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施工人员在高空作业时工具的坠地率

降低施工人员在高空作业时工具的坠地率

临川区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新太阳QC小组

一、小组概况

小组简介:

成员简介:

二、选题理由

三、现状调查

1、茅排农改队在高空作业时,工具坠地率2007年3-5月份达到4.3%,超过了公司规定的3%。安监部门对此非常关注,要求把高空作业时工具坠地率降下来。小组对2007年3-5月份农改队高空作业时工具坠地率进行了详细统计,如表三:

制表人:黄小平 制表时间:2007年6月1日

根据上表数据,绘出2007年3—5月农改队高空作业时工具坠地率的折线图,如图二:

制图人:黄小平 制图时间:2007年6月1日

2、针对高空作业时工具坠地率较高的问题,小组对2007年3月—5

月之间造成高空作业时工具坠地的项目,分门别类地进行了统计,如表四:

制表人:黄小平 制表时间:2007年6月1日 根据以上数据绘出2007年3—5月农改期间高空作业时工具坠地项目排列图。如图三:

制图人:黄小平 制图时间:2007年6月1日

通过图三可以看出,高空作业时工具易坠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钳套在使用时不方便,操作者不愿用钳套插放工具而造成的。

四、设定目标

1、根据表三得出高空作业时工具坠地率为4.3%,小组结合实际情况,经过会议分析讨论,设定本次活动的目标值1.5%,如图四:

制图人:黄小平

制图日期:2007年6月1日

2、目标值设定的依据

(1)合理安排工程进度,降低工作强度,为员工创造一个相对较轻松和舒适的工作环境,减少人的因素。

(2)针对在高空作业时,钳套使用不方便,操作人员嫌麻烦这一问题,对钳套进行彻底改造,消除因不愿使用钳套插放工具而导致在高空作业时工具坠地率较高的弊端。因此,小组成员将目标值定为1.5%。

五、原因分析

小组召开头脑风暴会议,对造成“钳套使用时不方便,操作人员不用钳套插放工具”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整理出系统分析图。见图五:

六、要因确认

为了找到哪些因素是影响到钳套在使用时不方便的要因,小组制订了要因确认计划表,见表四。

制图人:黄小平 制图日期:2007年6月1日

制表人:黄小平 制表日期:2007年6月1日

经过逐条认真的调查,小组确认以下七个因素为主要原因: 1、工具被卡或插不到位 2、格套插孔没有回旋余地 3、钳套易移位至腰部后面 4、勒腰

5、加重操作人员的疲劳度 6、不在人的自然视线范围内 7、右手在抽插工具时要左手给予配合

七、制定对策

找出主要原因后,小组召开头脑风暴会议制定出对策表,见表五

制表人:黄小平 制表日期:2007年6月10日

八、实施对策

针对上表中七项要因得出的相应对策、目标和措施,通过小组成员的集体讨论分析,一个有趣的现象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解放军官兵在训练时,虽身负子弹袋,承重很多,但在进行訇匍、翻墙、爬沟、钻洞等高难度战术科目训练时,没受半点防碍,身手依然敏捷 。于是小组成员提出对现有的工具背负设备——钳套进行彻底改造。根据工具的形状、大小设计出各种不同规格的工具格套插孔;选用耐磨抗拉、质地软熟的军用帆布,以替代生硬的人造革材质;结合3、4、5、6、7小项的措施,参照军用子弹袋分格放 物件和双肩承重的原理,大家重新设计一款新的工具背负设备——前襟式肩负工具袋。

钳套与新型工具袋的对比示意图见图六: 设计前:

重新设计后:

制表人:黄小平 制表日期:2007年6月10日

九、效果检查

产品试制后,小组组织人员在不同作业环境条件下,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高强度的试用,以检查新型工具袋的适用性和耐用性。

2007年8—10月份期间农改队使用新式工具袋后,高空作业时工具坠地率调查表六:

制表人:方剑虹 制表时间:2007年11月8日

根据上表数据,绘出2007年8—10月份使用新式工具袋后高空作业时工具坠地率折线图,如图七:

制图人:方剑虹 制图时间:2007年11月8日

2、通过本次活动,高空作业时工具坠地率得到了明显的控制,坠地率下降到0.74%,完成并超过了小组预定的目标值。具体情况见图八。

制图人:方剑虹 制图时间:2007年11月8日

从图八可以看出,活动前因钳套使用时不方便而不用钳套插放工具导致高空作业时工具坠地率为4.3%,活动后,通过对新产品的试用,工具的坠地率降至0.74%,比活动前下降了3.56个百分点,比确定的目标值下降了0.76个百分点,实现并超过了确定的目标值。

3、效益分析

前襟式肩负工具袋由于是针对现有电工用工具背负设备:皮带、钳套、工具袋的缺陷加以改进,而使其功能三合一,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有不可低估的经济效益。

前襟式肩负工具袋采取双肩承重,一改钳套皮带重坠勒腰,减轻了操作人员的疲劳度,由工具袋于前臵,操作起来更符合人体的自然活动规律,提高了工作人员的舒适度。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了实处,有很广泛的社会效益。

十、巩固措施

1、这项成果已经申请了国家专利,通过推广可使之成为行业标准化用具。

2、为把安全工作做到实处,公司已决定在高空作业时使用新式工具袋背负工具。

十一、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总结

1、专业技术方面:

通过这次活动,小组成功地把高空作业时工具坠地率从4.3%降至0.74%,从而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指数,消除了安全隐患,得到了公司的表彰。小组成员也加深了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理解,对安全工作的认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理念深深扎根在小组人员的脑中。

2、管理技术方面

在这次活动中,组织们围绕着PDCA程序,充分发挥各人才智,对课题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分析、论证,使活动取得明显效果。在这个过程中,也提高了本QC小组成员的技术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了组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的综合素质方面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新太阳QC小组在总结中对小组的综合素质进行的自我评价见表七

自我评价表

制表人:方剑虹 制表时间:2007年11月8日 下一步打算:

针对脚扣在使用过程中的诸多不便及存在的安全缺陷,我们下一步的工作将对其进行改造。

降低施工人员在高空作业时工具的坠地率

临川区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新太阳QC小组

一、小组概况

小组简介:

成员简介:

二、选题理由

三、现状调查

1、茅排农改队在高空作业时,工具坠地率2007年3-5月份达到4.3%,超过了公司规定的3%。安监部门对此非常关注,要求把高空作业时工具坠地率降下来。小组对2007年3-5月份农改队高空作业时工具坠地率进行了详细统计,如表三:

制表人:黄小平 制表时间:2007年6月1日

根据上表数据,绘出2007年3—5月农改队高空作业时工具坠地率的折线图,如图二:

制图人:黄小平 制图时间:2007年6月1日

2、针对高空作业时工具坠地率较高的问题,小组对2007年3月—5

月之间造成高空作业时工具坠地的项目,分门别类地进行了统计,如表四:

制表人:黄小平 制表时间:2007年6月1日 根据以上数据绘出2007年3—5月农改期间高空作业时工具坠地项目排列图。如图三:

制图人:黄小平 制图时间:2007年6月1日

通过图三可以看出,高空作业时工具易坠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钳套在使用时不方便,操作者不愿用钳套插放工具而造成的。

四、设定目标

1、根据表三得出高空作业时工具坠地率为4.3%,小组结合实际情况,经过会议分析讨论,设定本次活动的目标值1.5%,如图四:

制图人:黄小平

制图日期:2007年6月1日

2、目标值设定的依据

(1)合理安排工程进度,降低工作强度,为员工创造一个相对较轻松和舒适的工作环境,减少人的因素。

(2)针对在高空作业时,钳套使用不方便,操作人员嫌麻烦这一问题,对钳套进行彻底改造,消除因不愿使用钳套插放工具而导致在高空作业时工具坠地率较高的弊端。因此,小组成员将目标值定为1.5%。

五、原因分析

小组召开头脑风暴会议,对造成“钳套使用时不方便,操作人员不用钳套插放工具”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整理出系统分析图。见图五:

六、要因确认

为了找到哪些因素是影响到钳套在使用时不方便的要因,小组制订了要因确认计划表,见表四。

制图人:黄小平 制图日期:2007年6月1日

制表人:黄小平 制表日期:2007年6月1日

经过逐条认真的调查,小组确认以下七个因素为主要原因: 1、工具被卡或插不到位 2、格套插孔没有回旋余地 3、钳套易移位至腰部后面 4、勒腰

5、加重操作人员的疲劳度 6、不在人的自然视线范围内 7、右手在抽插工具时要左手给予配合

七、制定对策

找出主要原因后,小组召开头脑风暴会议制定出对策表,见表五

制表人:黄小平 制表日期:2007年6月10日

八、实施对策

针对上表中七项要因得出的相应对策、目标和措施,通过小组成员的集体讨论分析,一个有趣的现象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解放军官兵在训练时,虽身负子弹袋,承重很多,但在进行訇匍、翻墙、爬沟、钻洞等高难度战术科目训练时,没受半点防碍,身手依然敏捷 。于是小组成员提出对现有的工具背负设备——钳套进行彻底改造。根据工具的形状、大小设计出各种不同规格的工具格套插孔;选用耐磨抗拉、质地软熟的军用帆布,以替代生硬的人造革材质;结合3、4、5、6、7小项的措施,参照军用子弹袋分格放 物件和双肩承重的原理,大家重新设计一款新的工具背负设备——前襟式肩负工具袋。

钳套与新型工具袋的对比示意图见图六: 设计前:

重新设计后:

制表人:黄小平 制表日期:2007年6月10日

九、效果检查

产品试制后,小组组织人员在不同作业环境条件下,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高强度的试用,以检查新型工具袋的适用性和耐用性。

2007年8—10月份期间农改队使用新式工具袋后,高空作业时工具坠地率调查表六:

制表人:方剑虹 制表时间:2007年11月8日

根据上表数据,绘出2007年8—10月份使用新式工具袋后高空作业时工具坠地率折线图,如图七:

制图人:方剑虹 制图时间:2007年11月8日

2、通过本次活动,高空作业时工具坠地率得到了明显的控制,坠地率下降到0.74%,完成并超过了小组预定的目标值。具体情况见图八。

制图人:方剑虹 制图时间:2007年11月8日

从图八可以看出,活动前因钳套使用时不方便而不用钳套插放工具导致高空作业时工具坠地率为4.3%,活动后,通过对新产品的试用,工具的坠地率降至0.74%,比活动前下降了3.56个百分点,比确定的目标值下降了0.76个百分点,实现并超过了确定的目标值。

3、效益分析

前襟式肩负工具袋由于是针对现有电工用工具背负设备:皮带、钳套、工具袋的缺陷加以改进,而使其功能三合一,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有不可低估的经济效益。

前襟式肩负工具袋采取双肩承重,一改钳套皮带重坠勒腰,减轻了操作人员的疲劳度,由工具袋于前臵,操作起来更符合人体的自然活动规律,提高了工作人员的舒适度。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了实处,有很广泛的社会效益。

十、巩固措施

1、这项成果已经申请了国家专利,通过推广可使之成为行业标准化用具。

2、为把安全工作做到实处,公司已决定在高空作业时使用新式工具袋背负工具。

十一、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总结

1、专业技术方面:

通过这次活动,小组成功地把高空作业时工具坠地率从4.3%降至0.74%,从而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指数,消除了安全隐患,得到了公司的表彰。小组成员也加深了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理解,对安全工作的认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理念深深扎根在小组人员的脑中。

2、管理技术方面

在这次活动中,组织们围绕着PDCA程序,充分发挥各人才智,对课题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分析、论证,使活动取得明显效果。在这个过程中,也提高了本QC小组成员的技术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了组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的综合素质方面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新太阳QC小组在总结中对小组的综合素质进行的自我评价见表七

自我评价表

制表人:方剑虹 制表时间:2007年11月8日 下一步打算:

针对脚扣在使用过程中的诸多不便及存在的安全缺陷,我们下一步的工作将对其进行改造。


相关文章

  • 拆除施工方案 1
  • 拆除施工方案 一. 拆除施工工序主要流程 施工准备→确定拆除范围.设置监测点→原貌拍照存档→切断原有水电煤等→施工安全防护(保护部位封板保护)→保护性构配件编号拆除装箱.灯具拆除.卫生洁具拆除→室内门窗拆除.木地板拆除→吊顶拆除→电气管线等 ...查看


  • 钢结构工程应急预案
  • 1.编制说明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现仅对钢结构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高空坠落.物体打击.吊装事故方面的安全应急预案进行重点描述,在实际施工过程编制安全与环境应急预案时还应全面考虑其它方面的因素. 1.1工程项目基本概况 本工程为2栋仓储库房和三 ...查看


  • 机械伤害案例分析
  • 机械伤害案例分析 机械伤害事故案例一 1. 事故简介 2006年6月28日,河南省郑州市某工程1号楼,发生一起施工升降机(人货两用外用电梯)因吊笼冒顶,造成5人死亡,1人受伤. 2. 事故发生经过 郑州市某工程,建筑面积32000m2,高3 ...查看


  • [挡水坝施工方案]改
  • 山里江南·旧州花海项目工程 挡水坝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北京建工路桥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2016年12月1 日 目 录 第一节.工程概况 ............................................... ...查看


  • 专职安全员考试内容
  • 一.填空题: 1.建筑施工作业人员有权获得安全生产所需的用品. 2.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经过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3.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依法加强对防止伤亡和其他生产安全事故的发 ...查看


  • 临时用电应急救援预案
  • 临时用电应急救援预案 一.编制目的 为提高在施工过程中发生触电或因用电引起的火灾等事故的反应能力,防止衍生事故,能迅速对事故进行应急处理和救援,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应急救援工作,特制定本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二.编 ...查看


  • 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 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一) 高处坠落事故(即高处作业坠落事故)多年来一直是建筑施工现场"五大伤害"事故之首,其事故死亡人数占到建筑施工现场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一半以上,据建设部对2004年度全国建筑施工 ...查看


  • 施工现场事故的预防及应急救援预案编制依据
  • 施工现场事故的预防及应急救援预案 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目的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党和国家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以安全责任 为中心,落实层级的责任制,除了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消除事故隐患,防止职工伤亡事 ...查看


  • 高处坠落专项应急预案
  • 目 录 1.工程概况 .......................................... 3 1.1 工程范围 ..................................... 3 1.2 工程位置及周边环境 .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