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科学学院“春雷杯”气象知识竞赛试题
学院 姓名
1夏天,水泥墙、水管“冒汗”,预示天气的变化是( )。
A天气将变得晴朗起来 B天要下雨了 C出现大雾天气
2通常人体最舒适的温度是 ( )
A20-22℃| B24-26℃ C28-30℃
3全球气候变暖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是 ( )
A正面影响 |B负面影响 C既有正面影响 又有负面影响
4影响我国的中心风力达12级的热带气旋叫台风,影响美国的叫 ( )
A台风 |B一级飓风 C|热带风暴
5台风常常给我们带来狂风暴雨,台风眼中通常是 ( )
A狂风大作 |B暴雨倾盆| C风平浪静
6高温天同学们应怎样避暑 ( )
A多吃冷饮 B|午后多户外活动多出汗 C|多喝冷开水
7通常第一次闻雷表明云顶已到达多少等温线高度附近 ( )
A-20℃ B|-10℃ C|0℃
8雷雨发生时常常出现雷雨大风,多数情况下,在雷暴移向的下风方的风速比上
风方( )
A大 B小| C 一样大
9通常情况下,雷暴区的温度要比四周空气 ( )
A高 |B低 C|一样高
10强雷暴和一般雷暴的主要区别表现在系统中的 ( )
A水平范围大 B|垂直气流强的多 C|产生闪电
11龙卷风有时会成对出现,两个龙卷风的旋转方向 ( )
A|相反 B|相同 C不确定
12天上的云和地上的雾它们的组成是 ( )
A相同 B不相同 C有时相同有时不同
13按照气象上的标准,五天平均气温在10-22℃为春天和秋天,五天平均气温大
于22℃夏天,上海最近几年季节最长的是 ( )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14雪花的形状很多,而且十分美丽,请问雪花大多数形状是 ( )
A六角形 |B八角形 C|五角形
15我国与冷锋活动有关的天气现象是( )
①江淮地区的梅雨,②冬季的寒潮,③北方夏季的暴雨,④北方的春旱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16关于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②锋面总是向暖气团一侧倾斜,③锋面两侧的温度、
湿度、气压和风差别很大,④锋面过境时一定出现云雨、大风天气。
A 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7关于气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旋是对天气系统高压状况的描述。
|B北半球的气旋,空气水平运动的方向呈逆时针。
|C气旋控制的地区,天气了晴朗,|气旋中心的空气被迫下沉。
18台风中心在厦门时,广州的风向是( )
A偏南风 B|偏北风 C|偏东风| D偏西风
19当上海东部洋面上形成一比较稳定的反气旋时,上海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 )
A盛行下沉气流,寒冷干燥 |B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少雨
C吹东北风,寒冷干燥 D|吹东南风,湿热多雨。
20 东北信风带位于( )
A赤道低压带与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之间
B|赤道低压带与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之间
C|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与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之间
D|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与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之间
21近年来,全球气温有明显变暖的趋向,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加强 B|暖流增强 C|二氧化碳增多 D|降水增加
22以下那种气体会产生“温室效应”,所以人们称之为温室气体( )
A二氧化碳 B|氦气 C|氧气 D|氢气
23厄尔尼诺现象是指( )海域的海水异常增温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次
年,常常会造成全球极端气候事件的频发。
A赤道东太平洋地区 B|赤道西太平洋地区 |
C赤道东大西洋地区 |D赤道西大西洋地区
24暴雨来自于充沛的水汽,下列哪种云可产生暴雨?( )
A积雨云 B|高层云 C|密卷云
25当瞬时风速达到多少( )时称为大风?
A12米/秒| B15米/秒| C17米/秒 D|20米/秒
26静止气象卫星距离地面( )千米。
A3.4万 |B3.5万 |C3.6万 D|3.7万
27天气预报中的暴雨是指:某地24小时累积降水量大于或等于( )。
A30毫米 B|50毫米 C|100毫米
28冰雹,是坚硬的球状,锥装或形状不规则的( )降水。
A自然 B|液态 C|固态
29 1989年12月,第44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每年( )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
减轻自然灾害日。
A8月 B |9月 C|10月
30为防雷击,户外避雨,不宜在( )避雨,同时也要远离高压线和变电设备。
A路边 B|桥下 C|大树下
31空气污染与天气条件关系密切,在一天当中,一般空气污染比较严重。( )
A中午 B|傍晚 C|早晨
32雷暴大风的阵风风力达( )级,常伴有雷电、暴雨、冰雹等,是突发性强、
破坏大的气象灾害之一。
A8-12级 B|5-6级 C|12级以上
33台风是一种在热带海洋上生成的强烈涡旋,其中心风力达( )级以上。
A10| B12 C|8
34气象台发布高温预警信号是分两级,即:橙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最高气温升
至( )以上;红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最高气温要升到40℃以上
A37℃ B|38℃ |C35℃
35 1860年以来的一百多年间,全球地表温度的年平均值升高了( ),其中,
最暖的十年都出现在1990年以后。这是科学家称为
A1.0℃ B|0.6 C|0.5℃
36 公园景区游船、客运索道、滑道遇有几级风时需停运?( )
A4级风 B|5级风 |C6级风
37气压的单位百帕与毫米汞柱两者的关系为( )
A1百帕=1毫米汞柱 |B1百帕≈1毫米汞柱
C|1百帕=3/4毫米汞柱 D1百帕=4/3毫米汞柱
38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为( )
A60毫米汞柱,1000百帕 |B750毫米汞柱,1013.25百帕|
C750毫米汞柱,1000百帕 D|760毫米汞柱,1013.25百帕
39 780毫米汞柱,1000百帕分别为( )
A1020百帕,760毫米汞柱 B|1040百帕,750毫米汞柱
C|1040百帕,760毫米汞柱 |D1020百帕,750毫米汞柱
40地面气压日变化两次谷值出现的时刻大约为( )
A02:00,14:00 B|04:00,16:00
C|08:00,20:00 |D10:00,22:00
41地面气压日变化两次峰值出现的时刻大约为( )
A02:00,14:00 B|04:00,16:00
C|08:00,20:00 |D10:00,22:00
42地面气压日变化峰值和谷值出现的时刻分别约为( )
A04:00,10:00 B|04:00,22:00
|C10:00,16:00 D|10:00,22:00
43气压日较差最大的地方是( )
A大连 B|青海 C|上海 D|广州
44气压日较差最小的海域是( )
A大连 B|青海 C|上海 D|广州
45自由大气的起始高度约为( )
A10千米 B|5千米 C|3千米 D|1千米
46通常能够代表对流层大气的一般运动状态的高度大约为 ( )
A0.5千米 B|1千米 C|5千米 D|10千米
47通常能够代表对流层大气的一般运动状态的标准等压面为( )
A850百帕 B|700百帕 C|500百帕 D|300百帕
48在中高纬地区对流层的中上层盛行并且风随高度增大( )
A偏东风 B|偏南风 C|偏北风 D|偏西风
49在远距离无线电通讯中,短波的传播依赖于的反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电离层 D|散逸层
50近地面层空气的平均密度为( )
A1.01~1.03克/厘米3 |B1.00克/厘米3
|C1293克/厘米3 |D0.86~0.92克/厘米3
51气温年较差是指一年中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
A日平均气温 |B旬平均气温 C|月平均气温 D|热浪与寒潮极端气温
51北半球气温最高的月份在大陆和海洋上分别为( )
A1月,2月 |B7月,8月 C|7月,1月| D1月,7月
52北半球气温最低的月份在大陆和海洋上分别为( )
A1月,2月 B|7月,8月 C|7月,1月 D|1月,7月
53南半球气温最高的月份在大陆和海洋上分别为( )
A1月,2月 B|7月,8月 C|7月,1月 D|1月,7月
54南半球气温最低的月份在大陆和海洋上分别为( )
A1月,2月 B|7月,8月 C|7月,1月| D1月,7月
55在对流层中通常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 )
A下降 B|上升 C|先升后降 | D先降后升
56就平均状况而言,在对流层中高度每增加100米气温约( )
A升高1℃ B|降低1℃| C升高0.65℃ D|降低0.65℃
57就平均状况而言,在对流层中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 ( )
A1.2℃ B|1.0℃ C|0.65℃ D|0.5℃
58逆温层是指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 )
A升高的气层 B|降低的气层 C|先升后降的气层 D|先降后升的气层
59北半球1月海平面气温等温线向北凸出最显着的地区位于( )
A北美大陆 B|北大西洋 C|亚欧大陆 |D北太平洋
60热赤道的平均位置( )
A大致与地理赤道重合 B|位于5N~5S之间
C|位于10S左右 D|位于10N左右
61气温的年轻差很小,且一年中出现两个高值和两个低值的地区在( ) A低纬度地区 |B中纬度地区 C|高纬度地区 D|极地地区
62在1千米以下的近地面大气中,高度每升高8米( )
A气压升高1.3百帕 B|气压升高1百帕
C|气压下降1.3百帕 D|气压下降1百帕
63在1千米以下近地层大气中,高度每下降10米( )
A气压升高1.3百帕 B|气压升高1百帕
C气压下降1.3百帕 D|气压下降1百帕
64水平地转偏向力( )
A只改变风的方向,不改变风的大小
B|只改变风的大小,不改变风的方向
C|即改变风的方向,由改变风的大小
D|即不改变风的方向,由不改变风的大小
65地转风是( )两个力平衡时空气的水平等速直线运动。
A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 B|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地转偏向力
|C水平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 D|水平气压梯度力,惯性离心力
66地转风的大小除与水平气压梯度有关外,还与( )有关。
A气压,空气密度 B|气温,空气湿度
C|纬度,空气密度 D|纬度,空气湿度
67航海常用高空等压面图为( )
A850百帕 700百帕 500百帕 |B850百帕 700百帕 300百帕
C|700百帕 500百帕 300百帕 D|850百帕 500百帕 300百帕
68地转风不适用的地区为( )
A热带地区 B|副热带地区 C|温带地区 |D寒带地区
69通常在中高纬开阔洋面上,实际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交角约为( )
A00~100 |B100~200 C200~300 D|00~450
70在开阔海面上,实际风速越为相应气压场中地转风速的( )
A25﹪左右 B|35﹪左右 C|45﹪左右 |D65﹪左右
71梯度风是( )三个力达到平衡时的空气水平运动
A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B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地转偏向立,惯性离心力 |
C水平气压梯度力,惯性离心力,摩擦力
D|水平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摩擦力
72在北半球高压区海面上,风绕中心( )
A顺时针方向向外辐散 B|逆时针方向向外辐散
C|顺时针方向向内辐合 D|逆时针方向向内辐合
73在北半球低压区海面上,风绕中心( )
A顺时针方向向外辐散 |B逆时针方向向外辐散
C|顺时针方向向内辐合 D|逆时针方向内辐合
74在南半球低压区海面上,风绕中心( )
A顺时针方向向外辐散 |B逆时针方向向外辐散
C|顺时针方向向内辐合 D|逆时针方向向内辐合
75在北半球摩擦层低气压中,风绕中心( )
A逆时针方向向外辐散 B顺时针方向向外辐散
C逆时针方向向中心辐合 D|顺时针方向向中心辐合
76在南半球摩擦层低气压中,风绕中心( )
A逆时针方向向外辐散 B|顺时针方向向外辐散
C|逆时针方向向中心辐合 D|顺时针方向向中心辐合
77在北半球摩擦层高气压中,风绕中心( )
A逆时针方向向外辐散 B|顺时针方向向外辐散
C|逆时针方向向中心辐合 D|顺时针方向向中心辐合
78在南半球摩擦层高气压中,风绕中心( )
A|顺时针方向向外辐散 B|逆时针方向向中心辐合
|C顺时针方向向中心辐合
79产生大气环流最基本的因素是( )
A球表面获得的太阳辐射不均匀 B|地转偏向力作用
C|海陆分布 D|地形差异
80热带辐合带是指( )
A南北半球盛行西风带交汇形成的气流辐合带
B|南北半球极地东风带交汇形成的气流辐合带
C|南北半球副热带无风带交汇形成的气流辐合带
D|南北半球信风带交汇形成的气流辐合带
81阿留申低压发展最盛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82冰岛低压发展最盛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83亚速尔高压发展最盛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84夏威夷高压发展最盛的季节是( )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85东北信风带位于( )
A赤道低压带与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之间
B|赤道低压带与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之间|
C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与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之间
D|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与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之间
86盛行西风带位于( )
A副热带高压带与副极地低压带之间 |B赤道低压带与副高之间
C|信风带与副热带无风带之间| D东北信风与东南信风带之间
87中国东部海区夏季盛行(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88华南沿海,菲律宾及附近洋面夏季盛行(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南风
89华南沿海,菲律宾及附近洋面冬季盛行( )
A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90我国南海夏季盛行 (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南风
91我国南海冬季盛行( )
A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92对于未饱和空气而言,当气温一定时,露点温度越高表明空气( ) A越容易凝结 B|越不容易凝结
C|相对湿度越小| D.绝对湿度越小
93对于未饱和空气而言,当温度一定时露点温度越低表明空气( )
A越容易凝结 B|越不容易凝结 |C相对湿度越大 D|绝对湿度越大
94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
A露点越低,表明空气越不容易凝结 B|露点越低,表明空气越容易凝结 C露点越高,表明空气越容易凝结
D|露点本身的高低不能表明空气是否容易凝结
95在海面上当相对湿度达到80%左右时常能观测海雾出现,这是因为( ) A相对湿度的测算存在一定的误差
B|空气过于潮湿
C|海水含有大量的盐分
D低层大气有较强逆温
96当气温为( )时,水汽压(以毫米汞柱为单位)与绝对湿度在数值上完全
相等。
A0℃ B|16℃ C|32℃ D|274℃
97在常温下当水汽压以毫米汞柱为单位时,常以其数值代替( )
A绝对湿度 B|相对湿度 C|露点温度 D|饱和水汽压
98形成露或霜的主要冷却过程是( )
A绝热上升 B|辐射冷却 C|平流冷却 D|接触冷却
99形成海雾的主要冷却过程是( )
A绝热上升 |B辐射冷却| C平流冷却 D|接触冷却
100成云的主要冷却过程是( )
A绝热上升 |B辐射冷却| C平流冷却 D接触冷却
大气科学学院“春雷杯”气象知识竞赛试题
学院 姓名
1夏天,水泥墙、水管“冒汗”,预示天气的变化是( )。
A天气将变得晴朗起来 B天要下雨了 C出现大雾天气
2通常人体最舒适的温度是 ( )
A20-22℃| B24-26℃ C28-30℃
3全球气候变暖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是 ( )
A正面影响 |B负面影响 C既有正面影响 又有负面影响
4影响我国的中心风力达12级的热带气旋叫台风,影响美国的叫 ( )
A台风 |B一级飓风 C|热带风暴
5台风常常给我们带来狂风暴雨,台风眼中通常是 ( )
A狂风大作 |B暴雨倾盆| C风平浪静
6高温天同学们应怎样避暑 ( )
A多吃冷饮 B|午后多户外活动多出汗 C|多喝冷开水
7通常第一次闻雷表明云顶已到达多少等温线高度附近 ( )
A-20℃ B|-10℃ C|0℃
8雷雨发生时常常出现雷雨大风,多数情况下,在雷暴移向的下风方的风速比上
风方( )
A大 B小| C 一样大
9通常情况下,雷暴区的温度要比四周空气 ( )
A高 |B低 C|一样高
10强雷暴和一般雷暴的主要区别表现在系统中的 ( )
A水平范围大 B|垂直气流强的多 C|产生闪电
11龙卷风有时会成对出现,两个龙卷风的旋转方向 ( )
A|相反 B|相同 C不确定
12天上的云和地上的雾它们的组成是 ( )
A相同 B不相同 C有时相同有时不同
13按照气象上的标准,五天平均气温在10-22℃为春天和秋天,五天平均气温大
于22℃夏天,上海最近几年季节最长的是 ( )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14雪花的形状很多,而且十分美丽,请问雪花大多数形状是 ( )
A六角形 |B八角形 C|五角形
15我国与冷锋活动有关的天气现象是( )
①江淮地区的梅雨,②冬季的寒潮,③北方夏季的暴雨,④北方的春旱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16关于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②锋面总是向暖气团一侧倾斜,③锋面两侧的温度、
湿度、气压和风差别很大,④锋面过境时一定出现云雨、大风天气。
A 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7关于气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旋是对天气系统高压状况的描述。
|B北半球的气旋,空气水平运动的方向呈逆时针。
|C气旋控制的地区,天气了晴朗,|气旋中心的空气被迫下沉。
18台风中心在厦门时,广州的风向是( )
A偏南风 B|偏北风 C|偏东风| D偏西风
19当上海东部洋面上形成一比较稳定的反气旋时,上海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 )
A盛行下沉气流,寒冷干燥 |B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少雨
C吹东北风,寒冷干燥 D|吹东南风,湿热多雨。
20 东北信风带位于( )
A赤道低压带与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之间
B|赤道低压带与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之间
C|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与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之间
D|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与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之间
21近年来,全球气温有明显变暖的趋向,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加强 B|暖流增强 C|二氧化碳增多 D|降水增加
22以下那种气体会产生“温室效应”,所以人们称之为温室气体( )
A二氧化碳 B|氦气 C|氧气 D|氢气
23厄尔尼诺现象是指( )海域的海水异常增温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次
年,常常会造成全球极端气候事件的频发。
A赤道东太平洋地区 B|赤道西太平洋地区 |
C赤道东大西洋地区 |D赤道西大西洋地区
24暴雨来自于充沛的水汽,下列哪种云可产生暴雨?( )
A积雨云 B|高层云 C|密卷云
25当瞬时风速达到多少( )时称为大风?
A12米/秒| B15米/秒| C17米/秒 D|20米/秒
26静止气象卫星距离地面( )千米。
A3.4万 |B3.5万 |C3.6万 D|3.7万
27天气预报中的暴雨是指:某地24小时累积降水量大于或等于( )。
A30毫米 B|50毫米 C|100毫米
28冰雹,是坚硬的球状,锥装或形状不规则的( )降水。
A自然 B|液态 C|固态
29 1989年12月,第44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每年( )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
减轻自然灾害日。
A8月 B |9月 C|10月
30为防雷击,户外避雨,不宜在( )避雨,同时也要远离高压线和变电设备。
A路边 B|桥下 C|大树下
31空气污染与天气条件关系密切,在一天当中,一般空气污染比较严重。( )
A中午 B|傍晚 C|早晨
32雷暴大风的阵风风力达( )级,常伴有雷电、暴雨、冰雹等,是突发性强、
破坏大的气象灾害之一。
A8-12级 B|5-6级 C|12级以上
33台风是一种在热带海洋上生成的强烈涡旋,其中心风力达( )级以上。
A10| B12 C|8
34气象台发布高温预警信号是分两级,即:橙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最高气温升
至( )以上;红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最高气温要升到40℃以上
A37℃ B|38℃ |C35℃
35 1860年以来的一百多年间,全球地表温度的年平均值升高了( ),其中,
最暖的十年都出现在1990年以后。这是科学家称为
A1.0℃ B|0.6 C|0.5℃
36 公园景区游船、客运索道、滑道遇有几级风时需停运?( )
A4级风 B|5级风 |C6级风
37气压的单位百帕与毫米汞柱两者的关系为( )
A1百帕=1毫米汞柱 |B1百帕≈1毫米汞柱
C|1百帕=3/4毫米汞柱 D1百帕=4/3毫米汞柱
38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为( )
A60毫米汞柱,1000百帕 |B750毫米汞柱,1013.25百帕|
C750毫米汞柱,1000百帕 D|760毫米汞柱,1013.25百帕
39 780毫米汞柱,1000百帕分别为( )
A1020百帕,760毫米汞柱 B|1040百帕,750毫米汞柱
C|1040百帕,760毫米汞柱 |D1020百帕,750毫米汞柱
40地面气压日变化两次谷值出现的时刻大约为( )
A02:00,14:00 B|04:00,16:00
C|08:00,20:00 |D10:00,22:00
41地面气压日变化两次峰值出现的时刻大约为( )
A02:00,14:00 B|04:00,16:00
C|08:00,20:00 |D10:00,22:00
42地面气压日变化峰值和谷值出现的时刻分别约为( )
A04:00,10:00 B|04:00,22:00
|C10:00,16:00 D|10:00,22:00
43气压日较差最大的地方是( )
A大连 B|青海 C|上海 D|广州
44气压日较差最小的海域是( )
A大连 B|青海 C|上海 D|广州
45自由大气的起始高度约为( )
A10千米 B|5千米 C|3千米 D|1千米
46通常能够代表对流层大气的一般运动状态的高度大约为 ( )
A0.5千米 B|1千米 C|5千米 D|10千米
47通常能够代表对流层大气的一般运动状态的标准等压面为( )
A850百帕 B|700百帕 C|500百帕 D|300百帕
48在中高纬地区对流层的中上层盛行并且风随高度增大( )
A偏东风 B|偏南风 C|偏北风 D|偏西风
49在远距离无线电通讯中,短波的传播依赖于的反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电离层 D|散逸层
50近地面层空气的平均密度为( )
A1.01~1.03克/厘米3 |B1.00克/厘米3
|C1293克/厘米3 |D0.86~0.92克/厘米3
51气温年较差是指一年中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
A日平均气温 |B旬平均气温 C|月平均气温 D|热浪与寒潮极端气温
51北半球气温最高的月份在大陆和海洋上分别为( )
A1月,2月 |B7月,8月 C|7月,1月| D1月,7月
52北半球气温最低的月份在大陆和海洋上分别为( )
A1月,2月 B|7月,8月 C|7月,1月 D|1月,7月
53南半球气温最高的月份在大陆和海洋上分别为( )
A1月,2月 B|7月,8月 C|7月,1月 D|1月,7月
54南半球气温最低的月份在大陆和海洋上分别为( )
A1月,2月 B|7月,8月 C|7月,1月| D1月,7月
55在对流层中通常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 )
A下降 B|上升 C|先升后降 | D先降后升
56就平均状况而言,在对流层中高度每增加100米气温约( )
A升高1℃ B|降低1℃| C升高0.65℃ D|降低0.65℃
57就平均状况而言,在对流层中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 ( )
A1.2℃ B|1.0℃ C|0.65℃ D|0.5℃
58逆温层是指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 )
A升高的气层 B|降低的气层 C|先升后降的气层 D|先降后升的气层
59北半球1月海平面气温等温线向北凸出最显着的地区位于( )
A北美大陆 B|北大西洋 C|亚欧大陆 |D北太平洋
60热赤道的平均位置( )
A大致与地理赤道重合 B|位于5N~5S之间
C|位于10S左右 D|位于10N左右
61气温的年轻差很小,且一年中出现两个高值和两个低值的地区在( ) A低纬度地区 |B中纬度地区 C|高纬度地区 D|极地地区
62在1千米以下的近地面大气中,高度每升高8米( )
A气压升高1.3百帕 B|气压升高1百帕
C|气压下降1.3百帕 D|气压下降1百帕
63在1千米以下近地层大气中,高度每下降10米( )
A气压升高1.3百帕 B|气压升高1百帕
C气压下降1.3百帕 D|气压下降1百帕
64水平地转偏向力( )
A只改变风的方向,不改变风的大小
B|只改变风的大小,不改变风的方向
C|即改变风的方向,由改变风的大小
D|即不改变风的方向,由不改变风的大小
65地转风是( )两个力平衡时空气的水平等速直线运动。
A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 B|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地转偏向力
|C水平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 D|水平气压梯度力,惯性离心力
66地转风的大小除与水平气压梯度有关外,还与( )有关。
A气压,空气密度 B|气温,空气湿度
C|纬度,空气密度 D|纬度,空气湿度
67航海常用高空等压面图为( )
A850百帕 700百帕 500百帕 |B850百帕 700百帕 300百帕
C|700百帕 500百帕 300百帕 D|850百帕 500百帕 300百帕
68地转风不适用的地区为( )
A热带地区 B|副热带地区 C|温带地区 |D寒带地区
69通常在中高纬开阔洋面上,实际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交角约为( )
A00~100 |B100~200 C200~300 D|00~450
70在开阔海面上,实际风速越为相应气压场中地转风速的( )
A25﹪左右 B|35﹪左右 C|45﹪左右 |D65﹪左右
71梯度风是( )三个力达到平衡时的空气水平运动
A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B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地转偏向立,惯性离心力 |
C水平气压梯度力,惯性离心力,摩擦力
D|水平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摩擦力
72在北半球高压区海面上,风绕中心( )
A顺时针方向向外辐散 B|逆时针方向向外辐散
C|顺时针方向向内辐合 D|逆时针方向向内辐合
73在北半球低压区海面上,风绕中心( )
A顺时针方向向外辐散 |B逆时针方向向外辐散
C|顺时针方向向内辐合 D|逆时针方向内辐合
74在南半球低压区海面上,风绕中心( )
A顺时针方向向外辐散 |B逆时针方向向外辐散
C|顺时针方向向内辐合 D|逆时针方向向内辐合
75在北半球摩擦层低气压中,风绕中心( )
A逆时针方向向外辐散 B顺时针方向向外辐散
C逆时针方向向中心辐合 D|顺时针方向向中心辐合
76在南半球摩擦层低气压中,风绕中心( )
A逆时针方向向外辐散 B|顺时针方向向外辐散
C|逆时针方向向中心辐合 D|顺时针方向向中心辐合
77在北半球摩擦层高气压中,风绕中心( )
A逆时针方向向外辐散 B|顺时针方向向外辐散
C|逆时针方向向中心辐合 D|顺时针方向向中心辐合
78在南半球摩擦层高气压中,风绕中心( )
A|顺时针方向向外辐散 B|逆时针方向向中心辐合
|C顺时针方向向中心辐合
79产生大气环流最基本的因素是( )
A球表面获得的太阳辐射不均匀 B|地转偏向力作用
C|海陆分布 D|地形差异
80热带辐合带是指( )
A南北半球盛行西风带交汇形成的气流辐合带
B|南北半球极地东风带交汇形成的气流辐合带
C|南北半球副热带无风带交汇形成的气流辐合带
D|南北半球信风带交汇形成的气流辐合带
81阿留申低压发展最盛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82冰岛低压发展最盛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83亚速尔高压发展最盛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84夏威夷高压发展最盛的季节是( )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85东北信风带位于( )
A赤道低压带与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之间
B|赤道低压带与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之间|
C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与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之间
D|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与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之间
86盛行西风带位于( )
A副热带高压带与副极地低压带之间 |B赤道低压带与副高之间
C|信风带与副热带无风带之间| D东北信风与东南信风带之间
87中国东部海区夏季盛行(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88华南沿海,菲律宾及附近洋面夏季盛行(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南风
89华南沿海,菲律宾及附近洋面冬季盛行( )
A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90我国南海夏季盛行 (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南风
91我国南海冬季盛行( )
A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92对于未饱和空气而言,当气温一定时,露点温度越高表明空气( ) A越容易凝结 B|越不容易凝结
C|相对湿度越小| D.绝对湿度越小
93对于未饱和空气而言,当温度一定时露点温度越低表明空气( )
A越容易凝结 B|越不容易凝结 |C相对湿度越大 D|绝对湿度越大
94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
A露点越低,表明空气越不容易凝结 B|露点越低,表明空气越容易凝结 C露点越高,表明空气越容易凝结
D|露点本身的高低不能表明空气是否容易凝结
95在海面上当相对湿度达到80%左右时常能观测海雾出现,这是因为( ) A相对湿度的测算存在一定的误差
B|空气过于潮湿
C|海水含有大量的盐分
D低层大气有较强逆温
96当气温为( )时,水汽压(以毫米汞柱为单位)与绝对湿度在数值上完全
相等。
A0℃ B|16℃ C|32℃ D|274℃
97在常温下当水汽压以毫米汞柱为单位时,常以其数值代替( )
A绝对湿度 B|相对湿度 C|露点温度 D|饱和水汽压
98形成露或霜的主要冷却过程是( )
A绝热上升 B|辐射冷却 C|平流冷却 D|接触冷却
99形成海雾的主要冷却过程是( )
A绝热上升 |B辐射冷却| C平流冷却 D|接触冷却
100成云的主要冷却过程是( )
A绝热上升 |B辐射冷却| C平流冷却 D接触冷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