或者图表材料作文,还有两者相结合的。各种提示材料都要仔细阅读,审题必须到位。

②立题。明确主题是什么,突出要点的主体性地位,做好内容上必要的删减。

③丰题。就提供的信息进行语言上的组织,做适当的具体的补充。运用得体的语言来补“血”补“肉”,使所要写出来的文章意思连贯,语言畅通,逻辑严密。此过程的语言加工主要是做到:主谓一致和动词的时态语态正确运用;体现连接词在复合句中的使用;递进、并列、转折等副词(短语)运用使语言连贯,表达清楚;新课标高级词汇运用给文章添彩添色;开放式作文适当展开合理联想;正确拼写,书写美观大方。

④查题。查信息点是否完整,有没有遗漏;查语法是否正确;词法方面主要检查拼写,冠词、名词单复数和词语搭配等;句法方面主要检查是否正确使用时态、语态、主谓一致、一些连接词、过渡词等。(责任编辑:符洁)

!!!!!!!!!!!!!!!!!!!!!!!!!!!!!!!!!!!!!!!!!!!!!!!!


相关文章

  •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验教学方法初探
  •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验教学方法初探 [摘 要] 传统教学方法难以完全满足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教学的需求,为此本文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分析方法,通过实施模拟软件教学法,实现了教学方式和教师.学生角色的转化,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查看


  • 图像的数字化表示
  • 第二章 图形.图像 案例一 图像的数字化表示 (一) 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在信息技术设备中存储的图像是如何用数字形式表示出来的.包括两部分:1. 图像的分割,即以像素为基本单元,组成数字化图像:2. 像素的数字化表示方法.本 ...查看


  •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案例
  •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圆柱的表面积> 学习内容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圆柱体表面积第二课时例4. 课程标准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和表面 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内容与学情分析: 圆柱是学 ...查看


  • 微课设计与制作
  • 微课设计与制作经验分享主讲:刘万辉[***********]主讲教师QQ号微课与多媒体技术群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41849-1提纲1.微课开发的思路 2.微课的教学设计3.丰富的微课形式微课的设计与制作经验分享1. ...查看


  • _淀粉水解_探究性实验教学案例
  • ()・51・ "淀粉水解"探究性实验教学案例 雷永军 王慧娟 (浙江省丽水市碧湖中学 323000) 在"淀粉水解"的教学中,我改变过去教师演示,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的教学模式,将实验探究模式引入课堂,通 ...查看


  • 巩固成果开拓创新
  • 巩固成果 开拓创新 全面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在2008年春季高等师范教育发展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座谈会上的发言 彬县永乐中学校长 王春耕 彬县作为陕西省首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县,于2002年秋季中小学起始年级同时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查看


  •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 看山还是山 看水还是水 数学课堂教学回归简约化的实 践与思考 作者:刘家宏 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4年多了,在这四年里,数学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喜可贺.然而,现在的课堂似乎又走进了一个新的误区:教师津津乐道于教学过程的精雕细刻.完美无暇 ...查看


  • [求平均数]说课稿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说课稿 沙头镇中心小学 陈群芝 今天我执教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内容<平均数>,设计本课我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依据<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 ...查看


  • [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与反思]案例分析
  • <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与反思>案例分析 1. "变量与函数" 一节的教学片段,请你结合知识技能的教学要求,谈谈这节课教学设计存在的不足之处,及在进行知识技能教学时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 答: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对于知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