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吉县中小学生棘球蚴绦虫感染情况调查报告

  [摘要] 目的:掌握中小学生棘球蚴绦虫感染情况,为今后评价包虫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西吉县19个乡镇不同民族、不同年龄组,6-18岁中小学生为调查对象,随机调查9110人。采用EMP-860型B超诊断仪对每个受检都进行腹部B超检查,并进行影像学分型;同时采集静脉血样2.5ml,采用包虫病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进行实验室分析。结果:发现包虫病感染者563人,感染率6.18%;不同民族、性别的中小学生包虫病感染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吉县所辖区域中小学生包虫病感染率较高,应及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加以控制。   [关键词] 包虫感染;中小学生 西吉县   包虫病是棘球蚴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及某些动物等中间宿主所致慢性寄生虫病,西吉县包虫病有囊性包虫病(CHD)、泡型包虫病(CAHD)和混合型包虫病(CLHD)。囊性包虫病可以发生在人体的各个部位,如:肝、脾、腹腔、双肾、肺、脑、骨等;由多房棘球蚴绦虫感染所致的泡球蚴病90%以上发生于肝脏。为了解棘球蚴病在西吉县包虫病流行区学生中的感染状况并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7-2010年借助中央转移支付西吉县包虫病防治项目工作对本地区项目覆盖的19个乡(镇)的中小学生采用B超腹部扫描及包虫病抗体实验室检测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内容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以固原市西吉县19个乡(镇)农村不同民族、不同年龄组6-18岁中小学生为调查对象,随机调查9110人。其中男生4492人,女生4618人;汉族4512人,回族4598人。   1.2调查方法   按照国家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的要求进行调查,采用深圳市恩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EMP-860型B超诊断仪,取仰卧、侧卧位在腹部及腹背部作多切面扫描,每位调查对象采集静脉血样2.5ml用酶联免疫法进行实验室分析。   1.3结果判定   依据全国统一包虫病诊断标准(WS257-2006)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分析确定其是否为感染病人。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不同民族、性别的中小学生包虫病感染率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西吉县19个乡(镇)中小学生平均包虫病感染情况:共调查在校学生9110人,经实验室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查出,包虫病感染的563人,感染率6.18%(563/9110)。   2.1不同年份中小学生包虫病感染情况   表12007-2011年西吉县中小学生包虫病感染情况   结果显示:西吉县开展包虫病防治工作五年来,中小学生包虫病感染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7,P〈0.05)。   2.2不同民族、性别中小学生包虫病感染情况   表22007-2010年西吉县中小学生不同性别、   结果显示:性别、民族及中小学生之间包虫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0,P〈0.05);(X2=6.17,P〈0.05〉(X2=11.49,P〈0.05)。   3.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学生平均感染率6.18%,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84%[1]。从民族方面看,回族中小学生包虫病平均患病率高于汉族[2],这可能与不同民族生活习惯不同有密切的关系;男生包虫病平均患病率高于女生[2],这可能与男孩子喜欢玩耍家犬等习惯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包虫病平均感染率呈递增趋势[3],在本次调查中,中学生组包虫病平均感染率高于小学生组,这可能与家长对小学生看管较严减少了与家犬接触的机会有关。563例包虫病感染者,B超观察没有发现肝棘球蚴的典型影像特征,提示我们在农牧区少年儿童中应做好早期预防包虫病的宣传教育,普及预防包虫病的基础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西吉县自然生态环境和经济条件均较差,群众的防病意识淡漠,家犬放养现象较普遍,与人接触机会多。本次实验室检查查出563名感染者中,90%以上有养犬或曾经与犬有密切接触史,而当地在2007年以前对家犬没有任何管理措施,家犬随处可见,随意在农民的房前屋后排便,加上当地农民缺乏基本的棘球蚴病的预防知识,牲畜分散在一家一户屠宰,屠宰牲畜后将有病脏器乱扔或喂给家犬,使家犬感染棘球蚴的机会大大增加,此外农牧区人畜共饮同一水源现象普遍存在,农牧区水污染十分严重,极易造成感染。近几年随着包虫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西吉县中小学生棘球蚴病的感染率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因此,在边远农牧区广泛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活动,普及预防知识仍是各级人民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重要工作,应予以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王陇德.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3.   [2]李丽,夏清,付益仁,等.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人群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5.21(4):26.   [3]王虎.青海人体包虫病风险因素分析[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4.17(4):214-216.

  [摘要] 目的:掌握中小学生棘球蚴绦虫感染情况,为今后评价包虫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西吉县19个乡镇不同民族、不同年龄组,6-18岁中小学生为调查对象,随机调查9110人。采用EMP-860型B超诊断仪对每个受检都进行腹部B超检查,并进行影像学分型;同时采集静脉血样2.5ml,采用包虫病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进行实验室分析。结果:发现包虫病感染者563人,感染率6.18%;不同民族、性别的中小学生包虫病感染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吉县所辖区域中小学生包虫病感染率较高,应及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加以控制。   [关键词] 包虫感染;中小学生 西吉县   包虫病是棘球蚴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及某些动物等中间宿主所致慢性寄生虫病,西吉县包虫病有囊性包虫病(CHD)、泡型包虫病(CAHD)和混合型包虫病(CLHD)。囊性包虫病可以发生在人体的各个部位,如:肝、脾、腹腔、双肾、肺、脑、骨等;由多房棘球蚴绦虫感染所致的泡球蚴病90%以上发生于肝脏。为了解棘球蚴病在西吉县包虫病流行区学生中的感染状况并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7-2010年借助中央转移支付西吉县包虫病防治项目工作对本地区项目覆盖的19个乡(镇)的中小学生采用B超腹部扫描及包虫病抗体实验室检测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内容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以固原市西吉县19个乡(镇)农村不同民族、不同年龄组6-18岁中小学生为调查对象,随机调查9110人。其中男生4492人,女生4618人;汉族4512人,回族4598人。   1.2调查方法   按照国家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的要求进行调查,采用深圳市恩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EMP-860型B超诊断仪,取仰卧、侧卧位在腹部及腹背部作多切面扫描,每位调查对象采集静脉血样2.5ml用酶联免疫法进行实验室分析。   1.3结果判定   依据全国统一包虫病诊断标准(WS257-2006)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分析确定其是否为感染病人。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不同民族、性别的中小学生包虫病感染率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西吉县19个乡(镇)中小学生平均包虫病感染情况:共调查在校学生9110人,经实验室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查出,包虫病感染的563人,感染率6.18%(563/9110)。   2.1不同年份中小学生包虫病感染情况   表12007-2011年西吉县中小学生包虫病感染情况   结果显示:西吉县开展包虫病防治工作五年来,中小学生包虫病感染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7,P〈0.05)。   2.2不同民族、性别中小学生包虫病感染情况   表22007-2010年西吉县中小学生不同性别、   结果显示:性别、民族及中小学生之间包虫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0,P〈0.05);(X2=6.17,P〈0.05〉(X2=11.49,P〈0.05)。   3.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学生平均感染率6.18%,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84%[1]。从民族方面看,回族中小学生包虫病平均患病率高于汉族[2],这可能与不同民族生活习惯不同有密切的关系;男生包虫病平均患病率高于女生[2],这可能与男孩子喜欢玩耍家犬等习惯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包虫病平均感染率呈递增趋势[3],在本次调查中,中学生组包虫病平均感染率高于小学生组,这可能与家长对小学生看管较严减少了与家犬接触的机会有关。563例包虫病感染者,B超观察没有发现肝棘球蚴的典型影像特征,提示我们在农牧区少年儿童中应做好早期预防包虫病的宣传教育,普及预防包虫病的基础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西吉县自然生态环境和经济条件均较差,群众的防病意识淡漠,家犬放养现象较普遍,与人接触机会多。本次实验室检查查出563名感染者中,90%以上有养犬或曾经与犬有密切接触史,而当地在2007年以前对家犬没有任何管理措施,家犬随处可见,随意在农民的房前屋后排便,加上当地农民缺乏基本的棘球蚴病的预防知识,牲畜分散在一家一户屠宰,屠宰牲畜后将有病脏器乱扔或喂给家犬,使家犬感染棘球蚴的机会大大增加,此外农牧区人畜共饮同一水源现象普遍存在,农牧区水污染十分严重,极易造成感染。近几年随着包虫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西吉县中小学生棘球蚴病的感染率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因此,在边远农牧区广泛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活动,普及预防知识仍是各级人民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重要工作,应予以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王陇德.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3.   [2]李丽,夏清,付益仁,等.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人群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5.21(4):26.   [3]王虎.青海人体包虫病风险因素分析[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4.17(4):214-216.


相关文章

  • 七.宁夏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
  • 中卫市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 包虫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影响农牧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根据<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宁夏包虫病防治工作方案(2007-2010)>,为科学.规范地开展 ...查看


  • 动物园鸟类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及治疗效果分析
  • 中国畜牧兽医2009年第36卷第4期 疾病防治・165・ 动物园鸟类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及治疗效果分析 齐萌,王强.黄磊,菅复春,张龙现.宁长申 (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郑州450002) 摘要:应用离心沉淀法和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郑 ...查看


  • 中国寄生虫病流行概况
  • 关键词:寄生虫病:流行病学 建国50年来,在党的"预防为主"."依靠科技和教育"的卫生工作方针指引下,经过广大医务卫生防疫人员艰苦奋斗,我国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90年WHO报告在 ...查看


  • 2010年农九师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
  • 2010年农九师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 为了科学.规范地开展包虫病防治工作,确保<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目标的实现,特制定本方案. 一.防治工作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 ...查看


  • 临床寄生虫学和寄生虫检验复习资料
  • <临床寄生虫学和寄生虫检验>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 1.引起过敏性哮喘的蜱螨类是( ) A.全沟硬蜱幼虫 B.蠕形螨 C. 疥螨 D.尘螨 E.恙螨 2.最可能检出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的送检物为( ) A.粘液 B.脓血粘液便 C ...查看


  • 动物寄生虫题库
  • 名词解释: 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在生长.发育和繁殖的一个完整的循环过程. 中间宿主:指寄生虫幼虫期或无性生殖两段所寄生的动物. 终末宿主:指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有寄生的动物 补充宿主:有些种类的寄生虫在发育过程中需要两个中间宿主,后一 ...查看


  • 细粒棘球绦虫(包生绦虫)
  • 课程名称:人体寄生虫学( human parasitology ) 教材名称:人体寄生虫学(第7版) 课程类别:专业限定选修课 学时:3 授课教师:李建华 单位:贵阳医学院 职称:教授 授课对象:五年制本科学生 专业:临床医学 年级:二年级 ...查看


  • 人体寄生虫试卷及答案
  • 8.经蚊虫叮咬可传播的寄生虫病是 A 丝虫病 B 弓形虫病 C 血吸虫病 D 旋毛虫病 9.经肤感染的蠕虫是 A 疟原虫 B 弓形虫 C 血吸虫 D 旋毛虫 10.诊断疟疾最常用的方法是 A 骨髓穿刺法 B 周围血涂片法 C 碘染色法 D ...查看


  • 医学寄生虫
  • 1,清楚免除:指宿主能清除体内寄生虫,并对再次感染产生完全的抵抗力 2,非免疫清除:寄生虫感染后虽可诱导宿主对再次感染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但对体内已有寄生虫不能完全清除,维持在低虫荷水平 3,带虫者:大多数情况下,人体感染寄生虫后并不出现明显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