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夏湾位于西山南部,是西山最大的湖湾,亦称九里湾,又名众安里,三面环山,面临太湖,背倚缥缈峰,是自然水景和古吴遗迹集聚之地。湾介梭山、龙头山之间,“湾阔三里,深九里,烟萝塞望,水树涵空,杳若仙乡”,因春秋时吴王在此避暑消夏而得名。湾宽2.2公里,纵深2.3公里,面积约250公顷,湾外有6座小岛散落,沉浮于辽阔的湖面,构成了层次丰富的山水景观。湾内有瓦山,上有水平王庙、霖泉、西施井等古迹。湾东南之南湾山,为吴王避暑行宫所在。湾内旧时遍植荷花,有十里荷香之称,这里渔船云集,渔歌相竞浑然如画,即西山古时八大胜景之一的“消夏渔歌”。自古以来,湾内扁植莲藕、芡实、莼菜、茭白、红菱等,并饲养各种鱼类。这里水草丰茂,芦苇丛生,又吸引着众多的水禽,动植物景观十分丰富。古时每适农历六月廿四日,举行传统的瓦山庙会,夜间举行“水上飘”彩灯盛会,将纸扎花灯放在荷叶上,随水漂动,蔚为大观。湾内的东蔡、西蔡、秦家堡等古村,历史悠久,古迹很多。消夏湾在解放后的“以粮为纲”运动中被筑堤围垦,湾已不存,仅有“消夏湾”之称仍广为沿用。历代文人如白居易、范成大等诗文很多。
消夏湾(唐·白居易)
离宫消暑纳荷凉,西子当年纳艳妆。
此日西风最萧瑟,只余衰柳对斜阳。
消夏湾位于西山南部,是西山最大的湖湾,亦称九里湾,又名众安里,三面环山,面临太湖,背倚缥缈峰,是自然水景和古吴遗迹集聚之地。湾介梭山、龙头山之间,“湾阔三里,深九里,烟萝塞望,水树涵空,杳若仙乡”,因春秋时吴王在此避暑消夏而得名。湾宽2.2公里,纵深2.3公里,面积约250公顷,湾外有6座小岛散落,沉浮于辽阔的湖面,构成了层次丰富的山水景观。湾内有瓦山,上有水平王庙、霖泉、西施井等古迹。湾东南之南湾山,为吴王避暑行宫所在。湾内旧时遍植荷花,有十里荷香之称,这里渔船云集,渔歌相竞浑然如画,即西山古时八大胜景之一的“消夏渔歌”。自古以来,湾内扁植莲藕、芡实、莼菜、茭白、红菱等,并饲养各种鱼类。这里水草丰茂,芦苇丛生,又吸引着众多的水禽,动植物景观十分丰富。古时每适农历六月廿四日,举行传统的瓦山庙会,夜间举行“水上飘”彩灯盛会,将纸扎花灯放在荷叶上,随水漂动,蔚为大观。湾内的东蔡、西蔡、秦家堡等古村,历史悠久,古迹很多。消夏湾在解放后的“以粮为纲”运动中被筑堤围垦,湾已不存,仅有“消夏湾”之称仍广为沿用。历代文人如白居易、范成大等诗文很多。
消夏湾(唐·白居易)
离宫消暑纳荷凉,西子当年纳艳妆。
此日西风最萧瑟,只余衰柳对斜阳。