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诗歌鉴赏

初中语文

文言文专题

要点:

① 字音(不常用字、通假字、多音字)

②字义(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③句义(字义+句式) ④概括 ⑤理解

(一)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完成第1-4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

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下列词语中的" 回" 字与" 峰回路转" 中的" 回" 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妙手回春 B、蓦然回首

C 、回复短信 D、回环往复

2、解释选段中加点的词语。

(1)蔚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说出醉翁亭在滁州的详细地理位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完成第1-5题。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

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

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

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乎。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1、下列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樯倾楫摧 倾家荡产

B 、忧谗畏讥 乐以忘忧

C 、去国怀乡 触目伤怀

D 、或异二者之为 神情异常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1)山岳潜形 潜:

(2)薄暮冥冥 薄:

(3)把酒临风 把: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尝: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微斯人,吾谁与归?

古诗词鉴赏专题专项复习

一、复习提要

1、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2、点评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无论是鉴赏诗歌作品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还是评价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其前提都是“读懂”。因此,古诗词的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关注题目,读懂题眼

如李白的《行路难》,其题眼为“难”,由此可推知作者是写人生路难行之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其题眼为“登”,由此可推知本诗当是写登高怀远、怀古伤今之情。

2、把握关键,了解诗意

如陆游《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把握这些关键句(联),也就是把握了诗歌最关键的内容。

3、体味炼字,理解情意

古诗词最讲究炼字,最擅长写景中之情和情中之景。如刘方平的《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前两句描摹了夜静更深、斜月映照、天宇寥廓、寒气袭人的月夜之景。后两句中的“偏”字透露出作者在料峭寒夜中敏感地捕捉到微弱的春之气息的惊喜;“暖”字一现即冲淡了逼人的寒意,天地间顿时掠过一丝温暖;“新”字蕴含着久盼寒去春来的人初听春之声那种新鲜、欢愉之感。

4、熟知意象,丰富联想

“意象”即寄情藏意的物象。如冰雪喻忠贞高洁,杨柳寓意离愁别绪,流水喻绵绵愁思,琴瑟寓切切情意,月亮喻乡思怀人,浮云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子规(杜鹃)寓哀怨悲凄之情……积累和熟知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阅读的过程中迅速把握意象,并联系意象的特定含义加以诠释,诗词的主旨即能呈现。

5、积累典故,随诗释义

如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如果不了解“遣冯唐”、“ 射天狼”这两个典故的意思,就无法理解作者渴望自己被朝廷重用,为国杀敌,希望能够建功立业的决心。因此,积累典故,对正确理解诗人所抒发的情感,是很有帮助的。

6、运用技巧,学会鉴赏

诗歌的艺术技巧包括的内容很多,常见的有:行文构思、修辞特点、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学习和积累一些诗歌鉴赏常有的艺术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提高诗歌阅读鉴赏力,正确表达出我们的鉴赏感受。

二、知识归纳

1、内容归纳

送别诗,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劝勉友人乐观开朗的感情。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唐

离别之诗,抒发对家乡的思念。 《渡荆门送别》 李白 唐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唐

别后对家人,对朋友的思念。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唐

《水调歌头》 苏轼 宋

《武陵春》 李清照 宋

《望江南》 温庭筠 宋

《蒹 葭》 《诗经》 春秋

《无题》 李商隐 唐

表达思归之心,羁旅之愁。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元

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抒发历史兴亡之感。 《赤壁》 杜牧 唐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元

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石壕吏》 杜甫 唐

《春望》

对统治者的批判,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观刈麦》 白居易 唐

《泊秦淮》 杜牧 唐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闲适恬淡的心情。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东晋

《饮酒(其五)》

《游山西村》 陆游 宋

《西江月》 辛弃疾 宋

表达忧国之思、报国之志、忧民之心。 《过零丁洋》 文天祥 宋

《已亥杂诗》 龚自珍 清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唐

《渔家傲》 范仲淹 宋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宋

《雁门太守行》 李贺 唐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宋

即景抒情 / 言志 《登飞来峰》 王安石 宋

《望岳》 杜甫 唐

《使至塞上》 王维 唐

《观沧海》 曹操 三国

抒发对自身遭遇的感慨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唐

《行路难》 李白 唐

《相见欢》 李煜 唐

抒发对春天等美好景物的喜爱之情。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唐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唐

表现对年华已逝,好景不长的感伤。 《浣溪沙》 晏殊 宋

对国事的关心,代父从军的叙事诗 《木兰诗》 《乐府民歌》 南北朝

表达对爱情、理想的追求。 《关 雎》 《诗经》 春秋

2、意象归纳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寄托了诗人的情感或思想的物象(事物或独特

的艺术形象)。

意象 情感 / 思想 例句及出处

酒,饮酒 多表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醉花阴》李清照)

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行路难》李白)

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渔家傲》范仲淹)

5、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6、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浣溪沙》晏殊)

羌笛 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1、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2、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范仲淹)

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遇门关。 (《凉州词》王之涣)

柳,折柳 “柳”与“留”谐音,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而“折柳”就有相留之意。

1、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残月、明月、新月、玉盘) 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

寂寞思归之情。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枫桥夜泊》张继)

2、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渡荆门送别》李白)

3、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无题》李商隐)

流水 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短歌行》曹操)

斜阳(夕阳、落日) 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

1、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王维)

2、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渔家傲》范仲淹)

3、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望江南》温庭筠)

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浮云 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李白)

风、霜、烟 多传达哀怨、惆怅、凄苦、苍凉等情思。

1、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崔颢)

2、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雁门太守行》李贺)

3、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武陵春》李清照)

4、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落花(落红、残红) 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

1、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武陵春》李清照)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晏殊)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龚自珍)

松 坚贞高洁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赠从弟》刘桢)

梅 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陆游)

菊 坚贞高洁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其五)》陶渊明)

萍 多传达惆怅和哀愁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过零丁洋》文天祥)

梧桐 凄凉悲伤的象征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相见欢》李煜)

草木 多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1、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春望》杜甫)

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短歌行》曹操)

杜鹃(子规) 凄凉哀伤的象征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鸿雁、青鸟 多传达相思相爱、离愁、孤寂的情思。

1、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李商隐)

2、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王湾)

舟 表达离情别绪、思乡、愁苦之情。

1、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李清照)

2、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渡荆门送别》李白)

3、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次北固山下》王湾)

4、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归纳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王湾《次北固山下》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说明站得高望得远的道理。

说明要有藐视和压倒一切困难的雄心和气概,才能有所作为的人生哲理。 杜甫《望岳》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常用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或比

喻绝处逢生的情景。 陆游《游山西村》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表达了任何腐朽势力都不可逆转历史潮流,新生力量必将茁壮成长的思想。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比喻事情错综复杂,

不易辨清真相。 《木兰诗》

(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抒发历史兴亡之感,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 杜牧《赤壁》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 苏轼《水调歌头》

(8)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站得高看得远。

王安石《登飞来峰》4、考点归纳

根据中考考纲的要求,初中古诗词鉴赏有五个考点:(1)鉴赏形象(2)鉴赏语言(3)鉴

赏表达技巧(4)点评思想内容(5)点评作者的观点态度

5、艺术手法归纳 艺术手法,又称为表达技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间接抒情的方式包括借景抒

情、寓情于景。

描写:可分为白描和细描,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2)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对比、反复、设问、反问、借代、用典等。

(3)表现手法:渲染、烘托、比兴、象征、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抑扬变化、联想、衬托、

对比、想象、照应、点染、托物言志、乐景写哀、哀景写乐、情景交融等。

(4)行文结构:开门见山、以小见大、点面结合、层层深入、曲笔入题、卒章显志、过渡

照应、伏笔铺垫等。

(5)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

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6)语言风格:朴素自然、明白晓畅、绚丽明快、清新淡雅、言简意赅、含蓄委婉、苍劲

悲凉、豪放雄健等。

(7)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附:诗歌鉴赏常见的表达程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三、例题精析 主要题型:

(一)鉴赏形象题

例题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①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②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分析:这首诗歌的第一题考查的就是对“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画面形象的鉴赏,答题时可以先从题目入手,抓住“早春”字眼进行想像;然后结合关键词语“近却无”进行分析,最后用通顺的语言把这一画面描绘出来。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例如“草色”,语言力求优美。在组织语言的时候,关键在于能够紧扣重点词语进行赏析,语句通顺,其次才是语句有文采。

参考答案:. ①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二)鉴赏语言题

例题2、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后面的题目。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请摘录出最能表现这首元曲主题的句子。

(2)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的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

分析:第二题考察的就是典型的语言鉴赏题,要做好这类题目,首先要从语言的角度进行思考,包括修辞、用典、句式等方面,其次,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理解。本题可以从修辞的角度切入,抓住“聚”和“怒”这两个字进行分析。另外,在陈述理由时,要分点说明,即先说“聚”的含义,再说“怒”的含义,这样写,能够答到考点上,中考是踩点给分的;而且,也能使自己的答案内容清晰,便于阅卷老师的批改。

参考答案:“峰峦如聚”,群山好像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一个“聚”字,既写出了群山包围之中的潼关险要地势,又赋予了潼关四周山峦生命和意志,它们守卫着潼关。 或“波涛如怒”,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一个“怒”字,既写出了黄河的咆哮,又交代了潼关处于黄河之边的险要。

(三)鉴赏表达技巧题

例题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萎萎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问: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 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分析:这道题目的第二个问题,考察的是在尾联中如何运用表达技巧的问题。要回答好这类问题,首先要对“表达技巧”这个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它包括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行文结构等方面;从本题来看,在尾联中,重在写景和抒情,通过设问的方式,点出了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愁”字,表达了一种乡思之情。因此,答题时应仔细推敲尾联在写景上的特点,即抓住哪些词语,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情与景是如何融合的。有了这样的思路,答题时才能答到考点上。

参考答案:“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四)点评思想内容题

例题4、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扔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

分析:第二题考察了学生对诗歌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要做好此题,就要善于联系作者的背景,要了解杜甫的生平经历、思想观点、写作风格等,做到知人论世,依人察情,从而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这首诗歌是杜甫早年漫游齐、鲁期间经过泰山时遥望泰山而写的作品,所以题名“望岳”。诗中描绘了泰山磅礴的气势,雄伟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抒发了诗人青年时代抱负非凡的广阔胸襟和对自己前途积极乐观的情绪。回答时还要联系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的意思进行迁移,理解不畏艰险,勇攀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这些意思,才能准确答题。

参考答案:⒈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⒉写出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初中语文

文言文专题

要点:

① 字音(不常用字、通假字、多音字)

②字义(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③句义(字义+句式) ④概括 ⑤理解

(一)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完成第1-4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

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下列词语中的" 回" 字与" 峰回路转" 中的" 回" 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妙手回春 B、蓦然回首

C 、回复短信 D、回环往复

2、解释选段中加点的词语。

(1)蔚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说出醉翁亭在滁州的详细地理位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完成第1-5题。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

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

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

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乎。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1、下列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樯倾楫摧 倾家荡产

B 、忧谗畏讥 乐以忘忧

C 、去国怀乡 触目伤怀

D 、或异二者之为 神情异常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1)山岳潜形 潜:

(2)薄暮冥冥 薄:

(3)把酒临风 把: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尝: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微斯人,吾谁与归?

古诗词鉴赏专题专项复习

一、复习提要

1、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2、点评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无论是鉴赏诗歌作品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还是评价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其前提都是“读懂”。因此,古诗词的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关注题目,读懂题眼

如李白的《行路难》,其题眼为“难”,由此可推知作者是写人生路难行之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其题眼为“登”,由此可推知本诗当是写登高怀远、怀古伤今之情。

2、把握关键,了解诗意

如陆游《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把握这些关键句(联),也就是把握了诗歌最关键的内容。

3、体味炼字,理解情意

古诗词最讲究炼字,最擅长写景中之情和情中之景。如刘方平的《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前两句描摹了夜静更深、斜月映照、天宇寥廓、寒气袭人的月夜之景。后两句中的“偏”字透露出作者在料峭寒夜中敏感地捕捉到微弱的春之气息的惊喜;“暖”字一现即冲淡了逼人的寒意,天地间顿时掠过一丝温暖;“新”字蕴含着久盼寒去春来的人初听春之声那种新鲜、欢愉之感。

4、熟知意象,丰富联想

“意象”即寄情藏意的物象。如冰雪喻忠贞高洁,杨柳寓意离愁别绪,流水喻绵绵愁思,琴瑟寓切切情意,月亮喻乡思怀人,浮云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子规(杜鹃)寓哀怨悲凄之情……积累和熟知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阅读的过程中迅速把握意象,并联系意象的特定含义加以诠释,诗词的主旨即能呈现。

5、积累典故,随诗释义

如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如果不了解“遣冯唐”、“ 射天狼”这两个典故的意思,就无法理解作者渴望自己被朝廷重用,为国杀敌,希望能够建功立业的决心。因此,积累典故,对正确理解诗人所抒发的情感,是很有帮助的。

6、运用技巧,学会鉴赏

诗歌的艺术技巧包括的内容很多,常见的有:行文构思、修辞特点、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学习和积累一些诗歌鉴赏常有的艺术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提高诗歌阅读鉴赏力,正确表达出我们的鉴赏感受。

二、知识归纳

1、内容归纳

送别诗,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劝勉友人乐观开朗的感情。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唐

离别之诗,抒发对家乡的思念。 《渡荆门送别》 李白 唐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唐

别后对家人,对朋友的思念。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唐

《水调歌头》 苏轼 宋

《武陵春》 李清照 宋

《望江南》 温庭筠 宋

《蒹 葭》 《诗经》 春秋

《无题》 李商隐 唐

表达思归之心,羁旅之愁。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元

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抒发历史兴亡之感。 《赤壁》 杜牧 唐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元

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石壕吏》 杜甫 唐

《春望》

对统治者的批判,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观刈麦》 白居易 唐

《泊秦淮》 杜牧 唐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闲适恬淡的心情。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东晋

《饮酒(其五)》

《游山西村》 陆游 宋

《西江月》 辛弃疾 宋

表达忧国之思、报国之志、忧民之心。 《过零丁洋》 文天祥 宋

《已亥杂诗》 龚自珍 清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唐

《渔家傲》 范仲淹 宋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宋

《雁门太守行》 李贺 唐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宋

即景抒情 / 言志 《登飞来峰》 王安石 宋

《望岳》 杜甫 唐

《使至塞上》 王维 唐

《观沧海》 曹操 三国

抒发对自身遭遇的感慨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唐

《行路难》 李白 唐

《相见欢》 李煜 唐

抒发对春天等美好景物的喜爱之情。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唐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唐

表现对年华已逝,好景不长的感伤。 《浣溪沙》 晏殊 宋

对国事的关心,代父从军的叙事诗 《木兰诗》 《乐府民歌》 南北朝

表达对爱情、理想的追求。 《关 雎》 《诗经》 春秋

2、意象归纳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寄托了诗人的情感或思想的物象(事物或独特

的艺术形象)。

意象 情感 / 思想 例句及出处

酒,饮酒 多表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醉花阴》李清照)

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行路难》李白)

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渔家傲》范仲淹)

5、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6、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浣溪沙》晏殊)

羌笛 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1、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2、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范仲淹)

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遇门关。 (《凉州词》王之涣)

柳,折柳 “柳”与“留”谐音,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而“折柳”就有相留之意。

1、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残月、明月、新月、玉盘) 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

寂寞思归之情。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枫桥夜泊》张继)

2、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渡荆门送别》李白)

3、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无题》李商隐)

流水 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短歌行》曹操)

斜阳(夕阳、落日) 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

1、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王维)

2、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渔家傲》范仲淹)

3、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望江南》温庭筠)

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浮云 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李白)

风、霜、烟 多传达哀怨、惆怅、凄苦、苍凉等情思。

1、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崔颢)

2、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雁门太守行》李贺)

3、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武陵春》李清照)

4、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落花(落红、残红) 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

1、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武陵春》李清照)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晏殊)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龚自珍)

松 坚贞高洁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赠从弟》刘桢)

梅 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陆游)

菊 坚贞高洁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其五)》陶渊明)

萍 多传达惆怅和哀愁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过零丁洋》文天祥)

梧桐 凄凉悲伤的象征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相见欢》李煜)

草木 多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1、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春望》杜甫)

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短歌行》曹操)

杜鹃(子规) 凄凉哀伤的象征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鸿雁、青鸟 多传达相思相爱、离愁、孤寂的情思。

1、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李商隐)

2、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王湾)

舟 表达离情别绪、思乡、愁苦之情。

1、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李清照)

2、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渡荆门送别》李白)

3、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次北固山下》王湾)

4、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归纳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王湾《次北固山下》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说明站得高望得远的道理。

说明要有藐视和压倒一切困难的雄心和气概,才能有所作为的人生哲理。 杜甫《望岳》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常用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或比

喻绝处逢生的情景。 陆游《游山西村》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表达了任何腐朽势力都不可逆转历史潮流,新生力量必将茁壮成长的思想。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比喻事情错综复杂,

不易辨清真相。 《木兰诗》

(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抒发历史兴亡之感,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 杜牧《赤壁》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 苏轼《水调歌头》

(8)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站得高看得远。

王安石《登飞来峰》4、考点归纳

根据中考考纲的要求,初中古诗词鉴赏有五个考点:(1)鉴赏形象(2)鉴赏语言(3)鉴

赏表达技巧(4)点评思想内容(5)点评作者的观点态度

5、艺术手法归纳 艺术手法,又称为表达技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间接抒情的方式包括借景抒

情、寓情于景。

描写:可分为白描和细描,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2)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对比、反复、设问、反问、借代、用典等。

(3)表现手法:渲染、烘托、比兴、象征、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抑扬变化、联想、衬托、

对比、想象、照应、点染、托物言志、乐景写哀、哀景写乐、情景交融等。

(4)行文结构:开门见山、以小见大、点面结合、层层深入、曲笔入题、卒章显志、过渡

照应、伏笔铺垫等。

(5)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

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6)语言风格:朴素自然、明白晓畅、绚丽明快、清新淡雅、言简意赅、含蓄委婉、苍劲

悲凉、豪放雄健等。

(7)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附:诗歌鉴赏常见的表达程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三、例题精析 主要题型:

(一)鉴赏形象题

例题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①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②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分析:这首诗歌的第一题考查的就是对“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画面形象的鉴赏,答题时可以先从题目入手,抓住“早春”字眼进行想像;然后结合关键词语“近却无”进行分析,最后用通顺的语言把这一画面描绘出来。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例如“草色”,语言力求优美。在组织语言的时候,关键在于能够紧扣重点词语进行赏析,语句通顺,其次才是语句有文采。

参考答案:. ①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二)鉴赏语言题

例题2、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后面的题目。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请摘录出最能表现这首元曲主题的句子。

(2)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的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

分析:第二题考察的就是典型的语言鉴赏题,要做好这类题目,首先要从语言的角度进行思考,包括修辞、用典、句式等方面,其次,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理解。本题可以从修辞的角度切入,抓住“聚”和“怒”这两个字进行分析。另外,在陈述理由时,要分点说明,即先说“聚”的含义,再说“怒”的含义,这样写,能够答到考点上,中考是踩点给分的;而且,也能使自己的答案内容清晰,便于阅卷老师的批改。

参考答案:“峰峦如聚”,群山好像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一个“聚”字,既写出了群山包围之中的潼关险要地势,又赋予了潼关四周山峦生命和意志,它们守卫着潼关。 或“波涛如怒”,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一个“怒”字,既写出了黄河的咆哮,又交代了潼关处于黄河之边的险要。

(三)鉴赏表达技巧题

例题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萎萎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问: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 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分析:这道题目的第二个问题,考察的是在尾联中如何运用表达技巧的问题。要回答好这类问题,首先要对“表达技巧”这个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它包括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行文结构等方面;从本题来看,在尾联中,重在写景和抒情,通过设问的方式,点出了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愁”字,表达了一种乡思之情。因此,答题时应仔细推敲尾联在写景上的特点,即抓住哪些词语,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情与景是如何融合的。有了这样的思路,答题时才能答到考点上。

参考答案:“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四)点评思想内容题

例题4、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扔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

分析:第二题考察了学生对诗歌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要做好此题,就要善于联系作者的背景,要了解杜甫的生平经历、思想观点、写作风格等,做到知人论世,依人察情,从而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这首诗歌是杜甫早年漫游齐、鲁期间经过泰山时遥望泰山而写的作品,所以题名“望岳”。诗中描绘了泰山磅礴的气势,雄伟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抒发了诗人青年时代抱负非凡的广阔胸襟和对自己前途积极乐观的情绪。回答时还要联系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的意思进行迁移,理解不畏艰险,勇攀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这些意思,才能准确答题。

参考答案:⒈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⒉写出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相关文章

  • 关于初中古诗文阅读教学的几点体会
  • 阅读教学要有文体意识,不同的文类,功能与特点各不相同,故而教学的侧重点也应有所区别.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和古文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课程标准"规定:"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 ...查看


  • 2012年天河区初中语文学科部分学校联考质量分析
  • 2012年天河区初中语文学科部分学校联考质量分析 及给学校的建议 一.全区考试总体情况 从上表看出:本次测试能够达到预测的0.62-0.67的得分率,优秀率超过20%,合格率超过70%.低分率在4%. 二.各校考生成绩分段统计 峰值在90- ...查看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语文教学与研究 刊名: 语文教学与研究 Chinese Teaching & Studies 主办: 华中师范大学 周期: 旬刊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4-0498 CN: 42-1 ...查看


  •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试论个性化作文教学 文体学理论在提高高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方面的应用研究 论语文教学中的独立人格建构 语文教育中德育问题再思考 阅读障碍学生的创造力.学习适应性特征研究 基于问题学习理论及其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学古 ...查看


  •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个性化作文初探 试论高中语文诗歌语言教学的美育策略 语文教学与审美情感培养 先秦诸子散文的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儒家人格思想与中学语文教学 试论个性化作文教学 文体学理论在提高高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方面的应用研究 还中学 ...查看


  • 初高中语文衔接课
  • 学习目的: 1.认识语文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掌握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 学习重点: 1.自我介绍,建立良好的师生初次见面印象. 2.谈语文学习的作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提学习语文的要求,规范学习行为. 学习时数: ...查看


  •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第一部分学科知识 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 第一节现代汉语 一语音 二字形 三.词汇 四.句子 五.常用修辞格 六.标点符号 第二节古代汉语 一. 二. 三. 四. 五. 古代汉语常见修辞表达方式 通假字 ...查看


  • 2012年高考试卷分析
  • 难度之中,难度适中 --2012年高考试卷分析 要点透视: (一)2012年高考试题的命题特点 (二)比较2011年及2012年高考试题,寻找命题及考查方式的同与异. (三)对备战2013年高考的一点建议 具体分析 一.2012高考试题整体 ...查看


  • 浅析古代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 浅析古代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麻栗坡县董干中学 冉忠文 [摘要]古代诗词鉴赏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近年来考试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只有通过总结一些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答题技巧,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本文以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