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师德教育

什么是师德教育

师德教育,是教育主体对于作为教育客体的教师施加职业道德影响,把社会的师德规范变为教师个人职业生活中的稳固的个性特质,并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过程。师德教育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职业认识教育。引导教师明确对自身职业的认知,如教育工作的任务是什么,它在历史和现实中处于何种地位,它与国家,民族,未来的关系如何等,使教师深入理解和认识教育工作的伟大和神圣,进而产生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职业认识是师德教育的基础。

第二,职业理想教育。理想是人的内在驱动力。教师树立了崇高的职业理想,才会勤奋工作,积极改进探索,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职业理想是师德教育的方向。

第三,职业情感与意志教育。引导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增强在履行指责中自觉克服困难和排除障碍的毅力与能力。职业情感与意志是师德教育的核心。第四,职业信念教育。教师的职业信念表现为,为教育事业义无反顾地献身精神。职业信念是教师把职业理想付诸行动的持久的思想力量。它是师德教育的根本。第五,职业行为教育。引导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尽职尽责,教书育人,严以律己,为人师表。把职业道德认识转化为职业道德行为是师德教育的关键。师德教育的这几个环节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职业道德实践,贯穿于师德教育的始终,成为各个环节之间相连结、相统一的基础。

应具备的道德素质

1、对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献身教育,是每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品质。教师的劳动是十分辛苦的,教师只有不怕辛苦,不计较个人得失,敬业乐业,才能在教育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长年累月地奉献自己。教师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进取心,把自己的毕生精力与教书育人的崇高职责联系在一起,忠于职守,兢兢业业,把自己的整个身心献给艰苦、繁重而崇高伟大的教育事业。

2、对教育工作的严谨态度

教书育人是教师应尽的基本职责,要完成这一职责,不仅取决于教师知识水平的高低,更取决于教师教育与人的态度。一个教师只有用自己渊博的知识,以热诚、严谨的教学态度,精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相反,教师如果对学生不负责任,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教学态度马虎

草率,不努力改进教学方法,那只会浪费学生的光阴,误人子弟,损害教育的形象,危害整个社会的利益。教师治学的态度和对待教育工作的态度,会直接、间接地影响教师劳动的效果,是极为重要的职业道德问题。

3、对教育对象有爱的情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对学生付出纯正、无私的爱,是教师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教师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教师要关心每一位学生;要关心好学生,更要关心差学生;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更要关心学生的全面成长。对学生的爱也要讲究原则,不能对学生溺爱,在爱学生的同时,也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要耐心、细致、循循善诱。

4、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发展的思想

教育肩负着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新一代人的重任。这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其内容和方法是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不断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不断总结教育实践经验,不断研究、探索教育规律,以适应时代发展对教师的要求。现在我们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心理、心理、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素质全面发展,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革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国际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5、教育者自身为人师表的行为

教师从事的是培养人的工作,这首先要求教师做出表率,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特征。为人师表是指教师在各方面都应成为学生和社会上一切人的表率和楷模。教师不仅要用自己的学识教人,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品德育人;教师不仅要“言教”,更重要的是“身教”。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不断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使自己真正成为新一代的模范和表率。

师德的构成要素

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基础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意志和道德品质等。似的的构成要素主要有:

1. 师品,是指教师的思想觉悟和品格素养。教师必须具有为祖国培养现代化人才的责任感,要忠诚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坚守高尚情操,遵纪守法,廉洁从教;发扬奉献精神,甘为人梯,教书育人。“身正为范”,教师高尚的师品具有榜样的力量。

2. 师爱,是指教师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热爱。教师只有热爱教育事业,

才能热爱学生,才能面向全体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师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应该注意不断培养自己真诚的师爱,使学生由“亲其师”而“信其道”,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 师能,是指教师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才能。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相关领域知识,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技巧和教育技术,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积极开展教育和科学研究,在耕耘中拓展视野,在执教中提炼师艺,升华师技。

4. 师风,是指教师的学风,教风和作风。教师必须具备学而不厌,严谨治学,刻苦钻研的优良学风;具备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文明端正,求实创新的良好的教风和工作作风,言传与身教相结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既学到知识,又学会求知,做事,做人。

师德规范包括哪些方面内容

教师道德规范是对一定社会教育制度和教育活动中伦理关系的概括和总结,又是评判教师行为的道德准则。它体现了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约束作用。教师必须遵循的师德规范主要有:

(1)志存高远,爱国敬业。这是师德的根本原则。要求教师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本职工作,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并以自己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崇高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

(2)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要既当传授知识的“经师”,更要做善于育人的“人师”,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言教与身教相结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应当成为学生的表率,“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应该为所有教师的座右铭。

(3)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爱是师德教育的基础和核心。教师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全面促进学生的成长。

(4)严谨笃学,开拓创新。教师作为教育者,自身必须不断进步,成为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始终坚持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不断增强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并以良好的学识学风启发和影响学生。

(5)关心集体,团结协作。教师要强化大局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维护学校的整体利益与荣誉,加强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彼此取长补短,携手共进。

为什么说师爱是师德的灵魂

师爱之所以是师德的灵魂,主要是因为:

第一,热爱教育事业,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最基本的条件。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爱主要体现在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具有合理的智能结构,精湛的教学技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第二,热爱学生是教育的基础,没有对学生的爱就没有教育。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而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神圣的爱。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功能。

第三,师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动力。师爱犹如春雨,不论滋润什么样性格的学生的心田,都会产生巨大的效应——使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产生向上的力量,进而自励进取。正因为如此学生渴望爱的抚育,有时甚至超过对知识的追求。学生得到教师的爱,自然而然的会激发出对教师的爱,反馈回去,形成爱的双向交流。可见,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师爱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成材,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形成、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的转变。

师爱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关心学生,时刻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不仅在学习方面,而且在身心健康、品德修养等方面都给学生以关爱。

二是尊重学生,时刻进行换位思考,要从被自己批评的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三是对学生持一种宽容的态度,时刻想到他们还是不懂事、不成熟的孩子,自己在孩童时代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他们正是因为不完美才需要我们教育、指导,如果所有的人都完美了,我们还给谁当老师呢?

四是了解学生,深入了解和热情关心,是师爱最突出的表现。

加强教师道德修养有那些方法

教师道德的修养方法:

第一是“慎独”。慎独一词出自我国古籍礼纪中庸。意思是道德原则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要时刻检查自己。

第二是要“积善成德”.教师只有用持续的积的方法,才能逐步具备高尚的教师道德品质。

第三要防微杜渐。对任何不符合教师道德的言行,都务必注意克服,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指的就是这种防微杜渐的修养方法。

具体方法是:

(1)知行统一,身体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师德修养的根本方法。教师一方面要认真学习师德修养的相关理论,不断提高师德认识,树立高尚的道德理想;另一方面要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工作中。从小处着手,将道德理想,师德理论付诸行动,干好本职工作,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是师德修养的根本目的。

(2)严于自剖,兼听则明。这是促进个人进步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推动力。由于教师工作的艰辛,繁重,复杂,教师在师德修养上会出现反复或曲折,也会因种种原因产生这样的缺点或错误,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自剖”与“兼听”相结合,是教师修养的有效方法。

(3)见贤思齐,从善如流。生活本身就是一座道德宝库,教师可以从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首先,教师要向先进模范任务学习。以他们为榜样,来激励和鞭策自己;其次,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品质。“师不必先于子弟,弟子不必不如师”,“教学相长”,学生也常常会给予教师修养上的启迪;再次,在生活中发掘美德的宝藏。教师要走出校门,到人民群众中去,发现和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见贤思齐,从善如流是教师师德修养的不竭源泉。

(4)反复磨炼,努力慎独。慎独是指在一人独处,无人注意的情况下仍对自己的行为谨慎不苟。慎独既是一种品德修养的重要方法,又是一种修养的极高境界。它要求教师把着眼点放在自己内心深处,省察自身的一言一行,且持之以恒,反复磨炼,使自己的师德修养逐步达到完美境界。

当前师德教育存在哪些薄弱环节

师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重视程度不够,重教学轻教育,未将师德教育放在重要议事日程去抓紧抓好;

二是没有单独制定师德教育方案;

三是宣传发动不够广泛深入,教师对师德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部分教师未能以积极姿态自觉接受师德教育;

四是师德教育内容针对性不强,缺乏新意,仅作上传下达,人云亦云; 五是师德教育形式单调,仅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师缺乏学习兴趣。

师德教育有哪些途径

首先, 建立健全师德教育的学习培训机制。强化教师的师德意识, 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师德教育的学习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学习培训的内容,可涉及师德规范、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和职业良心等,特别是应根据教师的思想实际

和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教育。学习培训的方法,可采用专题讲座、师德报告会、案例分析会等多种形式,灵活多样,务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不走过场。

其次,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榜样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在师德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发现、培养和树立典型学校、典型教师,通过介绍经验、讲演等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宣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事迹,充分发挥名师名校的示范作用,使广大教师学有目标,赶有方向。

第三,建立和完善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依法强化管理。与教师切身利益相联系的、客观公正的考评是最有效的教育形式之一。学校要建立健全师德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并将考核和评价结果与教师职称评聘、职务晋升、评先评优等挂钩,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要加强师德监督和管理,积极建立和探索领导监督、学生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机制。

第四,切实抓好教育过程各个环节。知、情、意、信、习是良好师德品质形成的五个环节,也是师德教育的一般过程。在师德教育的实践中,要使教师不断提高师德认知水平,锻炼师德意志,确立师德信念,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习惯。要注意发挥这五个环节的综合效应,并激励教师不懈地加强自我修养,积极促进教师的道德品质和道德境界的不断升华。

什么是师德教育

师德教育,是教育主体对于作为教育客体的教师施加职业道德影响,把社会的师德规范变为教师个人职业生活中的稳固的个性特质,并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过程。师德教育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职业认识教育。引导教师明确对自身职业的认知,如教育工作的任务是什么,它在历史和现实中处于何种地位,它与国家,民族,未来的关系如何等,使教师深入理解和认识教育工作的伟大和神圣,进而产生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职业认识是师德教育的基础。

第二,职业理想教育。理想是人的内在驱动力。教师树立了崇高的职业理想,才会勤奋工作,积极改进探索,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职业理想是师德教育的方向。

第三,职业情感与意志教育。引导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增强在履行指责中自觉克服困难和排除障碍的毅力与能力。职业情感与意志是师德教育的核心。第四,职业信念教育。教师的职业信念表现为,为教育事业义无反顾地献身精神。职业信念是教师把职业理想付诸行动的持久的思想力量。它是师德教育的根本。第五,职业行为教育。引导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尽职尽责,教书育人,严以律己,为人师表。把职业道德认识转化为职业道德行为是师德教育的关键。师德教育的这几个环节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职业道德实践,贯穿于师德教育的始终,成为各个环节之间相连结、相统一的基础。

应具备的道德素质

1、对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献身教育,是每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品质。教师的劳动是十分辛苦的,教师只有不怕辛苦,不计较个人得失,敬业乐业,才能在教育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长年累月地奉献自己。教师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进取心,把自己的毕生精力与教书育人的崇高职责联系在一起,忠于职守,兢兢业业,把自己的整个身心献给艰苦、繁重而崇高伟大的教育事业。

2、对教育工作的严谨态度

教书育人是教师应尽的基本职责,要完成这一职责,不仅取决于教师知识水平的高低,更取决于教师教育与人的态度。一个教师只有用自己渊博的知识,以热诚、严谨的教学态度,精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相反,教师如果对学生不负责任,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教学态度马虎

草率,不努力改进教学方法,那只会浪费学生的光阴,误人子弟,损害教育的形象,危害整个社会的利益。教师治学的态度和对待教育工作的态度,会直接、间接地影响教师劳动的效果,是极为重要的职业道德问题。

3、对教育对象有爱的情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对学生付出纯正、无私的爱,是教师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教师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教师要关心每一位学生;要关心好学生,更要关心差学生;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更要关心学生的全面成长。对学生的爱也要讲究原则,不能对学生溺爱,在爱学生的同时,也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要耐心、细致、循循善诱。

4、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发展的思想

教育肩负着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新一代人的重任。这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其内容和方法是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不断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不断总结教育实践经验,不断研究、探索教育规律,以适应时代发展对教师的要求。现在我们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心理、心理、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素质全面发展,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革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国际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5、教育者自身为人师表的行为

教师从事的是培养人的工作,这首先要求教师做出表率,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特征。为人师表是指教师在各方面都应成为学生和社会上一切人的表率和楷模。教师不仅要用自己的学识教人,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品德育人;教师不仅要“言教”,更重要的是“身教”。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不断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使自己真正成为新一代的模范和表率。

师德的构成要素

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基础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意志和道德品质等。似的的构成要素主要有:

1. 师品,是指教师的思想觉悟和品格素养。教师必须具有为祖国培养现代化人才的责任感,要忠诚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坚守高尚情操,遵纪守法,廉洁从教;发扬奉献精神,甘为人梯,教书育人。“身正为范”,教师高尚的师品具有榜样的力量。

2. 师爱,是指教师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热爱。教师只有热爱教育事业,

才能热爱学生,才能面向全体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师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应该注意不断培养自己真诚的师爱,使学生由“亲其师”而“信其道”,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 师能,是指教师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才能。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相关领域知识,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技巧和教育技术,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积极开展教育和科学研究,在耕耘中拓展视野,在执教中提炼师艺,升华师技。

4. 师风,是指教师的学风,教风和作风。教师必须具备学而不厌,严谨治学,刻苦钻研的优良学风;具备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文明端正,求实创新的良好的教风和工作作风,言传与身教相结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既学到知识,又学会求知,做事,做人。

师德规范包括哪些方面内容

教师道德规范是对一定社会教育制度和教育活动中伦理关系的概括和总结,又是评判教师行为的道德准则。它体现了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约束作用。教师必须遵循的师德规范主要有:

(1)志存高远,爱国敬业。这是师德的根本原则。要求教师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本职工作,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并以自己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崇高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

(2)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要既当传授知识的“经师”,更要做善于育人的“人师”,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言教与身教相结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应当成为学生的表率,“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应该为所有教师的座右铭。

(3)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爱是师德教育的基础和核心。教师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全面促进学生的成长。

(4)严谨笃学,开拓创新。教师作为教育者,自身必须不断进步,成为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始终坚持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不断增强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并以良好的学识学风启发和影响学生。

(5)关心集体,团结协作。教师要强化大局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维护学校的整体利益与荣誉,加强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彼此取长补短,携手共进。

为什么说师爱是师德的灵魂

师爱之所以是师德的灵魂,主要是因为:

第一,热爱教育事业,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最基本的条件。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爱主要体现在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具有合理的智能结构,精湛的教学技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第二,热爱学生是教育的基础,没有对学生的爱就没有教育。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而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神圣的爱。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功能。

第三,师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动力。师爱犹如春雨,不论滋润什么样性格的学生的心田,都会产生巨大的效应——使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产生向上的力量,进而自励进取。正因为如此学生渴望爱的抚育,有时甚至超过对知识的追求。学生得到教师的爱,自然而然的会激发出对教师的爱,反馈回去,形成爱的双向交流。可见,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师爱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成材,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形成、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的转变。

师爱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关心学生,时刻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不仅在学习方面,而且在身心健康、品德修养等方面都给学生以关爱。

二是尊重学生,时刻进行换位思考,要从被自己批评的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三是对学生持一种宽容的态度,时刻想到他们还是不懂事、不成熟的孩子,自己在孩童时代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他们正是因为不完美才需要我们教育、指导,如果所有的人都完美了,我们还给谁当老师呢?

四是了解学生,深入了解和热情关心,是师爱最突出的表现。

加强教师道德修养有那些方法

教师道德的修养方法:

第一是“慎独”。慎独一词出自我国古籍礼纪中庸。意思是道德原则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要时刻检查自己。

第二是要“积善成德”.教师只有用持续的积的方法,才能逐步具备高尚的教师道德品质。

第三要防微杜渐。对任何不符合教师道德的言行,都务必注意克服,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指的就是这种防微杜渐的修养方法。

具体方法是:

(1)知行统一,身体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师德修养的根本方法。教师一方面要认真学习师德修养的相关理论,不断提高师德认识,树立高尚的道德理想;另一方面要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工作中。从小处着手,将道德理想,师德理论付诸行动,干好本职工作,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是师德修养的根本目的。

(2)严于自剖,兼听则明。这是促进个人进步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推动力。由于教师工作的艰辛,繁重,复杂,教师在师德修养上会出现反复或曲折,也会因种种原因产生这样的缺点或错误,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自剖”与“兼听”相结合,是教师修养的有效方法。

(3)见贤思齐,从善如流。生活本身就是一座道德宝库,教师可以从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首先,教师要向先进模范任务学习。以他们为榜样,来激励和鞭策自己;其次,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品质。“师不必先于子弟,弟子不必不如师”,“教学相长”,学生也常常会给予教师修养上的启迪;再次,在生活中发掘美德的宝藏。教师要走出校门,到人民群众中去,发现和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见贤思齐,从善如流是教师师德修养的不竭源泉。

(4)反复磨炼,努力慎独。慎独是指在一人独处,无人注意的情况下仍对自己的行为谨慎不苟。慎独既是一种品德修养的重要方法,又是一种修养的极高境界。它要求教师把着眼点放在自己内心深处,省察自身的一言一行,且持之以恒,反复磨炼,使自己的师德修养逐步达到完美境界。

当前师德教育存在哪些薄弱环节

师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重视程度不够,重教学轻教育,未将师德教育放在重要议事日程去抓紧抓好;

二是没有单独制定师德教育方案;

三是宣传发动不够广泛深入,教师对师德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部分教师未能以积极姿态自觉接受师德教育;

四是师德教育内容针对性不强,缺乏新意,仅作上传下达,人云亦云; 五是师德教育形式单调,仅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师缺乏学习兴趣。

师德教育有哪些途径

首先, 建立健全师德教育的学习培训机制。强化教师的师德意识, 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师德教育的学习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学习培训的内容,可涉及师德规范、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和职业良心等,特别是应根据教师的思想实际

和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教育。学习培训的方法,可采用专题讲座、师德报告会、案例分析会等多种形式,灵活多样,务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不走过场。

其次,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榜样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在师德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发现、培养和树立典型学校、典型教师,通过介绍经验、讲演等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宣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事迹,充分发挥名师名校的示范作用,使广大教师学有目标,赶有方向。

第三,建立和完善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依法强化管理。与教师切身利益相联系的、客观公正的考评是最有效的教育形式之一。学校要建立健全师德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并将考核和评价结果与教师职称评聘、职务晋升、评先评优等挂钩,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要加强师德监督和管理,积极建立和探索领导监督、学生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机制。

第四,切实抓好教育过程各个环节。知、情、意、信、习是良好师德品质形成的五个环节,也是师德教育的一般过程。在师德教育的实践中,要使教师不断提高师德认知水平,锻炼师德意志,确立师德信念,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习惯。要注意发挥这五个环节的综合效应,并激励教师不懈地加强自我修养,积极促进教师的道德品质和道德境界的不断升华。


相关文章

  • 从师德问题的讨论到新修订的师德规范
  • 从师德问题的讨论到新修订的师德规范 很高兴有机会 和 老师们讨论有关师德的话题.师德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当我们把 师德与 老师们的职业生活,与老师们面临的困惑紧密联系时,它却是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当我们把师德放在人格的层面上来探讨,(也 ...查看


  • 梧州市第一幼儿园师德教育活动月方案(1)
  • 梧州市第一幼儿园师德教育活动月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我园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进一步增强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自觉性,努力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增强教师的使命感.根据上级教育部门有关文件精神,切实做好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结 ...查看


  • 什么是师德
  • 什么是师德 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质,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 ...查看


  • 师德月活动方案
  •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坚持育人为本,以"立德树人,做德艺双馨的人民教师 ...查看


  • 师德师风培训方案
  • 红安县特殊教育学校 师德师风培训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全体教职员工的教育教学行为,加强教职工队伍 的师德师风建设,根据教育局安排,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经学校党政班子研究,特制订2017年暑期师德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查看


  • 师德师风工作计划2017年度第一学期
  • ***小学师德师风工作计划 (2017年度第一学期) 为了全面提高我校教师师德建设水平,建设一只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结合我校实际,特拟订我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计划. 一. 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重要思想为指针 ...查看


  •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加
  •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2013年秋季开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领悟报告精神 树立正确目标 2012年11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 ...查看


  • 师德师风案例 1
  • 学习张伟,践行焦裕禄精神·学校在行动 爱与责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进教育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导力量,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 ...查看


  • 2016学校师德师风工作总结
  • 篇一:2016-2017年度教师师德师风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2016-2017年度) 教师师德师风 单位: 姓名: 时间:个 人 总 结2016年x月x日 师德师风个人总结 教师是教育之本,师德是德育之魂.教师的一言一行在无形之中都在潜移默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