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的沐浴
--我的从教历程
1989年9月,从中师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宽川初中任教。在永久牌自行车的后架捆绑上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我骑车到这所离家有五六公里的乡村初中。学校不大,只有四栋十二间教室和两座水泥砌的乒乓球台。暑假刚过,操场上堆放着村民们打碾麦子后的麦草,还有没来得及清理的疯长到一尺来高的野草。 在我之前,宽川初中只有几位师范毕业生。对我的到来,校长显得特别重视,也特别热情。报到的第一天,他亲自安排我的食宿,替我打扫房间,并委以重任:教初一的语文,兼班主任。这是对我的优待,也是对我的信任。校长是个极随和的中年人,那天,他只对我提了一个要求:农村孩子读书不容易,不要误人子弟。
同事都是民办或是民转公教师,大多住在学校附近的村子里。中午,同事们吃过午饭后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其乐融融。冬日的暖阳下,有的老师们会端一杯热茶,搬几把椅子,摆一副象棋。早来的孩子满操场的疯玩,或是在教室外排成一排,沿着墙根“挤干油”。农村的孩子极为懂事,也极为好学。一些早到的学生有的给老师提水,有的向老师请教问题。我的到来,还给这里的孩 1
子们带来了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办黑板报,第一次演讲,第一次春游„„最有意思的要算我独创的“散步课”了,每当看到学生精神不振的时候,我就会说:“同学们,我们到河边去散步怎么样?”我的话一定会引来一阵欢呼。于是,河滩上,男孩子们搬开石头,捉在小河中闲游的鱼虾;女孩子们掐下各色的小花,扎成花束,放在鼻子下闻闻,互相比比。回去以后,一篇篇优美的作文就会在孩子们的笔下生发。最快乐的时光,是端午节前的清晨。打开房门,门外被学生插上柳枝,一个小竹篮里装满了带有露珠的野花摆在窗台上,淡淡的花香让我的心充盈着快乐。最难熬的时光,是下午放学后。夕阳之下,空荡荡的校园里剩下几个人,孤独的影子被拉得老长老长。为了排遣寂寞与无聊,我喜欢上了听收音机。花了多半个月的工资——一百元,买了一个德声牌的收音机。就这样,我与世界联系着。也就是在这样一个又一个漫漫长夜里,我学会了静静的阅读,学会了面对孤独,学会了思考生活。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物质生活虽然贫乏,但过的充实而有意思。
进入九十年代,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资,我们学校也大兴土木,80%的旧房子拆除,取而代之的是红砖青瓦的新教室,电视也走进学校,学生数量大幅度的增长,老师也多起来了,教师的工资也直线上升。印象之中,学校的管理模式发生了变化,开始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于是教师外出学习的多起来,我曾先后几次被派出学习,同时我感到学历低,就报了自学考试, 2
于1997年底取得了大专学历,这时新课程改革的春风进入校园。“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我感觉到我们国家的教育重心在转移,基础教育的战略地位在凸现。 “普初”让小学教育的水平大幅提升。我们学校也建了一个新图书室和一个新实验室。校长把宝贝似的图书室钥匙交给了我,每个星期二和星期五,我都会抽出两节课的时间,带着三十多名学生沉浸在读书的快乐之中。打开图书,就像给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窗,吹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
新世纪,新气象。时光流向21世纪,我也迎得二十年的教龄,有几个关键词会让我铭记终身,一是“一费制”,面对铺天盖地的教辅读物,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国家实行了“一费制”;二是“两免一补”,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一样享受公平教育;三是农村教育经费机制改革,让城乡的教育一样公平。我们学校的面貌更是翻天覆地,旧貌无痕,崭新的教学楼,花园式的校园环境,置身其中,我仿佛看到了中国教育发展的缩影。
30年岁月,让改革开放的30年包容了一切,岁月流逝,时驰势易。今天,我们站在2008这个的时间点上,在略带沧桑感回顾改革开放30的经验永远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我的成长岁月只是改革开放逐渐辉煌的一段。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我不会有如此的深刻记忆;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我也不会有这样优越的学习环境。我很欣慰,我沐浴着改革开放的阳光幸福成长。愿改革开放继续 3
积极稳妥的顺利进行,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美好!改革开放30周年教育变化与成就
“改革开放三十年,办学条件大改变,危房校舍变楼房,现代媒体课堂显。改革开放三十年,教师待遇大转变,月薪几十到几千,医疗保障尽开颜。”这是一位老教师用诗歌的方式,表达出30年我国教育发展的可喜成果。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怎能不为之振奋,为之欢呼。
礼县宽川乡初级中学 帖元维
2008年11月28日
4
春风的沐浴
--我的从教历程
1989年9月,从中师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宽川初中任教。在永久牌自行车的后架捆绑上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我骑车到这所离家有五六公里的乡村初中。学校不大,只有四栋十二间教室和两座水泥砌的乒乓球台。暑假刚过,操场上堆放着村民们打碾麦子后的麦草,还有没来得及清理的疯长到一尺来高的野草。 在我之前,宽川初中只有几位师范毕业生。对我的到来,校长显得特别重视,也特别热情。报到的第一天,他亲自安排我的食宿,替我打扫房间,并委以重任:教初一的语文,兼班主任。这是对我的优待,也是对我的信任。校长是个极随和的中年人,那天,他只对我提了一个要求:农村孩子读书不容易,不要误人子弟。
同事都是民办或是民转公教师,大多住在学校附近的村子里。中午,同事们吃过午饭后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其乐融融。冬日的暖阳下,有的老师们会端一杯热茶,搬几把椅子,摆一副象棋。早来的孩子满操场的疯玩,或是在教室外排成一排,沿着墙根“挤干油”。农村的孩子极为懂事,也极为好学。一些早到的学生有的给老师提水,有的向老师请教问题。我的到来,还给这里的孩 1
子们带来了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办黑板报,第一次演讲,第一次春游„„最有意思的要算我独创的“散步课”了,每当看到学生精神不振的时候,我就会说:“同学们,我们到河边去散步怎么样?”我的话一定会引来一阵欢呼。于是,河滩上,男孩子们搬开石头,捉在小河中闲游的鱼虾;女孩子们掐下各色的小花,扎成花束,放在鼻子下闻闻,互相比比。回去以后,一篇篇优美的作文就会在孩子们的笔下生发。最快乐的时光,是端午节前的清晨。打开房门,门外被学生插上柳枝,一个小竹篮里装满了带有露珠的野花摆在窗台上,淡淡的花香让我的心充盈着快乐。最难熬的时光,是下午放学后。夕阳之下,空荡荡的校园里剩下几个人,孤独的影子被拉得老长老长。为了排遣寂寞与无聊,我喜欢上了听收音机。花了多半个月的工资——一百元,买了一个德声牌的收音机。就这样,我与世界联系着。也就是在这样一个又一个漫漫长夜里,我学会了静静的阅读,学会了面对孤独,学会了思考生活。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物质生活虽然贫乏,但过的充实而有意思。
进入九十年代,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资,我们学校也大兴土木,80%的旧房子拆除,取而代之的是红砖青瓦的新教室,电视也走进学校,学生数量大幅度的增长,老师也多起来了,教师的工资也直线上升。印象之中,学校的管理模式发生了变化,开始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于是教师外出学习的多起来,我曾先后几次被派出学习,同时我感到学历低,就报了自学考试, 2
于1997年底取得了大专学历,这时新课程改革的春风进入校园。“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我感觉到我们国家的教育重心在转移,基础教育的战略地位在凸现。 “普初”让小学教育的水平大幅提升。我们学校也建了一个新图书室和一个新实验室。校长把宝贝似的图书室钥匙交给了我,每个星期二和星期五,我都会抽出两节课的时间,带着三十多名学生沉浸在读书的快乐之中。打开图书,就像给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窗,吹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
新世纪,新气象。时光流向21世纪,我也迎得二十年的教龄,有几个关键词会让我铭记终身,一是“一费制”,面对铺天盖地的教辅读物,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国家实行了“一费制”;二是“两免一补”,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一样享受公平教育;三是农村教育经费机制改革,让城乡的教育一样公平。我们学校的面貌更是翻天覆地,旧貌无痕,崭新的教学楼,花园式的校园环境,置身其中,我仿佛看到了中国教育发展的缩影。
30年岁月,让改革开放的30年包容了一切,岁月流逝,时驰势易。今天,我们站在2008这个的时间点上,在略带沧桑感回顾改革开放30的经验永远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我的成长岁月只是改革开放逐渐辉煌的一段。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我不会有如此的深刻记忆;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我也不会有这样优越的学习环境。我很欣慰,我沐浴着改革开放的阳光幸福成长。愿改革开放继续 3
积极稳妥的顺利进行,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美好!改革开放30周年教育变化与成就
“改革开放三十年,办学条件大改变,危房校舍变楼房,现代媒体课堂显。改革开放三十年,教师待遇大转变,月薪几十到几千,医疗保障尽开颜。”这是一位老教师用诗歌的方式,表达出30年我国教育发展的可喜成果。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怎能不为之振奋,为之欢呼。
礼县宽川乡初级中学 帖元维
2008年11月28日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