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讯2010 NO.22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工 程 管 理
论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
徐志强1 汪海洋2 杜远文3
(1.青岛中少上扬实业有限公司; 2.青岛中少上扬实业有限公司; 3.山东金羚置业 山东青岛 266071)
摘 要:随着国家节能及低碳政策出台,作为造价管理人员如何利用生命周期成本理论,对工程建设进行投资决策,对全过程进行造价管理,寻求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总造价的最小化和价值的最大化,同时对国内利用全生命周期成本理论现状提出对策及要求。关键词:全生命周期成本 节能建筑 全过程造价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0)08(a)-0160-01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对能工验收后评估阶段的造价管理。如果传统
源的需求日渐增大,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的造价管理理论去评价一个工程项目它的
业的建筑业对能源的消耗有着更直接的联造价是偏高的,在系统价值工程中(全生命
系和关系,因此建筑行业对社会可持续发周期)成本有可能是合理的。因为传统的造
展应承担更多的历史责任和使命,特别是价管理的模式更多是考虑是点,是局部的,
在国家相继提出节能和低碳生活政策后,而不是面即没考虑系统整体。本管理的核
就为我们造价管理人员提出更高的素质和心概念是在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
技术要求,我们必须转变原有的管理模式以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低为目标,通过减少
和观念,以适应新形势的造价管理——全生项目全生命周期内对能源、土地资源、水资
命周期成本管理,包括全过程、全要素、全源、建筑材料的消耗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对
风险、全团队的造价管理。项目的成本进行控制。
1 建筑行业现状及国家政策的要求为全4 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是工程造价全系
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提供可行性条件与机遇统的平衡,是一次性建设成本和运营、维
全国已有的建筑中采取节能措施仅为护成本平衡的实现
4%,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45%。建筑它要求我们对工程管理提前介入及工
节能潜力巨大,大力发展可持续建筑,这就程维护运营阶段的范围外延,只有这样我
要求我们从建筑全生命周期来考虑,从摇们才能全系统、利用价值工程理论进行全
篮到坟墓的全生命周期包括规划与设计、生命周期成本的均衡与控制。因为生命周
材料与构件的生产、施工和移交、运营与维期成本的控制不是简单的数字累加,而是
护、清理与拆除等阶段。科学的进行比较、筛选与甄别,一次性建设
费用合理增加,在运营阶段的成本有可能
2 改变原有的微观层次的造价管理观念,是数倍建造成本的节约,能做到总造价评
使工程造价提供到宏观层次的全生命周期审效果的只有才有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理
中不同阶段的计价与控制论。
作为造价管理人员,对工程造价的管
理传统的管理模式侧重于施工过程的控5 全生命周期成本理论为我们造价人员
制,是对工程量的审核及定额套用的争议提出了更高的理论要求
上,而对设计阶段极少介入,而恰恰设计阶全生命周期成本是全新的管理理论,
段对工程的造价不仅影响到工程建设成本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建筑造价、建筑成本管
而且影响着工程项目的运营成本,这就要理与合同形式编制专业知识和能力,具备
求我们必须对工程项目的建设成本和运营与建筑及土木工程有关的专门知识。而现
成本综合考虑——这就是建设项目全生命阶段造价管理人员一直停留在概预算编
周期造价管理的核心思想。制、结算审核上,知识面窄,知识结构不够
完善,综合协调能力较弱,缺少一定的实践
3 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是个系统工程经验,作为造价人员今后应加强此类知识
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是传面积累,以适应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需
统造价管理模式的延伸,但又不是简单的要。
范围外扩,它是科学的价值工程系统理论,
它是对项目功能和成本的分析,在尽可能6 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由于时间的延长,
的降低成本同时,提高项目的功能,这就需突发、不确定因素的增多
要我们具备全过程、全方位、动态的工程投从而使工程风险系数增多,这就需要
资和管理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全过程去评对工程不同阶段风险进行预判,分析发生
审整个工程的造价,它包括投资决策阶段的概率及影响数值进行评估,做好风险处
的造价管理、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招投标理措施,以有效的进行风险转移、风险规避
阶段的造价管理、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竣和风险自留,使工程在不增加不必要的投
160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资基础上,得以顺利开工,从而使全生命周期成本得以降低。7 全生命周期成本为节能建筑及低碳生活提供了量化理论依据把项目在生命期内使用费用纳入造价管理,更加直观评价建设项能耗费用及能耗降低率,从而便于工程立项的决策及审核,以有利于新型节能环保材料及施工工艺应用于推广。8 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现状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理论在国内的研究虽然有了一定的进展,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不容否认,这些研究中也存有诸多问题。另外,在理论应用实践的过程中,我国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使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理论不能很好的应用于实际当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国内对全生命周期理论研究尚不深入,没有对未来的成本范畴做个清晰的定义,如环境成本计算往往忽略环境的外部成本。同时全生命周期成本历史数据的缺失以及方法论的不足,使未来运用成本与维护成本计算模型的提出有一定的困难。(2)建设领域法规还不完善,国内缺乏统一的绿色建筑标准规范,缺乏推行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法律依据。大部分开发商不具备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考查成本理念的条件与意识,作为开发商由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缺少对后期运营成本考虑的动力,他们更多成本意识集中在施工阶段的降低造价,追求资金利润的最大化,也就造成目前大量高能耗高污染的项目大量出现,这就需要政府部门从法律上制定相关配套的法律依据进行约束,另一方面国家从政策上给予房地产商一定的经济优惠条件,来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从而为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理论提供生存的空间。总之,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理论是一套全新的造价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广大的造价从业人员应努力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掌握全生命周期成本理论,作为我们进行工程投资决策及设计与计划安排的理论工具。
科技资讯2010 NO.22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工 程 管 理
论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
徐志强1 汪海洋2 杜远文3
(1.青岛中少上扬实业有限公司; 2.青岛中少上扬实业有限公司; 3.山东金羚置业 山东青岛 266071)
摘 要:随着国家节能及低碳政策出台,作为造价管理人员如何利用生命周期成本理论,对工程建设进行投资决策,对全过程进行造价管理,寻求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总造价的最小化和价值的最大化,同时对国内利用全生命周期成本理论现状提出对策及要求。关键词:全生命周期成本 节能建筑 全过程造价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0)08(a)-0160-01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对能工验收后评估阶段的造价管理。如果传统
源的需求日渐增大,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的造价管理理论去评价一个工程项目它的
业的建筑业对能源的消耗有着更直接的联造价是偏高的,在系统价值工程中(全生命
系和关系,因此建筑行业对社会可持续发周期)成本有可能是合理的。因为传统的造
展应承担更多的历史责任和使命,特别是价管理的模式更多是考虑是点,是局部的,
在国家相继提出节能和低碳生活政策后,而不是面即没考虑系统整体。本管理的核
就为我们造价管理人员提出更高的素质和心概念是在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
技术要求,我们必须转变原有的管理模式以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低为目标,通过减少
和观念,以适应新形势的造价管理——全生项目全生命周期内对能源、土地资源、水资
命周期成本管理,包括全过程、全要素、全源、建筑材料的消耗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对
风险、全团队的造价管理。项目的成本进行控制。
1 建筑行业现状及国家政策的要求为全4 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是工程造价全系
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提供可行性条件与机遇统的平衡,是一次性建设成本和运营、维
全国已有的建筑中采取节能措施仅为护成本平衡的实现
4%,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45%。建筑它要求我们对工程管理提前介入及工
节能潜力巨大,大力发展可持续建筑,这就程维护运营阶段的范围外延,只有这样我
要求我们从建筑全生命周期来考虑,从摇们才能全系统、利用价值工程理论进行全
篮到坟墓的全生命周期包括规划与设计、生命周期成本的均衡与控制。因为生命周
材料与构件的生产、施工和移交、运营与维期成本的控制不是简单的数字累加,而是
护、清理与拆除等阶段。科学的进行比较、筛选与甄别,一次性建设
费用合理增加,在运营阶段的成本有可能
2 改变原有的微观层次的造价管理观念,是数倍建造成本的节约,能做到总造价评
使工程造价提供到宏观层次的全生命周期审效果的只有才有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理
中不同阶段的计价与控制论。
作为造价管理人员,对工程造价的管
理传统的管理模式侧重于施工过程的控5 全生命周期成本理论为我们造价人员
制,是对工程量的审核及定额套用的争议提出了更高的理论要求
上,而对设计阶段极少介入,而恰恰设计阶全生命周期成本是全新的管理理论,
段对工程的造价不仅影响到工程建设成本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建筑造价、建筑成本管
而且影响着工程项目的运营成本,这就要理与合同形式编制专业知识和能力,具备
求我们必须对工程项目的建设成本和运营与建筑及土木工程有关的专门知识。而现
成本综合考虑——这就是建设项目全生命阶段造价管理人员一直停留在概预算编
周期造价管理的核心思想。制、结算审核上,知识面窄,知识结构不够
完善,综合协调能力较弱,缺少一定的实践
3 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是个系统工程经验,作为造价人员今后应加强此类知识
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是传面积累,以适应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需
统造价管理模式的延伸,但又不是简单的要。
范围外扩,它是科学的价值工程系统理论,
它是对项目功能和成本的分析,在尽可能6 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由于时间的延长,
的降低成本同时,提高项目的功能,这就需突发、不确定因素的增多
要我们具备全过程、全方位、动态的工程投从而使工程风险系数增多,这就需要
资和管理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全过程去评对工程不同阶段风险进行预判,分析发生
审整个工程的造价,它包括投资决策阶段的概率及影响数值进行评估,做好风险处
的造价管理、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招投标理措施,以有效的进行风险转移、风险规避
阶段的造价管理、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竣和风险自留,使工程在不增加不必要的投
160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资基础上,得以顺利开工,从而使全生命周期成本得以降低。7 全生命周期成本为节能建筑及低碳生活提供了量化理论依据把项目在生命期内使用费用纳入造价管理,更加直观评价建设项能耗费用及能耗降低率,从而便于工程立项的决策及审核,以有利于新型节能环保材料及施工工艺应用于推广。8 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现状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理论在国内的研究虽然有了一定的进展,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不容否认,这些研究中也存有诸多问题。另外,在理论应用实践的过程中,我国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使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理论不能很好的应用于实际当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国内对全生命周期理论研究尚不深入,没有对未来的成本范畴做个清晰的定义,如环境成本计算往往忽略环境的外部成本。同时全生命周期成本历史数据的缺失以及方法论的不足,使未来运用成本与维护成本计算模型的提出有一定的困难。(2)建设领域法规还不完善,国内缺乏统一的绿色建筑标准规范,缺乏推行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法律依据。大部分开发商不具备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考查成本理念的条件与意识,作为开发商由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缺少对后期运营成本考虑的动力,他们更多成本意识集中在施工阶段的降低造价,追求资金利润的最大化,也就造成目前大量高能耗高污染的项目大量出现,这就需要政府部门从法律上制定相关配套的法律依据进行约束,另一方面国家从政策上给予房地产商一定的经济优惠条件,来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从而为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理论提供生存的空间。总之,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理论是一套全新的造价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广大的造价从业人员应努力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掌握全生命周期成本理论,作为我们进行工程投资决策及设计与计划安排的理论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