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编辑词条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的内容

把国家权力分为三部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要求三权分别属于议会、国王和法院。

三权分立学说的意义

1)起到防止专制,保障自由的作用。

2)他的理论后来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三权分立,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主要内容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三权分立制度的理论基础是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英国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洛克和法国资产阶级启蒙学者孟德斯鸠提出的分权学说。这一学说基于这样一个理论前提,即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所以,国家权力应该分立,互相制衡。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们希望据此建立一个民主、法治的国家。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以后,三权分立成为资产阶级建立国家制度的根本原则。在当代,尽管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三权分立仍然是它的一个根本特点。对于这种制度,西方的政治家和思想家非常推崇,认为只有实行三权分立,才是民主和法治的标志;不实行这种制度,就是专制。

学说历史

最早由17世纪英国著名政治学家洛克提出,用以巩固当时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后来该学说不断传播,并被法国著名人物孟德斯鸠诠释为行政、司法、立法三权分立的形式,解决了在该种政治制度下可能出现的部分问题。该学说在当时被广泛认为是民主制度的有力保证。

分权的目的

分权的目的在于避免独裁者的产生。古代的皇帝以至地方官员均集立法、执法(行政)、司法三大权于一身,容易造成权力的滥用。即使在现代,立法、运用税款的权力通常掌握在代表人民意愿的议会中,司法权的独立在于防止执法机构滥权。

三权分立的实行

美国的立国者对政府普遍采取不信任的态度。为了保障公民自由和限制政府的权力,他们接纳了孟德斯鸠的想法,在美国宪法之内清楚地把行政、司法、立法分开,而且让它们互相制衡。在当时这种宪制是前所未有的崭新尝试。至今美国联邦政府的三权分立,仍然是众多民主政体中最彻底的。而美国大部分的州政府亦有相同的宪制架构。

三权分立常见的问题是如何解决行政及立法机关之间的矛盾。其中一种方法是采用议会制。在议会制之下,行政机关的领导来自立法机关的多数派。行政、立法并不完全分离。现代一般认为,成功和稳定的自由民主政制不一定需要彻底的三权分立。事实上,除了美国以外,所有开始实行民主便使用总统制的国家,它们的首次民主尝试都以失败告终。相反议会制的成功率反而较高。

就算是三权分立最成功的美国,如何解决三个部门之间的矛盾仍然间中出现阻碍。1929年大萧条时期,罗斯福上台颁布一系列法令,并通过国会授权取得美国总统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权力。但美国联邦法院却经常驳回一些法令。结果1935年1月最高法院以8比1的票数,宣布罗斯福的《全国工业复兴法》违宪。同年一名失业工人试图利用《最低工资法》来取得工资补偿时,被控方律师则直接指出该法案违反了美国宪法第14条修正案。罗斯福为推行新政,于1936年3月6日进行了“炉边谈话”,将矛头直指司法部门,要求国会让他无限制增加最高法院法官的数目,间接将司法部门置于行政部门管辖下。这就引起了全国范围的激烈讨论。后来联邦最高法院判决的大法官认为《最低工资法》并无违宪。有人认为当时大法官是为了保证三权分立的政治格局而退让。

三权分立 由法国资产阶级启蒙学者孟德斯鸠提出的关于资产阶级政权设置的思想。主要

内容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别由国会、总统、联邦法院行使,“三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并保持平衡。

编辑词条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的内容

把国家权力分为三部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要求三权分别属于议会、国王和法院。

三权分立学说的意义

1)起到防止专制,保障自由的作用。

2)他的理论后来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三权分立,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主要内容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三权分立制度的理论基础是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英国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洛克和法国资产阶级启蒙学者孟德斯鸠提出的分权学说。这一学说基于这样一个理论前提,即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所以,国家权力应该分立,互相制衡。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们希望据此建立一个民主、法治的国家。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以后,三权分立成为资产阶级建立国家制度的根本原则。在当代,尽管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三权分立仍然是它的一个根本特点。对于这种制度,西方的政治家和思想家非常推崇,认为只有实行三权分立,才是民主和法治的标志;不实行这种制度,就是专制。

学说历史

最早由17世纪英国著名政治学家洛克提出,用以巩固当时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后来该学说不断传播,并被法国著名人物孟德斯鸠诠释为行政、司法、立法三权分立的形式,解决了在该种政治制度下可能出现的部分问题。该学说在当时被广泛认为是民主制度的有力保证。

分权的目的

分权的目的在于避免独裁者的产生。古代的皇帝以至地方官员均集立法、执法(行政)、司法三大权于一身,容易造成权力的滥用。即使在现代,立法、运用税款的权力通常掌握在代表人民意愿的议会中,司法权的独立在于防止执法机构滥权。

三权分立的实行

美国的立国者对政府普遍采取不信任的态度。为了保障公民自由和限制政府的权力,他们接纳了孟德斯鸠的想法,在美国宪法之内清楚地把行政、司法、立法分开,而且让它们互相制衡。在当时这种宪制是前所未有的崭新尝试。至今美国联邦政府的三权分立,仍然是众多民主政体中最彻底的。而美国大部分的州政府亦有相同的宪制架构。

三权分立常见的问题是如何解决行政及立法机关之间的矛盾。其中一种方法是采用议会制。在议会制之下,行政机关的领导来自立法机关的多数派。行政、立法并不完全分离。现代一般认为,成功和稳定的自由民主政制不一定需要彻底的三权分立。事实上,除了美国以外,所有开始实行民主便使用总统制的国家,它们的首次民主尝试都以失败告终。相反议会制的成功率反而较高。

就算是三权分立最成功的美国,如何解决三个部门之间的矛盾仍然间中出现阻碍。1929年大萧条时期,罗斯福上台颁布一系列法令,并通过国会授权取得美国总统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权力。但美国联邦法院却经常驳回一些法令。结果1935年1月最高法院以8比1的票数,宣布罗斯福的《全国工业复兴法》违宪。同年一名失业工人试图利用《最低工资法》来取得工资补偿时,被控方律师则直接指出该法案违反了美国宪法第14条修正案。罗斯福为推行新政,于1936年3月6日进行了“炉边谈话”,将矛头直指司法部门,要求国会让他无限制增加最高法院法官的数目,间接将司法部门置于行政部门管辖下。这就引起了全国范围的激烈讨论。后来联邦最高法院判决的大法官认为《最低工资法》并无违宪。有人认为当时大法官是为了保证三权分立的政治格局而退让。

三权分立 由法国资产阶级启蒙学者孟德斯鸠提出的关于资产阶级政权设置的思想。主要

内容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别由国会、总统、联邦法院行使,“三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并保持平衡。


相关文章

  • 浅谈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 [摘 要]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把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其实质是通过划分权力从而实现权力的制约和平衡.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使权力有效制衡成为可能,为资产阶级的分权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同时,由于时代的制约,三 ...查看


  • 欧洲的启蒙思想
  • 历史 9 2.4 欧洲的启蒙运动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启蒙运动的兴起:霍布斯和洛克的重要主张:启蒙运动的高潮: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的主要贡献:百科全书派:启蒙运动的影响. 2.能力要求:(1) 分析霍布斯.洛克.伏尔泰.孟德 ...查看


  • 小孟论法的精神读后感
  • 读<论法的精神>有感 拜读了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一书,我对其中所说的三权分立思想产生了兴趣,我认为三权不仅要分立,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立法,以权力制约权力."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 ...查看


  • 高二(上)历史必修三期中测试题
  • 高二(上)历史必修三期中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的是: A. 儒家思想 B. 法家思想 C. 墨家思想 D ...查看


  • 浅议洛克的分权理论
  • 浅议洛克的分权理论 [摘 要]:洛克作为西方早期自由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他论述社会契约论思想和国家分权理论在中外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洛克从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出发,论证一切权力来自人民权利的转让,政府的权力分为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其 ...查看


  • 法国启蒙运动
  • 第42集 法国启蒙运动 十八世纪的法国仍然是一个君主政体的封建国家,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控制着国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思想,农村在封建领主和教会的盘剥下已是满目疮痍,宫廷贵族挥霍无度.国库空虚.天主教会与专制王权相互勾结,推行文化专制主义和蒙昧 ...查看


  • 论宪法产生的社会条件
  • 理论视野 论宪法产生的社会条件 郭岩杰 (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 要]宪法产生主要有着政治.经济.文化三因素的影响,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经济在三要素中起到了中 政治运动.思想异化的产生,从而根本地促进了 ...查看


  • 为什么我国不能实行三权分立制度
  • 为什么我国不能实行三权分立制度.txt用快乐去奔跑,用心去倾听,用思维去发展,用努力去奋斗,用目标去衡量,用爱去生活.钱多钱少,常有就好!人老人少,健康就好!家贫家富,和睦就好.为什么我国不能实行三权分立制度 三权分立制度的形成 " ...查看


  • 高二历史必修三主观题训练2
  • 材料二 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1. 君与民的关系曾在中外思想史发展中不断被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二程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