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组织理论下服务型政府应该怎样管理公共事务
Happiness Wu
一、 自组织理论的一般分析
一般来说,组织是指系统内的有序结构或这种有序结构的形成过程。德国理论物理学家H.Haken 认为,从组织的进化形式来看,可以把它分为两类:他组织和自组织。如果一个系统靠外部指令而形成组织,就是他组织;如果不存在外部指令,系统按照相互默契的某种规则,各尽其责而又协调地自动地形成有序结构,就是自组织。自组织现象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中都普遍存在。一个系统自组织功能愈强,其保持和产生新功能的能力也就愈强。
1.1自组织理论
自组织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理论,主要是L.Von Bertalanfy的一段系统论的新发展。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复杂自组织系统(生命系统、社会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机制问题,即在一定条件下,系统是如何自动地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 自组织理论由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 Structure)、协同学(Synergetics )、突变论(Catastrophe Theory)和超循环理论(Super circle )组成,但基本思想和理论内核可以完全由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给出。自组织理论以新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方法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复杂现象,并探索复杂现象形成和演化的基本规律。从自然界中非生命的物理、化学过程怎样过渡到有生命的生物现象,到人类社会从低级走向高级的不断进化,等等,都是自组织理论研究的课题。
自组织理论方法主要包括自组织的条件方法论、自组织的协同动力学方法论、自组织演化路径(突变论)的方法论、自组织超循环结合方法论、自组织分形结构方法论、自组织动力学(混沌)演化过程论、综合的自组织理论方法论等。这里主要论述和研究论文有关的协同动力学、突变论、混沌等方法论。
1.2 自组织理论的主要部分
它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 Structure)、协同学(Synergertios )、 突变论(Calastrophe Theory),但基本思想和理论内核可以完全由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给出。
1、耗散结构理论主要研究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关系及其对自组织系统的影响等问题。建立在与环境发生物质、能量交换关系基础上的结构即为耗散结构,如城市、生命等。远离平衡态、系统的开放性、系统内不同要素间存在非线性机制是耗散结构出现的三个条件。远离平衡态,指系统内部各个区域的物质和能量分布是极不平衡的,差距很大。
2、协同学主要研究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同机制,认为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协同是自组织过程的基础,系统内各序参量之间的竞争和协同作用使系统产生新结构的直接根源。涨落是由于系统要素的独立运动或在局部产生的各种协同运动以及环境因素的随机干扰,系统的实际状态值总会偏离平均值,这种偏离波动大小的幅度就叫涨落。当系统处在由一种稳态向另一种稳态跃迁时,系统要素间的独立运动和协同运动进入均势阶段时,任一微小的涨落都会迅速被放大为波及整个系统的巨涨落,推动系统进入有序状态。
3、突变论则建立在稳定性理论的基础上,认为突变过程是由一种稳定态经过不稳定态向新的稳定态跃迁的过程,表现在数学上是标志着系统状态的各组参数及其函数值变化的过程。突变论认为,即使是同一过程,对应于同一控制因素临界值,突变仍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即可能达到若干不同的新稳态,每个状态都呈现出一定的概率。
二、 服务型政府的一般概念
2.1政府
政府就是一个国家的行政机构。为维护和实现特定的公共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组织。
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政府是国家公共行政权力的象征、承载体和实际行为体。以政府名义发布的行政命令、行政决策、行政法规、行政司法、行政裁决、行政惩处、行政监察等等,在不违反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范围内,都对所有规定的适用对象产生效力,并以国家武装力量为后盾的强制执行。 广义的政府是指国家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等公共机关的总
合。代表着社会公共权力。 狭义政府指国家政权机构中的行政机关,即一个国家政权体系中依法享有行政权力的组织体系。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立法权,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检察权,人民政府自动行使行政权。一般我们使用狭义的政府概念。
2.2政府的职能
政治职能,亦称统治职能,政治职能是指政府为维护国家统治阶级的利益,对外保护国家安全,对内维持社会秩序的职能。我国政府主要有四大政治职能:①军事保卫职能;②外交职能;③治安职能;④民主政治建设职能。
经济职能是指政府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管理的职能。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政府主要有四大经济职能:①经济调节职能;②公共服务;③市场监管;④社会管理。
文化职能是指政府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依法对文化事业所实施的管理。它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政府的文化职能主要是:①发展科学技术;②发展教育;③发展文化事业;④发展卫生体育。
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即国家提供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的职能。这类事务一般具有社会公共性,无法完全由市场解决,应当由政府从全社会的角度加以引导、调节和管理。目前,政府的社会职能主要有:①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的职能;②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职能;③促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的职能;④提高人口质量,实行计划生育的职能。
2.3服务型政府
服务型政府也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用政治学的语言表述是为社会服务,用专业的行政学语言表述就是为公众服务。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中,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并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公正执法为标志,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政府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
三、 服务型政府管理公共事务可采取的方法
自组织理论方法主要包括自组织的条件方法论、自组织的协同动力学方法论、自组织演化路径(突变论)的方法论、自组织超循环结合方法论、自组织分形结构方法论、自组织动力学(混沌)演化过程论、综合的自组织理论方法论等。这里主要论述和研究论文有关的协同动力学、突变论、混沌等方法论。
1、自组织的协同动力学方法论有三大要点:第一,在大量子系统存在的事物内部,在平权输入必要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基础上,须激励竞争,形成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网络;第二,提倡合作,形成与竞争相抗衡的必要的张力,并不受干扰地让合作的某些优势自发地、自主地形成更大的优势;第三,一旦形成序参量后,要注意序参量的支配不能采取被组织方式进行,应按照体系的自组织过程在序参量支配的规律下组织系统的动力学过程。这可能产生两种有序运动,一种即数量化的水平增长其复杂性和组织程度的演化,另一种则是突变式的组织程度跃升动力学演化。
2、自组织演化路径的方法论认为:演化的路径具有多样性,有三条路径,一是经过临界点或临界区域的演化路径,演化结局难以预料,小的激励极可能导致大的涨落;二是演化的间断性道路,有大的跌宕和起伏,常出现突然的变化,其间大部分演化路径可以预测,但有些区域或结构点不可预测;三是渐进的演化道路,路径基本可以预测。突变论所利用的形态演化方法(结构化方法)在整体背景上进行自组织演化路径的突变可能性分析,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整体观。
3、混沌论对研究复杂性的非线性方法具有重大贡献。首先,混沌不仅可以出现在简单系统中,而且常常通过简单的规则就能产生混沌。简单系统能够产生复杂行为,复杂系统也能够产生简单行为。分层、分岔、分支、锁定、放大,非线性的发展或演化过程就是这样神奇而不可预测;其次,非线性动力学混沌是内在的,固有的,而不是外加的、外生的。尤其是在管理中的混沌特性决定了“混沌管理”方法的非最优化和不确定性。企业并不追求最优化和最高效率——这是由稳定的管理价值观所决定的;管理过程与结果之间无决定的直接的关系。
研究复杂的政府系统的行为,自组织的方法论要求我们在公共事务管理中,必须从整体出发,把管理看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且是自组织演化的过程。
自组织理论下服务型政府应该怎样管理公共事务
Happiness Wu
一、 自组织理论的一般分析
一般来说,组织是指系统内的有序结构或这种有序结构的形成过程。德国理论物理学家H.Haken 认为,从组织的进化形式来看,可以把它分为两类:他组织和自组织。如果一个系统靠外部指令而形成组织,就是他组织;如果不存在外部指令,系统按照相互默契的某种规则,各尽其责而又协调地自动地形成有序结构,就是自组织。自组织现象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中都普遍存在。一个系统自组织功能愈强,其保持和产生新功能的能力也就愈强。
1.1自组织理论
自组织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理论,主要是L.Von Bertalanfy的一段系统论的新发展。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复杂自组织系统(生命系统、社会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机制问题,即在一定条件下,系统是如何自动地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 自组织理论由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 Structure)、协同学(Synergetics )、突变论(Catastrophe Theory)和超循环理论(Super circle )组成,但基本思想和理论内核可以完全由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给出。自组织理论以新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方法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复杂现象,并探索复杂现象形成和演化的基本规律。从自然界中非生命的物理、化学过程怎样过渡到有生命的生物现象,到人类社会从低级走向高级的不断进化,等等,都是自组织理论研究的课题。
自组织理论方法主要包括自组织的条件方法论、自组织的协同动力学方法论、自组织演化路径(突变论)的方法论、自组织超循环结合方法论、自组织分形结构方法论、自组织动力学(混沌)演化过程论、综合的自组织理论方法论等。这里主要论述和研究论文有关的协同动力学、突变论、混沌等方法论。
1.2 自组织理论的主要部分
它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 Structure)、协同学(Synergertios )、 突变论(Calastrophe Theory),但基本思想和理论内核可以完全由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给出。
1、耗散结构理论主要研究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关系及其对自组织系统的影响等问题。建立在与环境发生物质、能量交换关系基础上的结构即为耗散结构,如城市、生命等。远离平衡态、系统的开放性、系统内不同要素间存在非线性机制是耗散结构出现的三个条件。远离平衡态,指系统内部各个区域的物质和能量分布是极不平衡的,差距很大。
2、协同学主要研究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同机制,认为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协同是自组织过程的基础,系统内各序参量之间的竞争和协同作用使系统产生新结构的直接根源。涨落是由于系统要素的独立运动或在局部产生的各种协同运动以及环境因素的随机干扰,系统的实际状态值总会偏离平均值,这种偏离波动大小的幅度就叫涨落。当系统处在由一种稳态向另一种稳态跃迁时,系统要素间的独立运动和协同运动进入均势阶段时,任一微小的涨落都会迅速被放大为波及整个系统的巨涨落,推动系统进入有序状态。
3、突变论则建立在稳定性理论的基础上,认为突变过程是由一种稳定态经过不稳定态向新的稳定态跃迁的过程,表现在数学上是标志着系统状态的各组参数及其函数值变化的过程。突变论认为,即使是同一过程,对应于同一控制因素临界值,突变仍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即可能达到若干不同的新稳态,每个状态都呈现出一定的概率。
二、 服务型政府的一般概念
2.1政府
政府就是一个国家的行政机构。为维护和实现特定的公共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组织。
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政府是国家公共行政权力的象征、承载体和实际行为体。以政府名义发布的行政命令、行政决策、行政法规、行政司法、行政裁决、行政惩处、行政监察等等,在不违反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范围内,都对所有规定的适用对象产生效力,并以国家武装力量为后盾的强制执行。 广义的政府是指国家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等公共机关的总
合。代表着社会公共权力。 狭义政府指国家政权机构中的行政机关,即一个国家政权体系中依法享有行政权力的组织体系。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立法权,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检察权,人民政府自动行使行政权。一般我们使用狭义的政府概念。
2.2政府的职能
政治职能,亦称统治职能,政治职能是指政府为维护国家统治阶级的利益,对外保护国家安全,对内维持社会秩序的职能。我国政府主要有四大政治职能:①军事保卫职能;②外交职能;③治安职能;④民主政治建设职能。
经济职能是指政府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管理的职能。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政府主要有四大经济职能:①经济调节职能;②公共服务;③市场监管;④社会管理。
文化职能是指政府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依法对文化事业所实施的管理。它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政府的文化职能主要是:①发展科学技术;②发展教育;③发展文化事业;④发展卫生体育。
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即国家提供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的职能。这类事务一般具有社会公共性,无法完全由市场解决,应当由政府从全社会的角度加以引导、调节和管理。目前,政府的社会职能主要有:①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的职能;②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职能;③促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的职能;④提高人口质量,实行计划生育的职能。
2.3服务型政府
服务型政府也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用政治学的语言表述是为社会服务,用专业的行政学语言表述就是为公众服务。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中,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并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公正执法为标志,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政府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
三、 服务型政府管理公共事务可采取的方法
自组织理论方法主要包括自组织的条件方法论、自组织的协同动力学方法论、自组织演化路径(突变论)的方法论、自组织超循环结合方法论、自组织分形结构方法论、自组织动力学(混沌)演化过程论、综合的自组织理论方法论等。这里主要论述和研究论文有关的协同动力学、突变论、混沌等方法论。
1、自组织的协同动力学方法论有三大要点:第一,在大量子系统存在的事物内部,在平权输入必要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基础上,须激励竞争,形成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网络;第二,提倡合作,形成与竞争相抗衡的必要的张力,并不受干扰地让合作的某些优势自发地、自主地形成更大的优势;第三,一旦形成序参量后,要注意序参量的支配不能采取被组织方式进行,应按照体系的自组织过程在序参量支配的规律下组织系统的动力学过程。这可能产生两种有序运动,一种即数量化的水平增长其复杂性和组织程度的演化,另一种则是突变式的组织程度跃升动力学演化。
2、自组织演化路径的方法论认为:演化的路径具有多样性,有三条路径,一是经过临界点或临界区域的演化路径,演化结局难以预料,小的激励极可能导致大的涨落;二是演化的间断性道路,有大的跌宕和起伏,常出现突然的变化,其间大部分演化路径可以预测,但有些区域或结构点不可预测;三是渐进的演化道路,路径基本可以预测。突变论所利用的形态演化方法(结构化方法)在整体背景上进行自组织演化路径的突变可能性分析,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整体观。
3、混沌论对研究复杂性的非线性方法具有重大贡献。首先,混沌不仅可以出现在简单系统中,而且常常通过简单的规则就能产生混沌。简单系统能够产生复杂行为,复杂系统也能够产生简单行为。分层、分岔、分支、锁定、放大,非线性的发展或演化过程就是这样神奇而不可预测;其次,非线性动力学混沌是内在的,固有的,而不是外加的、外生的。尤其是在管理中的混沌特性决定了“混沌管理”方法的非最优化和不确定性。企业并不追求最优化和最高效率——这是由稳定的管理价值观所决定的;管理过程与结果之间无决定的直接的关系。
研究复杂的政府系统的行为,自组织的方法论要求我们在公共事务管理中,必须从整体出发,把管理看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且是自组织演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