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时广州与“中国之最”沾边的人与事物越来越多,比如中国最大的乘用车生产基地、人均饮食消费最高、每年出游市民比例最高等,如今又多了一个“头衔”――非洲客商最多的城市。 天秀大厦俨然成“非洲社区”中心 近年来,广州人发现身边的非洲人越来越多,且他们或许就是自己的邻居。这些非洲人,多数是怀着掘金梦的客商。他们何时开始在羊城安营扎寨?现在已经无人考究了。欲追溯非洲客商羊城掘金的轨迹,不妨造访洪桥地区的天秀大厦。该大厦于1994年落成,此后陆续有少数非洲及中东客商租用,但没形成气候。所谓人以群居,非洲人也不例外,2002年后的洪桥一带,以中非贸易城(陶瓷大厦)、登峰酒店秀山楼和天秀大厦为中心,非洲人迅速扎堆,最终形成超过50个国家商人汇集的国际区域。2003年之后,赴广州掘金的非洲人每年以30%~40%的速度递增,有人指总人数目前已经达20万之众。由此,天秀大厦俨然成为“非洲社区”中心。是中国内地最具国际化的大楼,非洲人在附近开办的贸易公司、服务公司、中介机构,组成了一个特殊群落。 如今,以洪桥小北路一带为中心,已经形成半径约10公里,北到元下田,南到江南西,西到增槎路,东到五山的巨大的“非洲族群”。除了非洲人之外,这个区域还有不少来自中东、南亚和南美的客商。 夜幕降临,在以环市东路为中心的秀山楼、小北路、淘金路、花园酒店、建设六马路一带,行人会闻到非洲人的独特香水味。因此,有人把这里冠以纽约的“布鲁克林”称号。往西走抵达以洪桥为中心,由宝汉直街、登峰街及新登峰宾馆、越洋商贸城、金山象商贸城及天秀大厦等商城组成的“非洲社区”中心,你会看到阿拉伯文、英文店名的商铺林立,衣着鲜艳的深肤色男女来回穿梭,穆斯林餐馆的烤羊肉味飘荡。 非洲客商搬走巨量旧货 非洲客商到底在广州怎样掘金?广州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有根多各类商品批发市场,非洲商人就是在这里采购廉价商品。销往非洲赚钱。以广园西路唐旗外贸服装城为例,这里拥有400多户商铺,其中10%以上为非洲商人直接经营。 作为世界制造业中心,过去十几年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因产能过剩。导致很多公司积压大量旧货,幸好被广州中非贸易集散地“消化”了不少,就像改革开放初期商人从欧美日进口二手车二手电器一样。 与欧美商品相比,中国货物美价廉,极具市场竞争力,深受第三世界欢迎,因此非洲客商主要经营廉价的摩托车、小型电子产品、服装。除了摩托车外,电子产品如收音机、电视机基本上是国内已经淘汰的旧货、二手货,甚至还有即使在农村市场也已经绝迹的卡带收录机。通常在广州1000元进货,通过轮船运输,在非洲价格至少可以翻两番甚至三番。有些非洲客商是“二掌柜”,他们在广州开设“大本营”,国内同胞把钱寄来,他们则帮助同胞进货,种类包罗万象。有衣服、电视机、电话、计算机、汽车零件、手电筒、手机和数码相机存储卡等,然后他们会抽取一定比例佣金,一般为货值3%左右。有的非洲客商还在广州服装城卖衣服,或经营杂货店,同时涉足运输行业,生意做得大了,他们也会雇用中国人。有的非洲客商本小利薄,便开设家政公司,外卖公司、中介公司、餐馆、理发店等,为同胞服务。 保守估计,非洲客商每年至少从广州搬走数百亿元商品,其中相当部分是积压的廉价货,甚至是2口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库存。仅仅就盘活资金而言,非洲客商对广东的产业升级自是大有裨益。 一台山寨机能赚100―200元RMB 在广州文化公园、大沙头等二手手机与手机配件批发市场,可以看到非洲人来来往往。他们是非洲手机市场的主角,给中国手机和手机配件厂商带来巨大的商机。 从2000年开始手机价格大幅降低,需求上升。作为广东省会,广州逐渐成为国产手机配件和整机的批发集散地。而“中国制造”的价格远低于其他国家的同类产品,且借助一年两届的广交会,广州很快吸引了众多的非洲手机经销商前来淘金。从那时起,手机批发市场的外销订单持续增长。当初,非洲商人比较谨慎,下的手机电池、充电器、外壳等配件订单较多,整机较少。到2006年,手机配件批发生意渐渐饱和,利润趋薄。2007年,中国市场出现一种低价但功能齐全的手机,即山寨机。部分在文化公园淘金的非洲商人闻风而动,转向大沙头二手市场,因为山寨手机批发集中在那里。 按非洲商人经商利润,估计一台山寨机运回非洲保守能赚100―200元RMB,一个泡沫箱子的山寨机运回到家就有6万人民币利润入帐。而在中国,卖一台正牌手机,商家能赚个几十元就很开心了。有人会问:难道非洲人不用支付运费和关税吗?在全球运输能力过剩且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运费非常廉价,尤其是海运,几乎不占多大成本;至于关税,他们把手机运回国内销售基本不用交税,因为非洲各国的法律制度不完善,甚少执法机关监督、管理。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美元贬值,人民币坚挺,“中国制造”相对而言没有从前那么便宜了,非洲客商的购买力受到一定影响,各种商品的订单量下降。他们依然每天到市场上寻找新货,但下单数量不大。而种类变多。 总的来说,只要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一天不变,广州商品批发集散地非洲客商扎堆的状况就不会改变。 像一个“巨无霸”级别的章鱼吸盘 10多年前,非洲商人刚到广州淘金时,遇到很多障碍,主要是语言不通,对市场不熟悉,他们只能依靠翻译帮忙砍价,或者利用计算器进行交流。但很多细节依然必须用语言来沟通,于是非洲商人开始找中文补习班恶补中文。 如今大部份非洲人会说简单的中国话,小部分则接受过良好高等教育,会说流利的普通话甚至粤语。原来,他们大多曾在羊城的高校留学,毕业后因看好在广州做生意的前景,于是干脆留下来做了外籍新客家。 一般来说,会说中文的非洲人熟悉本地行情,生意也做得特别大。而依靠翻译去市场采购的非洲客商,采购价格永远没有能用中文讨价还价的非洲客商低廉。那些中国通采购的技巧令人叹为观止,他们都是砍价高手,不会在同一个商铺下所有订单,而是把订单分得很细,一家一家逐个下单,同时掂量着每家的价格与质量,甚至每家被砍价时能接受的底线他们也是一清二楚。有些厉害的非洲商人,甚至绕过批发商,直接找到厂家合作进行下单。因此,广州批发商对精通中国话尤其是广东话的非洲商人是又爱又恨,爱的是他们结账时不会欠一分钱,而中东商人结账时总喜欢把小数点和零头扣除;恨的是他们一丝不苟,清点数目时一定要求一个一个点,丝毫不会变通――他们最讨厌中国商家的“灵活”与“变通”,当你交货时遇到订单数量不够,如用其他相近型号充数,他们会认为是欺骗,甚至可能取消订单。 就是这支非洲贸易大军,像一个“巨无霸”级别的章鱼吸盘,顽强地将广州周边的增城、新塘、花都、番禺、中山、深圳、东莞等地外贸工厂数以万计的订单以及库压的旧货尽收囊中。这对中国走出金融危机何尝不是宝贵的支持?
现时广州与“中国之最”沾边的人与事物越来越多,比如中国最大的乘用车生产基地、人均饮食消费最高、每年出游市民比例最高等,如今又多了一个“头衔”――非洲客商最多的城市。 天秀大厦俨然成“非洲社区”中心 近年来,广州人发现身边的非洲人越来越多,且他们或许就是自己的邻居。这些非洲人,多数是怀着掘金梦的客商。他们何时开始在羊城安营扎寨?现在已经无人考究了。欲追溯非洲客商羊城掘金的轨迹,不妨造访洪桥地区的天秀大厦。该大厦于1994年落成,此后陆续有少数非洲及中东客商租用,但没形成气候。所谓人以群居,非洲人也不例外,2002年后的洪桥一带,以中非贸易城(陶瓷大厦)、登峰酒店秀山楼和天秀大厦为中心,非洲人迅速扎堆,最终形成超过50个国家商人汇集的国际区域。2003年之后,赴广州掘金的非洲人每年以30%~40%的速度递增,有人指总人数目前已经达20万之众。由此,天秀大厦俨然成为“非洲社区”中心。是中国内地最具国际化的大楼,非洲人在附近开办的贸易公司、服务公司、中介机构,组成了一个特殊群落。 如今,以洪桥小北路一带为中心,已经形成半径约10公里,北到元下田,南到江南西,西到增槎路,东到五山的巨大的“非洲族群”。除了非洲人之外,这个区域还有不少来自中东、南亚和南美的客商。 夜幕降临,在以环市东路为中心的秀山楼、小北路、淘金路、花园酒店、建设六马路一带,行人会闻到非洲人的独特香水味。因此,有人把这里冠以纽约的“布鲁克林”称号。往西走抵达以洪桥为中心,由宝汉直街、登峰街及新登峰宾馆、越洋商贸城、金山象商贸城及天秀大厦等商城组成的“非洲社区”中心,你会看到阿拉伯文、英文店名的商铺林立,衣着鲜艳的深肤色男女来回穿梭,穆斯林餐馆的烤羊肉味飘荡。 非洲客商搬走巨量旧货 非洲客商到底在广州怎样掘金?广州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有根多各类商品批发市场,非洲商人就是在这里采购廉价商品。销往非洲赚钱。以广园西路唐旗外贸服装城为例,这里拥有400多户商铺,其中10%以上为非洲商人直接经营。 作为世界制造业中心,过去十几年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因产能过剩。导致很多公司积压大量旧货,幸好被广州中非贸易集散地“消化”了不少,就像改革开放初期商人从欧美日进口二手车二手电器一样。 与欧美商品相比,中国货物美价廉,极具市场竞争力,深受第三世界欢迎,因此非洲客商主要经营廉价的摩托车、小型电子产品、服装。除了摩托车外,电子产品如收音机、电视机基本上是国内已经淘汰的旧货、二手货,甚至还有即使在农村市场也已经绝迹的卡带收录机。通常在广州1000元进货,通过轮船运输,在非洲价格至少可以翻两番甚至三番。有些非洲客商是“二掌柜”,他们在广州开设“大本营”,国内同胞把钱寄来,他们则帮助同胞进货,种类包罗万象。有衣服、电视机、电话、计算机、汽车零件、手电筒、手机和数码相机存储卡等,然后他们会抽取一定比例佣金,一般为货值3%左右。有的非洲客商还在广州服装城卖衣服,或经营杂货店,同时涉足运输行业,生意做得大了,他们也会雇用中国人。有的非洲客商本小利薄,便开设家政公司,外卖公司、中介公司、餐馆、理发店等,为同胞服务。 保守估计,非洲客商每年至少从广州搬走数百亿元商品,其中相当部分是积压的廉价货,甚至是2口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库存。仅仅就盘活资金而言,非洲客商对广东的产业升级自是大有裨益。 一台山寨机能赚100―200元RMB 在广州文化公园、大沙头等二手手机与手机配件批发市场,可以看到非洲人来来往往。他们是非洲手机市场的主角,给中国手机和手机配件厂商带来巨大的商机。 从2000年开始手机价格大幅降低,需求上升。作为广东省会,广州逐渐成为国产手机配件和整机的批发集散地。而“中国制造”的价格远低于其他国家的同类产品,且借助一年两届的广交会,广州很快吸引了众多的非洲手机经销商前来淘金。从那时起,手机批发市场的外销订单持续增长。当初,非洲商人比较谨慎,下的手机电池、充电器、外壳等配件订单较多,整机较少。到2006年,手机配件批发生意渐渐饱和,利润趋薄。2007年,中国市场出现一种低价但功能齐全的手机,即山寨机。部分在文化公园淘金的非洲商人闻风而动,转向大沙头二手市场,因为山寨手机批发集中在那里。 按非洲商人经商利润,估计一台山寨机运回非洲保守能赚100―200元RMB,一个泡沫箱子的山寨机运回到家就有6万人民币利润入帐。而在中国,卖一台正牌手机,商家能赚个几十元就很开心了。有人会问:难道非洲人不用支付运费和关税吗?在全球运输能力过剩且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运费非常廉价,尤其是海运,几乎不占多大成本;至于关税,他们把手机运回国内销售基本不用交税,因为非洲各国的法律制度不完善,甚少执法机关监督、管理。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美元贬值,人民币坚挺,“中国制造”相对而言没有从前那么便宜了,非洲客商的购买力受到一定影响,各种商品的订单量下降。他们依然每天到市场上寻找新货,但下单数量不大。而种类变多。 总的来说,只要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一天不变,广州商品批发集散地非洲客商扎堆的状况就不会改变。 像一个“巨无霸”级别的章鱼吸盘 10多年前,非洲商人刚到广州淘金时,遇到很多障碍,主要是语言不通,对市场不熟悉,他们只能依靠翻译帮忙砍价,或者利用计算器进行交流。但很多细节依然必须用语言来沟通,于是非洲商人开始找中文补习班恶补中文。 如今大部份非洲人会说简单的中国话,小部分则接受过良好高等教育,会说流利的普通话甚至粤语。原来,他们大多曾在羊城的高校留学,毕业后因看好在广州做生意的前景,于是干脆留下来做了外籍新客家。 一般来说,会说中文的非洲人熟悉本地行情,生意也做得特别大。而依靠翻译去市场采购的非洲客商,采购价格永远没有能用中文讨价还价的非洲客商低廉。那些中国通采购的技巧令人叹为观止,他们都是砍价高手,不会在同一个商铺下所有订单,而是把订单分得很细,一家一家逐个下单,同时掂量着每家的价格与质量,甚至每家被砍价时能接受的底线他们也是一清二楚。有些厉害的非洲商人,甚至绕过批发商,直接找到厂家合作进行下单。因此,广州批发商对精通中国话尤其是广东话的非洲商人是又爱又恨,爱的是他们结账时不会欠一分钱,而中东商人结账时总喜欢把小数点和零头扣除;恨的是他们一丝不苟,清点数目时一定要求一个一个点,丝毫不会变通――他们最讨厌中国商家的“灵活”与“变通”,当你交货时遇到订单数量不够,如用其他相近型号充数,他们会认为是欺骗,甚至可能取消订单。 就是这支非洲贸易大军,像一个“巨无霸”级别的章鱼吸盘,顽强地将广州周边的增城、新塘、花都、番禺、中山、深圳、东莞等地外贸工厂数以万计的订单以及库压的旧货尽收囊中。这对中国走出金融危机何尝不是宝贵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