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清洁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YJZGS10-02-57 版本:A 页码:第 1页 共 2页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 目的

员工能正确熟练地对产品清洁度进行检测。 1.2 适用范围

产品清洁度检测。 2 操作规程

2.1清洁度检测样品送检单须标识样品编号、样品型号、名称、生产单位、样品的来源及样品所属的产品批次号,如缺少上述标识,检测人员可拒绝接收。 2.2检测人员在进行检测前先穿戴好防尘专用的衣服、手套、鞋子等,才准许进入清洁度实验室。

2.3清洁度检测前首先将压力罐(Option01)加注压缩空气,直到罐中压力为附表中压力值(Option02)。

2.4将所要用的滤膜在烘箱中以附表中温度(Option03)烘烤附表中时间(Option04)后,逐片称其重量做好标识和记录。

2.5对所有用于清洗/取样/检测/分析试验的摄子、刷子、容器、漏斗、洗瓶以及手套等逐一进行清洗擦试洁净,清洗用附表中指定规格滤纸(Option07)过滤后的清洗液,清洗使用后的清洗液收集回收于专用瓶内。

2.6将样品放入洁净的不锈钢盆内,压力罐喷枪内用附表中规定的滤膜(Option08),规定的清洗液(Option09),将喷抢对准样品内腔各部位、孔穴反复冲洗。 对各部位的冲洗不得少于两遍,对冲洗不掉的残留物不准敲打或硬性剔除。在冲洗时,应防止将带有杂质的清洗液飞溅到不锈钢盆(容器)外面,必须将全部带有杂质的清洗液收集在一起以备过滤。(用清洗瓶(Option01) (以上用的是压力罐)清洗的方法同上)

2.7首先在过滤装置放入附表中的第一次过滤滤膜(Option10),启动真空泵 ,将全部带有杂质的清洁液缓缓倒入滤膜过滤装置的漏斗中,以附表中规定的真空度(Option12)抽滤全部清洗液,采集所有杂质A。(如果需要)然后换上附表中的第

二次过滤滤膜(Option11),并用相同的方法过滤并采集杂质B。要保证所有容器和清洁度实验工具上的杂质全部清洗干净并附着在滤膜上。

2.8将滤膜连同滤出的全部杂质一并放入密理博专用的滤膜盒内放入附表中规定温度(Option05)的烘箱内烘烤附表中规定时间(Option06)后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附表中规定时间(Option14)。

2.9将经过烘干/冷却盛有带杂质滤膜的原称量瓶放在电子天平上称量,天平的读数精确需达到附表中规定的精度(Option13),并编号记录带杂质的滤膜的称量值(带杂质的滤膜取出干燥器后必须立即称量)。

2.10依据已检测分析取得的杂质称量值(重量)记录。并分别记录两种规格(或一种规格)滤膜上的杂质重量。

2.11将过滤后与开始清洗用具的清洗液用附表中规定的滤膜(Option07)过滤,在卸掉压力罐的压力后打开压力罐,将过滤后的清洗液倒入压力罐中保存。 3. 检测注意事项

3.1压力罐中的压力应随用随加,检测完后要将压力罐上安全阀向上提起卸掉压力,不可将压力保存。

3.2喷枪应随时检查是否堵塞,若堵塞将喷枪中的滤膜立即更换。

3.3检测试验所用手套、工作服要专物专用,实验人员在检测试验工作中不准佩戴各种饰物。 4.相关文件:

4.1.《压力罐使用说明书》

4.2《完好设备标准》 文件编号:YJSBS05-03 4.3《基础设施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YJPDS05 5.质量记录

清洁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YJZGS10-02-57 版本:A 页码:第 1页 共 2页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 目的

员工能正确熟练地对产品清洁度进行检测。 1.2 适用范围

产品清洁度检测。 2 操作规程

2.1清洁度检测样品送检单须标识样品编号、样品型号、名称、生产单位、样品的来源及样品所属的产品批次号,如缺少上述标识,检测人员可拒绝接收。 2.2检测人员在进行检测前先穿戴好防尘专用的衣服、手套、鞋子等,才准许进入清洁度实验室。

2.3清洁度检测前首先将压力罐(Option01)加注压缩空气,直到罐中压力为附表中压力值(Option02)。

2.4将所要用的滤膜在烘箱中以附表中温度(Option03)烘烤附表中时间(Option04)后,逐片称其重量做好标识和记录。

2.5对所有用于清洗/取样/检测/分析试验的摄子、刷子、容器、漏斗、洗瓶以及手套等逐一进行清洗擦试洁净,清洗用附表中指定规格滤纸(Option07)过滤后的清洗液,清洗使用后的清洗液收集回收于专用瓶内。

2.6将样品放入洁净的不锈钢盆内,压力罐喷枪内用附表中规定的滤膜(Option08),规定的清洗液(Option09),将喷抢对准样品内腔各部位、孔穴反复冲洗。 对各部位的冲洗不得少于两遍,对冲洗不掉的残留物不准敲打或硬性剔除。在冲洗时,应防止将带有杂质的清洗液飞溅到不锈钢盆(容器)外面,必须将全部带有杂质的清洗液收集在一起以备过滤。(用清洗瓶(Option01) (以上用的是压力罐)清洗的方法同上)

2.7首先在过滤装置放入附表中的第一次过滤滤膜(Option10),启动真空泵 ,将全部带有杂质的清洁液缓缓倒入滤膜过滤装置的漏斗中,以附表中规定的真空度(Option12)抽滤全部清洗液,采集所有杂质A。(如果需要)然后换上附表中的第

二次过滤滤膜(Option11),并用相同的方法过滤并采集杂质B。要保证所有容器和清洁度实验工具上的杂质全部清洗干净并附着在滤膜上。

2.8将滤膜连同滤出的全部杂质一并放入密理博专用的滤膜盒内放入附表中规定温度(Option05)的烘箱内烘烤附表中规定时间(Option06)后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附表中规定时间(Option14)。

2.9将经过烘干/冷却盛有带杂质滤膜的原称量瓶放在电子天平上称量,天平的读数精确需达到附表中规定的精度(Option13),并编号记录带杂质的滤膜的称量值(带杂质的滤膜取出干燥器后必须立即称量)。

2.10依据已检测分析取得的杂质称量值(重量)记录。并分别记录两种规格(或一种规格)滤膜上的杂质重量。

2.11将过滤后与开始清洗用具的清洗液用附表中规定的滤膜(Option07)过滤,在卸掉压力罐的压力后打开压力罐,将过滤后的清洗液倒入压力罐中保存。 3. 检测注意事项

3.1压力罐中的压力应随用随加,检测完后要将压力罐上安全阀向上提起卸掉压力,不可将压力保存。

3.2喷枪应随时检查是否堵塞,若堵塞将喷枪中的滤膜立即更换。

3.3检测试验所用手套、工作服要专物专用,实验人员在检测试验工作中不准佩戴各种饰物。 4.相关文件:

4.1.《压力罐使用说明书》

4.2《完好设备标准》 文件编号:YJSBS05-03 4.3《基础设施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YJPDS05 5.质量记录


相关文章

  • 速冻蔬菜标准操作流程
  • 一.水的安全 1.目的 加工用水符合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供排水系统完全分开,防止虹吸回流污染加工用水.确保加工用水.冰的安全卫生. 2.职能部门 动力科负责实施,质检科负责日常检测. 3.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加工用水的处 ...查看


  • 实验室管理 1
  • 实验室管理 1目的:规范实验室管理,保证实验室人.机.料.法.环符合检测要求,保证实验结果能够及时准确可靠.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实验室管理. 2.1实验室对光谱室仅负有管理职责,光谱的日常操作由铸造车间指定的大炉工负责.实验室对光谱的维护 ...查看


  • 船舶压载舱涂装技术要求
  • 船舶压载舱涂装技术要求 (试行稿)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应对IMO <涂层性能标准>工作推进小组 2007年3月 前 言 根据IMO 的MSC 215(82)号决议通过的<船舶专用海水压载舱和散货船双舷侧处所保护涂层性能 ...查看


  • 上岗培训资料
  • 员工上岗培训考核内容 装配培训内容:(重点工位:打螺丝.合壳) A.打螺丝(电批培训内容): 1.电批组成 电批 电源 连接导线 电批挂扣 2.批头的种类 十字电批头 六角电批头 3.电批使用前注意事项:生产时每天由生产指定人员负责对电批进 ...查看


  • 汽车维护与保养实训指导书-新
  • 实训课指导书 课程名称 汽车维护与保养 适用专业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电子技术 汽车维修.汽车制造与装配 任课教师 谢绍基 开 课 系 机电系 广州珠江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制 汽车维护与保养实训项目安排 具体安排如下: 项目一 现代汽车 ...查看


  • SOP7.5-013喷砂作业指导书
  • 本页版次 文件名称 喷砂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C 该文件系英达士公司财产,未经管理者代表批准不得擅自复印.外传. 压入式喷砂机 手工喷砂作业指导书 分发部门 文件批准与修订版次状态: 持有人: 分发凳记号 版次 修订原因 编制人 审核人 批 ...查看


  • 风险评估关键点控制及风险控制计划
  • 宁波江北汇隆日用品有限公司 进行产品安全危害分析,制定预防控制措施 采购/加工步骤 潜在的产品安全 确定在这步中引入的.控 对第 3 列的判断提出 应用什么预防措施来防止显著 这步是关键控制 危害是显著的 制的或增加的潜在危害 依据 危害? ...查看


  • 三坐标测量机作业指导书
  • 1.0目的: 三坐标作为公司重要精密检测设备,为了维护测量机的使用精度以及安全,制定本操作维护规程. 2.0适用范围: 本公司三坐标测量室以及测量室人员 3.0参考文件 3.1<PC-DMI 使用手册>. 3.2<Func ...查看


  • 无尘室管理规定
  • 目 录 1.0 无尘车间管理的目的 2.0 无尘车间管理的原则 3.0 适用范围 4.0 术语 5.0 管理程序 5.1 无尘室施工管理制度 5.2 无尘室洁净度定期检测制度/测量标准 5.3 无尘室人员管理制度 5.4 无尘室洁净服管理制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