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傅永
傅永字脩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与张幸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①,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为崔道固城局参军,与道固俱降,入为平齐②百姓。
王肃为豫州,以永为王肃平南长史。齐将鲁康祖、赵公政侵豫州之太仓口,肃令永击之,永量吴楚兵好以斫营为事,又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当深处置之,教云:“若有火起,即亦燃之。”其夜,康祖、公政等果亲率领来斫营。东西二伏夹击之,康祖等奔趣淮水。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争渡。水深溺死斩首者数千级,生擒公政。康祖人马坠淮,晓而获其尸,斩首并公政送京师。
中山王英之征义阳,永为宁朔将军、统军,当长围遏其南门。齐将马仙埤连营稍进,规解城围。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令守营垒,自将马步兵千人,南逆埠,贼俯射永,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仙埤烧营卷甲而遁。英曰:“公伤矣,且还营!”永曰:“昔汉祖扪足,不欲人知。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遂与诸军追之,极夜而返。时年七十余矣,三军莫不壮之。
(选自《北史·傅永传》)
【注】①鞍桥:马鞍。②平齐:魏属郡名。
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
驰骋:行走如骑马奔驰。
B.永量吴楚兵好以斫营为事
斫营:砍削木头建筑营寨。
C.齐将马仙埤连营稍进
稍进:稍微前进。
D.自将马步兵于人,南逆碑
南逆:向南迎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3.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称代前文的“傅永”
B.渡南岸,当深处置之
称代前文的“南岸”
C.东西二伏夹击之
称代前文的“康祖、公政等”
D.遂与诸军追之
称代前文的“仙碑”
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傅永“拳勇过人”的一组是( )
①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 ②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 ③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瓠盛火 ④水深溺死斩首者数千级,生擒公政 ⑤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 ⑥遂与诸军追之,极夜而返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⑤⑥ D.②③④
5.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永幼时随叔父傅洪仲和张幸从南青州归顺北魏,不久又逃亡南朝,此后又与崔道固一起归降北魏,后来成为北魏一员猛将。
B.傅永兼具文武之才。年少时就武艺超群,但20多岁了连一封回信都不能写,通过发愤读书,终于兼具文才。
C.傅永足智多谋,面对南齐入侵之敌,巧置疑标,妙施伏兵之汁,一战而大获全胜。
D.傅永临阵勇猛过人。70多岁了,还独自率领千余擅长武术的人与前来解围之敌决战;且不顾腿伤冲入敌阵,把敌人打得大败而逃;还率领众兵士乘胜追敌,彻夜才返。
6.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2)三军莫不壮之。
阅读答案:
答案:1.D;2.C;3.B;4.C;5.D;6. (1)洪仲狠狠地责备丁他,而且没有替(他)写回信;(2)全军没有人不认为他是豪壮勇猛的解析:
1.A.驰骋:骑马奔驰;B.斫营:偷袭敌营,劫营;C.稍进:慢慢前进。
2. A.寻:副词,不久。B.所:代词,表处所,……的地方。C.①并:动词,并吞。②并:副词,一起,同时。D.而:连词,表承接关系。
3.B项之:称代前文的“瓠盛”之“火。
5.“擅长武术的人”不准确,应为“骑兵和步兵”。
提示: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傅永
傅永字脩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与张幸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①,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为崔道固城局参军,与道固俱降,入为平齐②百姓。
王肃为豫州,以永为王肃平南长史。齐将鲁康祖、赵公政侵豫州之太仓口,肃令永击之,永量吴楚兵好以斫营为事,又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当深处置之,教云:“若有火起,即亦燃之。”其夜,康祖、公政等果亲率领来斫营。东西二伏夹击之,康祖等奔趣淮水。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争渡。水深溺死斩首者数千级,生擒公政。康祖人马坠淮,晓而获其尸,斩首并公政送京师。
中山王英之征义阳,永为宁朔将军、统军,当长围遏其南门。齐将马仙埤连营稍进,规解城围。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令守营垒,自将马步兵千人,南逆埠,贼俯射永,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仙埤烧营卷甲而遁。英曰:“公伤矣,且还营!”永曰:“昔汉祖扪足,不欲人知。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遂与诸军追之,极夜而返。时年七十余矣,三军莫不壮之。
(选自《北史·傅永传》)
【注】①鞍桥:马鞍。②平齐:魏属郡名。
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
驰骋:行走如骑马奔驰。
B.永量吴楚兵好以斫营为事
斫营:砍削木头建筑营寨。
C.齐将马仙埤连营稍进
稍进:稍微前进。
D.自将马步兵于人,南逆碑
南逆:向南迎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3.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称代前文的“傅永”
B.渡南岸,当深处置之
称代前文的“南岸”
C.东西二伏夹击之
称代前文的“康祖、公政等”
D.遂与诸军追之
称代前文的“仙碑”
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傅永“拳勇过人”的一组是( )
①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 ②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 ③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瓠盛火 ④水深溺死斩首者数千级,生擒公政 ⑤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 ⑥遂与诸军追之,极夜而返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⑤⑥ D.②③④
5.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永幼时随叔父傅洪仲和张幸从南青州归顺北魏,不久又逃亡南朝,此后又与崔道固一起归降北魏,后来成为北魏一员猛将。
B.傅永兼具文武之才。年少时就武艺超群,但20多岁了连一封回信都不能写,通过发愤读书,终于兼具文才。
C.傅永足智多谋,面对南齐入侵之敌,巧置疑标,妙施伏兵之汁,一战而大获全胜。
D.傅永临阵勇猛过人。70多岁了,还独自率领千余擅长武术的人与前来解围之敌决战;且不顾腿伤冲入敌阵,把敌人打得大败而逃;还率领众兵士乘胜追敌,彻夜才返。
6.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2)三军莫不壮之。
阅读答案:
答案:1.D;2.C;3.B;4.C;5.D;6. (1)洪仲狠狠地责备丁他,而且没有替(他)写回信;(2)全军没有人不认为他是豪壮勇猛的解析:
1.A.驰骋:骑马奔驰;B.斫营:偷袭敌营,劫营;C.稍进:慢慢前进。
2. A.寻:副词,不久。B.所:代词,表处所,……的地方。C.①并:动词,并吞。②并:副词,一起,同时。D.而:连词,表承接关系。
3.B项之:称代前文的“瓠盛”之“火。
5.“擅长武术的人”不准确,应为“骑兵和步兵”。
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