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导论复习重点

护理学导论

重点

第一章 绪论:

护理学的诞生与发展(“南丁格尔时代”)

十九世纪中叶,南丁格尔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护理学理论才逐步形成和发展。许多人又称这个时期为“南丁格尔时代“,这也是护理专业化的开始。

第二章 健康与疾病

1.健康和安适的概念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虚弱,而且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安适状态。 健康涉及的若干方面具有以下特点:

(1)体现了将个体思维行使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完整人的思想。重视了人的精神心理活动过程对人的生理功能和社会环境适应状态的关系,拓宽护理实践的领域。

(2)将健康置于人类自然与社会的大环境中,充分认识了个体的健康状态受环境中一切与其相互作用的事物的影响。

(3)把健康看成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因此健康可以有不同水平。

(4)将健康与人类生产性和创造性的生活联系起来,健康不仅是医务工作者的目标,而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

安适:生命充满活力和完美感觉的主观感受,是能客观描述的一种状态,存在不同的水平,并能绘制成一线形连续体。

安适的组成:(1)生理安适;(2)社会安适;(3)情感安适;(4)智能安适;(5)精神安适

2.影响健康的因素

(一)生物因素:(1)遗传因素;(2)年龄;(3)种族;(4)性别

(二)心理因素:(1)身心交互作用;(2)自我概念

(三)环境因素

(四)生活方式

(五)社会因素:(1)社会政治经济因素;(2)卫生保健系统;(3)职业情况;(4)社会治安和交通事故;(5)文化教育背景

3.疾病,患病的概念

疾病:指机体的某部分、器官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或紊乱。

(1)辞海对疾病的定义:疾病是指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致病因素所引起的一种复杂的、有特定表现的病理过程。

(2)生物学的疾病定义:疾病是细胞、器官或组织损伤的结果;疾病是生物学的变量,是机体的功能、结构和形态偏离了正常状态;疾病是机体内环境动态平衡的紊乱。

(3)社会学的疾病定义: 社会学的观点认为:疾病是指社会行为,特别是劳动能力的改变。

(4)哲学的疾病定义: 哲学的观点认为:疾病是机体损伤与抗损伤斗争的过程,或时机体应付有害因子作用的过程,如免疫性疾病、器官功能不全、休克、肿瘤、水肿。

患病:患病是个体不健康的主观体验,是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发展或精神功能的良好体验减退或受损的状态。

第四章 护士与患者

1.角色的特征,角色转变

角色的特征:

(1)角色必须存在于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中

(2)角色行为由个体完成

(3)角色的多重性

角色转变:是指个体承担并发展一种新角色的过程。它是一种正向的成长,是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必须了解社会对角色的期望,并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使自己的行为逐步符合社会对角色行为的期望,最终有效地完成角色的转变。

2. 患者角色的转变(角色适应,角色适应不良)

角色适应:是指患者现有的行为已经与患者角色的“指定行为”相符合。

角色适应不良:患者不能正常地履行患者的权利和义务。

(1)患者角色行为冲突:是指患者在适应患者角色过程中,与其原有的各种角色发生心理冲突引起行为矛盾。

(2)患者角色行为强化:是患者角色适应中的一种变态行为。

(3)患者角色行为缺如:是指没有进入患者角色,不愿意承认自己是患者,这是一种心理防御的表现。

(4)患者角色行为消退:是指一个人已经适应了患者的角色,但由于某种原因,患者角色行为也因之消退。

第五章 护理实践中的伦理和法律

1.伦理的基本概念

伦理是研究与行为相关的对与错、善于恶的原则。

(1)自主权:个体做自我决定的权利。

(2)有利:实施有助于他人的积极行为或做有益于他人的好事。

(3)不伤害:即避免伤害。

(4)公正:即公平或正义的意思。

(5)诚实守信:指信守承诺。

2.护理差错的概念

凡在护理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不按规章制度办事或技术水平低而对患者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但未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过失行为,称为护理差错。

第六章 护理学的理论基础

1.系统的一般功能示意图

2.需要层次理论(人类需要层次理论那张图)

3.应激的基本概念

应激是个体对作用于自身的内外环境刺激做出认知评价后,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及心理紧张性状态的过程。

4.社会再适应评分表

P89 表6-1

5.艾里克森的发展理论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

艾瑞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在考虑到生物学影响的同时,强调文化与社会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并且认为人格在人的一生中都有在不断的发展。他以心理的社会性为标准,将人的一生发展规划为八个阶段。

(1)口感期:出生~1.5岁,信任对不信任

(2)肛肌期:1.5~3岁,自主对羞怯或怀疑

(3)生殖运动期:3~6岁,主动对内疚

(4)潜伏期:6~12岁,勤奋对自备

(5)青春期:12~18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6)成年前期:18~40岁,亲密对孤独

(7)成年期:40~65岁,繁衍对停滞

(8)老年期:65岁以上,自我完善对失望

在护理上的应用:它有助于护理人员了解个体人格发展的规律的不同阶段个体发展面临的社会心理矛盾,充分认识到疾病常可导致个体所面临的发展阶段的矛盾激化,影响和改变个体生活与心理人格的正常发展,并表现出某些异常的心理行为反应。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能更准确地发现护理问题,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

6.沟通的构成要素(信息发出者,编码,信息接收者,译码),沟通的技巧

沟通是一个由多个要素组成的、动态的和多维的复杂过程。

(1)沟通发生的背景:是指沟通发生的场所或环境,不仅包括物理的场所,如空间的大小、隐秘性、温度、安静程度等、也包括参与者个人的特征,如情绪、情感、需求等。

(2)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

信息发出者是指发出信息的主体。

把想法和情感转换成符号以及把它们组成信息的认知思考过程称为编码。

信息接受者是接受信息以及将信息解码的人。

信息接受者理解及感受信息发出者所发出的信息的过程称为译码。

(3)信息:是指国通过程中信息发出者希望传达的思想、观点、意见、情感、态度和指令等。

(4)信息传递的途径:是指信息由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人所通过的渠道,通常是与感官通路相关的,如视觉、听觉和触觉。

(5)反馈:反馈是由信息接受者返回到信息发出者的信息。

(6)人际变量:是影响沟通的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双方的因素。

沟通的技巧:

(1)倾听的技巧

(2)同理他人的技巧

(3)解决问题的技巧

(4)沉默的技巧

(5)组织治疗性会谈的技巧

7.南丁格尔的环境理论,罗杰斯的整体人学说,奥瑞姆的自护理论(重要),纽曼的系统模式(重要)及纽曼人体结构及整体观示意图(P119),罗伊的适应模式

南丁格尔的环境理论:核心概念是环境,主要强调的是物理环境。她认为护理不应局限于管理患者的治疗,更主要的是有指导性地为患者提供新鲜的空气、纯净的水、光线(特别是直射的阳光)、温暖、清洁、安静的环境和充分的营养。

罗杰斯的整体人学说:

(1)一个统一的整体,不是各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2)一个有一定组织形式的能量场,并不断地与环境能量场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3)能建立自己的行为模式,并使得自己的行为具有预见性;

(4)具有抽象、想象、言语、思维、感觉、情绪化的能力;

(5)整体的人是一个具有一定图式和明显的整体特征的“四维能量场”。

护理学导论

重点

第一章 绪论:

护理学的诞生与发展(“南丁格尔时代”)

十九世纪中叶,南丁格尔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护理学理论才逐步形成和发展。许多人又称这个时期为“南丁格尔时代“,这也是护理专业化的开始。

第二章 健康与疾病

1.健康和安适的概念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虚弱,而且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安适状态。 健康涉及的若干方面具有以下特点:

(1)体现了将个体思维行使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完整人的思想。重视了人的精神心理活动过程对人的生理功能和社会环境适应状态的关系,拓宽护理实践的领域。

(2)将健康置于人类自然与社会的大环境中,充分认识了个体的健康状态受环境中一切与其相互作用的事物的影响。

(3)把健康看成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因此健康可以有不同水平。

(4)将健康与人类生产性和创造性的生活联系起来,健康不仅是医务工作者的目标,而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

安适:生命充满活力和完美感觉的主观感受,是能客观描述的一种状态,存在不同的水平,并能绘制成一线形连续体。

安适的组成:(1)生理安适;(2)社会安适;(3)情感安适;(4)智能安适;(5)精神安适

2.影响健康的因素

(一)生物因素:(1)遗传因素;(2)年龄;(3)种族;(4)性别

(二)心理因素:(1)身心交互作用;(2)自我概念

(三)环境因素

(四)生活方式

(五)社会因素:(1)社会政治经济因素;(2)卫生保健系统;(3)职业情况;(4)社会治安和交通事故;(5)文化教育背景

3.疾病,患病的概念

疾病:指机体的某部分、器官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或紊乱。

(1)辞海对疾病的定义:疾病是指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致病因素所引起的一种复杂的、有特定表现的病理过程。

(2)生物学的疾病定义:疾病是细胞、器官或组织损伤的结果;疾病是生物学的变量,是机体的功能、结构和形态偏离了正常状态;疾病是机体内环境动态平衡的紊乱。

(3)社会学的疾病定义: 社会学的观点认为:疾病是指社会行为,特别是劳动能力的改变。

(4)哲学的疾病定义: 哲学的观点认为:疾病是机体损伤与抗损伤斗争的过程,或时机体应付有害因子作用的过程,如免疫性疾病、器官功能不全、休克、肿瘤、水肿。

患病:患病是个体不健康的主观体验,是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发展或精神功能的良好体验减退或受损的状态。

第四章 护士与患者

1.角色的特征,角色转变

角色的特征:

(1)角色必须存在于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中

(2)角色行为由个体完成

(3)角色的多重性

角色转变:是指个体承担并发展一种新角色的过程。它是一种正向的成长,是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必须了解社会对角色的期望,并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使自己的行为逐步符合社会对角色行为的期望,最终有效地完成角色的转变。

2. 患者角色的转变(角色适应,角色适应不良)

角色适应:是指患者现有的行为已经与患者角色的“指定行为”相符合。

角色适应不良:患者不能正常地履行患者的权利和义务。

(1)患者角色行为冲突:是指患者在适应患者角色过程中,与其原有的各种角色发生心理冲突引起行为矛盾。

(2)患者角色行为强化:是患者角色适应中的一种变态行为。

(3)患者角色行为缺如:是指没有进入患者角色,不愿意承认自己是患者,这是一种心理防御的表现。

(4)患者角色行为消退:是指一个人已经适应了患者的角色,但由于某种原因,患者角色行为也因之消退。

第五章 护理实践中的伦理和法律

1.伦理的基本概念

伦理是研究与行为相关的对与错、善于恶的原则。

(1)自主权:个体做自我决定的权利。

(2)有利:实施有助于他人的积极行为或做有益于他人的好事。

(3)不伤害:即避免伤害。

(4)公正:即公平或正义的意思。

(5)诚实守信:指信守承诺。

2.护理差错的概念

凡在护理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不按规章制度办事或技术水平低而对患者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但未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过失行为,称为护理差错。

第六章 护理学的理论基础

1.系统的一般功能示意图

2.需要层次理论(人类需要层次理论那张图)

3.应激的基本概念

应激是个体对作用于自身的内外环境刺激做出认知评价后,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及心理紧张性状态的过程。

4.社会再适应评分表

P89 表6-1

5.艾里克森的发展理论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

艾瑞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在考虑到生物学影响的同时,强调文化与社会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并且认为人格在人的一生中都有在不断的发展。他以心理的社会性为标准,将人的一生发展规划为八个阶段。

(1)口感期:出生~1.5岁,信任对不信任

(2)肛肌期:1.5~3岁,自主对羞怯或怀疑

(3)生殖运动期:3~6岁,主动对内疚

(4)潜伏期:6~12岁,勤奋对自备

(5)青春期:12~18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6)成年前期:18~40岁,亲密对孤独

(7)成年期:40~65岁,繁衍对停滞

(8)老年期:65岁以上,自我完善对失望

在护理上的应用:它有助于护理人员了解个体人格发展的规律的不同阶段个体发展面临的社会心理矛盾,充分认识到疾病常可导致个体所面临的发展阶段的矛盾激化,影响和改变个体生活与心理人格的正常发展,并表现出某些异常的心理行为反应。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能更准确地发现护理问题,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

6.沟通的构成要素(信息发出者,编码,信息接收者,译码),沟通的技巧

沟通是一个由多个要素组成的、动态的和多维的复杂过程。

(1)沟通发生的背景:是指沟通发生的场所或环境,不仅包括物理的场所,如空间的大小、隐秘性、温度、安静程度等、也包括参与者个人的特征,如情绪、情感、需求等。

(2)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

信息发出者是指发出信息的主体。

把想法和情感转换成符号以及把它们组成信息的认知思考过程称为编码。

信息接受者是接受信息以及将信息解码的人。

信息接受者理解及感受信息发出者所发出的信息的过程称为译码。

(3)信息:是指国通过程中信息发出者希望传达的思想、观点、意见、情感、态度和指令等。

(4)信息传递的途径:是指信息由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人所通过的渠道,通常是与感官通路相关的,如视觉、听觉和触觉。

(5)反馈:反馈是由信息接受者返回到信息发出者的信息。

(6)人际变量:是影响沟通的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双方的因素。

沟通的技巧:

(1)倾听的技巧

(2)同理他人的技巧

(3)解决问题的技巧

(4)沉默的技巧

(5)组织治疗性会谈的技巧

7.南丁格尔的环境理论,罗杰斯的整体人学说,奥瑞姆的自护理论(重要),纽曼的系统模式(重要)及纽曼人体结构及整体观示意图(P119),罗伊的适应模式

南丁格尔的环境理论:核心概念是环境,主要强调的是物理环境。她认为护理不应局限于管理患者的治疗,更主要的是有指导性地为患者提供新鲜的空气、纯净的水、光线(特别是直射的阳光)、温暖、清洁、安静的环境和充分的营养。

罗杰斯的整体人学说:

(1)一个统一的整体,不是各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2)一个有一定组织形式的能量场,并不断地与环境能量场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3)能建立自己的行为模式,并使得自己的行为具有预见性;

(4)具有抽象、想象、言语、思维、感觉、情绪化的能力;

(5)整体的人是一个具有一定图式和明显的整体特征的“四维能量场”。


相关文章

  • 广西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参考书
  • 广西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参考书目 (感谢凯程罗老师对本文的有益指导.) 自1991年以来,我国开展的专业学位教育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方面日益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与英美等西方很多国家起步较早,发展迅速的专业学位教育相比,我国虽然每年 ...查看


  • 护理导论自考简答题及答案复习
  • 1. 简述常见的病人角色适应不良.[①角色行为冲突②角 2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在护理学中的应 色行为强化③角色行为缺如④角色行为异常⑤角色行为消退] 用意义.[有助于护士了解人生命全过程的心社会发展 简述莱宁格的跨文化护理理论的内容. ...查看


  • 2018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 研途宝考研 http://zju.yantubao.com/zykzl?fromcode=2014 今年成功考上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我是一个跨考生,跨专业跨学校,本科学的是工科.作为一个跨专业的考生,我深知跨专业考生备考 ...查看


  • 财务管理教学大纲
  • 财 务 管 理 学 大 (第二版) 会计学院财务管理系 2006年3月 教纲 目 录 前 言 -------------------------------(2) 第一章 财务管理学导论------------------------(5) ...查看


  • 护理学导论教学大纲
  •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教学大纲体例 <护理学导论>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建议学时数:32学时 学分: 课程类别: 先修课程: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护理专业.助产专业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护理学导论>是护理 ...查看


  • 康复医学导论复习要点
  • 康复医学导论复习要点 1.康复的定义:康复是指综合的.协调的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的身心和社会功能障碍,使病.伤.残者重返社会. 2.残疾的定义:指因外伤.疾病.发育缺陷或精神因素等各种原因造成身心功能障碍,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 ...查看


  • 药学导论学习报告
  • 学习<药学导论>学习体会 一转眼,我已经是一名大一新生了.而作为一名药学专业的学生,第一学期首先学习的与专业有关的课程就是<药学导论>.这门课程是对我们关于药学的启蒙教育,它主要是给我们介绍以后关于药学学习的不同方向 ...查看


  • 教育技术学导论重点复习
  • 美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我国对应的教学技术阶段 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 技术观流派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创办于1983年,是新中国第1个教育技术学专业,1986年获得全国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教育技术学专 ...查看


  • 机器人学导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新
  •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机器人学导论 一.名词解释题: 二.简答题: 1.机器人学主要包含哪些研究内容? 2.机器人常用的机身和臂部的配置型式有哪些? 3.拉格朗日运动方程式的一般表示形式与各变量含义? 4.机器人控制系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