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观察力发展特点与培养

浅析幼儿观察力发展特点与培养

摘 要: 幼儿观察力的特点表现在四个方面:缺乏稳定性;持续时间较短;缺乏系统性和概括性;缺少观察方法。文章认为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应着重抓几个方面: 明确观察目的, 正确定位观察内容; 教给幼儿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充分调动幼儿多种感观功能参与观察活动; 注重创设观察环境, 引导和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

关键词: 幼儿 观察能力 特点 培养

Abstract: Observ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in four areas: the lack of stability; short duration; lack of systematic and general; the lack of observation methods. Article observed that the ability of young children should focus on grasping aspects: the purpose of clear

observation, observation of the contents of the correct positioning; to teach children to master the correct observation methods; fully mobilize the children a variety of sensory function of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ctivities; focus on the creation of observ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and guide Observe and stimulate children's interest.

Keywords: Child Care Observation Features Training

观察能力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感知活动, 是知觉的最高形式。同时观察能力又是认识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观察是积累知识的起点,又是科学发现的开端,任何学习、联系实际的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都始于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精细观察。因此,在人的一生成长关键时期——幼儿时期更应当注重其观察能力的培养。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和幼儿教师在探索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方面进行了不懈努力,提出了不少极有价值的理论与对策,对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幼儿来说,观察是他们摄取感性知识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幼儿具有良好的观察力,可以主动获取知识,可以满足好奇心、求知欲。观察力是人类智力结构的重要基础,是幼儿认知世界的眼睛,如何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力呢?

1、幼儿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幼儿观察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比如3岁左右的幼儿大脑兴奋和抑制的发展不平衡,他们容易激动,抑制力较差,注意力不集中。他们只能观察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事物的表面或明显的特征,其观察的印象也是模糊的、笼统的,不能区分事物的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对事物的细微差别分辨不清。而5- 7 岁的幼儿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机能都有所增强,他们能够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比较准确地认识周围的事物。他们不仅能注意事物的表面特征,而且能比较事物的本质特征和非本质特征,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及分辨事物的细微差别。可见,不

同年龄阶段幼儿的观察能力的发展水平有显著不同。幼儿的心理、生理特点决定了幼儿的观察力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1缺乏稳定性。

幼儿一般很少会自觉地为某一目的而进行观察,常常受到身边事物的较为突出的外部特征及当时的情绪、个人兴趣所支配。并且常常会在过程中忘记观察任务,或频繁更换观察对象。

1.2持续时间较短。

实验显示,3岁左右的幼儿持续观察图片的时间大约只有5~6 分钟,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有所延长,6 岁时大约达到12 分钟。对于他们不感兴趣的对象,观察时间会更短,有的不到一两分钟。

1.3、缺乏系统性和概括性。

有关眼动轨迹的研究结果表明,3岁幼儿在观察事物时,其眼球运动的轨迹是杂乱的,4~5 岁幼儿的眼动轨迹越来越符合事物的轮廓,也就是说,幼儿在观察事物时尚缺乏系统性;同时,幼儿观察时往往也发现不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缺乏概括性。

1.4、缺少观察方法。

幼儿喜欢观察,但却不知如何科学地观察。我们都知道小朋友外出时,他总是东张酉望,左顾右盼,指东向西,恨不得一下干把周围的一切尽收眼底。显然,他的观察常常是杂乱无章的,并且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要观察的事物。

2、培养幼儿观察力的过程

2.1、明确观察目的, 正确定位观察内容

这种方法主要针对幼儿在观察事物的时候缺乏稳定性而言的,给幼儿提出具体的观察目标的时候,任务描述得越具体,孩子观察的目的越明确,观察的效果就越好。观察必须要有目的,没有目的的观察,对幼儿的感知不会产生任何刺激,因此,这样的观察对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也就毫无意义。

教学中有这样一个教学案例:教师让小朋友观察蝌蚪的生活和成长,特别是小蝌蚪如何成为青蛙的过程,结果很多小蝌蚪都莫名的死掉,幸存的两只也没了往日的欢快。“小蝌蚪究竟怎么死的? ”成了孩子们最想知道的事。这时候教师及时改变了教学任务:小蝌蚪是怎么死的。请小朋友们一起来观察小蝌蚪的成长变化,并且请小朋友们注意观察和总结小蝌蚪的死亡原因。在小蝌蚪成长的过程中, 小朋友们不断地有新的发现。比如,小蝌蚪长出了两条腿, 接着又长出了两条腿,慢慢地长大了;小蝌蚪的尾巴没有了;长成小青蛙了..孩子们的观察还在不断地进行着。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针对小蝌蚪的死亡现象给小朋友们提出了具

体的观察目标和任务,小朋友们通过回忆平时其他小朋友的行为和对小蝌蚪仔细的观察,得出了以上小蝌蚪死亡的结论。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同时又增强了科学知识。

2.2、培养幼儿对观察的兴趣

这点主要是针对幼儿在观察事物的时候持续的时间较短而提出的。幼儿受到心理、生理的制约,使得在观察事物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持续时间较短。为了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就需要选择一些足以引起他们兴趣或在某一方面有显著特点的观察对象。在培养幼儿观察兴趣时,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让幼儿带着问题观察,让幼儿在观察事物中获得深刻的印象,从而获得答案;另外就是通过游戏有意识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让孩子动手做,由于是游戏,大家的积极性很高,积极参加游戏,在有意识的活动中幼儿观察兴趣得到培养。如上述案例中教师选择蝌蚪作为观察对象,一是因为蝌蚪在城市中很少见, 孩子们都非常有兴趣观察;二是因为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本身有很大的变化,特点显著。

2.3、教给幼儿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力

这点主要是针对幼儿在观察事物时缺乏观察方法二提出的。交给孩子一些观察的方法对于孩子来讲非常重要,在学习中、生活中都应针对不同的情况交给孩子不同的观察方法,使孩子能事半功倍,有成就感。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幼儿观察事物一些方法,让幼儿学会有目的、自主全面的、细致的观察事物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2.3.1.顺序法

顺序法指一定顺序来进行观察,其特征是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从上到下,从明显特征到不明显特征【2】。应指导幼儿学习从上到下观察,从远到近的观察,这样幼儿在用语言描述所观察的结果时,就不会出现零乱、重复、遗漏的现象。

2.3.2.比较法

比较法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和现象比较他们不同点和相同点,让幼儿进行分析、比较、判断、思考,从而正确细致,完整认识事物【2】。在幼儿观察的过程中,有些现象幼儿难以发现或者容易忽视而难以完成整个观察的过程。因此,采用比较观察法,就可以很好解决这个问题。

2.3.3.表达法

表达法是指幼儿观察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讲述、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情况和感受【2】。如观察各种各样的图形时,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他们观察到的图形的形状颜色等,允许幼儿在观察中互相交谈,鼓励幼儿提出问题使幼儿在讲、做、玩、想、唱的过程中,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既巩固了观察所得的知识

又加深了观察所得的印象,对事物的认识就更全面、更深刻了。

2.4、充分调动幼儿多种感观功能参与观察活动

我们生存的环境是五彩缤纷的,这为幼儿观察与探索世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往往又是多方面的。诸如,我们常说的“五味”、“形与体”、“视觉感观”、“冷与热”、“声波”等,对于幼儿来说相对抽象,不好理解接受。为此,在对于幼儿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我们就要充分地调动幼儿的多种感观功能,共同参与,即不仅仅是视觉, 听觉、味觉、触觉、嗅觉也要参与其中,让幼儿的几种感观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幼儿通过观察,进而感受,再深入思考。只有这样,其观察才是真正有效的,观察能力才能逐渐培养形成,从而促进幼儿智力的增长和智力水平的提高。实践证明,通过多种感观的参与观察活动,幼儿在愉快的观察活动中,并自觉地融入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为给幼儿多种感观的参与观察能力的培养,夯实了基础【6】。

2.5、创造鼓励幼儿观察的良好氛围

心理学研究证明,创造鼓励幼儿观察的良好氛围是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重要保障。我们在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的过程中,应尽力创设利于幼儿观察的空间、想象的空间和观察的环境,努力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对于幼儿的观察行为,我们也应多加鼓励,必要时开展观察竞赛,创造竞争的气氛,切忌一味压制和批评,以免压抑幼儿的观察兴趣和信心。

2.6、引导幼儿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幼儿在活动中进行着操作,直接观察到事物的变化,认识到各种事物的性能,而且在实践中,孩子的参与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1】。

活动是推动幼儿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活动作为一种直观的动作思维,适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同时活动本身使幼儿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活动中也接受了许多新的信息。幼儿接受教育活动有许多种,如:游戏、制作、音乐、美术、讲故事等。其中,游戏是幼儿普遍感兴趣的活动。它便于幼儿集中注意力,专注地观察游戏活动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许多集体游戏与角色游戏实际上是社会活动的模拟, 如模仿警察叔叔执勤、指挥,模仿驾驶员开车,模仿医生看病等,十分有利于幼儿观察能力的发展。

2.7、发挥儿童语言的功能

运用儿童的多种语言记录观察过程,积累观察经验。多种语言,是指说、写、画、唱、跳。利用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记录观察行为和结果,如观察记录、观察日记、绘画观察过程中的关键点【1】。

2.8、引导幼儿找出规律

这点主要针对幼儿的观察力缺乏针对性和概括性提出的。运用小蝌蚪的案例,

引导孩子们找出小蝌蚪如何变成青蛙的规律和小蝌蚪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生活习性, 请小朋友们归纳总结出来, 包括总结出小蝌蚪死亡的原因等等, 由此有目的地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3、结语

综上所述,观察是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出现产生的一种关注,幼儿通过观察活动的进行和参与,无疑可提升幼儿知识经验的积累,促进其一生的成长。因此,在幼儿期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对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因为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是让幼儿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最好的途径。没有观察,幼儿就不可能对客观事件有真正意义上的理解,也就不能获得完整的知识,而具备了良好的观察能力,就等于拥有了一把认识世界的金“钥匙”。

总之,对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孩子今后在学习文化知识方面获得成功。也有助于孩子整个人生的成功。从小就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让观察成为一种习惯是幼儿未来成长必备的素质。

参考文献

[1] 李道佳. 郭晓琴主编.幼儿素质教育.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 杨丽珠.刘文.毕生发展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卫华.中国父母解读卡尔·威特教育.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

[4] 赵忠心.家庭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 刘大文.王美岚.家教与成才.上海:电子工业出版社.1994

[6] 张承芬等.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济南:明天出版社.1999

[7] 孔起英.统整各方资源, 形成教育合力, 促进幼儿发展.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8] 周弘.觉醒.赏识教育讲学精华读本[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4】

浅析幼儿观察力发展特点与培养

摘 要: 幼儿观察力的特点表现在四个方面:缺乏稳定性;持续时间较短;缺乏系统性和概括性;缺少观察方法。文章认为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应着重抓几个方面: 明确观察目的, 正确定位观察内容; 教给幼儿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充分调动幼儿多种感观功能参与观察活动; 注重创设观察环境, 引导和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

关键词: 幼儿 观察能力 特点 培养

Abstract: Observ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in four areas: the lack of stability; short duration; lack of systematic and general; the lack of observation methods. Article observed that the ability of young children should focus on grasping aspects: the purpose of clear

observation, observation of the contents of the correct positioning; to teach children to master the correct observation methods; fully mobilize the children a variety of sensory function of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ctivities; focus on the creation of observ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and guide Observe and stimulate children's interest.

Keywords: Child Care Observation Features Training

观察能力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感知活动, 是知觉的最高形式。同时观察能力又是认识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观察是积累知识的起点,又是科学发现的开端,任何学习、联系实际的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都始于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精细观察。因此,在人的一生成长关键时期——幼儿时期更应当注重其观察能力的培养。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和幼儿教师在探索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方面进行了不懈努力,提出了不少极有价值的理论与对策,对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幼儿来说,观察是他们摄取感性知识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幼儿具有良好的观察力,可以主动获取知识,可以满足好奇心、求知欲。观察力是人类智力结构的重要基础,是幼儿认知世界的眼睛,如何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力呢?

1、幼儿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幼儿观察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比如3岁左右的幼儿大脑兴奋和抑制的发展不平衡,他们容易激动,抑制力较差,注意力不集中。他们只能观察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事物的表面或明显的特征,其观察的印象也是模糊的、笼统的,不能区分事物的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对事物的细微差别分辨不清。而5- 7 岁的幼儿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机能都有所增强,他们能够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比较准确地认识周围的事物。他们不仅能注意事物的表面特征,而且能比较事物的本质特征和非本质特征,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及分辨事物的细微差别。可见,不

同年龄阶段幼儿的观察能力的发展水平有显著不同。幼儿的心理、生理特点决定了幼儿的观察力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1缺乏稳定性。

幼儿一般很少会自觉地为某一目的而进行观察,常常受到身边事物的较为突出的外部特征及当时的情绪、个人兴趣所支配。并且常常会在过程中忘记观察任务,或频繁更换观察对象。

1.2持续时间较短。

实验显示,3岁左右的幼儿持续观察图片的时间大约只有5~6 分钟,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有所延长,6 岁时大约达到12 分钟。对于他们不感兴趣的对象,观察时间会更短,有的不到一两分钟。

1.3、缺乏系统性和概括性。

有关眼动轨迹的研究结果表明,3岁幼儿在观察事物时,其眼球运动的轨迹是杂乱的,4~5 岁幼儿的眼动轨迹越来越符合事物的轮廓,也就是说,幼儿在观察事物时尚缺乏系统性;同时,幼儿观察时往往也发现不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缺乏概括性。

1.4、缺少观察方法。

幼儿喜欢观察,但却不知如何科学地观察。我们都知道小朋友外出时,他总是东张酉望,左顾右盼,指东向西,恨不得一下干把周围的一切尽收眼底。显然,他的观察常常是杂乱无章的,并且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要观察的事物。

2、培养幼儿观察力的过程

2.1、明确观察目的, 正确定位观察内容

这种方法主要针对幼儿在观察事物的时候缺乏稳定性而言的,给幼儿提出具体的观察目标的时候,任务描述得越具体,孩子观察的目的越明确,观察的效果就越好。观察必须要有目的,没有目的的观察,对幼儿的感知不会产生任何刺激,因此,这样的观察对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也就毫无意义。

教学中有这样一个教学案例:教师让小朋友观察蝌蚪的生活和成长,特别是小蝌蚪如何成为青蛙的过程,结果很多小蝌蚪都莫名的死掉,幸存的两只也没了往日的欢快。“小蝌蚪究竟怎么死的? ”成了孩子们最想知道的事。这时候教师及时改变了教学任务:小蝌蚪是怎么死的。请小朋友们一起来观察小蝌蚪的成长变化,并且请小朋友们注意观察和总结小蝌蚪的死亡原因。在小蝌蚪成长的过程中, 小朋友们不断地有新的发现。比如,小蝌蚪长出了两条腿, 接着又长出了两条腿,慢慢地长大了;小蝌蚪的尾巴没有了;长成小青蛙了..孩子们的观察还在不断地进行着。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针对小蝌蚪的死亡现象给小朋友们提出了具

体的观察目标和任务,小朋友们通过回忆平时其他小朋友的行为和对小蝌蚪仔细的观察,得出了以上小蝌蚪死亡的结论。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同时又增强了科学知识。

2.2、培养幼儿对观察的兴趣

这点主要是针对幼儿在观察事物的时候持续的时间较短而提出的。幼儿受到心理、生理的制约,使得在观察事物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持续时间较短。为了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就需要选择一些足以引起他们兴趣或在某一方面有显著特点的观察对象。在培养幼儿观察兴趣时,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让幼儿带着问题观察,让幼儿在观察事物中获得深刻的印象,从而获得答案;另外就是通过游戏有意识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让孩子动手做,由于是游戏,大家的积极性很高,积极参加游戏,在有意识的活动中幼儿观察兴趣得到培养。如上述案例中教师选择蝌蚪作为观察对象,一是因为蝌蚪在城市中很少见, 孩子们都非常有兴趣观察;二是因为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本身有很大的变化,特点显著。

2.3、教给幼儿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力

这点主要是针对幼儿在观察事物时缺乏观察方法二提出的。交给孩子一些观察的方法对于孩子来讲非常重要,在学习中、生活中都应针对不同的情况交给孩子不同的观察方法,使孩子能事半功倍,有成就感。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幼儿观察事物一些方法,让幼儿学会有目的、自主全面的、细致的观察事物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2.3.1.顺序法

顺序法指一定顺序来进行观察,其特征是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从上到下,从明显特征到不明显特征【2】。应指导幼儿学习从上到下观察,从远到近的观察,这样幼儿在用语言描述所观察的结果时,就不会出现零乱、重复、遗漏的现象。

2.3.2.比较法

比较法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和现象比较他们不同点和相同点,让幼儿进行分析、比较、判断、思考,从而正确细致,完整认识事物【2】。在幼儿观察的过程中,有些现象幼儿难以发现或者容易忽视而难以完成整个观察的过程。因此,采用比较观察法,就可以很好解决这个问题。

2.3.3.表达法

表达法是指幼儿观察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讲述、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情况和感受【2】。如观察各种各样的图形时,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他们观察到的图形的形状颜色等,允许幼儿在观察中互相交谈,鼓励幼儿提出问题使幼儿在讲、做、玩、想、唱的过程中,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既巩固了观察所得的知识

又加深了观察所得的印象,对事物的认识就更全面、更深刻了。

2.4、充分调动幼儿多种感观功能参与观察活动

我们生存的环境是五彩缤纷的,这为幼儿观察与探索世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往往又是多方面的。诸如,我们常说的“五味”、“形与体”、“视觉感观”、“冷与热”、“声波”等,对于幼儿来说相对抽象,不好理解接受。为此,在对于幼儿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我们就要充分地调动幼儿的多种感观功能,共同参与,即不仅仅是视觉, 听觉、味觉、触觉、嗅觉也要参与其中,让幼儿的几种感观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幼儿通过观察,进而感受,再深入思考。只有这样,其观察才是真正有效的,观察能力才能逐渐培养形成,从而促进幼儿智力的增长和智力水平的提高。实践证明,通过多种感观的参与观察活动,幼儿在愉快的观察活动中,并自觉地融入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为给幼儿多种感观的参与观察能力的培养,夯实了基础【6】。

2.5、创造鼓励幼儿观察的良好氛围

心理学研究证明,创造鼓励幼儿观察的良好氛围是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重要保障。我们在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的过程中,应尽力创设利于幼儿观察的空间、想象的空间和观察的环境,努力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对于幼儿的观察行为,我们也应多加鼓励,必要时开展观察竞赛,创造竞争的气氛,切忌一味压制和批评,以免压抑幼儿的观察兴趣和信心。

2.6、引导幼儿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幼儿在活动中进行着操作,直接观察到事物的变化,认识到各种事物的性能,而且在实践中,孩子的参与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1】。

活动是推动幼儿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活动作为一种直观的动作思维,适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同时活动本身使幼儿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活动中也接受了许多新的信息。幼儿接受教育活动有许多种,如:游戏、制作、音乐、美术、讲故事等。其中,游戏是幼儿普遍感兴趣的活动。它便于幼儿集中注意力,专注地观察游戏活动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许多集体游戏与角色游戏实际上是社会活动的模拟, 如模仿警察叔叔执勤、指挥,模仿驾驶员开车,模仿医生看病等,十分有利于幼儿观察能力的发展。

2.7、发挥儿童语言的功能

运用儿童的多种语言记录观察过程,积累观察经验。多种语言,是指说、写、画、唱、跳。利用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记录观察行为和结果,如观察记录、观察日记、绘画观察过程中的关键点【1】。

2.8、引导幼儿找出规律

这点主要针对幼儿的观察力缺乏针对性和概括性提出的。运用小蝌蚪的案例,

引导孩子们找出小蝌蚪如何变成青蛙的规律和小蝌蚪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生活习性, 请小朋友们归纳总结出来, 包括总结出小蝌蚪死亡的原因等等, 由此有目的地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3、结语

综上所述,观察是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出现产生的一种关注,幼儿通过观察活动的进行和参与,无疑可提升幼儿知识经验的积累,促进其一生的成长。因此,在幼儿期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对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因为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是让幼儿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最好的途径。没有观察,幼儿就不可能对客观事件有真正意义上的理解,也就不能获得完整的知识,而具备了良好的观察能力,就等于拥有了一把认识世界的金“钥匙”。

总之,对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孩子今后在学习文化知识方面获得成功。也有助于孩子整个人生的成功。从小就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让观察成为一种习惯是幼儿未来成长必备的素质。

参考文献

[1] 李道佳. 郭晓琴主编.幼儿素质教育.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 杨丽珠.刘文.毕生发展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卫华.中国父母解读卡尔·威特教育.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

[4] 赵忠心.家庭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 刘大文.王美岚.家教与成才.上海:电子工业出版社.1994

[6] 张承芬等.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济南:明天出版社.1999

[7] 孔起英.统整各方资源, 形成教育合力, 促进幼儿发展.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8] 周弘.觉醒.赏识教育讲学精华读本[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4】


相关文章

  • 浅析幼儿早期阅读书籍的选择
  • 浅析幼儿早期阅读书籍的选择 [摘要]:早期阅读已受到越来越多幼儿园和家长的重视,原因是早期阅读的诸多好处,如: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听说习惯,培养幼儿的专注力,激发识字的兴趣,扩大词汇量,丰富情感,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等.如何发挥好早期阅 ...查看


  • 总结:浅析幼儿舞蹈作品的创编
  • 总结:浅析幼儿舞蹈作品的创编 总结:浅析幼儿舞蹈作品的创编 舞蹈作为一种形体艺术走进人们的视野,已倍受关注.她是人类审美活动集中的表现,是提高人类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有力手段.舞蹈艺术以极富魅力的赏心悦目的肢体语言,对人们情操进行陶冶,心灵 ...查看


  • 幼儿园环境布置图片:浅析幼儿园的环境创设
  • 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已成为广大幼教工作者关心的热门话题之一.笔者曾多次带学生到幼儿园见习和实习,发现幼儿园的环境创设特别是墙面装饰和区角布置,存在着教师动手动脑多.幼儿动手动脑少,教师设想计划多.幼儿设想计划少,固定的多.变化的少等问题.由 ...查看


  • 浅析幼儿园新教师制定教学目标存在的问题
  • 摘 要:根据幼儿园教育的实际情况,教学活动仍是落实教育目标的最主要的具体途径之一,因此,教学目标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每个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都面对如何制定教学目标这一实际问题,特别是新老师在实际教学目标制定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 ...查看


  • 浅析幼儿游戏活动与幼儿良好个性的培养
  • 浅析幼儿游戏活动与幼儿良好个性的培养 爱玩游戏是每个幼儿的天性,游戏一直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的儿童,人们对游戏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对游戏的利用也越来越充分.各界人士一致认为,游戏在幼儿一生发展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21世纪的未来 ...查看


  • 浅析大班编织活动中幼儿能力的培养
  • 浅析大班编织活动中幼儿能力的培养 浅析大班编织活动中幼儿能力的培养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它的民间艺术在国际的文化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在大力弘扬民族文化教育的今天,我园将民间艺术引入到教育之中,让幼儿从接触感受和学习传统的民间艺术, ...查看


  • 浅析幼儿好奇心的培养
  • 关键词:幼儿 好奇心 不速之客 最近看到一则教育案例, 对笔者触动很大,深感幼儿的好奇心培养未被充分重视.案例是这样的:一场大雨过后,活动场地上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蚯蚓.晨间活动时,孩子们发现它在场地上躺着, 于是 ...查看


  • 浅析对幼儿游戏的观察与指导
  • 浅析对幼儿游戏的观察与指导 通过近半年的研究,我们得出: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相对轻松的活动气氛能充分满足孩子们的发展需要,但是在孩子们参与区域活动的过程中,务必会发生种种难以想象的状况,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地介入,并采用合理的指导方法,以保证探 ...查看


  • (最新版)电大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浅析幼儿园班级常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学生姓名 李 硕 指导教师 梁红莲 年 级 13春学前教育本 分校学院 保定广播电视大学 提交日期 2015年4月 目录 目录„„„„„„„„„„„„„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