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必考题试卷1--3

泸科版初二上册必考物理题试卷1—3 (带答案)

一、选择题

1、古诗词《浪淘沙》中写到:“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诗 A. 船 B.山 C.河岸 D.树木

2、甲乘车去北京,乙前来送行.甲看到乙逐渐向后退,而乙对着远去的汽车挥手作别.甲看到“后退的乙”、乙看到“远去的汽车”,则甲、乙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

A .汽车、地面 B .地面、汽车 C.汽车、汽车 D .地面、地面

3、2014年5月24日,中俄在东海举行联合军演。为了刺探我国军情,日本军机与我国军机超近距离对峙,当时两军机之间保持的距离仅约30m 。日本的这种挑衅行为引起我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以下列哪个目标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对峙时我军飞行员是静止的

A.日本军机 B.海面上的军舰 C.海面 D.海岸

4、 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嫦娥一号”从地球奔向月球,以地面为参照物,“嫦娥一号”是静止的 B .飞机在空中加油,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C .汽车在马路上行驶,以路灯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 D .小船顺流而下,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5、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A .划破夜空的流星 B.奔驰的骏马 C.植物开花结果 D.地球绕太阳公转

6、 “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下面四个图是小严同学利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的不同物体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其中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7、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明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突然,他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列车的车尾才发现,实际上他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小明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旁边列车的车尾为参照物 B .小明感觉自己乘坐的列车前进了是以旁边的列车为参照物

C .小明感觉旁边的列车向相反方向开去了是以自己乘坐的列车为参照物 D .小明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而造成的

8、“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在诗人看来云是不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 .岸边的江堤 B.江边的树 C.诗人的小船 D.树上的飞花

9、古诗词《浪淘沙》中写到:“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诗人描述山是运动的是选用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的( )

A .船 B.山 C.河岸 D.树木

10、在2008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

片,如图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火炬一定静止 B.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 C.乙火炬一定静止 D.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

11、一位勇敢的漂流者坐橡皮船在湍急的河水中漂流而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岸边的树木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B.以河水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C. 以船为参照物,河水是流动的 D.以河水为参照物,人是运动 1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 A .一江春水向东流 B.心潮澎湃 C.海水奔腾 D.流星赶月

13、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 )

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 B.路旁的树木 C.迎面走来的行人 D。从身旁超越的汽车

14、甲、乙、丙三艘轮船,同向行驶,甲船的速度是30 km/h,乙船的速度是40 km/h,丙船的速度是50 km/h,乙船上的人产生了自己向后退的感觉,则乙船上的人所选的参照物是 ( )

A. 甲船 B.乙船 C.丙船 D.岸边的树木 15、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6、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

A. 月亮躲进云里 B 太阳从东方升起C . 列车内的乘客看到树木后退 D.观光电梯上的乘客看到地面远去

17、坐在教室里的同学,以下列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A .教室里的黑板 B.教室地面上滚动的篮球 C.教室外走过的同学 D.教室外飞过的小鸟

18、 图12所示的情景,是一种旅游项目,叫漂流。一叶扁舟,顺水而下,出没浪端谷底,惊险刺激。我们说坐在橡皮艇上的游客静止不动,所选的参照物应是

A. 两岸山上的树 B.水中四处游动的鱼 C.

河岸上的摄影记者 D. 橡皮艇

19、(2013•绥化)当你乘坐出租车赶来参加中考时,会看到两旁的楼房和树木飞快地向后退去,这时以周围的哪个物体为参照物你是静止的( )

20、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词句:“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A .船和山; B.山和船; 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流水.

21、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如图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在空中加油的情景,以下列的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

A .“歼-10”战斗机; B.地面上的房屋;

C .加油机中的飞行员; D.“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

22、地球同步卫星定点在赤道上空某一位置,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同步卫星定点于赤道上空,是以太阳作为参照物的;

B .同步卫星定点于赤道上空,是以地球作为参照物的;

C .如果在同步卫星上观看地球,则地球在转动;

D .如果在同步卫星上观看太阳,则太阳是静止的.

二、填空题

23、 “水涨船高”这句成语中,船高是指船升高了,这一运动是以 为参照物。若以 为参照物,则船是静止的。

24、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同向行驶在江北大道上,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________,以大道两旁的树木、房屋为

参照物,甲乙两车都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

25、下表是某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列车准点运行时,由曲靖到安顺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km/h(保留

一位小数),这个速度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m/s.

26、在水平高速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此时汽车的牵引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汽

车所受的阻力,行李架上的物体以 为参照物,它是静止的,以 参照物,它是运动的。

27、 2012年6月18日,“神州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对接,对接时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 ,此时两物体之间处于相对

23. 五一节,爸爸驾车带楠楠去南滨路海洋公园游玩,途经长江大桥,如图2所示。如果小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450m 的大桥,则过桥所需的时间为 s。车行驶在桥中央时,爸爸问楠楠:为什么我们看到乔两边的路灯在不停地后退呢?楠楠告诉爸爸,这是因为我们选择了 为参照。

28、我国古书《套买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是运动的 的生动描述,其中“舟行”是以 为参照物,“人不觉”是以 为参照物.

29、甲、乙两辆小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向东运动。如图所示是它们的路程——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小车甲速度大小为 km/h。若以甲为参照物,乙车向 运动。

30、 “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是井冈山展现出来的独特魅力。“五一”期间,苹苹乘坐的汽车刚

刚进入井冈山景区,便有一种“车行绿色中,风景扑面来”的感觉,实在是令人心旷神怡。“车行绿色中,风景扑面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

31、在乘汽车或火车时,坐在车窗边,有时会发现明明自己乘坐的车没有启动,由于旁边车子的运动,误认为自己乘坐车子运动了.下面是关于车运动的问题,一条平直的铁轨,旁边正好有一条与之平行的平直公路.小红同学乘坐在匀速行驶的列车上,列车速度60km/h,小明同学乘坐在一辆小汽车里.假如小汽车从静止开始运动,而且一直做加速运动,直至达到限速80km/h,以后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小汽车刚发出时,火车恰好经过与小汽车并排的起点,而且两车向同一方向运动.

(1)坐在小汽车里的小明,以小汽车为参照物,对火车的运动的描述是: ;

(2)坐在火车里的小红,以火车为参照物,对小汽车的运动的描述是: ;

(3)小明观察到火车与汽车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置关系是: ;

(4)坐在匀速前进的火车里的小红同学非常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她对铁轨远处房屋和树木、铁轨近处树木进行观察,看到远近处房屋与树木都在运动,并把观察到它们的运动情况记录下来:远处的房屋和树木 ,近处的树木 . 32、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大诗人李白曾感叹长江的壮美景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两岸青山相对出”和“孤帆一片日边来”所选的参照物分

。 33、据CCTV 报道,2012

年5月25日美国发射的“龙”货运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 为空间站送去540千克的物资, 成为首艘造访空间站的商业飞船。以空间站为参照物, “龙”飞船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 的; 在运输过程中物资的质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34、 “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______为参照物;“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

35、如图1是一杯泡好的茶,用手转动茶杯时,我们往往会看见“杯动茶不动”的现象,其原因是 ,我们认为“茶不动”是以 为参照物的。

36、中

国选手王濛获得了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1000米的冠军,中国队第一次在女子短道速滑项目上称霸。此前,王濛已经拿下500米、接力3000米的金牌。这个记录也是史无前例的。图4所示是她在比赛时的情景,在此过程中,以___________为参照物,她是静止的,以___________为参照物,她是运动的。

三、计算题

37、下列是福州至厦门的D6201次列车沿途部分站点的到站、发车时刻表。

请根据该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从莆田到泉州的时间,路程和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2)列车在07:47的泉州速度为多大?

四、简答题

38、如图所示是两位同学在放学路上看到的情景,根据该图能够获得合理的信息有: 信息一:两位同学相对地面是静止的. 信息二:________________. 信息三:________________.

39、阅读材料 骑马旅行和风洞

300多年前,《堂·吉诃德》的作者塞万提斯在描写骑士和他的侍从骑着木马旅行时,有这样一段故事:人们对堂·吉诃德说:“请骑在马背上,只要你把马脖子上的套管一扭动,木马就会腾空而起,平平稳稳地把你送到玛朗布鲁诺等待你的地方.不过,为了不使你因高速奔驰而头晕,一定要蒙上你的眼睛才乘坐.”堂·吉诃德和他的侍从上了马,

他们的眼睛也蒙了起来.堂·吉诃德摸到了那个套管,用力一扭.堂·吉诃德对侍从说:“我们的旅行开始了!我诅咒,我一生从来没有骑过这样快、这样平稳的马.”侍从说:“是的,我觉得迎面而来的大风,就好像有许多风箱朝我们鼓风一样.”事实上,真的是人们正在用几个巨大的风箱朝着他们鼓风,木马却还呆在原地,一步也没动.塞万提斯是根据运动的相对性原理来编写这段故事的.由运动的相对性原理可知:一个人相对于周围的物体向前运动,和他自己静止不动,周围的物体向后运动,其感觉完全一样.运动的相对性原理,在现代科学技术上有着广泛的应用,研制飞机时,使用的风洞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设计的.

飞机在高空飞行时,气流对飞机的阻力和升力起着重要的作用.要取得气流与飞机飞行之间联系的数据,本应驾飞机

飞行,进行实验.但是,这样做既危险又浪费.于是人们根据相对性原理,把飞机悬吊在大型管道--风洞中不动,然后让空气从风洞中向后高速流去,以此代替飞机在高空的飞行.这种试验方法,大大方便了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也大大促进了飞机制造工业的发展. 摘自《物理世界》 阅读后请回答:

(1)堂·吉诃德骑在木马上没有动,为什么却感觉马跑得很快?

(2)除了风洞,你还能举一个运动的相对性原理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吗?

40、教材中图是飞机在空中加油的情况.请你分析一下,这种加油方式在怎样的条件下才可能进行?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4、B 5、C 6、B 7、A 8、C

9、D

10

、11、B 【解析】

试题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以岸边的树为参照物时,人对树的距离是变大的,即人在向下运动,故A 错误;人和河水的速度是相同的,故人相对于河水是距离不变的,即人相对于河水是静止的,故B 正确;船和河水的速度相同,即船和河水相对静止,故C 错误.人和河水的速度相同,即人相对于河水静止,故D 错误.故选B .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及其选择 12、B 13、A

14、C 解析:题中甲、乙、丙船的速度有,故对于乙来说,以甲为参照物,乙向前运动;以乙船自己为参照物,乙静止;以丙为参照物,乙向后运动;以河岸为参照物,乙向前运动。故正确选项为C 。 15、考点:

专题:

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

题目中各选项的参照物和被研究物体已给出,所以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

解:A 、拖拉机和收割机收割庄稼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收割机相对于拖拉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A 错误;

B 、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人看到地面在向下运动,他是以身边的电梯为参照物;故B 正确; C 、人在地球上看到月亮从云中穿出,是以云为参照物的.故C 错误;

D 、我们看到宇航员出舱后能够静止,这是以飞船为参照物,故D 正确. 故选B . 点评: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16、A 、月亮在云朵里穿行,被研究的物体是月亮,月亮和云朵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云朵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不符合题意.

B 、太阳从东方升起,太阳是被研究的物体,太阳和地面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太阳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符合题意.

C 、列车内的乘客看到树木后退,被研究的物体是树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树木和地面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树木是静止的.不符合题意.

D 、观光电梯上的乘客看到地面远去,被研究的物体是地面,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地面显然是静止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18、D 19、C

20、A 21、B 22、B

二、填空题

23、河岸(地面);河水 24、静止 运动

25、54.9 小于

26、等于,行李架(或汽车/车厢),公路(或地面、路面) 27、相同,静止 28、相对性,地面,舟

30、 青山(山),汽车

31、

32、

33、“龙”货运飞船相对于空间站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 故以空间站为参照物, “龙”飞船是静止的;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 与物体的形状、物态、位置无关, 故在运输过程中物资的质量不变。 答案:静止 不变 34、东方地平线;云朵。 35、茶叶具有惯性 人 36、滑板 地面

解析: 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首先选定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选定为参照物的物体之间发生位置变化,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中国选手王濛在比赛中,相对滑板她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她是静止的,而相对地面来说,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她是运动的。

三、计算题

37、解:(1)从表中数据可知,列车从莆田到泉州所用时间为:

(2分)

列车从莆田到泉州行驶的路程为:

(2分)

列车从莆田到泉州的平均速度为 (2分)

(2)从表中可知07:47

时列车处于静止状态,故=0 (2分)

四、简答题

38、①以地面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 ②以车为参照物司机是静止的

参照物的客观性、假定性、多重性就决定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时一定要选择参照物,不选择参照物就无法判定物体是否运动以及怎样运动,这就是参照物选择的必然性.本题所考知识点为参照物的选择问题,是一道开放性的新题型.

39、 ①以风为参照物,堂·吉诃德是向前运动的

40、 两架飞机在空中飞行时要处于相对静止,才可以进行加油

泸科版初二上册必考物理题试卷1—3 (带答案)

一、选择题

1、古诗词《浪淘沙》中写到:“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诗 A. 船 B.山 C.河岸 D.树木

2、甲乘车去北京,乙前来送行.甲看到乙逐渐向后退,而乙对着远去的汽车挥手作别.甲看到“后退的乙”、乙看到“远去的汽车”,则甲、乙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

A .汽车、地面 B .地面、汽车 C.汽车、汽车 D .地面、地面

3、2014年5月24日,中俄在东海举行联合军演。为了刺探我国军情,日本军机与我国军机超近距离对峙,当时两军机之间保持的距离仅约30m 。日本的这种挑衅行为引起我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以下列哪个目标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对峙时我军飞行员是静止的

A.日本军机 B.海面上的军舰 C.海面 D.海岸

4、 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嫦娥一号”从地球奔向月球,以地面为参照物,“嫦娥一号”是静止的 B .飞机在空中加油,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C .汽车在马路上行驶,以路灯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 D .小船顺流而下,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5、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A .划破夜空的流星 B.奔驰的骏马 C.植物开花结果 D.地球绕太阳公转

6、 “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下面四个图是小严同学利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的不同物体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其中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7、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明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突然,他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列车的车尾才发现,实际上他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小明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旁边列车的车尾为参照物 B .小明感觉自己乘坐的列车前进了是以旁边的列车为参照物

C .小明感觉旁边的列车向相反方向开去了是以自己乘坐的列车为参照物 D .小明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而造成的

8、“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在诗人看来云是不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 .岸边的江堤 B.江边的树 C.诗人的小船 D.树上的飞花

9、古诗词《浪淘沙》中写到:“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诗人描述山是运动的是选用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的( )

A .船 B.山 C.河岸 D.树木

10、在2008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

片,如图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火炬一定静止 B.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 C.乙火炬一定静止 D.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

11、一位勇敢的漂流者坐橡皮船在湍急的河水中漂流而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岸边的树木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B.以河水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C. 以船为参照物,河水是流动的 D.以河水为参照物,人是运动 1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 A .一江春水向东流 B.心潮澎湃 C.海水奔腾 D.流星赶月

13、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 )

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 B.路旁的树木 C.迎面走来的行人 D。从身旁超越的汽车

14、甲、乙、丙三艘轮船,同向行驶,甲船的速度是30 km/h,乙船的速度是40 km/h,丙船的速度是50 km/h,乙船上的人产生了自己向后退的感觉,则乙船上的人所选的参照物是 ( )

A. 甲船 B.乙船 C.丙船 D.岸边的树木 15、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6、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

A. 月亮躲进云里 B 太阳从东方升起C . 列车内的乘客看到树木后退 D.观光电梯上的乘客看到地面远去

17、坐在教室里的同学,以下列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A .教室里的黑板 B.教室地面上滚动的篮球 C.教室外走过的同学 D.教室外飞过的小鸟

18、 图12所示的情景,是一种旅游项目,叫漂流。一叶扁舟,顺水而下,出没浪端谷底,惊险刺激。我们说坐在橡皮艇上的游客静止不动,所选的参照物应是

A. 两岸山上的树 B.水中四处游动的鱼 C.

河岸上的摄影记者 D. 橡皮艇

19、(2013•绥化)当你乘坐出租车赶来参加中考时,会看到两旁的楼房和树木飞快地向后退去,这时以周围的哪个物体为参照物你是静止的( )

20、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词句:“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A .船和山; B.山和船; 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流水.

21、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如图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在空中加油的情景,以下列的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

A .“歼-10”战斗机; B.地面上的房屋;

C .加油机中的飞行员; D.“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

22、地球同步卫星定点在赤道上空某一位置,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同步卫星定点于赤道上空,是以太阳作为参照物的;

B .同步卫星定点于赤道上空,是以地球作为参照物的;

C .如果在同步卫星上观看地球,则地球在转动;

D .如果在同步卫星上观看太阳,则太阳是静止的.

二、填空题

23、 “水涨船高”这句成语中,船高是指船升高了,这一运动是以 为参照物。若以 为参照物,则船是静止的。

24、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同向行驶在江北大道上,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________,以大道两旁的树木、房屋为

参照物,甲乙两车都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

25、下表是某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列车准点运行时,由曲靖到安顺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km/h(保留

一位小数),这个速度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m/s.

26、在水平高速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此时汽车的牵引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汽

车所受的阻力,行李架上的物体以 为参照物,它是静止的,以 参照物,它是运动的。

27、 2012年6月18日,“神州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对接,对接时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 ,此时两物体之间处于相对

23. 五一节,爸爸驾车带楠楠去南滨路海洋公园游玩,途经长江大桥,如图2所示。如果小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450m 的大桥,则过桥所需的时间为 s。车行驶在桥中央时,爸爸问楠楠:为什么我们看到乔两边的路灯在不停地后退呢?楠楠告诉爸爸,这是因为我们选择了 为参照。

28、我国古书《套买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是运动的 的生动描述,其中“舟行”是以 为参照物,“人不觉”是以 为参照物.

29、甲、乙两辆小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向东运动。如图所示是它们的路程——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小车甲速度大小为 km/h。若以甲为参照物,乙车向 运动。

30、 “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是井冈山展现出来的独特魅力。“五一”期间,苹苹乘坐的汽车刚

刚进入井冈山景区,便有一种“车行绿色中,风景扑面来”的感觉,实在是令人心旷神怡。“车行绿色中,风景扑面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

31、在乘汽车或火车时,坐在车窗边,有时会发现明明自己乘坐的车没有启动,由于旁边车子的运动,误认为自己乘坐车子运动了.下面是关于车运动的问题,一条平直的铁轨,旁边正好有一条与之平行的平直公路.小红同学乘坐在匀速行驶的列车上,列车速度60km/h,小明同学乘坐在一辆小汽车里.假如小汽车从静止开始运动,而且一直做加速运动,直至达到限速80km/h,以后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小汽车刚发出时,火车恰好经过与小汽车并排的起点,而且两车向同一方向运动.

(1)坐在小汽车里的小明,以小汽车为参照物,对火车的运动的描述是: ;

(2)坐在火车里的小红,以火车为参照物,对小汽车的运动的描述是: ;

(3)小明观察到火车与汽车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置关系是: ;

(4)坐在匀速前进的火车里的小红同学非常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她对铁轨远处房屋和树木、铁轨近处树木进行观察,看到远近处房屋与树木都在运动,并把观察到它们的运动情况记录下来:远处的房屋和树木 ,近处的树木 . 32、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大诗人李白曾感叹长江的壮美景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两岸青山相对出”和“孤帆一片日边来”所选的参照物分

。 33、据CCTV 报道,2012

年5月25日美国发射的“龙”货运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 为空间站送去540千克的物资, 成为首艘造访空间站的商业飞船。以空间站为参照物, “龙”飞船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 的; 在运输过程中物资的质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34、 “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______为参照物;“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

35、如图1是一杯泡好的茶,用手转动茶杯时,我们往往会看见“杯动茶不动”的现象,其原因是 ,我们认为“茶不动”是以 为参照物的。

36、中

国选手王濛获得了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1000米的冠军,中国队第一次在女子短道速滑项目上称霸。此前,王濛已经拿下500米、接力3000米的金牌。这个记录也是史无前例的。图4所示是她在比赛时的情景,在此过程中,以___________为参照物,她是静止的,以___________为参照物,她是运动的。

三、计算题

37、下列是福州至厦门的D6201次列车沿途部分站点的到站、发车时刻表。

请根据该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从莆田到泉州的时间,路程和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2)列车在07:47的泉州速度为多大?

四、简答题

38、如图所示是两位同学在放学路上看到的情景,根据该图能够获得合理的信息有: 信息一:两位同学相对地面是静止的. 信息二:________________. 信息三:________________.

39、阅读材料 骑马旅行和风洞

300多年前,《堂·吉诃德》的作者塞万提斯在描写骑士和他的侍从骑着木马旅行时,有这样一段故事:人们对堂·吉诃德说:“请骑在马背上,只要你把马脖子上的套管一扭动,木马就会腾空而起,平平稳稳地把你送到玛朗布鲁诺等待你的地方.不过,为了不使你因高速奔驰而头晕,一定要蒙上你的眼睛才乘坐.”堂·吉诃德和他的侍从上了马,

他们的眼睛也蒙了起来.堂·吉诃德摸到了那个套管,用力一扭.堂·吉诃德对侍从说:“我们的旅行开始了!我诅咒,我一生从来没有骑过这样快、这样平稳的马.”侍从说:“是的,我觉得迎面而来的大风,就好像有许多风箱朝我们鼓风一样.”事实上,真的是人们正在用几个巨大的风箱朝着他们鼓风,木马却还呆在原地,一步也没动.塞万提斯是根据运动的相对性原理来编写这段故事的.由运动的相对性原理可知:一个人相对于周围的物体向前运动,和他自己静止不动,周围的物体向后运动,其感觉完全一样.运动的相对性原理,在现代科学技术上有着广泛的应用,研制飞机时,使用的风洞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设计的.

飞机在高空飞行时,气流对飞机的阻力和升力起着重要的作用.要取得气流与飞机飞行之间联系的数据,本应驾飞机

飞行,进行实验.但是,这样做既危险又浪费.于是人们根据相对性原理,把飞机悬吊在大型管道--风洞中不动,然后让空气从风洞中向后高速流去,以此代替飞机在高空的飞行.这种试验方法,大大方便了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也大大促进了飞机制造工业的发展. 摘自《物理世界》 阅读后请回答:

(1)堂·吉诃德骑在木马上没有动,为什么却感觉马跑得很快?

(2)除了风洞,你还能举一个运动的相对性原理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吗?

40、教材中图是飞机在空中加油的情况.请你分析一下,这种加油方式在怎样的条件下才可能进行?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4、B 5、C 6、B 7、A 8、C

9、D

10

、11、B 【解析】

试题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以岸边的树为参照物时,人对树的距离是变大的,即人在向下运动,故A 错误;人和河水的速度是相同的,故人相对于河水是距离不变的,即人相对于河水是静止的,故B 正确;船和河水的速度相同,即船和河水相对静止,故C 错误.人和河水的速度相同,即人相对于河水静止,故D 错误.故选B .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及其选择 12、B 13、A

14、C 解析:题中甲、乙、丙船的速度有,故对于乙来说,以甲为参照物,乙向前运动;以乙船自己为参照物,乙静止;以丙为参照物,乙向后运动;以河岸为参照物,乙向前运动。故正确选项为C 。 15、考点:

专题:

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

题目中各选项的参照物和被研究物体已给出,所以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

解:A 、拖拉机和收割机收割庄稼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收割机相对于拖拉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A 错误;

B 、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人看到地面在向下运动,他是以身边的电梯为参照物;故B 正确; C 、人在地球上看到月亮从云中穿出,是以云为参照物的.故C 错误;

D 、我们看到宇航员出舱后能够静止,这是以飞船为参照物,故D 正确. 故选B . 点评: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16、A 、月亮在云朵里穿行,被研究的物体是月亮,月亮和云朵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云朵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不符合题意.

B 、太阳从东方升起,太阳是被研究的物体,太阳和地面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太阳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符合题意.

C 、列车内的乘客看到树木后退,被研究的物体是树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树木和地面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树木是静止的.不符合题意.

D 、观光电梯上的乘客看到地面远去,被研究的物体是地面,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地面显然是静止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18、D 19、C

20、A 21、B 22、B

二、填空题

23、河岸(地面);河水 24、静止 运动

25、54.9 小于

26、等于,行李架(或汽车/车厢),公路(或地面、路面) 27、相同,静止 28、相对性,地面,舟

30、 青山(山),汽车

31、

32、

33、“龙”货运飞船相对于空间站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 故以空间站为参照物, “龙”飞船是静止的;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 与物体的形状、物态、位置无关, 故在运输过程中物资的质量不变。 答案:静止 不变 34、东方地平线;云朵。 35、茶叶具有惯性 人 36、滑板 地面

解析: 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首先选定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选定为参照物的物体之间发生位置变化,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中国选手王濛在比赛中,相对滑板她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她是静止的,而相对地面来说,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她是运动的。

三、计算题

37、解:(1)从表中数据可知,列车从莆田到泉州所用时间为:

(2分)

列车从莆田到泉州行驶的路程为:

(2分)

列车从莆田到泉州的平均速度为 (2分)

(2)从表中可知07:47

时列车处于静止状态,故=0 (2分)

四、简答题

38、①以地面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 ②以车为参照物司机是静止的

参照物的客观性、假定性、多重性就决定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时一定要选择参照物,不选择参照物就无法判定物体是否运动以及怎样运动,这就是参照物选择的必然性.本题所考知识点为参照物的选择问题,是一道开放性的新题型.

39、 ①以风为参照物,堂·吉诃德是向前运动的

40、 两架飞机在空中飞行时要处于相对静止,才可以进行加油


相关文章

  • 山东高考6大科目解读
  • 山东高考说明出炉:取消基本能力测试英语听力 20日,山东省招考院正式对外发布<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夏季高考)山东卷考试说明>.据了解,今年,山东高考将采用"3+X"的模式,取消了基本能力测 ...查看


  • 2015陕西中考物理试题评析
  • 2015试题特点评析.解读2016命题趋势 2015年陕西中考物理试题紧密联系生活和学生的学习,以自然现象或生产生活场景为依托,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较好地兼顾了水平考试与选拔考试两项功 ...查看


  • 2013甘肃高考方案·高考大纲
  • 2013甘肃高考新方案 根据高中新课改课程,甘肃对高考方案进行重大改革.也就是说,从2013年起,我省高考考生将按新高考方案参加考试.昨日,省政府公布了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试行),与"一考定终身"的传统高 ...查看


  • 高考一轮物理发言稿
  • 高三物理科一轮复课发言稿 物理组 于明中 下面我将我们在高考复习中的认识和做法向大家做一汇报.望各位领导.老 师不吝赐教! 一.分析新课改的高考命题 近日,公布了新的高考考试大纲,物理选考变必考,一句话概括就是学的 都考. 难度增大对分值影 ...查看


  • 2017高考物理考纲变化解读与备考策略 | 独家发布!
  • ??? 2016年10月初,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公布了<高考各学科考试大纲修订内容>,就2017年高考的考核内容.考核目标.考试内容及范围做了重大调整. 物理科目考试中 ...查看


  • 贵州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高考考试范围
  • 贵州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高考考试范围(2013届.2014届) 高考各科的考试内容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课程标准实验版)>. 语文 必考内容: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语言文字应用. 选考内容:" ...查看


  • 2016广东高考全国卷考纲
  • 语 文 一.全国卷与广东卷的相同点 1.命题依据相同.二者都是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2015年版>为依据, 都体现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要求,现代文阅读都有必考 ...查看


  • 2010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化学)
  • 一 命题指导思想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评价全面衡量,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择优录取.因此,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 ...查看


  • 2015年化学高考大纲解析新课标的相关文章推荐
  • 2015年化学高考大纲解析(新课标)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5年化学高考大纲解析(新课标)的相关文章 高考理综:解析化学考试几个解题的原则 除杂试题是化学中一个常见的题型,这样的题目类型也较多,考查的是元素化合物和化学实验(包括物理方法分离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